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始得西山宴遊記》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始得西山宴遊記》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教學步驟 篇一

(一)明確目標

1.作者介紹。

2.劃分文章層次。

3.文白對譯,並能分析重點句所含感情。

《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設計 篇二

教材簡析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爲《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此文記敘了作者發現和宴遊西山的經過,描寫了西山的怪特,抒發了對懷才不遇憤懣和現實醜惡的無奈之情。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出現的常用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如“惴慄”、“隙”、“趣”、“徒”“緣”、“斫”、“箕踞”、“際”、“志”以及“而”、“乎”、“其”等;

2、疏通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第一段不直接寫西山的妙處;

3、領會西山之怪特美與作者遭遇挫折卻不甘沉淪的人格之美及二者是如何相互映照的,感悟“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教學重點

即目標3。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景物和作者情感的關係。

課前準備

學生上網瞭解柳宗元的生平和被貶永州的情況。老師做好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於當年還是窮鄉僻壤的黃州,“駕一葉之扁舟”夜遊赤壁,“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感悟到“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終於從被貶謫的苦難中解脫出來。

同樣是被貶謫的柳宗元,遊覽山水時是否也有感悟呢?若有,那他又有什麼感悟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柳宗元的《永州八記》之首篇《始得西山宴遊記》,跟隨作者去看看,他當年看到了永州什麼樣的山水?看到這些山水後會有什麼感悟?

二、聽師範讀,整體感知。

聽老師範讀,把握下列字詞的正確讀音,思考首段寫了什麼?是否寫西山的山水?若不是,文章哪些文字是寫西山的山水?(PPT)

僇(lù)人 惴(zhuì)慄(lì) 施施(yíyí) 斫(zhuó) 榛(zhēn)莽 茅茷(fá) 衽(rèn)席 岈(xiā)然 垤(dié) 攢(cuán)蹙(cù) 培塿(pǒu lǒu) 顥(hào)氣

明確:首段主要是寫作者遊覽永州的其它山水,第二段才寫遊覽西山。

三、研讀首段,理解作者遊它山之情。

過度:文章標題是《始得西山宴遊記》,有人說文章直接寫遊西山就是了,爲什麼還要花三分之一的篇幅去寫遊其它山水?第一段刪去不是更好嗎?

這個問題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可以先放一放。我們可以先看看第一段到底寫了些什麼?

是否可以這麼去思考:寫景一般是爲抒情服務的,作者遊“是州之山水”之前是什麼心情?從哪裏可以看出?作者遊“是州之山水”之後是什麼心情?從哪裏可以看出?

(一)遊“是州之山水”前之心情

1、你怎麼理解“恆惴慄”?可以改成“常惴惴”嗎?

明確:“恆”,是“經常、常常”的意思,但“恆”與“常常”又有所不同,“恆”,還有“永久的、連續不斷的”意思,而“常常”則是有間隔的。“惴惴”,只是表明不安的樣子,但“惴慄”一個“慄”字將“惴”的情狀“戰慄”顯現出來了。

2、怎麼理解“施施而行,漫漫而遊”?可以將“漫漫”改爲“慢慢”嗎?

明確:施施而行,是慢慢地行走的意思。施施,慢步緩行的樣子。漫漫而遊,是無拘無束地遊,漫無目的地遊玩,心中缺乏支柱與精神。漫漫,漫無目的不受拘束的樣子,強調的是一種精神狀態,若改“漫漫”爲“慢慢”,一則少了漫無目的的意思,二則與“施施”語義重複。

3、補充寫作背景(PPT):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貞元九年(793),20歲的柳宗元考中進士,十四年(25歲)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爲藍田尉,後入朝爲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由於順宗下臺、憲宗上臺,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失敗,柳宗元(32歲)和劉禹錫以及其他革新派人士都隨即被貶。憲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貶爲邵州(今湖南邵陽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貶爲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太守的屬官)。這次同時被貶爲司馬的,還有七人,所以史稱這一事件爲“二王八司馬事件”。

永州地處湖南和廣東交界的地方,當時甚爲荒僻,是個人煙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歲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盧遵。他們到永州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在一位僧人的幫助下,在龍興寺寄宿。由於生活艱苦,到永州未及半載,他的老母盧氏便離開了人世。

柳宗元被貶後,政敵們仍不肯放過他。造謠誹謗,人身攻擊,把他醜化成“怪民”,而且好幾年後,也還罵聲不絕。由此可見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境,使柳宗元悲憤、憂鬱、痛苦,加之幾次無情的火災,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則膝顫、坐則髀痹”的程度。

4、由此可見作者遊“是州之山水”之前是什麼心情?第一句和第二句在語義上是什麼關係?

