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明天不封陽臺》教案【精品多篇】

《明天不封陽臺》教案【精品多篇】

《明天不封陽臺》教案 篇一

《明天不封陽臺》教案

泰興市常周國中 丁波 葛海燕

一、教學內容

本文是國中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十四節課,在文中我看到一隻受傷的鴿子在書架底下孵蛋,兒子希望明天不封陽臺,是出於對這一隻鴿子的憂慮和喜愛。“我”則不但關注着這隻鴿子的命運,而且關注着自然界的許多生靈;不但關注着自然界,而且關注着人類自身。全文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只能與自然和諧相處。”與自然共生共榮。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抓住中心事件的基礎上,把握貫穿本文的線索,夾敘夾議、不斷推進的寫法;體會簡潔而傳神的描寫在文中的作用,學會抓住特徵進行描寫。

2、過程與方法: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首先師生共同研讀文章內容,理清線索,揣摩語言,明確線索,理清內容,挖掘主題;篩選描寫的精妙詞句,品味寫法特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學會關愛生命,熱愛自然。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夾敘夾議的寫法和簡潔而傳神的描寫。

2、難點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三、教學方法:

在學習本文時以學生爲主體,通過學生自己對文本的感知和理解來體會文章的意思,教師從旁引導,把學生可能會過多停留的對動物的喜愛和同情,上升爲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認識思考並藉機增強學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培養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情感。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準備: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用一首歌《一個真實的故事》導入,營造氛圍,自然導入。這是一個人類關愛動物的真實故事,這位大學生用生命譜寫了一首愛護自然的讚歌。人和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篇有關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文章——《明天不封陽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學生活動:積累生字詞

倏然 shū 翹望qiáo 孵化fū 鱗次櫛比zhì 馴美 xùn 悖論bèi 龜裂jūn 自給自足jǐ 溫馨 xīn 霓虹燈 ní 螞蚱màzha2、教師活動:

關於封不封陽臺,“我”的感情與態度發生了一番變化,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我”的態度變化情況,原因是什麼?

學生活動:

速讀課文,整理觀點,交流明確:明天要封陽臺(這是原來的計劃)——明天還封陽臺嗎?(因情感與現實有矛盾)——決定明天先不封陽臺(爲了兒子的愛心和“我”的心緒)。“明天要不要封陽臺”是課文的寫作線索。

(三) 、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1) 教師活動:

找出對鴿子描寫的部分,細心品讀。你覺得作者描寫動物的語言好在哪裏?文中還有這樣精彩的描寫嗎?找出來加以體會。

學生活動:

通過仔細品讀作者對鴿子及其他精彩描寫的部分,明白:描寫要抓住事物的特徵,要簡潔傳神。如:課文就主要突出描寫鴿子的眼睛來表現鴿子的心靈世界原先對人的提防戒備,使人與自然關係的一種反應。

(2) 教師活動:

如果你當時在現場,你會作怎樣的決定?

學生活動:

同學們各抒己見,如:

A、鴿子太可憐,應該給他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B、我們與動物都是大地之子,應該友好相處。

......

(3) 教師活動:

同學們說得太好了,道出了動物們的心聲,如果鴿子會說話,他一定會謝謝你們,你們不僅善解人意,而且有人與動物要友好相處的意識,真是讓老師感到欣慰,其實這正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你能從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同樣看法的部分嗎?談談這些部分語言上的特點。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

學生活動:

探究合作,討論交流

A、10、12、13、自然段表明了人迎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B、在老師的點撥下明確:這些小節從表達方式來看都是議論,本文的議論較多地使用形象的畫面來說話,將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生動中表現美好的期盼,敘議結合,虛實交融。

(四)、面對現實,引發思索 (1)教師活動:

能否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呢?試從文中找出依據。

學生活動:

紛紛尋找。8自然段中鴿子的眼神的描寫(自然對人),第11自然段中“兒子拿來......晚餐”(人對自然)

(3) 教師活動:

同學們請欣賞這樣一組圖畫(一組人類傷害動物的圖片)看了這組圖畫有怎樣的感想?你想對這些人說些什麼?

學生活動:

發自內心的呼喊:

A、請放下手中的獵槍,珍愛生靈!

B、我們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C、保護動物就是保護自己!

D、我希望:

酒樓門口,不再有被囚於籠中的珍禽

集市攤頭,不再有被高聲叫賣的青蛙

鴿子飛過秋日的天空,我們不再射出槍彈

蜻蜓掠過夏天的裙邊,我們不再張開捕網

教師總結:大家的表述太了不起了,讓我們愛護所有的自然造化,愛護一切有益的生命,讓我們共唱一首和諧之歌!

(五)、創作標語、深化主題

教師活動:校環保小組想利用節假日走上街頭,以宣傳小分隊的形式,向路人散發《關於保護生態平衡的標語》請你爲他們創作幾條標語,來表達你的心聲吧 。

同學們各抒己見,如:

1、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

2、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六)、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1、總結:同學們,動物是人類的生存夥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這個日益擁擠的地球村裏,動物與人應當享有同樣的生存空間。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與大家共勉:生命如此美麗,請善待和珍愛我們身邊的一切生命!

