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設計美教案多篇

設計美教案多篇

設計美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流暢的線條大膽地畫出大輪船的主體形象。

2.大膽發揮想象,設計自己喜歡的輪船。

3.豐富畫面,培養審美意識。

活動準備:課件,繪畫操作工具。

活動過程:

一、回憶討論

1.猜謎語激發興趣:

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老師說個謎語給你們猜,請大家仔細聽、認真想!謎面就是不着地,不騰空,一座高樓在水中。打一交通工具。(船)你們坐過大輪船嗎?

2.大輪船和一般的船有什麼不一樣嗎?

二、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並示範畫大輪船。

1.瞭解輪船師:小朋友你們乘過大輪船嗎?

師:小朋友坐的一定是旅行客船,輪船根據她們的用途可以分爲輪好多種呢!你知道有什麼船嗎?(幼:有載重貨物的貨船)

2.講解船的結構教師:今天我們就來畫《大輪船》這幅畫,小朋友不僅要畫一艘美觀的大輪船,還要體現它的功能。然後添畫上適合的環境,(教案:)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下面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輪船的外部結構,輪船通常上有一個倒梯形的船身,船身有船艙,桅杆,救生圈,接收器,錨,欄杆等等,在裝飾輪船的時候,可以把名稱或代號畫在船身上,然後再添畫上簡單的花紋。

3.欣賞兒童作品課件師:下面我們先欣賞幾幅小朋友的作品,看他們是怎麼描繪《大輪船》這幅畫的。

4.教師示範繪畫教師:欣賞完小朋友的作品 你想好要畫什麼樣的情節了嗎?其實還可以添畫上主人公,那樣畫面會跟生動有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作畫方法吧!

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教師:

1.畫船身。先用一條長線畫出大輪船的船身,上寬下窄,前高後低,畫出海面,船周圍泛起的浪花,上面的欄杆,船的甲板上有很多的船艙,船艙頂部有衛星接收器。

2.畫小動物。穿上有一些小動物往船下觀看,這些小動物有誰呢?有熊貓。。。,只畫出他們的頭就可以了,船頭有隻大熊貓和一隻小兔子,(教案:)她們手扶欄杆往這邊看,第一次坐船航行感覺真是不一樣啊!

3.對船身進行裝飾。畫出掛在船邊的錨,用點將船身進行裝飾,畫面中的線條要豐富,在畫出桅杆,這升起一面旗,旗迎風飄動。

4.畫背景。用長短不同的線 畫出是浪花,水珠等。還可以畫海鷗,太陽,雲朵等。

塗色時要注意,輪船的顏色儘量要鮮豔,要有一個主色調,海水的顏色可以適當的誇張,我們來看看塗好顏色的大輪船。

5.欣賞成品畫。

三、幼兒作畫

1.大膽想象設計自己喜歡的輪船

2.豐富畫面四、幼兒作品展示。

設計美教案篇2

一、設計意圖:

本次教育活動,選取幼兒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空氣作爲載體,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覺空氣的活動,讓他們充分感知空氣,通過實際感受,體驗空氣對於生命的重要性,使幼兒知道空氣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以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索興趣。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氣體。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理,培養幼兒發現事物、探索事物的習慣。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空氣的存在和重要性。

3、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初步瞭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難點: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四、活動準備

1、氣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紙、一盆水、蠟燭、打火機

2、自制多媒體課件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氣球導入

教師出示氣球,請一位小朋友來把氣球吹起來。小朋友們現在看一下氣球鼓起來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氣球裏面是什麼呀?(空氣)下面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看一看空氣的祕密。

(二)展開

1、實驗一:

杯子裏面放進去了一張紙,把杯子放進水裏紙卻不溼,爲什麼?

老師找一位小朋友再將玻璃杯口傾斜,出現了氣泡,爲什麼?

2、實驗二

教師把蠟燭點燃,然後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蠟燭罩上,看蠟燭怎麼了?並討論蠟燭爲什麼會滅。

得出結論: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3、用各種感官感知空氣

教師用塑料袋變個魔術,讓塑料袋鼓起來,並討論鼓鼓的塑料袋裏有什麼?

請幼兒看一看塑料袋裏的空氣,摸一摸、聞一聞身體周圍的空氣,讓幼兒自主討論空氣是什麼樣的。

小結:空氣是看不見的、摸不着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4、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請幼兒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爲什麼?再請幼兒深呼吸,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小結:人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人會死的,動物也一樣。

5、播放課件

討論:剛纔我們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有什麼危害?

小結:如果我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身體危害很大。

6、懂得保護我們的空氣

教師:小朋友們平時的時候要怎麼減少空氣污染,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呢?

小結: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不隨便亂扔垃圾、讓爸爸媽媽少開車、不要騎摩托車等等。

7、結束

鼓勵幼兒爭當“環保小衛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氣的行爲,讓空氣變得更潔淨。

(三)活動延伸

教師:現在每人拿一個塑料袋,咱們到外面找空氣去!

