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多篇)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多篇)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一

《藏戲》

1、學習並積“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課文中優美的語句。

2、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默讀,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通過反覆朗讀,體會其在表達上的特點。

1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

2藏戲面具圖片。

1 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配樂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臺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鈸伴奏;它複雜到每個角色

都要帶着象徵身份的面具;它漫長到要演出三五天還不會結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它有着怎樣的特色。(板書課題)

二、讀文,理清思路

1 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具魅力的地方有哪些?

2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相關語句。(戴着面具演;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

三、朗讀品味,瞭解藏戲的特點

(一) 讀第一部分,初步瞭解藏戲的特點

1 讀前三個自然段,說說你都發現了什麼。

(藏戲有三個突特點;世界上這樣的劇種很少,而藏戲是其中之一;連續三個排比式的問句,更加突了藏戲的特點,其中還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 練習朗讀後,找學生朗讀,要求分別讀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二) 讀課文第三部分,具體瞭解藏戲的特點

1 默讀第8自然段至最後,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第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着面具演的特點;第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沒有舞臺的特點;第19一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三五天的特點。)

2 自由讀第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瞭解到了什麼。

3 看圖片,結合具體的面具,說一說顏色象徵了什麼,文章對角色的什麼特徵作了誇張。

4自由讀第17和18自然段,結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爲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5你想看藏戲嗎,爲什麼?(感受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祕這些獨特的魅力。結合看戲人,來體會輕鬆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

(三) 師生合作讀,感受藏戲特點和相呼應的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1教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着面具演的呢?學生讀:第8—16自然段。

2畫教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時沒有舞臺呢?學生讀:第17和18自然段。

3教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學生讀:第20自然段。

4師生合讀:第21自然段。

四、瞭解藏戲的形成

1自讀後小組討論: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小組交流

(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

清的牛皮船,被掀獉在野馬脫繮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獉”中帶點的詞,來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爲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2)創造奇蹟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7位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鬨笑到獻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3)藝術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個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爲人們接受並讚歎的劇種。

五、教師總結

許多地區、民族,都有着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藏戲,作爲藏族的傳統劇種,到幾百年後的今天,仍有着無窮的魅力,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再一次齊讀開頭部分。

六、作業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 篇二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根據註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點:學生能憑藉註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教學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高山流水》的樂曲 課件

一、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1、師:我們來做一個文字遊戲,老師說一個“楊柳依依”,你們也說幾個這樣的詞。

課件出示:“清風徐徐 楊柳依依 明月皎皎 炊煙裊裊 ” 這些詞都是描寫什麼的?(引導學生歸納:都是描寫美麗的自然景物)

2、師:平時如果有意識地積累這些詞語,對寫作一定有幫助。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記載了兩個好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它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文言文《伯牙絕弦》。

3、師生共同釋題。

伯牙:晉國上大夫,琴藝高超。絕:斷絕。弦:琴絃。

4、質疑:一代琴師爲何從此不再彈琴?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

2、生再讀課文,根據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3、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奏。

4、師範讀,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三、讀懂課文內容

1、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方法?(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學會用自己的話讀懂意思等)

2、師:說說課文記敘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學生自學,弄懂課文的意思。

4、通過學習,你讀懂了什麼?你從哪裏看出的?不懂的可以同學再交流。

(在生與生的交流中,教師作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意思,並繼續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5、出示課件:“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意思一樣嗎?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6、質疑:後面的“善哉”中的“善”可以怎麼說? 相當與現代的什麼?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麼說?

總結:由此可以看這裏的“善”第一次是擅長;後面表示讚歎。

7、學到此時,我們能理解“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的含義了嗎?

8、課堂練習:選字填空(善的不同用法)。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表達情感的方式。

【教學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

【教學難點】

領悟看錶演時受到的啓示。

【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蒐集勇於面對失敗的名言警句。

【設計意圖】

讓學生明確課堂的學習目的,能使他們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帶着問題,通過默讀課文、小組討論、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弄清課文主要內容,寫作順序並悟出從這件事中受到的啓示,目的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並從中受到啓迪,享受到讀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明確學習任務

1、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頂碗少年》,這是我國作家趙麗宏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交流一下你對趙麗宏先生的瞭解。

2、認真看看課文前面的“連接語”,看看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課文?

