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遊褒禪山記》 教案【精品多篇】

《遊褒禪山記》 教案【精品多篇】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所論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從、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3、掌握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特別是“其”、“道”、“名”、“然”等詞的用法。

4、熟讀背誦,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目的2、3

教學難點:

目的1、4。

教學設想:

1、本文的語言比較通俗,可讓學生利用註釋自己串講課文,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詞,除弄清它在本課的用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繫所學過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書的方法積累這些詞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所以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關係,從而理解作者所闡述的觀點。

4、誦讀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讀課文,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教學要點:作者及課文簡介,疏通文意。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景物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有人曾將遊記比作“紙上山水”。)

二、介紹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課的教學目的及課時安排。

四、由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板書):褒 冢 華 相 謬 窈 父

五、默讀課文,根據註釋疏通文意。

六、由學生複述課文,串講。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必要的點撥,特別要點出一些重點字詞的用法。

七、由學生質疑,提出存在的其他問題。

八、齊讀課文,鞏固詞義。

九、作業

1、積累“其”、“道”、“名”、“然”的義項。

2、熟讀課文,體會敘議結合手法。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二

單元教學要點

一、教材地位:

本單元選擇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蘇洵、王安石、歐陽修、蘇軾的散文名篇。《六國論》《遊褒蟬山記》是教讀課,後兩篇是自讀課。《六國論》《伶官傳序》都是借古諷今的史論散文,《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是因事說理的遊記散文。可以分別作比較閱讀。

宋代散文繼唐代古文運動的傳統並有所發展,題材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語言更加暢達,長於議論,體現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風,對後世散文產生深遠影響。

二、輔助教材

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喜雨亭記》,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司馬光的《赤壁之戰》,蘇軾的《赤壁賦》,比較各種遊記散文與史論文風格的多彩多姿。

【知識目標】

1、學習借鑑文章借古諷今針對現實有感而發的說理方式。

2、理解重點詞句在文中的特殊含義與用法

3、掌握幾個文言句式並能讀懂文中語句

【能力目標】

1、迅速把握文章整體內容與思想情感。

2、能結合寫作背景賞析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反覆誦讀體會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實踐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誦讀背誦,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含義。

2、難點:領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熟練掌握文言詞類用法與句式是難點。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引導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瞭解作家作品及遊記散文的基本寫法

2、藉助工具書初步讀懂全文內容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記遊寫景與感悟說理結合起來的。

二、學生簡介自己所瞭解的作家作品常識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稱王荊公,王文公,王臨川。21歲中進士,40歲進萬言書,提變法,抑特權,力圖改變北宋積弱積 貧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之策。49歲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馬光爲首的守舊派攻擊,54歲罷相,次年爲相。56歲再次辭去 相位,隱居江蘇南京,從事創作。封荊國公,諡號文公。《臨川先生文集》。

三、朗讀文本,整體把握內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與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體描寫遊褒禪山幾個地方,哪個地方寫得最詳細?

2、作者在第一段爲什麼要特別寫不會引起別人注目的路邊石碑,後邊哪一個語句與它呼應?

3、作者在遊華山洞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現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個句子?

4、作者通過遊華山洞的經歷悟出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

5、作者認爲要完成自己的事業理想必須有哪些條件,哪一個條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認爲盡力而爲雖然可能不成功,可以問心無愧,也不用怕別人嘲笑,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五、老師範讀全文,學生理解詞句

六、作業

1、藉助工具書讀懂全文語句,準備複述。

2、完成《導學》練習,鞏固文言詞語與句式的理解。

3、朗讀全文,準備背誦。

第二課時

一、重點語詞與句式理解檢測

二、重點語段口頭翻譯檢測

三、學生誦讀全文

1、個別誦讀能力一抽一查

2、集體誦讀訓練】

四、教師示範朗讀與誦讀指導

五、學生劃分重點語段層次,把握背誦的文脈與記憶的銜接特徵語詞

六、學生分層誦讀,以文意串連銜接回憶線索

七、遷移運用

把“遊華山洞”的兩段描述改寫成爲現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描寫景物;2、運用心裏細節描寫表現遊覽者的見聞與感受

