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閱讀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閱讀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閱讀教育的論文 篇一

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認知世界、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教學大綱明確要求:要“加大學生閱讀量,增加背誦篇目,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的知識更豐富、視野更寬闊。國小語文閱讀課究竟應該如何開展,如何讓語文閱讀教學更具有效性,這是我們廣大國小語文教師需要認真探索的課題。

一、強化詞句訓練,提升閱讀能力

掌握一定的詞句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基礎。閱讀文章時,要想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的詞語與句子。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詞語來造句,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詞語的理解、累積、運用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在進行詞句訓練時,理解與運用要並重,注意學與用的結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說話與寫作時積極使用所學的詞句,讓其體會到這些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與用法,語文教師還可以嘗試讓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式等進行變換,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開展主動閱讀

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應該是學生主動學習,語文閱讀課教師不能自導自演,而應更多地關注學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我們都知道,國小生的學習自主意識比較差,我們要學會引導他們在交流互動中思索與發現,有意識地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意識。語文教師要爲師生搭建好互動交流的學習的平臺,爲學生提供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探究、感悟、體驗、交流。

三、樹立整體觀念,促進整體發展

國小語文包括識字、寫字、聽說、閱讀、寫作等多個部分,這些內容各成體系,通過科學的組合形成了語文學科體系。在課文教學時,有部分教師不能很好地認識到課文的整體性,只注重某些詞句的理解,或者只關注一些生字詞的默寫,或者只重視主題思想的感悟等等。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對課文一定要有整體觀念,從課文在課本單元中地位入手,知道課文的作用、重點,課堂教學中要以此爲主線貫穿始終。在學生層面,則要在瞭解課文大意,逐步深入,最後再總體閱讀,才能對課文有更深刻的體會。每一階段的學習,不僅要掌握每節課的重難點,還要把握前後知識的聯繫,有計劃地進行序列訓練,全局把關,層層夯實,以此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

四、啓發學生質疑,調動其主動性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喜歡採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我們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敢於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在預習課文時,對於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要學會主動查字典,查字典不能解決的再主動請教老師。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字、詞、句標出來,並提出來交流討論。如果學生提不出來,教師就要主動提問學生,以此啓發、引導學生。長期堅持,學生就能逐步養成閱讀時質疑的良好習慣,閱讀能力也能得到大大提升。

五、課內外結合,體驗閱讀之美

國小語文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傳授讀書方法,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用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點樂於接受的方法。如,對於一些詩詞等易於上口的課文,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吟唱,這樣便於他們強化記憶。對於一些長期積累的句子,則可以進行分組比賽,以此來激發他們背誦。另外,語文教師要有目標、有計劃地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爲學生推薦一些課外書籍,安排他們有計劃地閱讀。利用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角、電子閱覽室等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書香校園,提高閱讀能力。

六、運用信息技術,培養閱讀能力

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對人們的學習方式也有重要的影響。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絡等查閱資料。我們廣大教師要積極利用好校園多媒體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校園網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空間;利用校園廣播播放一些美文,爲學生時時獲得審美體驗;還可以利用好班級博客開展閱讀競賽,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提升閱讀能力。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腳步,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手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七、完善評價體系,堅持長期閱讀

要想讓學生的閱讀活動能長期處於快樂積極的狀態,我們必須建立有效的閱讀評價體系,通過積極地引導,調動其閱讀積極性。語文教師可以定期舉辦“故事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課本劇表演”、“讀書小沙龍”及板報、手抄報等活動,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愛閱讀、愛積累,幫助他們養成多讀、善思的良好閱讀習慣。培養國小生的閱讀能力尤爲重要,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利於促進國小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國小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廣大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開展多角度閱讀,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國小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篇二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積三十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於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展多種閱讀途徑、倡導自主閱讀是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朗讀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朗讀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獲得思想的薰陶,又有助於學生情感的傳遞,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要讓學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經歷閱讀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因此,作爲一名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更新觀念,要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要給學生充足閱讀文本的時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我建構,讓學生自己閱讀,學會閱讀。。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係,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閱讀習慣的好壞對於學生的閱讀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養學生養成自覺、專心地思考習慣,閱讀就會毫無效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不要一心多用,要靜下心來閱讀文章;然後,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以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後,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當然,閱讀還要培養學生勤動筆的習慣。動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優美的詞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記號和批語,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寫讀後感。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閱讀教學更加省力、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覺得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有了這樣的日積月累,何愁語文知識不豐富,語文閱讀能力不提高。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爲要在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後三個階段下功夫。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已知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產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着課題,想想會產生什麼問題,或想知道些什麼?或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麼寫?當學生帶着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生閱讀願望。當學生懷着某種願望或爲達到某種願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着閱讀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終保持着閱讀興趣,閱讀成爲學生輕鬆愉快自主建構的過程。閱讀教學結束後,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閱讀,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的濃厚的閱讀興趣。這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理解語言,不僅要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具體內容,還要體會蘊含在語言中的感情,特別是作者不直接表達的、比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對學生來說也是極爲重要的。