(一是默讀課文,想想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是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設計意圖】瞭解,明確學習目的。

二、默讀思考,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1、看到的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表演。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少年的表演過程?(3~7)

(2)自由朗讀3—7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批註,想一想:爲什麼說這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也可以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①從少年兩次表演都失敗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難度很大;②從觀衆看錶演時的反應可以表現表演難度大;③用了擬人的手法對“碗”進行描寫,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可以結合課文中的具體語句來體會。

(4)有感情地朗讀。從少年兩次表演的失敗中,我們感受到,看到的的確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帶着這樣的感受,朗讀3、4自然段。

2、看到的是一場充滿關愛和寬容的表演。

這可以從姑娘的動作,老者的神態和動作及從少年前後表現的變化感受到。

句子:

①“一位姑娘走出來,掃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還是金邊紅花白瓷碗,整整十隻,一隻不少。”

②“還是那一位姑娘,走出來掃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③“一位矮小結實的白髮老者從後臺走到燈光下……嘴裏低聲說了一句什麼。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衆鞠了一躬。”從姑娘和老者的神態和動作中可以體會到他們對少年的鼓勵和關愛。

(1)少年在第一次失敗後“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可是第二次失敗後“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這位少年,面對兩次表演失敗會想些什麼?老者可能對頂碗少年低聲說了什麼?

體會有了姑娘兩次掃起碎瓷片,對少年來的無聲的支持和老者的寬容和鼓勵,纔有少年最後的成功!

我們要學會在別人失敗的時候給予關愛和鼓勵。

(5)帶着這樣的感受,朗讀三個句子。

【設計意圖】

讓學生懂得這既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表演,也是一場充滿理解、關愛與支持的表演。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還需更多人的理解與支持。學會在別人失敗的時候給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勵。

三、感悟寫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

1、引導寫話。

在開篇就說:——生讀第一自然段。從這件事,從頂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樣的人生哲理?請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想你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寫話交流,體會“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來自拼搏”“寬容和關愛能夠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結:這驚心動魄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讓我們獲得人生的啓示!

【設計意圖】

領會文章要表達的中心: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

四、摘錄詞語

1、詞語積累。課文中有很多值得積累的詞語。請同學們把你覺得值得積累的詞語抄寫下來。

2、詞語推薦。推薦一個詞語和大家分享。

3、結束語。相信同學們會把這些詞語記在腦海裏,運用在我們的習作中。

【設計意圖】

引導積累詞語,學習運用。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捨己爲人的崇高品質,體會他的偉大人格。

學習重點:

“諾曼底”號被碰撞後船長是怎樣做的?

學習難點:

船長爲什麼要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抓住相關的段落反覆讀、感悟,小組討論並聯系《跳水》一課中船長的做法去考慮,交流中加上教師巧妙地引導、點撥。)

課時安排:2課時

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1、聽範讀錄音,進入意境,感受故事內容。

2、自己讀課文,繼續感悟。

(1)讀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說說爲什麼印象最深)

(2)說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說說爲什麼)

(3)說說還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問題?(圍繞中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問題:船長爲什麼要用槍威脅逃生的人?“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麼?有什麼含義?)

(三)合作學習深入探究

1、帶着問題,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2、小組交流。

3、彙報探究結果。

關於“船長爲什麼用槍威脅逃生的人”這一問題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1)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助工作的?

(“……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60個人救出去”)

引導:從這簡短有力的語言中,悟出點什麼?

(能悟出至少兩點:工作安排得有順序,有目標;船長一心爲他人着想,絲毫沒有考慮自己。)

指名朗讀船長的這番話。

(2)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效果怎樣?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把小船弄翻了。……人們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在這樣的情況下,船長想到用槍幫助維持秩序。“那個男人膽敢衝在女人前面,我就開槍打死他。”這樣一威脅,效果果然不錯。“大家立刻不作聲,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麼爭執。”

(3)議一議船長採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樣?

