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斜塔上的實驗》教案(多篇)

《斜塔上的實驗》教案(多篇)

《斜塔上的實驗》教案 篇一

<<斜塔上的實驗>>教案

揚中市新壩中學   陸飛

(一)   教學目標

①瞭解課文涉及到的相關知識,豐富知識背景。

②學習文章巧妙的構思。

③學習伽利略善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

(二)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關注科學”,文學和科學是相通的,科學和文學應該開出並蒂之花。青少年學生正處於身心發育、發展階段,對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這篇課文將帶()着學生走進科學的領域,去傾聽科學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品味那石破天驚的奇思妙想,從而激起勇攀科學高峯的熱情。

本文是一篇寫伽利略生平的人物傳記的節選。全文是按照“擺動掛燈的啓示——孩子和學生時代——比薩斜塔上的實驗”的思路展開的。

文章從描寫人物經歷中最典型的一個場面落墨,迅速地吸引住讀者。

伽利略是從教堂頂上懸掛油燈鏈條的嘀嗒聲受到啓發的。這種現象許多人熟視無睹,“漫不經心”,而它卻引起了伽利略“一連串的思考”。“突然,他跳起身來”是由於“彷彿遭到了閃光的突然襲擊”。“閃光”這個比喻生動地描寫了“靈感”產生,時的情景。靈感,往往是在長期的、苦苦的思考中由某一現象觸發而產生的。“他覺得鏈條的節奏似乎是有規律的,那盞嘀嗒作響的掛燈每往返擺一次用的時間似乎一樣長”是發現的具體內容。“覺得”和兩個“似乎”說明這僅僅是一種猜想、假設,還需要加以證明。伽利略用實驗法證明了這一發現的科學性。這一部分(第1—7段)描寫了伽利略發現自然的節奏原則的經過,表現了伽利略“將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和通過實驗來檢驗真理的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

文章第二部分(第8—12段)是對伽利略孩童時候和學生時代情況的記敘,意在描寫他的成長道路,表現伽利略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不停地搞實驗”是緊承第一部分而來,屬於總說。接着用“甚至”一詞追溯他小時候的情況。伽利略從小富於幻想,對“天空的音樂”有興趣。“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爲出發點。”(杜威語)豐富的幻想,正是他“決定以科學爲終身事業”的基礎。“在那不講科學的年代裏,從事這一行,意味着一輩子的貧困和默默無聞”,伽利略“以科學爲終身事業”,則表現了他崇高的奉獻精神。他發現“數理科學是大自然的語言”,他在反對“壓制的鬥爭中,學醫雖失敗了,但他在數學上卻成功了:他在意大利一些知名數學家中間“贏得了赫赫英名”,並得到了“當代的亞里土多德”的光榮稱號。

第三部分(第13一19段)描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的經過,表現了伽利略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科學思想和“不輕易相信權威”、不怕威脅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寫觀看隊伍的盛大表現了這次實驗的影響之大,寫“大家”的情緒和想法表現了當時“不講科學”的風氣之盛。

伽利略在人們的“嘲笑”聲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說明“不同重量”,站在比薩斜塔頂上,球抓在兩隻手上,說明“同一高度”。“同時從塔頂下落”的結果是“同時越過空中,同時落到地上”。伽利略用自己的實驗證明了自由落體定律的正確性。文章結尾只有一句話,言簡意賅,鏗鏘有聲。

(三)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涉及到的相關知識,豐富知識背景。

學習伽利略善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

(四)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巧妙的構思。

(五)   教學方法

實驗法、點撥交流法

(六)   教學過程

(1)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比薩斜塔的圖片,提問塔的名稱、所在國家以及誰在上面做實驗,由此導入  對伽利略的介紹,從而導入  新課。

(2)導學

①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生字詞)

②簡介作者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主張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系統的觀察和實驗。通過多次反覆試驗研究,他推翻了被當時人們奉爲權威的亞里士多德的“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學說,建立了落體定律。他還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體運動規律,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他還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發現月球表面凸凹不平、木星有4個衛星、太陽黑子、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等等,有力地證明了哥白尼的地動說。後因發表文章反對地心體系,支持和發展地動說,而遭到羅馬教廷異端裁判所判罪管制。最終,羅馬教廷宣佈取消對伽利略的審判,伽利略得到平反。

③明確教學目標

④速讀課文,總體瞭解課文內容

文章開頭和結尾寫了伽利略的哪兩個發現?中間寫的又是什麼呢?

(1—7)寫伽利略發現自然的節奏原則。

(8—12)記敘伽利略的孩提和學生時代的情況。

(13—19)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⑤分析文章(1——7)節

速讀後思考:

1.伽利略的發現受什麼啓示?

2.第2小節中的“覺得”和兩個“似乎”能去掉嗎?

做單擺的演示實驗

注意觀察並思考(討論):

1.做這項實驗需要什麼條件?

2.你發現繩的擺動有什麼特點?

3.實驗的結果怎樣?

4.這一發現如今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應用?

5.通過此事,你受到什麼啓發?

⑥研讀課文(8—12)

讓我們爲孩提和學生時代的伽利略畫個像,看看他身上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⑦研讀課文(13—19)

介紹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薩城內。建於1174年。塔體共8層,高54.5米。該塔建至第3層時,發現地基開始傾斜。當整座塔體完工後,塔頂中心線已偏離塔體垂直中心線2米左右。由於該塔“斜而不塌”,名聲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體試驗,比薩斜塔更加有名了。

思考:

1.當時有什麼困難?

2.寫觀者隊伍的盛大和觀衆的“興高采烈”有什麼作用?

3.實驗的結果如何?

⑧討論。探究

1.作者是採用先寫趣事,再寫小時候,最後寫斜塔上的實驗的順序進行寫作,這樣寫好還是按時間順序寫好?

