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品多篇】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反思:

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

2、說一說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哪個圖形的面積小。

1、說一說每種顏色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3、小組長取出信封裏的紙片,這些紙片是幹什麼的?

5、互相說一說測量的結果,由小組長把這些結果記錄下來。

d讀作:平方分米

讀作:平方米

公頃

平方千米

板書設計

小組實驗、討論解決方案。

2、用手比劃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3、想象7公頃 7平方千米的大小。

1、完成書第52頁第4題,第53頁第6、7題。

問:怎樣數才能數正確?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彙報,全班訂正。

板書設計:

課題練習課課時五 (30)

1.談自己的收穫。

學生用彩筆塗色,同桌交流各自作業。

2、19 + 49 57 - 27 1 - 15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可翻書回顧所學的分數的知識,並和同桌說一說。

1、學生獨立完成後,當“小老師”檢查同桌作業並交流做法,評價作業。

練習課

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獨立完成後,全班交流,訂正答案。

四、合作交流,取長補短。

1.小組討論:我的成長足跡。

(1)我解決了一個生活中的問題……

(2)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數學讀物……

(3)我學會了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2.分組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小組總結匯報,師總結板書

生獨立思考,自由說:

學過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等。

平方釐米可用來測量橡皮、書本等的面積……米可用來測量教室的面積、黑板的面積等……

學生討論,小結:圖形必須是封閉的。

獨立做提。(可以拿出面積單位比一比,再思考。又組長主持討論、評估、反思)

生獨立看圖

小組合作學生可能提:

(1)房間面積?

(2)瓷磚面積?

(3)需要多少塊磚?

小組彙報,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1)面積的含義

(2)認識面積單位

(3)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並進行換算

(4)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

(5)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反思:

學生在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這類題目時,有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時沒有注意題目中所給數據的單位不同。

課題實踐活動課課時 37

教學目標:

1.會用厚紙製作七巧板。

2.能說出各部分的名稱,知道各塊的面積。

3.會用七巧板拼長方形、正方形,會估計、測量他們的周長和麪積。

4.認識七巧板是我國人民發現的世界優秀文化,是我國人民對數學發展的重大貢獻,能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能尊重與理解他人。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七巧板各塊佔原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能用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2.正確第算出拼成長方形的周長和麪積。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激趣導入。

你玩過七巧板嗎?

七巧板是中國唐朝發明的一種非常有趣的遊戲,它由一個正方形分割成五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19世紀初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並迅速傳播,被稱爲“東方魔板”。下面是一年時你們用七巧板拼出的圖形。

北師大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篇二

本單元教材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先教學幾分之一,再教學幾分之幾,然後教學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計算。本單元最後的“你知道嗎”簡要介紹分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讓學生受到數學文化的薰陶。

1?創設情境,引發認數需要。

數是人類在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創造的。學習動機起於興趣、源於需要。教材在編寫時力求引發學生的認數需要。

(1)第98頁例題中兩名孩子在平均分三種食品,每人分得的蘋果、礦泉水的數量都能用整數表示,每人只能分到半個蛋糕,無法用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教材以此爲契機,開始教學分數。

(2)第101頁例題,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折成同樣大的四份,在一份或幾份上塗顏色。塗一份可以用1/4表示,塗兩份、三份呢?教材由此進入幾分之幾的教學。

2?重點突破,提高認數效率。

本單元要求學生認識的分數比較多。對於這些分數如何進行教學處理,教材作出了恰當的安排。

(1)在認識幾分之一這一段裏,教材集中力量教學1/2,讓學生用學習1/2的方法主動認識其他的幾分之一。例題從“半個也叫二分之一個”開始,先聯繫實物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每一份都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寫作1/2”,具體地描述了這個分數的意義。再告訴學生1/2是分數,介紹分數線、分子、分母,示範1/2的寫法。“試一試”讓學生在長方形紙上折折、塗塗,表示出這張紙的1/2。學生一方面在自己的操作中繼續體會1/2的含義,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雖然各人的折法與塗色的位置不同,只要把紙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來表示。這樣,他們對1/2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

其他的幾分之一就安排在“想想做做”中,讓學生以對1/2的理解爲基礎自己學習。第1題根據圖形裏的塗色部分分別寫出分數1/3、1/6、1/9和1/8,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了這些分數的意義。第2題通過選擇可以用1/4表示的塗色部分,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只有在圖形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第3、4題能讓學生看到一個圖形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數不同。這些習題緊扣住分數幾分之一的意義作了有層次的編排,有利於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認識新知識。

(2)在認識幾分之幾這段裏,例題中只教學“一張正方形紙折成同樣大的4份,其中3份是這張紙的3/4”,2/4留給學生自己學。“試一試”讓學生看着圖形自己理解2/3、3/5和5/9的意義,“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塗顏色逐步形成對5/6、6/8、2/5和4/7的理解。