教學難點 篇三

學習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高中語文必修二《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四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是一篇名文,全日制十年制學校高中課本《語文》第一冊也選了,自然是因爲它因事見理之理,對我們現在還有教育意義。爲了受教育,讀文章無妨斷章取義;至於評價文章,就要兼考慮義理之外的其他方面。最近我把這篇文章又讀了一遍,對於有些問題,如寫法究竟好在哪裏,記遊而大發議論合適不合適等等,有些粗淺的想法,寫出來供研討此文的人蔘考。

此文的受人重視,主要在於它宣揚了無論是求學問還是建功立業,都要勇往直前,求登峯造極,得其究竟,而不畏難苟安,人云亦云,半途而廢。這個道理之爲正確,重要,顯而易見,因而說這方面是文章的優點就不成問題。——這都可以不談。以下着重談別的方面。

遊記一類文字,辭章之美很重要。柳宗元《永州八記》是名文,很多人喜歡讀,主要原因之一是辭章好。就這一點說,《遊褒禪山記》就差一些。是文筆的造詣有高下嗎?似乎不好這樣說。辭章的高下不同,大概是出於另外的原因。可以想到的有以下幾種:一,荊公此文,名曰遊記,而重點是講道理,所以不想繪影繪聲地描摹景色。二,荊公好遊而象是不喜歡或不慣於寫遊記,如文集中游記很少,一篇《鄞縣經遊記》也寫得平平,有如記帳。三,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荊公行文,常常漫不經意,一揮而就。《宋史·王安石傳》說:“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這是因爲他才大,志大,不慣於在文字的雕琢上多下工夫(自然不是篇篇如此,因爲還有脩潤“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傳說)。這樣,日子長了,大醇小疵也就在所難免。如他的《鐘山絕句二首》裏有一句,“一鳥不鳴山更幽”,與流傳的王籍名句“鳥鳴山更幽”相比,不但語拙,意思也難通。又如他著《字說》,靈機一動,專以會意解釋字義,蘇東坡同他開玩笑,問“坡”字何義,他說:“坡者,土之皮。”蘇東坡說:“然則滑者,水之骨乎?”即以這篇《遊褒禪山記》而論,如“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也寫得頗爲纏夾,既然已經“漫滅”,爲什麼“其爲文猶可識”呢?象這類地方,都失之膽大而心不細,我們也不必爲賢者諱。不過無論如何,這總是小疵,我們讀古人作品,不妨舍小疵而取其大醇。大醇爲何?我個人以爲,是“文如其人”。王荊公是大政治家,爲救國救民而變法,大氣磅礴,百折不撓,至於傳說的不拘日常小節,如少洗臉,不更衣,須上生蝨等,也許正是值得稱賞的吧?

辭章之外,讀《遊褒禪山記》時會想到的一個問題是,記遊而大發議論,這種寫法究竟如何。古人寫遊記,常用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單純描畫所見,如《徐霞客遊記》,姚鼐《登泰山記》等。一是於所見之外,兼寫一些因所見而引起的感慨,如楊士奇《遊東山記》,末尾說到“人生聚散靡常”,邵長蘅《夜遊孤山記》,末尾對比賈似道與林逋,以寄一時的興會。荊公此文就大爲不同,記遊部分輕描淡寫,一掠而過,議論的話卻說得很多很重。與一般遊記相比,這種寫法是重點寫有所“悟”,所以無妨謂之爲變格。對於這樣的不同尋常,我們應該怎樣看呢?這可以分作兩個方面探討:一是何以這樣寫,二是這樣寫好不好。

變格的由來,我個人以爲,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推求:一是作者的時代,二是作者的爲人。

