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9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9篇《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的範文。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9篇)

篇1: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蘇教版

教學目標:

1. 體會歌詞中表現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鋼鐵意志。

2. 體會歌詞語言的高度概括、用詞的準確生動。

3. 體會歌詞使用的比喻、反覆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理解歌詞中關鍵詞句的含義及其表達作用。

教學難點:體會歌詞的氣勢美和音樂美。

課前預習:收集紅軍四渡赤水、過雪山草地的史實。

一.字詞檢測:

音:黔 皚皚 氈 炊chuī 毯tǎn 侵qīn

似 sì 水似銀 似乎 重 chóng 重飛渡 扎 zhā 紮營盤

shì 似的 zhòng 重兵 zā 包紮

乘 chéng 乘機,乘人之危 行 háng 行情,欺行霸市 jiě 解嘲

shèng 千乘之國 xíng 行囊,行雲流水 解 jiè 解送

奇 qí奇怪 xiè 跑馬賣解

jī 奇數

形: 渴 解渴 渴求 渴望 飢 充飢 飢餓 饑荒 皚 皚皚 襲 襲擊

喝 喝水 喝彩 肌 肌膚 肌肉 肌體 鎧 鎧甲 壟 壟斷

錘 千錘百煉 鋼 鋼鐵

捶 捶胸頓足 剛 剛強

義:皚皚

奇兵——出乎敵人意料而突然襲擊的軍隊。

重兵——力量雄厚的軍隊

壓——逼近

境——邊境

天險——天然的險要地方。(天塹: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溝。)

棄甲——義同“丟盔棄甲”,形容打了大敗仗時的狼狽相。

調虎離山——比喻爲了便於乘機行事,想法子引誘有關的人離開原來的地方。

茫茫——沒有邊際看不清楚。

炊——燒火煮熟食物。

千錘百煉——這裏比喻多次的鬥爭和考驗。(千磨萬擊:多次擊打鍛鍊。)

草毯泥氈——比喻戰鬥生活艱苦。

紮營盤——即紮營,軍隊安營駐紮。扎,駐紮。營盤,軍營。

高於天——於,比。

二.創作背景

組歌是由內容上有聯繫但又有相對獨立性的一些歌曲組成的聲樂套曲,組歌的演唱形式有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等。本文選自《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1965年爲紀念紅軍長征勝利30週年而作,北京部隊戰友歌舞團當年首演於北京。全曲由十個樂章組成:①告別②突破封鎖線③遵義會議放光輝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飛渡大渡河⑥過雪山草地⑦到吳起鎮⑧祝捷⑨報喜⑩大會師。這部大型聲樂作品,採用領唱、重唱、齊唱、合唱及樂隊的表現形成,融匯長征沿途各地民間音樂和工農紅軍歌曲而加以發展,藝術地再現了紅軍長征途中若干重大歷史事件,構成一部宏偉壯麗的英雄史詩,塑造了中國工農紅軍的光輝形象,熱情謳歌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偉大勝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過雪山草地》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六曲。

三.背景資料:

1. 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戰役,是毛澤東根據情況的變化,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以少勝多變被動爲主動的光輝戰例。(毛澤東運用一系列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如在“反圍剿”戰鬥中,採用了“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先打弱敵,在運動戰中各個殲滅”等戰術;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中運用“調虎離山”之計;“國內革命戰爭”中,運用“蘑菇戰鬥”、“運動戰” 等;“淮海戰役”中用“甕中捉鱉”戰術;“遼瀋戰役”中用了“關門打狗”之計……)

2. 紅軍長征途中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這些雪山海拔高,山頂終年白雪覆蓋,空氣稀薄,氣候複雜多變;草地主要指四川松潘的毛爾蓋草地,上面泥潭、沼澤遍佈,且被草蔓遮蓋,極具隱蔽性,一不小心,人畜就可能遭滅頂之災。紅軍長征途中前有殺敵,後有追兵,空中有敵機盤旋,紅軍指戰員連續行軍作戰,缺少衣食,藥品奇缺,許多戰士尤其是傷病員都倒在了雪山草地。雪山草地,是長征途中最難走的一段道路。丁甘如(長征時任紅三十一軍第九師師部測繪員,援西軍司令部作戰參謀。後任成都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顧問。1961年晉升爲少將軍銜)詩作:

《過雪山草地》

萬苦艱辛出重圍,又入雪山荒原地;飢腹奇寒旦可忍,難捱高原氣體稀。

三軍肝膽硬如鐵,經得狂風暴雨侵;飢寒交迫不掛齒,全靠主義照征程。

神兵飛奪臘子口,會師陝甘挫追敵;日寇深入民族危,爲求解放戰到底。

《悼戰友》

三過草地苦難熬,雨夜棲身牛糞房;

篝邊戰友長辭去,別前鞠躬淚含眸。

四.欣賞歌曲、研讀詩歌

1. 欣賞《長征組歌》音像作品:《四》16:33-23:50 《過》27:24-36:10

2. 教師出示自讀問題,學生合作討論

(1)書後練習二——找出這兩首歌詞的中心句,從而明確歌詞的主題

學法指點:如何判斷歌詞的中心句?可從中心句與其他句子內容上的聯繫,中心句在歌詞中的具體位置(一般出現在歌詞的結尾處,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中心句在表達這首歌詞的主旨方面的作用,中心句與《長征組歌》主旨的關係等方面考慮。

