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多篇)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多篇)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一

本着圍繞幼兒園中心工作,堅持以人爲本,逐步改善現代化教育條件,優化育人環境,紮紮實實做好信息化教育工作,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發展。我公司認爲幼兒教育信息化重點是在學校安全管理信息化、教學過程信息化、家校互動信息化三個方面。下面對着三個方面做重點項目建設討論。

一、學校安全管理信息化

幼兒好奇好動,愛探索,生活經驗貧乏,自我保護能力差,是社會成員中最脆弱、最易受到傷害的弱勢羣體。因此幼兒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1、平安寶寶系統

如果想切實保護未成年人安全的話,對監控設備的單一應用是絕對不夠的,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統,纔有可能更爲立體的保護孩子們的安全。幼兒園平安寶寶系統是爲了方便幼兒園對家長接送兒童的管理,確保兒童能安全上、放學,不發生意外而設計的系統。該系統將視頻監控、門禁控制、身份識別的功能有機結合,實現相互之間的聯動,使各個系統的功能實現互補,有效起到了身份識別和安全防範的作用。

中國幼兒園的封閉式教育造成了幼兒園的神祕,幼兒不準確的表達造成家長誤解。通過平安寶寶系統網站平臺,進行學校安全信息管理與公示,並將校園監控圖像實時展現在網站上,同時也針對幼兒安全知識進行宣傳。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更好的配合幼兒園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拉近幼兒園和家長的距離,增進相互理解與信任。

2、健康寶寶系統

早上家長帶幼兒入校時,保健老師經過檢查,根據幼兒狀況,分別給健康、服藥、不衛生等不同的幼兒做好標記牌。結束後,還要詳細登記患病幼兒的病狀,體徵、視病情進行全日觀察和追蹤,明確最後診斷,爲學期或年度多發病,傳染病的病率統計提供依據。

通過建立健康寶寶系統保健老師在檢查後家長刷卡,根據幼兒的健康狀況,保健老師在其刷卡後按下對應的按鍵即可(如健康、服藥、觀察),對於異常情況(如請假,忘帶卡),保健老師可手工操作入園。結束後系統主機通過無線技術把所有刷卡信息傳輸到無線面板控制器,此時每個班級裏的面板上的指示燈就能顯示出對應班級每個幼兒的出勤及健康信息,保健老師也可在主機上通過軟件查詢幼兒的出

勤及健康信息,並且把當日的刷卡信息上傳到服務器,之後就可以通過訪問相應的站點以網頁的形式瀏覽幼兒的出勤及健康信息,軟件裏的數據可永久保存以備調用。

二、教學過程信息化

1、多媒體教學

隨着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課件也得到了廣泛的開發與利用。由於多媒體課件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因此在教學班安裝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是勢在必行。由於幼兒教育教學班人數多數控制在20人以下,建議選擇55寸交互式液晶一體機作爲幼兒教育多媒體設備。由於交互式液晶一體機具有成本低、安裝維護簡單、使用成本低等特點,非常適合現階段幼兒教育的情況。

配備教師備課用機、建立了網絡教案系統,以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資源爲依託,創建一個幼兒園教師資源網站,打造優秀教學資源庫。

2、電子書包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爲孩子播放各種老師製作的課件,這些課件因爲色彩鮮豔又形象生動,所以孩子們也愛看愛玩。但活動一結束,這些課件就成了老師文件夾中的一個保存品。配備低成電子書包,將課件同步到電子書包上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操作,自己來玩,教會他們怎麼去點擊和使用桌面上的這些標識,引導他們掌握電腦的簡單使用方法。

配合電子書包系統讓孩子上網尋找和查看一些好的網站資料,比如恐龍世界、各種植物等等,而且查找的內容都是老師所制定的和符合活動主題的內容。孩子還能自己在休息時欣賞各種故事和歌曲,豐富了孩子的自由活動內容。

3、娃娃園地

在幼兒教學中,各種幼兒活動與親子活動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活動室利用廣播級專業攝像設備、自動錄播設備搭建起錄播系統,記錄下孩子們自己的表演。在網絡上搭建起娃娃園地,配合上電子書包,讓孩子能隨時看到自己的作品,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可以做爲兒童時期的足跡紀念。

利用專業雲臺與簡單易懂錄播控制檯,在電教人員匱乏的幼兒園,也可輕鬆錄製出出色的視頻資源。在需要在戶外舉辦親子活動時,可將專業攝像機從雲臺上取下,配合無線編碼系統,也可簡單的錄製出視頻資源。從而減少重複投入、大大的節約資金投入。

三、家校互動信息化

1、寶寶在線

中國幼兒園的封閉式教育造成了幼兒園的神祕,幼兒不準確的表達造成家長誤解。對於家長來說,將孩子交由幼兒園管理,必定會慎重選擇。寶寶在線作爲教學管理輔助,通過融合平安寶寶系統、健康寶寶系統、家校通系統,讓家長隨時觀看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能定時接收到學校對還在在校整體情況的通報短信,能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

通過寶寶在線系統學校老師與領導可以隨時觀察學生到校情況、健康情況、老師考勤等管理細節,減少了現場巡視的次數,讓幼兒園的管理更透明化,遇到問題時可以積極溝通促改進。另外,攝像頭對老師們的工作也形成一定約束,讓從事教育的幼兒老師能在工作中時刻注意言行,保證教育質量。對於園內的小朋友們來說也有一定約束作用,當他們想到“爸爸媽媽會看到我,我要乖乖的”時,會更加註重在父母面前展示自己的優點,久而久之性格會變得更加活潑大方和善於表現自己。

寶寶在線讓領導和管理者高效地完成這些教學管理工作,更可讓家長看到學校的管理實力,這在無形中使得學校的競爭實力倍增。

2、網上互動學校

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性也一直爲家長、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普遍認可。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有助於更好的配合幼兒園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拉近幼兒園和家長的距離,增進相互理解與信任。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二