先說時代,是宋朝。我們都知道,宋朝是理學盛行的時期。理學講些什麼,今天看來,應該如何評價,這些與本文關係不大,可以不談。只是有一點要指出,就是理學家慣用的所謂“格物、致知”的辦法,正是“因事見理”。自然,因事見理也是古已有之的,如莊子的道在屎溺,墨子的見染絲而嘆都是。不過到了宋儒就於今爲烈。這原因是他們學了佛家的禪宗(雖然口頭上大力闢佛),而且要比漢儒更進一步,窮追聖經賢傳的微言大義。他們着重講的大道理,有心、性、誠、敬,尤其是形而上的太極、陰陽等,都是玄之又玄的,離開事物就更難理解,因而他們從禪宗老衲那裏引進一些辦法,以眼前事物寓玄理,並且用人人都懂的大白話,即所謂語錄反覆闡明之。這樣做,時間長了,人數多了,自然就成爲風氣,我們稱之爲道學氣也好,總之,是習慣成自然。例如《論語》的“莫春者,春服既成”一段話,舊注只是說:“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生值亂時而君不用。三子不能相時,志在爲政。唯曾皙獨能知時,志在澡身浴德,詠懷樂道,故夫子與之也。”夫子所與,不過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這一點點意思。可是到朱熹筆下就不同了,注說:“曾點之學,蓋有以見夫人慾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闕。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而其言志,則又不過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初無捨己爲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這個“妙”,我們現在看來就莫名其妙。宋儒的因事見理,不只常見於文,而且有時見於詩。例如也是剛引過的朱熹,寫過一首《觀書有感》,詩云:“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還有一首,題目是《泛舟》,詩云:“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源頭活水”,“中流自在”,顯然都是禪語,表面言事而實際是講道理。這樣的詩,王荊公也偶一爲之,如《登飛來峯》雲:“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顯然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荊公不是理學家,他志在救國救民,要“行”;理學家則醉心於“思”,思太極、陰陽等等,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是想入非非。這是一面。但是我們也要知道,荊公雖然是大政治家,於學卻無所不通。文章和詩詞,在宋朝都是第一流。旁至於理學、佛學,他不只是通,而是精通。他寫過《原性》《性說》等文章,而且自信爲前無古人。他還作過《楞嚴經疏解》,也自信爲成一家言。因此,我有時想,傑出如王荊公,在學問文章方面,或者也不免沾染一些時代的風氣;如果這個猜想還有些道理,則這篇遊記用了因事見理的寫法(不是“人”的“思想”,是“文章”的“寫法”)也就不足爲奇了。

這樣寫的另一個由來是作者的爲人。荊公的爲人,大家都很熟悉,才高,志大,有見識,有魄力,無論是治學還是建功立業,都要求登峯造極。他的《憶昨詩示諸外弟》裏有句雲:“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乘閒弄筆戲春色,脫略不省旁人譏。”《遊褒禪山記》是三十四歲所作,他拜相在五十一歲,這篇遊記中的大議論,正是壯志未酬的真實反映。寫此文之後的十幾年,他掌政了,果然就象文中所說,“盡吾志也”,“可以無悔矣”。總觀他的一生,變法;訓釋《詩》《書》《周禮》,成《三經新義》,頒之學官;黜《春秋》,說它是斷爛朝報;著《原性》之類的論文,不只駁楊朱、韓愈,而且駁孟子、荀子(雜文《讀孟嘗君傳》駁世人皆稱孟嘗君能得士,而說孟嘗君是雞鳴狗盜之雄,也屬於這一類);創詩詞集句,開後代集句的風氣;等等:可以說件件(至少主觀上)是登峯造極。無怪乎《宋史》說他:“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於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象這樣的爲人,在遊記中發一些不甘於“夷以近”的大議論,正是不足爲奇了。

