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猴子過河》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精品多篇)

《猴子過河》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精品多篇)

《猴子過河》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能注意傾聽,並大聲的在集體中講述。

2、引導幼)本站○(兒有序的觀察圖片,根據提問完整連貫的講述故事,豐富詞彙:又……又……

3、教育幼兒在集體活動中遵守秩序。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四幅,又大又紅的桃子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出示桃子圖片引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桃子?什麼動物最喜歡吃桃子呢?

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並嘗試講述(出示圖一)

1、圖上有幾隻猴子?他們來到了哪裏?看到了什麼?

2、這是一棵什麼樣的桃樹?小猴子看到桃樹動作是怎麼樣的?心裏怎麼想的?(豐富詞彙:又大又紅)

3、幼兒學先利用看圖標的提示觀察事件的發展,完整地講述圖片,教師小結。

三、幼兒根據提問嘗試完整的講述圖片內容(出示圖二)

1、河上有什麼?小猴子是怎樣過河的?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們在搶着過河,可以用什麼詞說說他們的動作呢?(豐富詞彙:又推又擠)

2、幼兒大膽猜想故事的發展。

提問:它們會聽同伴的話嗎?請你們猜猜故事會怎樣發展。

四、同時出示2個圖標,幼兒根據連續提問用連貫的句子完整的講述圖片(圖三)

1、它們聽了同伴的話了嗎?現在怎樣過河的?同伴又說了什麼呢?

這個方法好不好?爲什麼(豐富詞彙:又快又穩)

2、幼兒仔細觀察事件發展完整講述圖片,教師小結。

3、出示圖四:小猴子是怎樣爬上樹的?它們吃到了什麼樣的桃子、心裏怎麼想?(豐富詞彙:又香又甜)

4、教師小結。

五、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1、運用接龍的方式講述故事。

2、爲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

六、教師總結講述方式,並教育幼兒在集體活動中遵守秩序。

《猴子過河》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的基礎上,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

2、認識詞組:蘑菇 樹葉 荷葉 手帕

重點:在看看講講的基礎上,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

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說,可以用很多辦法來解決躲雨。

材料準備:

圖加文圖片一幅 目的詞組:蘑菇 樹葉 荷葉 手帕 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1.教師模仿“滴答、滴答”的聲音,問這是什麼聲音?

2.下雨拉,我們小朋友上幼兒園、或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玩,那該怎麼辦?(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簡單小結:小朋友的辦法真多,有穿雨衣、雨鞋、撐傘、戴帽子等出門就淋不到雨了,你們真聰明。

二.出示圖加文圖片,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1.師生一起欣賞故事。

2.剛纔我們一起聽賞的這個故事和我們平時學習字寶寶時有什麼不一樣?

3.教師小結:以前,我們小朋友認字寶寶時,都是隻有字寶寶而沒有圖片的,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看的這幅圖既有很多的字寶寶,還有很多漂亮的圖片呢,這種內容叫圖加文故事。

4.教師一邊念故事一邊插問,幫助幼兒瞭解故事。

(1)看看有哪些小寶寶都沒有帶雨傘呀?

(2)指點圖片兔媽媽,問這是誰呀?對呀指念兔媽媽。

指點圖片兔寶寶,問這是誰呀?指念小白兔。

指點圖片蘑菇,這是什麼呀?指念蘑菇並出示目的詞組:蘑菇。

(3)用相同的方法認識:樹葉、荷葉、手帕。

5.認讀詞組:蘑菇、樹葉、荷葉、手帕

三.遊戲:哪個字寶寶不見了

1.複習今天所學的詞組。

2.教師總結,引起幼兒下次學習的興趣。

《猴子過河》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學會朗誦詩歌。

2、瞭解西瓜和黃瓜在生長過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3、豐富詞彙:瓜藤兒、又大又圓、又細又長。

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學會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胖奶奶和瘦爺爺的手偶各一個;磁帶及錄音機。

2、詩歌圖譜、ppt;筆、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用左右手操縱胖奶奶和瘦爺爺的手偶,通過情景對話引題。

1、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 瘦爺爺:嘿!我是瘦爺爺。

胖奶奶:我喜歡種瓜。 瘦爺爺:我也喜歡種瓜。

胖奶奶:我種的瓜又大又圓,味道甜又甜。 瘦爺爺:我種的瓜又細又長,清口又鬆脆。

2、胖奶奶和瘦爺爺都誇自己種的瓜好,你們猜猜他們種的是什麼瓜?