課文構思巧妙。寫人物傳記一般是按時間順序,從小時候寫起,但課文卻首先描寫了伽利略發現擺的規律的經過,寫得引人人勝,這就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然後再回過頭略寫伽利略孩童和學生時的情況,接着再重點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的情況。這樣構思全文,不僅使讀者清楚地瞭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兩個重大發現,而且讀來感到波瀾起伏,興趣盎然。

2.學習了這篇文章,你能否從伽利略的事蹟中總結出幾條關於知識創新的經驗,並用恰當的語句表達出來。

⑨拓展。遷移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這樣受生活中自然現象的啓發而有所發明創造的科學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3).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描述了伽利略發現擺的規律、自由落體定律的經過和他孩童、學生時的情況,表現了他不輕信權威,堅持用實驗來檢驗理論、探索新理論的科學思想和熱愛科學、勇於創新、甘爲科學奉獻終身的精神。

(三)佈置作業 :

學寫人物傳記

抓住自己的出生、愛好、特長、家庭、學習、理想等情。

《斜塔上的實驗》 篇二

教學目標

①瞭解課文涉及到的相關知識,豐富知識背景。

②學習文章巧妙的構思。

③學習伽利略善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瞭解課文涉及到的相關知識,豐富知識背景。

學習伽利略善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方法

實驗法、點撥交流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復備

1、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比薩斜塔的圖片,提問塔的名稱、所在國家以及誰在上面做實驗,由此導入對伽利略的介紹,從而導入新課。

2、導學

①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生字詞)

②簡介作者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主張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系統的觀察和實驗。通過多次反覆試驗研究,他推翻了被當時人們奉爲權威的亞里士多德的“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學說,建立了落體定律。他還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體運動規律,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他還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發現月球表面凸凹不平、木星有4個衛星、太陽黑子、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等等,有力地證明了哥白尼的地動說。後因發表文章反對地心體系,支持和發展地動說,而遭到羅馬教廷異端裁判所判罪管制。最終,羅馬教廷宣佈取消對伽利略的審判,伽利略得到平反。

③明確教學目標

④速讀課文,總體瞭解課文內容

文章開頭和結尾寫了伽利略的哪兩個發現?中間寫的又是什麼呢?

(1—7)寫伽利略發現自然的節奏原則。

(8—12)記敘伽利略的孩提和學生時代的情況。

(13—19)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⑤分析文章(1——7)節

速讀後思考:

1.伽利略的發現受什麼啓示?

2.第2小節中的“覺得”和兩個“似乎”能去掉嗎?

做單擺的演示實驗

注意觀察並思考(討論):

1.做這項實驗需要什麼條件?

2.你發現繩的擺動有什麼特點?

3.實驗的結果怎樣?

4.這一發現如今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應用?

5.通過此事,你受到什麼啓發?

⑥研讀課文(8—12)

讓我們爲孩提和學生時代的伽利略畫個像,看看他身上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⑦研讀課文(13—19)

介紹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薩城內。建於1174年。塔體共8層,高54.5米。該塔建至第3層時,發現地基開始傾斜。當整座塔體完工後,塔頂中心線已偏離塔體垂直中心線2米左右。由於該塔“斜而不塌”,名聲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體試驗,比薩斜塔更加有名了。

思考:

1.當時有什麼困難?

2.寫觀者隊伍的盛大和觀衆的“興高采烈”有什麼作用?

3.實驗的結果如何?

⑧討論。探究

1.作者是採用先寫趣事,再寫小時候,最後寫斜塔上的實驗的順序進行寫作,這樣寫好還是按時間順序寫好?

課文構思巧妙。寫人物傳記一般是按時間順序,從小時候寫起,但課文卻首先描寫了伽利略發現擺的規律的經過,寫得引人人勝,這就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然後再回過頭略寫伽利略孩童和學生時的情況,接着再重點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的情況。這樣構思全文,不僅使讀者清楚地瞭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兩個重大發現,而且讀來感到波瀾起伏,興趣盎然。

2.學習了這篇文章,你能否從伽利略的事蹟中總結出幾條關於知識創新的經驗,並用恰當的語句表達出來。

⑨拓展。遷移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這樣受生活中自然現象的啓發而有所發明創造的科學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3.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描述了伽利略發現擺的規律、自由落體定律的經過和他孩童、學生時的情況,表現了他不輕信權威,堅持用實驗來檢驗理論、探索新理論的科學思想和熱愛科學、勇於創新、甘爲科學奉獻終身的精神。

《斜塔上的實驗》 篇三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巧妙構思,掌握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寫法

2、瞭解伽利略的故事,體會科學家的思想和精神,激發攀登科學高峯的熱情

3、聯繫生活實際,關注身邊科學現象,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初識伽利略

1、創設情境,導入文本

生活是平淡的,卻又是美好的,法國著名的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正是有了發現,我們的生活才變得如此美好,社會纔得到不斷地進步。今天我們要看看,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了什麼奇蹟。

2、組織學生了解伽利略:讓學生自由發言談自己對伽利略的瞭解和看法。

相關資料:本文的主人公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是偉大的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創始人。他於1564年2月15日出生於比薩城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是數學家、音樂家。伽利略自小就表現出非凡的思考能力、製作和觀察的能力,他17歲進入比薩大學學醫,期間得以接觸阿基米德和歐幾里德等的數學著作,奠定了數學方面相當深厚的造詣。18歲時,有一次他到比薩教堂去做禮拜,他注意到油燈鏈條的擺動規律,由此發現了自然的節奏原則。(這個重大發現在課文中有詳細記述。)  由於伽利略不輕信權威,常用自己的觀察和實驗來檢驗教授們的理論和教條,因而他遭到了教授們的反對和制裁,至使他無法得到醫生文憑,被迫離開比薩大學。回家後,他一邊幫助父親經營店鋪,一邊繼續學數學、做實驗。 後在友人吉多鮑多伯爵的推薦下,伽利略擔任了比薩大學的數學教授一職,主講數學及天文。他在這一時期集中研究了有關運動方面的問題,對亞里士多德的落體運動提出了質疑,試圖以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來解釋落體運動,他認爲:在真空中,物體下落的速度和它的密度成正比。伽利略的這一想法同樣遭到了教授們的壓制甚至是威脅,由此便發生了課文中所寫的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一事。 1592至16XX年是伽利略科學研究的黃金階段。這一時期伽利略受聘於地中海威尼斯共和國的帕多瓦大學,那裏學術氣氛自由,鼓勵自由研究和自由思想,對於伽利略來說,較少的教會控制,能讓他充分發揮所長,建立他的科學宇宙觀。就在帕多瓦大學,伽利略開展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活動。16XX年,羅馬教廷向伽利略發出警告——不準宣傳他的學說。16XX年,在教廷的壓制下,伽利略只能祕密地寫書,1623年,直到他的朋友,以保護科學藝術而聞名的烏爾班八世即位教皇,才使得他從禁令中解放出來。1632年,伽利略發表了《關於托勒玫和哥白尼的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以對話形式闡明瞭他的觀點。但此舉再次激怒教廷,他被判處無限期監禁在家中。1635年,伽利略發表了另一部著作《關於兩種新科學的對話》,進一步對力學問題作出了精闢論述。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含冤而逝,終年78歲。直到1979年,羅馬教廷才承認伽利略所受到的審判是不公正的。

二、重現伽利略的實驗

1、檢查預習,讀準字音

恭喜(gōng) 根深蒂固(dì) 依賴(lài) 孜孜不倦(zī)  汲取(jí)

持之以恆(héng) 鍥而不捨(qiè) 淵博(yuān bó)

2、理清思路,掌握文本

全文是按照“擺動掛燈的啓示—孩子和學生時代—比薩斜塔上的實驗”爲線索展開的。

(一)(1—7)擺動掛燈的啓示——發現自然的節奏原則。

(二)(8—12)寫伽利略的孩提和學生時代——對科學的不懈追求和獻身精神。

(三)(13—19)比薩斜塔上的實驗——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理解構思巧妙在何處?

