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教師教學論文(新版多篇)

國小語文教師教學論文(新版多篇)

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篇一

學生需要一定勇氣在課堂中開口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教師對於學生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學生的口語交際積極性。學生的口語能力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只有利用公正、公平的評價,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口語交際學習的樂趣。但是,一些老師只關注自己在評價中的作用,很少讓學生參與到評價環節,影響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另外,進行口語交際評價時,往往關注學生的口語交際學習成果,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打擊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習的積極性。

2.國小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對策

關注學生的需求與發展,跟上教育改革步伐,教師需要開拓更多方法,將口語交際教學落實到國小語文教學活動中。下面,筆者就國小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提出幾點看法:

2.1學校加強對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視

學生重視口語交際教學,才能使口語交際教學地位得到提高,讓其得到更多教師的認可。行政部門對於口語交際活動的重視度不足,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代替口語交際教學,使口語交際教學流於形式。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推進今天,學校管理者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口語交際教學,積極發現與解決口語交際教學實施中的問題。學校還應針對口語交際教學,對國小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與更新,使口語交際教學的地位得到肯定。

2.2加強平等師生關係的建立

平等的師生關係是促進課堂互動活動進行的重要條件。在國小語文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瞭解學生的表達需求,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有利於學生成爲口語交際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多表揚學生,給學生更多肯定,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賞識。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要過於關注自己威嚴形象的樹立,而要親近學生,與學生多交流、多討論,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小生更愛在課堂中開口表達自己的看法,融入到口語交際活動中,成爲口語交際學習的最終受益人。

2.3促進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豐富

豐富的口語交際話題與內容,有利於國小生課堂學習效率提高。在口語交際教學前,教師要針對課內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口語練習主題,引導學生通過口語交際更多地體驗生活,將國小語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如講解有關母愛的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我的媽媽”爲口語交際練習主題,讓學生兩人一組向組員介紹自己的媽媽,說說媽媽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2.4促進口語交際形式的豐富

口語交際形式豐富,有利於國小生積極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促進國小生口語交際學習興趣提高。老師可以將國小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教學與學生喜愛的遊戲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競賽活動鍛鍊口語能力。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比賽、主持人選拔賽等,讓學生盡情在口語交際中表現自己的才華,促進學生找到口語交際學習的成就感,成爲口語交際的贏家。

3.結語

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篇二

在教育的不斷改革下,新課程標準對於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學到知識,更要在靈活有趣的環境中學到知識,所以童話故事教學方式是現今國小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課文《小松鼠找花生》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個故事進行有趣的童話教學,首先在對童話故事進行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的閱讀,只有讓學生熟悉故事中的每一個情節,後續的教學工作纔可以順利的開展,針對小松鼠找花生這個故事,教師可以提前準備關於小松鼠的視頻,讓大家對小松鼠的一舉一動更加了解,然後根據情節的發展配上不同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其中添加一些需要學習的句子和詞語,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同步學習,教師也可以讓國小生進行角色扮演,以一種故事中的人來體會這個故事,讓國小生真正的走進童話故事,才能體會故事背後的深意。

教師國小語文論文 篇三

1 導入語要“異”

課堂導入語的“異”,是指形式和語言的奇異、奇特和標新立異。如果你着裝漂亮 ,必定會吸引過往路人的注意。同樣,作爲教師,如果能使得自己授課前的導入語新穎奇特,那麼必定會吸引孩子們的注意,能在剎那間擒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間十分鐘是孩子們的“黃金時間”,在這十分鐘裏,他們盡情玩耍、嬉鬧。上課鈴聲一響,孩子們都陸續走進教室,平時成績比較好,自制力比較強的同學很快地進入到課堂角色中,而部分自制力弱的同學還沉浸於剛纔的玩耍嬉鬧中,如果用一種陳舊的課堂導入語:“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那些自制力弱的學生,根本聽不進去,當他們“醒”過來時,老師上到哪兒都不知曉。這是影響學生聽課效率,造成孩子的思維與教學環節上的脫節的因素,也是造成班中學生“兩極分化”的原因之一。

生活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年代中的孩子,在電視和報刊的影響下,知識面不斷拓寬,那些理性、陳腐的陳述,逐漸被他們淘汰,他們需要的是那些新穎、奇特、標新立異、能夠引起他們興趣的導入語。

