靈感範文站

教師備課教案(新版多篇)

教師備課教案(新版多篇)

教師備課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讀懂詩歌內容,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麼。

過程與方法

讀中感悟,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麼,領略大自然語言的妙不可言。

教學難點:

學生對大自然的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句子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件。

2、查找有關“三葉蟲”化石、“喜馬拉雅山脈”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3、觀察大自然,蒐集有關“大自然語言”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四季美景。

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自然界的一切都顯示出無限的魅力,請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去欣賞幾個畫面。出示課件(四季)

2、揭示課題。

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說什麼?

是呀,大自然多麼美麗多麼神奇呀!它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每一處景物,每一種動物,每一種植物都是屬於大自然的,都是大自然的代言人。孩子們,別以爲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呢,剛纔你們說的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板書:大自然的語言)

3、質疑課題。

大自然的語言並不難懂,認真觀察就能發現,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我們一起來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後,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二、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詩配畫朗讀課文。

帶着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大自然的語言,認真聽,仔細看,你聽懂了什麼?(詩配畫範讀)

2、全班交流。你聽懂了什麼?

3、自由輕聲地讀這首小詩,想辦法讀準字音。

孩子們聽懂了這麼多東西,很了不起!如果我們再去把這首小首多讀幾遍,你會讀懂更多的東西。

讀好的孩子用行動告訴老師。孩子們都會讀了,有幾個詞語寶寶想出來考考大家。我們開火車來讀出它們,火車火車哪裏開?

火車要進入下一站了,現在進行小組比賽讀這首詩,每一組只讀一小節。孩子們拿好書,火車火車哪裏開?

4、試着用“大自然用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的句式和同桌說一說自己讀懂的內容。

5、誰願來說給大家聽一聽?根據學生的回答,師適機板書:簡筆畫(略)

三、精讀課文,重點品評

1、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孩子們讀懂的大自然的語言真多呀,在大自然這麼多的語言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呢?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就去讀哪一小節,邊讀邊想你爲什麼喜歡它。(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小節)

2、全班交流,重點品讀

你喜歡大自然的哪一種語言呢?找出來讀給我們聽聽。

以第四小節爲例指導學生朗讀。

(1)現在我們請出大自然的這種語言。

(2)你來讀一讀。

(3)你爲什麼喜歡?

出示課件:反問句: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

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說?“蝌蚪在水中游泳,就像黑色的“逗點”。”但是在這裏卻不這麼說,而是用反問的語氣,我們一起來試着讀一下反問的語氣。

(4)蝌蚪就像我們學過的逗號一樣,這多神奇呀!這麼活潑的小蝌蚪代表了一種大自然的語言,春天來到人間,又是多麼讓人欣喜。自己悄悄練習讀一下,能不能把這些神奇,欣喜的感覺找到。誰想來試一試?全班讀。

(5)誰願意再來讀一讀你喜歡的大自然的語言,並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

3、領略大自然的語言,配樂朗讀詩歌。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豐富多彩!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自然的語言吧!隨着美妙的音樂朗讀這些神奇的語言。

四、拓展延伸、仿寫練筆

1、全班交流自己還知道的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妙不可言呀!大自然的語言遠遠不只這些,還有很多。你在生活中發現大自然還有哪些語言呢?

2、欣賞畫面,感受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你們真會觀察,真會發現!大自然的語言無處不在,只有會觀察、愛學習、勤思考的人才能發現。老師把大自然的好多語言都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了,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大自然的語言吧,

3、欣賞老師創作的小詩,指導仿寫。

多美呀!多神奇呀!現在老師不禁詩興大發,想寫一首小詩。可是我們應該怎麼寫呢?孩子們先一起觀察一下課文,看看課文中是不是每一個小節的寫法都是一樣的?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語言有很多,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寫出來。

下面老師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了一首小詩,你們想不想欣賞我寫的小詩?你們聽着。展示詩。

4、拿出紙筆寫一寫大自然的語言。

你願不願意像老師一樣也用你喜歡的方式寫一寫你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我們先用一小節寫出一種大自然的語言。大家拿出紙筆來,寫一寫吧。

5、寫好的孩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寫的小詩。

6、全班交流。

7、現在請下面的孩子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中間的部份就請臺上的孩子按順序讀自己寫的小詩。配樂朗讀。你們聽聽,我們班的孩子共同創作了一首小詩呢,孩子們都成小詩人了。

五、總結課文、提出希望

你們寫得多好呀!你們都是會觀察、愛學習、勤思考的孩子,纔會懂得這麼多大自然的語言。

老師希望你們這樣堅持下去,和大自然對話,成爲大自然的好朋友,去發現更多大自然的祕密。

教師備課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漁歌子》中的3個生字。

2.朗讀《漁歌子》。

3.理解《漁歌子》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

4.能對《漁歌子》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檢查《江南春》背誦情況。

二、學習《漁歌子》

1.簡介作者。(可以播放視頻)

2.解題。漁歌子,詞牌名。

3.自學。

(1)自由讀,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麼?

(2)再讀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藉助註釋理解這首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3)小組內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講解對這首詞的理解,其他同學可以問難質疑,可以補充、更正,教師給予適當點撥。

②學生看圖描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物。

③教師小結:這是一幅垂釣的畫面,白色的鷺和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色彩本來極其鮮明,而由於斜風細雨的籠罩,卻又呈現出迷迷濛濛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獨釣寒江雪的孤寂與冷峭相比,這首詞所表現的平和與怡悅,自然別有一番韻致。

(5)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學習生字

1.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讀準本課生字的字音,記住字形的。

2.教師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蓑字。

四、佈置作業

1.朗讀全文,能夠背誦的就把兩首詞都背下來。

2.請你爲其中的一首詞配上一幅彩色畫,可以畫圖畫、水彩畫、油畫棒畫、彩筆畫,愛好畫畫的同學,請用你的畫來向人們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附:板書設計

3

詞兩首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四、作業設計探究活動

1.自學自解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江南春》和宋代詩人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選擇描寫春天的詩詞來學習。

2.同學之間交流自學情況。

3.讀一讀、背一背。

教師備課教案 篇三

教材思路:

本課屬於“綜合、探索”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優美的,感性的,斑斕的。大自然的色彩豐富美麗,而紅黃藍三原色可以調配出許許多多的顏色來。用彩色鉛筆、油畫棒、彩色粉筆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顏色畫出來,把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現出來。

課時:

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大自然,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2、用水粉顏料做調色遊戲,認識大自然的色彩。

3、學習用幾種基本的顏色調配許多顏色。

重、難點:

色彩調配的方法,對顏料習性的掌握。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自然的圖片若干,顏料,彩筆,幾種蔬果切面,範作等。

學生:收集的與大自然有關的圖片,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水罐、抹布、作業紙等。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1、觀看大自然的風光圖片或記錄片。(如四季美景)

認識各種顏色,認識紅黃藍三原色,橙、綠、紫三間色,大自然太迷人啦,這麼豐富,美麗的色彩你能分辨出來嗎?2、交流各自帶來的圖片資料,小組討論自己的觀後感

3、談談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絢麗的日出,那風花雪月,那秋蟲的顏色,那霞光的天空,裝飾性很強的舞臺化妝——臉譜。

4、“猜猜看”色彩遊戲。觀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誰找到的顏色多。

——討論及反思

1、大自然的顏色在陰天和晴天一樣嗎?