20××年是我區教育信息化攻堅年,我們將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鞏固上學期成果的同時,本學期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點是一是抓好常規信息化活動的開展,做到有組織,重過程,有結果;二是解決上學期存在的微課應用問題,(上學期組織了微課培訓,並參加了區級微課評比,有三位教師參賽教師也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但是大部分教師積極主動應用不強);三是創新,本學期準備搭建“信息化應用大講堂”,進一步提高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以及解決在日常辦公中所遇到的問題。爲此,根據上學期末信息化評估情況,圍繞20××年新版數字校園評估標準,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訂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計劃如下:

面對新機遇與挑戰,我們首先要根據學校情況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與激勵制度,爲促進我校信息化有序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加強教學管理以及教學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應用(應用平臺專人負責,做到不僅要有數據,而且要做到及時更新)。再次還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常規活動組織與管理

本學期教育信息化常規工作比較多,諸如:學生電腦作品評比活動、信息技術優質課活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優質課活動、多媒體軟件大獎賽活動等等。爲大力配合教育局工作,同時彰顯我校教師風采,在積極參加上級組織活動前,提前着手,做到有組織,重過程,有結果,爭取在本學期取得好的成績。

二、加強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

雖然在上學期組織了微課培訓,並參加了區級微課評比,也三位教師參賽教師也分別獲得了一、二、三等獎,但是大部分教師由於時間精力、技術等問題對於微課還是處於被動接受、甚至是牴觸狀態。通過和教師接觸瞭解發現,大部分教師如果有內部需求,技術和應用應該都不是問題。所以激起教師的自我需求,調動教師積極主動參與,是本學期重點,努力爭取通過4個階段,解決微課應用現狀。

1)激發內需階段——蒐集優秀微課資源,供教師直接使用,減輕教師負擔(3、4、5月份)

2)理解內化階段(提升內涵)——微課原理培訓(4月份)

3)技術服務階段——微課製作軟件培訓(5月份)

4)教師自主製作階段(收穫階段)——鼓勵教師自主創作,搭平臺,展教師風采(6月份)

三、搭建“信息化應用大講堂”, 進一步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

上學期,通過搞培訓,搭平臺,教師信息化培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尤其是教師的課件製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學期,將成立信息化大講堂,每月1-2次,除了要鞏固成果之外,還要增加對計算機、多媒體使用的培訓、網絡使用培訓,並形成相應的操作規範,以減少因人爲操作的設備損壞情況的發生。前期由固定人員進行培訓,通過獎勵機制鼓勵教師也參與進來,將教學中好的應用或者存在的問題以達到更好的提高教師教學信息化應用水平。

重點活動:

三月份

1、學生電腦作品評選

2、信息技術優質課

3、完善教師人事檔案管理

4、微課資源收集整理

5、信息化應用大講堂

四月份

1、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優質課

2、微課資源收集整理及微課原理培訓

3、信息化應用大講堂

五月份

1、微課資源收集整理及微課製作軟件培訓

2、校第三屆課件評比

3、信息化應用大講堂

六月份

1、博客之星評選、最佳博文評選

2、校級微課評比

3、信息化應用大講堂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三

爲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綱要》和“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近期發展目標,加快我校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教師使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水平實現教育強校的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三通兩平臺”建設的發展目標、創建現代教育技術學校的要求,在信息化環境的建設、信息化學習資源建設、優化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師培訓等方面不斷努力探索,努力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爲發展目標,整體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

1、加快學校信息化環境建設,在學校原有門戶網站基礎上建成網絡、資源和服務全覆蓋的教育信息化環境服務系統。

2、加強教師信息技術技能崗位培訓,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使之能熟練使用各種電教軟件、硬件設備,爲信息化教學掃清障礙。

3、組建信息資源網絡,爲教師提供教學資源,爲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

4、指導教師對本學科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化設計,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高度融合的能力。

三、具體實施

(一)信息化環境建設

1、加大設備投入,在學校門戶網站、BBS和個人博客的基礎上,建設成爲教學資源平臺和學習資源平臺。

2、無線wifi網絡校園和部分社區全覆蓋,爲學生創造個性化學習網絡平臺。

3、加大班級設備投入,更換投影爲“白板”爲交互教學創造條件。

4、加強網絡教室建設,爲學生提供信息技術教學,並可作爲學生電子閱覽室。

5、完善多功能教室建設,使其具有錄、採、編一體等功能,用於學校公開課、示範課等教學活動的開展。

6、提升網絡帶寬至100m,滿足全校網絡設備滿負荷正常運行。

( 二)教學資源建設

1、建立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網,通過購買、收集等形式開展課堂教學資源和教師研修資源的建設;不斷充實、維護學科教學資源庫,保證每學期有新的教育教學資源入庫,爲信息化應用推進提供資源支持。

2、教師製作的課件要及時上傳到學校,學校要及時審覈整理,再把優質課件上傳到學校資源庫。教師課件上傳率不得低於本學科總課時的80%,課件上傳率納入教師的年終考覈。鼓勵教師建立個人博客,學校定期組織評比活動。

3、學校教育資源平臺,並與省教育資源網、國家教育資源網對接共享。

(三)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爲目標,立足教育部新頒佈的各學科課程標準,以技術帶動教育思想改革,以新型教學理念帶動技術創新與教法改革。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改,積極參與教育科研活動。使教師從思想上更新觀念,從行爲上提高自覺性。使理論學習爲實踐服務,使實踐活動有理論支撐。

2)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工作,使培訓工作具有實效性。

3)積極學習和及時掌握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好教育信息中心爲教師提供的信息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多媒體制作水平和使用能力。

(四)實現學校管理信息化

啓動校園網站建設項目,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的基礎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學校管理、教師成長和學生髮展的信息化過程管理,加快學校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數字化教學管理、學籍管理、辦公管理、教師管理、圖書管理、財務管理、食堂管理等智能化管理。實現無紙化辦公,提高工作效率,開放對外窗口,樹立學校形象。

