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改革論文新版多篇

教育改革論文新版多篇

教育改革論文 篇一

關鍵詞實戰教學;社會實踐;指導思想;組織形式;管理條例

學校教學從廣義上講,不僅包括課堂教學,而且還包括課外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除了做好正常的課堂教學外,鼓勵學生更多地投身於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歷來重視實踐教學,各門課都有自己的實踐基地。隨着國際、國內形勢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挑戰,我們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的力度。教學活動由教研室組織實施,由任課教師按班級組織學生到實踐基地進行參觀、考察、調研或旁聽,然後學生撰寫實踐報告,教師進行經驗總結。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們逐步形成了以實踐教學爲核心,師生共建、館校共育、多方受益、相對穩定的實踐教學新體系。

一、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一個充滿生機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戰略決策。從根本上說,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的宗旨在於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從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學會做人的角度看,必須改革並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

1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接觸社會、接觸工農,瞭解國情民情,瞭解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成就和困難以及黨和政府爲深化改革所作的努力,以增強對改革開放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培養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和艱苦奮鬥的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的遠大理想,正確認識自我價值,還可培養學生的博學、開放的思維和創新能力。

2實踐教學使學生鞏固所學的教學內容,理論聯繫實際。透過地方看中國,通過地方的實踐經驗論證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普遍性,將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以檢驗;通過討論、觀察、思考、實踐等環節,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

3實踐教學可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一個學者成功的奧祕往往就在於對科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導師,興趣是最好的動力。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不僅能激發他們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濃厚興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說服力、感染力、吸引力;而且也有助於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激勵大學生繼承和弘揚理論創新和革命精神,在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同時充分認識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要性,自覺實現由“學”到“好學”到“樂學”的轉變。

4實踐教學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教學可預先設計好一些問題,有意識地讓學生各自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帶着問題去參觀,結合問題去詢問、去記錄,去知道其所以然,去採集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資料,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動口動手能力。親歷創造過程,可以開拓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事業心。

5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作爲實踐教學,學生都要寫出實踐報告。他們不僅要學會已有的知識,而且要學會動手動腦蒐集、加工知識,要消化、吸收知識,要用自己調查瞭解所佔有的信息、資料,確定重點,概括觀點,闡明論點,形成品格、道德,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轉化爲基本素養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事物、獨立分析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二、實踐教學的教學計劃和組織形式

實施“05方案”以後,由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各門課程相繼壓縮教學課時,課堂教學的任務相當繁重。根據這一實際,通過幾年的探索,我們認爲實踐教學一般安排在節假日比較合適。它可以避免期中或期末各科考試匆匆忙忙、學生草率了事的弊端。同時,把社會實踐報告跟中段考試成績掛起鉤來。更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們普遍認真準備,完成的社會實踐報告質量較高。實踐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供一定的實踐環境和條件,創造一定的實踐機會,使其能夠更好地展現自我,培養創新意識。

1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校外參觀,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了解改革開放的成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通常採用這一形式,先集中活動,組織參觀,後分散交流,進行討論。社會實踐的內容豐富多彩,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我們採用的方式是走出去接觸社會,一是集中活動。按班級組織學生到實踐基地進行參觀、考察;二是分散活動,指導學生回家鄉進行調研、訪問。通過參觀,讓紀念館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專業講解員的優勢,讓學生接觸課本以外的知識,大大增加了信息量,幫助學生了解本地豐富的革命鬥爭實踐和改革開放成果,明白本地的革命實踐和改革開放是在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取得的,同時本地的革命經驗和改革開放又進一步論證和豐富了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科學體系。正所謂以小明大,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以點帶面,由本地的基本情況而推知全國的巨大變化。社會實踐的分散活動,結合自己家鄉的實際,如參觀家鄉的革命遺址、調查家鄉的革命事蹟、訪問家鄉的老紅軍、老戰士、瞭解家鄉改革開放的基本情況、調查家鄉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研家鄉的和諧社區、和諧鄉村、和諧家庭等等,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採取靈活的形式。家鄉的人、家鄉的事、家鄉的變化,特別貼近生活,特別令人信服。特別感動人心。因此,在經過慎重思考寫出的感想體會、實踐報告中,我們欣慰地看到青年一代對黨的認識提高了,堅持黨的領導的自覺性增強了。

2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知識諮詢,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爲經濟建設服務。《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通常採用這一形式,主要是利用課餘時間分組進行。主要選擇現實生活中學生較關注的問題,如地區經濟發展問題、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問題、基層民主政治與法制問題、宗教問題、信仰與理想信念問題、人生價值和人格修養問題等。所有問題都不僅只是涉及到單一的理論或觀點,而是通常需要有多方面的理論支持和融會貫通,這對學生如何整合所學是一個考驗。爲避免學生的重複勞動,提高資源的共享程度,一般不提倡個人獨立完成,而是同時給出多題,採取以小組爲單位抽籤出題目,這樣每個小組的課題都不同。每個小組內部的各成員之間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課題。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實踐並完成課題,一方面可提高學習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加強學生集體意識,促進交流和溝通,培養團隊精神,學習組織和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慮。學生根據問題的需要可採取多種方式完成。各組可就抽籤到的題目查閱圖書資料、進行討論、交流,也可自主設計問題調查表,利用面對面訪談、發放調查表、電話或網絡調查等方式,輔助以學生的網絡資料,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統計,然後將分析得到的成果形成文字並製作成電子文檔,教師組織各組之間進行交流、總結、修改並上交社會實踐成果。通過這一系列方式,學生在知識掌握和知識擴展、資料收集能力和資料整合能力、理論理解和理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瞭解和運用、人際交往和協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學生普遍對這種通過自己動手來完成的實踐課題有濃厚的積極性,完成課題的質量也普遍較高,對課程的學習有較大的幫助。

