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創新教育論文多篇

創新教育論文多篇

創新教育論文 篇一

高職生源普遍基礎知識較薄弱,理解能力較差,自學能力不強,學習缺乏主動性。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坐在下面聽,“填鴨式”的理論知識灌輸,教學效果並不理想。通過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圍坐一圈,是很好的課堂組織形式之一。分組圍坐的模式,有利於小組成員間面對面地互相探討、辯論、取長補短。每組選定一名小組長,一名記錄員。小組長是小組的總負責人,協調小組成員開展討論,對培養其積極性、責任性有積極的作用。記錄員負責將討論內容的要點記錄下來,不僅能培養學生勤做記錄、形成書面材料的良好習慣,也便於討論結果的總結、整理。每次課程更換小組長和記錄員,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體。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小組的成果展示及小組間的答辯、打分。每組請兩名學生上講臺,通過幻燈片、白板等將本組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進行必要的闡述,並由其他小組成員提問,類似於答辯過程。學生自我闡述、自我評價的課堂組織形式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而且能理清思路、開闊眼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組與組之間的辯論、評價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學生用活頁材料是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形式綜合開發用於引導學生開展課堂學習的文本材料,讓學生記錄各教學環節中的主要內容,如思考過程、討論結果、重要知識點、操作體會及相關內容。學生用活頁材料的應用,不僅能培養學生勤做記錄、形成書面材料的良好習慣,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用活頁材料,有助於增強課堂學習的目標性,並能對課堂學習過程起到很好的引導性,增強課堂學習的條理性。課堂結束,學生看到自己寫得滿滿的活頁材料,滿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這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內適當運用趣味性的小遊戲,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錦上添花的作用。具有啓發意義的小遊戲更能很好地鍛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啓發式教學的靈活運用是開展創新教育成敗的關鍵

遵循“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啓發式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關鍵。啓發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啓發、誘導、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啓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指導思想,有利於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1.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

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自身應牢固樹立啓發式教學的指導思想,這是啓發式教學是否能真正落實到具體教學的各個環節的前提。隨時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儘可能地爲學生創設發現問題的情境,提出富有啓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樹立終身教育思想,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提高終身學習的自覺性,積極參加各項科學研究項目、教學改革項目,通過培訓、繼續教育以及頂崗實踐,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形成基礎文化知識寬廣、專業知識紮實,又具備一定的職教理念的複合型人才,才能使自己始終站在科學發展的最前沿,真正承擔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歷史重任。

2.教學內容應及時更新。

根據課程相關新技術、新產品、新領域的發展,根據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師要及時根據擇優原則、擇新原則、適用原則、先評後選原則選擇合適的教材。對未及時編入教材的新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講義、圖片、實驗冊等紙質材料,設備、模型等實物資源,光盤、課件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在課堂內外作爲課程的補充和擴展,使學生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

3.課堂內開展啓發式教學。

在課堂內,教師應圍繞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開展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明確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理清思路,有目的性地在學生重難點知識上設置問題,啓發學生,並注意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爲學生打開思路,通過班上學生集體討論,相互補充,使學生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識。

4.注重創新型實訓環節的開展。

重視和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既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區別於普通教育的主要標誌。隨着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構建科學的實訓教學方案,形成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前提。在實踐教學體系中,教師應減少爲了鞏固理論知識而進行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實踐環節,如認知性、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應增加具體運用專業知識、技能於實踐,並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專業知識,增加使職業技能熟練化的實踐環節,如模擬性、操作性的實訓類型。教師應特別注重創新型實訓環節的開展。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主動創新爲主體是創新型實訓教學環節的主要特徵。

三、案例分析

以高職《液壓傳動》課程《緒論》內容爲例對創新教育的課堂實施作進一步闡述。不管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近幾年較爲流行的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方法,在高職《液壓傳動》課程中通常會安排約兩個學時來介紹液壓傳動的基本工作原理、特點和應用場合,即課程的緒論。在《液壓傳動》緒論的講解中,大多數教師選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千斤頂爲例,借用圖片、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講解帕斯卡原理,通過計算、推導,分析爲什麼人們可以通過較小的力舉起較大的重物。其實,以啓發式教學爲指導思想,這部分內容完全可以由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課前,教師設計一份用於《液壓傳動》緒論教學的活頁材料,明確本次課程的學習目的、需要完成的內容。課前,每小組桌上擺放一個實際生活、工程中使用的千斤頂。兩課時的課堂教學由以下四個環節組成。

1.教學環節一:引入案例。

結合生活常識,由學生舉手發言,表述日常生活中千斤頂的用處,並說出自己最大的感受,並記錄到活頁材料中。教師播放千斤頂在生活及工程中實際應用的圖片和視頻。此環節通過引入來自生活的案例“千斤頂”,使課程內容變得通俗、易於接受,“問題式”教學方法,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每人分發一份活頁材料,使學生有很強的新鮮感。

2.教學環節二:趣味性遊戲。

以小組爲單位,開展趣味性遊戲。一人站立於千斤頂之上,另一人搖動手柄將其頂起,輪換操作,並將體會記錄到活頁材料中。遊戲中,教師提醒小組成員間互相配合。趣味性遊戲,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動手操作”環節,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動手操作”,能有效地鍛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小組成員間的協同操作,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合作意識。在此環節中,教師提醒平時不願動手、不願參與的學生積極投入到遊戲中去,明確告訴他們你纔是學習的主體,這種真正“以生爲本”的教學細節,能慢慢地消除他們排斥學習的消極心理。

3.教學環節三:自主探索。

此環節是核心內容,根據對千斤頂的初步認識,結合已學的課程知識,請學生親手繪製千斤頂的工作原理簡圖。此環節難度較大,可分步進行。根據學生實際繪製情況,分階段播放帕斯卡原理的視頻和千斤頂內部結構的視頻,逐步引導學生。在沒有提示時,很多學生幾乎沒有頭緒,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只能表示出已學過的幾類機械傳動的模式,但是觀看帕斯卡原理的視頻後,不少學生試着將大小油缸表達到示意圖中,但是對如何進油、如何復位等細節還是表達不清。觀看了千斤頂的內部結構視頻後,幾乎每個組都能總結出一幅工作原理基本合理的示意圖。教師請學生將小組討論、總結後的工作示意圖畫到黑板上,向同學講解其工作原理,並接受同學的提問。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記錄討論過程,總結討論結果,展示討論成果,都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在教師巡視過程中,教師關心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肯定他們的可取之處,鼓勵他們敢想敢做。每一位學生都會爲自己取得的進步和成果感到自豪。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