2、白天看到的顏色晚上躲到哪裏去了?

3、陽光下的噴水池旁會出現彩虹嗎?(大自然的光和色會玩魔術)

——展示及介紹:

做一幅色彩遊戲圖。可用水粉顏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調色遊戲(幾種基本的顏色可以調處許許多多顏色來)

1、水彩筆、油畫棒塗色並進行變色練習。

2、也可用彩色鉛筆先塗一層顏色,在上面再塗另一種色,就會產生第三種顏色!

3、用水粉色畫畫,在第一種顏色沒有干時就緊接着塗另一種顏色,它們會融化在一起。紅+黃=橙藍+黃=綠紅+藍=紫——嘗試與練習

用彩色鉛筆、油畫棒、彩色粉筆或水粉色畫大自然的顏色。

1、可做一“七彩花園”的情境設定,認識一些大自然常見花卉,藉助圖片及學生的記憶描述。教師可將不同色彩形狀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紅,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陽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園範作幾張,從不同角度描繪大自然。

在作業紙上畫各色花卉,並添畫小草、蘑菇或小昆蟲,空中可添畫太陽、雲彩、小鳥、蜻蜓、蝴蝶等。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蓋章遊戲,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錯的載體。可選擇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襯紙看不同的效果,玩過再添畫。

3、介紹點畫法、平塗法,重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塗色方法。可任選表現方式,試着用顏料盒中的幾種色彩,調出大自然美麗、豐富的色彩。

——小結與評價

1、作業小組及班級觀摩,互評。

2、講講自己的畫,互相找亮點,互相評價。

3、喜歡哪些顏色,不喜歡哪些顏色?爲什麼?(設計的環節較多,可根據課時需要選擇性運用)

教師備課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襯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長、清脆、一眨眼、逃脫、飼養、漁翁、石壁、打消、念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掛圖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觸發個性

師述:同學們,聽──(多媒體課件播放“百鳥爭鳴”聲)你們聽到了什麼?

你們都喜歡鳥嗎?都喜歡哪些鳥?爲什麼?

1、(鸚鵡):它可以模仿人類說話。

2、(鴻雁):它每到春天就會來到我們身邊。它是春的使者。

3、(黃鸝):它的歌聲清脆悅耳。

4、(啄木鳥):因爲它可以捉蟲子,是森林的醫生。

二、揭示課題

過渡:是呀,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都喜歡它。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新的朋友--翠鳥,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齊讀課題)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

1、翠鳥有一雙紅色的小爪子。

2、翠鳥的羽毛很漂亮。

3、翠鳥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長。

三、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1、讀音:有“赤、襯、衫”(翹舌音)、“稈、襯、衫、泛、翁”(前四者爲前鼻音,最後一個爲後鼻音)。

2、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如,可以聯繫已經學過的生字,用加減或者替換偏旁的辦法學習生字:“稈、繡、褐”,或者聯繫生活經驗,結合班級同學的姓氏學習“翁”,顏色或衣服學習“赤、褐、襯、衫”等。“稈、腹、襯、衫、泛、泡、飼、陡”都屬於左右結構。

3、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然後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有個別字的筆畫需要特別說明:指導“翠、翁”“稈、透”時,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繫,它們分別有“羽”“禾”的部件。

四、抽讀課文,瞭解課文大致內容。

五、課堂作業:

1、寫生字。

2、抄寫生詞。

六、自由讀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檢查回家讀書情況。

1、抽讀。

2、小組讀。

3、齊讀。

二、讀文作畫、張揚個性。

1、師述: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讀完了課文,你對翠鳥又有了哪些瞭解呢?(學生自由發言,抓住翠鳥的特點,進一步瞭解翠鳥的樣子、生活習性和活動。)

過渡:看來,同學們通過讀書,已經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給我們描述了翠鳥的外表、活動以及生活習性。你們喜歡翠鳥嗎?你最喜歡它的什麼?

2、課堂訓練:下面,就請同學們用你最擅長的方式,選擇你最喜歡的內容,進一步深入地學習課文,看誰收穫大。誰喜歡翠鳥外形部分?願意來親手畫一畫翠鳥嗎?好,請同桌或小組合作,畫一隻課文中描寫的翠鳥。喜歡翠鳥捉小魚部分的同學請站起來,老師也很喜歡讀這一部分內容,我已經練習讀了七八遍了,覺得能夠讀出翠鳥捉小魚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師比比嗎?好,你們趕快練習,可以找自己的小夥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過老師。有沒有兩部分都喜歡的?肯定有。愛學習的孩子總是這樣。你們學習完一部分,可以學習另一部分。好,大家開始吧。

(學生自由分組學習,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

3、師述:剛纔同學們學習很投入,讀書很認真。我們來交流一下,哪幾位同學願意來展示一下你們畫的翠鳥?大家看他們畫得好不好,與課文內容是否相符。(實物投影一個小組送來的畫)

4、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根據自己的感悟想象畫出美的圖畫來,這說明你們讀懂了課文。老師也畫了一隻翠鳥(多媒體課件展示),可是忘記了塗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來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呢?自己練習說一說。(學生練習)

三、評讀感悟,凸顯個性

1、師:翠鳥又漂亮又機靈,還擅長捉魚。學習這一部分內容的同學我們一起來比比吧。(學生合作學習,彙報交流)

2、共同評議。

3、師小結:

翠鳥太可愛了,應該保護它。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難捉到。翠鳥應該生活在大自然裏,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會害了它。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不能捉。其實,翠鳥在全世界有60多種,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只是其中的一種。就讓這可愛的小生靈在大自然中快樂、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翠鳥)

四、拓展延伸,放飛個性

師:同學們,這節課大家憑着自己的力量,讀懂了課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穫或疑問,請大家結合自己的收穫或疑問給自己佈置一道家庭作業題。

選作:

1、現在,鳥兒的家都被淘氣的小朋友搗壞了,我要爲鳥兒造幾個窩,讓鳥兒都有一個舒適、溫暖的家!

2、我準備做一期關於“我喜歡的鳥”的手抄報。讓大家都來認識鳥。

3、我回去將繼續在電腦上查閱有關翠鳥的資料,進一步瞭解翠鳥。

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發出倡議:愛護鳥吧,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五、全課總結

師:“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其實,課外還有更大的學習語文的空間。希望你們帶着這節課的收穫或疑問,繼續探索,繼續研究,老師將永遠做你們學習上的朋友!

橋語文課文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會寫9個生字,重點理解“咆哮、擁戴、呻吟、攙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4、領悟課文在佈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悟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內容,體會課文題目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咆、哮、嗓、黨”等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驚慌、擁戴、沙啞、跌跌撞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驚慌,爲第二課時感悟人物形象奠定基礎。

4、體會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的方法。

教學難點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品讀第1—6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驚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山洪暴發視頻,教師激趣導入。

導語:黎明的時候,山洪暴發,來勢洶洶,給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帶來了可怕的災難。村民們是怎樣躲過這場災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橋》這篇課文。

2、出示課題,質疑思考:橋,讓你想到了什麼?