在教學《稱象》時,我事先準備了一些實驗器材,在導入這堂課時,我是這樣開始的:“你們瞧,老師帶來了一些器材,這節課,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頓時,孩子們的眼睛同時射向了講臺,靜候實驗的開始。

“聽聽讀讀”這類課文兼併了“聽、讀、記”的特點,孩子們往往對這類課文比較感興趣,在授此類課文時,教師尤應注意以課堂導入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聽》這課時,我的導入語非常簡單:“同學們,你們聽――”隨之,便播放出一段配樂的朗誦,孩子們頓時便進入了“聽”的角色。

由此可見,導入語的“異”不僅能有效地體現教師課堂用語的藝術性,還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過渡語要“順”

順則通,通則美,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過渡語是起了承接、小結的作用,是教師鑽研教材、抓住內容之間聯繫的切入口,是教師在找到激發學生思想火花知識點的基礎上,組織提煉語言,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的必要步驟。

例如教《找駱駝》一課,爲了更能讓學生明白老人是經過仔細觀察才知道那隻駱駝特徵的。我的過渡語是這樣的:“你們瞧,老人清晰地說出了駱駝的特徵,卻說自己不知道它往哪兒去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呀?”通過這段過渡語的設置,既幫助孩子理順了文章的脈絡結構,又使孩子在腦海中對全篇文章作了一個小小的總結。

《真正的好孩子》中有一個片段,講黃鶯和喜鵲爭相誇自己的孩子,烏鴉卻在一旁不做聲。在處理這個片段和下一個片段“小鳥回巢”銜接時,我用了這樣的過渡語:“漂亮的外表,動聽的歌喉,真讓人羨慕不已,然而,光靠這些,就能稱得上是好孩子了嗎?讓我們接着往下看吧……”這樣,非常自然地過渡到了下一片段,整堂課也隨之和諧起來。

因此,一位語文老師如果在課堂中注意自己過渡語的藝術,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還能使孩子在課堂中領略到那種語言和諧之美。

3 提示語要“精”

“精”在字典中的解釋是“精巧、細緻,提煉精華,除去雜質。”提示語就好似一盞明燈,在黑暗中,爲你照明前進的方向;提示語又好似一個舵手,在你快要觸礁時,讓你轉變航向,順利駛向彼岸;提示語又好比一支號角,在疲乏的時候,能激起前進的動力。

在教學《曼谷的小象》時,爲了讓孩子明白小象之所以如此聰明,是由於阿玲的教導、指揮得當,作者稱讚小象,實是讚美阿玲。就在學生們爲“是讚美阿玲?還是讚美小象?”爭論不休時,我這樣提示:“小象的技藝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藝又是從哪兒來的呢?”經過這樣小小的提示,孩子頓時領悟了作者是通過寫小象來讚美阿玲的指揮有方!同時很快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教師如果在備課時,細緻、巧妙的設置提示語,不僅能激發孩子思想的火花,還有利於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整個課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篇四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能夠參加中心國小中層崗位的競聘演講,給大家彙報我教育工作中的探索和追求,我要表示兩層謝意。

首先要感謝xx市教育局、xx鎮黨委政府,是他們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爲我創造了這次演講的機會。我還要感謝在座的各位領導和同仁,是你們長期以來對我工作的傾力幫助和鼎立支持,才使我過去的近十年的行政工作之路走得十分堅實。

第一張牌:教學業務

經過十八年的積澱,我已經具備了比較紮實的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比較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擅長於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被榮幸地評爲海門市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在語文教學研究的過程中,我算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多次在海門市級的語文教導主任會議上發言,贏得了與會同志的好評。xx年,應邀參與國小畢業考試的命題工作,使我的業務鑽研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近三年,我的課堂教學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多次執教海門市級的公開課,參加海門市南通市的優課評比,取得較好的成績。回首過去的奮鬥的十八年和取得的成績,似乎耗時太長,由此看來,我還不能算是一個勤奮好學之人。我將繼續以“南通市骨幹教師”爲新的目標,進一步加強學習與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

