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園小班手指謠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小班手指謠教案精品多篇

小班益智遊戲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能根據指令作出各種動物動作,發展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魔術帽、魔術棒、小青蛙和小企鵝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教師扮演魔術師出場

教:小朋友們好,大魔術師給你們帶來了精彩的魔術,想看嗎?(想)

二、魔術表演

1、魔術師表演:

揮動魔棒:“變變變,變變變,變出個小青蛙”。從帽中取出青蛙圖片:“哇,魔術師表演得棒不棒?給我拍拍手。同上再變出小企鵝,並請小朋友學學企鵝怎麼走。

2、請配班老師一起表演

魔術師揮動魔棒說:“變變變,把老師變成大象”配班老師模仿大象走。

魔術師再次揮動魔棒:“變變變,把方老師變成毛毛蟲”沒變,魔術師用魔棒在老師頭上一指說:“叮咚”,馬上蹲下變成石頭

三、魔術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1、教師提出要求

“變變變,變變變,變成毛毛蟲”

魔術師巡視,變得不對孩子的用魔術棒在他頭上點一下“叮咚”,該名孩子立即蹲下做石頭狀。

2、“變變變,變變變,變成小鴨子”

3、“變變變,變變變,變成大猩猩”

4、遊戲可循環繼續。

四、邀請幼兒當魔術師進行表演

教師:魔術師累了,想休息一下,誰願意來當魔術師表演?

1、邀請一名幼兒當魔術師,爲他戴上帽子,揮動魔術棒,男孩女孩分組遊戲

2、繼續邀請其他孩子,輪流表演,其他孩子集體表演

五、結束:

教師:魔術師今天太高興了,和小朋友們一起變了那麼多遊戲。好了,我要回家了,下次再和你們一起玩。拜拜!

小班益智遊戲教案 篇二

遊戲目標:

鍛鍊幼兒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遊戲準備:

幼兒已有各種動物的經驗、簡單的動作協調意識。

遊戲玩法指導

(一)、導入部分:

1、教師扮演各種小動物的樣子,讓幼兒根據動物的特點說說老師模仿的是哪種小動物。

教師扮演小鳥飛的樣子讓幼兒猜。

教師:“咱們用手指點點鳥,鳥飛了,嘟啦啦。不見了!”幼兒會自覺的跟着老師的動作去模仿。

(二)、展開部分:

1、教師用手指律動的形式引出兒歌。

教師:“小朋友,姜老師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手指'魔術',讓小朋友看看劉老師的手指能變成什麼?”教師邊做律動邊說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的手上。

2、引起幼兒興趣之後,開始進入教授階段。

教師:“點點蟲,蟲蟲飛;點點雞,雞會啼;點點鳥,鳥飛了,嘟啦啦。教師邊說邊演示。”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一下,看看那個幼兒做的又好,說的又好聽啊。”幼;“好。”做完之後領着幼兒入廁、洗手。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益智遊戲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學習口手一致點數,嘗試用一一對應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瞭解小雞會捉蟲的本領,喜歡模仿。

活動準備:

1、課件

2、點子卡2、3、4、5各一張,黑、白、黃、白四種盒子。

3、操作材料:貼有數量2、3、4、5的蟲子卡。

4、已瞭解小雞會捉蟲吃。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雞媽媽帶小雞捉蟲(環節意圖:激發學習的興趣)

重點提問:

1、看看畫面上有誰?

2、數一數:雞媽媽有幾隻?小雞有幾隻?(幼兒學習點數,說出總數)

3、我們一起給雞媽媽的寶寶取個名字。

小結:今天來了一隻雞媽媽,一共來4只小雞。

二、幫小雞捉蟲(環節意圖: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嘗試比較物體的多少)

1、小雞有四隻,雞媽媽捉蟲來也來不及,怎麼辦呢?

2、我們寶寶一起幫幫雞媽媽,雞媽媽說你們可以到草地上、花叢裏,石頭邊、大樹下去捉蟲,看看誰的本領大?

3、幼兒分別幫小雞捉蟲

教師:雞媽媽說了,小雞每次只能吃一條蟲子,你們捉到小蟲後,來喂小雞吃好嗎?(出示小雞相對應的盒子)

4、你們幫小雞捉好小蟲了。讓我們數數小雞分別捉了多少蟲?(幼兒手口一致點數,並正確說出總數),老師貼上相應的點子卡、數字卡。

5、比一比

教師:小雞都吃到小蟲了,我們來看看哪隻小雞捉的蟲最多?哪隻最少?誰跟誰捉的蟲一樣多?