(五)爲學生提供信息化環境的學習發展空間

學校要定期向學生開放機房、電子閱覽室、多媒體室等,經常開設信息技術拓展課、興趣小組。每年舉辦學生電腦製作(繪畫、動畫、電子報刊、電子網頁、電子期刊、程序設計、電腦藝術設計等)競賽活動。開展信息技術支持下學生研究性學習互動。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學生進行不同形式和內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動。使其具有良好的網絡學習習慣,加強對學生信息技術教育培訓,上好信息技術課並納入督查範疇。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四

爲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規定和工作部署,積極推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三通兩平臺”建設步伐,市教育局現就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和步驟

利用信息技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現代化。

到20XX年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優質資源班班通”,30%左右的教師開通個人網絡學習空間。

到20XX年,基本形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廣泛融合的教學體系,促進教育教學觀念、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逐步縮小縣市、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

到20XX年,實現環境建設、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建設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

二、重點工作

1、認真做好教育信息化體系頂層設計

堅持“頂層設計、全面推進、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方針,按照“統一規劃、分級負責、分步實施”的原則,用3到5年時間,初步建立“機制健全、設施完備、資源充足、應用廣泛、效益顯著”的全市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2、深入推進“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設

按照國家和省工作部署,與中國電信等網絡運營商合作,繼續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個人學習空間人人通”工程。

3、加大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力度

根據教育部頒佈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納入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內容,加大培訓力度,加快我市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並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爲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考覈獎勵的基本條件。

4、廣泛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充分利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湖北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加大數字教育資源應用力度,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形成優質教育資源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局面。認真落實教育部提出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總結經驗,形成一套有黃岡特色的優質教學資源,推出一批教學名師。

5、大力提升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應用水平

通過送教下鄉,“網絡支教”、“同步課堂”、“專遞課堂”等形式,努力提升教學點教學資源應用水平,幫助教學點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

6、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強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主陣地,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確保信息技術課程按國家規定開足開齊,加強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的監測和考覈,儘快將信息技術課程納入會考範圍。

7、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定點幫扶機制

依託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省數字校園示範校,建立城鄉結對幫扶機制,開展“一對一”、“一對多”定點幫扶活動。通過幾年的努力,帶動薄弱學校,尤其是教學點師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整體提升。

8、建立穩定的教育信息化技術支撐隊伍

健全各級各類學校電教機構和教育信息化工作隊伍,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到實處。城區中國小校、鄉鎮中心學校應成立信息化中心,其負責人相當於處室主任,並至少配備1名專職信息技術人員(規模在12個班以上的學校按每增加12個班增配1人),新配備信息技術人員必須是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職務晉升、職稱評聘等方面應與學科教師同等對待。

9、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

積極與省教育廳對接,加強職業教育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職業教育數字教育資源,建設職業教育實習、實訓仿真中心,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新仿真實訓資源應用模式。

10、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進教育系統辦公自動化建設,努力實現教育管理信息化、科學化,促進政務、校務公開。

三、保障措施

1、強化認識,加強領導

成立由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學爲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爲成員的“黃岡市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

各縣市教育局和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立推進專班,制定實施方案,強化責任,主動作爲,創新推進,在資金投入、項目建設方面予以優先考慮,確保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顯實效,確保20XX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2、創新機制,加大投入

按照“政府主導、分級投入、多方籌措、均衡發展”的原則,加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實保障教育信息化特別是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爭取將運行維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公用經費中單列,保障運行維護工作需要。充分使用好國家“全面改薄”項目資金,優先考慮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在公用經費項目下設信息技術服務費科目,確保公用經費的10%用於教育信息化工作。積極推動“企業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的政企合作建設模式。

3、加強督辦,確保實效

完善信息化工作績效評價和專項督導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督導評估體系,把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納入督導評估範圍,不定期開展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專項督查、評估。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五

爲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現代化水平,發揮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我校辦學內涵。根據《勒流街道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規劃》的要求和進一步貫徹落實“勒流街道全面推進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會議”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我校開展教育信息化的實施方案。

一、衝鶴國小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任何一項工作的實施首先要從的思想認識上做起,所以我們在具體實施階段過程中的第一階段就是抓全體老師的思想認識,要使全體教師達成創建的共識。

第二階段:制定相關制度。

1、制訂各班設施使用登記制度以及教師辦公電腦使用制度和責任書。

2、建立學校ftp教學資源庫,併爲每位教師建立獨立登錄學校ftp教學資源庫的帳號和密碼。

3、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設學校資源庫建設。

4、做好課件競賽工作。

5、做好衝鶴國小校園網站建設宣傳工作。

6、與區電教中心聯繫,做好學校光纖升級。

7、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召開全體教師學習《勒流街道中國小教育信息工作三年規則》、《順德區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工作績效評估細則》文件精神。

8、召開校務領導小組會議討論研究實施方案《衝鶴國小開展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爲我校順利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堅實的鋪路石。

第三階段:校本培訓階段

1、做好各班電教平臺設施管理員的培訓工作。

2、每學期開展一次全校教師使用電教設施技術的培訓工作。

3、做好每學期一至兩次falsh或authorware的培訓工作。

4、加強教師ftp的使用以及培訓工作。

第四階段:全面推進、實施階段。

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教學是區別於傳統言傳身教的一種新型方式,是言傳身教的有益補充,它不能完全代替言傳身教教學的傳統性和多樣性。開展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教學需要技術設備和教育技術能力的支撐。基於我校良好的技術環境和教師計算機中、高級水平,推動新型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教學。因此,爲保證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教學不變成一種形式化的任務,要求全校教師齊齊參與,各科組長要認真將《衝鶴國小開展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滲透到科組教研會議中討論、制訂有關實施方案進行落實,不要形式化,過渡化。使我校開展教育信息化技術工作做好實處。