〖參考〗《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寫一系列戰事(在路途難行、敵軍重兵圍困下,紅軍依靠毛主席的正確指揮,演出了四渡赤水、飛渡烏江、威逼貴陽、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驚奇的活劇,徹底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意在突出一個“奇”字,讚揚毛澤東出奇制勝的軍事藝術,所以最後一句是中心句;《過雪山草地》描寫紅軍(在百困交加的情況下,翻越雪山、穿過草地的)的驚世壯舉,意在表現紅軍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所以最後一句是中心句。

(2)請根據你的理解把這兩首歌詞劃分層次,並歸納層意。

〖參考〗《四渡赤水出奇兵》:第一部分(第1-5行),表現紅軍在橫斷山脈行軍的艱難和親人送水解渴的軍民魚水深情——因爲沿途人民羣衆對工農紅軍的支持和擁戴,是紅軍四渡赤水、克敵制勝的羣衆基礎。{ 四渡赤水戰役取得勝利,靠的是紅軍頑強的意志、樂觀的精神,靠的是人民的支持幫助,靠的是毛主席的英明領導。}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現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一場出色的運動戰,讚揚毛主席用兵如神。這一部分分兩層。第一層(6-9行),描寫紅軍在幾十萬國民黨軍圍、追、堵、截下面臨的艱難處境。(路難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敵人的重兵重重封鎖,是紅軍戰士們面臨的更大困難。)第二層(10-17行),展現紅軍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調動敵軍最終擺脫其圍追堵截而進行的幾次重大戰鬥畫面,讚揚毛主席用兵如神。“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總述了四渡赤水河戰役中紅軍巧妙運動、出奇制勝。以下五句基本按照戰鬥的先後順序來寫。(毛澤東指揮紅軍四次渡過赤水河,牽着敵人鼻子走,調動敵人的兵力出雲南,爲紅軍北上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因爲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說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昆明逼貴陽”這兩句分別講的是中央紅軍第二次渡過烏江的故事和聲東擊西佯攻貴陽又轉向昆明進發從而牽動敵人的大批兵力讓敵人疲於奔命的故事。這正是毛澤東聲東擊西戰略的具體實施。)

《過雪山草地》:第一部分(1—4行),描寫紅軍過雪山草地時遇到的極大困難。第二部分(5—12行),描寫紅軍戰天鬥地、以野菜充飢的頑強鬥志,並且由表及裏,揭示了紅軍戰士力量的源泉——同甘共苦、充滿理想。

(3)《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詞非常準確生動,請你從敵人、紅軍兩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動詞,分析其作用或妙處。

〖參考〗“壓”寫敵軍來勢洶洶,“棄”、“丟”寫敵人狼狽不堪、望風而逃,前後對比鮮明,反襯我軍的神勇;“出、飛渡、臨、逼、趕、襲”寫紅軍作戰機動靈活,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走”古義是跑,這裏既說明紅軍徒步長征的艱難,又寫出紅軍運動的快捷;“飛”寫出紅軍再渡烏江天險的神速。

(4)兩首歌詞都恰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你任選一種舉例說明並談談其表達作用。

〖參考〗《四渡赤水出奇兵》:

①“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來水似銀。”用比喻、誇張極寫紅軍轉戰川黔邊境所遇到的嚴酷的自然環境。

②“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把軍民關係比作魚水關係,說明紅軍和人民羣衆之間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誼。

③反覆吟唱“橫斷山,路難行”,強調突出紅軍行軍的艱難。

《過雪山草地》:

①“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用誇張手法突出了紅軍敢於戰勝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

②“雪山低頭迎遠客”,(不直接說紅軍戰士把高聳的雪山踩在腳底下,)“低頭”、“迎”把雪山擬人化,寫出紅軍不畏艱難、豪邁樂觀的氣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悅之情。

③“草毯泥氈紮營盤”, “毯”、“氈”用比喻精練生動地展現了過草地時艱難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紅軍在惡劣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怕難”的鋼鐵意志。

④“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 用對偶充分表現了紅軍飢寒交迫的處境,一個“更”字,一個“越”字,再次突現了紅軍“不怕難”的精神。

3. 這兩首歌詞有異曲同工之美,說一說它們在寫法上有哪些共同特點?

〖參考〗①都通過中心句直接表達主題;②均由兩部分組成,都對紅軍所遇的困難作了描繪,以此襯托紅軍將士的高貴品質;③句式都長短交錯,整齊中略有變化:都以七言爲主,整齊的句式、和諧的韻腳,表現了一種壯闊的場面、宏大的氣勢,表現了紅軍從容不迫、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樂觀豪邁的情懷;都用整齊集中的三言句描繪紅軍所處的險惡處境,渲染了一種緊張、激烈或莊嚴、殘酷的氣氛,對紅軍起到了烘托作用。 [不同:《過雪山草地》主要是表現自然環境的惡劣,紅軍飢寒交迫、生存危機之嚴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則既表現了自然環境的惡劣,也寫了敵軍的兇猛攻擊。]

4. 我們也讀了很多有關長征的故事,請你思考一下:故事與歌詞在語言表現形式上有什麼不同?