預設:通過播放山洪暴發的視頻,學生們或許能聯想到:這座橋一定是一座特殊的、承載着人們生的希望的橋。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學生自學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把生字讀正確,並自主識記字形。

(3)圈畫出課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和同桌一起討論。

2、教師檢測學生的自學情況。

(1)正確認讀下面的詞語,注意把變色的字讀準。

咆哮嗓子黨員流淌沙啞揪出呻吟廢話

◆需注意的字音:“嗓”是平舌音,“呻”是翹舌音。

◆需注意的字形:“哮”的右邊是“孝”,不是“考”。

(2)詞語分類學習。教師出示詞語,學生讀一讀,再結合課文把它們分成三類。

咆哮、驚慌、清瘦、放肆、狂奔、勢不可當、擁戴

獰笑、沙啞、跌跌撞撞、亂哄哄、揪出、你擁我擠

明確:①描寫洪水的詞語:咆哮、放肆、狂奔、勢不可當、獰笑

②描寫村民的詞語:驚慌、跌跌撞撞、亂哄哄、你擁我擠

③描寫老漢的詞語:清瘦、擁戴、沙啞、揪出

預設:理解詞語時要注意聯繫上下文,因此把本課中描寫洪水、老漢和村民的詞語按照“集中學習——再歸類整理——迴歸課文理解”的思路來進行學習,改變了孤立教學詞語的方法。同時,通過把詞語分類,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洪水的可怕、村民的慌張和老漢的鎮定。

(3)學生理清課文脈絡,概括課文敘述的主要情節。

學法引導:教師提示學生抓住時間、人物、事件、結果四要素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示例:課文講述了山洪暴發的危急時刻,老支書組織一百多人撤離,最後橋塌了,老支書英勇犧牲的感人故事。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感知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慌亂。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標出描寫洪水和村民的句子。

(2)師生合作,學生朗讀描寫環境的內容,教師朗讀描寫村民的內容。

2、出示相關句子,學生交流,體會洪水之可怕。

①像潑。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羣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裏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④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1)學生交流談感受。

預設:可從修辭角度、語言角度、形勢的輕重緩急程度等方面來說。

交流後明確:①這些句子多采用擬人或比喻的修辭手法,如“像受驚的野馬”“在路面上跳舞”“獰笑”等詞句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的肆無忌憚。作者把洪水說成魔鬼猛獸,突出了情況危急,渲染了緊張的氣氛。

②這些句子的語言非常簡潔、精練,如:“像潑。像倒。”短短的四個字構成了兩句話,渲染了緊張的氣氛,寫出了雨水之大、來勢之猛,爲下文做了鋪墊。

③這幾句話都寫出了洪水的兇猛,且水位在不斷上升,災情在不斷加劇,形勢越來越嚴峻。

(2)質疑思考:作者爲什麼用了這麼多的筆墨來描寫大雨和洪水?這些句子能顛倒順序嗎?

明確:這些內容屬於環境描寫,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作者反覆描寫洪水的肆虐能更好地展開後文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這些句子不能顛倒,它們顯示出雨水越來越大,洪水越來越兇猛,暗示着情況越來越危急。這些句子一步步地推動着故事情節的發展。

3、學生結合課本中的圖片、文段,觀察、想象、體驗。

過渡:洪水如猛獸,席捲了整個村莊,正一步步地威脅着人們的生命安全。人們你擁我擠,想找出一條生路,卻被洪水逼向了一座窄窄的木橋。此時,你能想象出他們驚慌失措的樣子嗎?請大家再讀一讀描寫人們驚慌失措的有關句段,想象當時的情景,感受村民們心中的恐懼。

(1)教師出示相關語句。

①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

②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③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2)質疑思考:

①此時的木橋是一座什麼橋?(救命橋、生命橋。)

②如果一百多號人就這樣亂七八糟、毫無秩序地擁向窄窄的木橋,會是怎樣的結果?(學生自由猜測可能出現的結果,感受形勢的緊張。)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自學掌握了重點生字,通過分類學習的方法掌握了幾組詞語。重要的是,我們通過朗讀,感受到了小說語言的精練。在作者簡潔的描繪下,洪水肆虐的可怕情景彷彿就在眼前,村民們的慌亂、恐懼我們也感同身受。作者不過用幾小段文字,就給我們渲染了一種危急、可怕的場景,而這些,都是本文的主角——老支書出場的背景。在本課的學習中,大家朗讀得都很認真,但一定要結合文字描述的情景讀出緊張、危急的感覺,大家課後可以多讀一讀,再體會體會。

求生是人的本能。在死神面前,人都有求生的慾望,唯有一個人是例外。他是誰?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做出了怎麼樣的抉擇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在佈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等方面的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老漢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在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2、體會和學習老漢忠於職守、捨己爲人的崇高品質。

3、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中的句子,學生朗讀,再次感受形勢的危急。

①東面、西面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

②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③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2、導入新課。

過渡:同學們讀出了洪水之猛、形勢之危急和人們的慌亂。當洪水來臨時,東面、西面都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那麼,如果一百多號人一起擁向這座窄窄的木橋會怎麼樣呢?那此時的木橋還會是生命之橋嗎?不會,它會變成(生補充)。還好,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一個重要人物出現了,他就是(板書:老漢)。他在危急關頭有何等壯舉呢?讓我們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走近老漢,感受形象。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老漢的語句。

(2)出示課件:我看到一位的老漢。

預設:學生朗讀完課文後,自由交流應在橫線上填入什麼,請一名同學上臺填一填。所填的詞語因學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可能有許多,如:威嚴、沉着冷靜、臨危不懼、無私無畏、捨己爲人、心繫羣衆等。

(3)組織學生品讀第7—13自然段,質疑、交流。

預設難句:

A.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思考:①找出描寫老漢的神態的語句,從中你體會出了什麼?

(“他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寫出了老漢的沉着、冷靜、有威嚴。)

②老漢的臉是“清瘦”的,可見他並沒有多麼健壯、偉岸,可是這裏爲什麼說“他像一座山”?

(這裏把老漢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現了老漢的威嚴、冷靜,與村民們在山洪暴發時的“驚慌”“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又寫出了老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③面對驚慌失措的村民,老漢默不作聲,可是他心裏也沒有說話嗎?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麼嗎?試着想一想,說一說。

(示例:我一定不能慌亂,要讓大家有序地過橋;雨啊,你快點停吧,洪水啊,你來得慢一點吧,讓我們所有人都能夠安全過橋吧!)

B.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思考:①老漢的喊話分別強調了什麼?