讓幼兒繼續玩塑料袋裝空氣的遊戲,以鞏固對空氣的認識。

設計美教案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嘗試活動,發現肥皂的變化。

2、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並樂於和同伴、教師進行交流。通過活動,產生愉快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小組操作用具:

a、筷子、乾淨的小空瓶、空心管。

b、用過的表面光滑的肥皂、牙籤。

c、各種肥皂和塑料小刀。

d、肥皂薄片和動物模具。

e、臉盆、肥皂和水、肥皂水。

三、活動過程

1、討論過程:我們都來說肥皂

師:小朋友,你有沒有看到過肥皂?你看到過的肥皂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幼兒自由發言)

師:呀!你們真棒,知道肥皂這麼多顏色和形狀。那你們有沒有用小鼻子聞過肥皂呀?它有什麼氣味?(幼兒回答後)

師:你們說得真好。有的肥皂還有點藥味呢,叫藥皂。

師(小結):肥皂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各種各樣的形狀,還有好多氣味。

2、探索操作活動 肥皂變變變

師:今天老師爲你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和肥皂玩玩變變變的遊戲,好嗎?

(1)熟悉材料

師:看看你們桌上有些什麼材料?

(2)熟悉操作常規要求

師:在玩的時候請你們先看看你原來的肥皂是什麼樣子的?等你用這些材料玩過之後它變得怎麼樣了?要小心桌上的材料和工具。特別是塑料小刀和牙籤,別弄到小朋友身上,在玩水時,要當心別弄溼衣服。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並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講請小朋友講講你剛纔是怎麼樣玩的?肥皂變得怎樣了?

教師小結:你們真能幹,發現了肥皂這麼多的變化,有的變小了,有的變滑了,還有的在材料的幫助下變成其他的樣子。

3、遊戲活動:吹泡泡

師問:那這些肥皂水有什麼用呢?

師:那我就一起來吹泡泡吧。

a、集體學吹泡泡

b、幼兒來到操場上吹泡泡、玩泡泡。

設計美教案篇4

設計意圖:

“分類”是數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要運用。比如:超市裏物品的擺放、圖書館裏的圖書的擺放、家中整理房間等等都要運用到有關的分類知識。新《綱要》中指出要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並體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和重要性。爲了將枯燥、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淺顯易懂,並能融入孩子們感興趣的操作活動中去,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熟悉的火車爲活動題材,將“爲貨運火車裝運貨物”的遊戲貫穿始終。活動中,讓孩子們主動探索、嘗試操作,在玩、試、想、做、議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有關分類的經驗。從而發展幼兒的合作、協商、操作能力,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分類裝貨物”的方法。

2、發展幼兒的合作、協商能力和傾聽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火車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

2、材料準備:16塊火車外形的底板(15塊小的,1塊大的),各種貨物卡片,各種圖形片;碟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觀看cd,讓幼兒觀察、瞭解火車分爲客運火車和貨運火車兩種。

“小朋友,看,我們來到了哪兒?”

2、“五一勞動節剛過,裝運貨物的工人叔叔們又開始繁忙地工作了,他們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一起裝運貨物。”

二、操作活動。

1、幼兒分組合作,第一次嘗試裝運貨物。(爲一節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

(1)請幼兒觀察認識各種物品,初步感性認識“分類”。

(2)請幼兒嘗試裝運貨物,併爲車廂設計標記。

活動要求:幼兒四人一組,分配角色,協商討論選出小組負責人及操作結果彙報

員。(要求每組幼兒全部完成任務,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

(3)彙報操作結果。

2、第二次嘗試裝運貨物。(爲兩、三節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

(1)幼兒嘗試裝運貨物,併爲每節車廂設計標記。

活動要求:首先完成兩節車廂的操作任務,在驗貨認可之後將列車放回貨場後方能操作三節車廂的操作。(兩節車廂的操作是滿足能力中等幼兒的需求,三節車廂的操作是爲能力強的幼兒提供提高能力機會。)

(2)請個別幼兒講一講:你們是怎樣擺放的?

3、幼兒集體合作裝運貨物。(將具體的實物操作卡片換成抽象的圖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車。

“現在,我們要把這些木材分別運送給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紅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圓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請你們想一想,該怎樣擺放這些木材?”

(2)請幼兒自己檢驗“勞動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三、活動延伸。

1、小結集體操作情況,發現交集分類的現象,爲下次活動打基礎。

2、幼兒開着火車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這些圖形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圖形,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要求幼兒通過比較分辨出每組圖形的不同之處並進行分類,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幼兒對分類沒有困難,只有稍部分幼兒還不能自行做好圖形標記。活動後,我們都覺得可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按物體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

設計美教案篇5

大班音樂:月亮婆婆喜歡我

活動背景:

我第一次參加市一課多上活動,就非常榮幸地獲得了一等獎。隨之市教研室組織的市區互動的教研觀摩活動,我也就有幸參加了。其中一位市學科帶頭人上的一節音樂歌唱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她那優美動聽的歌喉、豐富又恰到好處的肢體動作和簡潔、巧妙的組織語言已深刻的印在我的記憶裏,也常常在我的腦海裏閃現。從這次活動中,我體會到好課是因人而精彩的。現將當時聽課過程的記錄評析如下:

活動實錄:

(一)感受音樂旋律:

1、教師親切的自我介紹 :小朋友們好!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某老師, 你們歡迎我嗎?(幼:歡迎!)怎麼歡迎?(幼兒自然開心的拍起了掌聲)好!今天我來做你們的媽媽,你們做我的寶寶,睡在我用臂彎做的搖籃裏,我哼唱《搖籃曲》,你們就跟着我的搖籃,搖呀搖呀睡着了,好嗎?

