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三農問題社會實踐報告

目錄

三農問題社會實踐報告
第一篇:關於“三農”問題—2014年社會實踐報告第二篇:關於三農問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第三篇:大學生三農問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第四篇:關於三農問題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第五篇: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三農”問題—2014年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三農”問題

—2014年社會實踐報告

一實踐目的

系別:生物醫藥與化學工程學院 班級: 日期:2014年2月19日關於“三農”問題

我這次寒假社會實踐的主題是“三農”問題的調查,爲了這個社會實踐報告,我特地回到老家進行實地調查。主要調查方式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家裏我先查了“三農”問題的一些信息,自己瞭解了“三農”問題是什麼,爲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然後針對這些內容制定了一份問卷調查表,我一共印了20多份,本來想多印一點的,但是當時趕時間,就只印了那麼多。然後我還根據找到的三農問題信息制定了一份三農問題的宣傳資料,準備帶回老家進行宣傳使用。

二實踐日期:2月19號

三實踐內容

回到老家後,我休息了兩天,2月19號我找到最熟悉的人,給他們每人一份問卷,然後還找到兩個姐姐專門爲我發問卷的時候拍照,來增加我社會實踐的真實性,這不是在作秀。雖然最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帶着一種完成任務的想法來做這件事的,也覺得這是徒勞的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價值可言。可是當我站在他們旁邊看着他們做問卷的時候,我才發現,我自己在做的這件事情是很有意義的。因爲我發現,在這個不算落後的小鄉村裏面的居民,卻居然大多數連三農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而且,很多人都不關心三農問題,認爲這個問題和他們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們認爲這種問題應該是政府機關裏面的人關心的問題,與平民老百姓無關。問卷裏面有道題是問三農問題中的三農指什麼,有五個選項,農民,農業,農村,農戶,農田。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農田要算一個,因爲在他們心目中,農田纔是最大的依靠,

因爲農村土地就是農民朋友的命根子啊。可喜的是,我調查的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項就是農業稅被取消了。他們對與這點都是很高興的,因爲這減輕了他們很大的負擔。“這個政策好不好?”我問到,“當然好啊,不用交錢了嘛!”雖然說現在的農村條件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但是家庭負擔也還是比較重的,能幫助農民減輕負擔,減一點當然就好一點。“對於國家出臺的相關三農問題政策,你支持嗎?”幾乎所有的人都選的大力支持,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是否瞭解那些具體的政策究竟是什麼,究竟有沒有落到實處,究竟有沒有給農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究竟那些政策是不是隻是空中閣樓,但是我覺得,農民們都是相信國家政策的,他們相信,國家不是違背農民的,他們相信,國家會對他們好的。裏面有個問題有一個填寫着讓我覺得值得思考,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有的人就說他不知道三農政策,所以沒有選項可以選擇啊,因爲四個選項,看電視,聽廣播,別人告訴,政府宣傳。我相信這是位唯一說出實話的人,其他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知道這些政策,都什麼都沒說就選,大多數選的政府宣傳,我問政府給你們宣傳什麼政策了,他們說什麼都沒有,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有哪些政策,“哪有這麼好的政府啊。”有個人感慨。我不禁想到,究竟是什麼讓現在的老百姓不敢說真話了,讓老百姓對政府盲目崇拜,都說要跟着政府走,跟着領導走,可是,政府呢,政府又做了什麼可以讓老百姓心甘情願跟着走的事情啊,都說要讓農民們得到實惠,得到好處,可是,話誰都會說,但是實行了嗎?就算實行了,那

也得經過層層審批層層考驗最後實行的時候恐怕都過了不少年了吧。中國現在政策實施得就是如此滯後,政府宣傳的是什麼,宣傳政府的又是什麼,這些宣傳,給農民帶來的是什麼,只是樹立了政府在農民心目中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的崇高地位,讓大家都怕政府。我在網上查找怎麼樣解決三農問題,我發現政府出臺的政策都顯得太空洞太抽象太不具體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大力發展勞務產業”“正確處理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的關係”“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等等。這些政策都說的好空洞好空洞,你說,你這麼說農民會明白這和他們究竟有什麼關係嗎?中國就搞這些面子工程,表面上弄的好看,可實際上呢,老百姓卻得不到什麼實實在在的好處。也難怪農民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政策,因爲知道了也沒有什麼用啊。日子也根本就不會因爲這幾點空洞的政策就得到什麼具體的改變的。其中有一個問題,“農民問題是指什麼的問題?”選項有素質,減負,技術指導。大多數都說是減負問題,少數人說是技術指導問題,只有極少數人說是素質問題。當初我設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在想農民朋友們認爲自己的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裏。當時在網上查到的是素質的問題,可是卻只有極少數人選擇,而大多數人卻認爲是減負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個樣子,我很想知道。是他們對自己的素質十分自信,還是因爲在他們心目中素質問題不算是問題呢?也許是因爲他們覺得減負才是真真實實與他們直接相關的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的問題。農民更關心的不是你說的天花亂墜的政策,而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的行動,哪怕只有那微小的行動,哪怕只能帶給農民微小的實