3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案件審理、參加模擬法庭,啓發學生靈活掌握法律常識,處理各種案件。《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通常採用這一形式,主要在正常教學時間內採取統一組織的形式。旁聽的案件可以是因交通肇事而轉化成故意殺人案件,也可以是未成年人故意傷害和尋釁滋事案件等。雖然每次案件的性質有所不同,但是案件審理的程序以及學生們的感受卻是相同相通的。在旁聽中,學生們瞭解到了從書記員宣讀法庭紀律。到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等一系列程序。庭審中,學生們聚精會神,認真聽取公訴人意見、刑事附帶民事原告人的民事賠償意見、被告人陳述、律師辯護意見。義正嚴辭的書,人法融情的辯護詞,法庭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學生們的心,真切體會了“以事實爲依據、以法律爲準繩”的審判原則。旁聽後,學生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旁聽課”意義非凡。目睹了這樣一場真實的法庭審判,給自身以深刻的法制教育和心靈震動,而這些感受是難以從課堂和書本上直接獲得的。學生們表示今後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法治精神,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的大學生。另外。參加模擬法庭,是學生們從理論走向實踐的第一步。通過實踐,學生們增強了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在思想上提高了創新意識。而且開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十分受到學生們的喜愛。教學的靈活性及實踐的空間都得到了無限的延伸,有利於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實踐中。同時教學模式開放、靈活、實用,具有極強的吸引力,虛擬接近生活。學生們也希望學校教師多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教學實踐活動,真正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無論採取哪種組織形式,實踐教學結束後,學生都要按照教師的要求撰寫社會實踐報告。我們認爲,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成果不能埋沒。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成果的報告展示。這對提高學生科研興趣,互相交流。讓學生感受成功的樂趣,同時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三、實踐教學的管理條例

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正確結合是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途徑,是使學生克服脫離社會、脫離實際的弊病,使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有效辦法。實踐教學不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但是要順利地完成實踐教學,我們還必須制訂一些管理條例,亟待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實踐活動必須充分結合課程教學的需求,精心設計、精心準備、精心組織,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實踐的魅力和樂趣,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鍛鍊,真正學習到知識。

2每一批參加實踐教學的學生都由實踐指導教師進行動員,講清實踐目的、意義,提出學習、參觀、紀律、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要求學生認真準備。做好實踐筆記,按時完成實踐報告。

3事前教研室要把實踐教學的時間、方式、經費預算報告社科部,與接受實踐單位保持工作聯繫。實踐教學結束後,教師和教研室要在教學總結中報告實踐教學情況。做到行動有方案,去向早聯繫,實踐有指導,活動有成效,學生愛教育,教師有收穫。

4教師對實踐內容要精心安排,難易結合,並要佈置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題目,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學生要以小組爲單位,加以合理組織。小組內要明確分工,發揮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協作與協調能力、團隊精神、交流溝通能力。遇到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使他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交際能力,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教育改革論文 篇二

隨着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統計創新工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統計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統計實踐的創新;二是統計教育的創新。創新的基礎在於教育,沒有統計教育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準確把握統計學的發展方向與發展形勢,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是統計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從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談一談統計教育急需改革的幾個方面。

一、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縱觀統計學的發展狀況,與整個科學的發展趨勢相似,統計學也在走與其他科學結合交融的發展道路。歸納起來,有兩個基本結合趨勢。

(一)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結合的趨勢

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但作爲一種工具,它必須有其用武之地。否則,統計方法就成爲無源之水,無用之器。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並且,從統計方法的形成歷史看,現代統計方法基本上來自於一些實質性學科的研究活動,例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佈理論源於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迴歸源於生物學研究,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源於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於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蒐集。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等。同時,有不少生物學家、天文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口學家、教育學家等都在從事統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他們在應用過程中對統計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進。另外,從學科體系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並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將實質性學科看作是縱向的學科,那麼統計學就是一門橫向的學科,統計方法與相應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相應的統計學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與教育學相結合產生了教育統計,與生物學相結合產生了生物統計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不僅屬於統計學,同時屬於經濟學,生物統計學不僅是統計學的分支,也是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爲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爲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與發展的。因此,統計學與各門實質性學科的緊密結合,不僅是歷史的傳統更是統計學發展的必然模式。實質性學科爲統計學的應用提供了基地,爲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21世紀的統計學依然會採取這種發展模式,且更加註重應用研究。

這個趨勢說明: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必須以實質性學科爲依據,因此,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有關經濟類與管理類的課程,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纔有用武之地。統計的工具屬性才能夠得以充分體現。

(二)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

縱觀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發展歷史,經歷了手工、機械、機電、電子等數個階段,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上個世紀40年代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給統計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創造了條件。20年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於處理多變量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於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並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複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於相應統計軟件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非統計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可以直接憑藉商品化統計分析軟件來處理各類現實問題的多變量數據分析,而無需對有關統計方法的複雜理論背景進行研究。計算機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更加準確、充分與快捷。目前企業經營管理中建立的決策支持系統(DSS)更加離不開統計模型。最近國外興起的數據挖掘(Datamining,又譯“數據掏金”)技術更是計算機專家與統計學家共同關注的領域。隨着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每年都要積累大量的數據,大量信息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信息過量,難以消化;信息真假,難以辨識;信息安全,難以保證;信息形式不一致,難以統一處理;於是人們開始提出一個新的口號“要學會拋棄信息”。人們考慮“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沒,而是從中及時發現有用的知識,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對這一挑戰,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應運而生,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數據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持。在這種需求牽引下,匯聚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統計、可視化技術、並行計算等方面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投身到數據挖掘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形成新的技術熱點。雖然統計學家與計算機專家關心Datamining的視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說,Datamining與DSS一樣,使得統計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這個趨勢說明: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將統計方法中複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對於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件包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編程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持系統。

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與信息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瞭解這一點,再來看我們目前教育中的問題就更加明顯了,所以一些課程要改革,教學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談一談統計教育需要改革的幾個方面。

二、統計教育的改革

(一)統計專業課程建設問題

專業建設考慮的是應當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才。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課程設置和規範課程內容。課程設置主導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統計理論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數學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對各種統計方法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培養應用統計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專業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如何能將統計方法正確地運用到相關領域。例如培養從事經濟管理的統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至少應當包括四方面的知識:(1)經濟理論課程,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2)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蒐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4)有關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中的前沿性問題,目的不在於要學生真正掌握這些問題,而是讓學生了解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的前沿發展動態,啓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有兩個焦點問題:一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學的興趣;二是應用什麼教學手段來達到較好的統計教學效果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1.改灌輸式教學爲啓發式教學,特別注重教育多樣化和多層次性,不僅讓學生掌握如何蒐集、整理數據的技術,還要教學生讀懂數字背後的事實。學會按照具體與抽象、動態與靜態、個體與總體、絕對與相對、一般與特殊、演繹與歸納等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利用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