國小階段是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成爲國小階段總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在整個閱讀活動中,教師不僅是學生閱讀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而且也是他們的欣賞者,要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對學生“言傳身教”,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老師爲有努力探索閱讀指導的可行方法,有意識地把閱讀教學作爲重要的教學方針並且進行,才氣教育學生獲取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的本事,才氣逐步達到“用不着教”的抱負境界。

國小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篇三

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吸收最多的知識,發展閱讀能力;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的樂趣,陶冶情操;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水平可以讓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下面通過四個方面介紹一下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水平。

傳統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認爲只要給學生把教材內容講解透徹,就可以提高閱讀水平,不注重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這樣的課堂很死板,學習效率也很低,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採取一定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閱讀水平就在興趣中得到提高。比如:閱讀《大海睡了》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聽過大海睡覺嗎,大海如何睡覺呢”,學生肯定會感到詫異,產生“大海還會睡覺”的疑問,這個問題就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想往下閱讀這篇文章找到答案,體會“大海睡覺了,她抱着明月,她揹着星星”的情境。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閱讀教學水平

傳統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學什麼、如何學都由教師決定,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不能決定自己的學習,這樣的課堂缺乏互動性,學習效率也很低,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成爲課堂的主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閱讀水平就在主動學習中得到提高。比如:閱讀《小河與青草》這篇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小河和小草互相幫助,小河才能更清澈、小草才能更碧綠,學生意識到同學之間也要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三、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閱讀教學水平。

傳統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注重課堂氣氛的營造,認爲課堂氣氛屬於外在的環境因素,對學習影響不大,內在因素纔是關鍵的,國小生的自制力較差,不能管好自己,這樣的課堂缺乏快樂性,學習效率也很低,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以閱讀爲樂,閱讀水平就在快樂中得到了提高。比如:閱讀《世界多美呀》這篇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眼中美麗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同學們爭前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學生的說美麗的世界中心想事成,有的學生說美麗的世界中有各種好玩的玩具,還有的學生說美麗的世界中有很多好吃的……通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變得很活躍,教師再問“那大家知道小雞眼中的美麗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嗎”,從而在活躍的氛圍中開始本篇文章的閱讀,從而體會小雞看到“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的美麗世界之後的欣喜之情。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提高閱讀教學水平。

傳統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採取板書的形式給學生傳授知識,教師寫起板書來很費力,學生看起板書來也很枯燥,這樣的課堂缺乏現代性,學習效率極低,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讓多媒體中栩栩如生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讓閱讀的現代性更強,學生也可以對多媒體中展現的內容進行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閱讀水平就在現代學習中得到提高。比如:《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烏鴉喝水的過程,“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起來,放到瓶子裏,瓶子裏的水慢慢升高,烏鴉就喝着水了”,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學生直觀地看到了烏鴉開動腦筋喝到水的過程,並思考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事情也要勤於動腦筋。

以上內容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提高國小閱讀教學水平的策略,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只是其中的幾個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閱讀水平,不要因爲自身水平的不足影響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改正自己的策略;教師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研究、不斷總結,找到更多可以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1]徐秋蓉。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南北橋。20xx(10)

[2]冉豔。提升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教育科學:全文版。20xx

國小語文閱讀的教學論文 篇四

一、影響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1、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過於單一。

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工作重心放在分析文章結構、歸納文章大意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過於單一,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並且不利於激發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導致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偏低。

2、國小語文閱讀教學重難點把握不當。

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豐富的內涵。一些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如果講解的內容過於廣泛,或者對於閱讀講解內容的取捨不當,導致閱讀教學中抓不住重點,或者對於重難點的講解不夠深入。這種重難點講解不深入的教學方式,無異於讓閱讀教學成爲擺設,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閱讀缺乏深刻的理解,無法把握文章的重點,嚴重製約了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營造閱讀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國小生的好奇心理比較強,教師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營造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閱讀教學中,以此達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循序漸進,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以免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例如,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講解一些與文章相關的故事和人物等,或者綜合運用各種多媒體設備,例如PPT、歌曲等,營造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在閱讀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以此有效開發學生的閱讀潛力,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章語言的優美,體驗到閱讀的樂趣,進而在日後的學習中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2、將“五讀法”運用到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

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快速通讀一遍課文,大體瞭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思想,然後引導學生帶着目的去閱讀,將“五讀法”充分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以此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對文章進行第一遍閱讀後,可以掌握文章中比較生僻的詞彙,讓文章閱讀更爲流暢。通過第二遍閱讀,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大體結構,爲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打下基礎。第三遍閱讀指導學生找出文中自己認爲重要的句子,然後學會分析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意義。第四遍引導學生帶有感情地進行閱讀,瞭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第五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摘錄文章中優美的句子,增加自己的詞句積累,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記憶能力引導學生記憶。

在國小語文閱讀中通過“五讀法”進行教學,學生在初始階段可能感覺不適應,在教師沒有引導的情況下可能會無所適從,但是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並且掌握學習思路後,可以運用這種閱讀方法增強對文章的理解,進而更好地完成語文閱讀學習。在學生運用“五讀法”進行閱讀後,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可以大大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國小語文閱讀教學有助於促進國小生智力和愛好的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國小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