(“橋窄!”是說實際情況,如果大家一哄而上,將會非常危險。“排成一隊,不要擠!”是說過橋的方式。“黨員排在後邊!”是說排隊的秩序。)

②爲什麼黨員要排在後面?(出示課件: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入黨宣誓詞。)

(作爲黨員,就應該把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黨員是羣衆的榜樣,黨員遵守了秩序,其他人也會跟從,大家就能有序地過橋。)

③這三句話中,哪個標點引起了你的注意?這幾句話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

(感嘆號連續出現了三次。每一個感嘆句都很簡短。老漢的話堅定、有力、明確,既渲染了緊張的氣氛,也顯示出了老漢的鎮定、果斷。)

過渡:老漢的喊話雖然是沙啞的,但是三個感嘆號傳出來的聲音就像大山一樣堅定,就像大山一樣鏗鏘有力。讓我們用堅定的語氣讀讀這段話。

提示寫法:文章中還有很多地方是用簡短有力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的,這也是這篇文章的表達特點,要注意。

2、抓住“矛盾”,梳理情節。

(1)學生默讀第14—23自然段,畫出描寫洪水的句子。

①水漸漸躥上來,放肆地舔着人們的腰。

②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思考:這兩個句子有什麼特點?寫出了什麼?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躥、舔、爬”等動詞形象地寫出了形勢越來越危急。)

過渡: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村民們都按秩序過橋了嗎?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又發生了什麼意外呢?我們趕緊去看一看。

(2)找出文中描寫老漢與小夥子的動作、語言、神態的詞句。指名讀一讀,一個讀描寫老漢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一個讀描寫小夥子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

(3)前後對照,找出矛盾的地方。

矛盾之處:老漢:揪——推小夥子:瞪——推

思考:①這一“揪”是把小夥子從哪裏揪到了哪裏?老漢猶豫了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老漢把小夥子從隊伍中間揪出來,讓他排到後面去。老漢沒有一絲猶豫,從“突然衝上前”“吼”“兇得像只豹子”可以看出來。)

②老漢和小夥子,他們說的、做的,前後似乎充滿了矛盾。你們能讀懂嗎?

(老漢毫不猶豫地把小夥子揪出來,讓他排到隊伍後面去,後來又“用力把小夥子推上木橋”,這一“推”與“揪”相反,老漢最後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小夥子。小夥子開始“瞪了老漢一眼”,這一“瞪”是小夥子對老漢的不滿、不情願,但後來又“推了老漢一把”,這一“推”,又是那麼心甘情願地把生的希望讓給了老漢。)

3、理清關係,明白懸念。

(1)朗讀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感受結尾的特點。

朗讀提示:語速慢,語調低沉,滿懷哀思和崇敬。

思考:老漢與小夥子之間是什麼關係?這樣的結尾有什麼特點?

(父子關係。課文結尾才交代老漢和小夥子是父子關係,這種寫作方法叫設置懸念。課文的結尾讓人出乎意料,也更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2)瞭解了老漢和小夥子的關係後,再讓學生談談對老漢的一“揪”一“推”有了什麼新的感受。

(老漢愛羣衆勝過愛兒子,纔會把他“揪”出隊伍;老漢愛兒子勝過愛自己,纔會用力把他推上木橋。這一推,推出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這一推,又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這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老漢哪!)

小結:作爲一名共產黨員,老漢忠於職守,他是無愧的;作爲一個父親,他和天下父母一樣愛子情深。在生死關頭,老漢做出的重大抉擇所表現出的大愛讓我們爲之動容。

三、昇華情感,深化主題

1、寫話訓練,表達哀思。

過渡:英雄遠離了我們,他們的親人更是肝腸寸斷。同學們,洪水無情人有情,面對此情此景,你最想說的是什麼?請寫下來。你可以對老漢說,可以對老太太說,也可以對村民們說。

(1)學生寫作小片段。

(2)指名朗讀自己寫的片段,互相交流。

預設:這裏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使學生通過想象和交流進一步內化情感,而不是滯留於表面,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一次語言實踐活動。

2、理解課題,深化主題。

過渡:老支書走了,但生活還得繼續。如果獲救的鄉親們重建了這座橋,該如何爲這座橋起個名字呢?說說你的建議,並說說理由。

(1)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生命橋、父子橋、英雄橋、老漢橋、愛心橋……)

(2)教師結合“橋”的含義,進行評價和小結。

小結:老漢以自己的威信、高風亮節以及果斷的指揮把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一座不朽的橋樑;這座橋樑是以老支書爲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繫羣衆的“橋”。

(3)拓展“橋”的廣度,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特殊的“橋”。

山洪裏,他們用臂膀營救了一個個圍困的羣衆,他們是希望之橋!

風雪中,他們用生命照亮了一個個黑暗的村莊,他們是光明之橋!

廢墟中,他們用雙手拯救了一個個垂危的生命,他們是生命之橋!

過渡:同學們,讓我們銘記這一座座橋,銘記這一串串閃光的名字吧,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將來都能成爲這樣的一座橋,一座永不坍塌的橋!

3、交流收穫,拓展提高。

(1)讓學生談一談學習課文之後有哪些收穫,可以從思想內容上談,也可以從表達方法上談。

(2)以詩結課,再次觸發對老漢的崇敬之情。

一座山/我不知道/你的姓,你的名/但我知道/你有一個動人的稱呼——老漢!

哦,老漢!/你是一座山/一座鎮定的山/征服了肆虐的洪水/一座剛毅的山/抵擋了可怕的災難/更是一座深情的山/留下了高貴的人格。

哦,老漢!/你將牢牢駐留在我們心間/永遠,永遠!

四、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課後閱讀類似文章,如《“諾曼底”號遇難記》《豐碑》等。

3、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國小語文課文盼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會寫15個生字,重點理解“斗篷、瓦藍、預報、理直氣壯”等詞語。

2、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語速、語調和重音。

3、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的。

4、關注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體會文中心理描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

瞭解“我”盼的過程,學習作者圍繞中心安排典型事例的寫法。

教學難點:

根據上下文,透過細膩的描寫品味“我”的心理和情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袖、篷、縮”等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斗篷、袖子、遮蓋、油鍋”等詞語。

2、能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語言的特點。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安排材料的。

教學難點

1、讀寫並積累、運用生字新詞。

2、把握主要內容,概括文章圍繞中心思想寫的幾件事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感悟課題。

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是《盼》。一個“盼”字帶給大家怎樣的聯想呢?老師看到“盼”字,腦海裏就浮現出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開頭: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他盼望的是春天的來臨,經過了一個寒冬的人們,對溫暖、充滿生機的春天是多麼盼望啊!同學們,你們是否也有過“盼”的經歷呢?

2、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盼”的經歷。

預設:本文的題目只有一個字,但這一個字卻極能引發學生的思考。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盼”的經歷,盼生日、盼節日、盼望一次旅行、盼望快快長大……,學生通過談論自己“盼”的經歷,能回憶起當時的心理活動和情感,爲全文的學習奠定感情基調。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課文的寫作背景。

鐵凝1957年生,當代作家,河北趙縣人。主要著作有小說《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總計300餘萬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班牙等文字。

本文《盼》最早收錄在鐵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夜路》當中,這本書出版於1980年。

2、學生自讀課文,標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自學生字新詞。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區別形近字並組詞。教師提示易讀錯字、易寫錯字,整理特殊結構的詞語。(課件出示生字)

袖筒、斗篷、縮着、瘋了、瓦藍、厚墩墩、甩打

叫嚷、吱的、醬油、蒜薹、燉肉、嘴脣、蹦出來、樓梯

◆需注意的字音:

“縮”和“蒜”是平舌音;“甩”和“脣”是翹舌音;“篷”“瘋”和“蹦”是後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

易錯字:“脣”是半包圍結構,不要寫成上下結構。

辨字:篷—蓬、嘻—嬉、甩—用、鍋—禍

(2)理解詞語。教師說詞語的意思,學生根據意思在文中找出詞語。

①擬聲詞,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窸窸窣窣)

②用言語、行動逗弄對方藉以取樂。(逗引)

③狀態詞,形容很滿。(滿滿當當)

④理由充分,因而說話做事有氣勢或心裏無愧,無所畏懼。(理直氣壯)

(3)整理文中特殊結構的詞語。

①AABB式:

(窸窸窣窣安安靜靜、滿滿當當、瓶瓶罐罐)

②ABB式:

(涼冰冰沙啦啦、厚墩墩、明晃晃、靜悄悄、甜絲絲)

③ABAB式

(瓦藍瓦藍滴答滴答)

預設:課文中ABB式詞語特別多,讀來十分親切、生動,就像課文中的小女孩在向我們描述她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種種事物,可以引導學生藉助這些詞語來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

(4)學生提出自己在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與小組成員交流,全班彙報。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交流後進行彙報:課題中的“盼”指的是什麼?