4.教學環節四:真實環境體驗。

創新教育論文 篇二

高職生源普遍基礎知識較薄弱,理解能力較差,自學能力不強,學習缺乏主動性。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講臺上講授、學生坐在下面聽,“填鴨式”的理論知識灌輸,教學效果並不理想。通過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圍坐一圈,是很好的課堂組織形式之一。分組圍坐的模式,有利於小組成員間面對面地互相探討、辯論、取長補短。每組選定一名小組長,一名記錄員。小組長是小組的總負責人,協調小組成員開展討論,對培養其積極性、責任性有積極的作用。記錄員負責將討論內容的要點記錄下來,不僅能培養學生勤做記錄、形成書面材料的良好習慣,也便於討論結果的總結、整理。每次課程更換小組長和記錄員,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體。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小組的成果展示及小組間的答辯、打分。每組請兩名學生上講臺,通過幻燈片、白板等將本組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進行必要的闡述,並由其他小組成員提問,類似於答辯過程。學生自我闡述、自我評價的課堂組織形式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而且能理清思路、開闊眼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組與組之間的辯論、評價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學生用活頁材料是教師根據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形式綜合開發用於引導學生開展課堂學習的文本材料,讓學生記錄各教學環節中的主要內容,如思考過程、討論結果、重要知識點、操作體會及相關內容。學生用活頁材料的應用,不僅能培養學生勤做記錄、形成書面材料的良好習慣,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用活頁材料,有助於增強課堂學習的目標性,並能對課堂學習過程起到很好的引導性,增強課堂學習的條理性。課堂結束,學生看到自己寫得滿滿的活頁材料,滿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這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內適當運用趣味性的小遊戲,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錦上添花的作用。具有啓發意義的小遊戲更能很好地鍛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啓發式教學的靈活運用是開展創新教育成敗的關鍵

遵循“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啓發式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關鍵。啓發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啓發、誘導、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啓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指導思想,有利於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1.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

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自身應牢固樹立啓發式教學的指導思想,這是啓發式教學是否能真正落實到具體教學的各個環節的前提。隨時考慮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儘可能地爲學生創設發現問題的情境,提出富有啓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各種學習能力。樹立終身教育思想,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提高終身學習的自覺性,積極參加各項科學研究項目、教學改革項目,通過培訓、繼續教育以及頂崗實踐,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形成基礎文化知識寬廣、專業知識紮實,又具備一定的職教理念的複合型人才,才能使自己始終站在科學發展的最前沿,真正承擔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歷史重任。

2.教學內容應及時更新。

根據課程相關新技術、新產品、新領域的發展,根據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師要及時根據擇優原則、擇新原則、適用原則、先評後選原則選擇合適的教材。對未及時編入教材的新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講義、圖片、實驗冊等紙質材料,設備、模型等實物資源,光盤、課件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在課堂內外作爲課程的補充和擴展,使學生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

3.課堂內開展啓發式教學。

在課堂內,教師應圍繞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開展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明確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理清思路,有目的性地在學生重難點知識上設置問題,啓發學生,並注意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爲學生打開思路,通過班上學生集體討論,相互補充,使學生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識。

4.注重創新型實訓環節的開展。

重視和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既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區別於普通教育的主要標誌。隨着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構建科學的實訓教學方案,形成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前提。在實踐教學體系中,教師應減少爲了鞏固理論知識而進行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實踐環節,如認知性、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應增加具體運用專業知識、技能於實踐,並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專業知識,增加使職業技能熟練化的實踐環節,如模擬性、操作性的實訓類型。教師應特別注重創新型實訓環節的開展。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主動創新爲主體是創新型實訓教學環節的主要特徵。

三、案例分析

以高職《液壓傳動》課程《緒論》內容爲例對創新教育的課堂實施作進一步闡述。不管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近幾年較爲流行的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方法,在高職《液壓傳動》課程中通常會安排約兩個學時來介紹液壓傳動的基本工作原理、特點和應用場合,即課程的緒論。在《液壓傳動》緒論的講解中,大多數教師選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千斤頂爲例,借用圖片、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講解帕斯卡原理,通過計算、推導,分析爲什麼人們可以通過較小的力舉起較大的重物。其實,以啓發式教學爲指導思想,這部分內容完全可以由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課前,教師設計一份用於《液壓傳動》緒論教學的活頁材料,明確本次課程的學習目的、需要完成的內容。課前,每小組桌上擺放一個實際生活、工程中使用的千斤頂。兩課時的課堂教學由以下四個環節組成。

1.教學環節一:引入案例。

結合生活常識,由學生舉手發言,表述日常生活中千斤頂的用處,並說出自己最大的感受,並記錄到活頁材料中。教師播放千斤頂在生活及工程中實際應用的圖片和視頻。此環節通過引入來自生活的案例“千斤頂”,使課程內容變得通俗、易於接受,“問題式”教學方法,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每人分發一份活頁材料,使學生有很強的新鮮感。

2.教學環節二:趣味性遊戲。

以小組爲單位,開展趣味性遊戲。一人站立於千斤頂之上,另一人搖動手柄將其頂起,輪換操作,並將體會記錄到活頁材料中。遊戲中,教師提醒小組成員間互相配合。趣味性遊戲,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動手操作”環節,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動手操作”,能有效地鍛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小組成員間的協同操作,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合作意識。在此環節中,教師提醒平時不願動手、不願參與的學生積極投入到遊戲中去,明確告訴他們你纔是學習的主體,這種真正“以生爲本”的教學細節,能慢慢地消除他們排斥學習的消極心理。

3.教學環節三:自主探索。

此環節是核心內容,根據對千斤頂的初步認識,結合已學的課程知識,請學生親手繪製千斤頂的工作原理簡圖。此環節難度較大,可分步進行。根據學生實際繪製情況,分階段播放帕斯卡原理的視頻和千斤頂內部結構的視頻,逐步引導學生。在沒有提示時,很多學生幾乎沒有頭緒,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只能表示出已學過的幾類機械傳動的模式,但是觀看帕斯卡原理的視頻後,不少學生試着將大小油缸表達到示意圖中,但是對如何進油、如何復位等細節還是表達不清。觀看了千斤頂的內部結構視頻後,幾乎每個組都能總結出一幅工作原理基本合理的示意圖。教師請學生將小組討論、總結後的工作示意圖畫到黑板上,向同學講解其工作原理,並接受同學的提問。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記錄討論過程,總結討論結果,展示討論成果,都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在教師巡視過程中,教師關心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肯定他們的可取之處,鼓勵他們敢想敢做。每一位學生都會爲自己取得的進步和成果感到自豪。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

4.教學環節四:真實環境體驗。

教師安排學生觀摩實訓室組裝完成的液壓缸系統和液壓馬達系統,並思考實際液壓系統和千斤頂的區別、液壓系統的工作方式、液壓系統的組成部分等問題。此環節讓學生帶着問題進行真實環境的體驗,不僅增強了對液壓系統的感性認識,同時更加明確了課程的學習對象和學習目標,對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很大幫助。通過和千斤頂系統的對比,這不僅有助於加深對液壓系統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時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都大有幫助。教師通過多種課堂的組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結合“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啓發式教學指導思想,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實現高職創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