2.改單向接受式的教學爲雙向互動式教學,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啓學生的思維閘門,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3.構建以課堂、實驗室和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將統計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應用,找到應用的結合點,才能使統計學獲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

教材要與統計軟件的應用相結合。現在許多教材都是內容與軟件分家,現在計算機已非常普及,無論是高校、高職和中專,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會用統計軟件分析數據,不管哪一個層次,都已說不過去。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的方法型學科,統計學應從數據技巧教學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爲一體,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統計軟件的使用。除了要培養學生蒐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即數據挖掘的能力。

(四)教學與實際的數據分析相結合

統計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應成爲統計課程的重要內容。統計教學和教材增加統計實際案例,通過計算機對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試驗室進行,亦可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統計思想和方法,而且鍛鍊和培養了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

電腦、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手段,還深深地影響着教學的內容,因爲它影響着經濟、生活的發展和需求。語文(中文、外文)、數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是一個統計人才必備的素質,它們之間不是分離的,而是要儘可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各管各教一套的辦法已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特別注重教育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網絡化、社會化和國際化、多樣化和多層次,有了電腦、網絡,必需要更新,要培養出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以便培養出新型的21世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賀鏗。關於統計學的性質與發展問題。中國統計,2001.9.

教育改革論文 篇三

1、流行音樂的積極影響。流行音樂儼然已經成爲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部分,不僅僅是爲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同時還可以緩解壓力、釋放自我。在高校的各種活動中,流行音樂佔有很重要的比重,學生們紛紛將自己最擅長的一面展示出來,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喜愛和關注;社會中各種音樂節目、音樂大賽的產生也爲高校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即使不能走上大型舞臺,KTV也成了大多數高校學生最喜歡的娛樂場所之一,甚至有學生在寢室上演“個人演唱會”。

2、流行音樂的消極影響。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部分流行音樂過於傷感、消沉,不符合高校學生的生活態度,導致很多學生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有些流行音樂對於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造成消極影響,學生們容易混淆是非醜惡,不利於高校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還有部分流行音樂商業化性質過於嚴重,缺乏藝術性和思想性,嚴重影響了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和道德觀念的樹立。

二、流行音樂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措施

1、尊重學生不同的音樂類型的選擇。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發展高校音樂教育,因此,教育界不能阻止某類音樂類型進入高校音樂教育範圍,更不能放任任何一種音樂類型的泛濫,在這個基礎上,教育改革要首先要尊重高校學生們對於不同音樂類型的熱愛和選擇,無論是流行音樂還是民族音樂亦或是其他,教師要針對不同的領域進行不同的教育,引導學生選擇最合適的音樂類型,正確對待流行音樂。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高校教師們要用包容、開放的心態來對待流行音樂以及其他的音樂類型,通過了解目前高校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對策。

2、抓好高校音樂教育課程改革。課程改革是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核心,要通過課程設置、課程教育等不同方面的改革強化整個高校界的音樂教育改革:轉變課程目標定位。高校音樂教育需要注重以人文本,強調從過去傳統的教育模式轉變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教師要將學生培養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專業化、綜合型人才,不僅要強化學生的理論學習,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作品、創造新的音樂作品,弘揚音樂文化,加強各種音樂實踐。嚴格音樂教育標準。隨着高校音樂教育的不斷髮展,新的課程標準需要不斷強化。高校音樂教育課程標準要能很好的體現人文思想,同時,要重視音樂審美教育,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培養健全的人格,要讓學生真正從音樂教育中受益;要重視學生個性發展,讓每一個學生找到最適合、最擅長的學習方法;要組織音樂實踐活動,爲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優化教學課程結構。優化課程結構的目的在於重新確立教學課程類型以及具體科目的價值,這就要求高校教育既要重視理論教學,又要重視實踐教學;要涉及專業門類課程學習,也不能忽視綜合學科的教育;要將必修課與選修課良好結合,同時還要針對地方性、部級以及國際化課程進行不同程度的教育,要通過不同的科目的教學達到理論的完整性,使教學達到最優化。調整教學課程設置。高校音樂教育課程的設置首先要適當增加公共類課程和綜合型課程的學習,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要將音樂專業課程進行有機整合,適當增加基礎類課程的教學量,爲學生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要強化與音樂相關的實用性課程,例如計算機應用等課程,學生要在學習好音樂技能課程的基礎上,重視相關實用性課程的學習;同時,要在流行音樂盛行的形勢下加強民族音樂、外國音樂等課程的教育。改革教學課程實施。課程實施是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高校教師要重視音樂教育的人本化,在教學過程中重情感、重育人,要通過音樂實踐課程豐富學生的音樂經驗,豐富他們的情感追求;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最大限度地將每個學生的特長展示出來,發揮他們的個性、創造性,追求獨特的審美感知;同時,教師還必須轉變教學模式,以“小組”形式進行授課,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強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除此之外,要不斷改進教學手段,要學會運用新的科技手段,更好地進行音樂教學。重塑教學課程評價。在新時代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可以進行小組互評、個人自評等方式,多渠道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對於學生的評價要恰到好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和支持,這些方式對於提高學生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

3、利用流行音樂提高學生學習其他類型音樂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或其他音樂類型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看到流行音樂與其他音樂的區別,感受其他類型音樂的特色,激發他們學習各種不同類型音樂的興趣。只要教師能夠把好流行音樂進入課堂的關卡,讓學生欣賞到藝術性與思想性兼具的流行音樂,就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

三、小結

教育改革論文 篇四

關鍵詞:統計學;發展趨勢;統計教育改革

隨着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統計創新工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統計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統計實踐的創新;二是統計教育的創新。創新的基礎在於教育,沒有統計教育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準確把握統計學的發展方向與發展形勢,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是統計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從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談一談統計教育急需改革的幾個方面。

一、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縱觀統計學的發展狀況,與整個科學的發展趨勢相似,統計學也在走與其他科學結合交融的發展道路。歸納起來,有兩個基本結合趨勢。