(盼着變天、下雨,盼着穿上新雨衣。)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寫“盼”的。

(2)學生交流,整理答案。

明確:課文是通過以下事例來寫“盼”的:①“我”有了一件新雨衣,大熱天在屋裏試雨衣,並且開始盼着變天。②下雨天,“我”主動要求幫媽媽去買醬油,卻被媽媽猜着了心思。③“我”希望雨停下來,留着明天下,雨果真停了。④第二天真的下雨了,“我”理直氣壯地拿出新雨衣,穿上新雨衣去上學。

3、學習第1—3自然段,感受“盼”的緣由及心情。

(1)學生快速默讀這幾個自然段,圈出覺得寫得好的詞語、句子。

(2)組織學生交流,出示語句及問題。

①我立刻抖開雨衣就往身上穿。怎麼?雨衣上竟然還長着兩隻袖筒……

思考:加點的詞語表現出了“我”怎樣的心情?

(“立刻”寫出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打開雨衣的心情;“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寫出了“我”看到雨衣後驚奇、高興的心情。)

②我一邊想,一邊在屋裏走來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響。

思考:結合句中的動作描寫,想象畫面,體會此時“我”的心情。

(儘管現在沒有下雨,但“我”已經等不及要試試新雨衣了。這裏的動作描寫表現出了“我”試穿雨衣時開心的心情和神氣的樣子。)

過渡:讀到這句話,老師彷彿想起了小時候過年時試穿新衣服的情景。因爲新衣服要大年七年級才能穿,所以就盼着年快點到,年到了就可以穿新衣服了。但晚上睡覺前自己還是會偷偷地把新衣服穿起來,在家裏轉呀轉呀,覺得自己漂亮極了。大家有過這樣類似的心情嗎?(可引導學生談一談,側重點在描述當時的心情。)

③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盒子裏,盒子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衣櫃裏。

思考:讀到這兩個“安安靜靜”,你有什麼感覺?你能體會到蕾蕾當時的心情嗎?

(有種無奈、失望的感覺。雨衣只有下雨天才能穿,可是天氣一直這麼好,雨衣只能躺在盒子裏睡大覺,真可惜啊!)

④找出文中一處關於“盼”的心理描寫,體會“我”此時的心情。

(“太陽把天烤得這樣幹,還能長雲彩嗎?爲什麼我一有了雨衣,天氣預報總是‘晴’呢?”這句話中有一些擔心,擔心天一直晴而不下雨,就沒有機會穿雨衣了;還有些生氣,覺得老天似乎故意在和自己做對,故意不讓自己穿雨衣,所以才一直不下雨。這裏寫出了“我”的天真和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3)請學生稍詳細地概括第1—3自然段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把緣由、心情描述清楚。

示例:媽媽送給“我”一件既漂亮又實用的雨衣,“我”特別喜歡,儘管天氣炎熱,“我”還是迫不及待地試穿了它,在家裏神氣地走來走去,直到被媽媽訓說才脫下來。於是,“我”開始盼着變天,可是天天都是晴天,“我”盼下雨盼得太焦急了。

過渡:同學們描述得不錯,但要注意語言要更簡潔些,抓住重點。大熱天試穿雨衣,天天盼下雨,這是文章圍繞“盼”字安排的第一個小故事。雨真的會被蕾蕾盼來嗎?我們下節課再去看一看。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

小結:“盼”的滋味我們許多人都嘗過,盼的過程或許有憂愁,但也有憧憬與美好。正是盼的過程中的那份等待讓我們在願望實現時有種非常快樂的感覺,雖然沒有“美夢成真”那麼誇張,但一定有心滿意足的幸福感。小女孩蕾蕾“盼”的就是在雨天穿上她的新雨衣,我們體會到了她因“盼”而生的小心思。閱讀一個個有趣的小插曲,我們感受到了她那小小心願的簡單、純真、可愛。

這篇文章之所以能讓我們有所共鳴,是因爲作者把“盼”寫得活靈活現,所安排的材料都緊緊圍繞着“盼”展開。這節課,大家通過默讀課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了文中敘述的幾件小事,體會了作者圍繞中心安排材料的寫法。同時,我們圍繞着重點字詞、語句,去揣摩了蕾蕾盼下雨的心情,再一次體會了心理描寫的作用。在下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將圍繞着更多的小故事、更生動的心理描寫去感受蕾蕾的“盼”。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結合課前導語、課後習題和旁批閱讀)。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上下文,透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品味“我”的情感。

2、重點關注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童真的可愛,學會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中生動的心理描寫的作用。

2、感受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同桌互相批改。(教師出示詞語卡)

袖筒、斗篷、收縮、瘋了、瓦藍、厚墩墩、甩打、叫嚷、吱的、蒜薹

醬油、燉肉、嘴脣、蹦跳、樓梯、逗引、預報、滿滿當當、理直氣壯

預設:本課生字較多,個別字比較難寫(如“嚷”),有的字容易寫錯(如“篷、醬”),所以在課前檢查一下學生的生字掌握情況很有必要。告訴學生易寫錯的字可做上標記,在課堂上多留意,課後多寫幾遍,直到完全掌握。

2、教師以提問的形式回顧上節課內容,過渡到新課。

(課件出示問題,學生舉手回答。)

蕾蕾的新雨衣有什麼特點,讓她這麼喜歡這件新雨衣?

蕾蕾太喜歡這件新雨衣了,她幹了件什麼“傻”事?

因爲想穿上這件新雨衣,蕾蕾開始“盼”什麼呢?