〖參考〗故事需有完整情節,以敘事、描寫爲主要表達方式,敘事生動具體,篇幅長;詩歌語言凝練,重在抒情。

五.情感遷移

1. 這一課的學習對我們的啓發:學習革命前輩優良傳統,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養戰勝各種困難的意志品質。

2. 書後練習三(說改革開放是一次新長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一是處於歷史轉折時期,二是氣勢宏偉壯麗,三是任重道遠,四是影響深廣〖改革開放跟長征一樣都是處在歷史轉折時期,同樣是氣勢宏偉,影響深廣,新的長征路比幾十年前的長征更曲折、更艱難,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只有發揚長征精神,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或〖改革開放是一個全新的事業,是一次新的“長征”,它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依,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實實在在地努力奮鬥開創未來。同時,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挫折,纔會真正實現人民的富裕、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當前應怎樣發揚長征精神,可以從大處着眼,面對強敵時,必須發揚長征精神,審時度勢,正確決策,一往無前,也可以聯繫本地經濟文化建設來談,還可以聯繫本人實際來談體會。〖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應當發揚艱苦奮鬥、忘我犧牲、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始終依靠全體人民的聰明才智,以人民羣衆的最根本利益爲重,發揚齊心協力、同甘共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發揚長征的優良傳統,去開創美好幸福的明天。〗)

六.創新訓練

如果把這兩首歌編製成MTV電視片,說說你的設計思路。

七.拓展賞析:

到吳起鎮

鑼鼓響,秧歌起。

黃河唱,長城喜。

臘子口上降神兵,

百丈懸崖當雲梯。

六盤山上紅旗展,

勢如破竹掃敵騎。

陝甘軍民傳喜訊,

徵師勝利到吳起。

南北兄弟手攜手,

擴大前進根據地。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降神兵( ) 掃敵騎( ) 手攜手( )

2. 概括一下這首歌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紅軍戰士經過千辛萬苦,勝利到達吳起鎮大會師的喜悅與自豪之情。

3. 這首歌詞開頭的兩句連用4個三字短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你認爲該用怎樣的語氣誦讀?

4個三字短語激昂、歡快,表達出軍民同慶勝利的喜悅與自豪之情。宜用歡快、自豪的語氣來讀。

4. 請你談談這首歌詞與課文所選二首歌詞的共同之處,談兩點即可。

可從思想感情與表現形式兩方面入手。

八.佈置作業:

1. “調虎離山”是我國古代用兵“三十六計”之一。你還能寫出“三十六計”中其他計策嗎?請寫出4個。(苦肉計、聲東擊西、打草驚蛇、連環計、圍魏救趙等)

2. 學唱《長征組歌》

篇2: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蘇教版

長征難,重走長征路更難!

這是朗讀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在這個單元中,孩子們將從學習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開始來學習朗讀詩歌。

單從詩句來看,《四渡赤水出奇兵》這首詩的層次是比較清楚的:前面的長短句交錯,表現了當時環境的惡劣,襯托了紅軍戰士堅強的意志,後面長句着重描寫了紅軍的神勇與指揮員的戰鬥智慧。但是後面的句子包含的信息容量太巨大了:四渡赤水奇在哪裏?烏江天險怎樣重飛渡?兵臨貴陽怎樣逼昆明?調虎離山怎樣襲金沙?這些歷史情節早已離孩子們遠去了,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裏怎樣讓孩子們走近歷史去由衷地體會“用兵如神”?開始我想在課堂上只把詩句讀懂,詩句裏的歷史讓學生在課外去了解,然後以故事會的形式來交流,但是,我聯想到在課前我所做的“艱苦卓絕”的工作,我放棄了個想法。在課前,我查找了許多關於四渡赤水的資料,在這些資料中對這段歷史都有大量的文字介紹,其中有錯綜複雜的線路、陌生拗口的人名、還有撲朔迷離的前因後果,我甚至動用家人的關係請教了部隊的“專業人士”,最後還是沒有徹底理清楚,我怎麼能把這個難題丟給學生?最後,我還是選擇了邊讀邊補充的方式,在補充背景中創設情境,在創設情境中理解詩句,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指導朗讀。

當然,我補充的背景都是淺層的,都是梗概,我把重點放在了理解詩句和朗讀詩句上。其實在課前我也學生收集了相關資料,但剛上五年級的學生並不能在如此多的信息中去甑別去選擇,甚至有的孩子連把自己收集的資料讀完的耐心都沒有,這就使課堂上老師的引導顯得格外重要。那麼,對於這樣一些關聯着厚重歷史的課文,讓學生對歷史的瞭解達到什麼程度才比較合適?這種滲透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操作?以掃清學生的理解障礙、朗讀障礙爲標?還是以學生的求知慾望爲標?

在備課時,我總是把自己想成一個學生,我總是在動筆之前問自己,如果是你,你想從這節課中學到些什麼技能,獲得些什麼知識?所以,我的備課總是很艱難,每一段相關的歷史,每一種相關的文化我都想翻個底朝天,讓自己在走上講臺時底氣更足一些。但也正是這樣,我的教學工作受到了許多牽絆。走到高段,課文愈加深奧,現在的我,渴望早日突圍!

