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最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最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蘇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學與問》 篇一

記得孟子早就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朱熹也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學與問》同樣和“學問”有關。

這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它明確地告訴我們這樣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爲此,作者選取了兩件典型的事例作爲佐證。

其一、要多問。波蘭的哥白尼很小就對世界充滿好奇,滿腦子都是爲什麼?正是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讓哥白尼成爲一名科學的癡迷者和探索者最終成爲世界著名的天文學家。他提出的“日心說”是對當時佔有統治地位的“地心說”的極其有力的批判。哥白尼的結論和《聖經》上的說法完全相反,如果承認日心說,就等於宣佈《聖經》傳播的是謊言。假如沒有這種“懷疑一切”的精神和勇氣,沒有小時候的“爲什麼”,是不可能產生“日心說”這一劃時代的科學發現的。

接着,作者聯繫我們自己說體會。“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從數量和速度上展示了現代社會變化的“多”和“快”。已經遠超哥白尼的時代。“日心說”也早就被推翻,宇宙的中心仍然需要我們繼續去尋找探索。這些就更需要新時代的少年,從小養成“多問”的好習慣。這裏主要講的是“多問”的重要性。那麼問誰呢?作者以爲,應該去問“能者”。“三人行,必有我師。”“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爲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其二、要善思。不可否認有這樣一類孩子,上課他的手舉得比誰都高,問的問題比誰都多。可是,當他提完問題後,根本不在乎別人的解答,或者又急着去尋找另外的問題了。這其實算不上是在“提問”,而更像是一種“自我表現”,是爲了吸引別人關注的目光。目的不在問題,而是自己。因此,多問還不夠,還要善思。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國古代的科學家沈括。他晚年所著的《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文章選取的一個事例很小,但是很能說明問題。沈括面對疑問,去問媽媽,媽媽的解答並沒有解決他的疑惑,“他仍然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後來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從中也告訴讀者,“問”還要“思”。這個事例是在第一個事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進行了闡述。

文章的最後是再次重申作者的觀點:“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學問結合,勤學好問,你將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通觀全文,雖然都是說理,但是不感到“枯燥”和“空洞”。爲什麼?原因在於作者的語言十分的生動,觀點鮮明,結構清晰,事例恰當,語言生動,巧用比喻……很好的把道理寓於精彩的故事之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中收穫了知識,明白了道理。這一點是我們需要好好學習的。

最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P7“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逐步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對所學知識分階段進行整理的習慣。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有關方程的解法,體會到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加深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激發學生進一步信息方程、應用方程的興趣。

教學資源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有關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將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一下。

二、回顧與整理

1、出示小組討論題:

(1)像3.4x+1.8=8.6、5x-x=24這樣的方程各應怎樣解?

(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怎樣找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舉例說明。

2、讓學生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獨立思考。

3、把各自思考的情況在小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交流。

討論題(1) 可以讓學生說說首先要將這樣的方程作怎樣的變形,並提醒學生解方程時要養成檢驗的習慣。

討論題(2)可以引導學生舉例說說本單元學會了用方程解決哪些實際問題,並結合所舉例子說明解決每一類問題的基本思路。

三、練習與應用

1、解方程

180+6x=330 27x+31x=145 x-0.8x=10

2.2x-1=10 15x÷2=60 4x+x=3.15

(1)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體交流時要關注學生解這些方程的準確率,並及時引導學生總結解每一類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這些方程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2、解決實際問題

(1)南京長江大橋的鐵路橋長6772米,公路橋長4589米。它的鐵路橋比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5倍多197米,公路橋比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的3倍少421米。

① 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長多少米?

② 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長多少米?

** 讓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後找出相關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說一說。師隨機板書:

武漢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長度×5+197=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的長度

武漢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長度×3-421=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的長度

** 問:在列方程時應該怎樣表示題中的兩個未知數量?

(2)練習與應用第3題

** 先讓學生看圖後說說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 問:這棵樹苗從80釐米長到104釐米,經過了幾個月?你怎麼知道的?

** 問:你能說說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嗎?

(學生如有困難,教師可以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清數量關係)

隨機板書:

小樹原有的高度+6個月長的高度=小樹現在的高度

(3)學校印製畫冊一共用去1740元,其中製版費300元,其餘的是印刷費。每本畫冊的印刷費是3.6元,學校印製了多少本畫冊?

** 學生讀題後,教師先結合圖書的印刷過程向學生介紹“製版費”和“每冊印刷費”的含義,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印製畫冊用去的總錢數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製版費,另一部分是印刷費,也就是每本印刷費與本數的乘積。

** 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板演。

** 交流時讓學生結合所列的方程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三、總結:通過今天的整理與練習,你又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惑?

四、作業: P7“練習與應用”第2、3題。

蘇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學與問》 篇三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繫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係。

教學難點 :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  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麼?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國小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爲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然後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啓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國小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麼辦?

(4)問:向誰問?

(5)聯繫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爲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繫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麼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爲什麼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麼回答的?

(5)後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麼?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麼關係?怎樣才能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蒐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18 學與問

勤學 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

好問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繫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係。

教學難點 :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  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麼?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國小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爲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然後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啓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國小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麼辦?

(4)問:向誰問?

(5)聯繫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爲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繫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麼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爲什麼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麼回答的?

(5)後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麼?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麼關係?怎樣才能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蒐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18 學與問

勤學 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

好問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繫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係。

教學難點 :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設疑

1、講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  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3、提問:學與問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2)大致交流詞義。

(3)指名讀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麼?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國小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爲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然後寫了什麼?最後寫了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1、指導要點:鑰繽瞬輔翱

2、學生在書上描紅。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啓發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2、學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3)提問:我們新一代的國小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麼辦?