創新教育論文 篇三

對於我國當前高校健美操的教學而言,所存在的主要爲問題就是教學方式傳統落後,教學內容守舊單一。雖然,近幾年來隨着我國教育制度的幾度改革,高校健美操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有了一定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教學質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改革的程度還是比較有限,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

1.1學生對健美操缺乏興趣

健美操是一個包含很廣泛的項目,它具體包含了大衆健美操、搏擊操、拉丁健美操、健身操等不同種類的健美操。依照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這些不同種類的健美操應該被獨立分開,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教學,但是在我國高校健美操的實際教學中,這些都統稱爲健美操,這就讓學生對於健美操沒有一個準確概念,缺乏對健美操進行學習的興趣。另外,由於一直以來高校對健美操的教學都不夠重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應付教學,沒有起到實質的教學效果,這更讓學生覺得健美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教學內容,而對健美操的學習不夠重視,嚴重影響了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正常進行。

1.2創新教育的應用程度有限

雖然在高校體育的教學中早就倡導創新教育,但是由於以往高校體育教學只注重競技類體育項目的教學,而不注重健美操等的教學,所以就形成了一種固定的體育教學模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示範,學生照做,然後教師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和講解,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了一個死板、固定的套路,沒有任何的靈活性可言。這種教育方式,在傳統的競技類體育教學中應用尚可,但是在靈活性要求更高的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該教學方式就滿足不了健美操對於教學的要求,如果教師不先對健美操的教學內容進行詳細講解,然後便講解,便引導學生去學習,學生很難理解健美操的動作,也無法對健美操的學習形成正確認識,影響學習效率。

1.3沒有系統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以高校競技類體育項目的教學來說,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和掌握情況都有一個系統的評價,教師可以通過這個評價,掌握學生的第一手信息。但是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學中,卻沒有建立系統的教學評價,現存的教學評價不僅缺乏系統性和應用性,並且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考覈的過程中極爲敷衍,沒有任何的含金量可言,根本發揮不會教學評價應用的作用。

2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創新實踐

2.1優化健美操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擁有足夠的興趣,才能夠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健美操的學習中,才能夠學好健美操。當前高校健美操的教學,之所以對學生沒有吸引力,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高校健美操的教學內容落後枯燥,沒有活力。因此,在進行創新教育的過程中,各高校應該對健美操的內容進行優化,剔除落後枯燥的教學內容,選取新穎、鮮活,富有熱情和激情,具有較強動感和時代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內容,以此來提升學生對健美操學習的興趣,爲提升高校健美操教學效率打下堅實基礎。

2.2創新教育,在學生在歡樂中學習

通過已有的創新教學實驗結果表明,只有教學模式從單純的模仿變爲自由創新,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甚至是對健美操創新內容進行改編的時候,學生纔會於教學模式的創新給予肯定,因爲在該創新模式中不僅學生的地位和價值都得到了肯定,其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揮,這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得到了歡樂。所以,在這種創新教育模式中,學生可以在歡樂中進行學習,並充分發揮自身的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學習效率,使高校健美操的教學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2.3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合作學習,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習效率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因此,在創新教育中,該學習方法被廣泛應用,高校健美操的教學,同樣如此。在高校健美操的創新教學模式中,除了優化教學內容之外,還應該促進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並通過合作的方式來活躍健美操教學的課堂氛圍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對所學的內容進行交流和溝通,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創新教育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實踐所具有的優勢

3.1有利於學生對健美操進行全面掌握

健美操是一項集教學功能、審美功能以及健身功能於一體的特殊教學項目,對學生各方面都有着比較高的要求,也使得學生很難對其進行全面掌握。而創新教育卻能夠有效解決該問題,助學生對健美操進行全面掌握。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學中應用創新教學,不僅能夠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對健美操的理解。並且在創新教育中,學生還能夠在學習的基礎上嘗試編排自己的健美操,而在嘗試編排健美操的過程中,學生就會不斷加強自身對健美操的理解,對健美操進行全面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夠成功編排出健美操。

3.2幫助大學生確立自信心

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應用創新教育,不僅能夠大幅度提升高校健美操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幫助大學生確立自信心,這對大學生的成長具有極爲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利用創新教育對高校健美操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也會得到充分發揮。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對所學進行融會貫通,編排屬於自己的健美操,並且如果所編排出來的健美操能夠得到師生認可的話還可以爲學生提供表演的舞臺。例如,在學生舉行的活動或者是學生之間自己舉行的活動中進行表演等。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的成果得到認可,使學生的價值得到肯定,進而增強大學生的自信心。

4結語

健美操教學一直是高校教學中存在的主要教學問題之一,不僅教師的教學效率低,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也缺乏應有的興趣,學習效率低。因此,爲了能夠同時提升高校健美操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各高校開始嘗試在健美操的教學中應用創新教育,並取得了不錯的應用效果。

創新教育論文 篇四

關鍵詞:國中生;體育;創新

新課改提出國中教育要側重素質教育,體育教育作爲國中階段的重要課程,更需要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體育與其他學科不同,具有極爲鮮明的自身特性,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機會以及廣闊的活動環境,這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當前的國中體育教學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國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具有創新精神,不斷改進體育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本文將從師生關係、情境教育、現代化技術、拓展實踐和教學方式五個方面具體闡述國中體育創新教育策略,希望爲體育教學提供幫助。

一、積極開展體育教學互動,確保師生關係和諧融洽發展

在傳統的國中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着以體育教師爲中心、以學生爲從屬的現象。這樣的教學使體育課堂變得單調和枯燥,也使學生喪失了對體育的學習興趣,甚至對教師產生牴觸情緒。改善師生關係也成爲新課程改革的焦點問題之一,新課標提出:體育教學應該把國中生作爲課堂的主人,體育教師應作爲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尊重學生的想法,在平等互信的原則下開展課堂教學,通過互動交流實現師生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從而達到共同進步。每次體育課我都會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由鍛鍊時間,並且積極參與到學生之中,與他們一起進行體育鍛煉。在給學生講籃球規則的時候,我會帶領學生到籃球場進行實地演練,在學生實踐中進行動作和規則的講解說明,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二、創設高效的情境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努力創設開放、高效的體育課堂情境,使國中生在體育課堂上既能鍛鍊身體,又能掌握體育知識,已經成爲廣大體育教師普遍關注的新課題。創設課堂情境要以學生爲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調在學生身體鍛鍊過程中進行素質教育訓練。比如在對國中生進行耐力跑的訓練時,爲了使學生儘快融入到體育課堂中並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我創設了趣味性的課堂情境,例如“重走長征之路”的長跑比賽,不僅激發了國中生的積極性,而且能使學生從心理上提高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促進體育教學內容的協調發展

