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語文閱讀練習題 語文國小閱讀題及答案【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閱讀練習題 語文國小閱讀題及答案【精品多篇】

精選國小語文閱讀練習題 篇一

一學年很快,因爲當我正思量着再幹點什麼工作的時候,一學年就快結束了。平凡的日子好過。一學年卻又很慢,回顧一年來的學校生活,我既感到欣慰又覺得慚愧。欣慰的是我生活在一個團結的充滿人情味的教師羣體氛圍中,尊敬的領導、熱情的教師和活潑可愛的學生讓我感到了大家庭般的溫暖;慚愧的是由於自己工作能力有限,在一年中也沒取得什麼特別顯著的成績,思來想去,我就從以下三方面做該學期總結:

一、在思想上,愛國愛黨,積極上進。

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認真參加政治學習,爲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每週五我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我還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先以身作則,時時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爲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爲去感染學生。

作爲一名教師自身的師表形象要時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師表形象的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因爲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心較強,樂於接受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勞任怨。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業務能力都得到較快的提高。加快形成自己的上課風格。

二、在教育教學上,敬業愛崗,嚴謹治教。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的心願、的榮譽。作爲一名普通的國小語文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刻苦鑽研如何把課上得深動而有趣,才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從而顯現出獨特的上課風格。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我雖然不是擔任畢班的教學工作,深感肩負責任之重大,雖工作繁雜,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負家長和學生。

爲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課前,我認真仔細的進行備課,根據本班學生特點,對教案進行認真的修改,課後佈置的作業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堅持課前預習,讓學生在預習中發現問題,帶着問題上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等。再次,在教學中滲透本班的德育課題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愛清潔、講衛生的教育。

本學期我班開展了“我是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主題隊會,學讓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認真的收集資料,刻苦的排練,使得主題隊會開得很成功,這不僅鍛鍊了他們的能力,也使他們懂得了不少的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

三、在課餘時,努力自學,勇攀高峯。

計算機作爲信息時代的主要載體,在素質教育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顯然和計算機有着直接的、密切的關係。因此,教師學習計算機成了當今教師的必修課程,也是形式所迫。爲了能將多媒體運用自如,強化教師的基本功訓練,我除在學絞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以外。還自己購買了不下百餘元的資料書,在家自學authorware和flash,現在我已經能運用authorware製作課件,用flash做簡單的動畫。

以後,等我班成爲畢業班時,我將用flash爲班上的孩子做一份畢業光盤,記錄他們六年來在學校的點點滴滴的回憶。另外我還用自己所學的電腦知識爲我班創建了一個網站,網站上收集了我班以德育課題爲主的資料和學生的照片、作品等;但是學習計算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事,它就像一個永遠遊不到邊跡的大海,只有在平時不斷的學習中慢慢積累知識,才能使之更加靈活的運用於我們的教育教學中,這就需要有一個好的學習心態和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我想我會繼續延着這條路走下去的,做一個真正的計算機教師。

四、存在問題。

1、工作中大膽實踐、不斷創新的意識還不夠強。日常工作按部就班的時候多,主動創新的時候少;對管理工作零碎的思考多,整體的謀劃少。歡迎您訪問

2、自身各方面的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儘管平時注重了學習,但學得不深,學得不透。學習的層次不高。尤其是文化素養、科學思想、管理方法、科研能力、學習水平等諸多方面還很欠缺,與其他相比還存在着較大的差距。

精選國小語文閱讀練習題 篇二

課題研究時間:20xx年9月---20xx年7月

(一)研究背景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不僅對原“教學大綱”中關於語文課外讀物的具體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動,而且對不同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作出了較大的增加。就是說,中國小生的課外閱讀是明確“入憲”了,抓好課外閱讀是國家教育教學的要求。“熱愛讀書,每天閱讀,養成習慣,堅持終身”是我們在指導國小生課外閱讀時提出的核心目標。指導學生在課外進行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是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當前國小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形勢不容樂觀,突出表現爲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閱讀興趣比較單一:休閒性閱讀佔據學生課外閱讀的大部分時間,這些書與文學經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維火花,少了許多描述人性的閃光。

(2) 閱讀消費較少:經調查,國小生的諸多消費中,用於娛樂的消費遠遠高於購買書刊的費用。

(3) 閱讀習慣和閱讀量大相徑庭:家長受過比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們的孩子通常會比所受教育比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閱讀習慣、更長久的閱讀時間、更大的閱讀量;家長的興趣指向及言傳身教影響着孩子們的習慣養成。

(4)課外閱讀的時間的比重減少:電視、電影、上網等多種活動方式的包圍之下,孩子們的課餘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孩子們有了更多活動選擇;同時,在這些活動方式的衝擊下,課外閱讀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時間被無聊的電視節目佔據着,學生變得不願獨立思考,特別依賴其他人。

