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文《故都的秋》教案精品多篇

課文《故都的秋》教案精品多篇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

(3)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2、能力培養目標:

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領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觀情感,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鼓勵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提高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2)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2)通過閱讀學習故都的秋,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三、教學方法:

(1) 美讀法。反覆誦讀,體味意境。

(2)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有人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裏,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

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有人在秋雨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秋雨裏,柳永讀到的是悽苦。

不同的人,他們眼裏的秋景不同,因爲心裏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今天我們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中的寫景部分,看看作者寫了什麼景,抒了怎樣的情。

下面請同學們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小說集),《春風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2、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1934年8月,那時由於日軍侵佔東北,虎視中原,並迫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離開上海,避居杭州,過着閒散安逸的生活,這期間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這時期的作品。

(三)整體感知

聽完錄音,大家覺得作者對故都的秋是有着怎樣的一種情感呢? 嚮往、眷念 (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1、重視讀,感知景物

提問:今天我們也來感受下郁達夫筆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嚐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來到青島,再從青島趕到故都,目的只不過是要飽嘗下故都的秋味。那麼故都的秋天有什麼特色,作者着重描寫了哪些景物呢?

明確:(全班讀畢)從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靜、悲涼”(原句請學生讀一讀)。

明確:悲涼:是作者的心境、寫作的風格、北國秋的壞境,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於北國秋的景色之中,有一絲的哀愁。“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提問:那作者當時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爲何會不遠千里,特意從江南到北平,來飽嘗一下故都的秋呢?

明確: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訴我們:江南的秋天的特點是“慢、潤、淡”,作者對“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提問: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點和江南秋天的特點進行了比較,從中表現了作者對故都的秋天懷着一種怎樣的心情?

明確:一種喜愛、嚮往之情

2、細品味,體驗景物

提問:請同學們看課文找找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有什麼特點,要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明確:秋花、秋樹、秋蟬、秋雨和秋果

提問:北平有許多高大雄偉的建築物,讓人留流忘返的旅遊勝地,有美麗動人的奇花異草,作者一概沒寫,同學生看作者筆下這些景物,卻是北平最常見的,最普通的事物,這也是作者獨到的地方。我們先來仔細品味作者筆下的“秋花”的特點,請讀這一段。(讀畢),牽牛花,同學生都見過,作者沒有寫其搖曳多恣的藤蘿,也沒有寫扶疏映襯的花葉,只寫它的顏色,而且只寫他喜歡的藍色,爲什麼?

明確: 作者喜歡藍色的理由是作者孤獨、憂鬱心情的表現。

明確:藍色屬於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裏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提問:請你劃出本段的動詞,體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明確:看、聽、數、對等,這裏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靜、憂閒,自得其樂,充滿北國情調的民俗畫面,同時也感到十分的秋意。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晨秋景圖。一種“清”的感覺

提問:朗讀北國的秋樹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寫北國的槐樹的?

明確:寫花蕊,通過觸覺來寫。

提問: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無法言傳的觸覺,是一種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沒人寂清的環境,作者會有如此的細微的體驗嗎,如果作者沒有寧靜似水的情懷,這一切能感受得到嗎,所以說,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幾筆就把這常人不屑一顧的落蕊較細膩地傳達了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槐落蕊圖。寫出了北國的秋的“靜”的特點。

提問:那我們看看關於蟬作者又寫了什麼呢?

明確:是衰弱的殘聲,生命的盡頭,這嘶叫的秋蟬,說明了聲音的不洪亮,沙啞,這是從聽覺上來爲我們描繪的秋蟬殘鳴圖。我們曾學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那是不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北國秋天的“靜”呢?因爲靜我們聽得到蟬聲。

提問:那作者是怎樣寫秋雨的?

明確:下的有味,以及都市閒人的對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雨話涼圖。一種淒涼的感覺。由淒涼到悲涼。

提問:那下面作者寫了什麼呢?

明確:棗樹

明確:棗樹的形狀、顏色。爲我們描繪了一幅秋果奇景圖。一種蒼涼的感覺。由蒼涼到悲涼。

3、討論表達,領悟景物

提問:其實,不僅郁達夫對故都的秋有特別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裏,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這是爲什麼呢?請朗讀文章倒數第三段。

明確:(讀)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

感受:這是文章議論部分,作者告訴我們秋天爲何會引起許多人的傷感,提升作品的主題。

4、倒數第二自然段寫南國的秋,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作用是什麼?