(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必要。因爲如果亂下去,可能死路一條,誰也法救不出去。船長用槍威脅男人,是爲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內的船上一切人。結果證明船長沒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員當中。船長採取這種做法反映了他的機智,和《跳水》一文中的船長一樣機智。)

疑惑一:哈爾威船長說:“必須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船長真的把自己忘了嗎?

疑惑二: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着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哈爾威船長在沉沒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嗎?

4、揭開兩個疑惑我們逐漸開始瞭解哈爾威船長,我們用四字短語來概括你心中哈爾威船長的形象?

針對“這尊黑色的雕像”,應探究出如下內容:

(1)“這尊黑色的雕像”,指隨船深入大海的船長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結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覆讀,抓住“鋼鐵鑄成的,紋絲不動”體會船長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形象;再聯繫前面船長爭分奪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認識船長的人品。

引導:綜合全文,船長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裏呢?

(3)船長是一個捨己救人、臨危不懼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裏,船長則更加可敬可愛,他的形象與品質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4)用“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長這一人物的品質與壯舉深深刻在人們心中,永不磨滅。

(四)深化認識昇華情感

1、如果你是生還者之一,你想對船長說什麼?

2、如果你是船長,當你隨着船慢慢下沉,你會在心裏說什麼?

3、讀了這篇課文後,你想對自己說什麼?

(五)總結拓展布置作業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複述這個感人的故事。

2、把學文後的感受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3、摘抄最使你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五

《北京的春節》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和2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體會作者對北京、對生活的熱愛。

3、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並體會文章詳略得當的特點。

[教學重點]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關於童謠的課件;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能說說你們家鄉過春節的一兩件事嗎?

2、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去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並標出自然段序號。

2、請學生按自然段輪流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3、交流彙報,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元旦的“靜”形成鮮明對比。

萬象更新:萬象,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更,變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三、細讀課文,瞭解習俗

1、北京的春節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束?

2、默讀課文,小組合作填寫下表,主要事例寫得詳細一點。

時間 主要事例

臘八 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十九 買雜拌兒,買爆竹,買玩意兒

二十三 祭竈

除夕 穿新衣,貼對聯和年畫,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祭祖,守歲

元旦 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廟會

元宵 懸燈結彩,放花炮

3、交流填表情況,老師相機在表格中板書關鍵詞。有不同意見的相互討論。

4、觀察上表,你知道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嗎?

四、朗讀體會,感受民俗

1、通過閱讀填表,找出春節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和元宵節)

2、除夕和元宵節這兩天中你更喜歡哪一天,請找出相應的段落,試着把熱鬧喜慶的氣氛讀出來。

五、小結,佈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知道了課文的寫作順序,朗讀了自己喜愛的段落。課文中還有很多生字新詞需要大家用心去揣摩,聯繫上下文記住它們的音形義。下節課我們進行聽寫比賽。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臘月 熬粥 餃子 臘八 蒜 高 醋 年糕 逛廟會

1、對照課文檢查改錯,評出本次的聽寫冠軍。

2、講解易錯字。

“熬粥”的“熬”字,左上方的一豎不能和下面的一撇連成一筆;“醋”字的左邊不能寫成“西”。

二、深入片段,品讀課文

1、老舍先生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主要有哪幾個時間段?

指名回答,老師相機板書:臘八,臘月十九放年假,二十三過小年,除夕,元旦,元宵節

2、準備過年。

①在這五個時間段中,哪個時間段是準備過年的情景?(臘八,正月十九放年假)

②請找出課文中描寫人們準備過年的段落。(1—7自然段)你想用哪個詞語來形容人們準備過年的場面?(可以用自己的話,也可以找出文中的“忙亂、緊張”)

③大人在忙些什麼?小孩兒在忙些什麼?他們這時心情怎麼樣?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④你最喜歡哪一種活動?請找出來讀一讀。