第五階段:檢測評價(自查)階段

我校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勒流街道電教中心教研組指導下開展的一項基於技術的校本教研工作,通過試參與實踐、學校領導小組對實施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跟蹤督查,對每個階段的開展情況進行考覈評價,期末各科組長根據《衝鶴國小開展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本科組開展實施方案寫一份總結交學校存檔。

明確分工及職責,落實(本學期)的具體實施細則:

1、十月份:

(1)完成各班電教設備使用登記制度以及教師辦公電腦使用制度和責任書的簽定協議。(呂校長)

(2)建立學校ftp教學資源庫,併爲每位教師建立獨立登錄學校ftp教學資源庫的帳號和密碼。(黎漢清)

(3)完成各班電教設備管理員的培訓工作。(黎漢清)

(4)成立學校小記者機構。(劉美環主任)

爲了進一步完善衝鶴國小校園網站的欄目功能和運行機制,力爭使校園網成爲我校內部管理的平臺,對外宣傳的窗口,心靈溝通的橋樑,樣本教研的園地,立足教師,服務教師,指導教學。成立衝鶴小記者隊伍,各班任和各班小記者每週要定時定量向學校投稿,統一交劉主任審覈,凡是能在本校發表,劉主任做好登記,作爲先進班級和優秀教師、信息骨幹教師的評選的重要依據。

2、十一月份:

(1)做好課件、教學反思錄、教案、論文等收集負責人落實。各科組長要定期定量地做好建設學校資源庫的課件、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案、試題的收集工作,分類別存放工作,爲教師日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豐富教學資源提供保障。

責任人:陳佩如(語文) 黃兆強(數學) 鍾國健(英語)

(2)做好課件競賽評選工作。

開展優秀課件競賽評比活動,有關競賽標準和要求,校務工作會議討論,然後本校網站公佈),課件競賽時間:xx年11月。

負責人:呂校長、伍校長、劉主任、黎漢清

3、十二月份:

(1)、加強順德區電教中心,完成學校光纖升級。(黎漢清)

4、xx年一月份:(自查)評價階段。

各科組根據本科組開展實施方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下學期開展繼續開展本方案計劃寫一份書面總結交學校。

負責人:呂校長

三、完善激勵機制,促進我校全體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應用的平不斷提高。

1、每年度至少有3件教學資源(不分類別)在街道獲獎的教師才能參加勒流街道學科骨幹、勒流街道學科帶頭人、勒流街道教壇新秀的評選。

2、每年度至有10件教學資源(不分類別)在街道獲獎的學科科組才能參加勒流街道先進科組的評選。

3、每年度必須獲得信息技術應用先進學校獎的學校才能參加街道先進學校的評選。

4、每學期參加學校課件比賽中獲得前五名的學校給予經費獎勵。(語文、數學各獎前五名,英語科組獎前兩名)

5、能積極向學校宣傳組投稿,並能在本校網站發表論文、有關新聞素材的教師、學生個人,數量多者爲基準,學校給予經費獎勵前五名。

6、每學期參加學校教學資源評比工作,數量多、質量好的教學資源存放最多者,期末學校給予表彰。

四、保證信息化設施設備維護與更新的經費。

爲了確保我校電教平臺硬件設備的能夠正常投入使用,使用我校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學校決定每學年投入20%公用經費用於本校信息化設施設備的維護管理。

只要全體教師齊齊參與,遵照《衝鶴國小開展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做好每一個環節,相信我校教師的教學信息化應用水平一定會得到空前的提高;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不怕困難,相信教師製作課件水平、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只要我們把教育信息化運用到日常教育教學中去,多些積累、多一點嘗試、多一點總結,相信我們也會擁有自己最喜歡、最實用的教學資源庫。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六

一、指導思想:

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將20xx年定爲有效應用年,我們積極響應市電教館的工作安排,根據沿江工業開發區20xx年教育信息化有效應用年精神做指導,以學校新三年規劃爲依據,以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帶動教師隊伍的整體提高,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探索基於網絡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新模式,整體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進程,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標

1、重視對全體教師,特別是學校專業技術人員、應用系統管理人員、教學人員及各部門管理人員的培訓,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

2、學校校園網將從師生實際需要出發,儘可能地滿足學校教育管理和教學活動的需要,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3、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嘗試。

4、無紙化辦公逐年擴大,實現網絡管理與發佈。

5、建立信息化管理方案,完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積累信息化教學資源。

三、現狀分析

我校在依託“三本理念,構建和諧校園”目標引領下,根據學校特點,進一步規範學校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過程中,逐年取得成績。

近年來,學校的辦學硬件設施有了較大的改善。學校佔地面積9600平方米,校內有多媒體室、美術室、電腦房、音樂室、圖書閱覽室等專用教室。每個普通教室和專用教室都配備了大屏幕背投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建成了校園網絡和校園廣播系統。學校每學期組織教師開展多媒體課件製作、應用等教育技術培訓,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

四、具體工作

(一)以校園網爲平臺繼續推進學校管理的網絡化

校園網建設是體現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加強校園網建設,是全面推進學校管理現代化、學生學習信息化、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的途徑。

1、以完善學校網站爲目標,繼續鼓勵行政各部門、教研組及教師在學校網站上發佈相關的信息,如校園信息、工作安排、行政管理等。同時學校各部門、條線要在不斷充實相關欄目內容的同時,積極撰稿向南京沿江教育信息網投稿,進一步加強對外宣傳,擴大學校在區內外的影響。

2、繼續加強學校博客的建設。博客要充分展現學校網絡特色,進一步完善教師個人博客,構建較爲完整的教師業務成長檔案,讓教師個人教育網誌成爲體現教師專業成長過程的平臺,成爲激勵教師自主發展的平臺,成爲促進相互交流、促進共同提高的平臺。鼓勵40週年以下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建立自己的個人博客,並定期充實博客內容。