過渡:是啊,蕾蕾天天盼着下雨,因爲只有下雨了她的雨衣纔可以派上用場。可是她盼啊盼啊,一連好多天都是晴天,她真失望。不過天怎麼可能老不下雨呢?這不,這一天,終於下雨了。她有機會穿上新雨衣嗎?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吧!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4—17自然段,感受蕾蕾盼得雨來、希望卻落空的複雜心理。

(1)學生快速默讀第4—17自然段,教師出示三大閱讀任務。

任務一:畫出描寫“盼”這一心理活動的句子。

任務二:標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

任務三:與同桌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表演蕾蕾與媽媽的對話。

(2)學生大聲讀出與心理活動有關的句子,交流讀後的體會,描述蕾蕾不同的心情。

心理描寫:

①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卻放慢了腳步,心想,雨點兒打在頭上,纔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放慢”和“加快”形成了對比,表現了雨來時“我”興奮的心情。)

②“可是……還差半小時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麼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蕾蕾的語言不連貫,“嘟囔”是指連續不斷地小聲自言自語,多表示不滿,可見其神態;心理描寫顯出了對媽媽有些生氣,對媽媽不明白自己的心思感到失望。)

③望着望着又擔心起來: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還有雨可下嗎?還是留到明天吧。

(擔心的情緒。雖然今天穿上雨衣的願望落空了,但如果明天還下雨的話,自己還有機會,所以祈盼着雨別在今天下完,這種天真的想法讓人讀來既覺得有趣又心疼——如果此時她能夠穿着雨衣在外面玩一會兒就好了!)

④可雨點要是淋在淡綠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瑪瑙還好看。我撲到自己的牀上,一心想着明天雨點打在雨衣上的事。

(想象穿着雨衣時雨點打在雨衣上的情形,此時她對雨的期盼更強烈了。)

小結:這四處心理描寫,若分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蕾蕾當時的心情,可以用:興奮——失望——擔心——期盼。

預設:在第四單元,學生已經重點學習、交流了心理描寫的寫法、作用,懂得了心理描寫常常會與語言、動作、神態結合起來,從而更生動地展現人物的性格、內心世界。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中,心理描寫隨處可見,如果學生仔細讀一讀,會發現這些心理描寫也伴隨着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文中有些句子雖然沒有“想,心想”這些心理描寫的提示詞,也沒有進行內心獨白的描寫,但通過其他細膩、生動的描寫,學生也能體會到女孩子蕾蕾的內心活動,如:①“你沒說,爸爸可說過。”這話一出口,我就臉紅了。②我不再說話,也不敢再去看媽媽,急忙背過身子盯住碗架,上邊的瓶瓶罐罐確實滿滿當當,看來不會有出去買東西的希望了。教師可引導學生留意類似的句子,去體會蕾蕾的心理活動。

(3)學生讀一讀描寫環境的句子,交流它們的寫法特點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環境描寫:

①有一天,快到家時,路邊的小楊樹忽然沙啦啦地喧鬧起來,就像在嘻嘻地笑。還用問,這是起了風。一會兒,幾朵厚墩墩的雲彩飄遊過來,把太陽也給遮蓋住了。天一下子變了臉色。

預設:提醒學生注意這一段描寫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嘻嘻地笑”“變了臉色”,這些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讀來非常生動。“嘻嘻地笑”雖然是用來描寫小楊樹,其實是暗示着蕾蕾的心情——開心。“天一下子變了臉色”形象地寫出了變天時的樣子,蕾蕾盼望的雨終於要來了。環境描寫常常可以烘托出人物的心情,比如學生在日常的寫作中常會用陰天雨天暗示低沉、傷心的心情,而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烘托輕鬆、愉悅的心情。教師這樣稍微點撥一下,學生便能體會出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②我推開窗子,涼爽的空氣撲了過來,還帶點兒腥味。路燈照着大雨沖刷過的馬路,馬路上像鋪了一層明晃晃的玻璃;路燈照着路旁的小楊樹,小楊樹上像掛滿了珍珠瑪瑙。

(這兩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出了雨後清新、亮麗的風景。因爲“我”盼着雨停,而雨果然停了,這裏的環境描寫烘托出了“我”高興的心情。)

(4)請三名同學讀一讀第5—14自然段中的對話,兩人分別扮演媽媽和蕾蕾,另一人讀旁白。

過渡:同學們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讀出蕾蕾的着急、期盼的小心思了嗎?讀出媽媽的表面一本正經而心中在笑的情態了嗎?有誰覺得可以讀得比他們更好?可以舉手示意。

預設:文中的這一大段對話描寫非常生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我”想方設法要媽媽同意“我”穿上雨衣出去玩耍,而媽媽偏偏不解風情,始終不答應“我”的請求。母女的這場“暗戰”,以“我”的失敗告終。在學生的家庭生活中,他們肯定也經歷過類似的場景。教師在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心情的同時,也可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來談談對這段對話描寫的體會。

對話描寫:

①“蕾蕾回來得正好,快把頭髮擦擦,準備聽英語講座!”(可見媽媽平時對蕾蕾要求比較嚴格。)

“可是……還差半小時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麼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不太樂意、有些失望。)

②“我今天特別特別不累。媽媽,我給你買醬油去吧,啊?”我央求着。(故作乖巧,想出出門的方法。)

“你看,醬油我下班帶回來了。”媽媽衝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媽媽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因此巧妙地回絕了“我”。)

③“我什麼時候說過要燉肉?”“真的嗎?”(媽媽雖然沒有直接揭穿“我”的謊言,卻用兩個有力的問句暗示“我”,她已經看穿了“我”的小心思。所以“我”纔會不敢再去看媽媽了。)

質疑交流:爲什麼媽媽已經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卻不給我穿上雨衣到外面去走走的機會呢?吃完了晚飯,其實“我”也可以穿雨衣出去轉一轉,爲什麼“我”不出去呢?

預設:可能有的同學會在課堂上提出這樣的疑問。媽媽明明知道“我”很想穿上雨衣出去玩耍,可偏偏就不答應,還很有技巧地拒絕了“我”,似乎有點不通情達理。學生提出此疑問很正常。教師可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教師則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解答:第一,文中的蕾蕾六點半要聽英語講座,媽媽肯定不希望她這個時候出去而打亂了學習計劃。哪怕還有半個小時,媽媽更希望她能安靜地休息一會兒,再去聽講座。第二,媽媽看出蕾蕾是爲了穿雨衣出去玩耍而說謊,她可能不會縱容女兒爲了實現自己的願望而學會說謊,所以不會同意她出門。第三,在大人看來,雨衣是實用性的工具,媽媽給女兒買雨衣的初衷就是上學或出門時遇雨而穿的。此時既不是上學,也不需要出門,所以沒有必要讓她穿上雨衣。第四,爲了情節的需要。本文原本是一篇短篇小說,有情節安排上的需要,需要戲劇性的內容。如果此時寫媽媽同意讓她出門,那麼就沒有後文了,也就寫不出這種“盼”的急切以及最終心願達成的快樂了。這個質疑很有探究的必要,既可以結合寫法來談,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即生活中學生和家長也會有類似的矛盾。

2、學習第18—21自然段,體會所“盼”成真的快樂。

(1)學生自由朗讀,畫出覺得寫得好的詞語和句子。

(2)分組討論、交流、發言。

預設:引導學生從字詞、句子、修辭等方面去思考。

生1:我覺得這句話寫得特別生動:“我還以爲是樹上掉下來的,直到我仰着頭躲開樹,甜絲絲的雨點兒又滴到我嘴脣上時,我的心才又像要從嗓子裏蹦出來一樣。”我覺得雨不可能是“甜絲絲”的,作者這樣寫是因爲蕾蕾一直盼着下雨,這下她的願望終於可以實現了,她可以穿上雨衣上學了,所以才覺得連雨都是甜的。即使一個人高興到了極點,他的心也不可能從嗓子裏蹦出來,這裏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蕾蕾激動、興奮的心情。

生2:我覺得第18自然段中的“理直氣壯”這個詞用得特別好,讀到這個詞時我都笑出來了,彷彿看到了蕾蕾得意的神情。她此時肯定在想:這下媽媽再也沒有理由拒絕(我)了,(我)心心念唸的雨衣終於可以穿上了。

生3:我喜歡課文的最後一段。因爲蕾蕾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她的心情特別好,所以她覺得好像雨點兒都特別愛往她的雨衣上落。這種感覺非常真實,我有時也會有類似的感覺。

三、讀寫結合,學有所獲

1、本文寫法特點歸納。

過渡:在學習課文時,我們重點從心理描寫、環境描寫、對話描寫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大家肯定也發現了這三種描寫方法都不是單獨使用的,常常要結合多種描寫方法。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先來總結一下本文的寫法特點,然後再來進行幾個小練筆的訓練吧!