篇3: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蘇教版

反思一:這篇課文節選的是介紹重慶的相關文字。以說明爲主。對這樣的文章孩子們一直以來感覺比較枯燥。由於我們班有些同學是進城務工農民的子女,他們來自各地,當然也有來自重慶的孩子。爲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我臨時改變了導學案上的導入部分。開課之前,我請這些來自重慶的孩子和曾經到重慶旅遊的孩子們談談他們眼中的重慶,有的還操着重慶方言說,雖然他們的介紹凌亂,但孩子們聽得精精有味。帶着興趣再來讀課文,孩子們是一邊讀一邊笑。並且很快概括出這篇課文介紹了重慶的什麼。“興趣是的老師”,我深信這句話,並且已感受到這句話 相對這個單元的課文來說,這是比較簡單的一篇了。

說它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是因爲語言比較平實,沒有太多的背景要了解,而且內容的層次比較清楚。

反思二:這一課我抓住了兩個重點,一是內容上重慶作爲“山城”和“霧城”這個重點,還有一個就是寫法上說明方法這個重點。其實朗讀也是重點,但因爲這是一段解說詞,所以我忽略了,等到在課堂上檢查時,才知道,很多孩子把解說詞朗讀中輕鬆、舒緩的要求理解成了隨意。所以在讀就變成了念!並且在上這一課的過程中,我還發現學生的讀書時視野非常狹窄,眼睛只盯着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有朗讀和理解的提示語,但是孩子都忽略了。以至於在課堂上浪費了很多時間。

下課後對本課的朗讀進行了反思,教師沒有關注朗讀指導是學生朗讀不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如果在備課時考慮到了這一點,我想我心裏也是有疑惑的:對於這樣的課文怎樣進行指導?現在的朗讀並不提倡教師具體的指導,如重音、停頓等的處理,而是提倡情隨文動,讀由情發,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積蓄感情的基礎上去讀,可是這篇課文側重於理性的說明,怎樣調動學生的情?怎樣引導學生去讀?帶給我的愉悅。

篇4:蘇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松鼠》

[教學流程]

教學目標:

1.感受松鼠的美麗和可愛。

2.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松鼠的美麗和可愛。

難點: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渲染學習氛圍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森林樂園玩,好不好?

2.這一路上會遇到許多動物,咱們一見到他們就馬上跟他們打聲招呼,怎麼樣?(師播放動畫,畫面上出現幾種小動物)

〈二〉整體感受松鼠

1.松鼠這一課大家預習過了吧,你覺得松鼠怎麼樣?

2.課文給我們介紹了松鼠的哪些方面,打開書,讀一讀,你一定會知道!

(瞭解課文是從松鼠的樣子、遊玩、搭窩、吃食四個方面進行描寫,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三〉感受松鼠的外形的美

1.我們班的小朋友讀書可認真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松鼠樣子的,誰來讀第一自然段。

2.現在我請大家做件事,你們再看看這段話,記住你認爲很關鍵的詞語,待會我要考考大家的記性。

3.讀完了嗎(讀完啦)都記住啦(記住了)開始考啦。這個自然段從哪些方面描寫了松鼠的樣子?(生搶答)

師:下面,可要睜大眼睛,集中注意力,跟着我的鼠標走。鼠標點到哪,你能想出文中用了哪些關鍵詞語來描寫,你就馬上舉起手。

4.指導朗讀。

(1)剛纔,大家記住的關鍵詞都寫出了松鼠的美麗、可愛。現在,誰想試着讀一讀。

(2)誰敢說有一句我比他讀的更棒呢(抓住句子指導朗讀)

(3)師生接讀

(4)誰也上臺來當回小老師,和你的學生們合作讀這個自然段?

〈四〉感受松鼠打窩的巧

1.讀的不錯,松鼠不只樣子美麗,也很機靈,他還有什麼本領呢?(會搭窩)請一位同學讀讀這個自然段(生讀)

2.下面請大家看這一句(出示“窩搭好了……風吹雨打了。)

3.質疑:爲什麼松鼠把窩搭好後,還要加個蓋呢?

你能在這句話中找到答案嗎?

4.感受打窩的巧妙

看來,松鼠搭窩過程中的每一個舉動都有他的目的。(出示整段)

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句(松鼠常常把窩……這樣就……)那麼在松鼠搭窩的過程中,你覺的哪也可以加一條橫線,並說說松鼠這樣做的目的?看來,松鼠真是一種聰明的動物呀!(板書:聰明)

〈五〉感受松鼠活動的趣

1.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松鼠是怎樣活動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2.請同學們放聲自由讀這個自然段。

3.瞧,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張松鼠追逐嬉戲的圖片,你們覺得這圖片怎樣?

4.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聰明。我相信你們一定能運用書上沒有出現的精彩動詞讓這幾隻松鼠動起來。先到小組中討論討論,想好了,就上來寫吧!生上臺寫。

5.松鼠玩夠了,鬧夠了,也要休息了。那我們也靜靜地把剛纔想到的,說到的松鼠追逐嬉戲的情景寫下來。讓頑皮、可愛的松鼠留在你的文字裏,留在你的記憶中。(生寫)

篇5:蘇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太陽》

教學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並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與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3.瞭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理解並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係。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攝、殖”等4個生字,會寫“抵、氏”等10個生字。理解並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主要段落的結構特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猜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謎語: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準是下雨或颳風。

提問:“它是誰呀?”——太陽公公

大晴天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太陽。可是你知道關於太陽的知識嗎?這節課就向大家介紹一下

板書:太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

1.學生齊讀課文。

2.學習生字生詞:

(1)齊讀詞語表中的詞語。

(2)教師指導正確書寫易錯字:殖蔬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交流收穫

1.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請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生總結,彙報

課文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紹太陽遠、大、熱三方面的特點

第二部分(4—8):講太陽和人類的關係。

2.我們來讀第一部分。思考,這部分介紹了太陽哪些特點?

生總結、彙報

板書:特點:遠大熱

3.作者先給我們講了一個傳說。你知道介紹傳說的作用嗎?