3?以理解分數意義爲重點,帶出分數的大小比較

第99頁和第102頁例題分別比較兩個幾分之一和兩個同分母的幾分之幾的大小。這兩道例題都有兩部分教學內容,一是繼續認識分數,二是比較分數的大小。例題以認識分數爲重點,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直觀地體會並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

第99頁例題要求學生在同樣大的圓紙片上分別表示出它的1/2、1/4和1/8,其中1/2是已經認識的一個分數,1/4和1/8是新學習的分數。例題讓學生在摺紙活動中體會這兩個分數的意義,感受這些分數的大小是不相等的,並填寫“>”或“<”表示兩個分數間的大小關係。

第102頁例題在比較3/5和2/5的大小前,先要求學生用兩張同樣大小的紙,分別表示這兩個分數,也是通過摺紙及表示分數的活動,先進行分數意義的教學。

在理解了分數意義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不會有困難。本單元教材不要求概括出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只要求學生藉助圖形的直觀進行比較。“想想做做”中,每一次比較分數的大小前,教材都先讓學生在圖形上表示出有關的分數,清楚地表明瞭教材的兩點意圖:一是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重點,是基礎;二是在本冊教材中比較分數的大小不離開圖形直觀。

4?在操作中體會分數加、減計算的方法。

第104頁例題教學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分母不超過10)。例題讓學生把一個長方形的3/8塗上紅色,2/8塗上綠色。在塗顏色的活動中,從兩次一共塗了8份中的5份,理解3/8+2/8=5/8,又從塗的紅色比塗的綠色多8份中的1份,理解3/8-2/8=1/8。本單元教材中不概括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法則,要求學生以對分數的理解支持計算。

北師大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及反思 篇三

二、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感知四邊形的特徵,能判別四邊形。

四、教具、學具: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五、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徵

1、認識四邊形。

(1)師:(板書課題)看一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麼?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認爲它是什麼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下列學生沒有說到的圖形。

師:那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麼共同特徵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判斷四邊形。

(1)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說說爲什麼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根據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二)尋找四邊形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同學們真能幹,經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園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屏幕的右邊。)

(三)小結:我們找到了這麼多的四邊形,那麼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說)

(四)四邊形分類

1、指導分法。

師:雖然這些都是四邊形,可它們的樣子還是有些不同的,你們看,這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個是任意四邊形(在黑板上邊指邊說)。接下來請你們拿出練習紙,你能按一定的標準給這些特殊的四邊形分分類嗎?先想一想你打算怎麼分?需要什麼工具嗎?

練習紙:

根據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小(板書:比),你還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

2、分類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3、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

4、推薦一名同學發言。

3、反饋、交流。

各組派代表發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說說分法,並說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相等);

梯形一類(四條邊都不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麼我們再來確認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五)畫四邊形(書第36頁做一做2)

師:我們已經會認四邊形,還會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需要老師給你們提供什麼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麼不同。

實物投影展示,講評。

你覺得這些四邊形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邊形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非常透徹了。信封裏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準備)。

信封裏的四邊形:

交流、展示。

還有不同拼法嗎?

(七)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課裏,你們認識了什麼?它是什麼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我們以後再學。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篇四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表內乘法和百以內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單純地呈現乘加、乘減綜合算式,機械地記憶運算順序,教學效果肯定不理想,爲了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紮實地掌握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本節課教學設計突出了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圖示的作用,鼓勵學生通過直觀圖來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進而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解決問題的過程用畫圖的方法表示出來,或者用直觀圖來說明所列算式的意思,因爲畫圖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分析、理解的過程,所以用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直觀地呈現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從而很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能力。

2.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並掌握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在教學中,先讓學生結合問題情境說一說所列乘加綜合算式的意思,再讓學生根據算式的意思嘗試計算,這樣的安排,不必刻意強調運算順序,學生就會根據題意明確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小熊購物(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熊胖胖的零食吃完了,它要到超市去買一些,你們想知道它買了哪些好吃的嗎?不過小熊胖胖有個條件,就是它買完以後,你們要幫助它算一算應付多少錢。可以嗎?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學習新課做好準備。

⊙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看圖讀題,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教材2頁情境圖。

師:從圖中你瞭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引導學生說出圖中的數學信息)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胖胖買1個蛋糕和4個麪包應付多少元)

(2)篩選有用的數學信息。

師:要求胖胖應付多少元,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呢?(學生彙報)

胖胖應付多少元?