3、小朋友們猜了這麼多,那詩歌裏的胖奶奶和瘦爺爺到底種的是什麼瓜呢?請聽詩歌《種瓜》。

二、欣賞配樂詩,幼兒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1、教師朗誦詩歌一遍,幼兒傾聽。

2、請幼兒說說胖奶奶和瘦爺爺種的各是什麼瓜。

3、西瓜和黃瓜也和小朋友一樣,都是一點點長大的,你們知道他們是怎麼長大的嗎?

三、課件演示,瞭解西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

1、看ppt聽教師朗誦詩歌一遍。

2、提問:西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中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什麼地方是不一樣的?

四、看圖譜學兒歌。

1、教師指着圖譜完整朗誦一遍詩歌。

2、幼兒跟着教師看着圖譜一起唸詩歌。

3、豐富詞彙:瓜藤兒、又大又圓、又細又長。

(提問:小朋友們看,剛纔胖奶奶和瘦爺爺種的瓜藤各往哪兒爬呀?長呀長呀,胖奶奶種的瓜和胖奶奶一樣,怎麼樣?長呀長呀,瘦爺爺種的瓜和瘦爺爺一樣,怎麼樣?)

4、分男女角色念。(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五、拓展想象,鞏固理解詩歌內容。

1、胖奶奶和瘦爺爺明年還要種瓜,他們會種什麼瓜呢?根據想象,編成詩歌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教師提操作要求。

3、幼兒邊聽音樂邊作畫。

《猴子過河》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大膽猜想故事內容,學習用”……突然……”的句式表達畫面……

2、理解”突然”的意思,體驗”突然”的趣味,嘗試進行故事續編。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重點:學習用重複的句式表達畫面的內容,並能大膽猜想故事發展

難點:理解”突然”的意思,嘗試討論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突然》ppt

活動過程:

一、拋出問題,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們,朱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助老師嗎?你們知道”突然”是什麼意思?

2、”突然”是不是這意思呢?老師找了一個故事,我們去故事裏找答案吧。

二、閱讀猜測,理解故事

1、出示圖片1:你看到了什麼?哦!看到了一隻蜘蛛,那它在幹什麼呢?蜘蛛蕩着鞦韆,它的心情怎麼樣?我們也來和小蜘蛛一起盪鞦韆吧。

2、一隻小蜘蛛正吊在樹枝上盪鞦韆,蕩呀蕩呀,突然--咦,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請小朋友來猜一猜。引導幼兒猜測,教師做適當的迴應。

3、出示圖片2:看,這隻蜘蛛到底怎麼樣啦?那公雞是怎麼吃到它的呢?嗯,一隻公雞跳起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4、現在公雞的心情是怎樣的?爲什麼?它帶着快樂的心情會去幹什麼呢?

5、出示圖片3:公雞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請一小朋友學公雞唱歌)公雞高興的站在草垛上唱歌,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出示圖片4)怎麼啦?對,一隻狐狸撲過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6、出示圖片5、6:狐狸啊,吃的飽飽的,覺得口渴了,然後去幹什麼啦?去了湖邊喝水。我們來學學狐狸喝水的樣子。(教師講述:狐狸正在湖邊喝水)突然--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請誰來說說?突然--一隻獅子竄了出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7、出示圖片7:後來,獅子吃了狐狸之後在幹什麼?