生總結、彙報

師:介紹神話傳說,增加文章的神祕感,引起閱讀興趣。

4.找出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之間的過渡句,說說過渡句的作用

生總結,彙報

生:“雖然……但是……”用這個關聯詞結束上文,引起下文“關係密切”的介紹。所以,這是過渡句,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板書:關係密切

5.第二部分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生總結、彙報

第二部分是總分總的結構,文章先說“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緊接着就分段告訴我們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雨雪的形成、風的形成、太陽的殺菌能力和給我們送來光明和溫暖。最後用“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來結束。前後呼應。

四、作業超市

1.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兩遍。

2.熟讀課文,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上網查找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以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2.瞭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太陽的哪些特點?

二、學習1---3自然段,品味說明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課文是用什麼方法來介紹太陽的“遠”、“大”、“熱”的特點呢?在前三個自然段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生交流、彙報

師出示句子

(太陽離我們……也要飛二十幾年。)

思考:A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句子,讀出“遠”,讀出感情。

師總結:這段話採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準確,更容易理解,突出了“遠”的特點。

2.課文是怎樣寫太陽“大”的特點呢?生找句子,並彙報

出示句子

(我們看到太陽……所以我們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麼大。)

A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好處?

B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作比較。

3.體會描寫“熱”的句子:

A找出描寫“熱”的句子,說說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好處是什麼。

生總結,彙報

出示句子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板書:列數字。

B讀一讀,讀出“熱”的特點

4.小結說明方法。

師:在介紹太陽的特點的時候,作者主要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更易於理解。

三、學習4---8自然段,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1.體會第四自然段第一句的作用。

2.默讀5---7自然段,說說太陽和我們的關係密切在哪裏。

A指名答,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相關資料圖片。

B請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讀,並做出評價。

板書:動植物的生長和人的繁殖靠太陽形成雨雪形成風殺菌

C出示最後一自然段,反覆朗讀,體會太陽作用之大。標出中心句。

D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太陽,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四、佈置作業。

上網查找關於太陽的其他知識。

上網查找自己喜歡的天體的相關知識。

篇6:蘇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松鼠》

教學目標

1.認識“慄、矯”等13個生字,會寫“鼠、仁”等13個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把握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把握重點詞句的含義。

3.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慄、矯”等13個生字,會寫“鼠、仁”等13個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小動物?請你用簡潔的語言介紹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2.(出示松鼠圖片)請看大屏幕,請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

板書:松鼠

讓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進入松鼠的世界,去認識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爭取把課文讀流利。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

(3)結合上下文理解“嬉戲”、“遮蔽”的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句

[出示榛子、橡慄、苔蘚的圖片]

灰褐色:[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是什麼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嬉戲”你怎麼理解?

(2)識記生字,掌握多音字。

晃 huǎng( )huàng( )

組完詞同桌訂正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想一想: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試着在括號裏填上詞語。

討論:(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討論:如果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該怎樣分?爲什麼這樣分?

全班交流,總結

第一部分(1):先總寫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再分別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進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介紹松鼠的形體特徵。

第二部分(2):主要從松鼠的活動範圍和活動時間兩個方面介紹松鼠的性格特徵。

第三部分(3、4):從松鼠的行動、儲備食物過冬和搭窩寫出了松鼠聰明、警覺、乖巧的特點。

第四部分(5):介紹了松鼠的繁殖、換毛及愛乾淨的生活習性。

四、細讀第一段,瞭解外形

1.默讀,找一找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_____”畫出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呢?試着填一填:在寫松鼠的外形時,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詳細描寫了松鼠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特徵,把小松鼠寫得非常美麗可愛。

板書:外形特徵

面容——清秀

身體——矯健

四肢——輕快

尾巴——上翹

3.讀第一段,討論:你認爲這段好在哪兒?

小結:文中第一段確實寫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點,運用了恰當的形容詞、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寫具體了,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美麗可愛。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借鑑。

4.指名讀,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朗讀指導:我們在朗讀過程中要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要讀出這種情感,我們首先確定描寫松鼠的重點詞語如“乖巧、漂亮、討人喜歡、面容清秀、敏捷、機警”等詞語,並通過重讀、輕讀等方式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介紹它的外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松鼠的生活習性,從中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聽意思寫詞語

動作迅速而靈敏。(敏捷)

小巧、靈活、精細。(玲瓏)

遮住的意思。(遮蔽)

遊戲、玩耍。(嬉戲)

2.《松鼠》一課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分別寫了什麼?

生回答問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瞭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二、精讀課文,瞭解習性

1.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說一說這部分介紹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徵。

生總結,彙報

板書:性格特徵---膽小(活動範圍活動時間)

2.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生活習性?默讀課文第二部分,選擇一方面來準備並在全班介紹。

3.指名介紹,隨機導學:

讀第三部分,看看這部分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松鼠的特點?

生總結、彙報

板書:行動、儲備糧食搭窩(聰明 警覺 乖巧)

師:你們瞧,作者把松鼠搭窩的過程寫得多具體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畫出來?

(先……再……然後……)

師生對讀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學生動筆,用上“先……再……然後……”寫一段話。

寫後交流。

4.讀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

生總結、彙報

板書:生活習性(繁殖 換毛 愛乾淨)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請2名同學分部分讀全文。

2.說一說:通過學習課文和查閱資料,你對松鼠有了哪些瞭解?