2、拓展作業:動物無語,大自然無語,可是,他們如果能向人類訴說,它們會告訴人們什麼呢?請結合你學習本文的體會,試以自然界的動植物的語氣,說出最想對人類說的話。

(七)教學效果

課堂上,學生互動積極,尤其是對於身邊發生的一些滅殺動物的行爲表示譴責,紛紛表示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課堂效果較好。

《明天不封陽臺》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學習敘議結合的寫法。

2、理解主旨: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3、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

1、理解全文中心

2、文中的多處對比

教學難點:

敘議結合的寫法

教學方法:

朗讀、講解、討論、練習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引題(3)

“地球轉呀轉得快,城鄉的變化還要快”。鄉下變化→城裏變化→高樓大廈一幢幢,青山綠水一點點→鳥獸減少→如果我們生活在十二層的高樓上,突然家中來了一隻受傷的鴿子,你會怎麼辦?那麼,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十四課:《明天不封陽臺》。

二、快速閱讀課文,考慮下列問題(6)

1、開始我一家決定封不封陽臺?

2、來了一隻受傷的鴿子後,想法如何呢?

3、最後我們的決定封不封陽臺?

三、掃清攔路虎(4)

1、注音

倏然( ) 蜷縮( ) 恬淡( )

翹望( ) 吶喊( ) 喧囂( )

鱗次櫛比( ) 龜裂( )

2、解詞

眺望:從高處往遠處看

沐浴:沉浸在某種環境中

瑰麗:異常美麗

恬淡:恬靜、安逸

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着一個排列着。多用來形容房屋等密集。

四、理清文章思路(6)

複述、提問、回答、討論、總結。

第一部分(1-2):寫明天要封陽臺

第二部分(3-10):寫明天還封陽臺嗎?

第三部分(11-13):寫明天不封陽臺。

五、重點探究(系列問題,用卡片準備好,具體視情況而定提問)(20)

1、兒子與“我”決定明天不封陽臺考慮是否相同?你認爲課文中作出不封陽臺的決定所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明確:兒子:對這隻鴿子憂慮和喜愛。

“我”:不但關注這隻鴿子的命運,而且關注自然界的許多生靈;不但關注自然界,而且關注着人類自身。全文所要表達主要意思是人要與自然界和諧相處,與自然界共生共榮。

2、文章中寫出明天要封陽臺的目的是什麼?後來決定不封陽臺的理由和目的是什麼呢?

明確:A、封了陽臺,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囂,開闢出一塊活動的空間。

B、爲了鴿子不受 擾,爲了能有一個新結識的“朋友,也爲了它帶給我那片恬淡和諧的思緒。

3、城市的生活環境今昔發生了什麼變化?

明確:昔:荒蕪、萋萋芳草、幽幽土路

今:對新的禮讚

昔:對舊的懷念

今:高樓、變幻莫測的霓虹燈

4、“我”家的環境又發生什麼變化?

明確:昔:草坪、學走路、捉小蟲和螞蚱

今:滑梯、跳跳牀、電子游藝室

5、請在文中找出描寫鴿子外貌的句子。

明確:P197 第3段、第4段 P198第8段

6、在剛纔外貌描寫中,有幾處描寫眼睛,試作出分析。(課後練習二)

明確:A、源於對人類的害怕,擔心人類會以多種手段獵殺烹煮它。蜷縮是因爲一方面是孵蛋,一方面是驚恐。

B、仍是孤單的、弱小的,受傷的,而且還要孵蛋,它需要人們的關注、愛護。

7、學習本文後,你認爲文章中有哪些語句用得好?(或議論精闢,或語句優美等)

明確:讓學生各抒己見(視情況而定),如第1自然段、第10自然段、第12自然段。

8、爲什麼汽車進入茫茫草原時,我們會有遊子終於回到故鄉的感覺?

明確:人與自然界融合爲一體,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9、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應當與自然和平相處。

六、小結全文。(4)

1、中心:本文敘說“我”家決定不封陽臺的事情,揭示了人與自然的正確關係,表達了人應與自然界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2、寫作特點:

(1)、線索清晰:是否封陽臺

(2)、敘議結合

(3)、簡潔而生動的描寫

(4)、多處用對比的手法

七、佈置作業(2)

1、抄寫、仿寫佳句(第10段)

2、談談你對愛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想法,及爲此擬幾條標語。

附:板書設計

明天不封陽臺

--杜衛東

寫作特色:

1、線索清晰

2、敘議結合

3、簡潔而生動的描寫

4、對比的手法

一(1-2):寫明天要封陽臺。

二(2-10):明天還封陽臺嗎?

三(11-13):寫明天不封陽臺。

問題探究

《明天不封陽臺》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生閱讀課文,用作批註的方法,通過對“驚恐”、“蜷縮”、“滲入泥土”、“老酒”等詞語、句子及語段的品析,領悟文章抓住特徵進行簡潔而傳神的描寫及表達準確、嚴密的特點。

2.學生閱讀課文,利用填表格的形式,通過對文章最後一節及自選語段的品析,領會文章運用夾敘夾議手法的作用。

3.學生閱讀課文,嘗試運用質疑探究的方法讀書,認識“質疑”這種讀書方式的重要性,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4.嘗試運用“夾敘夾議”的手法進行仿寫訓練。

5.在對文章相關詞語、語段及夾敘夾議手法的賞析過程中,感悟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教學重點】

1.領會文章運用夾敘夾議手法的作用。

2.“夾敘夾議”手法的仿寫訓練。

【教學難點】

把學生可能會過多停留的對動物的喜愛和同情,上升爲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認識思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看圖片:

教師通過媒體資源給讓學生感知城市中各種各樣的陽臺。

2.談陽臺:

居住於高樓大廈的某一單元,封閉陽臺“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囂,開闢出一塊活動的空間”,但是也影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到底要不要封閉陽臺呢?本文作者敘說了自己的一段心靈的歷程。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2、讀了課文後,你認爲課文是圍繞着什麼話題展開的?如何展開的?