社會發展越來越傾向信息化和現代化,便捷的科技給學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國中體育教學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效地彌補了傳統體育教學的弊端,實現了體育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比如在體操教學中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僅可以輕鬆地把高難度動作分解學習,也能夠讓國中生加強對體操動作的掌握。在國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必須積極掌握當前課改的發展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體育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欣賞各種比賽場景,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所在,從而產生積極參與的情感體驗。

四、教學注重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

國中體育新課程理念強調“體育教學中運動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和“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髮展”,體育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思路,增強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通過教技術使學生掌握健身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最終達到育體和育心的目的。爲了激發國中生的創新精神,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我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針對雨天雪天學生無法正常做課間操,增加了室內操項目。國中體育還要拓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比如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爬山,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在爬山過程中不僅可以鍛鍊國中生的耐力,還可以鍛鍊國中生的肺活量以及腿部肌肉等。

五、改進傳統體育教學方式,爲學生樹立創新的學習理念

由於長期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國中體育課一直以來都被認爲是“副科”,得不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這就需要體育教師積極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因材施教,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教師要注重示範在教學中的作用,將示範動作做到標準規範,這樣纔會有利於國中生了解動作的要領和方法,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技術動作概念。比如在教學生前滾翻的時候,我會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四方磚和足球滾動時的不同用力情況,讓學生明白前翻滾時要儘量減少阻力,使自己的身軀緊縮成一個圓形。接着我再給學生進行正確地示範,並讓學生去嘗試各種方法的前滾翻,總結出正確的前滾翻方法。

作者:呂有宏 單位:甘肅省山丹育才中學

參考文獻:

[1]韓明建。試論國中體育創新教育[J].讀寫算:教研版,2013(17).

創新教育論文 篇五

語文教師要多組織課外活動,以多樣化的、有效的方式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創新教育需要與學生的班會活動和團隊活動相聯繫。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活動來提高創新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文章有新的理解,產生新的想法。語文課外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其羣衆性、實踐性和趣味性等特點決定了它對青少年學生具有極強的吸引力。由於課外活動內容新穎、形式活潑,又是獨立自主地開展,因此它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活動課中,學生能夠逐漸加深對生活的認識,逐步學會運用語文知識。如在詩歌朗誦、作品討論、藝術演出、影視欣賞等活動中,他們主動體驗種種情感,認識各種生活現象,提高了審美能力和欣賞文藝作品的能力。此外,學生在活動中能夠掌握許多再現美與創造美的方法,充分發揮潛在的創造才能。再如,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學生辯論會等,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教師及其他外請人員地位平等,大家隨意交流、熱烈辯論,這種自由寬鬆的思想交流氛圍,常使學生超越教師,對某些問題提出新觀點和想法,即使有些觀點和想法還顯得幼稚,但對他們來說已屬難能可貴。學生參加這樣的活動,能拓寬思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能夠產生創新的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創新意識

(一)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教師的“一言堂”變成“師生共同活動”的場所。爲了有效地實施開放性的課堂教學,語文教師需根據現有條件組織課外實踐活動,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比如,教師可根據時節組織不同的活動,春天讓學生去郊外踏青,冬天下雪的時候,讓學生去打雪仗、堆雪人。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與情感體驗以後再去學習課文,思維會更加活躍,理解將更加深刻。此外,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引進具有時代性與教育意義的時事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有益於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還可以使學生享受創造之美,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積極評價,激勵創新

學生的知識、技能需要得到表現與認可,從而體驗成就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或者學習活動作出評價,或指導學生相互評價。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教師主要就學生的心理品質與個性發展給予評價。教師尤其需要注意學生具有創新性的成果與活動,並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表揚,鼓勵學生的奇思妙想與標新立異。教師的肯定與讚揚對學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增強學生創新的決心。如此,學生的創新能力將得到最大程度的鍛鍊與提高。

三、結語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實施創新教育,使學生學到應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論文 篇六

教師要學會全面分析每一位孩子的表現,結合他們的特點對其給出全面的、正確的、客觀的評價。然後在教學中從這些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出來採取一些適宜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獨特思維能力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思想結晶。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個性並且得到相應的發展。記得有一次,我運用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音符圖片來裝飾了我們的教室,第二天學生來到班級中就特別興奮的談論了起來,有的孩子說像蝌蚪、有的說像像氣球、還有的說像勺子等,我聽後感到特別的驚訝,因爲在我們的隱形和思維中這些音符就像是豆芽,再也想象不出其他的物品。就是這件事情啓示我在以後的教學中不再固定幼兒的思維,要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有意識地培養這些孩子的創新意識,並且要對孩子做出的回答給予相應的肯定和鼓勵,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有效地保護好幼兒剛剛萌發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正確看待幼兒教育工作的職業和角色,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順利完成教育工作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要把自己掌握的已有的知識全部都無私地傳授給學生,因此我們總是會說教師是世界上最無私的職業。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快速變化,教師的責任和工作不再是簡單的進行知識的傳播,而是要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扮演着很多角色。如教師要做一名出色的組織者,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教師還要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管理學生有序地進行探索和學習活動;同時教師還是協調者、決策者和激勵者等。爲此現代社會中的教師應該讓自己得到全面充分的發展,確保自己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多種身份和角色融於一身,爲幼兒教育開展創新教育提供最有利的保證。也就是說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不一定有知識、學歷高的教師就一定能夠勝任或是說很出色的完成任務。在幼兒園中順利的開展教學活動,不僅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知識和教學技能,還需要擁有足夠的耐力和高尚的道德精神,在教學的過程中爲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想要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要爲學生做出榜樣。以身作則,用自己的真實的行動來感染和打動學生,爲此幼兒教師必須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熱愛自己的事業,對自己的言行有責任感,對待學生要有足夠的愛心,並且尊重幼兒們看似很離奇的想法,運用各種教學方式逐漸引導和培養學生,讓幼兒們能夠建立敢於創新和探索的精神,對自己充滿信心。

三、教師要爲學生創造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幼兒園中的孩子年齡都十分小,他們沒有很強的判斷能力。在幼兒園中能否可以開心快樂的學習和生活大部分都是憑藉着自己對周邊環境的感受和喜愛程度。如果孩子能夠在比較自由和歡快的環境中學習和玩耍就會十分喜歡,反之如果教師的限制太多,氛圍十分沉悶,孩子就會特別想要擺脫,不願意在這裏學習和生活。由此可見,周圍環境對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影響之大,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特別關注自己班集體中的環境和氛圍,用盡自己的所有辦法來爲學生創造一種比較寬鬆、自由和友善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讓學生能夠在班集體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給幼兒們建立一種信任、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有效地激勵幼兒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來。