小結:吃到5條蟲最多,吃到2條蟲最少,跟一樣多。

三、捉蟲送給小雞(環節意圖:鞏固學習的內容)

1、教師:老師這兒還有小雞沒吃到小蟲,你們能不能幫幫他。

2、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能吃多少蟲子?(點子是2的送兩條,或數字是5的就送5條)

3、一個幼兒嘗試

4、寶寶想不想來試一試,你捉到小蟲一定要數一數是幾條?然後在送給小雞,送的時候看清楚這隻小雞喜歡吃幾條的蟲子。

5、檢驗對不對?幫助幼兒改正。

小結:今天小雞們真開心,吃到了好吃的蟲子,雞媽媽說你們本領大,它說謝謝你們小四班的寶寶。

四、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可以繼續“捉蟲”送給小雞。

小班益智遊戲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練習邊抖動繩子邊走(跑)

2、練習用腳前後左右踏住晃動的繩子。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繩子

活動過程:

一、海邊的波浪

1、幼兒分散在場地上,手拿一根短繩,把繩子拖在地上隨意抖動,讓繩子像海邊的波浪一樣,越抖越快,波紋越多。

2、幼兒排成一隊,一起抖動繩子,好象還浪拍打在沙灘上。

二、嬉水浪

1、兩名幼兒各持一根繩子,相對站立,一名

幼兒邊抖動繩子邊後退,另一名幼兒邊抖動繩子邊向前走,兩人來來回回,前前後後的邊走邊抖動繩子,好象水浪互追。

2、四組幼兒排成四隊,四隊分別向前走,向後走,形成交替的形狀,看上去就像海浪在涌動。

三、踏浪、追浪

1、一組幼兒排成一橫隊,做海浪的水波,用繩子邊抖動邊後退,另一組幼兒爲踏浪,雙腳交替踏浪,踩踏到後兩個人交換角色。在遊戲中要求幼兒繩子不要抖動的太高,以免摔倒。

2、兩人一隊,一人抖動繩子變向跑,一人追。

小班益智遊戲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認識區分上下、裏外、前後的空間方位,學習方位詞:前面、後面、裏面、外面。

2、培養辨別能力和發展方位知覺。環境創設小動物頭飾若干、教室用桌椅、屏風佈置。

重點與難點

認識和區分上下、裏外、前後的空間方位

活動過程:

一、躲貓貓

教師帶上“鴨媽媽”頭飾,幼兒選取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戴上,“鴨媽媽”蒙上眼睛,“小動物”們邊四處躲藏邊念兒歌:躲貓貓,躲貓貓,腳步輕輕快快躲,躲好告訴鴨媽媽。

二、在哪兒

幼兒躲好後,“鴨媽媽”問:“小雞,小雞,你在哪裏?”小雞就回答:“鴨媽媽,鴨媽媽,握在小樹的前面。(或問:“小貓,小貓,你在哪裏?”——“我在假山下面”……

三、回家了

“鴨媽媽”睜開眼睛,根據幼兒的回答,將將對躲藏位置的“小動物”領回家。遊戲重複數遍。

小班益智遊戲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在看看玩玩手指遊戲中發現小手的變化與能幹,知道各個手指的正確名稱。

有興趣聽着歌曲,隨着音樂的變化表演手指戲法。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知道小手的本領

(材料準備)音帶,多媒體

重點:表演手指戲法

難點:隨着音樂做動作

活動過程:

我的小手

——比一比

“和你的朋友比一比誰的小手更大些?”

“看看自己的手指,他們都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和你的朋友比比你的手指。”

——說一說

“每個人有幾根手指?它們叫什麼名字?”

“你的小手會什麼本領?”

小手變變

——小手戲法

“小手除了會做遊戲,還會變戲法。看看小手變了什麼戲法?”

“影子是怎麼變出來的?手指是怎麼做的?”

——我的小手變一變

“你的小手有什麼戲法會變?”

小手的歌

——欣賞歌曲

“老師把小手的戲法變成了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理解歌曲

“手指變了幾次?都變了些什麼?你會嗎?”

