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美術教案範本集合多篇

國小美術教案範本集合多篇

國小美術教案 篇1

第一課明與暗

教學目標:

1.瞭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生的明與暗。

2.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射燈、靜物桌、襯布、範畫兩幅

第1課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素描範畫,說說這些作品有什麼特點?

小結: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①把一張白紙放在燈光下觀察,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

②把紙卷一下,觀察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麼變化?

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

③把紙折一下,放到燈光下,有什麼變化?

總結: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④把紙揉皺了,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2.通過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是怎樣產生的嗎?

總結: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1.把石膏球體擺在桌上,觀察光線照射時,我們有什麼發現?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學生思考、討論後回答)

總結:光照後,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複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爲: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生)。

2.出示石膏幾何體觀察,找找看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發現了什麼?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畫出優秀的作品。

第2課

教學目標:

1.瞭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生的明與暗。

2.學習用鉛筆表現石膏立方體或圓柱體的明暗關係。

教學重點:

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射燈、靜物桌、襯布。

教學過程:

一、演示繪畫

同學們,怎麼作素描畫呢?

師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圓柱明暗關係,並講解畫法。

1.整體觀察分析。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起稿。直線畫出圓柱的結構輪廓;標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鋪大色調。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着球的弧面畫;投影近實遠虛。)

4.細緻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

二、學生實踐

1.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明暗素描,師巡迴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三、欣賞講評

1.展示作品,學生欣賞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

四、課堂總結

通過同學們動手作畫,談談你的感受。

這節課我們運用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表現了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並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國小美術教案 篇2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本課意在引導同學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美的東西可以用來再組、加工,成爲與衆不同的小掛飾。

教學目標:

1、根據學習任務收集準備相應的工具資料。

2、將收集、加工後的飾物穿起來,製作1-2串掛飾。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同學找到與衆不同的材質來製作掛飾。

2、啓發同學就作品說出自身的設計思路。

3、平安熟練的使用工具。

教學準備:

1、同學收集彩色紙、吸管、麥稈、果核、果殼、鈕釦、貝殼、小石子和針線等資料。

2、教師收集各種掛飾的照片,準備膠水、針線等資料。實物投影儀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第一節

活動一:

實物投影儀出示“diy首飾屋”的宣傳圖片,請同學看上面人們自身選用各種珠子、小石子等資料串制的小掛飾。欣賞小掛飾,體會其裝飾美感,瞭解掛飾的形式與種類。

活動二:

啓發同學考慮:你想做一件什麼掛飾?生活中還有那些垂首可得的資料可以來製作小掛飾?

引導同學從書包裏、教室裏、操場上收集製作資料。

活動三:

先讓同學將收集到的東西隨意的用針線串起來,展示給大家看好不好看。從而使同學明白:不是所有的東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導同學按小組將有聯繫的資料歸類放置到不同的袋子裏,再觀察、討論:像紙片這樣的資料需要進行什麼樣的加工串起來纔好看?小石子等較硬的、無法穿孔的資料可以用什麼方法連起來?各組可以試一試。

以“新專利發佈會”的形式請各組派代表來說說自身組嘗試的結果。

將已分好類的資料用不同的袋子裝好,收拾起來,準備下節課用。

第二節

活動一:

實物投影儀欣賞優秀的掛飾作品,引導同學考慮:除了直接串上,還可以用哪些資料哪些方法來裝飾好小掛飾。(如將彩紙剪成穗狀粘到被穿的東西之間)

小組討論、試驗,交流結果。

活動二:

運用討論好的方法,用線串聯整理好的資料,做一件小掛飾。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根據同學運用的資料的大小、形狀引導同學將掛飾做成項鍊、手鍊、腰帶、包飾、鑰匙鏈、風鈴等多種形式。

活動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掛飾加工的同學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導同學考慮:還可將小掛飾於什麼相聯接,製成爲生活服務的工藝品?