參考:文首先描寫了伽利略發現擺動規律的經過,寫得引人入勝,這就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然後再略寫伽利略孩童和學生時代的情況,接着再重點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的情況。這樣構思全文不僅使讀者清楚地瞭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兩個重大發現。而且讀來感到波瀾起伏,興趣盎然。

3、動手實驗,瞭解科學知識

a、擺動掛燈的啓示——自然的節奏原則

b、斜塔上的實驗——自由落體定律

三、品評伽利略

1、結合文章,理解伽利略的精神

例如: ①“又是伽利略的一個發瘋的念頭”(說明他的猜想很多,善於思考)

②“可是偏有一個青年學生,倔強到敢於用自己的實驗觀察來檢驗他的教授們的那些教條。”

(說明他不輕易相信權威、敢於探索的精神)

③你還能通過其它的例子來說明伽利略的其它精神嗎?

“決定以科學爲終身事業”,“他已經發現、數理科學是大自然的語言,爲了學好這門語言,他決意獻出自己的一生”(對科學的不懈追求和獻身精神)

還有:

a 伽利略不停地搞實驗,甚至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不輕易相信權威。

b 他決定以科學爲終身事業,在那不講科學的年代裏,從事這一行,意味着一輩子的貧困和默默無聞。

c 他發現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誦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過學習“大自然這本寶書”。

2、品味精彩段落,掌握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好處

精讀課文第18節,仔細品味字裏行間所蘊含的深意。

如:①“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一個“都”字說明了除了伽利略以外的所有人。充分體現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愚昧,反科學風氣的嚴重。

②“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心理,他們不相信伽利略的理論,覺得他是一個精神病患者。

③“大家先是一陣嘲弄的鬨笑——隨之是大吃一驚的竊竊私語”,這句中的“大吃一驚”寫出了人們難以相信的神情,也側面說明伽利略的實驗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④“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同時從塔頂下落,同時越過空中,同時落到地上。”這句中的三個“同時”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了當時實驗的真實狀況,有力地說明了伽利略實驗的科學性,也有力地用事實回擊了那些嘲笑他的人。

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好處:本文在記敘中加入了適當的描寫,如寫教堂氣氛、伽利略的突然發現、教授學生的壓制反對、觀看斜塔上的實驗的隊伍等都運用了描寫,這種將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使文章生動形象、令人愛讀,不僅讓我們充分了解到伽利略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的相關細節,而且還感受到伽利略重大發現背後的巨大壓力,更突現出伽利略不怕威脅、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四、比較閱讀練習

(一)

伽利略拒絕停止他的實驗,因此他們就決定將威脅付諸行動。與亞里士多德的教導相反,伽利略認爲,如果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就會同時落地。這些教授認爲,這完全是胡說八道。“除了傻乒,沒有人會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顆炮彈能以同樣速度通過空間下降。”現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時候了。他們要讓他在大學的全體教授和學生面前當場出醜,使他愚笨的學說當場被揭穿。

伽利略很樂於接受這個挑戰。爲這次“表演”選定的地點是比薩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們穿着他們的紫色絲絨長袍,整隊走到塔前。學生們和鎮上的很多人則走在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興高采烈,準備看伽利略出洋相,對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他一隻手拿着一個10磅重的鉛球,另一隻手拿着一個1磅重的鉛球。時間到了,伽利略讓兩個鉛球從塔頂同時落下。大家先是一陣嘲弄的鬨笑——然後隨之是大吃一驚的竊竊私語。難以相信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同時從塔頂下落,同時越過空中,同時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實驗證明了他的理論。

練習題:

1、教授們認爲伽利略胡說八道的原因是                            。(2分)

2、選文中有點明本文課題的一句話是(    )(2分)

a.伽利略拒絕停止他的實驗,因此,他們就決定將威脅付諸行動。

b.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

c.爲這次“表演”選定的地點是比薩斜塔。

d.伽利略用實驗證明了他的理論。

3、對斜塔上的實驗,教授和伽利略雙方的目的各不相同,請分別指出。(4分)

教授的目的是                                                       。

伽利略的目的是                                                       。

4、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這一“噓”字和下文什麼樣的反應相照應?接着是“難以相信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這個“難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麼?(用文中的話回答)(3分)

5、伽利略用實驗所證明的理論是                     。(2分)

6、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選文內容。(3分)

(二)

經過反覆學習和思索,袁隆平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第一步,應該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其特點是雄蕊退化,而雌性則是正常的,即通常說的“母禾”。

第二步,再找一種特殊的水稻品種作父本,給母禾授粉,使它養育出來的後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徵,這就是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傳並大量繁殖。

第三步,還要找一種稻種和雄性不育系雜交,使雜交的後代恢復生育能力,這叫恢復系。有了恢復系,就可以大量生產雜交種子了。

袁隆平提出的通過“三系”來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與當時學術界流行的觀點大相徑庭。他披掛上陣,尚未站穩腳跟,冷言冷語便撲面而來。但袁隆平既不爭,也不辯,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學試驗。

1964年袁隆平邁出了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開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試驗的壇壇鉢鉢全被砸得稀巴爛,心愛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幾截,就是與溼泥污水攪拌成一團。面對這種慘景,他落下了傷心的淚……

所幸的是,他的兩個忠實支持者藏了四鉢試驗秧苗。這劫後餘生的四鉢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發展到四分秧田了。

爲了照顧這得來不易的“秧寶寶”,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護在秧田邊。然而,就是他視爲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還是被掃蕩一空。

袁隆平來到試驗田邊,像瘋了似的在狹窄的田埂上走過來,又走過去,狂奔亂跑。當走到一口深井旁,像發現了什麼,把衣服一脫,“撲通”一聲跳了下去,原來他發現那裏面有幾棵秧苗。

練習題:

1.簡介袁隆平的“三系”設想,表現他什麼精神?(3分)

2.“大相徑庭”說明袁隆平學術觀點具有什麼特點?表現他什麼精神?(3分)

3.“不爭,也不辯”表現他什麼精神?(3分)

4.袁隆平邁出的第一步順利嗎?爲什麼?(3分)

5.袁隆平身處“逆境”仍堅持進行科學研究,表現他什麼精神?(3分)

6.具體生動的細節描寫是本文的一大特點,很好的細節描寫讀起來感人至深,你能舉例說明嗎?(4分)