請學生把有用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提問:要求胖胖應付多少元,你有哪些方法呢?在練習本上畫一畫,寫一寫吧。

(學生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小組內討論,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師巡視指導)

(2)組織學生交流。

提問:你們有答案了嗎?說一說你們是用什麼方法解決的。

學生的答案可能會有下列情形:

第一種情形:用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例如:

請學生說出圖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並幫助學生把意思表達完整準確。

第二種情形:圖形與算式相結合。例如:

3×4=12(元) 12+6=18(元)

請學生說說圖意,再結合圖形說一說每步算式的意思。

第三種情形:只列算式,沒有圖示。例如:

3×4=12(元) 12+6=18(元)或3×4+6=18(元)

請學生通過畫示意圖來說明每步算式的意思,可讓畫圖有困難的學生參考教材,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設計意圖:畫圖的方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同時有利於學生分析數量關係,也爲更好地理解運算順序打好基礎。

3.觀察比較,認識乘加綜合算式。

(1)課件出示兩位同學列出的綜合算式:3×4+6和6+3×4。

提問:這兩個算式有什麼異同點?

(引導學生說出這兩個算式的相同點是都有“3×4”,不同點是6的位置一個在前,一個在後)

(2)提問:兩個算式中的3×4表示什麼?淘氣的算式是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笑笑的呢?這兩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通過討論、交流可以得出:兩個算式都是先求買麪包的錢數,再加上買蛋糕的錢數,從而求出胖胖應付的錢數)

(3)教師小結:淘氣與笑笑都是把分步列出的兩個算式整合成一個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這樣的算式叫綜合算式。這兩個綜合算式表示的實際意義是相同的,只是先後出現加號與乘號的順序不同。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篇五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間單位“時、分、秒”,並已經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年、月、都是較大的時間單位,理解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要藉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教材選用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素材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學生分析

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時間。

結合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和初步會判斷平年或閏年。

根據以上分析和教學重難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體驗小組合作解決研究主題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發展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數學的聯繫,培養學生樂於探求知識的情感;及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策略:

1、教學模式

本節課我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觀察、討論、合作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使自主探究的方式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教學方法與手段

①應用媒體整合,突破教學難點。

②採用課前準備、課上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貫徹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四、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提示課題。

1、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課伊始,以激動人心的畫面吸引學生注意。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照片,每一張照片都記錄了一些讓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引以爲自豪的的瞬間。你們想看看嗎?(出示課件)讓學生說畫面呈現的'是什麼情景,這些情景發生在什麼時間。最後定格在三幅畫面。讓學生找這裏在記錄事件發生時用了哪些時間單位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年月日,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建立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繫。加深對時間單位的理解。)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新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板書課題)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活動一:觀察年曆,回答問題。

1、合作學習階段:

爲了有效的學習新知,我放手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使課堂教學的起點對準了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然後利用年曆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有目的觀察年曆,並回答問題。如:“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等,孩子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課堂變成了同學們暢所欲言的地方。

2、交流成果階段:

(1)這一階段是課堂的重中之重,學生要把自己通過查找、總結、合作學習得出的結論進行彙報,在此基礎上,教師藉助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出示課件)並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總結並板書:

①一年都有12個月。1、3、5、7、8、10、12每個月都有31天。我們把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

②4、6、9、11每個月有30天。我們把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

③2月有時28天,有時29天。我們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突出2月份這個特殊月。

7個大月和4個小月再加上2月正好是12個月,(板書12個月)。

這時,讓學生把自己的生日,在年曆上圈出來,加強學生對年月日的感性認識。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使每一個學生在傾聽、表達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發現,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合作的快樂。)

(2)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怎樣把每個月的天數很快地記下來?我先讓學生思考,再小組討論,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推薦巧記年月日。(課件出示)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認識大月小月,並掌握各月天數的目標)

(3)教學到這,我考慮到國小生天生好動這一特點,安排了這樣一個遊戲。老師報月份大月請男生起立,是小月的請女生起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樂,使知識得昇華。)

探究活動二:探究平年或閏年。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二月的天數不一樣,那麼2月份的天數有什麼規律嗎?出示xx-20xx年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觀察、討論、發現四年一閏的問題。課件演示:閏年來歷。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平年、閏年的排列規律,通過多媒體演示,加深了學生對平閏年的判斷方法的理解,記憶,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這時我設計了鞏固練習:判斷xx、20xx、20xx、xx年都是什麼年?引出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纔是閏年的知識。

最後是知識拓展計算平年、閏年的全年天數。這一環節讓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很重要,由於計算年份不同,學生有兩種不同答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三)拓展應用,開發智力

整個練習的設計體現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基本練習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練習是一個猜生日的遊戲,通過這個遊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瞭解一些必要的社會知識和重大節日。

(四)總結歸納,落實主旨。

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節課又要過去了,在這節課中你有哪些收穫呢?

(設計意圖:以談話的方式進行總結,不但重視了知識的反饋,而且重視了情感的培養,從而起到了知情共融的良好效果。)

五、板書設計:xx年x月x日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1、3、5、7、8、10、12(31天)

小月:4、6、9、11(30天)

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六、教學反思:

1、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2、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啓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發現中獲取新知,成爲學習的主人。

最新北師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35頁。

二、教學目標:

1、能從各種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認識四邊形的特徵。

2、通過對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3、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準備水彩筆一支。四人小組:一袋四邊形的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麼體育運動?

