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故都的秋教案(精選多篇)

第一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精選多篇)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學目標:

1、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鑑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注意課文章的文眼。

把握文章大意。

一、導入:

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季)那我們看到外面的樹啊、山啊是什麼顏色啊?(綠色)你感受到秋的到來嗎?但是現在的北方卻已是秋意濃濃(圖片:北方的秋景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是怎麼比較南國與北國的秋。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投影):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離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 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蘊;“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四、課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着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

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雲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現在,請同學們快速地閱讀一遍課文,在閱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

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麼?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明確:第一段:秋味。(投影)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着故都的秋這個着眼點來寫。那麼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說,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明確:(投影)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

五幅。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人話秋、秋果將熟。

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明確:第三段: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大家自己讀一讀(自由誦讀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爲什麼不着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明確:1、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2、作者想從平凡中寫出不平凡的味道來。3、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鳴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過,我們中是不是有沒有到過的?所以,若你寫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溝通。4、從細小的東西入手,細小的就這麼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說了。5、回到了故鄉,會感到一草一木都是親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滲透着秋味。

爲進一步瞭解,舉一個例子。大家不知道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了沒有。有一個暑假,我曾和我弟弟去山西大同玩,去大同之前,我想到大同的是雲崗石窟、九龍壁、嚴華寺、煤山。但到了那之後因爲爸媽生意忙沒時間沒陪我們去。但我是不是隻有到了這些地方纔能感到大同山西的文化氛圍,那種山西味呢?不是的!我和我媽媽去買菜時,那羊肉、羊雜、大蔥、大蒜等土特產,馬路上行走的騾子、騾車,盈耳的異地口音,已經讓我這個浙江人感到了山西的與衆不同。後來當我和我爸去農村時,大爺蹲在門口吃飯,房屋佈局(有坑、掛簾子),坐着嗑瓜子,羊羣,土房,我覺得我已經深深地被那個山西味包裹了起來。我沒有去那些名勝地方但我已經感覺到了十足的山西味。那爲什麼我來了之後和沒有來之前的感覺不一樣呢?

因爲我去過了,真實地感受了一番。那你沒有去的時候一想起北京你腦海裏出現的是什麼?

明確:故宮、天安門、長城??這些是北京的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後呢?是不是非得到了這些地方纔能感到那種京味呢?不是。 我們在那小衚衕裏舊能感覺到那種京韻京味。所以鬱大夫沒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後寫的不一致,我們能夠理解。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我們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於骨髓裏的傳統神韻,卻存在與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遊人如織的地方(在好範 文 網搜索更多的文章)給人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明確: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說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

明確:不吻合。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作者就點到爲止。再加上我們剛纔說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

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不蔓不枝。

我們剛纔說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麼本文的基調是什麼?

明確:第一段:清、靜、悲涼。(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屏幕顯示)第一段多重要啊!把關鍵的字詞劃出來。

本文的基調是清、靜、悲涼,但作者在寫起來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於什麼呢?明確:槐蕊偏重於“靜”。牽牛花偏重於“清”。秋雨偏重於“悲涼”。秋蟬、秋棗偏重於悲涼。從哪兒看出了?從秋蟬的叫聲中,秋棗的生存環境中可以看到。

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雨、秋蟬、秋棗突出的是悲涼(投影)。我們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來讀一讀關於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麼?

明確:花色。郁達夫並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扶疏映襯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麼說的?“牽牛花以蘭色或白色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

明確:合理,因爲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蘭色比較清靜,而紅色熱鬧,紫黑色太濃了,顯示的基調也太濃,太低沉、太壓抑、太過於冰涼了。蘭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蘭色和白色屬於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真的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大家一塊讀一讀。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投影)王安石罷相後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說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麼?明確:透出的是寂寞悽苦的心情。可以說,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清靜閒暇中透出了落寞。這牽牛花描寫的不僅是秋天特有的清氣,而要表現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好我們一塊再來讀一遍,體會體會“清”字是怎樣貫穿其中的。

讀課文相關語段。

文章的標題爲《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爲什麼?