參考答案:(一)1.“與亞里士多德的教導相反”、“除了傻瓜……通過空間下降”。 2、c 3、“現在正是揭穿……使他愚笨的學說當場被揭穿”;接受挑戰,證明自己的理論。 4、嘲弄的鬨笑,大吃一驚的竊竊私語;“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同時落到地上”。 5、如果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就會同時落地。 6、伽利略在斜塔上用實驗證明自己的理論。 (二)1、開拓、進取精神。 2、新穎大膽、創新。 3、務實求真和埋頭苦幹的精神。 4、不順利,“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5、執著追求、不懈奮鬥的精神。 6、略

《斜塔上的實驗》同步訓練 篇四

本節課選擇的教學內容是蘇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斜塔上的實驗》,旨在通過課文的學習和語言的分析,引導學生關注科學,學習科學家那種勇於創新的精神。

《斜塔上的實驗》是一篇關於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生平傳記的節選部分,主要記敘了伽利略發現擺的規律、自由落體定律的經過和他孩童時、學生時的情況。但文中人物的生活經歷與學生相距較遠,加之學生對這類文體也不太感興趣,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學習效果便成爲我選擇這節課的重點所在。

首先,我將本文定位在當作美文來學,閱讀教學的要義就是通過課文的閱讀,體會語句的豐富內涵,達到對文本深層的感知和理解。因此如何讓“語言美和精神美”在本節課中得到充分展示。便成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選擇教學內容時,便有所取捨,由點入面,重點引導學生去探究伽利略在斜塔上做自由落體運動的那部分內容,意在和學生一起通過課文的閱讀、語言的探究、情感的體驗、智慧的碰撞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即體會語言的豐富內涵和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貴精神。

其次,在教學流程的設置上以精讀一篇文章,學到一點方法,體會一種精神爲主導思想。具體環節如下:

1、語言激趣,實驗切題,人物簡介,引入文題,展示目標。

2、速讀瀏覽,把握主幹。

3、確定重點,出示問題,探究閱讀,人物評析,小結歸納。

4、延伸課外,由此及彼,舉一反三。

第三,爲了利於形成獨立的板塊,讓學生有充分的閱讀氛圍和思維空間。課時設定爲一課時,以學生自主閱讀、小組討論、個人感悟爲主,教者適當予以點拔、引導,幫助和引領學生完成重難點的突破。

一切知識的習得都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着意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充分“說”的機會,在個人對文本的感悟上,結合小組和全班同學對文本的閱讀理解,達到情感體驗的共鳴,知識火花的碰撞,藉此觸類旁通,以方法引導學習,以能力凸顯思維,以智慧張揚個性,擁有個人對文本的個性的感悟和共性的理解。

沈遠成:

1、教學環節、教學語言

2、結構安排

3、目標設置

4、細節改動:

導入  環節:實驗讓學生去做,做完後,問兩個球怎麼一起落地?

課件設置:表現了伽利略——不完整,“表現”可放在第二行上

問“書看完後,可以討論,可有三個就可,爲了節約時間,三人就可

教者引導學生這樣長的文章,怎樣讀?

選擇斜塔上的實驗原因應讓三個學生敘述,原因清楚

展示讀書卡片,兩個人太少,應讓學生看到對於卡片的製作可以有多種方法,

你最喜歡的科學家是誰呢?

學生說過一點後,再交流不好,

可以讓學生先交流,再說,時間的設置要注意。

馬主任:

語文老師要用兩條腿走路,要做好反思工作。

新課改在語文教學上,課改課要有可改的地方,課應是質樸大方,自然。

三維目標不宜刻意地追求,在字裏行間讓學生感受到。

怎樣強化,我們是一種習得,應該讓過程和方法放大一點。

圍繞真實,

1、導入  新課。

讀書文摘卡放在前面,做爲導入  ,閱讀《斜塔上的實驗》課文,做一個代表自己水平的讀書卡。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表演的味要少一點。

今天,我們學習課文,課前做讀書卡,檢查預習,展示文本閱讀的背景。

拓展延伸:淡化一下,學語文,學文本,一切東西要在課堂上展示。

哪些問題作爲語文課上的探討?帶兩句。

教師的評價一定要真實,對孩子,要真實。

對詞、對句的評價比較蒼白,要全身心地參與。

閱讀教學強調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要讀進去。好多學生不動筆。

素養這個詞用得特別多,養成強調過程性的問題,在語文課裏讓學生有所得,從學生的細微習慣做起,是否動筆。

讀書的姿態要注意。

學生讀書不夠,怎樣引導學生讀書

卡片後,學生完成文本與情感的嫁接,伽利略是個怎樣的人?請同學再一次沉下來認真讀書,對文章內容的再次閱讀,老師指導下。

伽利略成功的原因的些,培養學生語文的基本能力。

細讀課文,於別人忽略處找關鍵,內因,外因是一個信息的收集和整合。

思維的準確性、嚴密性、邏輯性。

語文教學不能離開文本,價值在從課文中找出來。

課文有幾點,找幾點。

在語文課上強調個性,每走一步回頭看看,走了幾步再看看,走了一段再看。

語文教師的個性要張揚。

課堂學習以自主學習爲主,合作閱讀要少點,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

老師的評價泛化,教師的評價庸俗化,

對伽利略成功的條件:(探究)

1、內因:

2、外因:

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讀書筆記

怎樣的人

成功條件

方法點拔

投影:

閱讀的背景資料:

方法的點拔(讓學生用筆記下來)

動筆記哪些:

《斜塔上的實驗》同步訓練 篇五

記敘文就是寫人記事的文章。這類文體是現代文閱讀的重點考查對象,它以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爲表達方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斜塔上的實驗》選段閱讀答案,希望通能幫助同學們提高閱讀、鑑賞、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

閱讀課文《斜塔上的實驗》選段,回答 7~11題。(共14分)

伽利略拒絕停止他的實驗,因此他們就決定將威脅付諸行動。與亞里士多德的教導相反,伽利略認爲,如果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就會同時落地。這些教授認爲,這完全是胡說八道。“除了傻瓜,沒有人會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顆炮彈能以同樣速度通過空間下降。”現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時候了。他們要讓他在大學的全體教授和學生面前當場出醜,使他愚笨的學說當場被揭穿。

伽利略很樂於接受這個挑戰。爲這次“表演”選定的地點是比薩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們穿着他們的紫色絲絨長袍,整隊走到塔前。學生們和鎮上的很多人則走在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興高采烈,準備看伽利略出洋相,對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他一隻手拿着一個 10 磅重的鉛球,另一隻手拿着一個 1 磅重的鉛球。時間到了,伽利略讓兩個鉛球從塔頂同時落下。大家先是一陣嘲弄的鬨笑——然後隨之是大吃一驚的竊竊私語。難以相信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同時從塔頂下落,同時越過空中,同時落到地上。