第二張牌:班級成績

“全身心地帶好一個班級”是我成爲行政以來一貫的追求。行政工作紛繁複雜,如何提高班級的教學質量?“追求效率”“每天上好一節課”是唯一的辦法,因此,精心備課、認真上課,及時批改與反饋成爲我每日帶班的工作重點。大家知道,語文對於孩子來講是一門複雜的綜合的學科,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如何達成輕鬆語文,讓孩子真正愛上語文呢?長年以來,我的語文課堂努力體現三個關鍵詞“簡約、紮實、有趣”。實踐證明:這一理念是正確的,我所帶的班級中出現了一大批熱愛語文的孩子。他們爲班級成績從下游走向上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們所寫的習作有30多篇得以公開發表。對於差生,我是加倍地關心,上學期,我放棄了所有的午休時間,爲個別學生補課,使他們在畢業考試中取得了滿意的成績。我不敢保證:我所帶的班級成績一定會很優秀。因爲影響學生成績的不確定因素有很多。但是我敢保證:我會以十二分的工作熱情,對待我所帶的班級。

第三張牌:教學科研

經過兩年教科室工作的礪練,我有了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也使學校的科研課題研究走上一個新的臺階。在教學研究的同時,我能勤於筆耕,有十五篇論文發表於省市級刊物,特別是近期的兩篇文章發表於《上海教育科研》和《語文教學通訊》,這是兩本影響力很大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另有三十多篇論文獲得省、市級評比等級獎。雖說每學期,我的文章均能發表或獲獎,但是,自我感覺我的閱讀面還不夠廣,我的思考力還不夠強,很多時候,我有了很好的研究內容,但礙於時間和精力,往往形成中途夭折的狀況。所以,在論文寫作方面,我還需加大閱讀,加深思考,力爭有更好的作品得以發表。

各位老師,剛纔的三張牌呈現的是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今天,我所參與的是“中層競聘”,因此,我覺得還需要講講“第四張牌”,我把這張牌命名爲:強烈的服務意識。

記得在動員大會上,俞局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想做中層不能衝着待遇而來,而要具有強烈的服務意識。作爲學校的中層,其實質是爲廣大教師服務的。回顧過去三年的教導處工作,我已經具有初步的服務意識。每星期一次的教研日活動,我總能認真參與,給執教老師搭建提升課堂教學的平臺;每次的公開教學活動,我總能全程組織,爲青年教師的成長助力;每次的教學業務講座,我總能精心準備,使聽講的老師有更大的收穫;每次的隨堂聽課,我總能提出改進意見,幫助執教老師的業務成長……如果,我能繼續擔任中層之職,我將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從以下兩個方面,發揮我的小小特長,爲廣大教師服務。

1、課堂教學:其實,我的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是離不開在座的語文教師的,我不是天才,也沒有什麼發明,只是廣泛聽取了大家的課,情不自禁地將教學的亮點移植到了我的課堂上。因此,我要將這些經驗再次反饋給大家。如果你有公開教學的任務,如果你有隨堂教學的金點子。讓我參與到你的研究中去,以我的綿薄之力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困惑。

2、論文寫作:論文——已經成爲業務成長和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很多老師被論文卡住了發展的道路。其實,我很早就產生過“形成論文寫作研究小團隊”的想法。老師們如果有什麼新的素材,可以及時和我聯繫,我們可以團結部分骨幹力量,共同謀篇佈局,使論文達到最佳的水平,以期吸引編者的眼球,直至成功發表。

古人云:“不可因一時之得意,而自誇其能;亦不可因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競爭上崗,有上有下,今天對於我來說,無論上與下,都是一種歷練,是我今後人生的一筆財富。我將以平常心來對待,一如既往的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決不辜負領導信任和同志們支持!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篇五

一、國小語文教學與學生品德教育的結合存在的問題

1.忽略了語文教學內容中德育教學的多樣性

國小語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內容上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國地大物博的,有表現傳統優秀道德品質的;也有表現偉大民族精神風貌的,這些不同內容構成了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整體。但現在教學中一些教師總是從單一方面的,沒有根據不同的教材從不同的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忽略了語文教學內容中德育教學的多樣性。

2.忽略了語文教學中品德教學的拓展性

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課堂上僅僅利用教材內容進行教育是不夠的,這樣它的實效性是有限的。更爲重要的是延伸好教材內容,要多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在實踐中進行的品德教育才是最爲深刻有效的。但現在語文教學中大多數只是在課堂上的教導,而沒有在課外實踐中延伸教材內容,從而使語文教學中的品德教育沒有拓展性。

3.忽略了語文教學中學生品德教育的不同的心理面貌

兩千多年前偉大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的思想,傳統中醫裏也有“望、聞、問、切”的診斷法,這對教育工作者來說,要足夠地瞭解自己的學生,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心裏、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品德思想教學。但是他們大多數沒有做到這些,也就不能在語文教學中寓德育教育沒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國小語文教學與學生品德教育的結合的途徑