明確: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溫、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麼內容?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爲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爲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五、小結: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爲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詩人樑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盪漾着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蘊豐厚的河流的兩岸,盪漾着郁達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說,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師生共議)此問題較難,可由教師提示。

明確: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說《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鬱、孤僻的個性特徵,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敘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着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鑑。

我們說《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但我們對它要愛不能寐,不要沉浸其中,“清、靜、悲涼起來,“於我心有慼慼焉”。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 我們說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爲革命烈士。 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爲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爲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爲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啊。

六、佈置作業:

課就上到這兒。佈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鑑《故都的秋》的寫法,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對故都的秋景特點進行討論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2.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秋天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騷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名篇名句舉不勝舉。有的描寫了秋天的蕭殺淒涼,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予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那麼著名現代作家郁達夫筆下的秋是一種怎樣景象呢?這節課讓我們一齊來學習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二、作者簡介: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十年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起了他的愛國熱忱。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1952被追爲列士。主要作品有《沉淪》(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小說集)《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三、寫作背景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 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爲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解題

“故都”兩字指明瞭描寫的地點,爲何不用“北平”代替呢?——因爲即含有一種文化底蘊也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秋“確定了描寫對象,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深沉。請同學們聽誦讀,感知課文內容注意以下問題

1、生字標示

2、生詞標示

3、段落標號

4、哪些段落是描繪“故都的秋”?繪秋的段落分別寫了什麼對象?

五、字音

一椽(chuán)嘶(sī)叫耗(hào)子

潭柘(zha)寺落蕊(ruǐ)橄欖(lǎn)

落寞(m?)普陀(tu?)山房檁(lǐn)

陪襯(chan)廿(niàn)四橋夾襖(ǎo)

着(zhu?)衣混沌(hùn dùn)橢(tuǒ)圓

頹廢(tuífai)譬如(pì)啼唱(tí)

六:問題討論

問題一:哪些段落是描繪“故都的秋”?繪秋的段落分別寫了什麼對象?——3—9段描繪“故都的秋

問題二:前兩段寫什麼?

——思秋

問題四:怎麼寫的?

——對比映襯

問題五:這樣寫的作用什麼?

—突出自己對故都的秋的喜愛,及故都的秋的特 點——清、 淨、悲涼。問題六:第十段是些什麼?

——議秋,說明秋的深味,只有在北方纔能體會得到底。

問題七:第十一段寫的是什麼?

——愛秋戀秋。

七、本文的結構思路:

一、思秋

二、繪秋:1、秋日清晨 2、秋槐落蕊 3、秋蟬殘聲4、秋雨淅瀝 5、秋日佳果

三、議秋

四、戀秋

第二課時

八、問題討論、故都的秋自然有亮麗的所在,作者爲何不寫釣魚臺的柳影、陶然亭的蘆花等?

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

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有關。郁達夫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

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

作者是從平民的角度表現故都的秋的。

九、作者的筆下,秋是清靜悲涼的,讀此文,彷彿看到一個青布長衫的旅人,在悽風苦雨間彷徨嘆息思索。一箇舊都的秋景,爲何引起作者如此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麼樣的深情?讀繪秋的部分,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1、請找出有關秋色的描寫

青天(藍綠)、藍朵(藍色)、秋草(黃色)、落蕊(灰白)、樹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藍綠)、棗樹(淡綠微黃)問題一: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還是暖色?

——明確:冷色。

問題二:面對這麼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裏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即文中“清”的特點。

2、請找出有關秋色的描寫

秋聲:鴿聲、蟬聲、雨聲、人聲

問題一:這些秋聲主要表現的是秋的什麼特點?

——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以動襯靜。

問題二: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裏,心裏會有什麼感——孤獨、痛苦。

問題三:處在這樣冷清的秋色和寂靜的秋天,心裏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悲涼。這便是故都的秋味。

十、疑點探討:秋栆如何體現“清、靜、悲涼”的?

——在對故都金秋的熱愛眷戀中還表達出一種悲涼感:因爲紅棗之後,風來冬到,好景不長。

作者在《一個人的旅途》曾寫道“去年採取葡萄棗子的時候,龍兒站在樹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樹上的我,我摘取一顆,丟入了他的褂兜裏,他的鬨笑聲,要繼續到三五分鐘。今天的這兩棵棗樹,結滿了青青的棗子,風起的半夜裏,老有極熟的棗子辭枝自落。女人和我,在這樣的時刻,最怕聽的就是滴答的墜棗之聲?? ”

秋果更添秋味濃,綠淡微黃總相宜。堪憂西風黃塵起,扯下金妝遮灰衣十一、問題探討

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以具體事物來說明,生動形象,饒有趣味

討論“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中四對比喻的本體和喻體?