明確:從“恆惴慄”可以看出,身爲“僇人”的作者被貶謫到永州後是持續處在“心驚膽顫、憂懼不安”的狀態中。從“施施而行,漫漫而遊”看,作者爲了緩解這種壓抑的心情,往往故作輕鬆,悠哉遊哉漫無目的地遊山玩水。

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因果關係,正是因爲內心苦悶,所以想借助遊山玩水來排解心中的憂愁。

(二)遊“是州之山水”後之心情

1、請一生讀作者遊永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即“日與其徒上高山——覺而起,起而歸”,其他同學思考哪些詞寫“遊”,哪些詞體現了“異”。

明確:寫“遊”的詞有“上”、“入”、“窮”、“無遠不到”等;體現出“異”的詞主要有“高”、“深”、“回”、“幽”、“怪”等。

2、作者遊永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心情如何?其苦悶的心情排除了嗎?從哪裏可以看出?指導學生重點研習“傾壺而醉”、“夢”、“歸”等關鍵詞和頂真的修辭等。

明確:

(1)從“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看,作者遊山玩水節奏非常快,似乎是走馬觀花。爲什麼這麼快?可見這裏的山水雖“異態”,但並不能吸引作者,並不能給作者“解愁”,所以還是“恆惴慄”。

(2)從“到則皮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看,“傾壺”存心把自己灌醉,似乎很瀟灑,但恰恰從這表面的瀟灑裏反應出作者在借酒麻醉自己,可見作者並沒能在“是州山水之異態者”中解脫出來。

(3)從“意有所及,夢亦同趣”看,作者在酒醉後的夢中同樣還是沒能“解脫”,因爲這裏的“意”,肯定不會只有“美好的夢想”,恐怕白天還有更多的現實煩惱,既然“同趣”,則連“夢”中都不得安寧。

(4)從“覺而起,起而歸”以及其他一系列頂真句看,作者對此“山水之異態者”沒有半點留戀,可見此山水未能給作者“解愁”。

(三)小結:作者遊山玩水,其目的是爲了“解愁”,而作者遊這些山卻並不怎麼觀賞風景,而是很乾脆利落,喝酒醉酒再夢一場,夢醒時分也不怎麼留戀,而是起而歸,打道回府。 可見,“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不能給作者“解愁”。所以作者在文章末尾感嘆“吾向之未始遊”,徹底否定了文章首段提到的“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四、研讀次段,領悟作者遊西山之情。

過度:作者在文末說“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意思是說我先前的遊覽全是白遊了,根本算不得真正的遊覽,真正的遊覽是從遊覽西山開始的。作者否定了第一段的`遊覽,肯定“西山”的遊覽,這又是爲什麼?

1、齊讀第二段,思考(PPT):作者遊西山看到了什麼?由此可見西山有什麼特點?可以用文中的一個字概括嗎?

明確:作者遊西山看到:

(1)“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這是作者上西山山頂後的第一感覺,可見西山非常高峻。(板書:高峻)

(2)“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這是作者在西山山頂細觀四周所見,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大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之感。(板書:視野開闊)

(3)“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這是作者將視線遠移,看到山與天接,渾然一體,境界宏大。(板書:境界宏大)

(4)“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由此看到西山之“博大”。(板書:博大)

“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爲類”,這是西山最大特徵,用一個字概括爲“特”(不是“怪”) 字。(板書:不與培塿爲類,特立)

相機補充解釋字詞。

2、遊西山後是什麼心情?你從哪裏可以看出?與遊永州其它山水心情一樣嗎?引導學生重點研習“引觴滿酌”、“猶不欲歸”、“心疑形釋,與萬化冥合”等詞句。

明確:作者遊西山後的心情是“心疑形釋,與萬化冥合”,即真正從“恆惴慄”中解脫出來了。因爲西山讓他感受到了“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我們從“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可以看出,這與作者遊其它山“覺而起,起而歸”恰相反,作者遊西山爲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爲目睹西山之高峻怪特而自慰。遊他山是“傾壺而醉”,是存心灌醉自己,而此時酒還是那個酒,卻是“引觴滿酌”,一“傾”一“引”,一“壺”一“觴”,雖然都是一醉,但醉的境界大不相同。前者醉而睡,醒而歸;而此,雖醉而流連忘返,“猶不欲歸”,更表明此刻沉醉於西山之美,陶醉於西山之遊的歡悅。可見西山使作者得到了真正的“解脫”。(板書:心疑形釋)

