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最後一課》精品教案設計

《最後一課》精品教案設計

《最後一課》優秀教案設計

文本分析:《最後一課》這篇小說以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動爲線索,通過小弗朗士的所見所聞所感展開故事情節,表現了小弗朗士從幼稚到悔悟再到懂事的思想變化過程。同時,小說通過不同角度的對比,表現了“最後一課”與往常上課的不同,展現了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全過程。

學情分析:經歷一學期的國中學習,學生基本能通過預習掌握文章的大意,發現不懂的問題。對記敘文這種文體比較熟悉,能找出記敘文六要素,能結合文本對主要人物進行一定的分析,知道刻畫人物的幾種方法,如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但對小說這種體裁只是略知一二,小說的三要素,人物的塑造,環境的作用所知並不多。本課是學生進入國中以來接觸到的第一篇規範的小說。

教學目標 1、介紹小說的時代背景。

2、理清小說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3、理解課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寫及其作用。

4、分析韓麥爾先生形象。

5、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6、利用小說,結合奧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心理描寫對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韓麥爾先生關於法語的見解和結尾動作描寫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法

1、以讀啓發思考

在學生朗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適時加以點撥,努力做到讀中有啓,以啓促讀,精讀解疑。

2扶—放—收結合

先扶着學生研讀重難點部分內容,然後放手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學習方法,自學理解其餘部分內容,最後由師生討論交流,小結課文,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環節: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學習法國作家都德的愛國主義名篇《最後一課》。在這篇文章裏,通過一堂課,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愛國主義。當國土遭到踐踏,尊嚴遭受凌辱,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淘氣的孩子,一個執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師,又將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

2、簡介課文背景

1870年7月爆發的普法戰爭是法國發動的。法王拿破崙三世爲了阻遏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故發動了這場戰爭。但不到兩個月,法軍大敗。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包圍了馬黎。法國政府執行賣國政策,同普魯士簽訂了屈辱的停戰協定,賠款50億法郎,並把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割讓給普魯士。小說寫於1873年,以剛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爭爲背景,反映了阿爾薩斯淪陷後,當地人民在侵略者強行禁教法國語言時所表現的悲憤情緒和愛國精神。

3、複述課文,

理清小說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明確:

小說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爲線索,巧妙地鋪設了故事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 序幕。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

第二個階段 開端。通過小弗郎士的觀察,寫出上課之前教室裏的情景。——課前

第三個階段 發展。寫韓麥爾先生講授最後一課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課上

第四個階段 高潮和結局。寫韓麥爾先生宣佈散學時的情景。——下課

4、學生有目的地在每一個階段找出描寫小弗郎士心理活動的句子,並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階段。——幼稚、怕提問

*“我想就別上學了”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又出了什麼事啦?”設置懸念,

*這一部分內容與文章中心的表達有什麼關係?

明確:巧妙地點明瞭故事發生的背景,並且爲下面的情節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發展埋下了伏筆。

(2)分析第二階段。——疑惑、詫異

今天的情形和平時有什麼區別?說明了什麼?

平時上課 最後一課

氣氛

學生

教師

(3)分析第三階段。——難受、懊悔

在最後一課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與平時有哪些不同? 哪些語句能表達出這些思想?

(4)分析第四階段。——悲憤、懂事

“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中的“高大”指什麼?

明確:指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顯得崇高、偉大。

(5)小結:

作者運用第一人稱,對小弗郎士的描寫重點運用了心理描寫的手法,寫出了小弗郎士情感變化的波瀾起伏,從幼稚、貪玩——疑惑、詫異——難受、懊悔——悲憤、懂事,充滿愛國主義思想感情。這一感情變化,推動情節的發展,突出了主題,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5、板書設計:

情節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學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問

課前(開端) 疑惑、詫異 線

課上(發展) 難受、懊悔 索

下課(高潮和結局) 悲憤、懂事

心理

第二課時

一、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通過分析心理活動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小說的另一個主人公——韓麥爾先生。

3、分析韓麥爾先生人物形象。

(1) 討論:作者描寫韓麥爾先生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明確: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

外貌描寫:……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神態描寫:"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的眼睛裏帶走似的。"這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畢生從事的教育事業的無限留戀,對祖國故土一往深情的熱愛。

動作描寫:……充分地表現了他愛祖國、恨敵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愛國主義感情推到了最高峯。

語言描寫:……

(同時指導朗讀) 深沉緩慢的語調來讀,表達出這位教了四十年法語的老師對這最後一課的眷

戀,對將要失去祖國語言的難捨。

*結尾部分三個破折號的作用:

明確:解釋說明;聲音的延長;意思的遞進。

(2)重點品讀下課後那部分,體會韓麥爾先生神態、動作中所體現的愛國情感。

形成板書:

情節 人物

小弗郎士 韓麥爾先生

上學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問

課前(開端) 疑惑、詫異 深情、悲痛

課上(發展) 難受、懊悔 思索、內疚

下課(高潮和結局) 悲憤、懂事 沉思、悲憤

(心理) ( 肖像、動作、語言)

3、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兩處環境描寫:

明確:"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

"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

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門時所見到的場景,包括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點明瞭《最後一課》的具體時間和時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環境描寫,它真實而又十分簡練地交代了國土已被侵略軍所佔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殘酷的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

明確:布告牌上貼着的雖然只是一張公文,但它威力極大,逼迫人們不得不法執行和就範。也正是它,才直接導致了"最後一課"。

如:“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着”

明確:鴿子是和平的象徵,表現出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和平、自由的渴望。

如;教室和韓麥爾先生小院的描寫

明確:表達出這位教了四十年法語的老師對這最後一課的眷戀,對將要失去祖國語言的難捨。

拓展閱讀:

(1)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寫北平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後,祁瑞宣老師上第一堂課的一段文字。

《四世同堂》簡介:

是一部反映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艱苦鬥爭歷史的長篇小說。以古都北平廣大市民的亡國之痛爲題材,精心挖掘家家戶戶、男女老少,每日每時都能體驗到的由於入侵者的入侵帶來的物質和精神的折磨。

(2)自讀課本89---100的《最後一課》(鄭振鐸)、讀 《最後一課》(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