1.黃酒之與白乾一個溫和一個剛烈,稀飯之與饃饃,一個稠潤一個硬實;鱸魚之與大蟹,一個細膩,一個鮮美;黃犬之與駱駝,一個靈活一個沉穩。

2.黃酒之與白乾,比喻南國秋的平淡北國秋的濃味;稀飯之與饃饃,比喻淡薄和厚實;鱸魚之與大蟹,比喻柔軟和剛烈;黃犬之與駱駝狹小和範圍大。

本文排比句、比喻句很多,說明作者非常喜歡運用這種工整、雅緻的語言,而且運用起來非常妥帖恰當,全無生硬之感。使文章清新美麗具有詩意。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天淨沙

小院破屋濃茶,

青天碧草藍花。

鴿飛蟬鳴雨下,

天真涼啦,

故都勝似老家。

故都的秋是一首詩,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畫,美麗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憂傷而蒼涼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澀而清醇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執教者:審覈者:

教學目標: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品鑑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1.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2.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的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對,秋季(天),那麼,在你們的眼裏,秋季(天)是什麼樣子的,它給你們的感受是又什麼樣的呢?

秋是多彩多姿的!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裏,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秋雨裏,柳永讀到的是悽苦??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世界”,今天,我們就從《故都的秋》走進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看他之於秋,品味到的又是什麼——

二、解題

“故都”指哪裏?作者爲什麼不用“北平的秋”爲題,而要用“故都的秋”? —— 故都指北平。“故”有“從前的”“舊的”之意,如“故鄉”“故人”。以“故都的秋”爲題,表明作者對北平懷有一種特殊的眷念之情,而且“故都的秋”更具有文化氣息。

三、整體把握

1、在第1、2自然段中,作者分別用哪些字眼來概括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的特徵?作者爲何這樣寫?表達什麼感情?

明確:對比,南國之秋— 慢潤淡

北國之秋— 清靜悲涼

2、哪些自然段具體寫了故都的秋?描寫了幾幅 秋景圖?分別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的?重點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的?

故都秋景圖:

? 秋晨庭院

? 秋槐落蕊

? 秋蟬殘鳴

? 秋雨話涼

? 秋日勝果

四、合作探究:

1、文中描寫了那些秋聲和秋色?

秋色: 碧空 藍朵 青天 灰沉沉 青布 淡綠微黃

秋聲: 馴鴿的飛聲 衰弱的蟬聲 風雨聲 悠閒的人聲

2、秋色的特點是什麼?(顏色的格調)

冷色調。用青藍色 ,暗灰色,灰白色

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3、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裏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 。作者爲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靜與悲涼”?

——郁達夫是個典型的傷感文人,從小失去父親,體驗了生活的艱辛,養成憂鬱、沉寂的性格;成年後呢?又到日本去留學,飽受異族的歧視與凌辱,更增添苦悶、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風有一種傷感的、灰冷的調子。再加上本文寫於1934年,九·一八事變之前,北平將遭到日寇踐踏,在這個時候,郁達夫正是懷着最後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遊故地的。就象一件心愛之物,傳家瑰寶,即將面臨着暴力地搶劫而自己又無力抵禦一樣,那種悲涼、那種無奈,自然要在文章中顯現出來,由於心情使然,此時在作者看來,這種清、靜、悲涼就是一種美,儘管是朦朧的,甚至基調有些灰暗,但正是這種清、靜、悲涼讓他難割難捨,這正是故都情結,家國之思,也正是他幾十年人生所體味出來的生命之味。所以說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從寫作上來看,本文表達的是自己對故都的依戀——故都情結,作者把人的主觀感情和客觀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他的家國之思。這也就是我們在寫作上經常說的:以情馭景,用景顯情,情景交融。

五、分析課文

1、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着故都的秋這個着眼點來寫。那麼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

2、生自由朗讀寫景部分,感悟畫面美。

3、找一幅自己最喜愛的秋景圖,起來朗誦。

4、生細讀文本,揣摩每一部分是怎樣體現各自的特點的?(可重點品味秋花、槐蕊、秋雨圖)

(運用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抓住一點進行鑑賞。如聲音、色彩、個別句子)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思考,自由發言)

(1)牽牛花部分:引入王安石詩句: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教師總結:a蘭色和白色屬於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

b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c作者在泡濃茶、看藍天、聽鴿聲、靜對牽牛花的藍朵,顯得如此清靜閒暇,並且在清靜閒暇中透出了落寞。

(2)槐蕊部分;引入晏殊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教師總結:從槐蕊中一葉知秋,不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

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閒,但正是這種清閒讓作者感到苦悶、落寞,所以深沉正在這些地方。也正是這寥寥數筆細膩而傳神地表達出了清秋的“靜”味。