(5)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閱讀能力正在退化:學生缺乏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缺乏獨立思考、獨立閱讀的能力。閱讀的退化不僅會使人的思維遲鈍,智力功能萎縮,導致學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會危及民族基礎素質,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學校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義務教育階段孩子應該完成400萬字的閱讀任務,其中國小階段應該完成145萬字,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段),由此可見讓國小生從小課外閱讀的習慣,讓閱讀成爲學生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國小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運用科學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課外閱讀與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研究”,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訓練,通過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爲開展本項研究提出一定的理論依據,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研究意義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藉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滋養學生的心靈,充實學生的頭腦,爲孩子儲存自己的童年精神營養,無疑是使孩子終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1、把握時機,刻不容緩:抓住兒童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從一年級開始儘可能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

2、博覽羣書,廣泛涉取:博覽對兒童發展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博覽使兒童獲得廣闊的知識背景,就有助於新信息的融合和重組,有效提高他們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3、難易不序,持之以恆:課外閱讀沒有循序漸進之說。兒童正是語言學習的最好時機,接受能力極強,效率高。孩子也能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只要能做到持之以恆,書自會“越讀越薄”,這是讀書的最高理想。

(一)預期目標

1.探索國小生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法及策略。

2.構建科學、規範、有效的國小語文閱讀指導課的活動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學生實際和教師特點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4.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促進我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二)研究內容

1.掌握方法,促進讀書技能的提高。

2.優化語感,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3.接受薰陶,促進人文素養與情感意志、審美情趣及價值觀的提高。

4.重視積累,讀思結合,促進寫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方法:本課題研究主要以行動研究法爲主,輔之以實驗研究、行爲觀察、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師生訪談、家長反饋等多種方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認真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實施情況的紀錄。對課題研究作總結、驗證、提煉,概括有關教學現象,並使之形成經驗理論。

對象:課題研究對象:我校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第一階段(2007.9-2008.7)——營造讀書氛圍,讓課外閱讀瀰漫學生身邊的每一寸空間

1.健全完善圖書館的圖書借閱制度,添置新圖書,爲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形成學校閱讀特色,創建“校園書香”文化。

2.建立有效的班級間、學生間的圖書交流機制,鼓勵流通共享,豐富圖書資源。

3.舉辦 “閱讀伴我成長” 校園第一屆讀書節活動,營造讀書氛圍。

4.做好資料的收集、分析工作。

(二)第二階段(2008.9-2009.7)——整合閱讀資源,讓課外閱讀浸潤學生生命的每一段

時間

1.將語文課時進行重新分配,每週安排一節閱讀指導課,在時間上保證學生的閱讀,教師要探索不同類型閱讀課的指導。

2.開展各種讀書活動,以活動引領閱讀,以活動激發閱讀,以活動促進閱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以閱讀爲主體的閱讀節活動。

3.舉辦校園以“讓讀書成爲習慣”爲主題的第二屆讀書節活動,展示學生讀書階段成果。

(三)第三階段(2009.9-2010.7)——完善閱讀體系,讓課外閱讀伴隨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1.舉辦校園第三屆以“我讀書,我快樂”爲主題的讀書節活動,展示課題實驗成果。

2.總結實驗經驗,彙總並推廣實驗成果。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本課題通過近三年時間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一)探索學生課外閱讀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1、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纔會努力去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纔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爲自主尋求的“我要讀”。正如劉國正先生言到:“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看書,他就會覺得空蕩蕩的,難受。”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愛讀書的故事,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課餘時間,我們的老師常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交流讀書心得、體會,向學生介紹自己是怎樣讀書的,給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使學生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方法 2、讀什麼書有益,怎樣閱讀,教師要加以指導,並做到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使課外閱讀成爲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如學習《獄中聯歡》後,向學生推薦閱讀《紅巖》;學了《赤壁之戰》後,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學完《醜小鴨》,推薦閱讀《安徒生童話》;學了《松鼠的尾巴》後,可讓學生查閱資料,瞭解啄木鳥、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動物尾巴的用處。有了這樣的閱讀基礎,那麼讀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謂“書越讀越厚”,學生的閱讀不再拘囿於語文書,實現了由課內與課外鏈接延伸的“立體閱讀”。

方法3、開展活動激發興趣。閱讀交流活動可以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它爲正在進行課外閱讀的同學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臺,既可以讓收穫者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又可以吸引還沒有投入閱讀活動的同學。學校每年舉辦一次校園讀書節,讀書節上,各年級的活動精彩紛呈,如低年級開展講故事比賽,中高年級進行賽詩會、朗誦會、故事會、演講賽、讀書報告等。其次,學校還注意根據主題閱讀活動進行階段性成果展示:手抄小報評比、讀書心得展出、讀書筆記評比展覽、優秀讀書筆記廣播等,閱讀交流活動的有效開展,把全校的閱讀氛圍進一步推向高潮,吸引了更多同學投身閱讀活動。