四、敢於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模式並不是一層不變的,雖然那些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有它自己的優勢和特點,但是由於社會的不斷髮展和前進,那些“古老”的模式也就無法再吸引學生的眼球,無法順利地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爲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教師們,就要放開自己的膽子,在新的教學理念和思想的指導下,敢於探索和創新出新型的教學模式,將新的科學技術和科技產物適宜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以這種新穎、有趣的模式和形式來激勵學生,增大幼兒學習的動力。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遊戲式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幼兒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興趣;通過動手操作的形式來增強幼兒的體驗和情感;通過討論的方式來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等。從而力爭在教學中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幼兒。

五、總結

創新教育論文 篇七

[關鍵詞]中職院校;舞蹈教學;創新教育

舞蹈作爲一種肢體語言的情感表達,有提升身體素質、塑造形體、陶冶情操的作用。近年來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作用下,更多學生加入舞蹈專業的學習中,通過肢體形態的塑造達到品格的陶冶與自身氣質的提升。中職傳統教學模式,更多的是以專業技能的培養作爲學生的發展目標,舞蹈教學方面也是如此,使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動力與創新力,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其今後的學習成長十分不利。因此,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十分必要。

一、中職舞蹈教學的現狀

中職學生的舞蹈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活躍度差,對教學內容的興趣程度也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都較爲傳統。導致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對學習的積極性很低,師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教師更加註重學習技巧的教授,沒有正確認識到舞蹈教學的內涵。因此,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效果一直以來都不很理想,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有待端正。

二、中職院校舞蹈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更新舞蹈教學的教學觀念。隨着近年來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各大院校對舞蹈教學也更加關注。中職教育中的舞蹈教學,不僅擔負着對學生動作技巧的傳授,還包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改善傳統的教學觀念,使用多媒體技術增加課堂內容,對舞蹈教學整體目標的提升有着現實意義。重視舞蹈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認識到舞蹈教學的素質教育意義。在當前素質教學的環境下,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將學生作爲課堂教學的主體。另外,教師應在關心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更加註重通過舞蹈動作抒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達到身心舒緩放鬆的目的。(二)完善中職舞蹈教學內容。中職教育之所以效率較低,不僅是因爲守舊的教學方式,過於單調乏味的教學內容也不利於學生積極性的提升。所以,在中職院校的舞蹈教學中,教師在開展舞蹈展示動作和肢體動作的同時,也可以應用多元化的形式豐富課堂內容,例如芭蕾舞、民族舞等學生更加感興趣的教學。或是通過播放名家的舞蹈視頻,讓學生在觀看中體會舞蹈意境表達的情感,感受不一樣的舞蹈韻律。通過欣賞名家舞蹈動作,激發學生對舞蹈學習的嚮往熱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新意識,增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改革中職舞蹈教學模式。首先,教師應對學生的舞蹈學習基礎充分進行了解,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避免學生因自身基礎過差跟不上教學進度情況的發生。另外,對於舞蹈基礎十分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使用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從基本的舞蹈動作入手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再逐步提升難度提升。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耐心指點,也可以運用幽默的語言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在較爲輕鬆的學習環境中完成舞蹈動作的學習,並積極投入課堂教學的訓練中。其次,學生熟練地掌握舞蹈動作之後,教師再對具體動作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完成一系列的連貫動作記憶。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舞蹈進行大膽的想象創新,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動作的掌握程度,也能幫助學生樹立舞蹈學習的信心。最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舞蹈教學。由於在舞蹈教學中,每一肢體動作都需要教師進行分析指點,因此僅僅依靠教師自己給學生展示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就可以藉助多媒體將動作慢放、回放、詳細地展示每個動作,讓學生進行反覆的對比觀看,對技術要點、面部表情進行深入分析,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而不斷規範提高自己的舞蹈動作。

總之,作爲中職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舞蹈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保持教學目標和創新教學的互相配合,進而不斷調整更新教學策略,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讓學生髮展成爲多方位發展的優秀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作者:葉秋紅 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王賽。中職舞蹈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6(14):200.

[2]王筱涵。探究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閱讀版),2016(2).

創新教育論文 篇八

一、突出主體,激發學生創新活力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視爲教學的附屬,被動的參與者,機械的記憶者,使得學生只是在一味地接受知識,根本沒有獨立思考與思維的機會,也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這導致學生主體地位缺失,被束縛在固定的思維模式之中,使得學生失去了自身的個性與活力,其巨大的創新潛能被壓制。要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必須要確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創新的活力。這樣,學生才能展開一系列積極而主動的思維活動,從而去發現、去創造。

1.建立平等師生關係。

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將教師與學生置於對立面上,學生處於被壓制、被管理之中,沒有絲毫的自主權與選擇權,一切都是在按照教師的主觀意願展開,學生並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何談創新。爲此,教師必須改變對立的師生關係,建立平等、和諧而融洽的師生關係,不因學生小而全權代替,而是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與學生成爲平等的學習者,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展開教學,成爲學習真正的主人,全面參與到探究中來。這樣,學生纔有了創新的基礎。

2.營造民主教學氛圍。

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到教學中來,還要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與思維,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讓學生不要迷信書本與教師,而是能夠勇敢地提出不同的見解與感受。民主的教學氛圍才能讓學生產生一種無拘束、不畏縮、暢所欲言的健康而積極的學習心理,將學生從種種束縛中解脫出來,解放學生的雙手與大腦,激發學生的靈感。這樣,學生纔能有所創新。

二、強調個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學生是鮮活的生命,他們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與思考方式,有着鮮明的個性,在教學中經常會提出許多看似與教學無關的問題或是不尋常的觀點。這些在以往的教學中被視爲與正常無關而備受教師

的壓制,使得學生的個性受到抹殺,只能讓學生成爲機器。素質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

1.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學生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嚮往與好奇。只有當學生心中產生困惑引發認知衝突時,才能在好奇心與求知慾的驅動下展開主動的思維認知與積極的探究活動,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爲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鑽研教材,巧妙運用提問藝術,以問題爲切入點,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具體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以問題來誘發學生探究動機,啓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可使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中展開主動探究,使學生勤於觀察、善於發現,並能培養學生不盲從、不唯上的良好品質,增強學生的批判意識。

2.訓練學生求異思維。

學生有着明顯的差異性,在思考問題時角度不同自然也會得到更多不同觀點。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每一個教學契機,小到一個標點大到篇章分析,都要引導學生進行多向思維,讓學生各抒己見,不求觀點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注重實踐,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1.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