(3)秋蟬部分: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如《雨霖鈴》中的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戶戶都有蟬鳴,還是蟬衰弱的殘聲。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時,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個“愁”字了得。

(4)秋雨部分:引入辛棄疾詞: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教師總結:秋雨觸動了人們心頭的悲傷和憂愁,觸發了他們的蒼涼無奈之情。是啊,天氣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滄桑,那種淒涼,那種無奈,都在天氣轉涼、一年將盡的氛圍中。但作者寫時並未刻意去寫,沒有悲涼的標誌,但有悲涼始終籠罩着,字裏行間瀰漫着一種悲涼的氣氛,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盡顯風流。正應了辛棄疾的那句話: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教師用屏幕顯示,學生隨讀。) 歷盡滄桑之後,調子是悲涼的,但寫來卻是不經意的筆墨,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就是好文章的極致。需要我們慢慢地學、用心的學。

(5)秋果部分略。

六、作業: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選擇一中冬天的幾處景物,寫成片段,要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附]板書設計:

故 都 的 秋

郁達夫

清牽牛花

秋味靜槐 蕊故都情結人生之味悲 涼秋蟬 秋雨 秋棗家國之思

以情馭景 用景顯情 情景交融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並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5.培養和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秋色。

2.瞭解作者內心獨特感受,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一、導入課文

師:我們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着眼點也各不相同: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雲淡,北雁南飛,秋有形。但大體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頌秋。現代作家郁達夫也是頌秋,而面對這麼多的精彩,他會怎樣獨運匠心,另闢蹊徑,纔不落窠臼呢?好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賞析郁達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請大家打開書。

二、整體把握,適時討論,深入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一)整體感知

1. 下面請大家再快速地閱讀一遍課文,在閱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麼?好,下面大家快速地來閱讀課文。

2. 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3. 大家來說說他是從哪個角度來寫的?(秋味)。

4. 在哪一段找着的?(第一段。)

師明確:他寫的是秋味。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

5. 齊讀第一段

(二) 深入研讀課文,瞭解作者獨特的感受,體會情景交融。

1. 看,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着故都的秋這個着眼點來寫。

那麼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說,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有哪些景物描寫?你找到什麼就說什麼。

生回答: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

2. 不知道大家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師:在第幾段?生:第三段

師:好。大家自己讀一讀.(自由誦讀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3. 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爲什麼不着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師: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鑑一下別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對自己有所啓發?想通了就說。

學生各抒己見

師明確: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於骨髓裏的傳統神韻,卻存在與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遊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生:吵鬧的、擁擠的。

師:是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說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生:不吻合。

師: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作者就點到爲止。再加上我們剛纔說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不蔓不枝。

師:我們剛纔說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麼本文的基調是什麼?生:清、靜、悲涼。

師:在哪一段找到的?生:第一段。

師: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關鍵的字詞劃出來。

4. 本文的基調是清、靜、悲涼,但作者在寫起來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於什麼呢?

明確:槐蕊偏重於“靜”。牽牛花偏重於“清”。秋雨偏重於“悲涼”。秋蟬、秋棗偏重於悲涼。

師總結: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雨、秋蟬、秋棗突出的是悲涼。我們先來看看作者對牽牛花的描寫,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麼?(請一學生讀) 師:寫了牽牛花的什麼?生:花色。

師:對,郁達夫並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扶疏映襯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麼說的?生:“牽牛花以蘭色或白色爲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師:作者爲什麼這樣說?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

生回答,師明確:因爲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蘭色比較清靜,而紫黑色和紅色熱鬧嘛。

師:紅色熱鬧,紫黑色熱鬧嗎?(紫黑色太濃了,顯示的基調也太濃了。紫黑色

不是清淡的顏色,蘭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

師:我們知道,蘭色和白色屬於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真的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大家一塊讀一讀。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板書)

師:王安石罷相後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說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麼?

透出的是寂寞悽苦的心情。可以說,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清靜閒暇中透出了落寞。我們平時有沒有去關注一種花以什麼顏色爲最好?

師:這紫色的牽牛花描寫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氣,而要表現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這是對牽牛花的描寫。好我們一塊再來讀一遍,體會體會“清”字是怎樣貫穿其中的。

生:讀課文相關語段。(然後師生一起讀。)

師:寫靜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了,是以喧鬧襯靜。但郁達夫並沒有走前人的這個老路,他是怎麼來寫着這清秋的寂靜呢?

師: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現出“靜”?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

(1)“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沒有聲音,靜!