活動四:

將自身製作的小掛飾送給同學或老師,一起體會發明的樂趣。

收拾整理。

札記:

下課的時候,一年級一班的胡譽川一下子把一串自身做的小掛飾套在了我的脖子上,這是一串用各種顏色的皺紋紙片串成的項鍊,中間還穿了一顆紅色的扣子,配着我的黑毛衣非常新穎。整整一天我都戴着它,誰看了都說好看,胡譽川更是美得不得了,放學的時候還領着它的家長來看看“趙老師戴着我做的項鍊呢,帶了整整一天!”別的小朋友不服氣地說:“明天我要做個更好的,讓趙老師戴一星期!”我被小朋友們的發明熱情深深感動,更體會到了,教給同學“發明”等於是教給同學快樂,教給他們更好的享受生活.

國小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設計的門、窗、牆的風格多姿多彩、千變萬化。本課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用自己喜愛的表現形式進行表現,使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並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門、窗、牆不斷接觸的實踐中,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有個性的表達。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瞭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門、窗、牆的風格。

操作目標通過參觀、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牆。

情意目標通過參觀、欣賞各種風格的門、窗、牆,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美熬,運用多種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牆。

教學難點學生繪畫表現角度的多種多樣。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鋼筆、生活用品。

學生準備鋼筆、生活用品、關於門、窗、牆的照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參觀與體驗

1、走出教室寫生之前,讓學生欣賞書本上的主題圖片和部分師生畫的門、窗、牆的寫生作品或有關主題的影視片段。

2、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附近最古老的門、窗、牆,觀察它的外形,介紹它的歷史。

3、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瞭解的有關這個門、窗、牆的過去、現在或與之相關的人文軼事。

二、調查與寫生

1、學生分組繼續參觀附近較有特色的門、窗、牆,向附近的老人打聽一下它們的建造時間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

2、教師在現場做適當的寫生示範,示範作品可在寫生中讓學生相互傳閱。

3、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歡門、窗、牆,並進行寫生,寫生完後,在它的旁邊寫上調查記錄。

三、展示與

教師把學生的寫生作品貼在一扇大門上進行評析。

學生介紹自己的寫生作品,並讀一讀自己的記錄,向夥伴們介紹有關這個作品的故事。

分組互相評析,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評出最佳寫生獎、最佳記錄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門、窗、牆的圖片製作成的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生活申·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

教學思路

一、交流與認識

師生共同交流自己生活中、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牆的圖片、資料。

說一說這些門、窗、牆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二、欣賞與感受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欣賞江南民居的門、窗、牆,雲南黎族寨門,古代的門、窗、牆,國外的門、窗、牆,瞭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他們所設計的門、窗、牆風格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

學生找己最喜歡的門、窗、牆,說己喜歡它的原因。

三、討論與繪製

1、教師播放課件,出現一系列的城市或農村的未完工的建築,請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設計師,你將怎樣設計這些建築中的門、窗、牆。

2、學生用筆簡單勾勒自己所設計的門、窗、牆的草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

3、師生共同交流這些草圖,最後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繪製。其中,教師做適當的示範。

四、展示與評析

學生把自己設計的門、窗、牆貼在黑板上,主動上臺介紹自己的設汁意圖,設計方法。其他學生設計的優點,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議。課中留給學生一部分時間,讓其聽取別人的建議後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

選出最佳設計獎,授予小小設汁師的稱號。

六、教後記:

國小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調查與瞭解:觀察認識身邊的樹,查找了解樹與人類的關係。植樹

實踐與創作:通過觀察、回憶、大膽的想象,運用繪畫的形式設計表現綠色家園中的樹。植樹

欣賞與評述:講述課前收集到的樹的資料,並能對自己和他人共同合作的樹進行欣賞與合理的評述。

隱性滲透:培養學生觀察的自覺性,以及主動調查收集資料的良好習慣。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愛護樹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思想,以及樹立創建綠色家園的遠大理想。

本課重點:瞭解認識身邊的樹,以及樹與人類的關係,並嘗試運用繪畫的形式設計表現綠色家園中的樹。

本課難點:共同合作完成的畫面的構圖美的處理。

課前準備:觀察認識身邊的書 收集樹的資料

課件 剪刀 彩筆 蠟筆

教學流程與設計

一、瞭解——身邊的樹

教學設計

1、觀察認識身邊的樹,查找了解樹與人類的關係

2、認識身邊的樹。(課件展示)