(一)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結合的趨勢

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但作爲一種工具,它必須有其用武之地。否則,統計方法就成爲無源之水,無用之器。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並且,從統計方法的形成歷史看,現代統計方法基本上來自於一些實質性學科的研究活動,例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佈理論源於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迴歸源於生物學研究,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源於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於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蒐集。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等。同時,有不少生物學家、天文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口學家、教育學家等都在從事統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他們在應用過程中對統計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進。另外,從學科體系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係絕對不是並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將實質性學科看作是縱向的學科,那麼統計學就是一門橫向的學科,統計方法與相應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相應的統計學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與教育學相結合產生了教育統計,與生物學相結合產生了生物統計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不僅屬於統計學,同時屬於經濟學,生物統計學不僅是統計學的分支,也是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爲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爲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與發展的。因此,統計學與各門實質性學科的緊密結合,不僅是歷史的傳統更是統計學發展的必然模式。實質性學科爲統計學的應用提供了基地,爲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21世紀的統計學依然會採取這種發展模式,且更加註重應用研究。

這個趨勢說明: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必須以實質性學科爲依據,因此,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有關經濟類與管理類的課程,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纔有用武之地。統計的工具屬性才能夠得以充分體現。

(二)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

縱觀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發展歷史,經歷了手工、機械、機電、電子等數個階段,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上個世紀40年代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給統計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創造了條件。20年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於處理多變量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於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並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複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於相應統計軟件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非統計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可以直接憑藉商品化統計分析軟件來處理各類現實問題的多變量數據分析,而無需對有關統計方法的複雜理論背景進行研究。計算機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更加準確、充分與快捷。目前企業經營管理中建立的決策支持系統(DSS)更加離不開統計模型。最近國外興起的數據挖掘(Datamining,又譯"數據掏金")技術更是計算機專家與統計學家共同關注的領域。隨着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每年都要積累大量的數據,大量信息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信息過量,難以消化;信息真假,難以辨識;信息安全,難以保證;信息形式不一致,難以統一處理;於是人們開始提出一個新的口號"要學會拋棄信息"。人們考慮"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沒,而是從中及時發現有用的知識,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對這一挑戰,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應運而生,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數據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持。在這種需求牽引下,匯聚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統計、可視化技術、並行計算等方面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投身到數據挖掘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形成新的技術熱點。雖然統計學家與計算機專家關心Datamining的視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說,Datamining與DSS一樣,使得統計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這個趨勢說明: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將統計方法中複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對於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件包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編程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持系統。

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與信息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瞭解這一點,再來看我們目前教育中的問題就更加明顯了,所以一些課程要改革,教學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談一談統計教育需要改革的幾個方面。

二、統計教育的改革

(一)統計專業課程建設問題

專業建設考慮的是應當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才。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課程設置和規範課程內容。課程設置主導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統計理論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數學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對各種統計方法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培養應用統計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專業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如何能將統計方法正確地運用到相關領域。例如培養從事經濟管理的統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至少應當包括四方面的知識:(1)經濟理論課程,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2)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蒐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4)有關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中的前沿性問題,目的不在於要學生真正掌握這些問題,而是讓學生了解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的前沿發展動態,啓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有兩個焦點問題:一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學的興趣;二是應用什麼教學手段來達到較好的統計教學效果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1.改灌輸式教學爲啓發式教學,特別注重教育多樣化和多層次性,不僅讓學生掌握如何蒐集、整理數據的技術,還要教學生讀懂數字背後的事實。學會按照具體與抽象、動態與靜態、個體與總體、絕對與相對、一般與特殊、演繹與歸納等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利用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

2.改單向接受式的教學爲雙向互動式教學,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啓學生的思維閘門,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3.構建以課堂、實驗室和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將統計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應用,找到應用的結合點,才能使統計學獲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

教材要與統計軟件的應用相結合。現在許多教材都是內容與軟件分家,現在計算機已非常普及,無論是高校、高職和中專,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會用統計軟件分析數據,不管哪一個層次,都已說不過去。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的方法型學科,統計學應從數據技巧教學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爲一體,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統計軟件的使用。除了要培養學生蒐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即數據挖掘的能力。

(四)教學與實際的數據分析相結合

統計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應成爲統計課程的重要內容。統計教學和教材增加統計實際案例,通過計算機對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試驗室進行,亦可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統計思想和方法,而且鍛鍊和培養了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

電腦、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手段,還深深地影響着教學的內容,因爲它影響着經濟、生活的發展和需求。語文(中文、外文)、數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是一個統計人才必備的素質,它們之間不是分離的,而是要儘可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各管各教一套的辦法已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特別注重教育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網絡化、社會化和國際化、多樣化和多層次,有了電腦、網絡,必需要更新,要培養出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以便培養出新型的21世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賀鏗。關於統計學的性質與發展問題。中國統計,2001.9.

[2]袁衛。國外統計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及對我國統計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國統

計,2001.10.

[3]習勤。關於統計教育創新的思考。中國統計,2002.1.

作者簡介:

教育改革論文 篇五

職業教育教育改革的內容很多,但由於校企雙方沒能找好共同利益切入點並圍繞切入點展開後繼系列相關的合作,難以構成合作鏈從而形成緊密的合作態勢。因而教育教育改革容易造成斷鏈的現象,顯得不夠規範和系統,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力度慢,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力度不理想,改革和建設的成效不明顯。

二、解決問題的主要思路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強有力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首先,對外建立校企合作平臺,確定合作的主要內容,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由學校牽頭組建由政府(或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共同組成的合作平臺,以合作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爲紐帶,將社會服務、校企文化、科技研發等融合在一起開展合作。明確合作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制定合作平臺的決策和管理運行制度,形成合作方之間人、財、物、地的供給保障機制及合作的激勵機制。其次,對內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機制,調動內部資源爲校企合作有效服務。健全學校內部校企合作校、系、專業(羣)三層級組織機構,重點改革學校內部有關工作經費自主使用、勞資分配、人事管理、教學管理、招生就業、學生管理、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科研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保障和激勵制度,同時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在校企合作中的工作職責和義務,調動校內資源爲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和服務。

(二)找準共同利益切入點、形成合作

鏈,共建校企利益共同體,實現長效合作校企利益共同體,主要指學校或學校的一個強勢專業或專業羣選擇區域內相關行業領域內產業鏈長、成長性好的企業集團或多家企業共同成立一個人才培養的實體,開展豐富的多元合作。各專業(羣)應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與校企合作平臺的企業成員單位找準共同利益切入點,圍繞切入點開展系列合作形成合作鏈,促進校企利益共同體的建設。校企雙方唯有有效整合雙方的人、財、物,才能促使利益共同體更快形成併發揮最大的效用,從而實現長效合作機制。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體的建設促使企業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育改革