明確:與前面第二自然段相照應。

5、倒數第一自然段作者說的那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對故都的秋的喜愛,眷戀,由於故都是指北平即今天的北京,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日軍侵佔東北,虎視中原,並迫於白色恐怖的威脅,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哀愁和對祖國的愛。

6、文章結構:

明確:第一部分(1—2)思秋

第二部分(3—11)繪秋

第三部分(12)議秋

第四部分(13—14)戀秋

七、小結

通過對《故都的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鑑賞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外,還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把這些精彩的語言抄到摘抄本上並進行仿寫,長期以往,假以時日,相信我們也能寫出像《故都的秋》這樣優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速讀測試。

1.本文的題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出處是______,寫於______年。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

3.本文開頭分別寫出了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北國之秋______;江南之秋______。通過這不同感受,表達作者______的感情。

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秋雨聲,同樣給人以幽靜感覺,其原因是______。

5.如果說4題是用微弱的音響反襯幽靜,則更幽靜的話,那麼“在牽牛花底,叫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就是用疏落的形象反襯悲涼,則更悲涼。二者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其妙處就在______。

6.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①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②在領略秋的過程中,是不合適的。

①“名花”和“美酒”是針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而言的。

②“半開半醉”是說(人半醒半醉、花半開酒半醒)。

③這全句是對秋的領略的(比喻、誇張)的說法。

7.“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覺得有點兒落寞”,與“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共同點是______。“潛意識”就是______,“落寞”的意思是______。

8.“……一層秋雨一層涼……”。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如果把“一陣秋雨一陣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不合詩句的平仄要“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而“一層秋雨一層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所以說:“來得正好”。

9.本文倒數第3段的議論,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10.結尾兩段(用①②表示)和開頭兩段(用①②表示)呼應關係是:______。

(A.①①  ②②  B.①②  ②①  C.②②  ①①  D.②①  ①②)

測試記錄:

閱讀速度:______字/分鐘

理解率:______%

閱讀效率:______字/分鐘

(二)激疑質疑。

1.北平的風景點很多,足以表現故都的秋,而作者卻去描寫院落、街巷的景象,這是爲什麼?

2.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提示”中所謂“以情馭景”正是如此,這也正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點。請結合課文中的景物描寫,說說這個特點。

(三)精讀導引。

1.精讀全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緒和所要表現的秋的特點,因爲作者的思想感情決定着選材和對材料的認識等。

2.其實任何作品中的自然景象都是作者頭腦中反映出來的景象,都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正因爲如此,只要細讀景物描寫處,便會發覺“以情取景”的特點。

(四)疑難討論。

1.作者放棄北平的風景區不寫,單寫院落街巷的景象,是與作者的心緒、思想以及對北國之秋的認識緊密相關的。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遊人雲集的風景還是難以表現的;其次,要真正表現故都之秋,離開了普遍存在的景象,專門描寫風景區,也失去了“故都之秋”的代表性;再次,把人們司空見慣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與姿態挖掘出來,往往更能深切感人,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2.那“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古槐下的“落蕊”、破壁腰中的牽牛花、牽牛花旁的疏落的秋草、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秋蟬的殘聲、息利索落的秋雨、人聲、果樹,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篩選”出來的景物。這些景物是北平到處可見的景物,它們的“客觀色彩”是真實的;但這些真實的景物又正好能反映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認識和感受,也正好能表現作者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和憂思、孤寂的冷落之感,因此,這些景物又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所謂“以情馭景《本站·》,情景交融”,不過如此而已,並不神祕。

速讀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故都的秋》,郁達夫,《郁達夫文集》,1934年。(共8分,各2分)

2.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寂的冷落之感。(10分)

3.“清、靜、悲涼”;“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對北平之秋的嚮往、眷戀。(共12分,各4分)

4.只有靜,才能聽到這些微弱的聲音,所以給人以幽靜的感覺。(10分)

5.使所要表現的對象更鮮明、更突出。(10分)

6.江南之秋。花半開酒半醉。比喻。(共9分,各3分)

7.以小見大的聯想和感覺。下意識,冷落寂寞。(共9分,各3分)

8.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共12分,各6分)

9.從道理上進一步讚美秋,當然也就讚美了故都之秋。(10分)

10.B.(10分)