3、爲什麼西山能給作者“解脫”而其它山水卻不能?學習小組合作研討。

明確:因爲西山的風景獨絕,卻人跡罕至,養在深閨人未識以及西山的怪特、高峻、視野開闊、不與培塿爲類等特點,剛好與作者革新失敗後被貶謫不被重用而仍然“胸懷寬闊,志高不俗,卓而不羣”和“即使深受打擊,卻不甘沉淪”的人格精神完全契合,此時他彷彿覺得腳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與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而其它山水雖“異”但都不與作者之人格相關聯。一言以蔽之:西山使作者看到了自己,“西山不再是山”。所以,西山使作者得到了真正的快樂,西山使作者得到了真正的“解脫”。(板書:人跡罕至,胸懷寬闊、志高不俗、卓而不羣,深受打擊、不甘沉淪)

4、爲什麼要寫“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等內容?

明確:一則,由於這是遊記,用簡明的文字交代上西山的路線;二則寫出了西山之不爲人知,作者得到西山頗爲不易;三則告訴我們,西山被埋沒之深,作者是首次發現,且與作者懷大才卻被貶謫於永州有一定的相似性。

5、西山不是山,西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確:西山是他朋友,是他知音,只有西山能讀懂他;西山是桃花源,在這裏,他可以心淨神清;是伊甸園,他可以哺育嶄新的自己;西山就是西天,他可以新生……西山是源泉,力量與精神上的源泉。

6、自由讀全文,思考:從衆山到西山,你看到柳宗元的變化了嗎?結合文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明確:(1)作者到它山 uaw 時是“披草而坐”,而到西山時是“箕踞而遨”。“披草”是分開草,這種坐只是說作者到山上坐得比較隨意;而“箕踞”,意爲“形同簸箕狀坐”,這是古人不講禮貌或適意自得無拘無束的一種坐姿,更強調了一種不拘禮節的無拘無束,“遨”則與《蘭亭集序》之“遊目騁懷”相類,均突出了西山使作者到達了忘我之境帶來的精神享受,且與後文“與萬化冥合”相照應。

(2)作者登上永州其它山水時飲酒,登上西山時也飲酒。但前者是“傾壺”,一個“傾”字一個“壺”字,暗示這是作者有意把自己灌醉,以便忘記現實中的憂愁;而上西山後是“引觴滿酌”,一個“引”字一個“觴”字,暗示這是作者此時的陶醉,是忘我,是享受。

(3)上它山醉後夢,夢醒後即歸,毫無留戀;上西山醉後“致無所見而猶不欲歸”,留戀忘返。

小結:這是一種靈魂的進化與自救。從一個苦苦掙扎在痛苦邊緣上的靈魂,從一個不知路在何方的靈魂,從一個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體的靈魂,找到了他的家,找到了他的根,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與精神。而這一切因爲西山,因爲這一怪異、特立的西山。

7、文章標題是《始得西山宴遊記》,有人說文章直接寫遊西山就是了,爲什麼還要花三分之一的篇幅去寫遊其它山水?第一段刪去不是更好嗎?

明確:寫遊它山主要爲後文寫遊西山給作者帶來的精神上的共鳴作鋪墊。一則突出作者得到西山之不易,二則突出西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爲類”的特點以及它給作者帶來的精神享受。

總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以我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寫它山也好,寫西山也罷,都是爲了抒寫作者面對逆境仍然特立獨行的思想,表達了“不與培塿爲類”的志向和決心,所以文章重點突出的是西山的“特立”二字。

如果說黃州的蘇東坡是成熟的蘇東坡,那麼遊西山後的柳宗元也應該是釋懷的柳宗元。西山之遊是人與自然的統一。此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山水,遠不只是觀賞或排遣的對象,更是千載難逢的“知音”。此種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嘆不遇,還有體悟山水的幽懷。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認識了山的精神,山也引發了人的胸襟,從而達到一種超越與解脫的境界:“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在這裏,山與人、物與我、情與景、形與神達到了統一,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遊記超出於衆人的地方。

課外作業:

熟讀全文,閱讀柳宗元《永州八記》其它篇目。

附板書設計:

• 它山(異態)→醉→臥→夢→覺→歸

• 罪→惴→遊 → (襯托)