3.學習了本文之後,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徵;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白鷺》。

四、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第3題。

2.繼續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接着寫一寫它的生活習性。

篇7:蘇教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理解12個詞語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熱淚盈眶”3個詞語造句.

2.會把課後練習1中的三個問題的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並寫下來。

3.感受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關心羣衆生活,嚴格遵守紀律的崇高品質,感受革命戰爭時期軍民魚水般的深厚情誼。

4.學有餘力的學生,按“塞銀元一一縫銀元一一送還銀元”的順序複述課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把課後中的三個問題的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並寫下來。

教學難點 按“塞銀元一一縫銀元一一送還銀元”的順序複述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讀通全文,自學生字新詞,理清脈絡,結合習題1中的(1),重點教學第二段。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1.揭題:兩塊銀元。

提問:“銀元”指什麼?

2.看到這個課題,你會怎樣想呢? (學生討論)

(爲什麼以“兩塊銀元”爲題? “兩塊銀元”與哪些人有關? “兩塊銀元”能說明什麼問題?大家學了課文後,就會明白了。)

二、聽錄音,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自學課文。

(一)自讀課文。

1.讀準生字,劃出新詞

①按字的音、形、義的要求學會生字:

②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字典理解新詞。

2.根據“塞銀元一縫銀元一還銀元”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二)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注意讀準:翹舌音;承(chéng),平舌音:損

辨別;沏一徹:損一捐:怨一怒。

2.你是怎樣理解新詞語的。(學生討論,再提出不理解的)。

3.填空:課文可分段,是按的順序分段的。(先填空,再討論段落的起訖。)

四、講讀課文。

1.輕聲自由地讀第—段。

(1)劃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主要人物。

(2)想—想第2句話的作用;(引出兩塊銀元的故事)

老師簡介背景: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爲解放戰爭時期(又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巨大勝利,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被消滅。《兩塊銀元》故事就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發生的。

2.默讀第二段。

思考討論:

①這一段主要寫什麼? (塞銀元)

②爲什麼劉司令員、鄧政委要賠孫老漢兩塊銀元?

a. 用“一一”劃出老漢打碎茶壺的句子(表情朗讀時,注意體會老漢焦急,語速稍快。

b. “.’圈出鄧政委把銀元塞給孫老漢的有關詞語。

③投影顯示(句子)。

劉伯承笑着說:“老孫,這就不對了,你要幫助解放軍遵守紀律嘛。”

茶壺是孫老漢打破的,爲什麼劉伯承要說“你要幫助解放軍遵守紀律”呢? (學生討論)

④“塞銀元”這件事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發生的,劃出有關句子。

投影顯示(句子)。

“孫老漢見兩位首長日夜操勞,……忙沏了一壺茶送過去。”

a.分別劃出孫老漢所見所感所爲的語句。

b.這句話表達了孫老漢對兩位首長怎樣的思想感情? (敬佩與疼愛之情)

c.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這位樸實農民對解放軍首長的敬愛之情·

d.仿說句子。

⑤感情朗讀第二段,讀出孫老漢對兩位首長的敬愛之情和打碎茶壺焦急的心情以及體會兩位首長嚴格要求,遵守紀律的精神。

⑥小結:這一段通過兩位首長的言行,孫老漢所見所感,反映了人物的特點。

五、課堂練習

1.課堂作業本1、3題。

┌────┬───────┬─────┬─────┐

│ 誰 │ 所見 │ 所感 │ 言或行 │

├────┼───────┼─────┼─────┤

│ 孫老漢 │見兩位首長日夜│是敬佩又是│忙沏茶送過│

│ │操勞顧不上喝水│ 心疼 │ 右 │

├────┼───────┼─────┼─────┤

│軍屬大爺│見同學們擦窗拖│又高興又心│ │

│ │地忙得滿頭大汗│ 疼 │ │

├────┼───────┼─────┼─────┤

│ │ │ │ │

└────┴───────┴─────┴─────┘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第三、四段,落實本課的訓練點,把幾個問題的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說說第二段主要講了什麼?

二、講讀課文。

(過渡語,劉司令員、鄧政委塞給老漢兩塊銀元重新買一把茶壺,孫老漢是怎樣做的?)

1.默讀第三段。

① 想一想,這段主要講什麼?

②用“一”劃出老伴埋怨孫老漢不該拿兩塊銀元的句子。(結合理解“埋怨”並讀出埋怨的語氣。)

③說說孫老漢是怎樣送還銀元的?

④“這下,兩位老人才安心了”,爲什麼這才安心?

反映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兩位老人熱愛解放軍的真誠情感)。

⑤小結過渡,孫老漢的老伴把銀元縫進衣領,當劉司令員發現此事後是怎樣做的?

2.學習第四段。

輕聲自由讀文

①當劉司令發現衣領的銀元時,是怎樣囑咐警衛員的,用“~~”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結合理解“再三”一詞,體會兩位首長模範嚴守紀律的品質。

②“孫老漢手棒兩塊銀元,感動得熱淚盈眶”這句話的“熱淚盈眶”什麼意思?什麼使他如此感動?爲什麼使老人感動之極?讀讀有關句子,品賞、體會:兩位首長“心裏想的全是老百姓”,這反映了“我軍的紀律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③表情朗讀,體會軍民的魚水情誼。

三、揭示“學習提示”,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默讀全文,回答課後習題1中的問題(先說後寫:作業本第5題)。

2.修改每一問題的答案,把答案連起來。

3.揭示“學習提示”的重點訓練(指名讀提示)。

a.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什麼?

b.訓練的方法怎樣?

c.把自己歸納的內容與“揭示”中的進行比較。{意思基本完整即可)。(同桌說、指名說)

四、小結(填空練習)。

回答課後習題中的( ),再把答案( )是歸納課文的( ),這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訓練的方法是,先( ),再( ),最後( ),如《兩塊銀元》這篇課文就是這樣根據課後習題l的三個問題,先( ),再( ),最後( ),歸納主要內容爲( )。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複習鞏固重點訓練,朗讀課文,複述課文完成有關作業.