“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玩一玩。”

幼兒園小班手指謠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感受手指變變變的神奇之處,萌發對手指的興趣。

2、啓發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創造性地添畫,體驗手指畫的樂趣。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陶冶幼兒的藝術情操,增強環保意識愛護自己的雙手。

活動準備:

《手指畫》PPT課件、音樂2首(神奇的手指和棉花糖)、多種水彩顏料、畫紙每人一張、水彩筆每人一盒、調色盤、小貓頭飾、溼巾、紙巾、小紙簍。

活動重點:

瞭解手指的神奇之處。

活動難點:

添畫時的合理佈局。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小謎語: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齊。請小朋友們猜猜看它是什麼?(鼓勵幼兒說出謎底——手指)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探索——神奇的手指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的手指能做哪些事情?

小結:我們的手指可以寫字、穿衣服、拿勺子、洗臉。

二、活動操作師:我們的手指除了可以做這麼多的事情,它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呢!請豎起我們小耳朵認真聽。

1、神奇之一——手指變變變

(1)播放“神奇的手指”音樂,教師跟着音樂節奏做動作,幼兒觀看

師:好不好玩?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2)再次播放音樂,幼兒跟着教師邊做邊學。

小結:小朋友們你們做的真棒,爲自己鼓鼓掌!我們的手指都變成的什麼?(毛毛蟲、小兔子、小花貓、大螃蟹和大老虎)師:我們的手指神不神奇?其實我們的手指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本領呢,想不想知道?趕緊回到自己的小凳子上去,請看大屏幕!

2、神奇之二——手指畫

(1)PPT展示各種漂亮的手指畫:毛毛蟲、小花貓、梅花鹿、小人、小花、蝴蝶。

師:小朋友們要注意觀察這幅畫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與我們平時看到的畫有什麼不同?小朋友們看一看我們的手指,上面有很多的指紋,指紋也能創造出很多漂亮的作品喲!(PPT1)

(2)創設情境,激起幼兒創作手指畫的意願。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呢?(小朋友們你們好,我畫了一幅畫,剛畫完大樹和太陽我的手指就受傷了,你們幫我把剩下的畫畫完好不好?謝謝小朋友們,我先回家咯!)剛纔老師展示的手指畫是不是很漂亮,我們用手指畫幫小貓把畫畫完好不好?開動我們的小腦筋想一想老師的手指畫是怎樣完成的呢?

(3)幼兒和教師共同討論手指畫的繪畫用品、繪畫方法和注意事項。

繪畫用品:小貓沒有完成的作品、顏料、調色盤、水彩筆繪畫方法:用手指沾上喜歡的顏料,在中間空白的地方勻一勻,輕輕地按在白紙上,再用手指沾上其他的顏料塗在紙上,最後用水彩筆裝飾完成整幅作品。

注意事項:小朋友們,手指作畫課沒那麼簡單,畫的時候要認真,把袖子捲起來,小心別把衣服弄髒了,老師還爲大家準備了溼巾,作品完成了別忘了把小手擦乾淨。

(4)幼兒嘗試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5)幼兒展示作品師:小朋友們小貓還在在家裏等着我們呢,大家把小桌子收拾乾淨,小凳子放到桌子裏面,帶上我們的作品到前面來,老師看一看大家都幫小貓畫的什麼。哇!我們幫小貓添了那麼多漂亮的,它看到了一定會很開心的。

活動延伸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的`手指還有很多神奇的地方等着小朋友們去探索、去發現。所以我們要愛護自己的小手,多留意手指的神奇之處。好了,小朋友們,小貓還在家裏等我們呢,帶上我們的作品去小貓家裏做客咯!

幼兒園小班手指謠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

2、初步認識五指的名稱。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兒歌的理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能理解兒歌內容,會念兒歌。

能認識五指的各個名稱。

活動過程:

1、認識手指:

“一隻手有幾個手指?”五個手指一樣嗎?”比一比手指的長短、粗細。小朋友有名字,手指也有名字,請小朋友記住手指的名字。讓幼兒指着手指記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2、引起說兒歌的興趣

師:“手指很能幹,還會睡覺跟起牀呢。”教師演示兒歌中的手指動作。(大拇指醒來了,食指醒來了,中指醒來了,無名指醒來了,小拇指醒來了,大家醒來了。大拇指睡着了,二胖子睡着了,高個子睡着了,三胖子睡着了,小不點兒睡着了,大家睡着了。)

提問:兒歌裏有哪些手指頭啊?(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它們都怎麼樣了啊?

