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切實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整體教育水平

切實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整體教育水平

切實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整體教育水平

【摘要】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民族素質爲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國新時期的教育目的,反映了社會對於教育系統的總要求,要求教育爲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及其發展服務。彈指一揮間,十五年過去了,素質教育進行到一個什麼樣的狀況,或者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情況。《史典.願體集》:“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每一個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成優秀的人才,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可現實卻並非如此,甚至有些殘酷。要想素質教育見成效,要想培養出高端科技人才,要想我們的教育事業獨撐一片藍天,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素質教育更是有待於進一步推廣和普及。

關鍵詞:素質教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

一、推行素質教育刻不容緩

隨着我國社會的改革與發展,應試教育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它不但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而且嚴重摧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們對之深惡痛絕,紛紛呼喚素質教育。但素質教育提出多年了,縱觀教育的整體現狀至今也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一些地區和學校,應試教育仍然我行我素,如火如荼,甚至變本加厲。而素質教育的一些要求和舉措卻舉步維艱,難以落實。究竟怎樣才能使教育擺脫應試的窠臼,步上素質教育的新軌,促進其良性發展呢?這就需要從理論上闡明和把握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係,爲其轉化尋求和創造必要的條件。

2005年,錢學森向總理髮問:“爲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引起全社會對教育的反思,教育改革的呼聲也更加高漲。每年,大學聯考作文題目一公佈,網上就流傳着各式各樣“零分作文”。網民炮製出來的這類文章,打破大學聯考指向的規矩,反其道而行,極盡刁鑽古怪之能事,鍼砭世事,調侃大學聯考,甚至嘲笑教師,卻受到熱烈追捧。1738年,清廷兵部侍郎舒赫德上書乾隆:“科舉之制,憑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況積弊日深,僥倖日衆。應將考試條款改弦更張,別思所以遴拔真才實學之道。”總之一句話,教育改革已成必然,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個方案就能完全解決的,需要集腋成裘、積土成山的點滴工夫。教育部門必須徹底轉變教育理念、教育羣體積極改變教育方針、特別是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要認真貫徹教育目的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上下同心,左右連動,教育才能有希望,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國家才能進步,社會才能繁榮富強。

目前我國的教育模式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素質教育必將成爲我國教育模式的新償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對教育事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家制定了新時期的教育目的---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方針指導下的教育目的。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我國目前的教育模式已經十分落後,已不適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新時期的教育目的具有歷史繼承性,也反映了新時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我們對教育目的的新的思考和探索。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是不同時期的兩種教育模式而已,真正說起來就是教育目的不同,這其中就牽涉到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針的不同。說到素質教育必須要回顧一下早年的‘淮安新安國小’的教學模式,也許我們可以從這裏找到一些素質教育的根源和雛形。

1928年‘淮安新安國小’是按照陶行知教育思想創辦的鄉村國小,是陶行知的弟子汪達之創辦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1934年度的《淮安新安國小第六年計劃大綱》分四部分:經費、生活、環境、口號,其中最具特色的“生活”部分,包括五項“生活目標”:1.康健的體魄;2.科學的頭腦;3.藝術的興趣;4.生產的技能;5.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爲了保證這五項目標的切實貫徹,大綱又制定了“生活的方法”,分“個人生活”和“團體生活”,個人生活共29項,其中:

一、每天做內體運動一次。

二、每天整潔一次。

三、每天寫日記一篇。

四、每天喝開水五大碗和豆漿一碗。

五、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時。

六、每天看本埠和外埠報各一份。

前六項從沒有提每天要做多少功課。第五條看似無聊,卻又別有用意。說完了每天要做的事,接下來是每年要做的事:

七、每年種痘一次。

八、每年洗澡80次到100次。

九、每年和國內外小朋友通信12封。

可以看出來,制定者很注意學生身心的平衡,同時也爲了便於操作把每條內容都數字化。《大綱》在規定了每個學生每天、每年要做的事之後,進一步擴大到人對環境的認識上。

十五、要認識環境中最易見到的動植物10種以上,並且要觀察各一種以上的生長過程及對人類的影響。

十六、要認識每晚容易看見的恆星和行星12顆以上,並能懂得風雲雨露等自然現象的成因和人生的關係。

十七、能欣賞名歌名畫和自然風景。

說句心裏話,我對星座的認識也只不過是一知半解,晚上站在星空下,擡頭仰望滿天星斗,總要靠別人的指點才能分辨北斗星、牽牛星、織女星。此外還有五條頗具體的要求:

十九、會唱12首新歌。

二十、會弄一種樂器。

二十三、會制科學玩具及動物、植物、礦物標本各10種以上

二十四、會開留聲機、電影機和無線電收音機。

二十九、要學會游泳和撐船。

此外,在“團體生活”部分,也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內容,如“每日輪流做主席和記錄” “每日輪流燒飯和擡水” “每年長途旅行一次” “養雞五對狗兩隻” “捕滅蚊蟲並懂得蚊蟲何以爲人類大敵” 等。

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進入這樣一所國小,經過五六年的教育薰陶,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而以上這些內容,無不緊緊扣住五項“生活目標”:康健的體魄,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生產的技能,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目的顯然是想通過具體切實又生動活潑的教育實踐,把學生培養成身心健全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透過這份《大綱》,能看出制定者的良苦用心:試圖由此來建構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個人與世界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不難看出來,它的初衷是要對受教育者進行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等幾個方面的全面教育。

關鍵詞:應試教育、高分低能

二、應試教育的弊端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現如今的學校教育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吧!

課堂教學照本唸經:自從我上學到現在,已經過去近三十年,可是課堂上的一切都還是那麼的熟悉,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那老一套,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做學生看。老師累的滿頭大汗,學生聽的暈頭轉向,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教學質量也就那麼回事了。

體育教學敷衍了事:據我瞭解的情況,許多國小都是沒有正規的體育老師,何談專業不專業。更甚者有的連一個操場都沒有,那就更沒有足球、籃球、排球等等與之相關的體育活動,這樣的學校這樣的教育怎麼能培養出國際拔尖的體育精英。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近的如清華大學,數十年高呼“爲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讓體育鍛煉成爲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遠的如最近媒體關注度很高的美國的“深泉式教育”,讓學生身處最狂野的西部沙漠,不僅學習了書本知識,還體驗了牛仔生活,完全人格的塑造。中國足球的現狀,足以說明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薄弱和基礎教育滯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結果顯示,大學生體質下降現象,已經成爲無可爭辯的事實。

作文教學遠離個性,遠離創新,遠離社會:以至於有大學聯考改卷的老師喊頭痛:“相同的詞彙組成相同的句子,相同的段落,在不同的考卷中反覆出現,說抄襲有點重了,說借鑑那真是高看他們了,生吞活剝,鸚鵡學舌,這樣的作文、這樣的考生,是我們作文教學的失敗。”可以說,更加註重人文情懷,更加註重素質教育,更加註重學生獨創性的思維訓練,將是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的方向。

課後作業死記硬背:家裏有一國小生,每天回來沒有別的事,那就是立馬坐下來寫作業,一般都是兩個小時左右,以致孩子的手指上都硌出了印痕,造成的後果卻是孩子寫的的字跡越來越潦草,但是速度卻真是提高了不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說這個事,我如果不讓他寫這麼多,完不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到了學校肯定會挨批評。如果聽之任之,孩子寫的字‘龍飛鳳舞’不忍睹之啊!

長期存在的應試教育產生的惡果已屢見不鮮,而每當這樣的事件發生之後,我們又都是何等的痛心。一個是爲我們的學子鳴不平,他們其實並沒有什麼錯誤,只是這樣的教育害了他們,一個是爲我們有這樣的教育而感到可惜和無奈。2014年2月,網絡一則消息竄紅:八年前四川涼山某縣的理科狀元劉寧,在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找了幾個工作都覺得不理想,開始沉迷網絡,過上流浪漢一般的生活。1985年陝西大學聯考狀元陸步軒,北大畢業後賣豬肉。2000年遼寧普蘭店大學聯考狀元武小峯北大醫學院畢業後回家賣糖葫蘆。

肖喆,1981年生,湖南華容縣人。1999年,他以677分考上北京大學電子工程系。只因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轉系又無法成功,他在北大二年級快要結束時竟然退學。在2002年的大學聯考中,他又以703分的高分成爲湖南省理科狀元,並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其實據我所知他退學的真實原因是個人生活不能自理,在大學的第二年被學校勸退!