校企利益共同體只有以人才培養爲紐帶,同時在社會服務、校企文化、科技研發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才能確保校企雙方實現最廣泛的合作雙贏。由於企業和生產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學校傳統的師資素質和結構、課程內容、實訓基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等已難以滿足利益共同體的建設和運營要求,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或改革。爲了更利於利益共同體的形成,企業唯有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從而形成連續完整的改革和建設鏈,有力促進學校的全方面改革。

三、校企利益共同體的構建實踐

本文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爲例,探討校企利益共同體的構建問題。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深化改革內部管理,爲校企合作提供可靠保障

成立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在校級層面設置祕書處、人才培養委員會、科技合作促進委員會、校園文化建設委員會、資金籌措委員會,明確校企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在系、專業(羣)等設置相應工作組,明確行政職能部門在校企合作中的責任和義務,出臺或改革相應的工作制度,爲校企合作提供體制機制保證。

(二)找準共同利益切入點,以建設“七位一體”實訓基地爲着力點推進利益共同體的建設

良好的實訓條件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開展社會服務、科技研發等也迫切需要以實訓基地爲載體實現“雙贏”效果。爲此,各專業(羣)與理事會的企業成員以共建具有“生產、教學、培訓、競賽、科研、實習、就業”等功能的部級示範性實訓基地爲抓手,共同推進校企利益共同體的建設。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體的建設和運營爲載體,深入推進學校教育教育改革

1.探索實踐“築巢引鳳”合作模式,建設校企人才訂單培養利益共同體

汽車專業羣整合50多年辦學積累的雄厚優質資源,根據企業生產任務、流程、規範和標準,與企業共同將基地建成部級示範性實訓基地、省級學生技能競賽基地,在廣西同類基地中脫穎而出。國際知名企業德國博世科技、美國福特汽車、芬蘭通力電梯、日本豐田汽車、日本小松工程機械等10多家國際名企將其企業生產標準和人才培養體系等引入基地。校企雙方以人才培養爲載體,在師資、課程、就業、技術研發、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建設人才訂單培養利益共同體便瓜熟蒂落。

2.探索實踐“共建共管”合作模式,建設校企共營“雙贏”利益共同體

交通土建專業羣與校外對口企業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創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廣西正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學院土木工程檢測中心),將生產、教學、科研等融爲一體,不僅是部級實訓基地,也是廣西資質最全、通過實驗室能力認可試驗參數最多的專業檢測機構之一。學校提供場地、員工(學生)、技術,企業提供生產任務和管理;雙方共同提供資金、設備和師資開展合作。學院根據企業提供的實際生產任務,結合教學組織師生參加生產和實踐,完成路橋、建築、鐵路、港口等項目的勘測設計,材料檢測、質量監測、工程應用技術研發、技術培訓、職業資格等級鑑定等生產合作便水到渠成。

3.探索實踐“品牌效應”合作模式,建設校企產學研利益共同體

信息類專業羣與企業聯合舉辦的技能競賽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爲更好地舉辦競賽,校企雙方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任務要求,在將信息類實訓基地建成企業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將其進一步發展成部級示範性實訓基地、廣西信息類專業學生技能競賽基地。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信息類專業校企技能競賽在廣西同類專業中已形成極具影響力的合作品牌,在廣西信息業界享有較高知名度,吸引了廣西潤建等10多家廣西名企參與合作。企業冠名並提供實際生產任務、獎勵資金和產品考覈標準;學校設計競賽項目並組織競賽;校企共同對產品(競賽結果)進行考覈,根據考覈結果對學生進行獎勵,產品歸企業所有。競賽結束後,雙方共同舉辦競賽產品展示會、技術論壇、就業雙選會、表彰晚會等便順理成章。

四、實踐的主要成果

教育改革論文 篇六

旨在交流農村教育實踐探索的經驗,推介農村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由中國教育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陝西省教育廳、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共同舉辦的“全國農村教育發展與管理研討會”於2008年4月27~28日在西安舉行。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農村教育發展與管理的認識與實踐,包括在行政管理、學校管理、教師管理、教學管理以及思想品德管理上的探索和思考等。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負責人和中國小校長等500餘人與會。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西安市藍田縣教育局局長田徵彙報了“素質教育梯次發展管理評價”的經驗。

一、農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農”的出路在於發展新農業、建設新農村和培養新農民,而農村教育與此息息相關。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在致開幕詞時強調:農村教育與我國其他各類教育一樣,關鍵是普及與提高。要鞏固義務教育的成果,必須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當前我國教育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從數量的發展轉向質量的提高。我國農村義務教育雖然已經普及,但仍然處於低水平。目前,在一些農村學校,有些國家規定的課程還不能開齊。這需要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他們的水平。同時,農村學校應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素質。當然,農村學校推進素質教育需要結合農村的實際。

顧會長還指出:現在農村教育有一種趨同現象,一切都按照城市教育的做法,片面追求升學率。這就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使一些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分類指導,結合農村和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推進素質教育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學校發展不平衡。由於評價制度的單一,不論條件和環境差異有多大,都要向優質學校看齊,這就造成了學校之間的無序競爭,對一些條件差的學校也是不公平的。因此,需要改革評價制度,實行發展性評價。也就是說,評價要看原來的基礎,只要有發展就是成績,就值得肯定。

農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大頭,歷來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無論是學校數、教師數,還是學生數,80%都在縣城及縣城以下的農村地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姜沛民在講話中再次強調農村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同樣,沒有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也就不可能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衡量我國教育的質量,評估我們的教育工作,歸根到底要看我們農村教育的發展水平。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最本質的問題是要縮小我國城鄉義務教育發展的差距。我們關注教育公平,關注民生,最終要落實到保證每一個孩子特別是農村的每一個孩子享有平等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姜沛民司長在高度評價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成就的同時,明確地指出農村教育依然是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最爲薄弱的環節。在義務教育由基本普及走向全面普及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農村義務教育新一輪的發展目標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是:第一,要在人人有學上之後,讓每一所學校都變成合格學校,讓每一個孩子都受到完整的義務教育。就我國義務教育整體而言,要轉到注重內涵和質量上來。第二,一定要把農村教育的改革作爲今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點。當前,課程改革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農村中國小如何適應課程改革的理念和做法。今後課程改革的重點、教育工作的重心要放在農村。第三,要下大力氣加強農村學校管理。圍繞質量管理,要建立一個以縣爲主的質量管理工作機制;必須通過一系列制度的設計,把已有的成功經驗轉化爲制度的建設;把素質教育和教育質量的有關要求細化到每一項工作當中,細化到每一所學校、每一節課堂教學當中,讓教育管理精細化;在課程標準制定過程中,應該更多地反映農村教育的要求,在實施過程當中要關注農村的特點,具有農村教育的特色;要建立以合格率、完成率以及綜合素質評價爲主要指標的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現階段,應動員全社會進行農村教育的第二次創業,讓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受到合格的教育、完整的教育。