方法4、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愛上讀書。書要靜下心來讀,這是讀書最重要的習慣之一。如何把學生帶進書本,讓他沉浸在書的海洋中,陶醉在書的精髓中,創設良好閱讀氛圍至關重要。學校保證學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閱讀時間。如中午學生到校在班級閱讀20—30分鐘時間,每週安排學生進閱覽室進行一節課閱讀。

方法5、讀書還要勤於動筆,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我們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還要寫好讀書筆記,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根據年級的差異,讓低年級學生學會寫摘抄式筆記,即教會學生在讀書時,遇到優美的字、詞、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話諺語,把它摘抄在讀書筆記上;中年級則是指導學生在讀過書之後寫下對所讀書的體會,即讀後感;高年級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不僅要求寫好讀後感覺,還要求能寫出書評。我們安排了每週一節閱讀課,由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輔導學生作好閱讀筆記。一段時間下來,學生養成了較好的讀書習慣,促進了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實施課外閱讀策略

1、學法指導策略: 每週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語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如:選讀法、瀏覽法、精讀法、摘讀法等等,引導學生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強化國學教育,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國小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初步掌握讀書的方法。

2、資源共享策略:學校着力做好圖書室和班級圖書角裝備建設工作,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安排學生每兩週到圖書館借書閱覽一次,每週向班級圖書角借書一至二次,教師每學期向學生提供不少於5本的必讀書目,爲學生增加了精神食糧。

3、美文誦讀策略:要求學生遇到一些好詩文做到熟讀於心,熟記得多,將來就能靈活運用,也將成爲學生一生的智慧財富。

(三)構建科學、規範、有效的國小語文閱讀指導課模式。

指導學法→ 選擇書籍→ 師生共讀→以讀促寫→分享成果

(四)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學生實際和教師特點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五)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獲動,促進全面發展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三年多來,學生的閱讀水平、寫作水平不斷提高。今年來,我校中高年級有多位學生的習作海南省《青少年寫作》雜誌上發表;今年7月我校組織中高年級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暨“迎奧運,促和諧”讀書有獎徵文活動,我校的歐陽麗娜獲得了二等獎,王夢婷、唐椰妮獲得三等獎,還有六位學生獲得優秀獎;我校因而獲得優秀組織獎等。

英國哲學家留卡兒說:“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閱讀是點亮人生的精神明燈,是構建學生精神家園的唯一途徑。學校將課外閱讀與學生的養成教育結合起來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成長的出現的問題,開展諸如誠信、善行、感恩、禮儀、寬容等專項讀書活動,使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

看到學校課外閱讀活動有效地開展起來,我們倍感欣慰,我們將會把研究成果很好地運用於實踐中,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們也深深感到:如何處理好學業負擔和閱讀時間上的矛盾、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還是一個待深入研究的問題,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的理性思考還不夠,意識、能力還有待提高。在當今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和開發課外閱讀課程資源,不斷爲學生建構更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也是要進一步探討的重要問題,我們將繼續不斷地探索下去。

精選國小語文閱讀練習題 篇三

我反覆認真地閱讀了《國小語文新課標》,我受益匪淺,收穫豐厚,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縱觀語文教學的歷史,在古代,說某某能寫一手好字,能寫書信,這人的語文素養就好;相反,說某某的語文水平差,往往就說這人斗大的字也識不了一筐。可見古代私塾的語文教學目的是何其簡單。但儘管簡單。卻包含了教會做“人”的基本能力這一亙古不變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爲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基礎,就是讀讀背背、說說寫寫。“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不就是對一個人語文水平高的最好評價嗎?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 許多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國小語文教學較大程度上仍在“講”、“練”、“考”中兜圈子。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纔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再簡單不過了,熟讀成誦,積少成多,然後融會貫通,化爲已有。一味的讀,一味的背,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我們看到有些語文教師卻對“讀”束之高閣,在閱讀教學中去搞新花樣。教師純粹“爲講而講”,學生純粹“爲學而學”,“方法”看似靈活多樣,課堂也頗顯熱鬧,可學生學完一段時間後實質卻知之甚少,遺忘很快。正如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僅是“到此一遊”而已。有位教師在執教一篇遊記時,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採用小導遊的方式讓學生先小組合作學習,然後集體交流,抽學生輪流上臺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景點的特點。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在教學時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觀的畫面圖,猶如身臨其境,美不勝收,接着又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相關信息。整堂課內容充實,模式新穎,學生饒有興趣,也學了很多。表面上學生收穫不少,但是由於缺少了對文本的朗讀,實質的理解還是缺少相當的內涵,尚有部分學生甚至一節課中沒開過口,這顯然無助於課文的內容的解讀。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朱熹曾經說過: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同作用。心理學家早有實驗結論:多種分析器官協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三、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爲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採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我會有效結合“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爲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爲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爲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爲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既使是學生髮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於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纔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五、突出國小生在國小語文學習中的體驗性,激發學習興趣。