(課文圍繞着陽臺到底要不要封這個話題展開的'。明天要封陽臺。→明天還要封陽臺嗎?→明天先不封陽臺。)

三、精讀課文,細節品味

1.樓房設計爲什麼要有陽臺呢?

(樓房設計有陽臺,主要是爲了讓居住在樓房中的人有室外活動的場所,增加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

2.如今有些家庭在裝修時,首先要封陽臺,他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爲了增加住房的使用面積;阻隔住城市的喧鬧;)

3.文中的“我”既然決定明天要封陽臺,後來爲什麼對封陽臺的決定產生懷疑?

(對封陽臺的決定產生懷疑的原因是:一是出於對鴿子的同情、憂慮,出於讓鴿子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場所”的善良願望;二是從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陽臺的問題。)

4.“我”最後決定“明天不封陽臺”,爲什麼?

(“明天先不封陽臺”,理由和目的是,“爲了可愛的鴿子不受到驚擾,爲了兒子能有一個新結識的“朋友”,也爲了它帶給我的一片恬淡和諧的思緒”。總之,爲了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課堂小結

1.中心意思:本文敘說了“我”家決定不封陽臺的事情,提示了人與自然的正確關係,表達了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2.寫作特點:夾敘夾議,不斷推進,線索清晰。文章以是否封陽臺爲線索貫串全文,有敘有議,敘議結合。

五、合作探究,實話實說

話題:房子裝修要不要封陽臺

1.導入:明天封不封陽臺,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請同學進行小組討論

2.今天我們演播室想請兩位持不同觀點的同學做嘉賓,就這個話題進行討論選出嘉賓,嘉賓自我介紹

3.主持發問嘉賓闡述看法、爭辯

4.組織其他學生交流、評價討論

六、佈置作業

近幾年來我們居住的環境越來越美了,同時我們城市的建設還有許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作爲新世紀的中學生,你覺得人類應注意哪些才能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你生活的環境周圍,如有人爲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爲,你該如何勸止?請你寫一篇小文章,不少於150字。

《明天不封陽臺》課堂教學實錄 篇四

1、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思想;

2、以是否封陽臺爲線索,夾敘夾議;

3、簡潔而傳神的描寫。

教學重點、難點:成人和孩子與自然相處的不同方式;

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和形象的語言;

對文中議論性語句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居住於高樓大廈的某一單元,封閉陽臺是司空見慣的。請同學們談談封閉陽臺有哪些好處。

(交流)

小結:可以阻隔城市的喧囂,可以防塵,可以擴大活動空間,可以美觀等。如此看來,封閉陽臺有諸多好處,可是本文的作者杜衛東卻決定不封陽臺了,是怎麼回事?就讓我們到杜家看個究竟吧!

(出示課題)在此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大家的預習情況怎樣。

二、檢查預習:

(詳見課件)

三、理清線索:

關於杜家封陽臺一事幾經周折,請同學找出相關的句子,理清課文的線索。

明確:(板書)

明天要封陽臺——明天還封陽臺嗎——明天不封陽臺

四、精讀課文

1、杜家起先決定要封陽臺的態度堅決嗎?談談你的理由。

明確:堅決。第一自然段一句話自成一段,醒目突出,說明全家決定不容更改。

2、後來又爲什麼對封陽臺的決定產生懷疑?

明確:“不速之客”——一隻受傷的鴿子。

3、鴿子初來是對“我們”是怎樣的態度,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態度?

明確:“驚恐”“驚弓之鳥”“蜷縮”——戒備,對人類的害怕。

4、對這位“不速之客”的到來,“我”和兒子都有了不封陽臺的念頭,兩人的心理有何不同之處?

明確:兒子——出於“憂慮”和領略“新奇的世界”的“瑰麗”的渴望;

“我”——出於對於鴿子的同情、憂慮,出於使鴿子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場所”的善良願望。

5、兒子爲什麼會“憂慮”?爲什麼看到鴿子會驚喜?試從原文中找答案。

明確:“憂慮”:怕這個世界會因爲我的“強權”瞬息即逝,使他來不及領略其中的瑰麗;另一個原因是爲鴿子擔心。

“驚喜”:第11小節——孩子有着天然的親近自然的靈性,早期的人類就是從大自然中走來。

6、孩子有着貼近大自然的天性,那麼作爲成人的“我”呢?試從文中找內容來回答。

明確:第9小節,作者參加內蒙筆會的描寫。“情不自禁”、“趴”、“喊”等詞,“彷彿……大地母親的心音”。

7、也就是說無論是孩子或是成人都有貼近大自然的天性,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關係,這具體是如何的一種關係,你能否找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明確: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們彷彿走進了一個怪圈……便有了一種失落感。

8、正如文中所說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然而很多人卻不能意識到這一點,下面請看一組圖片,請一位同學對此作一下口頭描繪,並談談你的感受。(投影)

(交流)

9、文中作者也列舉了好多這樣的例子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試找出。

明確:第10小節。

10、第10小節就表達方式而言屬於議論,然而卻不顯枯燥和死板,試找找文中還有沒有這樣的語段,並談談其語言上的特點。

明確:第12小節。同樣的生動形象,具有說服力、號召力。因爲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且語言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

小結:夾敘夾議,不斷推進,線索清晰。

11、能否做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呢?試在文中找依據。

明確:第11小節,“兒子拿來……。晚餐”(人對自然)

第8小節,鴿子的眼神的描寫(自然對人)

總結:人和自然本爲一個整體,人源於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和自然必須和諧相處。雖然現今有不少人正做着傷害自然傷害自身的事情,但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切實的保護自然人與自然還是能和諧相處的。

五、延伸:

說一說:愛護一隻鴿子可以不封陽臺,用布條幫鴿子做窩,找來水和玉米粒,用做鴿子的晚餐;但是,怎樣“愛護所有的自然造化,愛護一切有益的生命”呢?