3、樹的分類知識。(課件展示)

教學意圖

通過課前的觀察、瞭解認識身邊的樹,從而培養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觀察習慣的培養,以及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認識——樹的作用

教學設計

1、通過課前的觀察、瞭解、收集,彙報樹對人類都有那些作用。

2、思考:如果沒有樹,人類會怎樣?(課件展示)

教學意圖

樹是人類的朋友,使學生認識到樹以其特有的功能保護和改善着我們的環境……課堂上,師生通過各種方式的彙報展示,真正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以及視覺形象。

三、暢想——我們來植樹

教學設計

1、怎樣保護我們的家園?

2、你想怎樣來做?

教學意圖

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愛護樹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思想;啓發學生大膽地想象,樹立創建綠色家園的遠大理想。

四、設計——綠化校園

教學設計

1、我們共同設計完成綠化我們校園的任務。

2、運用繪畫的方法,每人至少設計一棵樹。

3、樹的造型要美,樹的排列要體現出秩序美。

教學意圖

集體合作完成設計綠化校園的任務,感受集體力量的強大;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校園,美化自己身邊的環境,以及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

五、昇華——保護樹木

教學設計

1、欣賞綠色的校園。

2、共同探討,合理安排構圖美的處理。

3、談談怎樣保護我們身邊的樹?

教學意圖

面對全體學生共同設計創作綠色校園,他們是多麼的興奮,同時感受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共同調整畫面的組合,又培養了學生的構圖的組織能力,並樹立了保護樹木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思想意識。

板書設計 :

植樹

讓我們共同努力,創建綠色家園

國小美術教案 篇5

通過對這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學習,說說你們喜歡他們嗎?爲什麼?(三位小朋友善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善於動腦筋。)

板書:敢想敢做,善於動腦。

1、現在呀,我們要來展示你們朗讀課文的水平。誰想來展示呢?

⑴個別讀(分段朗讀)

⑵分角色朗讀課文(分小組朗讀)

2、剛纔,同學們替課文當中的三個小朋友展示了畫風。現在阿,老師想讓你們也來展示一下你們自己是怎樣畫風的。不過,老師這一次要求你們展示的方法可有些特別,老師先不要你們說,也不要你們畫,而是讓你們把畫風的辦法想一想,再寫下來。聽明白了嗎?

例:泛着波紋的湖水,放風箏的小孩,人頂風向前走。

3、小結:

風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我們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畫下來。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事物,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筋,要敢於創新,向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學習,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4、作業:

⑴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三個小朋友善於動腦的句子。

⑵畫畫風,畫好後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旗子飄

小樹彎

敢想敢做

15、畫風

雨絲斜

善於動腦

風車轉

國小美術教案 篇6

總課時數:9.10

領域:設計·應用

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畫一幅登山遊戲線路圖,再製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教學重點:

用線和形的組合,在紙上畫棋譜。

教學難點:

畫面的佈局。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好範圖及若干小圖片。

學生:彩筆及幾幅遊戲棋譜。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遊戲切入:讓學生通過遊戲與觀察,瞭解遊戲棋的玩法和基本組成部分。

師出示遊戲棋:這是什麼?(遊戲棋)今天我們就來玩一玩這種棋類遊戲。(依次請數個學生和老師對手進行遊戲)

2、師生共同討論 , 展示遊戲棋的種類。

師:你還見過哪些遊戲棋?上面都有些什麼?

(學生展示帶來的棋譜,說說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圖案。)

3、通過實物棋譜,引導學生觀察遊戲棋組成部分。

提問:一幅遊戲棋都會由哪幾部分組成?