3、依託校網園,繼續加強學校網絡資源庫建設。要建立學校網絡資源庫建設工作小組,一方面通過互聯網收集優秀課件,另一方面通過評優課等收集本校教師的自制課件,使學校資源庫的內容更加豐富,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二)構建多元信息技術培訓方案,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1、要繼續引導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努力發揮學校現有多媒體教室的作用。通過多種途徑的培訓,強化教師教育信息應用意識,提高信息技術知識水平和應用水平,熟練掌握多種技能,爲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服務,促進全校教師信息素養的全面提高。

1)專家培訓。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不定期地邀請信息技術方面的專家進行技術上的指導和開設講座。包括信息技術課程培訓,應用能力培訓等。

2)校本培訓。挖掘學校的資源,定時,定點,定人,定內容,對全校師生進行崗位技能培訓。

3)互助培訓。其方式有兩種:

①校外同伴互助培訓。我校和結對學校攜手開展網絡互助培訓嘗試,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②校內個人發展和同事互助培訓。教師可以根據網絡信息瀏覽,組室活動,教研活動,教師博客等多種靈活多變的自主方式進行自我或者同伴互助,探討在信息化應用中的教與學的實際問題。這是一種自發的,不定期的,隨機的,簡潔,便利而又和諧的培訓方式。

2、要嚴格落實專課專用,保證信息技術課的正常開展。信息技術教師要認真制定學期教學計劃,認真備課、上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確保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不斷提高學生的上網學習能力。

(三)以網絡爲平臺推進家校聯繫工作的信息化

1、班主任和相關任課教師要利用家校通或網絡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繫,讓家長能瞭解學生在校表現,能瞭解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情況,能瞭解學校各項活動,增加家校聯繫途徑。

2、通過學校網站發佈教育教學相關信息,讓家長了解學校情況。

(四)以規範管理爲抓手切實提高學校信息化設備的使用效益。

1、加強信息技術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學校信息技術設備要專人負責管理,專人負責維護,確保正常使用。校外出借必須經校長同意後方可,教師辦公用電腦的調度應經校長或分管校長同意後方可進行。加強學生機房的管理和維護,要保障有足夠的電腦用於課堂教學,學生進入教室活動必須在教師的陪同下進行。

2、加強網絡管理,維護網絡安全。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更好的服務於教學、服務於教育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學習資源,遠離網吧、遊戲,將學校電腦房建成“綠色機房”。努力提高學校網絡安全的管理水平,加強網站、服務器的安全防控,利用殺毒軟件對全校計算機的病毒發病情況進行監控,及時查、殺病毒,減少校園網內病毒的傳播,保證學校網絡暢通。

3、加快學校信息化建設中相關規章制度的建設,努力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成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學生進步的有效載體,成爲現代學校管理、教師成長不可或缺的良好平臺。

4、要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加強學校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根據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分步添置服務器和各種正版教育教學軟件,加大軟件的投入比例,用足用好信息技術費。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建立以校長領頭、分管校長爲主要負責人的學校信息化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領導小組:

組長:王黎

副組長:李傳斌、趙勇

工作小組:侯維峯、韓濤、各年級組長

2)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制訂學校信息化工作三年發展規劃,組織學校信息化工程實施工作,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導,對學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大工作提供服務和監督。

3)學校信息化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制訂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和學校信息化工作實施安排。根據學校實際,工作小組下面分設:信息化教學研究小組、德育研究小組、校務管理小組、信息中心。

2、規範管理機制。

制訂《揚子三小教育信息化應用推進實施方案》,明確學校信息化工作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階段目標和工作重點,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

附:揚子三小教育信息化應用推進工作日程安排表

20xx年2月-20xx年12月

1、20xx年4月

成立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校級領導工作組,並制定本校實施方案。

根據實施方案形成可操作的工作任務單及日程安排表。

組織全體教師會議,佈置工作要求。

開展信息化軟硬件設備、環境的清查與梳理工作。

2、20xx年5月

收集教師個人教育信息化發展計劃

相關信息化應用制度的完善

常態課課堂實錄的拍攝。

3、20xx年6-7月

開展校本培訓,突出教學研究、德育研究主體作用

專項檢查配發軟件平臺的應用(教師、管理理層)以及反饋意見的收集

制定學生信息化素養能力培養計劃

開展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探計與具體實踐。

信息化應用校本課題的確認

4、20xx年8-9月

組織教師參與網絡教研活動

部署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能的學習和培訓活動

優秀課題實錄的拍攝

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成長的記錄

校本資源的建設規劃

信息化應用校本課題的研究

5、20xx年10月

組織教師參與網絡教研活動

開展學生信息化應用活動,形成一定數量的學生作品

6、20xx年11月

重視學校管理信息化,逐步將日常教學管理工作與信息化管理手段相結合

校本資源建設的具體實施(資源積累平臺搭建、動態更新)

開展基於信息化的校本教研活動

優秀課堂、班隊會實錄的拍攝與共享

7、20xx年12月

積極參與上級各項信息化活動

繼續開展原定的校本信息化活動

對本校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進行階段總結。

制訂下年度工作計劃及日程安排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七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對教育現代化具有引領和支撐作用,是解決當前教育工作中熱點難點問題的突破口,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提高教師能力和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信息化能力建設是國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陣地。爲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應用創新與改革,探索教育理念與模式創新,推動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規劃總體部署和和《自治區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20XX-20XX年)和相關文件精神,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發展規劃。

(一)轉變發展觀念

教育信息化採用雲技術,雲平臺,未來的教育將改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空間。要轉變發展觀念。要從“爲信息化而信息化”轉變爲“爲教育現代化而信息化”。過去往往把信息化理解爲多少臺計算機、多少臺服務器、多少個多媒體教室、多少兆寬帶,這只是信息產品,不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最關鍵在“融合”上。在發展方向上,從“建設主導”轉變爲“應用主導”。其核心理念就是把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融合,這纔是教育信息化本質。把握核心理念是以應用爲導向,而不是以建設爲導向,更不是以建設爲目的。應用不是簡單的使用信息技術,而是要與教育教學活動,教育管理創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結合起來。在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應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切入點,更是着力點,要用應用評價來推動應用導向,應用的程度越深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就越高。