8、一隻獅子在灌木叢中撒尿,突然--(出示圖片8)誰能用突然說一說發生了什麼事情:突然,一隻霸王龍衝了出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9、完整欣賞講述故事圖片1--810、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三、續編故事,激發想象

1、出示圖片10:這隻霸王龍吃了一隻大獅子,霸王龍會去幹什麼呢?吃飽了的霸王龍正躺在太陽底下休息呢……突然--會發生什麼事情?(出示圖片11)

2、幼兒自由討論,續編故事

四、欣賞原創,自然結束

1、出示圖片12:咦?發生了什麼事?

2、一條毛毛蟲鑽進了它的鼻孔,接下來會怎麼樣呢?

3、突然--啊……嚏……(教師演示課件13),誰來說一說?

4、集體表述畫面,好,我們大家一起來說一說:霸王龍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把蜘蛛、公雞、狐狸、獅子全部都噴出來了。

五、聯繫生活,說說”突然”

1、這個故事的題目叫《突然》。小朋友們你們現在知道”突然”什麼意思了嗎?

2、故事中發生了很多突然的事,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

3、出示圖片13、14、15:圖片中小女孩在幹什麼突然會發生什麼事情?之後兩幅幼兒看圖講述。

4、你能用突然說說”生活中的事情嗎?

活動反思

一、激趣引入

出示課題後,我讓學生自己質疑,“冬天到了,人們怎麼過冬?那可愛的小動物又如何過冬呢?”從兒童有興趣的話題導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投入課堂。”接下去,我引導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邊讀邊找答案,使學生做到有目的地去讀書。

二、以讀代講

在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爲本,以讀代講,讓學生用各種方式朗讀,通過充分地默讀、小聲朗讀自主獲得情感體驗。這樣學生有了自由朗讀的空間,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學生通過讀第二自然段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瞭解到燕子、杜鵑、黃鸝到南方過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喜鵲在當地搭窩過冬。通過指導學生讀好第三自然段的語句,學生體會到了青蛙冬眠過冬的方式。

三、在表演中體驗、感悟喜歡錶演是孩子們的天性,表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與創造力。教師實實在在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比如在教學“冬眠”時,我請小朋友上來扮演青蛙,表演青蛙和小螞蟻的對話。通過小朋友的表演、評價,知道了青蛙冬眠時應該是不動的,因爲青蛙冬眠是不吃不動的。如果能讓學生表演一下青蛙冬眠的動作就更加深了對“冬眠”這個詞的理解。

《猴子過河》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移情,體會小羊找媽媽的過程中的哀傷失望等心情,理解故事內容。

2完整的講述故事,能夠按照故事的要素(包括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調理的表述。

3體諒別人的處境,願意幫助別人。

(二)教學重難點目標中提到:引導幼兒通過移情,體會小羊找媽媽過程中的哀傷失望等心情,理解故事內容。讀本中小羊遭到很多次的拒絕,讓幼兒感受到小羊遭受到拒絕後的無助和難過,最後找到溫暖的快樂,重點讓幼兒感受情緒的變化,同時也激發孩子的同情心,願意幫助他人。

活動打算:

(1)律動音樂;

(2)牛媽媽鴨媽媽魚媽媽頭飾和牛寶寶鴨寶寶魚寶寶頭飾若干和一個羊寶寶頭飾一個小男孩頭飾;

(3)分享閱讀大書[小羊找媽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帶着各種小動物媽媽和小動物寶寶的音樂拍手進教室,教師把牛媽媽鴨媽媽魚媽媽請到前面來請牛寶寶鴨寶寶魚寶寶羊寶寶小動物們找自己的媽媽。(放歡快的音樂,教師詢問動物寶寶找到自己的媽媽嗎?),這時有一個小羊寶寶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放悲傷的音樂)。

師:惟獨小羊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小羊爲什麼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呢?(幼兒大膽猜想)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本讀本[小羊找媽媽],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小朋回放到自己的座位上,把你們的頭飾放到椅子下面),此環節調動孩子的好奇心,引出讀本。

(二)建構故事(結合我班幼兒兩年的分享閱讀學習,孩子們觀察畫面仔細,能夠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爲了讓幼兒更好的閱讀圖畫內容,更深入的感受小羊情緒的變化,不受文字限制,思維更開闊,我在多次思量之後,把每一頁文字都遮擋住了。)在引導幼兒解讀畫面信息進行大圖展示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納了以下教學策略:

1預設潛伏,給幼兒創設充分想象的空間在做讀本分析時,前一頁爲後一頁設下伏筆,教師反問,引發幼兒大膽思量。

2仔細觀察大膽表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信息點,感受小羊情緒的起伏,爲幼兒創設觀察機會,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發明問題驗證假設在閱讀每一頁畫面時,及時引導幼兒發明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在下一頁裏來驗證假設結果。

封面:

師:這個讀本的名字叫[小羊找媽媽],小朋友想一想,發生了什麼事情,小羊爲什麼要去找媽媽?(幼兒大膽猜想:小羊出去玩迷路了;小羊被壞人帶走了等)。

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引起幼兒的愛好繼續關注故事發展第一頁:

圖上有誰?他們在哪個地方?(小羊和媽媽,在山腳下;在羊圈裏等)羊媽媽怎麼了?(睡着了;生病了)爲什麼羊媽媽躺着,小羊站着呢?(羊媽媽生病了)羊媽媽生病了,小羊的表情是什麼羊的呢?(悲傷)羊媽媽就在這裏,它只是生病了,小羊爲什麼還要找媽媽呢?(羊媽媽死了)師撕掉遮擋紙條總結畫面,有感情地朗讀文本(驗證幼兒猜想結果)師:羊媽媽真的死了,那小樣這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呢?(小羊非常悲傷)第一頁重點讓幼兒感受到小羊失去媽媽悲傷的心情。

第二頁:

這時小羊來到了哪裏?(山頂上)它看見了什麼?(其他的小羊寶寶和媽媽在一起)這個時候小羊心裏怎麼想的?(我的媽媽也在那該有多好啊!)它的表情是什麼樣的?(羨慕)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總結畫面:接下來小羊會去幹什麼?

(幼兒大膽推測)第二頁重點觀察,引導幼兒體會小羊悲傷難過的情緒,引出小羊要去找媽媽的想法。

第三頁:

小羊又來到了什麼地方?(山坡上)遇見了誰?(馬)小羊會對馬說些什麼?(幼兒大膽推測)馬又會對小羊說些什麼?(幼兒大膽推測)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小羊遭到了馬的拒絕心情會是怎麼樣?(幼兒大膽推測)請兩個幼兒來表演馬和小羊的對話。(帶着情緒表演)小羊遭到拒絕,它會去幹什麼?(繼續找媽媽)第四頁:

小羊又來到了什麼地方?(山腳下)遇見了誰?(牛)小羊會對牛說些什麼?(幼兒大膽推測)牛又會對小羊說些什麼?(幼兒大膽推測)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小羊遭到了牛的拒絕心情會是怎麼樣?(小羊更加悲傷了)小羊又一次遭到拒絕,它會去幹什麼?(繼續找媽媽)

《猴子過河》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 篇六

【設計思路】

教師在分析作品的基礎上,依據作品情節的轉換點、大班幼兒生活經驗和幼兒認知心理特點,設計了“螃蟹小裁縫”這一集體活動,並預設了以下關鍵提問,以此引導幼兒討論:

螃蟹小裁縫爲什麼要寫告示?

螃蟹小裁縫認爲自己吃虧了,你覺得呢?爲什麼?

大象和大蟒蛇爲什麼要送水果給螃蟹小裁縫?

螃蟹小裁縫爲什麼一開始要貼告示?後來又要撕掉告示?

如果你是小裁縫,你會怎麼做?你要不要收費?(追問:你們認爲賺錢重要還是幫助別人重要?說說你的理由。)

這些提問的設計旨在通過“討論”給予幼兒更多主動思維、自主表達的機會,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引發多元互動(人際互動,材料互動)和多向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情趣,能在情節展開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嘗試用閱讀方式尋找故事的結局)。

2.初步理解小螃蟹與動物朋友們的心理變化,體驗朋友之間的友誼和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引發幼兒討論

師:大象拿出10元錢,說:“那可沒辦法,你自己說的,按件算。”

師:“你認爲大象的話有道理嗎?爲什麼?”(引發幼兒討論)

幼:大象說得對,因爲螃蟹小裁縫的告示上就是這樣寫的。

幼:這叫信守諾言,我媽媽教我的,就是說話要算數,不能賴皮。

師:哦,“信守諾言”就是說話算數,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對嗎?(幼兒呼應“對的”)

幼:不對的。

師:哦,你認爲誰不對?