• 西山(怪特)→醉→猶不欲歸→心凝形釋

• ↓↓ ↑↑

• 人跡罕至 不甘沉淪

• 高峻博大 特 志高不俗

• 境界宏大 立 胸懷寬闊

• ↑↑ ↑↑

• 不與培塿爲類 卓而不羣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爲法 篇三

1.通過反覆誦讀,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難句,解決本文的重點。

2.討論分析寫學時“概寫”和“特寫”的不同以及其相互關係。

3.聯繫現代文抒情散文的有關知識,分析體會本文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

4.通過背景知識的介紹結合課文分析體會作者寄情山水,不滿於遠貶僻處的思想感情。

高一語文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 篇四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自餘爲僇人(通“戮”,引申爲有罪)

(2)夢亦同趣(通“趨”,往,赴)

2.古今異義

(1)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古義:這樣之後今義:表承接,接着

(2)頹然就醉

古義:倒塌,文中指身子傾倒的樣子今義:精神萎靡不振

(3)遊於是乎始

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承接,就這樣

3.一詞多義

(1)窮窮回溪(動詞,走到盡頭)

窮山之高而止(動詞,走到盡頭)

而不知其所窮(名詞,盡頭)

(2)夢臥而夢(動詞,做夢)

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

(3)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

始指異之(副詞,才)

遊於是乎始(動詞,開始)

4.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動詞。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窮回溪(走到盡頭)/縈青繚白(青山,白水)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始指異之(以……爲異)

(3)形容詞用作名詞。自遠而至(遠處)

(4)數詞用作形容詞。四望如一(相同)

(5)名詞用作動詞。外與天際(連接)/臥而夢(做夢)/故爲之文以志(寫作文章)

(6)名詞用作狀語。日與其徒上高山(每天)/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樣)/四望如一(向四面)

二、文言虛詞

1.而

(1)連詞,表修飾。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連詞,表承接。披草而坐,傾壺而醉/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自遠而至

(3)連詞,錶轉折。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窮/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4)連詞,表條件。窮山之高而止

2.之

(1)助詞,的。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代詞,它。始指異之(指西山)/故爲之文以志(指宴遊西山這件事)

(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

3.爲

(1)介詞,爲了。故爲之文以志

(2)動詞,成爲。自餘爲僇人/不與培螻爲類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居(於)是州(省略介詞“於”)

(2)以(之)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省略賓語“之”,指代是州之山水)

(3)(我)因坐法華西亭(省略主語“我”)

(4)始指(之)異之(省略賓語“之”,指代西山)

(5)(我)引觴滿酌(省略主語“我”)

(6)故爲之文以志(之)(省略賓語“之”,代宴遊西山這件事)

2.判斷句

是歲元和四年也

教學過程 篇五

1.給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讀。在流暢地朗讀全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用紙片等物遮住課下的註釋,根據原有的知識,聯繫上下文,運用“因文生義”的方法,逐段理解課文大意,難以疏通的詞句,再看註解或進行討論,最後師生共同解決,完成書後練習三。

2.理解文章大意後,再體會文中敘述、描寫、抒情語句的不同特點,完成書後練習二。

3.解決詞、句文章整體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繪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寫景的。

作者謫居永州,心懷惴傈,常年閒暇尋山訪水寫起,引出西山,點明遊山水是爲了寄情懷,不單是遊賞。

《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設計 篇六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

2、體會本文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3、瞭解“爲”、“窮”的不同用法。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永州八記》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即《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人,人稱“柳河東”。晚年貶爲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他是唐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與韓愈同爲當時古文運動的領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貞元九年(793),柳宗元進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參加了以王叔文爲首的政治集團,升任禮部員外郎,積極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改革。但爲時不久,就在其政敵聯合反擊下而失敗,受到殘酷迫害,先是被貶爲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司馬;十年之後,又改任爲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壇上與韓愈齊名。他能詩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論說、寓言、雜文和遊記等類,文筆犀利,含義深刻,形象生動,氣勢奔放。就遊記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畫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深入的體會,運用簡潔概括、鮮明生動的語言,精細而準確地把那些易於被人忽視和遺忘的自然景色畫圖般地再現出來給讀者一種親臨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寫山水木石、鳥獸蟲魚的聲色動靜時,往往將自己橫遭貶謫、飽受壓抑的境況滲透在裏面,達到情景交融的地步,從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 會現實。他的作品收入《柳河東集》。

他寫的遊記不僅文筆簡潔,描摹生動真切,富有詩情畫意,而且處處滲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託着對生活遭際的感慨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寫偶識西山的欣喜,寫西山形勢的高峻,寫宴飲之樂,寫與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

二、解題。

柳宗元被貶爲永州司馬後,一十年內到處搜奇覓勝,寫出一系列刻劃入微又託意深遠的山水遊記。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起着開宗明義、領帶各篇的作用。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並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山水遊記是柳文中最爲膾炙人口的作品,它繼承了《水經注》的傳統而有所發展,不僅用凝練的文筆、精華的語言描繪南國美好風物,並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憤抑鬱的心情融注其間,文筆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地位。