(4)問:向誰問?

(5)聯繫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爲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繫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3)沈括小時候對什麼產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爲什麼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麼遠呢?

(4)沈括問媽媽,媽媽是怎麼回答的?

(5)後來沈括是怎樣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6)從這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麼?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討論:學與問是什麼關係?怎樣才能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指名讀課問。

2、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3、說一說自己蒐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18 學與問

勤學 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

好問

最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教材第32頁例2、例3,練一練和試一試練習六第6-11題,練習六後的思考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解比例的意義,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和比例的意義,進一步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新

1、做第32頁複習題。

讓學生先思考可以怎樣想。根據思考的方法在括號裏填上數。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面的比改寫成積相等的式子。(日答)

4:3=2:1.5X:4=1:2

3、引入新課

在上面兩題裏,第1題是求比例裏的未知項。從第2題可以看出,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裏另外一個未知數,這種求比例裏的未知項,就叫做解比例。

現在,我們就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提問: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求出未知項X嗎?自己先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做,再試着做做看。

指名一人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教學例3

出示例題,讓學生用比例形式讀一讀。

讓學生解答在自己的練習本上。

指名口答解比例過程,老師板書。

3、教學試一試

出示例3,提問已知數都是怎樣的數。

讓學生自己解答。

4、小結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指名四人板演。

2、做練習六第8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指名口答。

3、做練習六第10題。

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4、做練習六第11題。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看能寫出多少個比例。

四、講解思考題。

提問:根據題意,兩個外項正好互爲倒數,你想到什麼?

兩個外項的積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個內項嗎?

五、課堂小結

這堂課學習的什麼內容?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怎樣解比例?

六、課堂作業。

練習六第6題(1)-(4)題,第7題。

家庭作業:練習六第6題(5)、(6)題,第9題和思考題。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理解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明白分數乘以分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法則。

2.能正確地進行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

3.通過學生全面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遷移、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意義,掌握法則。

教學難點

推導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2.口算下面各題,並說出算式的意義。

(二)導入新課

通過分數乘以整數意義的學習,使我們看到知識之間是有聯繫的,而且新知識都是在舊知識基礎上發展的。今天我們繼續研究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三)講授新課

1.教師逐次出示投影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正確列出算式,說出算式的意義。

投影:

的3倍是多少。)(板書)

投影:

一半。)

其中的一份。)

師:結合題說一說,把誰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把一瓶桔汁平均分成2份,取1份。)

少。)(板書)

投影:

先觀察圖,然後列式,結合圖說出算式意義。(小組討論)

彙報討論結果,並板書。

(3)不出示投影圖,你自己還想知道多少瓶的重量呀?

分別列式,說意義。

列式?算式的意義是什麼?

(5)觀察概括:觀察(2)、(3)、(4)幾題的列式,乘數是什麼數?(分數)(板書)被乘數是什麼數?(分數、小數、整數)我們統一叫做一個數。(板書:一個數)

論)

彙報討論結果,並板書:

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6)練習:說說算式意義。

2.推導法則。

我們已經學習了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那麼一個數乘以分數應該怎樣計算呢?

耕地多少公頃?

(把一公頃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一份,是1小時耕的。)

拿出發的紙,說明:這張紙表示1公頃,你能折出一小時耕的公頃數嗎?並用紅斜線表示出來。(把結果貼在黑板上)

①再貼出一張摺疊後的結果。

這1份佔1公頃的幾分之幾?怎樣理解?(把1公頃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1份,邊說邊用虛線延長5等分的線。)

論,後訂正,板書)

分數有什麼關係?(原式兩分數的分母相乘。)

並計算出結果。

彙報、訂正並板書。

貼出在摺紙上表示的結果。

觀察:原式和結果分子、分母有什麼關係?概括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討論、訂正)

(分數乘以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練一練

投影訂正三種做法:

比較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好?注意:先約分再乘。(板書)

(四)鞏固練習

(做本上或投影片上)

1.計算例2中算式的結果。

投影反饋時,強調先約分。

3.第7頁,第1題,看圖填空。(做書上)

4.先說過程,再說結果:

5.第7頁,第4題,列式計算。

6.判斷: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意義是什麼?法則是什麼?應注意什麼?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設計上切忌結論式的教學,充分利用這節課的內容,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各種能力。教案設計重視學生全面參與教學過程,如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意義;用動手摺疊、畫,討論等形式推導法則。使學生加深理解。教案中注意扶放結合,如例3第一問,是老師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分析思路,而第二問則是放開讓學生依照第一題的解題思路學生自己列式、畫圖、說意義、推算結果。總結意義和法則的結論時,都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係。

3、積極地動腦思考,主動探索數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7以內各數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於寫數字),8、3、5三個數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遊玩,他們住飯店時,服務員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出示符號底板和8、3、5三個數字):服務員說,當他們用這三個數字在門卡上擺出四道力口減算式,才能順利地拿到門卡進房間。你們願意來試試嗎?

——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來演示,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麼算式,集體檢查。鼓勵幼兒用三個數擺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2、幼兒操作活動。

——看房子特徵列算式。觀察8座小房子,根據房子的顏色,在加減符號旁邊填寫數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觀察左邊的數字,請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觀察三組蔬菜,想一想:哪兩組蔬菜力口起來和下面的數字相同,請畫線連起來。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第15、16頁引導幼兒練習8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加減運算。(也可以採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舌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曰常或區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現兩道加法算式的數字都相同,但加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不同;兩道減法算式是等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交換了。

——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結果,看看有沒有同樣的發現。表揚正確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的幼兒,然後結束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