7.用簡要的語言概括選段的主要內容。(2分)

8.那幫教授和伽利略都同意到比薩斜塔上去進行實驗,他們各自懷的目的是什麼?(3分)

伽利略:

那幫教授:

9.“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的“噓”和下文什麼詞句相照應?(2分)

10.文中畫線句子中連用三個“同時”有什麼作用?(3分)

11.請結合文本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伽利略精神”的內涵,並針對“伽利略精神正是我們當代中學生所缺乏的”這種說法發表自己的看法。(4分)

《斜塔上的實驗》參考答案:

7.伽利略在斜塔上用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理論。(共2分。意對即可)

8.伽利略:接受挑戰,證明自己的理論;(1分)那幫教授: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使他愚笨的學說當場被揭穿;讓他出洋相,對他的人品宣判死刑。(2分)

9. 大吃一驚的竊竊私語。(共2分)

10. 這裏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強調伽利略實驗的成功以及用實驗論證了他的理論的正確。(共3分)

11.伽利略精神:指不輕易相信權威,勇於接受挑戰,善於思考,勤於實驗等。闡述提示:立足觀點闡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精神內涵2分,意對即可;闡述2分)

《斜塔上的實驗》同步訓練 篇六

一、 教學重點:

1、 伽利略勇於創新的精神。

2、 巧妙的構思。

3、 記敘和描寫相結合。

二、 課時安排:兩課時

三、 學法指導:資料蒐集、實驗展示、分析討論

第一課時

一、 課前準備:

1、 蒐集有關伽利略的生平資料或主要的科學成就。

2、 分小組準備實驗,根據文中的描述展示自然的節奏原則的發現。

3、 熟讀全文,談一談你眼中的伽利略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

4、 預習文中的字詞。

二、 教學步驟:

1、 小組內交流所蒐集到的資料。

2、 展示組內較好的資料。

3、 請小組代表展示實驗並闡述伽利略的結論。

4、 字詞檢查:請同學上黑板列出所查找到的字詞,其他同學注音並訂正。

5、 默讀課文並思考:通過這篇人物傳記,你認爲伽利略具有怎樣的科學精神?

從文中找出依據並加以分析。

6、 小組交流討論、師生共同探討。

(交流總結:通過這篇人物傳記,我們可以發現伽利略具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發現真理的道路”的科學思想和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不輕信權威的勇氣、對科學的熱愛和奉獻精神以及不屈服於強權的意志。)

(教學提示:這一步驟的教學是主要環節,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充分地走進課文內容,切忌對課文的架空分析,每一種結論都必須有課文依據和自己的分析。要充分發揮小組討論的優勢,引導同學們主動地挖掘課文內容。)

7、 分析討論:在諸多的精神品質中,你認爲那一種精神品質最爲難能可貴?爲什麼?

8、 師生交流討論。

(教學提示:這一旨在讓同學發散思維、各抒己見、有新意地看待問題。可引導學生結合當代社會所呼喚的科學精神或自己的學習經驗論述。)

9、 課堂小結。

10、 作業佈置:

1、 探究練習第二題。

2、 將課堂討論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以小短文的方式寫出。題目自擬。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1、 檢查複習。

2、 朗讀全文並思考:

課文是按照怎樣的思路展開的?這和普通的人物傳記按時間順序寫作有什麼不同?你認爲這樣的構思巧妙在何處?

3、 小組討論,師生交流。

(教師總結:全文是按照“擺動掛燈的啓示——學生和孩提時代的經歷——比薩斜塔上的實驗”的思路展開的。課文首先描寫了伽利略發現擺動規律的經過,寫得引人入勝,這就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然後再略寫伽利略孩童和學生時代的情況,接着再重點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的情況。這樣構思全文不僅使讀者清楚地瞭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兩個重大發現。而且讀來感到波瀾起伏,興趣盎然。)

(教學提示:這三個問題由淺入深,教師應引導學生逐層深入,逐個解決。在“構思巧妙在何處?”這一問題上,可引導同學們自由探討,各抒己見,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

4、 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採用了記敘的寫法?哪些地方採用了描寫的寫法?

5、 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找出其中的描寫精彩之處並試作分析。

(教學提示:這一問題意在引導同學們品味課文的語言。並能根據自己的體會與理解,說出語言的表達作用。如寫教堂裏的氣氛,伽利略的突然發現,寫教授們的壓制,學生們的反對,觀察比薩斜塔實驗的隊伍等都應用了描寫,這就使文章生動形象,引人入勝。)

6、 課堂小結。

7、 作業佈置:

(1) 找出課文中三處描寫精彩之處並試作分析。

(2) 背誦課文最後四小節。

鎮江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中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教案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執筆:鎮江三中 周豔

教學目標:

1. 培養創造性思維,理解創造性思維的要素。

2. 學會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論述。

3. 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

課前準備:

疏通字詞,熟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今天上課我們先來玩一個遊戲,給出“2,2,3,9”請同學們通過四則運算得到24,有幾種方法?

24=2×9+2×3=(9―3)×2×2=(2+2)×(9―3)

好幾種算法都可以得出24,大家都很正確,可見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2.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恭喜(gōng) 根深蒂固(dì) 依賴(lài) 孜孜不倦(zī) 汲取(jí) 持之以恆(héng) 鍥而不捨(qiè) 淵博(yuān bó)

3.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後討論應該怎樣讀?

從語速、語調、語氣三個方面來說,分別是稍快,平穩,乾脆。

4. 引導學生看題目,思考討論問題:

思考:1、爲什麼我們在想問題時沒有考慮到多種答案呢?

2、怎樣才能成爲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呢?

3、任何人都有創造力嗎?

參考:1、沒有創造性思維。

2、必須具備的條件:

a.精通各種知識,因爲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

b。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併爲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

3、是的,任何人都有創造力,“富於創造力的人,認爲自己具有創造力,缺乏創造力的人,不認爲自己具有創造力;典型的創造性明星的事例來加以論證,說明他們非凡的靈感”,往往是由於“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覆推敲,逐漸充實”而成。

5. 給出情景,讓學生髮揮創造性思維:

情景:一羣國小生在空地上踢球。一個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壞了一位長者家的窗玻璃。這個孩子到長者家裏,當頭一句就是:“一塊玻璃多少錢?”人們對這件事看法不一,歸納起來有三種:

1、 沒有逃走,主動上門賠錢,應予表揚;沒有道歉可以原諒。

2、 賠錢就是認錯、道歉的表現。

3、 首先應該道歉,同時應該賠錢。

你贊成哪種?請說出看法和理由。

6. 佈置作業:

1、 整理自己的看法,把它寫下來。

2、 事物的正確答案爲什麼不止一個?請聯繫實際舉兩三個例子來證明。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 導入:

學生聯繫實際舉例說明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2. 師生互動研究“創造性思維”的要素是什麼?怎樣才能成爲富有創造精神的人?