(2)不僅聲音沒有,連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聲音沒有,是靜;氣味也沒有,更靜;微細和柔軟的觸覺已經難以感覺了,而作者卻能感觸得到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份靜已不僅僅是環境的寂靜了,我覺得還有心境的寧靜。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鋪得滿地說明花落的多且時間長,但整整一夜,沒有人發覺,早上起來才驚奇的看到,說明落花的寂靜無聲。也突出了一個“靜”字

(4)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說明沒有人走過——環境靜,能注意到這些絲紋,說明心靜。

師:平時,學校打掃衛生後,我們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絲紋嗎?作者說,這些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看,這無法感覺到的、無法言傳的觸覺,正強烈地反襯出環境的寂靜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這些”指哪些?文中有沒有現成的詞?大家再讀一遍,整體上來把握。

生:細膩、清閒、落寞

師:好,“這些”指的是細膩、清閒、落寞。那爲什麼說“深沉也就在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絲紋,說明他細膩,但這份細膩是因爲他的清閒,而正是這種清閒讓他感到萬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於此。

師:是的,如果不是萬籟俱靜,就不會有如此細微的體驗;如果沒有寧靜似水的情懷,更不會有這樣精緻的觸覺。正像陶淵明所說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而爾?心遠地自偏。心遠——清閒——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還

記不記晏殊的那首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從槐蕊中一葉知秋,不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閒,但正是這種清閒讓作者感到苦悶、落寞,所以深沉正在這些地方。也正是這寥寥數筆細膩而傳神地表達出了清秋的“靜”味。

(三)小結概括課文寫作特點:

情景交融,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四)作業:

自己分析秋雨,進一步體會本文寫作特點,並用此方法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秋花(清)

故 都 的 秋秋蕊(靜)

秋雨、秋蟬、秋棗(悲涼)

教學反思: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真正步入審美鑑賞的殿堂。

對教學流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爲有特色的,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後,語文課代表與交流時,我才恍然大悟。一則課前學生基本沒有預習,對文本的內容不熟悉,傷感悲涼,憂鬱孤獨的感情不能較好的領悟。二則課堂上若品讀時間不充分,教學不循常規,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看來我自得的設計學生不適應,我又總想把學生納入預定的軌道,回答不到位雙方都很緊張,看來教學的模式決非是一個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揹着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課堂。“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將上下而求索!”

123團中學教學大比武教案

故都的秋 (第一課時)

高中語文組 李 楊

2014年12月3日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語文常識}

{結構分析}

分四段:

一用對比的手法,比較了故都和江南不同的秋色和秋味。

1點明瞭北國之秋的特點:特別的清、靜、悲涼,並交代了前來北平的目的:飽嘗故都的秋味

2指出江南之秋的特點:秋味淡,秋色淺

對比手法: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領略秋味和領略名花名酒

二 集中描寫了北國之秋的濃色

依次描寫了小院靜觀、槐蕊清掃、殘蟬閒聽、雨後風涼、棗紅佳日五組景物,從多方面來展示和體現北國秋天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涼“的濃色。

三 集中議論北國之秋的深味。

從中國詩文中和外國詩文中都有許多關於秋的歌頌和悲啼來展開議論,強調只有北國之秋才真正具有“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深味。

1迴應口頭第二自然段,進一步寫南國秋天“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淡味和淡色。

1 迴應文章開頭第一自然段,意思說,經過故都之遊後,真正領略到北國之

秋的濃色、深味,因而對它產生了無限留戀之情。

{思考題}

二文章的主旨是描寫北國秋天的濃色、深味,但卻前後兩次寫到江南秋天的色淡、味淺。先寫江南秋色,是鋪墊,用來反襯下文所寫的北國秋色;後寫江南秋色,是對比,用來反襯前文所寫的北國秋色。前後對比,以淡託濃,以淺襯深,使北國之秋的濃色、深味顯得更加突出。這種效果,就象繪畫中,用與主體畫面相反的色調作底色來襯主體畫面一樣。

三本文開頭從北京之行的目的寫起,結尾以留戀北京之秋結束,這是記敘的方法,體現了記遊的特點。第二部分分鏡頭描繪了故都的秋色,主要是寫景,體現了文章的主體。第三部分開發故都秋色的深味,用議論的方法,是借議論深化主旨。記遊用記敘的方法,寫景用描寫的方法,開發深味用議論的方法,都體現了內容與表述方法的恰當融合。而抒情卻溶解在記敘、描寫、議論之中,滲透在全文的字裏行間,這就使記敘、描寫、議論更增添了情味,有了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