惠。“農業問題主要是指什麼的問題”產業化,專業化,技術化。很多人都選擇了技術化。我想,在農民的心目中,也許技術的不成熟纔是導致農業的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在農民的心中渴求政府能有人對他們進行技術上的指導,而我們親愛的政府呢,又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什麼呢?都說要去親民,要去下到農村,與農民們交流想法,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缺少什麼,可實際上呢,又真的有幾個領導經常親民了呢?就算真的有人去了,也只是極少的吧。其實這個問題查到的答案是產業化的問題,只是農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產業的概念。什麼始終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許多人都在糧食和土地之間徘徊。他們說糧食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關係,沒有土地,哪裏來的糧食呢?可見農民朋友們真的是把土地當成自己的命啊,雖然很多農民現在都不是主要靠農田來維持生活了,但土地畢竟是他們的財富,是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產業。

四實踐經驗

社會生活的很多事都需要我們每一位社會成員去了解,參加的。話說不出門不知天下事,在自己瞭解一件事後我們就應該去思考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由於社會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工作對工作態度的不認真,大多數老百姓國家政策都不得到應有的享受。國家應該採取措施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用相應的手段幫助老白性瞭解,認識國家政策。

六實踐體會

這次社會實踐調查,雖然時間很短,調查人數也不是很多,但我真的是收穫很多的。我瞭解到農民們有很多國家優惠的政策沒有享受到,我們的政府工作人員應該盡職盡責向農民宣傳國家政策,讓他們享受應有的權力。有的時候,我在想要是我們的工作人員能夠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爲老百姓們服務,讓他們享受一點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就好了。

藥化學院

2014年2月20號

第二篇:關於三農問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三農問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當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在這樣一個高節奏的生活環境下,大到國家、地區、民族,小到個人,競爭日趨激烈且形式多樣化,由此就業環境不容樂觀,就業形勢的嚴峻化深深牽動着當代大學生的心。

面對現實生活的壓力,我們經過深入思考已清醒認識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深刻認識到除了學好書本知識外,還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的理論,增長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與技能,爲將來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因此這個暑假,我在自己家鄉---三河進行了實踐活動,通過與鄉親們交談及我成長見證的農村變化深入瞭解了當今社會長期熱點話題---“三農”問題。

我的家鄉三河市,地處華北平原,隸屬河北省,毗鄰京津,具有良好的地緣優勢,這對於促進農業發展,農民致富,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作用。下面就實踐後談談我對三農問題的認識,感想:

(一) 農業問題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而土地是根本。當前農村亂佔耕地,違法用地的行爲比較嚴重,一些村民私自佔地蓋房、建工廠,一些開發商買地建造商品房,等等。儘管國家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進行制止,但可耕地的面積依然在縮小,由此影響了糧食產量的提高,不利於農民增收。

在農村,大多數農民受教育水平低,文化水平低,這就意味着他們的思想比較落後,跟不上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不能完全理解與運用國家的科技政策,經濟政策,對科技成果持懷疑觀望態度,這就使得當代科技成果不能徹底發揮其作用,從而阻礙了作物品種改良,農業產量提高,不利於農業朝着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方向發展。

當然,伴隨經濟的發展,糧食產量比上世紀翻了幾番,基本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高產量還促進了農民收入提高。近幾年,國家的惠農政策如取消農業稅,糧食補貼也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確保了國家糧食產量不滑坡。

農業是國家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要大力發展農業,增加科技、經濟投入,改良品種,提高農民文化水平,開展農產品深加工,以促進農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農業平穩發展。

(二) 農村問題

⑴經濟方面

隨着經濟發展,農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委會購進了健身器材,促進村民身體健康發展,但農民忙於生計,這些資源不能充分利用起來。雖然柏油馬路,路燈來到村裏,但是大部分還是土路,陰雨天泥濘的路使出行不便。這要靠政府財政政策大力支持,規劃村莊,使其變爲美麗整潔的小村莊,就像北京市的馬坊(離我們這很近)一樣,給人一種舒心的感覺。

經濟是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要高度重視農村產業結構經濟

結構的調整。過去副業如養些鴨子雞豬等漸漸衰了,個體經濟漸漸興盛,如造紙廠、裝訂廠、鋼鐵廠等。這在吸納村民就業方面有積極作用,也成爲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由此造成的污染非常嚴重,水不再清澈,空氣變得渾濁,危害人們健康。各村應當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前提下,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促進林、牧、副、漁各業共同發展。同時,政府要採取行之有效措施改進環境,如整治工廠、建污水處理廠,不能以犧牲環境爲代價換取經濟發展,還村民們綠色家園。

⑵教育方面

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後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農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而我深深地知道: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爲農村生活條件差,城市是農村人的夢想,而出路關鍵在讀書,所以農民對教育的渴望更是強烈。事實上,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