總結:一般包括名稱、路線圖、用於設置障礙和獎勵方法的圖譜、裝飾美化的圖案、遊戲方法介紹等等。

4、學生嘗試,實踐總結

(1)讓學生在畫紙上隨意畫一條彎曲線,儘量把紙畫滿。

(2)選取學生草稿中的範例,針對其中的不足和優點進行講評。

線過於彎曲密集--不利於安排線路。

線條流暢舒展--棋格順序明顯。

(3)總結學生的草稿,並示範。

a) 在紙上隨意畫一條彎曲的線。

b) 根據彎彎曲曲的畫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準備好的小插圖裝飾成完整的棋譜圖。)

c) 安排棋子的行進路線圖或序號。

d) 根據畫面想象如何進行登山遊戲。

5、再實踐,學生獨立設計一份遊戲棋,師巡迴指導。

6、欣賞,並學習評價

展示學生的草圖,啓發他們談談自己的創作意圖和設計的遊戲方法。

第二課時

1、請學生組成合作小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遊戲棋。

教師引導學生四人爲一組進行合作。

2、要求小組長安排好分工與合作。

要選擇一份共同的設計稿,圍繞棋盤的裝飾進行。

3、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紹玩法與規則,談談小組成員與衆不同的創想。

4、根據自己設計的圖譜進行遊戲。

教學反思:本節課學生的興趣很高,很多的同學聯想到了迷宮的遊戲,我也鼓勵學生把想法畫出來,有很多同學畫出的效果很好,設計新穎,值得鼓勵。

國小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感知巨人與小短矮人的視覺形象對比與角色變化的想像力;

(2)學會用變形誇張與組合的手法去表現童話故事。

2、過程與方法:

(1)分別從巨人與小矮人的角度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形象特徵;

(2)從不同角度觀察發現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與態度:

(1)積極收集與講述相關的童話故事;

(2)共同參與畫家與同齡人作品的欣賞點評活動。

教學重點:擴大想像的窨,增大奇思異想的力度。

教學難點:如何以周圍環境襯托出自己變大或變小。

教學用具

1、色彩筆。

2、有關《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認爲最大的人是誰?誰來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

你認爲最小的人又是誰,有我麼的小呢?

二、欣賞感知

1、欣賞課本中的卡通圖《草叢中的世界》,感受草叢中的卡通動物世界,猜猜誰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們中間有怎樣的歷險童話故事。

引導學生觀察,指名講故事。

2、欣賞《我變大了,老虎變小了》,感受兇猛的老虎變成小動物,我變成了大人,感受一種安全感,感受畫面對比強烈的色彩。

3、欣賞《巨人》,感受飛奔的巨人與海灘小朋友的誇張對比。

4、欣賞《巨人築城堡不費力氣》,體驗巨人建築師的角色,會有什麼奇蹟出現呢?

三、小組活動,啓發想像

想一想,我變大或變小後有何奇遇?(如檔我們變大或變小後走在深圳的公路上會出現什麼情況)

說一說,把自己變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後所發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四、小組創作

1、小組內的同學,把自己設計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組同學所想像中的場景表現在作品中。

2、小組合作創作,要集中體現本組同學的主要構想,發揮集體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評

自由展示作品,評一評:

(1)誰的想像力最豐富、最新奇?

(2)誰畫的人物表情、動作既誇張又有趣?

(3)誰的畫面表現得最美?

課後反思

篇二:繽紛的色彩樂園

教學目標

1、能從周圍環境的色彩中認出三原色和間色,能用顏料調出間色。

2、感受三原色與間色給人的不同感覺,感受色彩變幻之美。

教學重點:認出三原色與三間色,調出三間色。

教學難點:感受不同顏色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範例

1、欣賞妮古羅莉的《夏日》:

A、先在左邊的圖片中找一的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你能說出這些色彩的名稱嗎?

B、這幅畫用了多少種色彩,你看得出來嗎?

C、你能否給我幅畫取個名字,說說畫給你什麼感覺。

D、看了畫家的一,你還有什麼感受?

二、色彩遊戲

1、師展示三個裝有顏色試管。

如果把兩個試管的顏色倒在一起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2、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色彩的調配,看兩兩調,會發生什麼變化?

3、學生彙報調色結果,師板書

三、畫一畫

1、我們身邊的物體都是什麼顏色的?

2、你能用我們有的三種顏色把沒有的顏色也調出來嗎?