最後談談這樣不同常格的寫法,我們究應如何評價的問題。這顯然是個難題,因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且說我自己的看法,是大有可取。理由有三:一,這類變格也是古已有之。例如《史記·汲鄭列傳》的“贊”曰:“夫以汲黯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衆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爲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爲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鄭亦云,悲夫!”應該評論汲鄭二人的功業而專說世態炎涼,這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變格。又如曹操《祀橋太尉文》中有這樣幾句:“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莊語之中忽而插入玩笑話,這也是變格。還有變得更厲害的,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通篇大談其不平之鳴,說到孟東野只寥寥幾句。即此可證,變格也未嘗不可,有時甚至更好。二,古已有之是旁證,更重要的理由是,就《遊褒禪山記》說,這樣寫效果更好,因爲因事見理,則玄遠化爲切近,讀者更容易悟入,換句話說,就更容易說服人。三,從文章作法方面考慮,變格的靈活性也有教育意義。俗話說,文無定法。從讀者方面說,我們更應該尊重作者的自由。某一個主題,或某一點點意思,可以用這個體裁表現,也可以用那個體裁表現。體裁確定之後,次序,組織,甚至措辭,也可以千變萬化。小題可以大作,大題可以小作,還可以連類而及,聲東擊西,等等。當然,變要有變的規矩,不能隨筆亂寫。規矩是什麼?無非是不離主題,能夠同樣或更好地達到寫作的目的,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個道理容易說,也不難理解,不過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尤其是千篇一調的文風正在風靡一世的時候。練筆自然不可少,而知道如何能不陷入流行八股的泥塘,也同樣是重要的。就這一點說,王荊公這篇不同流俗的文章也是值得我們深入體會的。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五

一、【注音朗讀】參看課文腳註(或查詞典),給文中陌生詞語注音。之後,有節奏地朗讀全文。

二、【初步感知】朗讀之後,合上書,在此書寫:

讀完本文,我感知到作者在借登山的事引出關於成功的條件的思考

三、【標題解讀】我這樣理解本文的標題:

是關於遊山的記敘文。通過對登山活動的回憶,感悟、闡發某些人生真理。

四、【批註理解】請給本文作批註式的理解。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命名)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正音)(說明)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前洞)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後洞)(說明)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進洞)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出洞)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後悔)(遊山經過)(記敘)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觀遊所得在深思)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奇觀在險遠,有志方可至)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無力不至)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無物相之不至)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有力不至可譏,盡志不至無悔)此餘之所得也!(成功的條件在於有志、有力、有物,我有力、有物但沒意志,故而有悔)(議論)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治學應深思慎取)(議論)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遊人及寫作時間)(說明)

五、【主旨確證】通過以上理解分析,本文的主旨,可以這樣綜合、概括:

本文通過一次登山活動,感悟到成功的條件在於自身意志、力量及外物相助,三者缺一不可;同時反思到,自己的失敗在於意志薄弱、追隨大流。

六、【內容審美】你覺得本文所表現的內容美在哪裏?

本文內容美在:1、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感悟、發現到關於成功的普遍道理,折射出作者思維的'高妙、深刻;2、強烈的自省、批判的科學意識,折射出作者心思的認真與嚴謹。

七、【形式審美】你覺得本文寫得漂亮麼?爲什麼?

本文寫得漂亮,因爲:1、以小見大,因事見理,使文章平易生動,而又不失高妙和深刻;2、記敘、議論、說明等表達方式兼備,使文章脈絡清楚、思想突出、科學理性。

八、【文本與文本】閱讀下面的信息,並回答問題。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王安石作爲改革家的素養在《遊褒禪山記》中有沒有體現?請說明。

《遊褒禪山記》中倡導的深思慎取的科學理性精神以及極盡意志、不隨大流的行事方式,都是改革家素養的體現。深思可發現積弊;慎取可避免主觀;極盡意志,方可推陳;不隨大流才能出新。

九、【文本與生活】思考並回答: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是人云亦云,不太愛深思;也經常隨大流,不願堅持自己認爲正確的價值觀?舉例說明。

對於我來說,在人情禮節上,不願得罪人,多是隨大流。比方說,請客送禮,我心裏極其厭惡這種習俗,但還是不得不掏腰包,並不情願地赴宴。但是,在學術、專業及工作上,不會人云亦云,也不會隨大流,而是喜歡實驗、探索。

十、【妙句品仿】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以上文段分析了登山成功的三個條件:意志、力量和外物。請你大約仿照上面的句式,分析“大樹生長的條件”。

示例:

世上茂盛、蒼翠的大樹,參天蔽日,人們往往仰觀讚歎,但非有陽光不能生長。有陽光日日照耀,但沒有足夠的水源,也不能生長。有陽光照耀,而又有水源不斷供給,若沒有堅實的土壤讓其紮根,也不能生長也。