(討論並交流)

小結:

1、保護生態環境,如不亂砍亂伐,不排房廢氣,不使用可能危及其他物種的農藥等;

2、保護野生動物,如設立保護區,禁止捕撈獵殺,對於瀕臨滅絕的物種實行人工護養繁殖等;

3、加強宣傳教育,形成正確的環境意識,地球意識。

七、回顧學習目標

八、完成練習

九、板書設計(見課件)

《明天不封陽臺》教案 篇五

第一部分 1.下列各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禁:禁止 嚴禁 禁令 情不自禁b.剝:剝奪 剝蝕 剝皮 生吞活剝

c.瑰:瑰麗 瑰寶 玫瑰 瑰異之景d.給:給予 供給 補給 自給自足

2.改正下邊句子中的錯別字。(2分)

(1)如今,鱗次節比的高樓和變幻摸測的霓虹燈已經把悽悽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遠留給了昨天的記憶。

(2)10歲的兒子彎下腰,稚嫩得臉頰立既燦若朝霞;“呀,鴿子!”

3.“我”明天要封陽臺是因爲什麼?明天不封陽臺又因爲什麼?(4分)

4.讀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4分)

人,只能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能總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爲在剝奪自然資源的同時,人類也在毀滅着自己。

①你同意這種觀點嗎?你認爲人類應該怎樣做才能做到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②以“只能……,而不能……,因爲……”的關聯詞語,模仿造句。

5.“遠離了車流、高樓和霓虹燈的人們,竟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大喊”,這一不可思議的舉動說明了什麼?(3分)

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3分)

人,只能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能總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因爲在剝奪自然資源的同時,人類也在毀滅着自己。

第二部分

(一)

我忽然覺得,這隻鴿子絕非偶爾落腳,它分明是大自然派來的一位使者,那'咕咕'的叫聲,那帶血的翅膀不正在向我們傾吐着什麼嗎?多少年了,我們太習慣去探尋大自然的意義,而往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的敘說。其實,那咆哮的洪峯,那焚燬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龜裂的農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一次次吶喊,一聲聲哭訴!

我決定明天先不封陽臺了,爲了可愛的鴿子不受到驚擾,爲了兒子能有一個新結識的“朋友”,也爲了它帶給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諧的思緒。這思緒如同一片白雲,飄浮在我心靈的天空上,使之變得寧靜而高遠……

7.聯繫課文內容,理解上面畫線句子的含義,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在作者的感覺中,這隻鴿子不是偶然間來到這裏的,而是成了人類呼喚寧靜、和諧、和平的使者。

b.那“咕咕”的叫聲、帶血的翅膀在向我們傾吐:人對自然的剝奪與破壞已太多,早點醒悟,還自然本來的面目與生機吧!

c.作者運用擬人修辭,賦鴿子以使者的身份與感情,體現出作者對鴿子、對一切生靈的命運的關注之情。

d.“那帶血的翅膀不正在向我們傾吐着什麼嗎?”運用了反問句式,產生強烈的諷刺效果,諷刺人們可悲的下場。

8.聯繫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對“多少年了,我們太習慣去探尋大自然的意義,而往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的敘說。”這句話的理解,你認爲人和自然應該有一種怎樣關係呢?(3分)

9.“這思緒如同一片白雲,飄浮在我心靈的天空上,使之變得寧靜而高遠……”中的“之”指什麼?又是什麼使它變得寧靜而高遠的?(4分)

10.作者決定明天先不封陽臺了,僅僅是“爲了可愛的鴿子不受到驚擾,爲了兒子能有一個新結識的‘朋友’,也爲了它帶給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諧的思緒”嗎?爲什麼?(3分)

11.設想一下:有一天,可愛的鴿子終於扇動健康的翅膀飛走,你會封陽臺嗎?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想法。(4分)

12.上面第二段文字也是課文《明天不封陽臺》的結尾,這樣的結尾有什麼作用?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點明主旨,與課文開頭相呼應。

b.作者通過讓鴿子落腳而不封陽臺這件事,表現了自己對待人與自然的態度。

c.表明了作者今後再也不封陽臺的決心。

d.闡述了明天不封陽臺的幾個理由。

(二)牡丹的拒絕

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陽去看的。歐陽修有詩云:洛陽地脈花最重,牡丹尤爲天下奇。

這一年已是洛陽的第九後牡丹花會。這一年的春卻來得遲遲。

連日濃雲陰雨,四月的洛陽城冷風嗖嗖。

街上擠滿了從很遠很遠的地方趕來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應準的花期。明明是梧桐發葉,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奼紫嫣紅!海棠更已落英繽紛——可洛陽人說春尚不曾到來;看花人說,牡丹城好安靜。

一個又冷又靜的洛陽,讓你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你悄悄閉上眼睛不忍尋覓。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後的僥倖,姍姍步入王城公園。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歡熱鬧,你知道牡丹不像幽蘭習慣寂寞,你甚至懷着自私的企圖,願牡丹接受這提前的參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葉茂的滿園綠色,卻僅有零零落落的幾處淺紅、幾點粉白。一叢叢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頭萬頭碩大飽滿的牡丹花苞,個個形同仙桃,卻是朱脣緊閉,潔齒輕咬,薄薄的花瓣層層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絕無開花的意思。偌大的一個牡丹王國,竟然是一片黯淡蕭瑟的灰綠……

一絲蒼白的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着它,它卻木然呆立,無動於衷。

驚愕伴隨着失望和疑慮——你不知道牡丹爲什麼要拒絕,拒絕本該屬於它的榮譽和讚頌?

