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教案

授課時間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教案

2021年月 日 星期 第節課

章節名稱

導 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

教學目的

瞭解中國最終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以及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並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及其理論成果;認識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自覺提升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分析與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中國爲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4.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

教學難點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

教學方法

講授式、案例式、討論式等

課程資源準備

教材、多媒體、PPT

主要內容、邏輯結構與教學建議

導論部分主要講授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本部分內容主要回答了中國爲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要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哪些理論成果,在此基礎上,介紹了本課程開設目的、教材的主線和結構,以及學習本課程的要求和方法。

導論教學應牢牢遵循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相統一的原則,在全面梳理和準確闡釋歷史脈絡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注重講清楚“爲什麼”的問題,領會和掌握“是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要緊緊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主線,講授“中國先進分子爲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等問題。難點在於如何讓青年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幾大理論成果,瞭解這幾大理論成果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係。通過系統的理論闡釋,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馬克思主義只有實現中國化,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才能體現其科學性和生命力,彰顯其強大力量。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爲馬克思主義行。

依據導論部分的教學內容與邏輯結構,建議教學時間安排2課時。

教學中需要講清楚的基本問題

1.中國爲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成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中華民族這個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民族,經歷了從輝煌到苦難的巨大落差。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國的仁人志士進行了積極嘗試,試圖找到救國道路,中華大地上先後掀起了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爲己任”,不屈不撓、前仆後繼,進行可歌可泣的鬥爭。一時間,各種思潮競相發聲,包括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你方唱罷我登場”。但無論哪一種思潮,哪一種主義,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改變中國的命運。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讓中國人民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的這句話不僅是對歷史的客觀描述,更表達出了撥開雲霧見日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馬克思主義自東面的日本、北面的俄國、西面的法國傳入中國,李大釗、陳獨秀等人成爲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知識分子。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掀開了中國革命新的一頁。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爲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爲主動,從此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是指這是符合客觀歷史進程的選擇,是中國走向獨立自主、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人民的選擇是指這是中國知識分子和人民羣衆發揮主體能動性、在救國救民道路上進行的主動的抉擇。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這個選擇是完全正確的。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

爲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努力探索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以毛澤東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漸認識到,面對中國的特殊國情,不能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作爲實踐的理論,在指導中國實踐的過程中就必須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歷史上,有的人以馬克思主義者自居,教條式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標榜他們代表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而且以共產國際決議的名義,企圖完全照搬蘇聯經驗,結果讓中國革命遭遇重大挫折,幾乎陷入絕境。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實際領導地位。之後,毛澤東領導全黨堅決糾正“左”傾錯誤,注重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系統總結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逐漸形成了合乎中國實際的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

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是在中國革命實踐中,歷經血與火的洗禮後提出的。之所以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是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客觀需要。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絕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背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身並沒有否定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科學性。理論創造是爲了服務於現實,是爲了解決和迴應現實難題。只有實現中國化,真正運用其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才能體現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彰顯這一理論的強大力量。今天,我們也絕對不能只是固守馬克思主義中某個方面的原理或者某句話、某個觀點,更不能單純以經典文本來評判現實。如果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運用上生搬硬套,理論脫離實際,必然會陷入教條主義,造成理論上的停滯和實踐上的重大失誤。馬克思主義要結合中國現實不斷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更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必須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保持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鍥而不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使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了《論新階段》的報告,強調:“沒有抽象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具體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着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爲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這標誌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命題的正式提出。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具體包括三層意思:

第一,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正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鬥,才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正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才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正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才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總結和提煉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經驗,從而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爲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增添新的內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着他們的思想繼續發展,而不僅僅是簡單描述他們的思想,複述他們的思想。在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政策和策略的理論、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黨的建設理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根據新的實踐推出新的理論,創造性地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協商民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施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人類命運共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正確義利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等等。這些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

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語言來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使之成爲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作爲一種最初產生於歐洲的思想文化傳入中國,要使它能爲中國人民廣泛接受,並在實踐中發揮指導作用,就必須找到一種爲中國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形式。這就要求運用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深入淺出地闡明馬克思主義,使其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就是讓馬克思說中國話,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馬克思主義就能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並得以生長和繁榮起來。

理論創造是爲了服務於現實,是爲了解決和迴應現實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是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客觀需要,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發展的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只有實現中國化,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才能體現其科學性和生命力,彰顯其強大力量。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爲馬克思主義行!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發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發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1)毛澤東思想。在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以毛澤東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以獨創性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新中國成立後,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爲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衆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於破壞一箇舊世界、也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黨的七大的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是確立毛澤東思想爲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

(2)鄧小平理論。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啓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以鄧小平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鮮明地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瞭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開闢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20世紀的中國又一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確立其爲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20世紀的中國又一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啓了中華民族“富起來”的新徵程。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上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國內發生嚴重政治**。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以江澤民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了21世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作爲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

(4)科學發展觀。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不斷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成果。200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大,中國共產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爲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爲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爲主動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2017年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爲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莊嚴地寫入黨章,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這是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歷史性貢獻,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都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它們同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起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同確立爲國家指導思想。

5.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都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它們同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起,都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它們之間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係,是不能割裂的。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思想淵源。毛澤東思想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實事求是、羣衆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也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毛澤東思想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爲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的理論創新成果,它緊密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在認真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和改革開放最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

6.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要求和方法

一是掌握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根本遵循,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科學性。學好這門課,要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科學內涵、理論體系、思想精髓、精神實質,深刻認識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系統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不斷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爲奮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打牢理論基礎。

二是培養理論思維。理論性、思想性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突出特徵,學習這門課,既要全面掌握基本理論,還要學習把握理論背後的思想,思想之中的戰略,以及戰略之中蘊含的智慧,從而得到思想的啓迪、戰略的啓蒙和智慧的啓示。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拓展國際視野,帶着思考學,帶着問題學,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紮根中國大地、立足中國國情、着眼於中國的客觀實際,是在解決中國實際問題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好這門課,不能脫離中國實際,而是要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既向書本學習,又向實踐學習。要緊密聯繫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緊密結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際,緊密聯繫自己的思想實際,把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主觀與客觀、知與行有機統一起來,自覺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