2、光明國小校園裏,同學們也正在進行各種活動,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出示主題圖)

(1)仔細觀察,在這美麗的校園裏你發現了什麼圖形?(先自己找一找,再同桌交流)

(2)交流彙報,學生可能找到的圖形有:(指名回答,課件單一閃動)

3、導入課題。

在美麗的校園裏有許多的圖形,像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同時閃動這些圖形)這些都是平面圖形,都叫四邊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四邊形。

板書:四邊形的認識。

4、初步感知:你認爲怎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二)探索交流、概括特徵。

1、動手操作。

(1)塗一塗(讓學生感知面)

同學們,數學書第35也有許多的圖形,你能從中找出四邊形嗎?並塗上你自己喜歡的顏色。比一比,看誰塗得又快又好看。

(2)塗完後,同桌交流,說說理由。

(3)集體反饋,爲什麼這些是四邊形,而那些卻不是?

2、討論,概括四邊形的特徵。

(1)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四邊形有什麼特點?(先小組,再反饋)

(2)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

3、判斷四邊形。

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他們是四邊形嗎?(集體用手勢判斷,並說明理由)如果不是,你能把他變成四邊形嗎?(課件演示)

4、我們知道了四邊形的特徵,你能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

(三)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1、分一分:每一小組一信封,內有六種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不規則四邊形和梯形。

(1)活動建議:小組合作,給這些四邊形分分類,組長把分的結果記錄在學習卡上,並說說你們爲什麼這樣分?(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交流分法時,把長方形、正方形分爲一類的分法最後出現)

(2)學生可能出現的分法:

①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菱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四邊形、梯形(沒有直角)。

②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兩組對邊相等),梯形、不規則四邊形(兩組對邊不相等),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正方形、菱形(四邊相等),不規則四邊形、梯形(四邊都不相等)。

③按對角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對角相等),不規則四邊形、梯形(對角不相等)。

(3)在學生分的過程中,一步一步解決一些最基本的四邊形的特徵。(對邊的引導:上下爲一組對邊,左右爲另一組對邊)

2、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我們來看把長方形、正方形分成一類的這種分法:

(1)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的四邊形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小組內說一說,可以藉助三角板和直尺。

(2)小組彙報,得出結論。(在黑板上貼出正方形和長方形)

(3)我們請電腦博士來演示一下。

(4)長方形和正方形同其他的四邊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

(四)(機動)拓展應用。

1、誰來幫幫我。

(1)是一個()形,也是一個()邊形。

(2)是()邊形,有()角,其中有()個直角。

(3)圖中有()個四邊形。

2、自己拿出一個四邊形,剪去一個角後,它會變成什麼形狀,請你動手試一試。

(五)課堂總結。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認識了四邊形。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篇七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統計表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的過程,瞭解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的優點。基於以上的安排,本節課作了如下設計:

1.利用知識的遷移,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了統計意識,也形成了基本的統計數據的能力,利用知識的遷移,着眼於“引”,啓發學生去“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等方式探究新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放性思維。

2.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設計上,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完成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的過程後,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用畫圖的方法整理數據和表示數據的優點,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繫和區別,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根據數據整理的結果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都得到提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好嗎?它和本節課的學習有關喲!

出示謎語:小小兩隻船,沒槳又沒帆。白天帶它到處走,黑夜停在牀跟前。

學生自主猜謎。

(如果沒有學生猜出,師公佈答案:鞋)

師:淘氣和同學們想開一家小小鞋店,應該怎樣進貨呢?我們一起來幫一幫他們吧!

(板書課題)

⊙探究新知

1.確定調查的內容。

選兩名同學到前面模擬開鞋店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忙進貨。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進貨”需要調查哪些內容?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師巡視傾聽)

個體彙報:

預設

生1:應進一些款式新穎的鞋。

生2:應主要考慮鞋號的問題,應調查一下同學們都穿多大號碼的鞋。

生3:我也認爲應根據同學們的鞋號去進貨。

2.以本班學生爲例,對學生們的鞋號進行調查。

(1)小組討論調查方法。

(2)指名彙報。

(3)選兩名鞋店成員,一名調查女生鞋號,另一名調查男生鞋號。

(4)用表格記錄調查結果。

(5)學生彙報並展示調查結果。

師:看統計表,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

生1:男生鞋最大號碼是38號,最小號碼是33號;女生鞋最大號碼是37號,最小號碼是32號。

生2:穿34號鞋和35號鞋的人比較多。

生3:男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號鞋的人最多,有8人。

小結:通過統計表我們發現穿34號鞋、35號鞋的同學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