(二)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

一、什麼是“三通兩平臺”

“三通兩平臺”:教育部提出要建立較爲完善的教育資源雲平臺,形成資源服務的雲模式。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力爭實現四個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新突破、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學發展機制新突破。

“寬帶網絡校校通”的實質內容有兩個,一是基本解決各級各類學校的寬帶接入條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級各類學校網絡條件下的基本教學環境建設。所以“寬帶網絡校校通”從建設角度講是要完成兩項任務,爲學校提供寬帶接入條件和在學校內部建成網絡條件下的基本教學環境。什麼是網絡條件下的基本教學環境?一是爲學校建設能上網的多媒體教室,二是爲教師提供一套基本的軟件工具和教學資源,三是一定比例的教師配有計算機並且經過培訓能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備課授課。

“優質資源班班通”的根本目的是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和教研活動中的普遍應用。不能把它理解成爲每個班級安裝多媒體設備。所謂“優質資源班班通”,就是要使基本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的學校的大部分班級的課堂教學能夠使用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能夠通過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要通過不同的應用模式,把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教研活動以及跨校教學中的應用變成一種常規行爲。爲推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還應重點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的建設。

“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不能把“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簡單理解成在資源網站開通實名註冊的個人空間。“網絡學習空間”首先應該是以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爲目的、以教師、學生、家長爲服務對象的一個網絡化的社交平臺,爲教師在網絡上開展教學和教研活動、爲教師和學生、學生家長的網絡互動提供支撐。其次應該是一個具有匯聚優質資源能力“資源超市”,爲各類資源提供者提供高效的資源交易服務,使教師和學生有更豐富的優質資源可用。再次還應該是一個使教師儘快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服務平臺,平臺主動推送資源的功能幫助教師依託空間快捷地獲取合適的資源,平臺容易使用的開發工具幫助教師提高自主開發教學資源的能力。最後還應該是一個管理的平臺,平臺的機構空間幫助助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管理所有的教師空間和學生空間,統計教師利用網絡從事教學活動的頻率、效果和教師內生的、自己創造的課件資源的數量,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及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進展進行統計分析,爲學校或區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網上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條件支撐。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是把教育信息化推進到第三階段的技術支撐和運行模式,所以我們要提高認識、主動設計。要把“網絡學習空間”建成網絡條件下從事教學活動和教學管理的基本平臺,建成一個實名制的、組織化的、可控可管的體系,爲所有想在網上進行教學活動或教研活動的教師提供一個網絡陣地,逐步形成網絡條件下教學活動管理、組織和服務的基本體系。所以我們強調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要整校推進,資源服務和空間建設要統一到一個平臺上,優質資源服務和空間建設服務必須是一體化的。

“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作爲最重要的載體,直接影響教育資源的匯聚共享、建設與應用的銜接。現在看來,“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實際上是一個雲服務體系的建設。利用雲計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實現軟、硬件資源的集約共享,降低學校信息化成本和建設難度;推動資源建設與使用良性互動,提高應用水平。“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應該是一個運用雲計算技術構成的覆蓋全國的、多級分佈的、互聯互通的、爲“優質資源班班通”和“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提供技術支撐和網絡服務的雲服務體系。“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與“網絡學習空間”是一個有機整體,不能割裂;“網絡學習空間”既是“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組成“細胞”,又是“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對象。全國師生依託“網絡學習空間”參與“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共建共享。“網絡學習空間”、“班級集體空間”、“主題資源空間”、“名師空間”、“大師工作室”、“機構管理空間”等各種空間應用模式,再加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資源中心,共同構成“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要避免低水平重複投資建設,逐步形成統一的基礎邏輯架構,使各地的服務平臺及網絡學習空間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以保證資源的快速流動和廣泛共享。

“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首期目標,是爲教育管理公共服務提供準確的數據。平臺建設的基本構思是“兩級建設,五級應用”,通過應用系統收集和彙總數據。今、明兩年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學生、教師、學校辦學條件三個系列的數據通過應用系統完整地建立國家數據庫。

二、學校落實“三通兩平臺”重點工作和實施方案

第一,加快“寬帶網絡校校通”建設,建設以“校”爲本的教育信息化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進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全覆蓋,提高我校已有的寬帶,爲教師和提供基礎設施配套的教學資源和軟件資源,改善目前的網絡教育和學習環境。

第二,推進“優質資源班班通”工作,推進以班爲本的教育教學應用”,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建設智能化教學環境,提供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軟件工具,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鼓勵發展性評價,探索建立以學習者爲中心的教學新模式,倡導網絡校際協作學習,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要從班級教學的各個環節的信息化支撐來探討“班班通”的內涵,包括教師備課、授課與課堂交流、作業與課後交流、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乃至教師之間的教研交流專業化發展等等。要通過不同的應用模式,把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教研活動以及跨校教學中的應用變成一種常規行爲。真正改革教育教學評價,通過政策引導扭轉當前績效導向的誤導;加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與培訓,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建立支撐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的良好環境與機制,包括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支撐服務機制,讓教師能夠方便、安心、順心地鑽研如何將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和軟件工具引入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第三,推動“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立以人爲本的基於信息化環境的教學與學習。爲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一個資源優質、服務優質、管理優質的綜合性網絡平臺。學校要在“網絡學習空間”、“班級集體空間”、“主題資源空間”、“名師空間”、“大師工作室”、“機構管理空間”等各種空間應用模式上下功夫,不但要推動教學方式變革,還要推動學習方式變革。“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是重在應用,建而不用不算“通”,要“促進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如:個人空間服務、個人知識管理服務、社交網絡服務、互動交流服務、自主學習服務等。