評析:這種導入方式自然、親切,直入主題,加上老師輕聲細雨而有柔美的聲調,給人甜甜的美感。人的注意力和興趣自然被激發調動起來了。

2、三次感受音樂旋律:

第一次:教師邊跟琴聲哼唱邊晃動手臂故作陶醉狀,帶領幼兒的身體隨音樂左右晃動;

第二次:“媽媽搖着搖着 ,寶寶就睡着了,現在媽媽摸誰的頭,誰就輕輕趴下睡着了;”

第三次:“媽媽真累呀,心疼媽媽的寶寶們快哼唱這首曲子,讓媽媽沒也睡覺吧!”

評析:學歌前,教師用了哼唱的方式,讓幼兒三次整體感知歌曲旋律,爲後面的歌唱教學做了有效的鋪墊。這是教師對教材分析後,在設計上的巧妙;另一巧妙之處在於三次哼唱前,教師生動的過渡語言,讓每個人不由自主地就沉浸在教師設計的“陷阱”裏了。

(二)、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清唱歌詞。師提問:我們睡覺的時候,誰會透過窗戶來看我們呢?(允許幼兒想像表達);那我們假裝睡着,看看誰來了;

評析:在這種甜美的意境中,教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幼兒的興趣和思維再次被激活,七嘴八舌地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猜想和回答:“小偷”“大灰狼”“太陽”“星星”。教師卻依然投入地傾聽,不予回答,任憑幼兒的好奇心懸在那,爲他們認真傾聽歌曲的範唱又埋下了伏筆。

2、教師清唱後,師幼互動問答,教師依次出示相關字卡,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問:誰來了?(月亮婆婆)(出示)

問:爲什麼來呀? (喜歡我)

問:做了什麼動作?(灑下月光把我摸)、(表現灑的動作,提示幼兒摸摸鼻子、耳朵等);

問:玩了什麼遊戲,(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

問:玩了幾次?(三次)依次出示走、停的字卡

評析:五次層層遞進的提問,把歌詞的句子和關鍵詞進行了有效的提煉,而且“灑”“摸”兩個字還配上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加深印象,讓我再次佩服設計的巧妙。而且,排列的方式也爲後面的伴唱部分留有空白。

3、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學唱歌曲:

(1)看圖完整唱第一遍:(用我們的歌聲來表示喜歡月亮婆婆吧;)

(2)邊做動作邊演唱:(再來一次,做上動作吧;)

(3)用很美輕輕的聲音唱:(晚上用什麼聲音唱?)

(4)用響亮好聽的聲音唱(白天唱這首歌用什麼樣的聲音?那我們試試)

評析:集體教唱部分共四次練習,但每次的要求也不同。既避免了學唱歌曲的枯燥,還保護了幼兒的聲帶不致疲勞。這樣的過渡語言設計體現了教師的智慧。

(三)學習並掌握歌曲中的伴唱部分

1、聽錄音,感知伴唱的音樂部分。

師:天空中的星星被我們吵醒了,朝着我們眨眼睛呢!我們來聽聽,他們在歌曲的什麼地方眨眼睛了(放音樂,教師在相應眨眼睛的地方做手勢,幫助幼兒感知)

評析:伴唱中的“啦啦”是每個執教老師認爲很難處理的部分,但這位老師用星星眨眼睛的辦法處理,首尾呼應,與整個教學設計融會貫通,真的是獨具匠心。

2、請幼兒找星星,貼在相應的地方:

評析:由於幼兒第一次聽,有兩處錯誤的地方,教師不急於糾正,而是又唱一次,讓幼兒對應感知後,再糾正,體現了教師對幼兒的尊重。

3、集體練習一次:我來做月亮婆婆,你們做星星,在眨眼的地方唱“啦!啦!

4、分角色練習幾次(教師和孩子商量怎麼才能做到聲音的均衡確定角色練習的方式)

評析:這樣教師和孩子商量怎麼分角色,不僅體現了教學過程教師對孩子的尊重,更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結束活動。

師:夜深了,小朋友在什麼?對,小朋友睡着了,做了個甜美的夢。誰睡得香,誰睡得甜,月亮婆婆就來親親他的小臉蛋。(循環放音樂,教師隨音樂輕輕撫摩每位幼兒,讓喧鬧活躍的課堂逐漸安靜,呈現了一幅教師輕撫每位幼兒的怡人感人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