3、學生分小組進行調色、創作。

四、展示、評價

1、自由展示自己調色創作的作品

2、學生自由評價

3、師小結。

課後反思 教學的評價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評價:

1、能否對觀察大自然色彩及裝扮生活的色彩產生興趣。

2、是否能用色彩大膽地表達自己觀察得到的色彩印象。

3、我發現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篇三:有趣的水墨遊戲

教學目標

1、認識中國畫的工具。嘗試毛筆的不同執筆方法。能掌握粗細、乾溼和濃淡的對比畫法。

2、在水墨遊戲中體驗中國畫材料的獨特表現手法。

3、嘗試各種水墨技法,喜歡在遊戲中體驗水墨情趣。

教學重點:認識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筆畫出種線條。

教學難點:掌握筆墨中乾溼、濃淡、粗細的變化。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欣賞吳冠中的《水鄉》

1、你覺得這幅畫簡單還是複雜?你覺得這幅畫生動還是呆板?有趣還是沒趣味?

2、這一幅畫有哪些形狀?有哪些線條?有哪些顏色?

3、這貼畫是誰畫的?你喜歡嗎?

二、認識工具材料:

1、猜一猜,老師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

2、出示各種工具,讓學生認識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3、師用各種工具材料演示各種使用方法,並與其他畫種的材料相互區別。

三、畫一畫:

1、用各種工具在自己的紙上試試筆,感受各種方法畫出的各種線條。

2、談談用國畫工具使用的不同感受。

3、自由地進行各種濃淡、乾溼、粗細的水墨遊戲。

四、比一比:

1、誰畫的線條種類多,誰畫的水墨效果豐富。

五、課堂延伸:

1、想一想各種不同濃淡、乾溼、粗細的水墨可以用來表現什麼效果?

2、嘗試用各種方法畫自己想畫的物體。

課後反思 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提醒學生注意:

1、蘸墨時毛筆先蘸水,只用筆尖蘸墨。

2、墨水和水不要一次加得太多。

3、養成良好的作畫習慣。

4、注意環境衛生。

篇四:可愛的水墨昆蟲

教學目標:利用點、線要、面組成豐富的色調來表現對象。能掌握粗細、乾溼和濃淡的對比畫法能運用種墨法

教學重點:繼續體驗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筆畫出各種線條。

教學難點:如何運用墨色表現不同昆蟲的形態特徵。

教學用具:常用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

找一找:上完“有趣的水墨遊戲”這一課後,佈置學生可在校園內或住家的附近進行觀察、尋找並記錄看到的小蟲子,觀察時要注意安全,並能專注、安靜地觀察,有興趣的可新自飼養小昆蟲。

二、欣賞、評述

提供大師、小朋友的昆蟲水墨畫。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畫家比較擅長畫昆蟲,他們是用了什麼表現法。

說一說:(1)談談畫家是如何用點、線、面和墨色的幹、溼、濃、淡表現的。

(2)你知道的昆蟲還有哪些?

(3)動手繪畫。

畫一畫:獎你喜愛的昆蟲 以水墨的開式表現出來。

三、評價過程

評一評:大家一起以水墨特點的研究來開展師生評、學生之間互評。

課後反思 學生能對同的昆蟲產生觀察的興趣。

能用水墨畫的用色、用筆方法,大膽表現昆蟲。

篇五:可愛的蝸牛

教學目標

1、利用點、線、面組成豐富的色調來表現對象。

2、嘗試各種水墨畫法,體驗水墨情趣。

3、學會應用各種線條,色彩來表現蝸牛的美。

教學重點:繼續體驗水墨材質特性。

教學難點:把握毛筆的水墨濃淡乾溼來表現蝸牛。

教學用具:常用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欣賞學生作品,感受水墨情趣。

欣賞作品,看你感受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二、認識蝸牛:

1、你們知道蝸牛是什麼樣的嗎?指名板演。

2、有什麼辦法把它變得漂亮些、可愛些?指名板演。

3、師小結。

三、指導創作:

1、用水墨來表現蝸牛與粉筆是差不多,但還應注意一些問題,有誰知道?