寫作特點歸納:

(1)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相結合,通過對“我”的心理、動作、語言等描寫刻畫了一個純真可愛的小女孩形象。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作者通過對天氣和環境的描寫,烘托出了“我”在下雨前、下雨時不同的心情。

(3)語言精練、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寫出了兒童的純真、可愛。

2、小練筆。

(1)出示小練筆要求。

小練筆一:不同的心情下,我們看到同一個景物的感覺就會不一樣。所以唐代大詩人杜甫纔會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慨。請你用一小段文字描寫一處自然景物,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即“寓情於景”。

小練筆二:文中蕾蕾與媽媽“鬥智鬥勇”的對話讀來很有意思,在有趣的對話中還描寫了人物的神態、動作和心理。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請你也來寫一組對話,注意將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相結合。

(2)學生朗讀所寫片段,集體評議。

四、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教師備課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機器人相關圖文、影像的鑑賞,認知機器人的發展情況、科學意義等基礎知識。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在瞭解不同機器人的同時,學會如何以不同的繪畫形式表現。

3、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作慾望並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以各種方式方法蒐集有關機器人的科普教育圖文、影像素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學探索精神。

教學難點:

在認知機器人的科學意義及其實用價值的基礎上,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現出來,充分展示學生個體的創造性。

課前準備:

教具:電腦課件、機器人相關圖文資料、影像片段。

學具:有關機器人的圖片、文字、玩具或模型;繪畫工具、廢舊材料等。

教學思路: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哆來愛夢玩具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的朋友,瞧,它是誰?你們喜歡它嗎?

我們都知道哆來愛夢來自未來,它是一隻機器貓,它神奇的大口袋裏能拿出各種奇妙的寶貝,還有能穿越時空的時光機。今天啊,它打算帶我們班的小朋友們去未來的時空看一看,你們說好嗎?

2、播放機器人科幻電影片段

大熊有機器貓做他的好夥伴,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擁有一個自己的機器人夥伴呢?

3、揭示課題《機器人夥伴》

這都是有可能的,聰明的科學家們已經研製出了很多神奇的機器人。那麼,你想有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夥伴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機器人夥伴》一課吧。

二、發展階段:

1、課件展示各種機器人圖片

現在已經有什麼樣的機器人了呢?讓我們跟隨哆來愛夢去“機器人科技館”去看一看吧。(播放課件,教師介紹各種機器人的特殊功能和奇聞異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各組展示蒐集的機器人資料

想必小朋友們也已經瞭解了不少關於機器人的知識,接下來就請各組介紹一下你們蒐集到的資料吧。

(以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展示各組蒐集的機器人資料,並請他們各自說一說資料來源來自己對機器人的興趣,對機器人的瞭解情況等。教師授予蒐集資料多、介紹好的小朋友“機器人小博士”的稱號。)

3、討論交流,開拓思維

你們的介紹讓老師也增長了不少見識,機器人的本領高超,它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我們的科學家真是了不起,可以製造出這麼棒的機器人。我們小朋友想不想成爲科學家來製造發明神奇的機器人呢?

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呢?

你想讓你的機器人夥伴有什麼樣的本領呢?你最想讓它幹什麼?

我們看到機器人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外形,有像螞蟻的,有像恐龍的,還有的什麼也不像,外形非常奇特,你心目中的機器人夥伴是不是也很獨特,有獨一無二的外形呢?給我們大家說說看。

4、欣賞範作

小朋友們很有自己的想法,你們的機器人夥伴真讓老師大開眼界。那別的小朋友心目中的機器人小夥伴又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瞧瞧。

a、出示《沖洗機器人》

你們瞧,這個機器人像什麼呀?

它在幹什麼呀?

它可真能幹!你們仔細看它有什麼獨特之處嗎?生:它的後腿上有吸盤,可以牢牢吸在玻璃上,再高的樓房也不會掉下來,它的前腿可以噴水,這樣就能把玻璃沖洗乾淨了。

b、出示《大力士機器人》

再看這位機器人夥伴,它的形象多威武神氣啊,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動作嗎?

你們看,它還有什麼獨特之處嗎?

原來除了繪畫,我們還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材料使我們的機器人更加的有趣,說說看,你認爲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表現你的機器人夥伴?

生:錫紙、鈕釦。

三、繪畫表現

師:小朋友們有這麼多好的想法,一定迫不及待的要把它畫下來了吧,那麼我們就趕緊開始吧,記得要把你的機器人設計得與衆不同,讓它有神氣的外形和漂亮的顏色哦。學生繪畫,教師巡視輔導,鼓勵學生大膽創作。

四、評價總結

1、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作品,請學生介紹自己的機器人的獨特功能。

2、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喜歡的別人的作品以及原因。

3、教師總評,鼓勵爲主,表揚作品有創意、表現手法獨特的學生。

4、總結:科學家們預言,再過十幾二十幾年將會出現更加神奇的機器人,它們能說話、有感情、會思考,看來我們的夢想並不遙遠,也許這樣的機器人就會在我們小朋友的手中誕生,這一切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實現的。最後,哆來愛夢要我告訴大家,它將把大家今天的想法告訴未來的科學家,我們今天的想象中的機器人夥伴會在未來等着我們!

語文上冊慈母情深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會認“魄、抑”等11個生字,會寫“辭、抑”等12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細節描寫中蘊含的深沉的母愛,喚起熱愛母親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深沉的母愛,喚起熱愛母親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魄、抑”等11個生字,會寫“辭、抑”等12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鋪墊的作用。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聚焦“情深”

1、板書:慈母情深

2、請同學們滿懷深情地齊讀課題。

師:看題目,大家不約而同地強調了“深”這個字。慈母的情深在何處?讓我們有怎樣的感受?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出示課件2)

1、自讀課文,解決課後的生字詞,會讀,並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閱讀課文,用簡單的話概括文章的內容。

生總結,彙報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

三、精讀課文,體會鋪墊的作用。

1、同學們,我們知道事情的起因是買一本書。你們覺得買一本書容易嗎?請大家讀1-4自然段。

2、在讀的過程中思考:

①“書價一元多”從這句話中,我們瞭解到什麼信息?

板書:書很貴。

(出示課件6)②“母親還從來沒有……要過這麼多錢。”從這句話中,我們瞭解到了什麼信息?