⑤指名朗讀,讀出你的感受。

⑥聯繫生活實際,說說春節前的這段時間你都會幹些什麼。

3、過年時。

①交流:重點寫了哪幾個日子?(除夕、元旦、元宵)的特點是什麼?(熱鬧)

②都是一樣熱鬧嗎?默讀思考:除夕、元旦、元宵這三個日子各自的特點是什麼?找出文中關鍵詞句反覆讀一讀,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體會,教師相機引導:

除夕:喜慶、團圓;元旦:悠閒、快樂;元宵:紅火、美麗。

④品讀“除夕”一段,進一步體會喜慶、團圓。

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烈;抓“除非、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⑤品讀“元旦”一段,進一步體會元旦的悠閒、快樂。

重點指導朗讀寫人們“逛廟會”的地方,來體會悠閒與快樂。

⑥重點品味“元宵節”的氣氛。

畫出文中描寫花燈的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排比句的作用。引導想象:還會有哪些花燈呢?除了燈,還有什麼?

重點句子品讀:“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着鮮紅的春聯,人們穿着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

三、總結課文,領悟寫法

1、總結課文:從臘八到正月十九,一個多月的時間,課文卻只記敘了五個時間段的主要活動,就爲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去用心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①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②再讀寫“臘八”一段,思考:臘八的活動很多,爲什麼單寫臘八粥、臘八蒜,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種抓主要特點描寫的方法課文中還有很多,你能再舉一例嗎?

③如果讓你寫春節,你打算怎麼寫?回憶你過春節的情景,寫一寫。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一課時就能解決的閱讀課文,內容淺顯。通過對此文的學習,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並能自主地選擇一些優秀的書籍來充實自己,培養質疑的習慣,樹立正確的讀書觀。

教學目標

正確地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在自主閱讀過程中,能運用批註式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感悟,並在自主讀書過程中隨時記下自己的收穫,能與同桌交流、彙報。同過對此文的學習,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並能自主地選擇一些優秀的書籍來充實自己,培養質疑的習慣,樹立正確的讀書觀。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並能自主地選擇一些優秀的書籍來充實自己,培養質疑的習慣,樹立正確的讀書觀。學會選擇合適讀物的方法。

教學構想:

先請學生說說關於讀書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然後自主閱讀感悟,開展“閱讀反思”,再讀課文質疑,培養“閱讀批判”能力,最後讀感知寫作特色,進行遷移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讀書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喚起生活積累,激發“閱讀期待”(請學生說說關於讀書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

在生活中,同學們一定都學過或讀過一些“關於讀書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課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

你覺得在我們已掌握的這些好的讀書方法中,還應該注意些什麼?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知道了些什麼?還想知道些什麼?

小結,揭題板書:讀書要有選擇

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說的?最想了解什麼?

歸納:爲什麼讀書要有選擇?可以選擇哪些?怎樣選擇?

二、自主閱讀感悟,開展“閱讀反思”

1、初讀:請同學們帶着自己的問題走進課文,相信你們自己能解決的。在讀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把課文讀正確,你行嗎?老師非常相信你們的能力,到時候,讓我們大家欣賞你的讀書情況。

2、指讀:安排學彙報自己讀書的情況,並隨機正音和理解重點詞語,如“無可厚非”“日新月異”等。

3、瞭解: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4、品讀:開展閱讀思考。你讀懂了什麼?運用批註式閱讀的方法自主讀文,並在書上隨時記下你的收穫。可以是關鍵詞,重點詞等等。也可與同桌小聲地進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收穫。

5、評讀:交流自己在讀書時的感受,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6、小結。

三、再讀課文質疑,培養“閱讀批判”能力

1、同學們在讀書的過程中產生了哪些疑惑?請你們再快速地瀏覽一下,記下你的疑惑,可先與同桌進行交流。

2、交流:我覺得書中對“國小生可以選擇哪些讀物說的不夠全面,我認爲我們國小生可選擇的讀物還可以再拓寬些。如一些兒童漫畫、反映生活的漫畫我們也可以作爲我們的讀物;除此之外,還可引導學生對“爲什麼要選擇?”“怎樣選擇展開補充和交流”。