於是看花人說這個洛陽牡丹真是徒有虛名;於是洛陽人搖頭說其實洛陽牡丹從未如今年這樣失約,

這個春實在大冷,寒流接着寒流怎麼能怪牡丹?當年武則天皇帝令百花連夜速發以待她明朝遊玩上苑,

百花懾於皇威紛紛開放,惟獨牡丹不從,寧可發配洛陽。如今怎麼就能讓牡丹輕易改了性子?

於是你面對綠色的牡丹園,只能竭盡你想像的空間。想像它在陽光與溫暖中火熱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暉裏的輝煌與燦爛——牡丹開花時猶如解凍的大江,一夜間千朵萬朵縱情怒放,排山倒海驚天動地。那般恣意那般宏偉,那般壯麗那般浩蕩。它積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氣,都在這短短几天中轟轟烈烈的進發出來。它不開則已,一開則傾其所有揮灑淨盡,終要開得一個傾國傾城,國色天香。

牡丹爲自己營造了神祕與完美——恰恰在沒有牡丹的日子裏,你探訪了窺視了牡丹的個性。

牡丹沒有花謝花敗之時,要麼爍於枝頭,要麼歸於泥土,它跨越萎頓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麗而消遁。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別也要留給人最後一次驚心動魄的體味。

所以在這陰冷的四月裏,奇蹟不會發生。任憑遊人掃興和詛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它有權利爲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它爲什麼不拒絕寒冷?

於是你在無言的遺憾中感悟到,富貴與高貴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樣,花兒也是有靈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13.看牡丹爲什麼一定要到洛陽去?(3分)

14.文章用了較多的篇幅寫到洛陽而沒看到牡丹,作者這樣安排有什麼用意?(3分)

15.文章說“在沒有牡丹的日子裏,你探訪了窺視了牡丹的個性”,聯繫全文說說牡丹的“個性”是什麼?(4分)

16.牡丹“同人一樣”,它“也是有靈性、有晶位之高低的”,聯繫全文內容,說說人的“晶位”是什麼?(3分)

17.文章寫當年“百花懾於皇威紛紛開放,惟獨牡丹不從,寧可發配洛陽”的傳說,對寫現在的“牡丹拒絕寒冷”,有什麼作用?(3分)

18.下邊對文章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一般人寫牡丹都是讚美牡丹的絢麗嬌豔、雍容華貴,而本文卻另闢蹊徑,讚美“牡丹的拒絕”,因而顯得不同凡響。

b.文章描寫牡丹先揚後抑再揚,一唱三嘆,在曲折之中表現出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的崇高品質。

c.作者在文中採用的是第二人稱的寫法,但重點仍然是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d.“富貴與高貴只是一字之差”,說明“富貴”和“高尚”之間的距離並不大,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三)貓的故事

①我的家在北平的一個深巷裏。有一天,冬夜荒寒,賣水蘿蔔的,賣硬麪餑餑的,都過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遙遠的響聲可以說是萬籟俱寂。這時候屋瓦上嗥的一聲貓叫了起來,時而如怨如訴,時而如詬如詈,然後一陣跳踉,竄到另外一間房上去了,往返跳躍,攪得一家不安。如是者數日。

②北平的窗子是糊紙的,窗櫺不寬不窄正好容一隻貓兒出入,只消它用爪一劃即可通往無阻。在春暖時節,有一夜,我在睡夢中好像聽到小院書房的窗紙響,第二天發現窗櫺上果然撕破了一個洞,顯然的是有野貓鑽了進去。大概是餓極了,進去捉老鼠。我把窗紙補好,不料第二天貓又來,仍從原處出入,這就使我有些不耐煩,一之已甚豈可再乎?第三天又發生同樣情形,而且把書桌書架都弄得凌亂不堪,書桌上印了無數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我家的廚師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除了調和鼎鼎之外還貫通不少的左道旁門,他因爲廚房裏的肉常常被貓拖拉到竈下,魚常被貓叨着上了牆頭,懷十艮於心,於是殫智竭力,發明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捕貓方法。他用鐵絲一根,在窗櫺上貓經常出入之處釘一個鐵釘,鐵絲一端繫牢在鐵釘之上,另一端在鐵絲上做一活釦,使鐵絲作圓箍形,把圓箍伸縮到適度放在窗櫺上,便諸事完備,靜待活捉。貓竄進屋的時候前腿伸入之後身軀勢必觸到鐵絲圓箍,於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懸在半空,愈掙扎則圓箍愈緊。廚師看我爲貓所苦無計可拖,遂自告奮勇爲我在書房窗上裝置了這麼一個機關。我對他起初並無信心,姑妄從之。但是當天夜裏居然有了動靜,早晨起來一看,一隻瘦貓奄奄一息的赫然掛在那裏!

③廚師對於捉到的貓向來執法如山,不稍寬假,我看了貓的那副可憐相直爲它開脫。結果是從輕發落予以開釋,但是廚師堅持不能不稍予懲罰,即在貓身上用原來的鐵絲繫上一隻空罐頭,開啓街門放它一條生路。只見貓一溜煙似的唏哩譁喇的拖着罐頭絕塵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車之離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頭響聲愈大,貓受驚乃跑得更快,驚動了好幾條野狗跟在後面追趕,黃塵滾滾,一瞬間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它以後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它吃了這個苦頭以後絕對不會再光顧我的書房。窗戶紙重新糊好,我準備高枕而眠。

④當天夜裏,聽見鐵罐響,起初是在後院磚地上譁啷譁啷的響,隨後像是有東西提着鐵罐猱升胯院的棗樹,終乃在我的屋瓦上作響。屋瓦是一壠一壠的,中有小溝,所以鐵罐越過瓦壠的聲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個冷戰:難道是那隻貓的陰魂不散?它拖着鐵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麼地方,終於夤夜*復光臨寒舍,我家究竟有什麼東西值得使它這樣的念念不忘?