這句話暗示了家裏很窮。“從來沒有”“也從來沒有”這兩個詞表明

板書:A家裏很窮。

B“我知道家裏窮,因此很懂事,不給家裏增添負擔。”

③讀第4自然段,你從中獲得了什麼信息?

這個自然段是直接描寫自己家“窮”的。從“賣破收音機”和“吃進了肚子裏”直接描寫家裏的窮。

板書:破收音機吃進了肚子裏

④同學們,請大家思考一下,作者爲什麼反覆交代家裏很“窮”呢?裏面的用意是什麼?

生各抒己見

師總結:文章一開頭先介紹書價(一元多),然後反覆強調“從來沒有”,暗示讀者這一元多對“我”家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緊接着作者又寫出“賣破錄音機”和“吃進肚子裏”,這是直接描寫自己家窮。作者反覆介紹“窮”是爲了下文母親毫不猶豫地掏錢讓“我”買書做鋪墊,從而襯托出母親對“我”的愛。

板書:窮做鋪墊,襯托母愛的偉大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解決了生字詞,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還知道了文章運用了襯托的寫法做鋪墊。可以說收穫匪淺。

五、佈置作業。(出示課件9)

1、背寫課後生字詞。

2、繼續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段落。

2、通過分析描寫母親的細膩的語言文字,瞭解作者的寫作方法。

3、通過品讀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和善良,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聽寫會寫的生字。

2、爲了突出母愛,作者進行了怎樣的鋪墊?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對書的渴望與貧困的家境讓作者失魂落魄。也就在這一天,作者走進了母親那個他從未靠近的世界。

二、深入品讀

1、請同學們自由讀5~29自然段,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母親?

板書:瘦弱 疲憊 貧窮 辛苦 善良……

2、在這部分中,關於母親的哪些鏡頭讓你印象最深?

3、羅列句子,對比感悟:

⑴“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着……”

①你的腦海中有這樣一幅畫嗎?帶着你的感受再讀讀。

②外表極其瘦弱的母親內心也瘦弱嗎?她是怎樣做的?從哪兒可以感受到母親內心的堅強呢?

引出對比:“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③哪個詞讓你的這種感受最深?

④母親爲什麼要“立刻”?“立刻”帶給作者的又是什麼?

⑤對比對這兩句話,小結:瘦弱但堅強。

⑵“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我的母親……”

①再帶着感受讀這句話。

②如果你是樑曉聲,面對這樣一位眼神疲憊的母親,你讀懂些什麼?

③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極度需要休息的母親卻一刻也不肯休息,你看到了嗎?

二次引讀“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母親這樣的“立刻”是一天嗎?是一個月嗎?

⑤讀,小結:辛苦 忙碌。

⑶“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

①從哪個詞最能體會母親的辛苦?(龜裂)

②怎樣的手才叫“龜裂”的手?母親的手爲什麼龜裂?

③儘管手已龜裂,但母親還在任勞任怨,爭分奪秒地忙碌着:

三次引讀“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伏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④再讀這句話,你還讀懂些什麼?“皺皺的毛票”說明了什麼?

⑤讀,小結:

貧苦不吝嗇。

4、再讀這些句子,母親的偉大形象是通過什麼表現的?

(1)自由讀。

(2)交流:

板書:動作、神態、語言……

(3)再讀,再感受。

三、觸景寫情

1、拿出筆,寫下作者的感動:

我拿着母親給我的錢,鼻子一酸,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於是,我攥着錢跑了出去,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

2、交流。

3、母親的希望是什麼?你覺得那個勸她的女人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四、音樂渲染

1、母親像天空,像大海,更像一條河,靜靜地流淌在四季的交替中……

2、送出歌曲《母親》。

五、作業。(出示課件18)

1、蒐集表現“母愛”的古詩句。

2、用充滿感情的文字來寫一寫自己的母親。

教師備課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認識5個字(包括一個多音字“擔),能用“緣故、樸素”造句。

2、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每一段的基本意思。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7個生字,用“緣故、樸素”造句。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師:說說你在什麼地方看過泉,它有什麼特點。我國還有很多神奇的泉,你知道嗎?(學生可說“資料袋”中的內容,也可說自己蒐集的內容。)作者吳然的家鄉也有一眼泉,叫——板書課題《珍珠泉》。

2、學生自讀課文。

師:這眼泉爲什麼叫珍珠泉?在作者的眼裏,它是一眼怎樣的泉?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讀讀課文。

同桌輪讀課文,互相訂正讀錯的字詞,最後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二、招聘“導遊”,模擬“遊客”

1、師:風景優美的“珍珠泉”迎來了很多遊客,景點管理部門想在我們班招聘一批小導遊,你們想當小導遊嗎?

播放旅遊景點中導遊解說場面的片段(30秒鐘之內)。

思考:導遊會對遊客說些什麼?(城市學生對導遊這一職業較爲熟悉,該環節可省略。)

2、師:要當好“珍珠泉”的導遊,你認爲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後歸納

(1)要熟悉“珍珠泉”的特點並用自己的話把這些特點介紹給遊客;

(2)針對遊客最想知道的進行解說;

(3)解說時要富有感情。

3、師:如果你是一名慕名來到“珍珠泉”的遊客,最想了解什麼?最想對導遊提什麼問題?

學生討論後小結。可能有以下問題:

(1)“珍珠泉”爲什麼會不停地冒着水泡?

(2)珍珠泉爲家鄉作出了哪些貢獻?

(3)“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潑灑了多少珍珠啊!”這句話什麼意思?……

三、品讀課文,準備“應試”

1、出示“導遊”招聘條件。

考題

(1)概括介紹“珍珠泉”的特點。

(2)選擇其中一個特點,詳細、生動地介紹“珍珠泉”的美麗景色。

(3)能回答遊客提出的問題。

要求

(1)能主動、熱情、大方地爲遊客作解說。

(2)介紹“珍珠泉”的特點時能運用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表達出對“珍珠泉”的讚美,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能認真傾聽遊客的提問,並認真、耐心、有禮貌地解答。

2、學生根據招聘條件中的“考題”和“要求”細讀課文,四人小組內每人輪流當導遊(其他當遊客)進行模擬“招聘考試”。

3、教師巡視各小組“應試”情況,學生推選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師點評、指導。

(1)解說課文第2自然段內容時,要注意“水是那樣綠……已經發黑的樹葉”這兩句話,既要突出綠的程度,又要表達出讚歎的感情。

(2)解說第3自然段中“最有趣的,當然是那晶亮的、飽滿的、一嘟嚕一嘟嚕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這句話,要突出水泡的頑皮。“開始水泡很小……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要表現出輕鬆、活潑的情感。“水面和潭底……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要表現出水泡色彩豐富、晶瑩剔透的特點。

(3)第4自然段有一句話:“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要引導學生思考這句話在什麼時候說較好,如何強調重音和停頓,如何表現出發自內心的自豪和讚美。

4、出示“珍珠泉”掛圖,指導學生憑藉掛圖解說,並能恰當用一些手勢輔助解說。

四、組內比賽,競聘“導遊”

1、組織學生分組(四人一組)進行解說比賽,推選出優勝者(每組1名)。

2、老師爲優勝者頒發“導遊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