我們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爲學生提供更多親身實踐的機會。如可利用課前的幾分鐘進行自由會話與演講,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來開展學生主體活動,如朗讀、討論、表演等,也可以進行專題討論,還可以開展比較性閱讀等。以豐富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2.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學習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傳統教學以教材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這樣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只有將教學延伸到寬廣的生活空間,加強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不斷地接觸外界新鮮事物,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聞,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更活躍,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開展社會調查、報告會、訪問等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這樣更能培養學生勇於開拓與拼搏的精神,讓學生關注社會、思考人生。這樣才能在促進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使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創新意識得到增強,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從而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四、總結

總之,我們要將創新教育貫穿於語文教學的始末,以創新觀念來指導教學實踐,引導學生勇於創新,善於發現,引導學生富有創造性地展開學習,從而使學生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孔愛花 單位:河北省寧晉縣實驗初級中學

第二篇:國中體育教學創新教育分析

一、創新教育在國中教育中的社會性作用

“創新”對於體育教學來講,有深刻的發展意義,一方面,體育運動模式、行爲內容不改變的話,怎樣追求“更高、更快、更強”,培養優秀素質的體育人才,是創新教育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另一方面,國中教育中體育教學的影響力不是很強,如何讓體育教學被學生青睞與喜歡,也是廣大國中體育教師要突破的工作難題。現階段,學生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會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學習中,而忽視體能訓練,甚至於有的學生會放棄掉自己所有活動的時間,躲在教室裏學習。這一學習趨勢,讓國中學生的體能素質嚴重下降。爲解決“應試教育”存在的弊端與不足問題,國中學校紛紛將關注點集中於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上,希望憑藉體育教學的影響力,把學生的目光轉移到體育活動、鍛鍊上,並通過科學、優質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體能素質,達到強健學生體魄、運動能力的教學目標。

二、落實、推進國中體育教育的對策與辦法

1.豐富教學資源

國中體育理論知識並不多,所以在軟件方面,體育教育的資源並不豐富,要想讓國中教育變得耳目一新,展現創新特質,豐富教學資源是必要前提。一方面,依靠網絡資源優勢,結合國內外、示範學校教育模板等先進資料,總結、提升、優化自身教學資源,如:安排體育教師到外學習,購買、收集具有創新教育思想的教材與資料,按照不同年級和學期,把教學資源轉變成以學生學習心態、能力、素質爲基準的教學課程,而不是爲教育而教學。另一方面,教師也可帶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挖掘體育運動中的創新元素,如:讓學生動手製作乒乓球拍、足球、跳繩等運動器材,並運用各自的工具進行體育比賽,把並不是專業的體育器材帶到教育中,雖然會影響教學效果,但卻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學生的參與性。總之,教學資源的豐富體現在方方面面,只要有利於吸引、延展學生目光,任何有關於體育運動的教學資源都可以被合理應用,這需要學校、體育教師協作努力,構建教學平臺、創造教育條件。

2.創建營造新的教育環境

教育環境會改變學生學習心態和運動能力,爲此,教師應設置特殊情境,把體育教學的課堂變成一個具有新奇創意、體育激情的活動現場。首先,儘可能選擇戶外運動,即便在理論知識教學時,也要採用半課堂、半活動的方式,因爲學生在室內坐着學習久了,會渴望到室外活動,如一如既往的在室內教學,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樂趣;其次,教育環境要有侷限性,爲保持整個學生團隊的整體性和統一性,要摒棄“自由活動”模式的教學,採取以比賽、情景表演、運動技能訓練等爲主的活動方式,把學生圈定在固定體育學習框架內,並依靠教學要求和任務,促使其團結、協作,如此一來,學生不但可以在教師的控制範圍內活動,還能有範圍意識,時刻注意到自己身在體育訓練、活動中,要保持步調一致,不能輕易掉隊,從而更加專注、認真的參與活動。一系列環境設置手段,雖然不能直觀的表現教育環境的影響作用,但卻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體育教學從量變與質變的教育影響。

3.發揚學生體育個性

不同學生愛好的體育項目、活動不同,如男生喜歡球類運動,足球、籃球等,女生喜好行爲不激烈的運動,乒乓球、羽毛球等,也可能不存在“普遍性”。爲此,在創新教育時,可引入“針對性”教學策略,在教育之初,便將學生分好“隊”,讓學生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以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之差別分類,打亂以班級、年級爲單位的學生隊伍,使其根據自身愛好學習,充分發揚學生的體育個性。在興趣的促進作用下,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積極的參與活動,教師亦可將更深層、更系統的體育技能傳授給學生,實現“一專多能”的體育素質培養計劃。

三、總結

總而言之,創新教育的思想趨向是科學的,它不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還能拓寬培養體育人才的有效路徑。教育改革不是目的,改革後讓教育充分發揮其社會影響作用是關鍵,爲此,廣大體育教師都應遵循創新原則,把人才培養當做己任。

作者:章昆 單位:古縣渡中學

第三篇:國中體育創新教育模式分析

一、國中體育的教育現狀分析

(一)學校及教師忽視體育教育

雖然已施行教育改革,但是應試教育的思想依然佔主導,爲了追求更高的升學率,學校及教師對體育教育不夠重視,甚至剝奪了學生上體育課的機會,佈置了更多的學科任務,學生爲了完成文化課的課程,不得不佔用更多的體育課時間來學習。有的國中學校雖然設置了體育課程,但是由於師資力量的短缺,體育課已演變爲“自由課”,體育教師本身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使得體育教學質量日趨下降。

(二)教師無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目前的體育教學依舊採取傳統的教學模式:集合—示範—模仿—解散。傳統的程序化教學使得學生得不到重視,硬性地跟隨教師的教學流程,使得學生被動地接受,而不是主動學習。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爲了配合應試教育,體育自然也是採取考試考什麼,體育教師叫什麼的情況,體育教師沒有創新性。不僅阻礙了國中體育創新模式的開展,達不到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同時也抑制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創新體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積極改變教學模式

創新體育教育模式就必須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轉換教學方法。首先是對教材的有效利用。對於體育教學來說,教材是輔助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的知識,有效的結合各種外界資源,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要結合實際的訓練,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其次要從教學內容上要有所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看上去很豐富,技術性也很強,可以不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創新體育教育模式要求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從瞭解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投其所好”,教學內容上更多地融入一些國中生喜歡的內容,只有抓住學生的喜好,才能更好地展開創新教育模式。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的時候不應過度地灌輸理論知識,要採取勞逸結合的教育方式,通過一些創新性教學內容的融入,使學生更願意學習。最後教學方式至關重要,很多時候學生是喜歡教師的教學方式纔會喜歡一門學科,體育教學更是如此。教師教學思路力求大膽、創新,靈活多樣,富有創造力的課堂會使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因此,改變教學模式對實現創新體育教育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有效利用周邊資源