高中語文必修二《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2、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明白這兩者在當今改革開放時代的借鑑意義。

3、掌握“各”、“極”、“觀”、“求”、“其”等文言詞的多種含義;辨析一些詞性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

【教學重點】

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之以的用法。

【教學設想】

1、“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這既是本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指導學生列表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力求講得透闢一點。

2、讓學生利用課文註釋,使用工具書自己串講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3、凡是要學生辨析、積累的實詞和虛詞,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義和作用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繫讀過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經出現過的意義和用法,使之反覆鞏固,溫故知新。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和課文簡介,串講第1、2兩段。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在國中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

《小石潭記》、《登泰山記》、《醉翁亭記》等。

2、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

抓住景物特點,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課題)。這篇遊記與我們過去學過的那些遊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議論,記遊實際上只是個引子,說理纔是全文的中心。

二、簡介作者及課文

1.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臨川(今江西省臨川)人

2.後被封爲“荊國公”,人稱 “王荊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他是個具有堅強毅力的改革家,儘管受到種種阻礙,也毫不動搖退縮。他的這種堅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在課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禪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城北15裏,風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課文記述的慧空禪院)建築宏偉。距院約200米,半山腰還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燬,寺院被拆除,現僅兩洞尚存。

三、講解文章的主旨

1、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並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無物以相之(xiàng)長樂王回深父(fǔ)何可勝道也哉(shēng)

2、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老師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麼說的?

學生答: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

老師問: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爲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學生答:因爲已經“盡吾志”了。

老師問:“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學生答:爲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老師問:“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

學生答: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老師問:“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說的?

學生答: 至洞之深處。

老師問:爲什麼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

學生答: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

老師問: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

學生答: “無限風光在險峯”。

老師問: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學生答: “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關於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說過,這裏稍作補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6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

四、課堂小結

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

答: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後洞時結束。

(可見第1、2段是記遊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

答:“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問:前一點是由什麼事情生髮出來的?

答:遊後洞而未能“極夫遊之樂”。

問:後一點呢?

答:“有碑僕道,其文漫滅”。

(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五、誦讀第1段

1、教師先範讀一遍,然後領誦一遍。

〔說明:教師範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⑴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訛音爲“華”。)

⑵ “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⑶ “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裏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2、學生練習背誦。

六、課堂練習

一詞多義: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

② 終於。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

② 文字,“獨其爲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僕道”。

② 說、講,“何可勝道也哉”。

③ 道理,“傳道受業”(《師說》)。

④ 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詞性活用:

⑴ “舍”: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爲動詞。“始舍於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爲動詞。“名之曰褒禪”。

② 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爲動詞。“而莫能名者”。

⑶ “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答疑:

⑴ 爲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

答:古文無“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華”分開。

⑵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爲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4、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七、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第1、2段)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

第1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第2段:記遊華山洞經過

八、課後作業

1、順暢地背誦第1段,熟讀第2、3段。

2、完成練習第二題,將“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並歸類整理。

第二、三課時

〖教學要點〗

1、指導整理“其”字的幾種用法。

2、講讀課文第2、3、4、5段。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爲五種類型:

1、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

2、人稱代詞,相當於“它”(他)。

3、人稱代詞,表領屬關係,作“它(他)的”講。

4、人稱代詞,活用爲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

5、助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爲“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二、講讀第2段

1、引導學生討論問題:

⑴ 概括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提示:記敘遊山的見聞和經過。主要使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⑵ 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爲參照物,說出禪院、僕碑、前洞、後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爲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僕碑在華山洞西面百餘步的地方,因爲僕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於後洞的“後”而言的;後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裏的地方,因爲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⑶ 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

① 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

② 前洞“記遊者甚衆”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 “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

④ 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爲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2、全班朗讀課文兩遍。

三、講讀課文第3段

1、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一詞多義:

⑴ “觀”:

① 觀察、看。“古人之觀於天地……”

② 景象。“非常之觀”。

③ 建築物的一種,讀 guàn,“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⑵ “得”:

① 能夠。“不得極夫遊之樂”。

② 心得、收穫。“往往有得”。

⑶ “夷”:

①平坦。“夷以近”。

② 剷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難”(《赤壁之戰》)。

③ 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⑷ “相”:

① 幫助、輔佐,讀 xiàng。“無物以相之”。

② 宰相、丞相,讀 xiàng。“操雖託名漢相”(《赤壁之戰》)

古今異義:

“非常”:“不尋常”、“非同一般”,是兩個詞。“非常之觀”。不同於現代漢語表程度的副詞。

虛詞:

“以”:

作介詞用:

① 因、由於。“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② 用來、拿。“無物以相之”。

作連詞用,相當於“而”:

① 表並列。“險以遠”。

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⑴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雙重否定句,強調“志”的重要。

⑴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於人爲可譏……”。中間省略了“而不至”之類的話,翻譯時要補出,否則意思不連貫。

2、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⑴ 本段着重寫什麼?

提示:寫遊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說的“有嘆”。

⑵ 這一段可分幾層意思?你對作者在文中所說的道理如何評價?

提示:

五層意思:

① 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爲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

④ 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繫。

⑤ 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係,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這對於我們治學、處事、創業都有很大啓發。

四、講讀第4段

1、指名朗讀、口譯,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一詞多義:

⑴ “悲”:

① 感嘆、嘆惜。“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② 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⑵ “勝”:

① 盡,shēng。“何可勝道也哉”。

② 能承擔,禁得起,shēng。“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

③ 優美的,shèng。“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④ 勝利,shèng。“終不能加勝於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詞性活用:

⑴ “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後世之謬其傳……”

⑵ “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爲名詞。“後世之謬其傳……”

2、討論如下問題: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生髮出來的?

提示:作者認爲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頭腦的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採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邏輯十分嚴密。

五、講析第5段

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遊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並署名。思考: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裏,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六、全班齊讀3、4、5段

七、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第1、2段)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

第1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第2段:記遊華山洞經過

第二部分(第3、4段)闡述志、力、物內在聯繫

第3段:寫遊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學問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補敘同遊的有關情況

八、課後作業

1、思考文後練習一,找出記敘部分與議論部分相照應的句子,並試行編寫本文記敘與議論部分前後聯繫對照表。

2、完成課文後練習三、四。

第四課時

〖教學要點〗

解答重點練習並理清課文前後兩部分的內在聯繫,弄清敘議如何有機結合。

〖教學步驟〗

一、總結虛詞其的用法

1、以故其後名之曰——代詞,那(此係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2、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這(此係近指,指慧空禪院)。

3、獨其爲文猶可識 ——代詞,它(代僕碑)。

4、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前“其”:代詞,它(代“穴”)。

後“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遊者”定語)。

5、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詞,它(代後洞)。

後“其”:代詞,代遊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代語代詞。

6、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代詞,他們(指古人)。

7、其孰能譏之乎?——語氣副詞,表反問,豈、難道。

8、而餘亦悔其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代詞,指自己。

9、既其出——助詞,無義。

10、視其左右——代詞,洞,洞壁。

11、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12、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二、問題討論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繫的?(試從1、過渡銜接;2、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3、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繫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

1、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後一句“不得極夫遊之樂”開啓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2、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遊者衆”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衆”;“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爲有侮”和“悔其隨之”;“僕碑”和“有碑僕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爲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編訂的“前後兩部分對照表”,其他同學補充訂正。)

三、自學蘇軾《石鐘山記》,並與《遊褒禪山記》比較。

【教學反思】事實證明:脈絡清晰學生就會創造出令人驚異知識的沃土。所以作爲教師就應該給學生積極創造自主學習舞臺,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這也是當前創新教育實施新課程該改革的需要。“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我們把大海、藍天真正的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由的空間盡情翱翔吧。