⑤譁啷一聲,鐵罐墜地,顯然的是鐵絲斷了,幾乎同時,噗的一聲,貓順着我窗前的丁香樹也落了地。它低聲地呻吟了一聲,好像是初釋重負後的一聲嘆息。隨後我的書房窗紙又撕破了——歷史重演。

⑥這一回我下了決心,我如果再度把它活捉,要用重典,不是系一個鐵罐就能了事。我先到書房裏去查看現場,情況有一些異樣,大書架接近頂棚最高的一格有幾本書灑落在地上。傾耳細聽,書架上有呼嚕呼嚕的聲音。怎麼貓找到了這個地方來酣睡?我搬了高登爬上去窺視,嚇我一大跳,原來是那隻瘦貓擁着四隻小貓在餵奶!

⑦四隻小貓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貓的懷裏亂擠,好像眼睛還沒有睜開,顯然是出生不久。在車船上遇到有婦人生產,照例被視爲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優待。我的書房裏如今喜事候門,而且一胎由個,原來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這道理本該普及於一切有情。貓爲了它的四隻小貓,不顧一切的冒着危險回來餵奶,偉大的母愛實在是無以復加!

⑧貓的祕密被我發現,感覺安全受了威脅,一夜的功夫它把四隻小貓都叼離書房,不知運到什麼地方去了。

19.通讀全文後,概括故事情節的幾個階段。(每空不超過5個字)(4分)

貓入居室→( )→( )→( )→( )

20.第1段敘述“我”對貓叫很厭煩,這與文章中心有關聯嗎?(3分)

21.“它低聲地呻吟了一聲,好像是初釋重負後一聲嘆息”,你能體會出“這聲嘆息”中包含着什麼嗎?(4分)

2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哪些感想?(4分)

23、片斷寫作練習:(30分)

寫一個片斷,表現文中“兒子”與鴿子和睦相處的情景。(200字左右)

答案:

1.d 2.(1)節——櫛;摸——莫(2)得——的;既——即 3.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囂,擋住飛揚的塵土,開闢出一塊活動的空間。第2問參考課文結尾段,表明了自己親近自然、保持寧靜而高遠的心靈天空的願望。 4.①同意。人們要懂得尊重自然,不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並懂得在合理、節制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意近即可)②略 5.表現了與自然界人們迴歸自然的激動。 6.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近即可) 7.d 8.說明人們長期以來習慣於用自己的智慧去探尋大自然的奧祕,挖掘大自然財富,卻常常忽略了自然本身的法則。人和自然應和諧相處,懂得保護環境,尊重自然。 9.指“我心靈的天空”,是“那一片恬淡和諧的思緒”使它變得寧靜而高遠的。 10.不僅僅是爲了這些,其實它還表明了作者希望人們親近自然、爲人類自己留一片寧靜和平的天空的願望。 11.略 12.c 13. 洛陽地脈花最重,牡丹尤爲天下奇。 14.突出文章的中心,強調“牡丹的拒絕”,“在沒有牡丹的日子裏”,“探訪了窺視了牡丹的個性”。 15.“它不開則已,一開則傾其所有揮灑淨盡”,“它雖美卻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別也要留給人最後一次驚心動魄的體味”,“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它有權利爲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16.“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 17.能進一步突出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的品質。 18.d 19.設下機關、系罐開釋、擺脫鐵罐、哺乳小貓(其他意近也可) 20.本文的中心是要表現貓也具有偉大的母愛,先抑後揚的寫法,更能突出中心。 21.痛苦、無奈,也包含着爲盡到母親職責的那份執著。(答案不一定要統一) 22.略 23.略

教學過程: 篇六

導入新課:投影展示

只有當最後一棵樹被刨,最後一條河中毒,最後一隻鳥被捕,人們才發現,錢財不能吃!

——印第安歌謠

引導學生思考回答:這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由此你能想到些什麼?由此引出課題(提示學生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明天不封陽臺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理清本文的線索,理解文章的主題和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重點: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小循環,多反饋”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引用“警示錄”之“只有當最後一棵樹被刨,最後一條河中毒,最後一隻鳥被捕,人們才發現,錢財不能吃!——印第安歌謠”

這個歌謠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幅畫面的背後隱藏着什麼?我們先來傾聽一位作家的心靈歷程,或許我們能從中得到一點啓發

(板書課題:明天不封陽臺)

二、檢查預習

1、多媒體課件顯示生字詞,學生朗讀

沐浴 mù 霓虹燈ní 倏然 shū 蜷縮 quán 恬淡tián

荒蕪wú 鱗次櫛比zhì 孵化fū 焚燬fén 悖論bèi

龜裂 jūn 螞蚱 màzha 溫馨 xīn 自給自足jǐ

喧囂xuānxiāo 蹣跚pán shān

2、完成反饋練習一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思考:讀了課文後,你認爲課文是圍繞着什麼話題展開的?