[1]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過程:

1、瞭解郁達夫及其創作風格。

2、分析並品味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

技能與方法:

領會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學習重難點:

1、領會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2、分析並品味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

3、聞秋聲,觀秋色,品秋味。體會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學習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歸納法423課堂模式

第一學習時間“自主預習”不看不講

一、走近作者。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二、寫作背景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點精製的菜,喝點芳醇的酒,睡睡午覺,看看閒書,不願意將行動和平時有所移易;總之是懶得動。”(引自郁達夫《住所的話》)在這二三年間,郁達夫的確花了很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間創作的主要收穫,爲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杭州其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題目的含義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時,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時代性。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

“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①譬如()②鱸魚()③房檁()④潭柘寺()

⑤廿四橋()⑥普陀寺()⑦平平仄仄()

⑧一椽破屋()

2、作者在文中描繪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用四個字概括每一景觀的內容。

四、生成問題(理解下列重要句子的含義)

1、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2、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第二學習時間新知學習不議不講

一、檢查預習

作者在文中描繪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用四個字概括每一景觀的內容。

二、合作探究

1、故都的秋有哪些特點?在文中哪些地方體現出來?

2、思考第12段的議論有無必要。

3、作者主要是寫北國的秋,爲什麼還要寫南國的秋?

三、拓展研究

馬致遠的《秋思》似乎隨意拈來幾種景物入曲,便做成一首膾炙人口的名曲。而郁達夫寫景、狀物、抒情選取的景物多帶有淒涼、破敗、蕭瑟的特點,和《天淨沙•秋思》的意境不正很相似嗎?因此,我們現在就來模仿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曲牌,試用郁達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詩,寫一首小詩。

示例:長草小院牽牛,槐蕊棗樹馴鴿。殘蟬風雨人聲,故都景物,勝過南國許多。

故都的秋的課文分析 篇四

《故都的秋》課文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散文“形”、“神”合一的藝術特色。

2.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及主要內容:

一.導入課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豔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澱着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在《再別康橋》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輕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爲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那麼,秋天呢?(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我說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裏,毛爺爺讀到的是壯麗。

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秋雨裏,柳永讀到的是悽苦。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板書:讀懂客觀現實,體會思想感情)

二.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讀這篇課文。

三.探討課文內容

1.討論: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麼特點?

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板書:清、靜、悲涼)

2.是通過哪些景象的刻劃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

明確:主要是刻劃了五種景況: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話秋雨、佳日勝果。(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3.品味詞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靜、悲涼”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們不妨來找一下,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裏?

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4.統觀整篇課文,作者除了運用細膩的描寫來展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之外,開篇和結尾還用了怎樣的寫法?

明確: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於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

5.關於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兩種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認爲本文是頌秋的,但也有人認爲是悲秋的。你認爲呢?說說你的理由。

教者認爲: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飽嘗一嘗”;在文章的結尾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6.作者爲什麼不用明快的筆調來頌秋呢?

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滿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嗎?

由此可見,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現在我們再來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裏?----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

作者寫作是這樣,讀者閱讀文學作品也是這樣,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讀成誦

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文字背出來。

附: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讀懂客觀現實

郁達夫體會思想感情

秋院

(主觀、客觀)----清、靜秋槐

秋蟬

(主觀)----悲涼秋雨

秋果

課文《故都的秋》教案 篇五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閱讀有關資料,初步培養鑑賞散文的能力。

3、通過簡單網頁的製作,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將課堂知識同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

教學內容:

1、在上節課利用網絡自學的基礎上,展示交流學習的成果。

2、以問題爲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歸納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作者情懷,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3、延伸練習:製作相關網頁,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

教學過程 :

1、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自己上網對《故都的秋》這一課進行了學習,大家查閱了不少相關的網頁,並對一些自己認爲很重要的內容作了電子筆記,下面咱們進入論壇,將自己上節課學習到的東西製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學交流一下好嗎?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開始吧。

(學生活動:製作帖子)

交流(找幾名同學讀自己的帖子,將自己學習到的內容介紹給大家)

2、分析

(1)看來上節課大家對有關文學常識方面的問題做了很好的筆記,那麼這節課我們主要對這篇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進入論壇製作帖子,對前三個問題進行解答:

a、文題《故都的秋》,爲什麼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國的秋》?

b、故都秋的景物應是豐富多彩的,而作者選取了幾種清秋景象進行了描寫?用四個字概括一下是哪幾種?

c、思考作者有沒有用時間或空間的順序組織本文?這正說明了什麼問題?