3、教師小結。

四、再讀感知寫作特色,進行遷移練習

同學們在讀2~5小節的時候,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

交流(條理清楚,分類說明等)

依據這樣的寫作特色,開展遷移性練習。

如:抓住“讀書爲什麼要有選擇”這個話題展開敘述,可分類進行;如抓住“我們在讀書過程中應該怎樣選擇?”等話題展開,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以前選書的時候,有什麼好的方法,要注意什麼等,通過這課的學習,你還知道了應該怎樣選擇等。

作業設計:

做《同步》,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書,並寫明原因。

板書設計:

讀書要有選擇

名人傳記

文學名著

工具書

自己感興趣的書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順序,瞭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體會文章裏蘊含着的哲理。

2、能有感情地讀課文。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暴風雨來之前、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

2、理解部分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文中的哲理。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找出重點句提出問題,並通過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的景與情,從而領悟文中的哲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讓學生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學會聆聽》,說說課文講的是在什麼情況下母親教我學會聆聽?暴風雨給海勒波格這樣的感受,那你們能談談你對暴風雨的印象嗎?

你們談了對暴風雨的感受,現在我們去看看意大利的作家拉法埃萊·費拉里斯是怎麼評價暴風雨的。

二、板書課題,學生讀題質疑。

同學們讀了題後,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面對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學生有可能會問:暴風雨給作者的啓示是什麼?

三、瀏覽課文,解決對課題的質疑。

1、引導學生找出答案: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而它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

有時,人們受到各種侷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和諧的美。

2、師問,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出了暴風雨給他的啓示?

四、自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一)師提出自讀要求:

1、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中哪些段寫暴風雨來之前,哪些段寫暴風雨來之時、哪些段寫暴風雨去之後?

2、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出了暴風雨似乎要把整個人間毀滅?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出了暴風雨帶來的卻是更加絢麗的早晨?在旁邊寫上你的體會。(小組討論交流)

(二)反饋。

1、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

2、根據學生勾劃的句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作者寫得好的句子,從讀中去深刻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

瞭解了暴風雨來之時和去之後的景物特點,同學們能理解作者從暴風雨中得到的啓示了嗎?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也可以說說你聯想到的古詩或歌曲。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靜,大自然充滿了和諧之美,這篇課文作者用飽蘸情感的畫筆,細細描繪自然美景,流露出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並給我們以深刻的啓示。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面孔、輕視、陡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

1、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感受魯迅關懷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少年閏土》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們對魯迅先生有了初步的瞭解。魯迅先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做了許多讓人難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堅定的鬥爭和犀利的批判文筆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以至於有這樣一個人,因爲魯迅與他的一面之交而懷念不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關於魯迅的故事。

教師板書課題:一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全文可以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按時間順序,記敘了作者與魯迅見面的全過程。

先寫“我”與魯迅一面之交的背景。

再寫內山的熱情接待和“我”買書缺錢造成的窘況。

這一部分重點寫“我”與魯迅的會面。

第二部分:寫一面之交對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響。

三、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魯迅外貌的語句。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三處外貌描寫。

(1)我向裏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2)他的面孔黃裏帶白,瘦得教人揪心,好像大病初癒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着。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3)我很驚異地望着他:黃裏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揪心;頭上直豎着寸把長的頭髮;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鬍鬚;左手裏捏着一枝黃色菸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了。

3、仔細閱讀三處外貌描寫,思考:

這三處外貌描寫有什麼共同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4、引導學生思考:文中這三處描寫有什麼作用?

四、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通過作者的文字,在這短暫的一面當中,魯迅先生給予作者怎樣的關懷呢?你從中體會到什麼?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誠懇推薦別人的書,多麼謙虛;那“微笑、點頭”蘊含着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

同時,“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笞着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衆永遠在一起的!

正是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記住這難忘的“一面”。

五、拓展寫作,佈置作業

1、抓住特徵描寫外貌,並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處,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現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爲孺子牛”的精神。

2、蒐集魯迅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