創新教育相對於傳統教育有更多的優勢,合理利用有效的物質資源能夠更好地開展創新教育。開展創新教育離不開對體育器械及周邊資源的運用,比如說要訓練學生的靈活性及反應能力,組織一些跨欄比賽,搖繩跑圈比賽。不定時安排一些球類訓練或比賽,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三)巧妙運用“遊戲”教學法

國中生的天性就是愛玩,單純的講授理論知識顯得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展開創新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國中學生愛玩的天性,教學過程中更多地融入遊戲法,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也能讓學生在玩時吸收知識,更好的理論聯繫實際,樂於學。例如,學生喜歡玩籃球,在風和日麗的週末組織一場籃球比賽,教師先將籃球的基本技巧及方法傳授給學生,然後讓學生再打比賽的時候運用剛剛講授的技術。評分規則:由投籃分數和技巧分數兩部分組成,比賽過程中運用課堂講授技巧次數多的可以加分。學生通過比賽不僅能滿足他們玩的需求,而且很快能將籃球的技能掌握。豐富的體育遊戲模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愛,保證鍛鍊身體的同時完成教學內容,進而有效地開展創新體育教育。

(四)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力爲根本

有效展開創新體育教育需要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對一件事情有興趣時,總是能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是從內心裏想要去了解,而不是被動的學習,達到的學習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師通過對學生的鼓勵,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加以優化,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體能測試中,七年級(3)班的謝同學,在體育課上表現非常積極勤奮,主動參與教學,並且通過不懈的努力已經有所進步,但是由於自身肥胖原因,1000測試時還是沒有達到考覈標準。我並沒有直接批評他或指責他,因爲我看到了該學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並不能因爲自身肥胖而打擊他勤奮向上的態度。我同樣給予他及格的分數以茲鼓勵,不僅能夠保持該學生積極的態度,也能讓他更加發奮圖強。在展開體育教學過程中,對於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很重要,適當給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配合創造性的教學氛圍,對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不要遏制學生大膽的想法,要加以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和尊重,在體育鍛煉中實現創造性的突破。

三、總結

創新教育論文 篇九

1.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創新氛圍可分爲課內和課外

課堂教學是科學教學的渠道,教師應該爲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機會。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針對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師生共同探討。既可體現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原則,又可以讓學生始終在一種積極的情緒之中,主動、活潑地參與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課外爲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內產生的一些問題,能夠在課外解決,如實驗室在課外活動時爲學生開放,或組織一些課外發明小組等。

2.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

正確的教學方法不應讓學生不伸手即可摘到桃子,而應讓他們只有跳起來才能摘到桃子,讓學生的身心發展從現有水平提高到最高階段,讓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例如,在講“滑輪”一課時,在講完定、動滑輪的優、缺點後,讓學生組裝一個既省力又能使工作方便的輪滑,從而讓學生的創造“火種”燃燒起來,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二、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創新精神

1.質疑問題的精神

自然科學包羅萬象,豐富多彩,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自然的奧祕,發展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探索性思維。如,在講“電磁鐵”時,學習電磁鐵性質,有的學生彙報實驗結果時說自己製作的電磁鐵能吸起四個大頭針,有的能吸七個……這是爲什麼?教師這時引導他們比較各組的電磁鐵構造有何不同,實驗的方法有什麼不同,有的同學說可能和電池的數量有關,有的說可能和線圈匝數有關,然後教師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從而也把內容引申到電磁鐵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自己動腦提出問題,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

2.開拓求實精神

人在實踐活動中,必須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例如,在講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時,學生只有持着認真細緻、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測出水的準確溫度。在講“雷電”這一課時,美國科學有富蘭克林冒着生命危險捕捉天空中的電,體現了科學家不怕困難,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增強了學生尋找自然規律的信心。通過實踐發現,培養創新學習興趣,激發創新意識,訓練創新意識,訓練創新能力。有利於學生更大的限度參與到學習之中,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中,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創新教育論文 篇十

一、加強目標設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國小語文教師在每堂課上都要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應當有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情感與價值、過程與方法。新課改後,國小高年級語文在目標設計上更加註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法指導,以及要對學生的價值觀和情感進行正確引導,從而使國小生在語文學習中能夠通過語文課本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國小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當注意對應用語文課本中內容的感染作用。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一課中,可以設計以下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學生要能夠掌握課文中的生字,會讀,會寫,並且要會對生字進行簡單的應用,對課文的含義能夠有一個初步的瞭解。(2)能力目標:學生要學會正確使用課文中的生詞。(3)情感目標:使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的深層含義,使學生意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保護地球的重要意義。《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情感目標,國小生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一篇課文讓孩子意識到環保、保護地球的重要意義,遠比第一個知識目標的意義更大。所以,教師應當認真分析“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這句話,讓學生意識到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提高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所以,國小語文教師,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精細設計實現教學目標。

二、以人爲本,注重實踐,張揚個性

國小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在創新上的意識,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了一種定性思維,創新意識經常被牢牢的壓死。創新教育的實施,必須使這種被動教學方式被打破,教學要以學生爲中心,挖掘學生的潛在能量,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師的培養下,能夠得到提升。而這一切開展都需要教師具有創新意識,因爲許多時候,學生的創新意識來源於教師的創新意識。在創新教育中,還需注重實踐。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合理的轉換爲創新能力。如果沒有實踐,學生的創新精神將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消退。因此,國小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彰顯自我的才能,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而且可以充實學生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例如通過《養花》一課,學生將會懂得一些關於養花的知識,但是如果沒有實踐,那麼不久後學生將會將掌握的知識都忘掉,因此,在課程結束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養自己喜歡的花,這樣不就增加了學生的課外生活,而且使學生能夠更加熟練地掌握書本中的知識,通過實踐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張揚個性,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個性會影響人的內隱活動和外顯行爲。個性也被人們稱爲心理行爲上的動力源泉。在國小生階段,個性能夠使學生沿着一個積極的目標進取,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夠快速的轉變爲創新能力。

三、拓展知識,創新解疑

語文課本畢竟只是一個語文教學的示範本,如果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僅僅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學習,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說顯然存在很多不足。在進行課本學習結束後,應當讓學生對類似的文章閱讀進行擴展。類似的文章的選取應當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一些高深的文章並不適合國小生閱讀,同時拓展的文章和課文之間應當具有相同點,便於學生對文章中的知識進行理解。這樣,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知識得到了鞏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量。例如,在完成《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的教學後,教師可以相應的讓學生閱讀一些優美的童話故事。在對文章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閱讀《灰姑娘》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文章進行大聲閱讀,更深一層的瞭解童話故事的含義。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要提高學生的自動探究能力,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生字、字義等,教師應當提醒學生在自我研究過程中,如果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應當進行標註,然後會有“親友團”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應當留有7-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黑板上提出自己在自行探究中存在的問題,然後由學生進行分組探討,作爲遇到困難學生的“親友團”,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解決問題,如果存在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再對問題進行解決,這樣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國小高年級語文教學創新教育工作要在多個方面體現,合理的教學目標,以人爲本的教學方式,加上適當的知識拓展,可以使學生成爲課堂上的主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國小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保護學生創新思維的不流失,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抒發自身的情感,實現語文創新教育。