今年,全國900多萬青年學子走進考場,共同迎接人生中的一次大考。每到大學聯考時間,“中國式教育”“減負”“教改”等一系列話題總會撥動公衆的敏感神經。現在,爲讓孩子接受不同於國內的教育,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各顯神通,投資、買房,甚至移民國外。與中國學校相比,外國教育真的如此不同、值得推崇嗎?不如,把視線轉向外國的教育事業,看一下外國教育與中國教育有什麼不同,不妨償試從中總結先進經驗,轉變教學理念,更正教學思路,達到教學目標,實現教育目的。

關鍵詞:培養興趣、獨立自主、自然和諧

三、國外教育的優越性

在日本,保育園裏講規矩。日本的學前教育更側重於動手能力、兒童人格培養、集體意識、傳統文化和習俗薰陶(七夕、敬老日、女孩節和男孩節都有活動)、戶外活動,以及社會規矩和基本禮節。爲便於直觀理解,現摘錄保育園制定的“一年目標”:

增強自主行動能力,端正基本習慣和態度,爲國小入學做好準備;

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體涼對方的心情;

通過遊戲積累經驗,體會努力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增強自信;

接觸各種食材和嘗試調理方法,對味道和飲食產生興趣,認識到營養平衡的飲食對身體健康必不可少;

接觸大自然,培育好奇心、探索心……

在挪威,考試很少但是成績卻高度保密,高中生已經獨立。一個學期只進行一次考試,從沒有單元測驗、階段測試、摸底考試等,並且就這一次考試的成績也不會通知家長知道。家長要查,需要學生書面授權。如果學生不願意,家長一輩子也不會知道學生的考試成績。挪威的高中教學跟大學差不多。進入高中的學生就是成年人了,家庭和社會都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來對待。淡化考試成績、沒有學習壓力、尊重選課自主性……這一切都立足於挪威視每名高中生爲獨立個體的出發點,致力於培養他們成爲自立於社會的獨立個體。

在美國,以培養偏才和精英爲重點,則重於培養個人素質和興趣、獨立自主精神和創造性。大學錄取學生享有較高的自主權,不僅看學習成績,還看參加社會實踐等多方面情況,高中平時成績幾乎與大學入學標準考試一樣重要。這真的取決於個人,想要進名校的學生也很累。除了保持學習成績排名年級前列、大學入學標準考試(SAT)拿高分,還得參加各種樂器、體育和藝術活動,在各種社團中擔任領導職位,平時還要參加義工活動,如果能在各種競賽上獲得好名次,或者有聯合國或高盛(投資銀行)這種國際機構的實習經歷,才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

從以上三個國外教育實例可以看出,其實它與我國早期的淮安新安國小如出一轍,它們的教育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接觸自然,認識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僅僅只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有意的去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更進一步的去完善和健全他們的人格與性格的塑造。還特別注意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引導他們與社會接軌,保持與社會的密切聯繫,隨時可以融入社會中成爲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學以致用”體現的淋漓盡致。

關鍵詞:人才 未來

四、素質教育的推行任重而道遠

通俗地理解素質教育,就是讓我們的孩子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成人,就是我們常講的育人爲本,德育爲首。成才,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能成才。人的稟賦、個性和特長都是多樣化的,社會經濟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爲什麼要用一個標準、一個模式來培養選拔人才呢?素質教育是一個老問題、大問題、難問題。說是老問題,是因爲幾十年一直在努力,幾代領導人都很關心,但一直沒有完全解決;大問題,是因爲它關係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長和中華民族的未來;難問題,是因爲它不僅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到文化傳統、經濟發展、社會結構、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所以,既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快改變這種狀況,又要進行系統地調查研究,進行科學規劃,有步驟地推進。實施素質教育,不僅關係到一個民族的未來,也關係到每一個家庭的未來。特別是獨生子女,是幾代人關心着一個孩子的成長。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學會做人,有特長、有技能,一生平安,我相信這是每一個家長的願望,實際上,這就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我們有個口號,叫“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素質教育也就是爲了幸福生活這個目標而存在和發展的。