(1)要勾好線條。

(2)注意掌握好筆上的水分。

(3)注意顏色的搭配。

2、畫好蝸牛後還應再畫些什麼?(還要給蝸牛添加背景)

3、學生創作,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展示,評價。

教學反思:

學生對筆墨較感興趣,能在玩中學,玩中有所收穫,特別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課後反思 自然界中的昆蟲的品種繁多,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爲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他們通過表現蝸牛,學會表現各種昆蟲的特徵。

篇六:現在、未來的我

教學目標

1、能運用線條、色彩畫出自己的形象;

2、能用不同的創作手法,表現自己的個性特徵。

3、在觀察比較中感受自己的成長變化規律,通過描繪未來的我,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重點

1、認識人物臉型、髮式、一官及表情的神態特徵。

2、運用線條、色彩等繪畫元素描繪現在或未來自己的形象。

教學難點

通過想象,嘗試運用其他媒介和材料來表現未來的我。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比較

觀察小時候的照片,通過鏡子比較現在的我與以前有哪些變化。

1、臉型、髮式、五官的變化;2、身體上的變化;3、服飾方面的變化。

二、欣賞與發現

引導學生欣賞莫迪裏阿尼的作品,你發現了什麼?

1、人物的表情和神態能體現一個人的人性特徵;2、運用誇張、拉長變形的手法能使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

三、探討與嘗試

1、嘗試運用線條、色彩等造型元素畫出自己現在或未來的形象;

2、能否學學大師用誇張變形的手法來表現呢?

3、小組探討用其他繪畫工具、材料來表現的可能性

課後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能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法表現自己的個性特徵,線條流暢、構圖飽滿。

國小美術教案 篇8

一、教 材 分 析 國小美術教案三年級下冊:09課 文具小管家

現代工商業對產品的包裝十分重視,文具小管家幾乎到處都可見到色彩絢麗、工藝考究、造型優美的廢棄商品包裝。本課的設計就以此爲教學媒材,文具小管家引導學生將這些廢棄物作爲材料,輔之以其他附屬材料,運用剪切、粘貼、捆綁等簡易的工藝加工手段,製作成爲一件漂亮又實用的工藝作品——“文具小管家”,用以收集、整理自己的書、筆、尺、剪刀等學習用具,使學習活動更輕鬆而有趣。 國小美術教案三年級下冊:09課 文具小管家

商品包裝可謂五花八門,就材質而言有紙材、塑料、泡沫、金屬、玻璃等,就形式而言有盒、筒、罐、袋、瓶等,有目的地選取材料對本課而言十分重要。教師課前可佈置學生進行材料的收集,收集時要考慮自己學習用具的大小、長短、性能等,如紙盒不宜過大或過小,盛放毛筆或水彩筆則最好選用不滲水的玻璃、塑料製品……

材料的質地決定加工手段的選取,教材中以塑性強的紙盒材料爲主呈現了教學內容,根據學具的大小、長短有目的地將大小不[分析]教材分析

一、或橫或豎的紙盒裁剪成長短不等的形狀,要充分運用紙盒的不同的長、寬、高,用雙面膠等將紙盒組合固定。在固定時注意紙盒間的組合要有美感,把握立體物組合造型的形式美法則,從中滲透設計意識,誘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作品完成後,教師可鼓勵做得快的學生進行裝飾,紋飾可表現爲抽象圖形,也可表現爲具體的形狀,製作得較慢的學生保持紙盒本身的裝飾色彩,呈現原汁原味的情趣亦可。 國小美術教案三年級下冊:09課 文具小管家

教材中還呈現出一些其他材料製作的“文具小管家”,造型、風格、作用各異,選材與製作方法、裝飾手段也各異。如:竹筷捆綁而成的筆簾、紙繩纏繞的金屬筆筒等都各具特色,方法都不難掌握,關鍵在於選材的恰當與構思的巧妙,教師可從選材與構思上予以啓發,相信每個學生都能製作出一兩件可愛的實用的作品來。

作品完成後,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具放入製作好的“文具小管家”中,讓不同的學具各就各位,整理桌面,讓學生相互參觀評價誰的文具擺放有序,誰的桌面乾淨整潔,體驗參與美化生活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 學 目 標

*以紙材爲主,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手法設計製作漂亮又實用的文具小管家。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因材施藝的設計造型能力。