三、課文落實

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重音。要讀得流暢,讀出感情。

疏通全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參照工具書及課下注釋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畫疑難詞句,並質疑。 ③集體解疑,教師點撥。 ④複述主要內容。

四、詞語小結

(1)古今異義。

而未始知西山這怪特 古義 未嘗 今義 沒開始

攢蹙累積 古義 重疊、積壓 今義 積累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 古義 這樣以後 今義 轉折連詞

遊於是乎始 古義 從此,從這時 今義 遞進連詞

醉則更相枕以臥 古義 更換交替 今義 更加

到則披草而坐 古義 撥 今義 覆蓋在肩背上。

頹然就醉 古義 接近今義 就是

然後知吾向之末始遊 古義 從前 今義 朝

故爲之文以志 古義 記 今義 志氣、志向

是歲元和四年也 古義 代詞,這 今義 判斷動詞

(2)一詞多義

始指異之: 稱奇

以爲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 獨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別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餘自爲像人: 成爲

故爲之文以志: 爲(表目的)

(3)通假字:

僇,通“戮”,這裏是遭貶調的意思。

趣,通“趨”,往。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五、問題探討

1、作者爲什麼說“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作者遊奇山異水是想聊以忘憂,文章開頭即寫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貶謫南荒後“恆惴慄”鬱悶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無遠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雖然他幾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異水,但卻沒有給他帶來特殊的感覺,沒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處。然而當作者“坐法華西亭,望西山”時,“數州之土壤”盡收眼底,方覺西山是任何地方都無法相比的,漸漸地作者不知不覺與天地萬物融爲一體,深切體會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認爲西山之遊纔是真正遊覽山、水的開始,以往的遊覽算不上真正的遊覽。文題“始得”恰好點明此遊之意義,並以“始”與“未始”結構全文。

2、作者怎樣敘西山之遊?

本文中心內容是記敘西山之遊,但作者開篇卻從他處着墨,先寫以前永州異山秀水的遊覽,以此作爲鋪墊,來比照映襯西山之遊不同於以往。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見的博大景觀而震驚,千里之間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盡收眼底,浮雲縈繞羣山,與天空連成一體,此時作者才真正感受到與自然同呼吸,與天地同遊的快慰。從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爾不羣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作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彷彿與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體現。作者在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脫與審美享受,以至醉不思歸。

3、文中兩次寫滿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次出現是往日遊覽時,作者都會“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這短促緊湊的語句反映了作者單調乏味的生活及苦悶抑鬱的內心感受。雖然他想在遊覽山水中得以解脫,但酒醉之後依然如故。而西山之遊卻使作者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歸,心中的歡喜怡悅不言而喻。前後對比更突出西山之遊給作者帶來的獨特感受。

4、作者怎樣用比照映襯來寫西山之景的?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刻畫細緻,寄託深遠,情景交融,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沒有直接寫眼中西山,而從多角度寫登西山所見所感,採用比照映襯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寫“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再寫登上西山始感高險難測,雲天相連。由極目遠眺,“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襯其高。所見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襯其高。青雲縈繞,雲天相連渾然二體更襯其高。由此寫出“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螻爲類”的感受。在比照映襯之下,西山之景更顯其美,西山之遊更覺其異。

5、作者怎樣借景抒情?

文章開始寫以往遊覽“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覺而起,起而歸”,記敘之中流露出被貶失意抑鬱不平的心態。而後文寫遊西山則表現出偶識西山之喜,沉醉之樂,借西山的高峻氣勢,表現自己高潔的人格,所記山水景物無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

本文與《小石潭記》作於同一年,所寫景物都是永州山水,但《小石潭記》更偏重於客觀描寫,本文更偏重於主觀感受。試舉例分析。

《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與遊者相樂。”對潭水、游魚的描寫,栩栩如生,十分傳神,歷來被人所誦記稱道,歸功於作者抓住景物特點,細緻描摹。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反襯出水清潭小,“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則從另一角度突出水澄清透明。“似與遊者相樂”,把魚兒那種閒適、輕快、靈敏、活潑的神態描寫得惟妙惟肖。既寫出水清又寫出魚樂,水魚相映成趣,互相點綴,充滿詩情畫意。而《始得西山宴遊記》卻偏重於寫主觀感受。如寫“西山之怪特”,“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縷爲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可見作者把西山視爲知音,與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爾不羣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