幼:大象不對,因爲螃蟹小裁縫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個星期。

師:那你認爲大象付了10元錢,是付多了還是付少了?

幼:付少了。

師:現在有兩種觀點,有的小朋友認爲大象說的有道理,因爲螃蟹小裁縫在告示上寫了什麼?(幼兒集體回答“做衣服,不論大小,按件算,每件10元”)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但也有小朋友認爲螃蟹小裁縫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大象只付了10元錢,好像是太少了哦。

師: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繼續看下去。(播放課件,出示大蟒蛇)

(設計意圖:面對幼兒的兩種觀點,教師不應該急於表態,而應通過適時追問,給予幼兒真正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讓幼兒更加大膽、自主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此外,教師在教學現場及時捕捉到個別幼兒表達的“信守諾言”一詞,馬上請幼兒將自己對它的理解介紹給大家,然後在小結中非常自然地引用了“信守諾言”,充分體現了教學中教師與幼兒的教學相長。)

二、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深入討論

師:大象來了,它帶來了很多香蕉……大蟒蛇也來了,它的頭上頂着一籃蘋果。大蟒蛇說:“這籃蘋果送給你,爲了感謝你給我做了這麼好的褲子。”

師:“大象和大蟒蛇爲什麼要送水果給螃蟹小裁縫?”(引發幼兒討論)

幼:因爲大象覺得衣服好看,所以來謝謝螃蟹小裁縫。

幼:蟒蛇也是來謝謝螃蟹小裁縫的。

師:大象和大蟒蛇送給螃蟹小裁縫水果,除了表示感謝,還有別的原因嗎?

幼:大象覺得錢付的太少了,所以送來很多香蕉。

師:你們認爲請別人做衣服或者做褲子到底要付錢嗎?

幼:要付錢的。

幼:要付錢的,可以少付一點。

師:螃蟹小裁縫看到朋友們送來了那麼多水果,心裏會怎麼樣呢?

幼:非常快樂。

(設計意圖:教師始終耐心傾聽幼兒的回答,並順勢追問,在引導幼兒討論的過程中不僅讓幼兒感受作品傳遞的美好友情,又讓幼兒明白了基本的生活準則、買賣規則。這樣的討論使每個幼兒得到讚賞、得到認可、得到鼓勵、得到指導。)

三、進入故事高潮,激發幼兒自主思考

師:晚上,螃蟹小裁縫悄悄地把那張告示撕了下來。它對自己說:“幫助朋友纔是最快樂的啊!”從此以後,到螃蟹小裁縫這裏來做衣服的顧客就更多了。

師:“如果你是螃蟹小裁縫,你會怎麼做?”(引發幼兒討論)

幼:我不收錢。(有幼兒呼應)

幼:不收錢怎麼養活自己和孩子呀!

師:這話也有道理。那你認爲賺錢重要還是幫助別人重要?

幼:都重要。

幼:我認爲幫助別人重要,但是也要收錢。

師:你們知道生活中的裁縫幫別人做衣服或者做褲子是怎麼收費的嗎?

幼:不知道。

師:這個問題我也不是很清楚,留給大家去打聽一下,然後我們再來討論好嗎?

(設計意圖:教師拋出的問題使文學作品迴歸到了現實生活。在問題討論中,面對不同認知經驗、生活經驗幼兒的發言,教師不是簡單重複或者肯定,而是在不同迴應語式中拓寬幼兒的思維角度,拓展幼兒的認知經驗。最後,教師拋出一個“我也不是很清楚”的問題,體現了教師“智者的糊塗”,使討論可以延伸到集體教學活動結束後。)

四、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