【教學建議】語文的圖表式教學

近一個世紀以來,語文教學經過了幾次巨大變革,整個教學觀念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學方式方法有了較大改進,啓發式教學法、因材施教教學法、單元教學法、自學導讀法等曾被廣大語文教師普遍接受,現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又逐漸深入人心,成爲時代教學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難看出,高中語文教學在大學聯考的重壓之下,步履維艱,改革的步子喊了幾十年,變化不是很大,一些舊觀念仍在束縛着人們的手腳,滿堂灌,機械填鴨、死學死記還常有所見。爲大學聯考而教學,整天講練,還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語文教學,怎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怎能適應時代社會的需要。所以,高中語文教學必須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廣大語文教師必須掙脫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條讓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新路,這樣就必須建立語文立體化教學的新格局。

所謂語文立體化,就是課內課外相連通,書內書外相交融,立體化,多元式,大語文。高中語文教學立體化的提出是時代的挑戰,它要求語文教學改革傳統的、單一的,較爲封閉的教學模式,使語文的教學形勢具有多樣性,靈活性,內容具有人文性、時代性和實用性。爲此,我認爲學習離不開生活,生活需要學習去充實,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便是難於超越的語文教科書。我想本文宜圖表式教學

高中語文必修二《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七

重慶市銅梁縣第一中學 周玉崧【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

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學法點撥】

整體感知、誦讀、點撥、自學、討論、批註等。

【教學準備】

1、自學。

2、勾畫《大學聯考神梯》。

3、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作家作品時代背景。

2、聽錄音,正音、明讀。

3、誦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教師:本課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醉翁亭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請同學們注意本文與所學過的遊記有什麼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世稱荊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他上萬言書,主張實行新法,改革政治。後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由於保守派反對,新法受阻。他具有樸素的唯物辨證思想,反對天命,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進步口號。他的詩詞文多揭露時弊,體現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詩詞遒勁清新,風格高峻。文雄健峭拔,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點撥

本文學習步驟:

1、閱讀課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寫作線索。

3、逐段閱讀,弄清文中字句含義與用法。

4、瞭解本文寫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

6、背誦。

四、整體感知

1、聽錄音,正音:

廬冢 謬其傳 無物以相 深父 窈然 瑰麗

2、明讀:所謂華山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者。而我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3、理清課文結構思路:

⑴ 本名與別名的由來。

⑵ 記遊洞經過。

⑶ 抒發遊洞的感慨(全文重點)。

⑷ 簡寫由僕碑而產生的感想。

⑸ 補記同遊之人、記遊時間。

五、分析解讀一、二段

1、補充註釋:

⑴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⑵ 而卒葬之 卒:死。

⑶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名:給……命名。

⑷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爲陽)。

⑸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蓋:大概,可能。

⑹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窮:走到盡頭。

⑺ 不出,火且盡 且:將要。

⑻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⑼ 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⑽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其:自己。極:盡。

2、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⑴ 舍: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從口入

d、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退避三舍

⑵ 餘:

a、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b、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遊刃有餘

d、其餘,則熙熙而樂

⑶ 窮:

a、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復前行,欲窮其林

⑷ 然:

a、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b、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吳廣以爲然

3、下列句中哪些詞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⑴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此

⑵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⑶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⑷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⑸ 則其好遊直不能窮也

⑹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⑺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⑻ 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⑼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遊之樂也

4、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5、分析理解:

⑴ 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麼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⑵ 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討論)

⑶ 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爲什麼要進山洞?又爲什麼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⑷ 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爲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

六、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後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三、四、五段。

2、小結本文。

3、練習。

〖教學步驟〗

一、複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1、補充註釋:

⑴ 於是餘有嘆焉 焉:語氣詞,不譯。

⑵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以:因爲,由於。

⑶ 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夫:那。以:而,並且。

⑷ 其熟能譏之乎 其:豈,難道。

⑸ 何可勝道也哉 勝:完全。

2、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⑴ 焉:

a、於是餘有嘆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⑵ 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其熟能譏只乎

d、其真不知馬也

e、汝其勿悲

⑶ 觀:

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⑷ 名:

a、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c、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⑴ 往往有得

⑵ 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⑶ 險以遠,則至者少

⑷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⑸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⑹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4、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⑴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⑵ 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⑶ 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⑷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⑸ 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⑹ 於是餘有嘆焉