明確:圍繞“明天要不要封陽臺”這個話題展開

2、關於封不封陽臺,文中“我”的情感與態度經歷了一番變化,圍繞“明天要/不要封陽臺”,整理出“我” 的態度變化情況

學生速讀課文,整理觀點,全班交流

明確:明天要封陽臺→明天還要封陽臺嗎?→明天先不封陽臺(這也是本文的線索)

四、探究課文

1、思考問題,討論交流:(從原文中找句子)

①爲什麼“明天要封陽臺”?

明確:阻隔住城市的喧囂,開闢出一塊活動的空間

②後來爲什麼對封陽臺產生了懷疑?

明確:“明天還封陽臺嗎?” 原因:①對鴿子的同情、憂慮;②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③最後決定“明天先不封陽臺”又是爲什麼?

明確:三個“爲了”

總之,決定不封陽臺是爲了人和自然和諧地相處

2、小結:本文敘述了“我”家由於一隻鴿子的來臨而決定不封陽臺的事情,以小見大,揭示了“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大主題

五、品味生動傳神、具有畫面美的語言

1、描寫語言簡潔傳神,構成圖畫美

文章在記敘和議論中,兼有描寫之筆,如對內蒙古草原風光的描寫、對鴿子的描寫,都充分抓住對象特徵,用筆雖不很多,卻顯得生動傳神構成圖畫美

1欣賞畫面,讀作者的描寫語言,教師評點

2仔細找出、朗讀、品味對鴿子的描寫,完成課堂練習二

(運用有關多媒體課件)

2、議論語言生動形象,構成圖畫美

1本文描寫語言具有圖畫美,下面我們來欣賞本文的議論語言,請找出來(在書中勾畫出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進行論述的句子)

師生交流,齊讀這些句子

2這些議論句跟我們以往接觸的議論句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妙處?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一般說來,議論往往使用比較抽象的概念構成判斷,進行邏輯的推演本文的議論卻較多地使用形象的畫面來說話,具有圖畫美如文章寫道:“酒樓門口,不再……張開捕網”這裏以四幅典型的形象畫面,使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強化了表達效果: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並表現了美好的期盼,使語言有了更多的意味

反覆朗讀、品味其中兩個句子的句式特點和所用的修辭手法,完成課堂練習三

( 展示多媒體畫面)

3、小結:語言生動傳神、具有畫面美

六、練習:短文對比閱讀

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明天不封陽臺

和諧共處 與 共生共榮

教後小記:

本節課運用“小循環,多反饋”教學法和多媒體課件,基本達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緊扣會考題型,實施有效課堂反饋練習但是,在語言仿寫環節,需還進一步細化目標,降低仿寫要求,向學生講清仿寫要求,重視指導方法的靈活,通過反覆朗讀,品味、挖掘語言的氣勢和妙用,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仿寫成功的樂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實效

《明天不封陽臺》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熟讀課文,理清文本線索,領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理清文本線索;通過品味語言,理解本文主旨;通過合作、交流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積極投身環保活動。

教學重點:

理解“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道理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鑑賞能力,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風景圖,讓學生簡單說說感受。

師:同學們,這圖片上展示的風景怎樣?知道這是哪裏的風景嗎?是我的家鄉——一座有愛的小城射陽縣洋馬鎮的秋景。我的家鄉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在這裏人們可以觀九天鶴舞,可以賞十里菊香,在這裏可以聽輕風流水的應和,在這裏一切都顯得那樣的清新、自然、和諧。我很慶幸能生活在這樣一塊淨土上,因爲現代的都市生活中,已很難找到如此讓人心神安寧的地方了。這是爲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杜衛東的《明天不封陽臺》,共同來關注一隻受傷鴿子的命運,同時聽聽作者的真情呼喚。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放聲地朗讀課文,讀完後請用一句簡短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2、理清課文的思路,瞭解文章的線索

作者對封陽臺這件事的態度前後是有變化的,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作者態度變化的句子,並理出課文的線索。

明確:課文有一條明顯的敘事的線索:封不封陽臺

三、研讀賞析,品味感悟。

1、作者居住在那棟樓已經有10個年頭了,10年來一直未封陽臺,爲什麼今天突然要封陽臺呢?後來爲什麼又決定不封了呢?請同學們進一步閱讀課文,理解作者的心路歷程。

(1)思考:“封”與“不封”的原因。

(2)交流:

要封: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囂,開闢出一塊活動的空間。

師:是的,現代都市緊張的生活使人們渴望封住陽臺,給自己留下一個清淨的空間,概括起來就是想要寧靜,遠離喧鬧。

師:不封的原因是什麼呢?在文章的結尾,請大家齊讀一下。

從這一組排比,可見作者不封陽臺有三個原因:對鴿子的喜愛與擔憂、兒子的愛心和“我”的思緒。而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那隻鴿子,一隻鴿子竟能改變作者封陽臺的決定,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這到底是一隻什麼樣的鴿子呢?下面就讓我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文中傳神描寫鴿子的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學生在課文中劃語句。)

2、品讀完交流描寫鴿子的語句。

1)請同學先讀找到的描寫鴿子的語句。

2)一起品味這隻鴿子,感情朗讀最傳神的語句

a.“我蹲下身子,果然見一隻鴿子蜷縮在書架底下,正瞪大驚恐的眼睛望着我們。”說明這隻鴿子非常害怕。

師:你怎麼看出來的?

生2:就是“正瞪大驚恐的眼睛”,我想到鴿子此時非常害怕。在鴿子的心靈世界裏有人槍殺它的可怕印象。

師:這位同學從鴿子的眼神這個角度分析出了當時鴿子的心理。說得很好。

生:我發現第1句中“蜷縮”也能表現鴿子的恐懼心理以及對人類的戒備。

師:你發現它蜷縮在那裏,除了害怕,你還體會到什麼?