1.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語文語言文字的教學中

要在語文教學中與學生的品德教育結合起來,首先要從語文教學的字、詞、句方面入手,在教學的初級階段,教育的對象往往是年齡段更小的學生,他們還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常常是通過這些字詞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題思想。例如教學《朱德的扁擔》,讀到“朱德扁擔,不準再拿”這幾個字時,引導學生體會當時在扁擔上刻這幾個字時的情緒,學生通過實際模仿,逐漸體會到朱德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則的模範行動。通過與語言文字的訓練相結合,可以有效的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德育品質。

2.把品德教育與學生的思想感受相結合

作爲一門有着濃厚人文氣息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喜歡讓學生進入到自己創設的一種教學情境中去教學,特別是在國小語文課堂上,這種方法尤爲重要。只有讓國小生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教學之中教學,讓他們的思想感受同課文裏的主人公心裏活動感受一樣,才使他們從內心裏得到德育教育。如在《珍貴的教科書》時,可以通過視頻聲音情景劇等形式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當時指導員的那種情感,讓學生在課堂充滿感人的氛圍中理解文章主旨,學生個人思想情感也會得到了昇華,促使學生在經歷情感體驗中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影響,這樣學生纔會過久不忘。

3.把品德教育與學生實際情況統一起來

所謂的結合學生實際,一方面要從學生實際理解的內容出發理解品德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面要在實際中讓學生實踐這些品德教育思想。教學《和時間賽跑》一課,先讓學生都通讀幾遍,結合自己的理解實際來談感受,再在課後活動中,有意識地讓學生進行“和時間賽跑”的行動,不同的學生實際情況不同,而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樣,但是通過這樣學生就很好地把文章內容和自己生活實際統一起來,都會懂得在以後做事中珍惜時間得道理。

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篇六

摘要:一直以來,國小語文教科書千篇一律的篇章內容飽受詬病,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國小生的身心特點也在發生巨大變化,但是國小語文教材卻仍然幾十年如一日的鮮有變化。特別是近幾年“杜甫很忙”“哪裏都有魯迅”的質疑聲不斷出現,使得國小語文的教育改革問題顯得更加刻不容緩。而如何讓國小語文迴歸課堂、回到童真,讓國小生喜歡雪語文,喜歡讀書,使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教學需要一種童話式的思考方式。

關鍵詞:國小語文;教材;教學;迴歸童真

衆所周知,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文學作品以魯迅、老舍、巴金、馮驥才以及冰心的居多,特別是魯迅先生的作品,一到六年級的學生都會接觸到,但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卻不像教材中出現的次數那般受歡迎,當前很多學生認爲那是一種政治意識形態,其中文學性的意味卻漸行漸遠。暫且不論魯迅先生的文章是否過時,筆者以爲,編者在選擇魯迅先生的文章時,最起碼應該將先生要告訴世人的道理以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站在兒童的思維立場上,從兒童教育思想當面出發進行創作。本來國小生接觸的世界就應該是五彩繽紛的,何不用更輕鬆的方式表達出來?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國小語文的應試傾向是很嚴重的,這對學生的創造性、邏輯思維以及思考能力都是極其不利的。多年前,有國小生回答“雪化了是春天”,因不符合“雪化了是水”的標準答案而被判錯,這個舊聞常被人撿拾,至今還用來聲討國小語文教學。近年來,民國教材因貼近生活、貼近兒童,多次發行脫銷,箇中原因,在於書中的“兒童特點”和“童年味道”令人追懷。回到現時課堂教學,基於筆者多年一線課堂的觀察,五馬分屍式文章講解仍大行其道,受制於參考書,依賴標準答案,灌輸式教學、應試模式仍有市場。偏重分數,偏重做題,缺少自主閱讀,缺少獨立思考,語文教學這就樣失去了童真。國小語文教學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分數不是最重要的,在國小時光,語文當是一本童話,一首小詩,一首歌……太多的嚴肅只會讓國小語文黯然無光,多一點童年的味道,才能多一份被惦記着的美好。其次,語文很美好,只是我們並沒有展現給學生。國小教育重在啓蒙心智、培養學生興趣,而當我們走進國小語文課堂時,通常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一個個國小生規規矩矩地坐在課椅上,主要是聽教師講、跟教師學,一切都很刻板,很少有啓發和互動,更鮮見知識的生成和情感的陶冶。