⑺ 往往有得

⑻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⑼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⑴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⑵ 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⑷ 《臨川先生文集》

⑸ 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6、分析後三段:

⑴ 王安石基於這次旅遊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於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 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 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討論)

三、朗讀後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小結本文

1、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請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作者記遊褒禪山不爲記遊,而爲發表議論:無論治學處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2、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遊山,後兩段發議論,前面的記遊處處與後面的體會有關,後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遊山經歷。前後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五、佈置作業:

1、課堂作業:課後練習。

2、課後作業:

⑴ 背誦全文。

⑵ 完成《大學聯考神梯》。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八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各”、“極”、“觀”、“求”、“其”等實、虛詞的多種含義;辨析詞類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識。

2、瞭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寫作意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語言的分析,學習並能夠使用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夠闡釋出這兩者在當今時代的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1、理解並能夠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具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夠使用正反論證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並能夠使用文中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教學思路

通過理清作者遊覽經歷來分析作者論證的邏輯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後深入理解作者所闡發的兩個道理。

教學活動

一、啓——導入課題

師:我們曾經學過不少文言遊記,如《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等,大家認爲這些遊記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情感懷 ;一般以敘爲主,感爲輔。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王安石的遊記《遊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特別之處?

檢查預習成果:看學生是否在課前疏通文意,總結重點文言知識。

二、承——記敘遊覽經歷

師:通讀全文,作者一共遊覽了幾個地方?遊覽順序是怎樣的?你能否畫出作者的路線圖?

補充提問:(1)作者是先遊覽的華山洞還是先遊覽的僕碑呢?

明確:遊覽了兩個地方:從禪院出發,遊覽華山洞、僕碑

禪院 → 僕碑 → 華山洞 → 僕碑 先遊覽的僕碑。

(2)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爲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

明確:作者在遊覽華山洞之前路遇僕碑,發現“其文漫滅”,知道是“謬誤”,後遊歷了華山洞,有感而發,原路出洞後又遇僕碑,再見則抒發感慨,說理記文。

師:在這些地方作者分別遇到了什麼事呢?請大家集中閱讀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點並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麼?(有碑僕道)

上刻什麼字? ( 花山)

②華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況如何?(平、曠)

前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如何?( 衆)

其後洞情況如何?(高、寒)

後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麼經歷?往洞裏走愈( 深) 愈(難)其見愈( 奇)。而隨洞深入, 題記者( 少),乃至( 加少)。

④在遊洞過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盡。”當時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隨怠者出後,他又有什麼表現?( 悔隨之出)。

三、轉——說理記文

主問題:在這樣的遊歷經歷中,作者感悟了什麼道理呢?

次問題:

(1)作者是如何將文章從敘事轉爲議論的呢?

明確:通過“於是餘有嘆焉”。

(2)作者“嘆”的是什麼? 作者又爲什麼嘆呢?

明確:

1、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卻遊而未盡,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

(3)作者認爲如何才能“不悔”?

明確:

1、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到達目標)

2、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盡力卻沒到達目標)

(4)作者認爲如何才能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明確:志、力、物首先要有“志”;雖然有失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主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

(5)作者出洞又遇僕碑,此時他論說了什麼道理?

明確: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敘議結合,結構嚴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們之前的問題: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爲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論說華山洞的經歷的?

明確:遊覽順序和說理順序一一對應,敘議結合,行文嚴謹,首尾呼應。第三段通過對比論證的方法來論說華山洞的經歷。

2、作者本文中一共論述了兩個道理,請運用“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爲什麼要在這區區一篇遊記中論說這些道理呢?

補充材料:從文章後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罷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同時王安石同歐陽修交好,主張古文革新,反對當時詩歌文章浮華的弊病。

明確:

1、作者借“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他主張改革的遠大理想,並指出,要達到這遠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條件齊備卻沒有達到理想,作者“無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決心。

2、又在途中遇僕碑,想起文壇流弊,指出學者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學習課文 篇九

1、聽讀課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講解第一段

介紹褒禪山概況 :

本名①→由來②③→山洞名及來由④→僕碑、本名⑤→音謬⑥

3、作業:書面翻譯第一段在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