參考:a、要素:必須精通各種知識,因爲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併爲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有了這種意識,才能持之以恆的進行嘗試。

b。從態度、條件、方法等方面回答。態度:認識到任何人都能成爲富有創造精神的人(自信);條件:學識淵博(紮實的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組合不同概念;方法:轉換視角法,組合法,頓悟法,積累法等。

3. 請同學們對自己或他人在創造力方面進行評估,說出以後在創造力方面的打算。教師鼓勵爲主,引導學生開發創造性思維。

4. 給出思維訓練題

1、“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馬光小時候,與一羣兒童一起玩球,球掉進了樹洞中,洞很深,司馬光讓兒童們不停的往裏面倒水,終於球浮了起來。

a、如果洞裏是沙地,灌水行不行?

b、如果洞底恰好和人家的建築相通,你認爲最經濟的方法是什麼?

2、磚頭有什麼用處?(不得少於三種)

5.佈置作業:學了這篇課文有什麼啓發,寫成短文,題目是“告別唯一”。

鎮江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中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教案

十九、《叫三聲夸克》教學設計

執筆:鎮江三中 林麗娟

一。教學重點:

1. 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2. 通俗形象的語言,嚴謹的結構

3. 層次的複雜分類

二。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學法指導:蒐集資料、模型展示、分析討論

四。課前準備:

師:準備教學模型

生:1.熟讀課文,預習文中重要字詞

2.思考:什麼是夸克,課題的含義是什麼。

3.填寫物質的盒式結構圖

4.小組合作寫一篇科普小短文

五。教學步驟:

1. 導入新課,展示模型。

2. 自讀課文後檢查字詞: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接受默寫,其他同學報預習中發現的重要字詞。

3. 分小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結合“探究練習”一。

(教學提示:根據盒式結構圖填寫“原子——原子核——強子——夸克”或“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分析課文思路)

4. 分析討論:課文是以什麼順序安排組織材料的?

(交流總結: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由淺入深地說明物理學家在不同階段對物質結構的研究和認識。依次爲:原子——原子核——強子——夸克。文章重點介紹夸克這種超微粒子發現的全過程。這部分的內容,是按由假想到證明的順序來寫的。)

5. 小組交流討論:課文的主要的說明方法是什麼?除此之外還用到了什麼其他的說明方法?

(交流總結:本文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分類說明,只有恰當運用分類說明才能把有關內容說明清楚,此外還綜合運用了比喻、舉例說明。)

6. 課文的題目是什麼意思?(從書上找出相關文字來說明)

7. 小組交流討論:“盒子”這個比喻在說明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的作用。

(交流總結:內容方面,文章開頭從一個禮品盒的比喻入題,使讀者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爲輕鬆容易。結構方面,以此爲依託來安排,開頭由此入題,中間以此爲過渡,結尾緊扣它收筆,穿針引線,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教學提示:這一部分的教學是主要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課文,緊扣課文具體語句。如:“到了19世紀末,x射線的發現促使人們思考,是不是盒子裏還有一個盒子?”“好像是說原子這個盒子裏,也就是這些東西了。”“這又是一個‘盒子裏還有盒子嗎’這一類的問題……”“這好比是拿起盒子搖一搖,聽到響動,可以初步判定盒子有東西。”“盒子裏裝盒子,發現的盒子已不少了,按順序是原子——原子核——強子——夸克。”)

8.分析討論:科學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認識夸克的?這中間的過程反映了科學家研究的什麼精神?用文中具體的字、詞、句回答。

(教學提示:這一部分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對課文進行有依據的分析,並且適時點撥,如:

1、“人們有點泄氣了”:寫出了科學家研究的艱辛。

2、五個“又”:表示科學家對夸克認識的逐步深入的過程。)

(交流總結:揭示了科學研究、科學探索應該具備的敢於懷疑、敢於創新、大膽想象、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

9.這是一篇科普作品,你感興趣嗎?爲什麼感興趣?

(明確:1、課文所介紹的知識給人一種新鮮感和神奇感;2、課文本身寫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具體表現在:1、運用多種說明方法,2、採用設問、發人深思。)

10.交流各個小組準備好的科普小短文。

(教學提示:這一旨在讓同學發散思維,提高學習科普作品的興趣。)

11. 課堂小結。

12. 佈置作業:

(1) 探究練習第二、三題

(2) 預習《〈夢溪筆談〉二則》

鎮江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中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教案

《夢溪筆談》二則

執筆:鎮江三中 張潔

[教學目標]

1、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

2、學習常見的文言詞語。

[教學重點]

學習常見的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古代的科學成就對我們的啓發

[學法指導]

查閱相關資料、對照註釋疏通課文、討論作品意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 查閱沈括及其《夢溪筆談》的有關資料。

2、 預習字詞,通讀課文。

3、 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並思考。

[教學步驟]

1、 由鎮江的夢溪園導入。

2、 交流有關預習內容。

3、 討論學習《以蟲治蟲》

(1) 對照註釋,自己疏通課文

對照註釋,通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字詞,查工具書或提出疑問。

(2) 集體朗讀,學生翻譯課文

提示重點字詞句:

界:地域,範圍。

方爲秋田之害:正在危害秋田裏的莊稼。方,正、正在。爲,成爲。害,危害。

千萬蔽地:成千上萬,遍地都是。蔽,遮蓋。

悉:全、都。 皆:全、都。

歲以大穰:年成因此而獲得大豐收。歲,年成。以,因。大穰,莊稼大豐收。

(3) 結合“探究、練習:一”,討論作品意義

提示:

《以蟲治蟲》反映了我國古代利用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消滅蟲害的情況。這種方法不僅促進農業增產,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在今天更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廣。

4、 佈置作業:熟讀課文,做“探究、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1、 檢查複習《以蟲治蟲》。

2、 交流有關預習內容。

3、 討論學習《梵天寺木塔》

(1) 對照註釋,自己疏通課文

對照註釋,通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字詞,查字典或提出疑問。

(2) 集體朗讀課文,學生翻譯課文

提示重點字詞句:

布:鋪、排。 故如此:所以這樣。

貽以金釵:即以金釵貽(之),把金釵送給她。

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會晃動了。但,只。訖,終了,完畢。實,使堅實。

人皆伏其精煉:人們都佩服他的高明。伏,通“服”,佩服。其,他。

(3) 結合“探究、練習:二”,討論本文在人物刻畫上的特點。

提示:

《梵天寺木塔》寫人着墨不多,卻很生動。工匠的“密使其妻”和喻皓的“笑”都很傳神的表現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工匠對於塔動這一情況束手無策,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又不失面子,於是“密使其妻”去見喻皓的妻子,請求喻皓的幫助。這一行動把匠師的用心良苦表露無遺。喻皓的“笑”則表現了他解決這一問題的輕鬆,胸有成竹。