其實,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它能以優美的語言、美好的形象、真摯的感情、引人入勝的故事引起學生的共鳴。然而,不少語文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國小語文要親近學生需要童話式的教學方法。童年就是一首歌,這首歌承載了太多回憶,就像一張魔毯,在未來的幾十年還能讓我們懷念小時候。國小語文就像一首詩,這首詩裏需要有童年的味道,讓學生讀起來是快樂的,纔是這首詩的迷人之處。國小語文不宜死板,也不宜過分追求應試化,它帶給學生的應該是一種值得追憶的時光。學校應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教語文,減少提問、問答環節,讓兒童從語言特點中體驗文本內容,從優秀作品、經典名著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培養兒童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孩子愛學語文、會學語文,積累學語文的後勁。

一般說來,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國小低年紀學生注意力不夠持久,不夠穩定,理解能力弱,缺少感性經驗,善長具體的形象性思維,教師應該多選用直觀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並且要不斷更新變換,保持教學方法的新穎性。中高年級學生在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後,可以選用導讀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此外,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有利於學生素養的全面發展,要以開發智力、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爲目的,優先課堂教學,讓學生樂學、會學。所以,在國小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教語文,減少提問、問答環節,讓兒童從語言特點上體驗文本內容,從優秀作品、經典名著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培養兒童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孩子愛學語文、會學語文,積累學語文的後勁”。在國小生成長的過程中,要慢慢地實現教育方法的轉變,逐漸增加傳授性的內容。總而言之,國小語文教學應有“兒童特點與童年味道”起碼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是教學要以人爲本,特別是以兒童爲本,遵循孩子的身心特點;二是教學要符合學科自身規律,比如語文,大量做題遠不如大量閱讀,還要有閒暇思考、觀察,除了發現“雪化了是水”的事實,更要發現“雪化了是春天”的浪漫;三是正視童真消失的原因,“應試傾向和不當教學方式”讓我們看到素質教育的推進之難,共同爲教育改革加油助力。無論說話、寫字,還是閱讀、作文都應基於兒童的身心特點,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守護兒童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重在爲學生打好基礎,培養基礎性的語文素養,過早過多地關注分數,不僅不利於兒童想象力、創造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也會從人生的出發點上挫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於國小生來說,語文當是一首歌曲、一本童話,一部話劇,一個優美生動的樂園,一個可以自己獨自探索的奇妙世界。

參考文獻:

[1]王子弟。淡化真假保持童真放飛想象――國小語文童話教學漫談[J].新課程研究,2010(12).

[2]趙建華。國小語文教學的童真底色[D].上海教育科研,2015.

[3]唐鈺。童真與童趣--國小語文教學如何保證學生“在場”[J].語文天地,2015(3).

[4]林莘。迴歸童真:國小語文理想課堂之本[D].現代中國小教育,2014(12).

[5]孫小芹。國小語文童真童趣教學路徑探究[J].國小生:教學實踐,2013(13).

[6]季科平。童真:國小語文教學追尋的方向[J].國小語文教學,2012(6).

[7]張弘平,劉平。國小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9(12).

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篇七

1.1.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過於單一,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大量的實踐調查中發現,有諸多國小語文教師沒有深刻的認清新課程改革的主旨所在,不能領略素質教育的內涵,在教學中依然沿用老思想、老方法,不求上進、也不求創新,指注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機械記憶,不注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綜合水平的提高,無法更好的提高國小語文教學水平,無法更好的完成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教學目標。此外,在實際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許多教師對於新課程標準對國小語文的教學目標認識不清,在整個學期教學中,只是主觀的片面的追求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這不僅不能培養和提高國小生的語文創新能力,該給國小生的學習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學生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感受不到學習語文知識的快樂,完全處於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學生的主體性完全發揮不出來。

1.2.教學觀念落後,不能與時俱進。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國小語文教師不能將國小語文的地位認清楚,仍在沿用傳統教師佔據課堂主導地位的老思想,把學生變成課堂教學的聽衆,沒有將新課程教學理念植入當今語文教學中,導致國小語文教學課堂非常沉悶。而有些地方教育部門在國小語文的教材選用上,不能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教育教學條件,盲目的選用教材,不適合當地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對於國小生的把握力度不夠,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啓發,不相信學生有創造能力,沒有遵循國小語文的學習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模,教學模式單調乏味。