二、關注教育公平,注重內涵發展

關注教育公平、注重學校內涵發展當前急需從學校管理改革人手。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小蔓關注農村教育發展的公平問題,在大會上作了題爲《農村教育體制改革與農村學校管理實踐探索》的報告,介紹了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與經費投入體制改革變遷的歷史線索和本世紀以來農村教育的重大政策及宏觀形勢,以及世界性關注全民教育質量的大趨勢。她認爲:深化農村教育改革一是要注重農村學校管理——體制、制度和文化建設。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變以後,不少地區出現了新的創造,如由中心校管理、組建學區制管理、學校間組織共同體(夥伴校)管理等管理形式。二是要着眼當前、預測未來,特別要以城鄉統籌和一體化的思路,提倡和鼓勵城鄉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互動和協作。三是要抓住課改契機,以三維目標統整課程功能的轉換,以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體現地域及農村學校教育的特色,以綜合實踐課程、研究性學習等促進德育與創造力教育。

朱小蔓同時還指出:教育評價是一件極其複雜的工作,而實施素質教育又多爲內質性評價,就更爲複雜。總體上說,要重視評價的全員性、過程性、發展性、情境性、內隱性等具有教育獨特性質的特徵。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師資條件和人文環境的學校,教育教學評價的價值取向和具體方式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三、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戰略選擇

佈局調整是我國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種戰略選擇。基於對近年來農村中國小在校學生數的變動及其對學校佈局影響的調查研究,東北師範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所長鄔志輝以《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問題的研究與思考》爲題作了專題報告。他說:隨着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農村富餘勞力向城市的大規模轉移,以及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農村學齡人口銳減,導致農村出現了許多“空殼學校”和“麻雀學校”,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勢在必行。農村中國小的佈局調整應正確處理以下幾個關係:一是效益優先與人文優先的關係。這着重需要解決政府效益與農民效益背離的關係問題,做到尊重民意,分類指導,人文優先,注重效益。二是城鎮化推進、新農村建設與學校佈局之間的關係。三是人口數量與人口流動之間的關係。國外有研究表明:爲調整佈局關閉一些學校對社會地位低下的人的影響更大。四是機會保障與質量提高的關係。學校佈局並不僅僅是一種空間上的學校布點問題,更爲重要的是資源配置的問題;機會應該是一種方便的機會,成本過高的機會將影響人們受教育的意願;要着力推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四、梯次發展管理評價:促進學生可能可爲可發展

西安市藍田縣教育局領導面對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差異較大、非均衡發展的現狀,深切地認識到:實現教育事業發展的途徑在於實施素質教育,在於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讓每所學校、每個師生都能發揮積極主動性,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發展,有效的辦法是實施梯次發展管理評價。

“梯次發展管理評價”旨在以科學發展的視野審視教育管理評價,以科學規範的教育管理評價推進素質教育,以科學發展的理念評判教育質量,以優異的教育質量滿足社會需求,以科學發展的作爲構建和諧教育,以和諧適切的教育催生人的發展。“梯次發展管理評價”的價值追求是:“讓每個人可能、可爲、可發展”“點燃每個人的發展激情”“讓每個人都奮發有爲”“讓每個人體驗發展的快樂”“讓管理評價對象實現原有基礎上的提高、提高基礎上的發展、發展基礎上的超越”“讓每個人實現各得其所的適宜的發展”。“梯次發展管理評價”的基本特徵表現爲“三維管理評價”機制和“梯次循進”的四環操作模式。“三維管理評價”具體包括縱向管理評價、橫向管理評價和目標向管理評價:縱向管理評價指將管理評價對象置於原本發展基礎之上實施管理和評價,講求“原有基礎上的提高”,解決“是否提高”的問題;橫向管理評價指將管理評價對象置於較大範圍相同層次之中實施管理和評價,講求“提高基礎上的發展”,解決“是否發展”的問題;目標向管理評價指將管理評價對象置於時展要求之中設定發展性指導目標實施管理和評價,講求“發展基礎上的超越”,解決“是否超越”的問題。“梯次循進”的4個環節具體是:評基、定標、施管、論質。“評基”就是依據管理評價對象的各種差異,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科學、全面、客觀、準確地認定每一個人的發展基點。“定標”就是依據管理評價對象的現實發展基礎,尊重差異,從差異出發,組建發展基礎相近的合作競爭類別,分層逐類確定每一個人的“可能”“可爲”“可發展”的目標。“施管”就是圍繞教育管理評價策略和目標,通過全面系統的規範化要求和符合實際的科學可行的方法,實施能動有效的過程管理。“論質”就是運用三維立體管理評價方式,對管理評價對象在全面發展、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不斷提高和完善的情況做客觀、公正、全面、綜合的終結評判論定,縱向與其自身過去相比較,橫向與類似對象相比較,目標向與既定發展性指導目標相比較。

“梯次發展管理評價”的實施,充分調動了全縣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落實。

教育改革論文 篇七

“民族教育改革”作爲一個總體性概念,因裹挾着“民族”、“民族教育”等諸多概念,使得本已十分複雜的“教育改革”因爲“民族”的特殊性變得更加艱難。“民族教育改革”推進和突破的重心甚至不在具有普遍意義的“教育改革”問題上,而落腳在“民族教育”以及“民族”問題上。因此,在一定意義上,“民族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首先取決於對“民族”以及其賦予“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認識。“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可以藉由“民族教育”概念本身的內涵來解析。民族教育在我國“是指各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也就是說,少數民族的教育和民族地區的教育應該是民族教育的兩個主要構成部分。顯然,少數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區教育的特點主要源於少數族羣的特殊性和民族地區的特殊性。因此,“民族教育”特殊性的解析,“族羣”和“地域”是兩個不可或缺的抓手。“族羣是在較大的文化和社會體系中具有自身文化特質以及體制特徵的一種羣體,其中最顯著的特質就是這一羣體的宗教、語言、其成員所具有的對共同起源的信仰以及共同的羣體身份感”。