(學生活動:製作帖子)

交流(分別找幾個同學進行回答)

教師歸納:(看大屏幕)

清晨小院

落蕊清掃 冷清

秋蟬殘鳴 寂靜 清、靜、悲涼 橋頭秋雨 孤獨

勝日秋果

(2)剛纔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情感,也體會了它“形散神聚”的散文特點,下面我們再看幾個細節問題。

請大家進入論壇,開始4——6題的討論回答。

d、在“秋雨圖”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閒人”的對話,其用意何在?

e、探討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有何作用?

f、作者爲什麼多次提到南國之秋?找出相關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懷。

(學生活動:製作帖子)

交流(請幾位同學讀自己的帖子交流答案)

(3)好了,剛纔我們對整體內容和一些具體問題都進行了基本的把握,大家對這一課也有了一個基本的感知,我還有最後兩個問題想問問大家,請回到論壇。

g、讀罷全文,你認爲郁達夫是在頌秋還是悲秋?

h、你最喜歡作者寫的'哪一幅秋景?爲什麼?

(學生活動:製作帖子)

交流(找幾名同學讀自己的或其他人的帖子進行交流)

3、延伸練習

咱們這兩節課對《故都的秋》進行了學習,不少同學通過學習這一課對這一課的內容或作者或其他相關的內容產生了不少興趣,有的同學甚至興致大發,也創作了關於秋天的詩文,那麼咱們就利用下面的時間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者認爲很有價值的內容或者自己創作的和秋天有關的作品等等製作成一個簡單的網頁,最後咱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製作網頁)

交流(人數視時間而定)

4、作業

請大家回去之後將這節課的內容和這節課學習的收穫做一個小結,並將小結通過流言板或者Email發給我。另外對這節課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到流言板或者論壇與我交流或者和其他同學交流。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例 篇六

教學目標:

1、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2、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

教學時數: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介紹郁達夫和寫作背景

三、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聽錄音,讓自己沉浸在文章的情感氛圍中。

2.教師範讀或指定一名朗誦水平較高的學生朗讀全文。

3.學生有感情地自由誦讀。

誦讀提示: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要讀得意味深長,準確表達出作者的心境、情懷。

4.思考:

有哪些特色?這些特色集中體現在哪些段落的描寫中?

明確: 清

文眼-→3~11段

悲涼

四、意境鑑賞

㈠朗讀感知

⑴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

⑵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

㈡析秋色

1、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有哪些?注意間接描寫的地方。

明確: 蘆花(白) 柳影(灰) 夜月(白) 碧空(碧)

牽牛花(藍) 落蕊(白裏透黃) 天底(灰沉) 青布(青)

秋果(淡綠微黃)

探究:作者爲什麼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爲最次?

明確:不符合作者悲涼的心情。

2、文中描寫的諸多色彩的總的格調是什麼?

明確:冷色

3、面對這麼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裏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㈢析秋聲

1、我們來聽聽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明確: 蟲唱 鐘聲 鴿聲 帚聲

蟬聲 雨聲 人聲

探究:雨後話秋“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這是爲什麼?

明確: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

2、那麼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動襯靜

3、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裏,心裏會有什麼感受?明確:孤獨、痛苦。

㈣品秋味

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越靜越孤獨越痛苦。如果你處在這樣冷清的秋色和寂靜的秋天,你心裏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明確:悲涼,這便是故都那濃濃的秋味所在。

㈤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豔之色,也有繁鬧的景象,作者爲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寫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產生冷落和孤獨之感,所以喜好冷色,總想找寧靜處,“躲進小樓成一統”。由此可見,本文的寫作特色是――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五、探討

1、作者除了從秋色、秋聲兩方面來寫,還通過哪些手法來描寫的?

明確:對比和議論

2、析對比(比喻)

①南國之秋是什麼特點?和北國之秋最大的區別在哪裏?

明確: 慢 潤 淡-→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清 靜 悲涼

②解讀“黃酒之於白乾,稀飯之於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於駱駝。”

【答案略】

3、這一段議論有無必要?