4、 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做好“探究、練習二、三”

鎮江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中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教案

《論語》八則

執筆:鎮江三中 湯毅

一、 教學目的:

1. 體會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2. 瞭解古代語錄體散文的特點。

3. 誦讀欣賞。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掌握基本字詞的含義

2. 理解其中蘊涵的思想內容。

三、 課前準備:

1. 佈置學生蒐集有關古人談學習的成語、明言警句,課上交流。

2. 準備本課的朗讀磁帶,收錄機。

3. 《論語》、孔子等有關文化常識。

四、 教學時數:一課時。

五、 學法指導:指導朗讀,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體會含義。背誦、積累,要求熟讀成誦,正確默寫,並能靈活運用。

六、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古人談學習的成語、明言警句,抓住其中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不恥下問”“舉一反三”等成語引入《論語》。

(二)、教師簡介《論語》、孔子等有關文化常識,播放朗讀磁帶,指導學生自讀課文,並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

(三)、誦讀欣賞。

1. 學生齊讀。

2. 教師針對齊讀中存在的問題一一指正;範讀;領讀。

3. 聽朗讀磁帶,自讀兩遍;齊背一遍。

4. 教師指導美讀,指名學生朗讀。

(四)、指名學生翻譯,教師適當點撥,扼要分析,最後歸納總結。

(五)、鞏固。進行背誦默寫比賽。

鎮江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中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教案

寫 作

執筆:鎮江三中 湯毅

一、 教學目的:

學會說明小製作,掌握其說明方法。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寫作中必要的內容,如材料、工具以及製作的步驟、方法等。

2. 寫作的順序。

三、 教學時數:兩課時

四、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 導入

請學生回憶在家裏或在學校手工課上製作的小物品,如小動物,小車輛,小文具等等。要他們簡單介紹一個小製作,讓他們重溫一下操作過程,幫助他們整理一下表述的語言。提示他們注意說明的順序和層次。

2. 目標:有條理,有順序的說明事物。

明確:(1)觀察事物要仔細,說明事物要有順序。

(2)文字通順,層次分明。

(二)、展示例文《怎樣製作玩具娃娃》簡要評點。

(三)、指導審題

1. 依次對書上的作文題目作相應的講解,分析,提示。

2. 學生就作文題目作口頭交流。

(四)、修改作文專題:詞語的修改

1. 用詞準確,切合所寫的對象。

2. 注意詞語的運用是否得體。包括語境,褒貶,說話人的身份等。

3. 注意詞語的搭配。

4. 注意修改冷僻的文言詞語,方言詞語以及生造詞。使用普通話詞語和日常生活用語。

(五)、構思

1. 定所寫事物,列提綱。

2. 打草稿,按要求修改。

(六)工整謄寫。

鎮江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中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教案

綜合實踐活動:

執筆:鎮江三中 林莉

模擬科技新聞發佈會

[活動目標]

一、 培養學生關注科學、熱愛科學、追求科學的興趣,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新聞知識。

二、 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途徑定向獲取並篩選信息的能力。

三、 鍛鍊學生獨立組織一定規模的完整活動的能力。

[活動設想]

整個活動分爲會前準備、活動過程、輔助活動三部分。會前準備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安排兩節課:一節課小組交流資料,確定選題,爲新聞發佈會做準備;一節課舉行新聞發佈會。

[會前準備]

教師:1、蒐集有關新聞發佈會的資料。(如內容、形式等)

2、準備有關新聞寫作方面的基本知識。

學生:1、搞小發明、小製作,或進行奇思妙想,將有關成果或設想寫成書面介紹。

2、從各種科技書刊中查閱,或到科技網站上搜索最新的科技成果。

3、準備舉行科技新聞發佈會。

4、參閱報刊上的新聞,瞭解簡單的新聞知識。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教師導入:

當今世界已是信息時代、科技時代,作爲21世紀“地球村”的村民,瞭解現代科技成果,瞭解現代科技的發展動態和未來走向,培養自身的科技素質,已成爲一項重要任務。我們應當關注科學,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爲了展示同學們學習、關注科學的收穫,我們將舉辦一次模擬科技新聞發佈會,介紹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和自己的小實驗、小發明、小創造。

二、 選題確定:

現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成果累累,涉及到現代社會的生產、科研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人要窮盡地瞭解現代科技的所有成果,那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的新聞發佈會只能有選擇地進行宣傳。這裏列舉一些選題供大家參考:1、網絡技術 2、基因組計劃 3、生物克隆 4、納米技術 5、生態農業 6、遺傳工程 7、航天技術 8、通訊技術 ……

三、 簡介新聞及其寫作的知識,學生出示從最近的報紙上摘錄下來的有關新聞發佈會的消息材料,師生共同分析歸納,使學生對“新聞”、對有關的“新聞發佈會”的情況有所瞭解。

1、 學生朗讀交流有關新聞發佈會的消息材料。

2、 小結新聞寫作的基本知識:

消息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構成。

標題是用醒目的語言標出報道的內容,還可點出報道的意義。標題應準確、鮮明、新穎。分眉題、正題、副題。

導語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要求簡明扼要的寫出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實或中心,使讀者先獲得一個總的概念。

背景指跟事實有關的情況,如歷史環境、現實條件以及與其他事物有關的聯繫等。

結語使消息的最後一段話或一句話,用小結的形式概括事實,也可以指出事物的發展趨勢。

3、 新聞發佈的主要內容:

(1) 此項科技成果或小發明的名稱;

(2) 此項科技成果或小發明的一般原理;

(3) 成果的適用範圍和價值意義;

(4) 成果的發展前景。

[附] 新聞發佈會一則:

讓手機在網上動起來

7月20日,國創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網站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訂合作協議。 國創擁有的cwtv網絡電視是世界上第一家網絡電視媒體平臺,也是全球唯一24小時365天在線播放電影、電視、互動廣告的媒體平臺,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網絡視頻傳輸技術——cwtv網絡電視技術,在現有網絡環境下,第一次突破了帶寬的限制,實現了高速、高清晰度的影視動畫播放。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網站,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的權威性專業性網站。

此次合作,國創將向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網站提供cwtv網絡電視系統綜合服務。應用了cwtv網絡電視技術的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網站將把手機等產品在網上進行高清晰度的三維動態展示,瀏覽者可隨意旋轉,任意擴大廣告畫面,使商品的質地清晰可見,對商品任意觀賞,仔細選擇,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激發瀏覽者的購買慾望。此次攜手合作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移動通訊業的發展。

四、 小組交流篩選:

在各自分頭準備後,各小組先作交流,然後推選出兩至三人到發佈會展示。要求發佈人寫好新聞稿,小組成員共同修改,提出改進意見。

五、 確定新聞發佈會的人員分工:

會議主持人,專家,記者,聽衆;並設計會標。

第二課時

科技成果新聞發佈會

會議進程安排:

一、 主持人開場白

二、 發佈新聞

各發布人介紹科技信息,或發明人講解、演示自己的成果。可以運用錄音、錄象、投影等手段。其間記者、其他聽衆可提問,發佈人簡要作答。

三、 “專家”評價

請與會專家就本次模擬科技新聞發佈會的內容、價值、意義作出評價,或就其中某些成果的開發利用前景作出預測。

[輔助活動]

一、 各小組製作一份宣傳科普知識的手抄報。

二、 寫一篇新聞稿,在校內媒體上報道本次“模擬科技新聞發佈會”的實況。

三、 圍繞本次發佈會寫一則日記,如實記錄本次活動從準備到結束過程中經歷的有意義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和收穫。

《專題 狼》教學設計

執筆:鎮江三中 謝冰

一、 教學目標:

充分利用專題內的資料,全面瞭解狼的知識,並能通過特設專題的學習和提示,蒐集有關狼的資料,撰寫小論文和調查報告、組織辯論。以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同學們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與訓練,使他們的知識積累、語言實踐、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都得到加強。

二、 學法指導: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蒐集資料、寫作小論文、組織辯論會。

三、 課時安排: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

學習古文《狼》,疏通文意,瞭解文學作品中狼的形象和特徵。

二、 課前準備:

1、 預習古文《狼》,根據課文註釋,疏通文意並熟讀全文。

2、 蒐集漢語中有關狼的成語和諺語,介紹你所知道的狼的故事說一說 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三、 教學步驟:

1、 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2、 介紹交流有關狼的成語或諺語、故事,討論狼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

(教學提示:在同學們交流材料與心得的同時,引導同學們認識到文學作品、成語、諺語中的狼都被人們賦予了一種文學色彩,賦予了人的情感與認識,主觀因素較強。)

3、 默讀課文,根據註釋理解文意。

4、 小組交流,請一位同學翻譯全文,教師作指導。

5、 朗讀全文並思考:

蒲松齡筆下的狼具有什麼特點?請從課文中找出依據並加以分析。

6、 小組討論,師生交流。

(教師總結:古文中的狼具有貪婪——“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前狼止而後狼又至”;狡詐——“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暝,意暇甚”;兇殘——“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它作爲人的對立面而存在,同時,又反襯了人類的智慧——“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作者的寫作意圖清晰可見。)

7、 課堂小結。

8、 作業佈置:

(1)“思索質疑”第二題、第四題。

(2)預習《母狼的智慧》及參考資料,思考:這些文章又表現了狼的哪些特徵?

第二課時

一、 教學內容:

學習《母狼的智慧》及參考資料,比較文學作品中狼的形象的差異及文學作品和科學資料中所表現的狼的不同之處,更全面更科學的掌握有關狼的知識。

二、 教學步驟:

1、交流所蒐集到的英語中狼的有關諺語或故事,說一說它們又體現了狼的什麼特徵。

(教學提示:可引導同學們將狼的各種形象進行比較,認識到在文學作品中人們對狼的形象有各種各樣的認識與評價,如“聰明”、“狡詐”、“勇敢“兇殘”等等,這都帶有人們主觀的情感因素和文化特徵。可進一步引導同學們思考人們對狼的態度如何?可以用哪一些詞語來形容?)

2、閱讀《母狼的智慧》一文,思考:這篇課文中所表現的狼是怎樣的形象?這與蒲松齡筆下的狼有何不同?這兩篇課文中獵人的形象有何相同和不同?作者對狼的態度有何不同?

3、小組討論,師生交流。

(教學提示:這幾個問題思維的發散性較強,教師不要力求答案的統一,而應要求同學們富有穿創意和見解地看待問題,激發出課堂上思維的火花。)

4、閱讀參考資料並思考:這些科學資料反應了有關狼的哪些問題?人們到底該如何對待狼呢?

5、小組討論,師生交流。

(教師引導:第一則材料從生物學的角度介紹了狼的有關知識,可以讓同學們閱讀後歸納出狼的一些特點,也可以結合他們自己的認識和查找的相關資料介紹狼。第二則材料從進化演變的角度說明了狼和狗的關係。第三則材料從生態的角度啓發人們思考應如何對待狼?如何認識狼?在這一問題上可讓同學們充分展開討論,談出自己的見解。)

6、比較閱讀思考:文學作品中表現的狼與科學資料中介紹的狼有什麼不同之處?爲什麼?

(教學提示:這一問題可由同學們自由探討,教師再作相關的引導:文學作品中的狼被賦予了人們許多主觀的情感因素,往往具有一些人的特徵,而科學資料中的狼是從科學的角度客觀真實地表現狼的特徵與作用。)

7、課堂小結。

8、作業佈置。

(1) 以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篇有關狼的小論文或簡單的調查報告,可從各種參考書和網絡上進一步查找相關資料。題目可根據寫作內容自定,也可以參考如下題目: 《說狼》、《……地區少年兒童對於狼的認識的調查》、《狼仇恨與狼崇拜》、《從成語等材料看對狼的認識的差異》、《談談狼和其他野生動物的生存關係》

(2) 準備下一節課的小論文交流。

第三課時

一、 教學內容:

以小組位單位,在班級內進行小論文或調查資料的交流活動。

二、 交流會步驟:

1、 主持人致開場白。

2、 論文或調查資料交流。

3、 師生評議優秀論文或調查報告。

4、 優秀寫作小組介紹寫作構思、意圖及資料來源。

三、 教師作總結髮言。

四、 作業佈置:

以四人小組爲單位準備下一節課的辯論會。辯題如下:

有人認爲,狼的食肉性、兇殘性對人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危害,應當把這種動物斬盡殺絕,讓它從地球上消失,但又擔心因此會破壞生態平衡;也有人認爲,把狼殺盡並不要緊,恐龍早已絕跡,人類不是照樣生存發展嗎?請選擇其中一種觀點,與對方進行辯論。

第四課時

一、 教學內容:

根據辯論準備情況,開展課堂辯論會。

二、 辯論會步驟:

1、 主持人致辭。

2、 辯論會程序:

第一階段:

雙方主辯手對各方的觀點進行陳述,時間各五分鐘。

第二階段:

自由辯論,每位辯論隊員,均可自由發言,時間15分鐘。

第三階段:

雙方主辯手進行總結性發言,時間各5分鐘。

第四階段:

教師作評論,並宣佈辯論結果。

三、作業佈置:

根據你聽完辯論會的感受與思考,以其中一方的觀點爲論題,寫一篇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