生:它可能很孤單,很無奈,因爲她有了“身孕”,可能是出於一種本能要保護自己的孩子。

師:他們從鴿子的動作和神態這個角度來分析鴿子的心理,說得很有道理。

齊聲朗讀這句話,讀出恐懼的心理。

b.“鴿子見我們沒有傷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靜下來,它伏在蛋上,眼睛緊緊的盯着我們,目光是那樣令人憐愛。”

生:這隻鴿子讓人看了很同情它。還有防備‘我們’的心理。

師:有道理,那麼除了防備我們,你們還體會到什麼?

生:從它的目光中可看出鴿子對人類的乞求。

師:它爲什麼要乞求我們人類呢?

生:可能是乞求人類幫助它。

師:它需要幫助嗎?

生:需要。

師:爲什麼需要幫助?

生:因爲它受了傷,非常的弱小,還要孵蛋,需要人類的愛護和幫助。

師歸納:很好,從大家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隻普通的、受了傷的、內心無比恐懼的、渴望得到人的幫助的,具有偉大母愛的鴿子。面對這樣的鴿子,文中的父子並沒嫌棄它,拋棄它,而是對他充滿着關愛。兒子對它的到來感到怎樣(驚喜又憂慮),爲它做窩備食,而父親雖然沒有像兒子爲鴿子做這做那,但是他卻想了很多。接下來,讓我們

品讀9-12自然段作者由這隻鴿子聯想到的內容,把你最感動的畫面,或者最能觸動你心靈,引起共鳴的句子用勾點圈畫的方法在文中作好批註

3、品讀作者聯想的語段。

1)品讀人與自然親密接觸的快樂。

a.欣賞草原美景:

師問:作者由這隻鴿子首先想到了一件什麼事?第幾段?文中描寫了什麼畫面?(投影描寫內蒙大草原的語句)找出描寫的語句,說說這景色給人的感受。(遼闊、純淨、自由、舒暢),這會讓我們想起那一首古代民歌中的那一句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看牛羊)女生齊讀。

B.體會作者與自然親近的感受。

師:在這美麗的大草原上,作者的表現怎樣?從哪可以看出來。(不可思議的動作、語言的描寫)指導朗讀“我回來了!”這句,從讀中體會作者的心情。作者爲何如此激動?因爲他覺得自己回到了故鄉,這故鄉,其實就是自然界,它是人類心靈的故鄉,情感的歸屬,這正如作者在前文中想的的馮至的詩句。一齊讀一下馮至的詩句。鴿兒引領我們翹望的是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年代。馮至的詩句和我的去內蒙古大草原的經歷,實際上告訴我們人與自然親密接觸,融爲一體的時候纔是最快樂的,纔會感到生命的美麗,生活的美好。由此可見自然纔是人類最親密的夥伴,可是我們的人類是怎樣對待這個最親密的朋友的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

2)看圖讀文,瞭解人類對自然生靈的殘害。

師:這圖片上讓人觸目驚心的畫面都是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人類爲了滿足自身的物質需求,在不斷殘殺自然界的生靈,而且越來越殘酷。如果說繼續這樣下去,自然界中的動物將無法生存,所以作者向人類發出了呼籲,請大家在文中找到作者呼籲的內容進行賞讀。

3)品讀大自然的吶喊和哭訴,瞭解人類破壞自然的嚴重。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的相處之道: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與自然萬物應是平等的,我們的應該互相尊重,現在人類的冷酷無情,貪婪自已引了自然的憤怒,它已向人類發出了聲嘶力竭的吶喊和痛徹心扉的哭訴。我們把這些句子找出來,一起讀一讀。

同學們讀得很整齊,但語調和情感的處理上,老師覺得還有些欠缺,這是一組什麼句式?對呀,排比句,朗讀時要注意什麼?對,語勢要不斷增強,那怎樣增強呢,語調要逐層提高,要體現出遞進的層次,情感上要注意什麼呢?我們來體會一下“吶喊”與“哭訴”,這兩個詞表達的什麼情感呢?應是強烈的憤怒和極大的委屈。現在誰來償試着讀一下。

如果人類再繼續濫捕濫殺、濫砍濫伐我們的未來世界將會是恐怖的,用柳宗元《江雪》中的哪一句詩可形容。(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4)回顧作者的心路歷程,歸納主旨:

師:一步步地走進杜衛東的的內心世界,我們終於明白作者由一隻受傷的鴿子想到自然界中其它生靈被人類獵殺,由自然界中的生靈,又想到了整個大自然被人類破壞的嚴重。(板書:鴿子-自然界中的生靈-整個自然界)最後決定不封陽臺,這樣做是爲了留下一片空間給鴿子,更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板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那人怎樣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文中作者的一句話怎麼說?(要愛護所有的自然造化,愛護一切有益的生命,不能總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可是我們人類中就有一些人不明白這個理,現在讓我們行動起來,喚起他們的覺醒。

五、聯繫現實,真情呼喚

請大家自選一題,

1、以“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爲主題與一條公益廣告詞,呼喚我們的人類覺醒。

2、以大自然的口氣向人類說一段話。

六、結束語:大家說得真好,這都是發自你們內心的呼喚,這讓我很感動,因爲我覺得大家都已經明白了這樣的道理:(投影: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才能共榮共生)。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都能像文中的父子一樣,敞開心靈的陽臺,盡情地擁抱自然,愛護自然,那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美好!

板書:

明天不封陽臺

杜衛東

鴿子

↓人與自然

自然界的生靈

↓和諧相處

整個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