第四,推動教師積極參與自治區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形成資源配置與服務集約化。爲“優質資源班班通”和“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提供技術支撐和網絡服務的雲服務體系。實現資源平臺和網絡學習空間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以保證資源的快速流動和廣泛共享。

第五,大力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學校,積極參與自治區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學校信息管理、教師信息管理、和學生家長信息管理工作綜合性一體化。

第六,加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積極推動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建立以校爲本的常態化培訓機制。與國培計劃相結合將提升信息技術能力貫穿於教師培訓的整體工作,確保全體教師應用能力得到提升。建立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標準,逐步將信息技術能力納入教師資格認定標準和教師工作考覈內容。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八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20XX年9月XX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以XX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實施意見和《XX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實施方案》的指導方針,在我校“讓每一名師生主動、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推動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工作實施方案。

二、現狀分析

1、我校現有多媒體教室2個,多媒體移動電教車9部,信息技術教室2個,電子備課室1個。學校現已實現無線網絡覆蓋。各教室沒有固定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2、學校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如:《XX市第六十六中學信息技術教室管理制度》、《XX市第六十六中學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XX市第六十六中學多媒體設備登記使用制度》。

3、學校的辦公自動化建設已經全面啓動,正在努力形成體系完備、管理科學、資源共享的教育教學資源庫。

三、組織建設

成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明確具體人員工作職責,保證信息化工作的常態化。

1、XX市第六十六中學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李XX(校長)

成員:劉XX(副校長)、麻XX(副校長)、丁XX(副校長)、張XX(總務處副主任)

2、XX市第六十六中學教育信息化工作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麻XX(副校長)

成員:高XX(教務處主任)、吳XX(德育處主任)、張XX(總務處副主任)、林XX(信息中心負責人)

四、制度保障

1、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信息技術教室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多媒體設備登記使用制度》等。

2、建立健全《學校門戶網站管理制度》、《班級電教設備使用制度》、《辦公室信息設備使用管理制度》、《電教設備使用保管制度》、《資源製作及存儲管理制度》、《電子閱覽室管理制度》等。

3、完善《校園網絡管理員崗位職責》和《校園網絡安全制度》。

五、建設內容

1、20xx-20xx年學校教育資源開發計劃

①教學過程的數字化。

充分發揮網絡傳輸信息及時快速的功能,以校園網爲平臺,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學生個性化學習,在線考試等教學環節包容進來,形成大容量、開放式的學習環境。

深入開展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研究與實踐。逐步在教師中推行電子教案。引導教師靈活運用多媒體手段和網絡資源進行學科課堂教學。鼓勵教師探索合理運用信息資源指導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和協作性學習。鼓勵教師開展運用網絡開展學生課內外作業指導、學習情況分析和學業評價的探索。

開展網上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效率。學校將組織教師採用論壇、音頻、視頻等形式,開展信息交流、專題討論、論文交流,開展網上公開課、說課和評課活動,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的便捷、實效。

②班級管理的數字化。

以校訊通、班級博客爲基礎,指導學生家長學習應用學校信息系統,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班集體建設,讓學生家長能夠及時參與學校及學生的管理,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協同管理和及時反饋的運行模式。

③學校管理的數字化。

學校的學校的校務、教務、德育、總務等各類管理信息全部實現電子化,其中包括教職員工、工作學習記錄、學生的學籍信息、學業管理信息、評價信息等。

④網站建設的多元化。

不斷擴充學校網站的容量,提高網站層次,使校園網站充分發揮體現展示學校形象、集成教育資源、彰顯師生髮展、融合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功能。建立班級主頁,展現班集體學習、活動的風采。完善學科教學主頁,骨幹教師個人主頁,展現學科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共享,開展網上交流。嘗試開闢有特長學生的個人主頁,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

2、20XX-20XX年校級教育技術培訓計劃

①加強對全體教職工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理念的學習,從思想上促使學校全體人員更新觀念,從行爲上提高全體人員對信息化教育教學工作的重新認識,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

②提供多種信息渠道,形成開放、立體的培訓空間和學習活動的場所。

請專家作講座,爲教師講解信息技術條件下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挖掘校本培訓資源,針對使用中的具體問題,集中專題培訓。內容包括教師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培訓,通過具體的優秀案例,進行整合方法的培訓,應用軟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訓。

3、完善學校信息化設施條件,爲共享區級優質資源創造條件。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①爲每名教師人手配備一部筆記本電腦;

②各教室(含實驗室和專用教室)均配備多媒體投影儀,實物投影儀;

③建設1個多媒體會議廳,1個電子閱覽室,1個電子語音室,以及1個符合高中現代化建設標準的信息技術教室。

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 篇九

一、前言

爲了貫徹教育信息化應用實踐建設的總體目標,針對我校信息化應用的實際情況,通過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開展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探索與實踐,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爲,提高師生信息化應用的素養,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育教學效能,提升學校辦學整體水平,爲全市基礎教育的全面推廣和教育信息資源的應用提供可行或可借鑑的做法和經驗。

二、學校現狀分析

首先從信息化基礎設施、數字資源應用情況、師資水平、學生信息化應用情況、學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應用特色等六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明確工作項目並具體解決問題。

1、信息化基礎設施。

學校總共有31個教學班,每個教室配有班班通設備一套,能基本滿足信息化教學的需求;學校專任教師基本達到人手一臺計算機,能開展網上校本教研活動。學校有專人對學校網站以及硬件設施維護,學校配有一臺服務器,兩臺攝錄機(可用於拍攝實錄課);辦公室能直接上網;在校學生家庭電腦配置率爲25%,能上網的佔其60%。

學校建有校園網站,所有教師都會上網瀏覽或下載各類教育教學資源,96%的教師每天都會上網,主要教育教學資源來源於班班通客戶資源庫、滎陽市教育信息網及相關網站;通過家校互動平臺可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及發佈通知和學生作業。