2.國小語文教育教學的創新方法

2.1.加強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師要有一桶水的知識,才能給學生一碗水。”現在看來,一名出色的教師光有一桶水不行的,教師的文化知識只有像那流息不止的溪水,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教師是課堂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應深刻體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積極大膽地把課改指導理念付諸行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斷關注前沿教學成果,汲取先進高效的教學方法,融入到自己的骨髓中,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教師的教學目標不能只限於教材的課後習題和教學目標,而要掌握整合和開發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查閱與教材相關材料,爲開展有趣而生動的教學活動做好充分準備。

2.2.營造“和諧、平等、自助、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國小生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對未知的事物有種強烈的求知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在教材講解之前多補充與教材有關的有趣的背景故事,巧設情境,讓學生對故事的內容有着急切地想知悉下文的慾望,這樣的情況下更容易把學生引入教材。國小生的思維天馬行空,靈活多變,對於教材的一個話題或教師的一個問題,他們有着發自內心的獨特看法和感悟,並想表達出來與大家分享,此時教師作爲課堂的引導者,要善於關注他們的眼神,給學生創造一個舞臺,引導學生表現自己,激發他們的想象潛力與表達能力。對於學生所感所悟,教師要多給予表揚和鼓勵,遇到觀點不一致的情況,教師則組織全班同學共同參與進來,交流討論,各抒己見,最後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只有在這樣一個輕鬆詼諧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才得以擴展,潛能才得以激發,興趣才得以培養,能力才得以提升,從而才能真正地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交融、理解與感受的交融、心靈與課堂的交融。面對興趣十足的學生,教師要創設形式多樣、富有時代氣息的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他們健康活潑的個性。

2.3.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隨着科學的發展和多媒體誕生,教學手段發生了一次革命性的變化。教師在課堂上採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大量減少粉筆書寫的時間,將與教學有關的文字、音頻、視頻播放在學生眼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解《長征》一文時,可以把與紅軍長征有關的圖片、視頻播放在學生眼前,還原歷史真相,使學生對長征過程中生死考驗的艱苦歷程產生心靈的震撼,使學生更加熱愛語文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

3.結語

國小語文教學論文 篇八

漢字教學字理中國文化語言一、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2011年,國小語文課程改革宏觀調控的思路是“國小低段側重識字問題。”識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漢字,是現代漢語的母體,漢字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語文能力的高低。語文學習能力很難提高,從根本上講,漢字是最大的障礙。把好識字關,語言的發展就會快速進入高效的軌道。因此,國小階段必須重視識字教學。

作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他今後的學習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而識字教學就猶如樓房的地基,是基礎中的基礎。2011版《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如何利用教材優勢,儘可能地挖掘學生最大的潛能,讓識字變得輕鬆、愉快,成爲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二、漢字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基本字源識字

可以由作爲構字部件的獨體字入手,後教由這些獨體字組成的合體字。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對“文”和“字”做了如下解釋:“}R之初作也,w依象形,故^之文。其後形相益,即^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多也。”如漢字中比較常用的構字部件有:口、土、人、日、月、山等,這些漢字對於即將參加HSK六級考試的學生來說,是十分淺顯易掌握的。從這些字入手,教學生有這些獨體字組成的合體字。在合體字教學時,首先需要對文字的構字部件進行分解、對偏旁部首進行分析,結合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加以說明。漢字的偏旁部首是漢字的組成部分,要先記住偏旁部首,才能記住後面更多與其有關的漢字。

教學案例:

2.會意字“信”。“信=人+言”。但人說出來的話(言)要有誠信,故“人”+“言”爲“信”。這個字也有另一種說法爲“從言,人聲的形聲字”。

(二)結合中國文化和文字的演變過程進行教學

漢字的演進大致經歷以下幾個過程:

1.殷商時期――甲骨文

2.西周時期――金文

3.春秋戰國時期――簡帛文

4.兩漢時期――篆文、隸書

5.三國時期――楷書

宋建華先生在《漢字理論教學》一書中指出:“漢字的構形思維模式,是古代人的生活文化形態的具體投射,缺乏漢字取象認知的基礎,則不易掌握古人構字的旨趣所在。”