據此解釋可知,一個族羣可以定義爲維持一個習得文化傳統的羣體,族羣的延續是一種文化傳統的延續。族羣特殊性的重要特徵首先就是族羣文化的特質。既然“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源於少數“族羣”的特殊性,而“族羣”的特殊性又主要凝結在族羣文化,因此可以說,“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源於“族羣文化”對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這個意義上,“民族教育改革”思考的重心就聚焦在“民族教育”如何能夠更好地完成少數“族羣”賦予的文化使命。“民族教育改革”的任務也就是儘量消除制約“民族教育”文化功能發揮的因素,使得“民族教育”在促進“族羣文化”發展方面發揮功能。具體來說,“民族教育改革”主要關注以下的問題:教育與民族文化符號,教育與民族文學,教育與民俗,教育與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與民族禁忌,教育與民族宗教,教育與民族心理,教育與民族性格,教育與民族身份與認同,教育與民族意識或精神,等等。這些在“族羣文化”層面的問題應該是“民族教育改革”需着力解決的問題,也是決定“民族教育”特殊性的核心問題。除“族羣”及其擁有的文化特質外,“地域”是影響“民族教育”特殊性的另外一個關鍵要素。這是與我國少數族羣的分佈特點緊密相關的。由於歷史和生產方式等原因,我國少數族羣主要分佈在重要的邊疆地區和邊遠地區,特別在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內地以及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另外,這些地區地域廣闊、人口稀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族羣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這種“地廣人稀、經濟落後”的地域特徵成爲影響本地區教育發展的突出因素,也是“民族教育改革”必須考慮的出發點。“民族地區”的地域特徵一方面制約了“民族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還對“民族教育”的發展提出了特殊任務。“民族教育”必須從民族地區特徵出發,爲民族地區的發展服務。

因此,“民族教育改革”的目標就是摒除一切脫離民族地區特點的思想、制度等因素,使得民族教育能夠培養出促進本地區發展的民族人才,使民族教育成爲民族地區發展的正能量。具體來說,“民族教育改革”主要關注以下問題:教育與民族經濟,教育與民族地區人才,教育與流動兒童,教育與民族地區生態環境,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與民族地區政治穩定,教育與民族地區公民政治素養,婦女與少數民族教育,教育與人口因素,等等。綜上所述我們認爲,民族教育改革要突出“民族”因素。“民族”因素應涵蓋少數“族羣”和民族“地域”或地區因素。少數族羣的文化特質以及少數族羣生活的特殊地域是從根本上決定民族教育異於其他教育的關鍵點,是影響民族教育改革推進的問題點,更是民族教育改革的突破點。民族教育改革成功與否,取決於“民族自覺”的程度。所謂“民族自覺”,就是“民族教育”對自身特殊性的一種覺知和認識。“民族自覺”的程度也就是一種對“民族教育”特殊性即民族教育改革“從哪裏出發”這一問題的認知程度。

二、民族教育應基於疊合認同協調自身改革與主流及現代改革的關係

“民族教育改革”作爲中國整體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封閉的改革過程,這就意味着民族教育改革始終面臨着如何協調自身改革與“主流”改革的關係問題。同時,民族教育改革還面臨着在中國教育整體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協調自身傳統與“現代”關係的問題。因此,在諸多影響民族教育改革方向的因素中,“主流”與“現代”應該是兩個不可忽略的關鍵性因素,也是民族教育改革在推進的過程中始終要不斷思考的問題。所謂中國教育改革的“主流”,主要指中國教育改革的主導性意志、整體性行動以及主要趨勢。具體來說,也即指在中國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起着決定性作用的指導性思想、觀念和理論,在集體共識下形成的一種整體性改革行動,以及中國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和走向。

這些因素構成了中國教育改革的“主流”,形成了一種裹挾性的、霸權式的力量,推動着中國教育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變革。相對於中國教育改革的“主流”,民族教育改革則處於“支流”的地位。這種“支流”的地位一方面表明了民族教育改革與中國教育改革“主流”的差異;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國教育改革“主流”對民族教育改革的影響。這就要求民族教育改革要在自身改革與“主流”改革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民族教育改革不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民族特點而全面地融入主流。因爲“族羣的需求是不同且多元的,主流文化所主導的單一認同,不能滿足族羣的多元需求,結果會造成族羣間彼此矛盾、緊張、衝突的產生”。文化領域如此,教育改革也是如此。“主流”教育改革無論從理念上抑或行動上都毫無例外地會忽略民族教育改革存在的特點,這容易導致民族教育改革誤入歧途。但是,民族教育改革同時也不可以孤芳自賞,自我陶醉於自身的改革設計。因爲但凡改革必然有其共同性的理念,也會遭遇到普遍性的問題與障礙。中國教育整體改革的目的就是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在中國教育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中,如何協調“傳統”與“現代”的關係是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因爲現代化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連續體”,而非一個“非此即彼”的兩極化。如一位學者說的,“誠然,這種新與舊的作風的混合,現代與傳統觀念的重疊,或者正是轉型期社會的一個突出的性質”。

正是這種傳統與現代的“混合”,使得民族教育改革始終都要思索如何在延續和發揚傳統中實現民族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來,走向現代化。我們認爲,民族教育的“傳統”,是指在歷史的變遷中,民族教育積澱下來的相對持久的行爲模式、價值系統等。傳統具有明顯的延續性和羣體性。因此可以說,民族教育的傳統性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民族教育的內涵。與傳統不同,我們認爲民族教育的“現代”是指適應當今社會發展、時代變遷等變化所表現出來的特性。“現代”同樣也應該成爲民族教育與時俱進的核心特徵,且在今天已然成爲民族教育改革不可阻擋的洪流。如此看來,在“傳統”與“現代”關係上,民族教育的改革需要批判的精神。一方面,着力思考民族教育傳統的時代性問題;另一方面,重點關注“現代”概念的誤解對民族教育傳統揚棄的影響。民族教育傳統因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故其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也即對環境變化迴應的遲緩。因此,民族教育的傳統並不是一成不變、墨守成規的,需要不斷地自我檢視來回應時代的訴求。這樣民族教育的傳統因素才能成爲構成“現代”民族教育的核心要素。另外,“現代”一詞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似乎“現代”一定比“傳統”好。事實上,“這種附有價值色彩的‘現代’觀念常與‘盲目的崇新主義’結合不分,可是,經驗告訴我們新的不一定比舊的好。同時,即使新的樣樣比舊的好,新的也未必一定來臨。因爲社會的發展是不必一直是向‘前’演化的”。