一、複習鞏固。

1.聽寫詞語(同桌互查、訂正。師抽查)。

2.輕聲讀“學習提示”。

二、自讀全文,總結填空練習。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 ),這是( )的方法歸納的。課文按( )的順序,寫了“兩塊銀元”的故事,抓住人物的( ),反映了( )的品質,同時也反映了軍民( )。

三、複述課文(學有餘力的學生)。

1.按“塞銀元一一縫銀元一一送銀元”的順序複述課文。(可以簡要複述)。

2.結合板書,各自複述,同桌互述。

3.指名複述,師生評議。

四、朗讀課文(自由練讀,指名讀,集體讀)

五、作業:完成課後1、2、4題。

篇8:蘇教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2個多音字,理解13個詞語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熱淚盈眶”造句。

2、會藉助課題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有餘力的學生能按“塞銀元——縫銀元——送還銀元”的順序複述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讀→質疑→讀議(解疑)→說練”的課堂教學結構,採用以啓發式爲中心的“讀讀、議議、說說”的教學方法,在讀議、理解過程中穿插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關注課文的深厚的人文內涵的同時,避免把課文上成空洞的說教課,政治思想課。應把時間限度地交給學生,啓發、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整個教學流程自然、流暢,沒有斧鑿的痕跡,使學生輕鬆自如地讀懂課文,掌握方法,達到了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深悟兩位首長乃是共產黨領導人高尚人格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們嚴守軍紀、關愛羣衆、以身作則、模範表率,才使“軍愛民,民愛軍”,“軍民一條心”,才使自己的政黨有了極強的凝聚力,使自己的戰鬥部隊堅不可摧,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擁護,才使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歷經艱苦卓絕的鬥爭二十八年,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了腐朽黑暗的國民黨反動統治,取得了人民革命戰爭的徹底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教學重點】

1、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軍愛民,民擁軍”,“軍民一條心”的軍民魚水般的深情。

2、藉助課題,結合相關的問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按照“塞銀元——縫銀元——送還銀元”的順序複述課文。

【教學時間】兩教時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

第一教時

一、實物展示,激趣導入

1、出示兩塊銀元,同學們,這是什麼?對這是銀元,是中華民國時期的錢幣。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和這兩塊銀元有關,圍繞這兩塊銀元會發生一個什麼故事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記記生字的字形,想想新詞的詞義。

(2)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3、交流反饋

(1)做作業本第二題,做完後自由輕聲朗讀,全體完成後齊讀。

(2)出示習題:

埋怨(mán mái )縫補(fèng féng )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暫時不要求學生十分完整的概括,

只要求學生說個大概)(孫老漢給劉司令員和鄧政委沏茶時不小心打碎了茶壺,鄧政委塞給他兩塊銀元叫他再買一把。孫老漢的老伴把銀元縫進了劉司令員的衣領裏。劉司令員和鄧政委又派人把銀元送還給孫老漢)

二、分段理清文章線索

1、圍繞着銀元,你能給課文理出一條線索來嗎?

(劉司令員和鄧政委)塞銀元——(孫老漢的老伴)縫銀元——(劉司令員和鄧政委)送還銀元。

2、根據以上線索,給課文分段。

(1)學生根據提示分段。

(2)交流。

一、交代故事的歷史背景(1)

二、塞銀元(2—3)

三、縫銀元(4)

四、送還銀元(5—6)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你能從課文中知道多少信息?

2、學生自由讀、劃。

3、交流反饋:

故事發生的時間:解放戰爭時期

故事發生的地點:大別山區一帶

人物;劉伯承鄧小平孫老漢

當時正處於緊張的戰鬥當中:轉戰

4、教師簡介歷史背景:

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爲解放戰爭時期(又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巨大勝利,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被消滅。《兩塊銀元》故事就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發生的。

四、學習課文的結尾部分

1、出示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請同學們自由讀,思考讀了這段話後又些什麼問題。

2、學生自由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交流反饋

估計學生的答案有:A、“盼頭”是什麼意思?B、這樣的軍隊是指怎樣的軍隊?C、爲什麼說有了這樣的軍隊中國就有盼頭了?D、孫老漢爲什麼要感動得熱淚盈眶?

4、理解“盼頭”——希望。感情朗讀第6自然段。

其餘幾個問題正是本節課的關鍵所在,是本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應及時予以肯定問題提得好,提到了點子上,並告訴學生這正是我們這篇課文要研究的主要話題,這樣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然後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引導他們深入學習課文,即閱讀第2、3、4段

第二教時

一、複習詞語

二、感情朗讀第6自然段。

三、帶着“孫老漢爲什麼要感動得熱淚盈眶?”這問題深入學習課文的2、3、4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2、在充分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四人小組交流,合作學習。

3、反饋學習結果。

感動一:孫老漢打碎茶壺,兩位首長自掏腰包賠錢。

引導討論的話題:這打碎的茶壺,兩位首長該不該賠錢?