3、教師再次邊念兒歌邊把手指動作加上。

4、幼兒跟着老師學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

5、請幼兒將兒歌念給家長聽(家長可以跟幼兒一起做動作)

活動反思:

《手指謠》是一個兒歌、遊戲相結合的語言活動。活動不僅要求幼兒學會兒歌的內容,而且要求幼兒能根據兒歌內容做相應的動作,如果通過對兒歌的學習能使幼兒對手指的名稱有一定的瞭解,並能靈活轉換各手指等。這會是一個有趣的手指遊戲。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意識從弱到強,兒歌內容雖然容易記憶,但是對於用手指配合相應的動作時,大部分幼兒就有些手忙腳亂了。這可能有以下這幾種原因:

1、幼兒對於各手指的名稱還沒有完全瞭解。有些混淆。

2、各幼兒的手指靈活能力不一,有些幼兒的手指很靈活,反應也很快,兒歌中唸到哪裏,就能很快伸出相對應的手指來。而有些幼兒的手指就不是很靈活,雖然自己知道是哪個手指,但是伸手指的時候就是有些困難,不是伸的不到位就是兩個手指一塊伸出來了,也有的幼兒伸一隻手時很快,兩手同時進行時,一下子就反應不過來。

這裏就需要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在寶寶根據兒歌內容伸出手指時,家長可給予幫助。寶寶年齡小,不能理解數的實際意義,主要是引導寶寶積極的進行遊戲。

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人類的手指蘊涵着人身的許多祕密。伸出您的手指來,讓科學家給您看看“手相”。

小班益智遊戲教案 篇九

一、音樂導入法:

老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觀察發現法:

1、看一看:啓發幼兒觀察,然後說出手上有什麼?(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啓發幼兒說出手指的名稱,並比較不同,引導幼兒與同伴、老師的手進行比較。

3、說一說:激發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手能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變成最能幹的小手。

4、保護好我們的小手。討論: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門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小手。

三、遊戲鞏固法:

玩一玩手指遊戲。

四、感知操作法:

變一變,老師和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如印畫、撕紙、穿項鍊、用橡皮泥串糖葫蘆等。

五、活動結束:

聽音樂離開活動場地。

小班益智遊戲教案 篇十

活動目標

1、練習四肢靈活地連續鑽圈,發展幼兒身體的靈活性。

2、初步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寬敞、平坦的場地

2、塑料圈若干(充當救生圈,幼兒每人2個)

3、自制小羊貼畫若干(幼兒每人3—4張)。

4、紙箱(充當鐵籠)1個

活動過程

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走到場地四周站好。

教師進行遊戲導入:有許多“小羊”被“大灰狼”抓進“狼堡”,關到“鐵籠”中了,我們的身體要套過“救生圈”,把“小羊”們解救出來。

教師請幼兒自選一組“救生圈”,在圈後站好。

教師發出“出發”的口令,幼兒雙腳跳進第一個“救生圈”,雙手拿“救生圈”,從下至上套過身體鑽出來,將“救生圈”放回原處,再跳到下一個“救生”中……連續套過2個“救生圈”,跑到“狼堡”的“鐵籠”(紙箱)上摘下小羊貼畫,貼在身上,從原路返回。後面的幼兒依此進行。

遊戲可反覆進行2—3次。

遊戲規則:

1、聽到教師“出發”的口令後才能跳入“救生圈”中。

2、後面的幼兒要等前面的幼兒把最後一個“救生圈”放到地面後,纔可以跳進去。

3、雙腳跳進圈中,由下至上套過身體鑽出“救生圈”。

4、要將套過的“救生圈”放回原處。

5、拿到小羊貼畫後要原路返回。

指導建議:

1、此遊戲適宜在寬闊、平坦的軟地面上進行。

2、塑料圈的大小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能力進行調整,也可以有目的地投放大小不同的塑料圈讓幼兒選擇和練習。

3、塑料圈的數量可以根據幼兒能力進行增減,可以提供每組不同數量的塑料圈,也可在每次遊戲後由教師進行了調整。

4,遊戲角色可根據幼兒園情況進行更換。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的生命,幼兒愛遊戲,活動中,幼兒情緒很高,他們在生動、活潑、愉快的情緒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鍊,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活動量適中,是一節成功的遊戲教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