2、數字資源應用情況。

學校在信息化教育工作的經費投入上進一步傾斜,已購買一部分教學用光盤和軟件,添置教學用設備器材,學校信息化教育資源在學校網站上不斷豐富,教育教學資源庫逐步充實,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率還不高,校外教育資源庫不善於利用,教師之間缺乏教育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學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比較缺乏,目前相當部分的教師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製作課件來進行課堂教學,以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師資水平。

學校共有教師xx人,中學高級教師2人,國小高級教師xx人,國小一級教師xx人,國小二級教師xx人,見習與工人xx人。學校專任教師已經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比如:教師會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上網查找教學資料,製作基本的教學課件(如PPT)等;大部分教師都在自己的教學中嘗試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各種活動,並逐步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但由於缺乏專業、團隊的引導,學科整合難以產生持續和優質的實質性效果。學校信息化教學和管理的課題研究比較缺乏,有待專家的引導並付諸實施。

4、學生信息化情況。

由於資金和師資方面的原因,學校現在沒有配備電教室,也沒有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但學校三年級以上學生還是有45%以上的學生有一定的電能操作能力。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學生放學之後信息化應用環境不夠理想,家庭電腦擁有率約25%。

5、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根據上述情況,初步制定在未來的1-2年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高部分教師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部分骨幹教師的學科科研能力;拓寬數字資源來源渠道,能基本滿足教師課堂教學的需求;優化學生信息化應用環境,開展學校信息化活動,提升學生信息化素養;開展各類信息化校本研修活動,形成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工作特點;制定學校信息化工作計劃和管理制度,助推學校信息化工作落到實處。

三、項目目標及策略

(一)提升教師信息化工作的水平

目標1—1:熟悉常規的教育信息化技術,能使用word、ppt等製作常規備課文檔和教學課件,能通過網絡參與教研活動。

策略:規定所有年級和學科進行分層電子備課,在實踐中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根據部分教師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信息使用技能培訓。

目標1—2:使能力較強的教師學會利用軟件製作較爲複雜的課件,能使用現代教學軟件組織教學活動。

策略:拍攝應用現代教學軟件開展的教學實錄課,評出高質量的教學實踐課公開展示並推薦參加各種比賽;展示教師製作的優質課件並給予獎勵,推薦至上一級參加比賽;開展相關的信息化使用技術培訓。

目標1—3: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研討活動,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涌現一些信息化教學能手,形成學校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積極氛圍。

策略:開展運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相關教學評比活動;運用網絡教研實施傳統校本研修活動及同伴互助常規教研。

目標1—4:積極開展網絡教學反思,形成學校網絡教研環境,發表信息化教學的相關論文並能確立課題進行研究活動。

策略:完善充實學校教師博客,激發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二)增強學生信息化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目標2—1:開設學生信息技術課程,教會學生正確收集、查詢、處理信息的能力。

策略:在學校基礎型課程中開設信息技術課,使學生學會基本的文字保存、圖片下載的信息收集、整理、歸類、處理等方法;在學校網站建立學生網絡交流平臺,進行學習互動、分享學習心得、暢想未來美好生活等。

目標2—2:組建學校電腦學習興趣小組,提高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開展學生電腦作品比賽,提高學生電腦繪畫設計能力。

目標2—3:開展家校互動交流,加強家校合作,提高學生家長運用信息化的能力。

策略:通過家校互動、校訊通平臺與家長進行實時交流,努力提升家校交流的質量;通過交流平臺及時發佈學校或班級通知、學生作業、班主任寄語、家長留言等,切實提高信息化運用的效率。

(三)滿足教師日常信息化教學的基本需求

目標3—1: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使大部分教師能熟練運用市、校級資源庫。

策略:要求教師能經常進入“班班通教師資源庫”網站瀏覽下載優秀錄像課例進行觀看,通過裁剪變爲自己的教學課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目標3—2:增加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共同開發教學課件。

策略:通過合作備課,共同尋找課件素材,一人制作,多人共享;開展教師信息發佈評比活動,提高教師運用信息化的積極性。

目標3—3:早日形成學校個性化資源。

策略:與兄弟單位合作,爲我校編輯學校現場會、大型活動錄像片,形成學校個性化學校資源。

目標3—4:整理學校現有資源,有序建設學校資源網,滿足後續要求。

策略:動員每位教師上傳自創教學論文、教學課件和教學設計,充實豐富學校教學資源庫。

(四)營造學校信息化應用特色

目標4—1:提高師生人文素養,逐步打造學校特色校園網。

策略:利用學校教學資源、教師學生博客、家校互動平臺、BBS論壇等網站建設,逐步形成學校信息化工作的特色;及時發佈學校各類活動簡訊,大力宣傳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工作思路與方法,有效反映學校內涵發展的具體要求,努力建設學校特色網站。

目標4—2:營造學校橡棋文化,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策略:結合信息技術,開展各種橡棋活動,努力營造學校橡棋文化,製作橡棋活動的各類圖片、視頻、新聞,積極推進學校特色網站的建設。

(五)完善學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目標5—1:成立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制定信息化工作制度及計劃,確保信息化工作管理到位。

策略:

①信息化應用工作制度、計劃的制訂徐廣傑(分管領導)

②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邢培菊、崔瑞傑(師訓)

③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管理、谷秀琴(副校長)

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馬飛燕(教科研主任)

⑤教育教學專題教研和研討、丁春巧(教導主任)

⑥學校信息化工作的。辦學特色、聶志蓮(德育教導)

⑦具體項目推進的過程監督、張振敏(校長)

目標5—2:細化信息化工作實施步驟,有序開展信息化具體工作。

策略:認真組織安排信息化各項工作,努力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晰、要求具體、過程紮實、效果顯著。

四、項目工作計劃(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