相關話題:

A、孫老漢爲什麼要給兩位首長沏茶?着重理解“日夜操勞”、“又是敬佩又是心疼”。說說孫老漢是怎樣敬佩,怎樣心疼?

B、兩位首長又是什麼態度?理解兩“笑”的含義:前一個打破尷尬的局面,不讓孫老漢難堪,後一個幽默風趣,使孫老漢不好意思拒絕。

C、茶壺是孫老漢打碎的,爲什麼劉伯承要說:“你要幫助解放軍遵守紀律。”?

教師應引導、組織學生獨立讀書、思考,根據需要可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使學生之間互相作用,相互啓發,思維互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後全班交流,同時結合一定的語言訓練,使學生理解了內涵,體會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感動二:縫進了衣領裏的銀元最終又被首長送了回來。

相關話題:

A、孫老漢和他老伴覺得這前該拿嗎,爲什麼?理解“埋怨”、“安心”

B、當兩位首長再次看到這兩塊銀元時,百感交集,會如何想?又是如何做的?

引導學生想象填空:

劉司令員發現了縫在衣領裏的兩塊銀元,百感交集:“孫老漢啊,_ 。

學習“他倆再三囑咐警衛員:‘損壞東西要賠,這是我軍的紀律,可含糊不得!’”

反覆朗讀之後,引導學生想象:當警衛員拿出兩塊銀元,一路上,他激動地想。

四、再讀第6自然段

1、說說孫老漢因什麼而感動?這是激動的眼淚,幸福的眼淚,他的眼淚想告訴我們什麼?

2、這是一支怎麼樣的軍隊?

五、根據“塞銀元——縫銀元——送還銀元”的線索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再在說完整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在添加一些細枝末葉複述課文。

篇9:蘇教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一、複習詞語

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引導質疑:茶壺是孫老漢自己打碎的,鄧小平和劉伯承爲什麼要賠他兩塊銀元?

暫時撇開課文討論:這兩塊銀元該不該賠?

統計學生的對此問題的認識情況。簡單說說自己的理由。

三、帶着自己的觀點,深入學習課文,到文中尋找理由。

〖觀點〗這兩塊銀元不必賠。

【論據一】 “孫老漢見兩位首長日夜操勞,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壺茶送過去。沒想到一不小心,茶水濺了出來,把桌上的地圖沾溼。孫老漢急忙用衣袖去擦,不巧又碰翻了茶壺,把茶壺打碎了。他不由得滿面羞愧。”

【論點】孫老漢是自己要給兩位首長沏茶纔打碎茶壺的。

着重理解“日夜操勞”、“又是敬佩又是心疼”、“滿面羞愧”。說說孫老漢是怎樣敬佩,怎樣心疼?打碎茶壺後孫老漢又是怎樣想的?讀中促思,以讀代講,讀中悟情,讀中悟意。

【論據二】“回到裏屋,他跟老伴一說,老伴可埋怨開了:‘你呀,真是!一把泥壺值幾個錢,又是你自己打破的,怎能要這兩塊銀元?’”

【論點】這是一把泥壺,不值錢。學着“埋怨”,着重理解“怎能要這兩塊銀元”。

〖觀點〗這兩塊銀元一定要賠。

【論據一】 “孫老漢見兩位首長日夜操勞,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壺茶送過去。沒想到一不小心,茶水濺了出來,把桌上的地圖沾溼。孫老漢急忙用衣袖去擦,不巧又碰翻了茶壺,把茶壺打碎了。他不由得滿面羞愧。”

【論點】孫老漢是爲兩位首長沏茶纔打碎了茶壺的。再次理解“日夜操勞”、“又是敬佩又是心疼”。說說兩位首長看到孫老漢爲他們沏茶時會怎樣想? 劉伯承會怎樣勸孫老漢不要介意?

【論據二】 “老孫,這就不對了,你要幫助解放軍遵守紀律嘛。”

“損壞東西要賠,這是我軍的紀律,可含糊不得!”

【論點】損壞東西要賠,這是我軍的紀律。

兩位首長爲什麼要讓孫老漢幫助解放軍遵守紀律?

小結:剛纔大家說的各有各的道理,其實都對,那爲什麼會有相反的觀點呢?認爲“不必賠”的是站在孫老漢的角度上看問題的,請你們代表孫老漢說說自己的心裏話。認爲“應該賠”的是站在兩位首長的角度看問題的,請你們代表兩位首長說說自己的心裏話。

同學們,儘管這個該不該“賠”這個問題並沒有結論,但從剛纔雙方說的心裏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軍愛民,民擁軍,軍民一家,魚水情深)

四、再讀第6自然段,此時你又讀懂了什麼?

幾經周折後,這兩塊銀元又回到的孫老漢手中,他感慨萬千,熱淚盈眶。這是激動的眼淚,幸福的眼淚。

理解“捧”:這兩塊銀元我們一般可以怎麼拿?(捏、夾、掂……)那孫老漢爲什麼要“捧”呢?(此時的銀元已不再是銀元了,而是兩位首長對孫老漢的一份情意,解放軍對老百姓的一份情意。這兩塊銀元把共產黨和老百姓緊緊連在了一起。這兩塊銀元是中國老百姓的希望的象徵。)

五、根據“塞銀元——縫銀元——送還銀元”的線索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再在說完整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在添加一些細枝末葉複述課文。

蘇教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