教學案例(參照李守奎先生課堂教學案例): 通過以上的例子說明了漢字與中國文化的關係,教師可通過給學生講古代的故事,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娛樂中記住漢字的演變過程,只有理解漢字的本意,才能牢記漢字的寫法。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多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寓教於樂,使學生學會觸類旁通,不僅學會一個故事,還要從故事中學習到漢字的演變過程和獨體字的古體,以便更好地開展其他漢字的學習。

(三)從漢字與語言的關係入手進行教學

雖然漢字與語言各自獨立,但他們之間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漢字是記錄漢語的詞或語素。沒有了語言,文字則不再具有生命;沒有了文字,語言便無法記載。

對於國小生來說,在記憶漢字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錯別字,混淆字形相近的字。將這些文字拿來給學生單獨記憶,難以加深印象。教師應將易混淆的字進行歸類對比,使學生加深印象。漢語裏的部首有着各自的表意功能,大多數是一類事物的代表,猶如英語裏的詞根詞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部首的表意功能教授給學生,使學生記住每個部首所表示的含義,便於理解加深記憶。

下面通過對“辯”“辮”“辨”的分析來說明漢字與語言的關係。

“辯”,繁體字作“q”,《說文解字》對其的解釋爲“治也,從言在g之間”,意思爲“說明是非或爭論真假”。例如,《列子・湯問》中“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辯”字的部首爲“訁”,同“言”,小篆作,《說文部首形義新證》中,對“訁”的解釋爲“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從口,凡言之屬皆從言。”“辯”辯論,爭辯,需要用嘴去說,通過語言來進行辯論,所以在表說明是非或爭論真假的含義是時,用“辯”。

“辮”,繁體字作“p”,《說文解字》對其的解釋爲“交也。從糸g聲”。意思爲“交織、編結”。例如,《梁書・西北諸戎傳》中“女子頭髮辮而不垂”。“辮”字的部首爲“糹”,同“糸”,小篆作《說文部首形義新證》中,對“糹”的解釋爲“細絲也。象束絲之形。凡糸之屬皆從糸。”“辮”交織、編結、把頭髮分股編成帶狀物,所以在表示像辮子樣的東西時,用“辮”。

“辨”,繁體字作“辨”,《說文解字》對其的解釋爲“判也,從刀g聲”,意思爲“判別,區分,辨別”。例如,《樂府詩集・木蘭詩》中“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由以上對“辯”“辮”“辨”三字的來源以及分析,我們可以從中得出結論,漢字具有表意功能,與語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由“辯”字的部首“訁”“凡言之屬皆從言”;“辮”字的部首“糹”“凡糸之屬皆從糸”;“辨”字的部首“忄”“凡刀之屬皆從刀”。我們可以從中總結論,在漢字中,帶有“訁”部的,多於說話有關;帶有“糹”部的,多於像辮子、絲束一樣的東西有關;帶有“刀”部的,多與判別、區分、辨別有關。教師在漢字教學中應注意舉一反三,對於易混淆的漢字進行歸類,對其偏旁部首加以分析,使學生真正明白部首所表達的含義,這樣在記憶漢字的過程中則可大幅度減少錯別字和易混淆字。

三、低年級國小語文識字的教學建議

低年級國小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教學,但是由於現在教材版較多,一部分教材對於識字教學的方式和內容並不是十分合理,導致了一些地區或學校的識字教學效果並不理想。這就要求國小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充分思考影響漢字教學效果的因素,因地制宜,找出適合的漢字教學方法。這是一項具有很高挑戰性的工作,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學形式要豐富多樣,低年段孩子好奇心較強,過於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厭倦,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再次,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中利用幻燈片、音效、視頻等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形式的同時,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工作在整個國小教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低年級國小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字教學。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漢字是工具,是基礎。因此,國小語文要讓學生多識字,爲提高語文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三種方法和幾種建議對漢字教學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了比較可行且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舉例,對教學法進行了實際教學操作。在現實課堂中,本人已多次運用上述提及的方法,教學效果顯著,激發了學生們學習漢字、記憶漢字的興趣。且學習過後,不易遺忘,學生在學習過後,大部分人可以做到舉一反三,課後仍可自行對漢字加以分析記憶,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序。

[2]宋建華。漢字理論與教學。臺灣: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9.

[3]蔡信發。六書釋例。臺灣圖書館出版,2009.

[4]董蓮池。說文部首形義新證。作家出版社,2007.

[5]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5.

[6]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

[7]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宋建華。漢字理論與教學。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