作者:劉慶海 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冶力關鎮池溝國小

第二篇:農村國小語文課堂教學創新教育

1確立教學目標

要達到創新教育目標,就必須制定一個明確的、具體的教學目標。確立這種教學目標的策略,主要是着眼於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個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主要是使教學具有以下三種性質:

1.1發展性

發展性教學的宗旨,是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它重視學習過程,尤其是思維過程和語言實踐,擴大學生的思維範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2主體性

主體的發展只有通過主體的能動的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因此,主張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維學習方式,並要在遵循語文教學規律的同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識能力安排教學程序。它也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認爲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條件和根本保證;但它同時認爲,“主導”不是“主宰”,反對像傳統教學那樣,教師完全以權威者的身份和冷冰冰的面孔對待學生,要求師生平等、教學民主,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

2發展學生的個性

我們少數民族地區忽視了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甚至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而學生的創新求變、靈活多樣、具有個性化恰恰是滋生創造力的土壤。“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爲本”的根本目的,是使素質教育作爲一種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身需要,並使之得以充分的發展和展現。爲此,必須採取以下兩種策略來發展學生的個性:

2.1培養創造性個性傾向

我們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好奇、進取、探究、專注、自信、堅韌、自制、敢於挑戰和冒險心理品質,培養學生創造性人格,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和前提。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奉獻精神、服務精神。

2.2採用個性化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應注重學生的不同認知方式和個性特徵,由此從適應學生的不同認知方式和個性特徵來調整教師自己的教學策略,將正確的知識和觀念內化爲學生自己的知識系統和觀念系統。爲此,教學要求既要有統一性,又要有靈活性,這種靈活性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即:教學目標分層、課堂訓練分層、作業練習分層、個別輔導分層、學習評價分層。這種分層教學,既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讓學生充分地披露靈性,展現個性,發揮主體作用。

3激勵學生思維

應試教育下的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常規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指提供新穎的、有價值的成果的思維。因此,素質教育下的課堂教學應當在培養學生常規性思維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也是創新教育的目標之一。爲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策略來激勵學生的思維:

3.1培養批判精神

人的思維是受觀念支配的。在美國,各個學院乃至整個社會最忌諱因循守舊,崇尚標新立異的創新精神。而我國國小生的傳統教育是被動性的教育,“唯書”、“唯師”成了提倡和獎勵的標準,他們缺乏批判質疑的精神。學會批判是學會創新的前提,沒有對現有知識的批判,便沒有知識的創新。因此,教師一方面要保護和鼓勵學生的批判精神;一方面要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鑑別知識,將批判精神有機地融合到知識的傳授過程之中,這樣纔有可能將知識變成創新的源泉;一方面還應當讓學生學會將批判精神建立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之上,不故弄玄虛。

3.2引導質疑問難

問題是創造之源,疑問是創造之母。教師要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鼓勵學生主動地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或於平淡無奇之處生疑,或於深層蘊意之處生疑,或於新舊比較之處生疑……“真正做到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朱熹語)。教師要以學生的問題來組織教學過程,創設問題情境,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樂問和善問,在提問和答問的過程中迸放出思維的火花。

3.3鼓勵標新立異

標新立異是一種創新,它蘊藏着靈性和創造。而傳統的教育思想則要求學生中規中矩,服從教師,服從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的一般是求同思維的訓練。爲此,教師應該教育和鼓勵學生破除“唯書”、“唯師”的傳統觀念,對學生進行求異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善於標新立異。

4開放課堂教學

要實現創新教育,就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所形成的“以書本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的封閉狀態,實行開放性教學,使學生主動和諧、生動活潑的發展。制定開放性教學的策略,主要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4.1更新教育觀念

教師必須明確,教育需要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爲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養創新能力爲衡量教育成敗的最高標準。針對“三個中心”,教師要有現代的教育觀念,實行由“以書本爲中心”向“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爲中心”的觀念轉變,由“以課堂爲中心”向“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中心”的觀念轉變,由“以教師爲中心”向“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爲中心”的觀念轉變,牢固樹立正確的教材觀、學生觀和教師觀。

4.2開拓教學內容

現今的語文教學,有的教師是“教教材”,就課文講課文,而不是“用教材教”,教學缺乏應有的廣度和深度,這樣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教學是要憑藉教材,但又不能限於教材,而應該超越教材。以“超越教材”的方式來開拓教學內容。主要的方式有以下三種:將課外讀物與教材內容有機地聯繫起來;將相關學科與教材內容有機地聯繫起來;將社會生活與教材內容有機地聯繫起來。

4.3拓寬教學空間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但不是惟一的陣地。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求知領域的廣泛性、社會生活的多彩性要求我們必須拓寬教學空間,創設開放的、多維互動的教學空間,爲創新教育提供“硬環境”。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從一個封閉的空間走進一個令人大開眼界的領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5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策略是實現創新教育目標的關鍵。以上從“確立教學目標”、“發展學生個性”、“激勵學生思維”、“開放課堂教學”這四個方面論述國小語文課堂教學創新教育策略,旨在從改變教師觀念、發展學生個性和改革教學方式等方面來解決目前課堂教學實現創新教育所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從而將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落到實處。

作者:蔣力森·庫斯馬地爾 單位:精河縣大河沿子鎮第一國小

第三篇:國小音樂教學創新教育

一、營造音樂學習氛圍

一個好的音樂教學氛圍要靠老師主體把握,所以說老師要做好帶動作用。在課前認真做好備案,知道自己在課上要講什麼,這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哪些東西。課上儘量用幽默的語言授課,使學生願意聽,自己也樂意講。在課堂上要與學生互動起來,尊重學生對某一知識的看法、觀點,對學生多加鼓勵。同時可以進行一些音樂小遊戲來帶動課堂的學習氛圍。

二、將音樂教學與其他文化相聯繫

藝術是相通的,它不僅侷限於某一門學科。音樂作爲藝術的具體體現,它與許多文化相關聯。音樂的音符是跳動的數字,音樂中的歌詞是優美的語言,音樂的創作背景、深層內涵更是對歷史的表達。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不能因爲是音樂學科就只單單進行音樂教育,這樣的教學只能是枯燥乏味的,一定要在教學中把其他學科的文化知識融入進來,這樣既增添了趣味性,又充實了學生的文化知識。

三、將器樂融入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