體驗是伴隨着積極的心理活動,尋求未知的實踐過程,是獲取直接知識,形成學習能力,喚起創造潛能的基本途徑。語文教學的體驗性是指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學生自由學習、思考、體驗的時空,崇尚個性化的理解,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等心理的活動過程。體驗性學習應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不僅要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語文教材的內容十分豐富,英雄人物故事,山川秀麗風光,自然科學常識,童話寓言故事等,不僅有生動故事的感染,優美語言的欣賞,而且有人文品質的薰陶。教師要在教學中爲學生設計全程體驗的程序,讓學生在體驗感知、體驗思維、體驗積累、體驗情感、體驗合作、體驗創新、體驗挑戰、體驗成功的過程中,促進知識的感知和內化,陶冶情感,開啓智慧,積累良好的現狀。學生學習的真諦在於“自悟”。語文教學的體驗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內趨力,增強出國留學生的態度、意識和觀念,發展其勇於探索、不斷進取的人格力量和價值取向等良好個性,在教學中應予以充分關注。

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一定是具體、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策劃一項活動,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達到人人蔘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應引起我們的思考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精選國小語文閱讀練習題 篇四

10月31日我有幸參加了在關裏國小開展的連雲港市“百位名師百節好課百鄉行”——簡約語文之國小古詩詞教學的'實踐研究活動。通過一整天的時間,我主要聆聽了硃紅甫國小語文名師工作室的幾位名師執教的幾節精彩紛呈的課。這次聽課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以讀會詩,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師們特別重視學生個性化的朗讀,根據教學的需要採用不同的誦讀方式:齊讀、範讀、唱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大聲讀出節奏,小聲品出詩情,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熱忱,點燃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引導學生直接與古詩詞文本進行深入對話。聲斷而氣連的古詩詞朗讀讓人回味無窮;聲情並茂的情境朗讀更是把學生帶回了作者的時代;生動有趣的吟詩更是平添了學詩詞的樂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昇華,讀出了詩詞的雋永的意境,更讀出了作者的感情。

二、馳騁想象,引領學生翱翔於古詩詞的天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當想象的大門被打開,學生就有了飛翔的翅膀,既能飛入文本體會作者的想象,又能飛出文本,說出自己的獨特理解和感受。就像我們沈錫雲校長所執教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她讓孩子們想象每逢佳節,作者王維會看到些什麼景象使他特別想家?還讓孩子們想象在重陽節的時候,家鄉的兄弟們會對遠方的王維說些什麼……從而啓發孩子們的想象,進而理解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以及家鄉親人對王維的思念之情。

三、營造意境,讓詩意在音樂和畫面中流淌

以硃紅甫老師執教的《清平樂。村居》爲例,別具匠心的教學設計,精美簡約的課件,詩意的解讀,豐富的想象,更突出了翁媼的幸福,在體會情感上使人耳目一新。他通過不同的方法創設情境營造出濃郁的古詩詞氛圍。同時,充分挖掘古詩詞特有的韻律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薰陶,得到情感的啓迪,自然而然就對古詩詞感興趣。心得體會

四、有目的地寫,固化知識,培養學生寫話能力

寫也是其中的一個亮點,劉永霞老師所執教的《觀書有感》,她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設計了小練筆,即寫一寫自己眼中的美麗方塘。通過寫的過程,教師使學生加深了對古詩詞的理解。如此有效的小練筆,既使教師拋出的知識有了落腳點,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

五、文字遷移,詩詞積累,提升語文素養

古詩詞教學中,老師們在品詩誦美的同時,着眼於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如劉永霞老師在課堂結束之餘出示了另一首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這就注 重了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讓學生積累了相關的課外古詩詞。

這次的聽課對我的啓發和觸動很大。在那些老師的循循善誘下,一首首古詩詞彷彿回到了它們當時所處的時代,充滿靈性而富有詩情畫意。真所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其次,通過學習,我更加認識到老師引導的重要性,往往好的提問能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意識。如果我們也能如此去上古詩詞的話,必能把古詩詞的枯燥教學局面扭轉,使學生樂於學習古詩,樂於背誦古詩詞。語文教學正像是這一首首意境優美的詩詞,教師們的優秀更讓我反思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