*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感受創造美的樂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的教學可以體驗發現——交流評析——創作表現——活動體驗——欣賞拓展爲學習途徑,讓學生在參與體驗中掌握製作文具小管家的基本要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製作的慾望,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

教學過程的安排可設立如下程序:

1. 教師將各類學具和紙盒製作的文具小管家無序堆放在桌面,引導學生上臺有序擺放,瞭解文具小管家的作用和特點,引出課題。

2. 引導欣賞範作,師生相互交流評析,幫助學生了解文具小管家的製作方法,知曉設計構思——裁剪——黏合裝飾的基本製作步驟。

3.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選取所需的紙盒進行創作表現,並根據完成的速度、個人的喜好,適當地進行裝飾,以增強文具小管家的裝飾效果。

4. 開展賞析評議的教學活動,清理桌面,讓學生將自己的學具收入文具小管家中。從設計的合理性、造型的精美度、製作的精緻度等方面自評、互評、師評作品。

5. 出示一些用其他材料製作的文具小管家作品,激發學生課餘再創作的熱情,將課內的創作學習延至課外,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雙手打扮生活。

上述教學設計的基本程序可以根據學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教師也可將第五個程序作爲一個獨立的活動展開,根據不同材料的不同特質、不同形狀運用不同的工具製作方法制作成其他漂亮又實用的文具。

作業要求:運用各種材料製作一個“文具小管家”,並讓你的文具在“文具小管家”中各就各位。

四、教 學 建 議

*根據當地資源情況,教師應事先通知學生收集材料備用,並應作出相應的提示,如:材料的質地、規格、數量以及與之配套的工具。

*教師呈現的範品,力求精美而實用,教師在引導學生交流評析時應依此作必要的講解。如選材的動機、材料的運用、組拼的方法等,使學生感悟更加真切、具體、深刻。

*本課也可分爲兩課進行,教師可根據學情自行調整。

(何 娟)

[教案]柳州市公園路國小董國靜老師的教案

教學目標:

1、以紙才爲主,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手法設計製作漂亮又實用的文具小管家。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進學生因材施藝的設計造型能力。

3、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感受創造美的樂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選用適合的材料進行製作精美的“文具小管家”。

2、體驗參與美化生活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帶工具情況

二、體驗發現

1、“在上課前我們來搞個小比賽,要求把一些擺放凌亂的文具整齊的放到這個漂亮的“文具小管家”裏,比比誰在最短的時間裏能把它做好。”

2、引導學生上臺有序擺放,瞭解文具小管家的作用和特點,引出課題。

三、交流評析

1、請同學欣賞書上的文具小管家,選出一個你最喜歡的來分析它的製作方法。

2、集體交流文具小管家的製作方法。

3、“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製作文具小管家?”

四、活動體驗

1、“請你利用帶的材料構思並製作出自己的文具小管家。

2、教師巡迴指導。

五、欣賞拓展

1、請學生把文具放入製作好的文具小管家裏。

2、師生共評(引導學生從設計的合理性、造型的精美度、製作的精緻程度等方面評價)

3、出示一些用其他材料製作的文具小管家作品,激發學生課餘再創造的熱情,將課內的創作學習延至課外,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雙手打扮生活。

國小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3、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去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學難點是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來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習用品,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和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十四課《有人和動物的風景》。說到漂亮的風景

和可愛的動物大家都喜歡,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大自然,更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

三、講授新課

首先和大家複習一下前節課學習的內容:

同學們以前都學習過寫生吧?那麼什麼叫寫生?哪位學生說一說?(寫生就是直接以實

物爲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回答的很好,有的同學又要問了畫什麼呢?畫風景寫生。

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還有身邊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入畫。在畫畫的時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遠景。把紛繁的景物,提煉概括成一個整體,在有限的空間裏,渲染出情調和氣氛。

1、欣賞書中的例圖,體會怎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現美。

2、學習建議:可以用水粉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調。可以用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

3、教師講解寫生風景的步驟及方法。

一、帶領學生觀察風景。

二、用鉛筆勾形,注意透視和比例關係。

三、進行圖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作業展評。

將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評出優秀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