“孩子教育成功是100%的成功,孩子教育失敗是100%的失敗。”看看今天,一些“官二代”、“富二代”,有的揮霍無度,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有的氣焰囂張,飛揚跋扈,到處惹事生非。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學的生活區兩名女大學生遭遇車禍一死一傷,酒駕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我去,我爸是李剛!”2011年9月17日,某公務員之子把燃油澆到受害人頭上並點着,不停叫器“去死吧”,造成被害人一隻耳朵被燒掉,燒傷面積超過30%,整個人面目全非。2012年9月,在加拿大的留學生湯某,將前往異國他鄉探望他的親生母親殺死。這一切的一切不僅僅是哪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教育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落實科學發展觀、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最終都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實施素質教育這個本質要求,這是歷史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無論有多麼困難、多麼複雜,教育部門都要堅定信心,堅持不懈,堅持做下去,必須要取得教育改革的偉大勝利。

關鍵詞:機遇 復興

五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素質教育從上世紀90年代提出來以後,就是在不斷討論、深化和明晰的。什麼是素質教育?就是要解決培養什麼人和怎樣培養人這兩大問題,是人的培養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是教育領域最核心的一個變革。它的實質,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是當今時代條件下黨的教育理論與政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最新的發展成果。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以人爲本、育人爲本,是面向未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一個發展着、實踐着的過程,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過程。最初,素質教育是針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提出的,現在,則是更多地強調如何面向21世紀培養青少年。因爲到21世紀中葉要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時候,今天的學生將是整個現代化建設的領導者、建設者。到那個時候的中國人應當是一個什麼樣的素質?必須在今天的教育中得到充分的考慮。這就是爲什麼在素質教育的內涵中更多地強調德育、創新、實踐。所以,不要過多地爭論素質教育的概念性問題,不用概念去框住理論的發展,而是要花更大的力氣去推動實踐的創新,在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中使理論之樹常青。

目前,中國正處在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這些都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緊緊抓住這一大好的時機,認真開展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調查研究,科學地把握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係,改革創新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正確處理好教學與考試的關係,組建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使之更能契合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總之,在推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中,必須開拓進取,革故鼎新,揚長棄短,興利除弊,爲實現素質教育的良性發展創造必備的條件,以便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綜述

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實際上是從一種因扭曲了的片面教育轉向面向全體學生、真正落實教育方針、教育目的、遵循教育規律的全面教育,它是着眼於唯才先育人,着眼於發展未來的一種新的教育。這本應該是一個簡單明白的要求,只是,由於種種原因而被完全忽視了,就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樣明白的道理在中國竟然一二十年沒人敢提。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需要切實改變某些政府行爲;需要切實改革教育觀念;切實改變教育教學方法;需要全社會的關心;需要加快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教師。現實的嚴重障礙與全面推行的迫切性交織在一起,困難與希望並存。

近幾年來,中央高層領導人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培養的重要性,而所有這些與素質教育是分不開的,可以說是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個政府部門、每一個教育行政領導、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去探索實踐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勞凱聲 《教育學》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12 P175

[2]《周口日報》2014.5.14 (教育視界)B5

[3]《河南日報》2014.6.7 (環球)B4

[4]《國小教學》2011.12 上半月.語文P54

[5]《河南日報》2014.6.13 B8 (中原時評)

[6]《河南日報》2014.6.17 B10 (中原時評-零分作文)

[7]《三月風》2014年第3期 (文化-南腔北調)P55

[8]《人民日報》2005.12.29 (賙濟-推進素質教育,任重而道遠)

[9]劉士欣 《知行八談》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12 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