這也就意味着對待民族教育的“傳統”,我們不能認爲“傳統”與“落後”“愚昧”同義而一味地摒棄;同樣我們也不能抱守成規,讓“民族中心主義”或狹隘的民族主義心理作祟,排斥或主動放棄先進的思想、觀念和制度。而在對待民族教育的“現代”時,更要審慎地甄別批判,在加快民族教育現代化的同時,反思民族教育現代化的“後果”;在民族教育現代化的浪潮中,重思民族教育“傳統”的價值。總之,在對待“主流”和“現代”的問題上,民族教育的改革不應只固守一端,而應尋找“疊合認同”(疊合認同原指學者楊鳳崗在研究美國華人基督徒的社會認同時發現,美國華人基督徒既不是放棄族羣認同被動地接受同化,也不是拒絕融合而簡單地固守其族羣認同,而是同時圓潤地建構和重構美國人認同、華人認同和宗教認同,將這三種認同疊合在一起,而又不喪失任一認同的獨具特徵,從而成就其疊合認同)。也即民族教育改革應該在自身的“支流”與整體改革的“主流”,在民族教育自身的“傳統”與教育“現代”之間尋求疊合處、共識點,力圖在民族教育自身的傳統與主流和現代之間尋求一種恰切的平衡。這應該是民族教育改革始終追求的一種“理想類型”。

三、民族教育應從其他領域的改革和自身改革的歷史中尋求借鑑

“民族教育改革”作爲民族地區社會綜合改革的一部分,其自身的改革必然牽扯着社會其他領域的改革。歷史經驗證明,教育改革從來不可能實現“一枝獨秀”,總是或依賴、或促進、或同步於社會整體改革。因此,如何協調自身與社會其他領域的改革,這是關乎民族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關鍵。另外,在我國整體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的背景下,民族教育在改革局面的複雜性、改革任務的艱鉅性、改革領域的廣泛性等方面都已非比尋常。但是無論面對怎樣的複雜情景,民族教育改革都不應忽略的就是自身的改革歷史。因爲今天的民族教育之所以如此,不僅取決於今天社會的發展,它還是歷史改革發展到今天的結果。基於此,民族教育在深入推進改革的浪潮中始終應該在其他領域的改革與自身改革的歷史中尋求借鑑。民族教育改革與其他社會改革同處於一個改革的場域。雖然每一領域的改革都有其特定的問題,特殊的關節點,特別的改革措施,但是處在同一社會場域中的各領域改革之間並不是“領域割據”的,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彼此影響和相互干預。

所以從改革的意義來看,民族教育改革不只爲了解決民族教育存在的問題,還在於其文化意義和政治意義。從改革的問題源來看,民族教育本身的問題是與民族問題、地區發展問題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民族教育問題主要是這些領域存在的問題在教育領域中的反映。如此看來,民族教育改革就不能僅僅囿於自身領域,還需要從其他社會領域中去“順藤摸瓜”找出問題的根源。從改革的支持力量來看,民族教育改革已經逐步進入“攻堅期”,僅僅依靠教育自身的力量,已經不能使問題順利地得以解決。“對於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來說,由於其面廣量大,且涉及價值論爭、利益博弈、體制改造、機制轉換等諸多深層次錯綜複雜的問題,因而所需要的就不只是某項社會支持,也不只是某些社會支持”,而需要給予“完整的社會支持”。因此,民族教育改革在協調與其他社會領域的改革時,雖然應該凝神靜氣理出自身領域的問題,突出自身領域改革的特點,但同時還應該放寬眼界,拓展領域,積極地從其他社會領域的改革中尋求推動自我改革的支撐力量,借鑑推進改革的成功經驗,還應該與其他領域挖掘改革中相互牽連的共同問題,突破改革中阻礙彼此的共同障礙,更應該超越領域的切割來思考“自我”改革的全局意義,探索改革行動中能夠相互配合的恰切路徑。民族教育改革除了不能忽略對其他領域改革的關注,還不能忽略對自身改革歷史的反思。同中國教育的整體改革一樣,民族教育改革從來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而是一次接續一次的行動。這也就意味着民族教育改革本身已經形成了歷史,即改革的歷史。這也就對今天民族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問題,即如何協調改革的“今天”與改革的“歷史”。

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主要是爲了解決今天制約民族教育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但是民族教育今天的狀況及存有的問題,除了與當下的社會條件密切相關,也與歷史上的“改革”有着直接的關聯。歷史學家蒂利認爲,社會演變的過程是取決於路徑的。也就是說,民族教育今天的狀況及存有的問題是沿着歷史上的“改革”以及形成的路徑發展的結果。“今天”的改革也是針對“歷史”改革造就的現實而進行的。因此,爲了更好地推進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有必要系統梳理改革的“歷史”。在改革的“歷史”中追尋今天民族教育存有問題的歷史原因,爲今天民族教育改革尋找出路;在改革的“歷史”中剖析民族教育歷史上改革的成敗得失,爲今天民族教育改革積累經驗;在改革的“歷史”中整理民族教育改革的脈絡,把握民族教育改革歷史進程,爲今天民族教育改革準確定位;在改革的“歷史”中透視民族教育內外複雜的利益關係,爲今天民族教育改革順利進行做好準備。當然,改革的“歷史”的確對“今天”的改革有着不可忽略的意義,但這絕不意味着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必須背上“歷史”改革的包袱。因爲從根本上講,“今天”的改革就是對“歷史”改革遺留的問題尋求解決的一次行動,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改革”就是對“歷史”改革的再改革。因此,民族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改革“歷史的垃圾箱中”不斷翻找,同時又不能掉進箱子中。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