明確:

a、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爲了突出故都之秋。

b、情景理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

4、讀罷全文,你認爲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

明確: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戀,對故都的嚮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六、小結全文

文貴創新,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個性。在不少人面對衆多的詠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寫止筆時,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獨特的角度,運用與衆不同的手法,爲詠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文章也正如郁達夫所說“要把情感滲入到景物描繪中去,使讀者幾乎不能辨出這美麗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體的一部分”,達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七、佈置作業

請以“家鄉的春(夏、秋、冬、雨、雪、……)”爲題,寫一篇抒情散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方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品味文章簡潔清麗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

2.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讚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

憂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二、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蘊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二)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方法

(一)誦讀法:通過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三)講授歸納法: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歸納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曾聽過這樣一位文人?他三歲喪父,中年喪子,抗戰前因第三者插足與愛妻離異;抗戰中,母親被日寇炸死,兄長也死於日僞的屠刀之下;抗戰後,自己在蘇門答臘身死敵手,成爲異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現當代作家郁達夫。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和熱情坦蕩的風格。郁達夫的散文,帶有比小說更直接、更鮮明的自敘的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社會裏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以後,由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避居杭州,寫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散文。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表面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意;“秋”確定描寫的內容,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在對北平秋的描繪中,寄寓了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着追求,流露出一種沉靜、寡淡的心境。

(四)設疑討論,品味鑑賞

1、將個體與集體朗讀結合起來,有感情的誦讀。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讀完課文後,要討論解決好兩個問題——作者描繪了哪些景象?寫出了故都秋怎樣的特點?

明確:共描繪了五種景象——秋晨靜觀、落蕊清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寫出了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賞析“秋晨靜觀”

(1)請同學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據文章內容,運用聯想、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秋晨圖”。

明確:碧綠遼闊的天空做了畫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茶碗,擡頭望碧空,俯身拾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雲之中。

(3)學生思考:這幅畫是怎樣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着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着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意境仿句。要求學生選取課文裏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玉泉無聲的冷月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西山的聲聲蟲唱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擡頭便見的碧天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藍朵棲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無聲的落蕊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槐樹葉下的絲絲日光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細草作襯的牽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早晨起來腳踏落蕊的感覺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掃帚在灰土上留下的絲紋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寒蟬的衰弱的殘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秋蟬隨處可聞的啼唱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灰天下的涼風小雨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天可真涼了——”的微嘆裏。

(四)總結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們已經把握了作者筆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國之秋的特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存留於作者內心深處的這種深沉的“悲涼”呢?

郁達夫年幼喪父,家境貧窮,從小就經歷過得人生悲苦養成了他憂鬱敏感的氣質。在他的自傳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稱爲“悲劇的出生”,“覺得一切都是虛幻,真真實實的只有悽切的孤單”。他似乎天性易於感受落寞、悲涼的情調。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們的國家內則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再加上反動統治的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外則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步步緊逼,東北淪陷,華北危急,北平的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昔日強大的泱泱大國和輝煌一時的傳統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寫於1934年8月,三年後北平失守。作者於不經意間爲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悽惻的輓歌。

“我的不遠千里”趕到北平彷彿就是爲了飽嘗這種悲涼。秋風秋雨,落蕊寒蟬,不唯北國獨佔,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蟬的殘聲處處可聞,槐樹的落蕊滿街都是,真有一種不勝濃郁的悲涼啊!作者不逢北國之秋,已近十餘年了今朝相逢,該是一種怎樣的欣喜啊。然而,故都與歷史賦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時代風雲和戰爭的硝煙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過去的輝煌、過去的色彩、過去的北國的秋天,該是一種何等纏綿於既往的久久不能釋懷的眷戀啊!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板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3、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係。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重點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爲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風景?

2、本文題爲“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爲什麼?

教學過程

一、題解

“故”字,飽藏着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二、作者及時代背景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並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_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爲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雲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寫於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複雜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讚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三、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後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嚮往。

2、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

槐樹落蕊而知秋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敘秋蟬殘鳴而報秋議論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棗樹秋色之奇觀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四、組織學生討論幾個問題。

1、作者爲什麼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明確:

寫南國之秋,是爲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

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爲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說明。

明確: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裏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_彩。“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爲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爲,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

明確: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五、鑑賞要點

1、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爲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着池一層主觀感_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並沒有因爲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徵。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麼逼真,多麼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彙,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於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敘寫裏,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後描寫: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雲,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3、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閒的感覺。“潛意識水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