農村經濟雖有一定發展,但跟城裏比差距還很大,使得教育資源短缺,教學設施落後。國家應完善農村教學設施,採用先進教學設備,創造優越條件讓孩子們樂在書的海洋中。同時,農村教師學歷相對來說比較低,教學經驗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礙教學質量提高,國家要鼓勵大學生下鄉支教、任教,並給予物質上更高的待遇,如此纔有更多高水平教師作保障。

一個村莊80%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都是用於孩子的教育,父母省吃儉用供孩子上學,所以教育支出的比重很大,這就限制了生活消費品的支出,生活水平難以提高。雖然政府已採取措施減少家庭教育支出,如減免學費,困難戶補助,優秀生髮獎學金,但範圍有待拓寬,數目有待加大,以讓更多學生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

(三) 農民問題

據瞭解,村民們比以前更關注時事了,經常閒暇時看看新聞、報紙,正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因此農民的思想覺悟提高了,集體意識更強了。2014年汶川大地震,在村委會號召下村民們積極捐款捐物,萬衆一心,同舟共濟,彰顯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偉大精神。但是農民受文化水平低影響個人修養、自身素質比較低,有待提高加強。那些髒話粗話經常會在耳邊浮起,大家爭吵事件屢有發生,影響了社會關係的和諧。對此,村莊可以建個小型圖書館,村民空閒去讀書可以幫助提高素質,村委會還可以定時定期廣播一些倡導文明的內容。

在與鄉親們交談中,總是會深切感受到他們對於養老問題的擔憂,因爲三河緊鄰北京,衆所周知,北京的老人每月都會領到政府補助的養老金,雖然錢不多,但對於農村的消費水平來說還是可以的,何況老人沒有什麼經濟負擔了,這讓家鄉的村民羨慕不已。而且當今社會有個重要現象,就是“空巢家庭”的流行,兒女多在外工作,每年回家的次數很有限,家裏的老人很少能得到照顧,再有農村人沒有退休錢,這就凸顯了養老問題。因此國家應該普及推廣農村養老制度,

兒女要常回家看看,讓父母老有所依。

除此之外,看病難看病貴也是農民頭疼的一件大事。現在村莊裏基本都有個小診所,能治一些基本的頭疼腦熱等常見病,但畢竟醫療設施有限且較落後,醫生的學歷較低,醫術水平有限,大病還是要到市級醫院去看,可是看病的費用對低收入的農民來說卻是不小的數目,有些人甚至自己扛着都捨不得花錢去看病,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去醫院看病掛號排隊也是個問題,浪費了時間,致使有些急需就診的病例被耽誤。因此,要大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提高醫療水平,實行醫德考覈制度,並定期使市裏的醫生下鄉爲村民檢查身體,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並講解飲食規律,以促進身體健康。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爲增強國際競爭力,實現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必須從落後農業國轉向發達工業國,因此三農問題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和加速器。對此,本省政府在全省開展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活動,以此爲抓手推進城鎮化進程。但省領導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認真落實國家的三農政策,對發現的新問題要及時解決,並以羣衆爲基礎,廣泛聽取羣衆意見,走訪調查,深入人心,才能徹底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與鄉親們有了更深的接觸,也進一步瞭解了當前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使我認識到計劃並不是容易實行的,期間可能會出現許多困擾你阻礙你前行的問題,而不論是

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其實都是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壯大,進步起來的。在實踐中,我提高了認識能力和思考能力,鍛鍊了意志和毅力,讓我認識到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要想盡快成爲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它是我們鍛鍊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機會,使我們更好的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爲我們今後進入社會,更好的瞭解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篇:大學生三農問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大學生應如何服務“三農”實踐報告

【目的】:體察民情,瞭解國情,增長才幹

【形式】:深入農村,與村民攀談,搞調查

【時間】:2014年1月

【地點】:

【摘要】:“三農”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村問題和農業問題的總稱。其實質是我國城鄉產業、城鄉收入、城鄉社會發展差距過大。通過對我國“三農”政策分析,提出統籌城鄉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並給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思路。本文就大學生應如何爲三農問題服務,提出了一些想法。

【關鍵詞】: 三農問題大學生 統籌發展 農村經濟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但農業工業化發展緩慢,嚴重製約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的農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生產進入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農民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和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並且差距在不斷的拉大從而促使三農問題的生產。

而我想,作爲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也許,不,不是也許,而是肯定有着很大一部分的人還不知道什麼是“三農”,什麼又是“三農問題”。“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而“三農問題”則特指中國大陸的農村問題、農業問題和農民問題從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包括貧富懸殊及流動人口等。

“三農”作爲一個概念則由經濟學家溫鐵軍博士於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漸漸被媒體和官方廣泛引用; 2014年三農問題的提法寫入文件,正式成爲大陸理論界和官方決策層引用的術語;中共中央於2014年正式將“三農”問題寫入工作報告。 在家鄉本溪,市領導十分重視城鄉統籌的發展問題。市領導作了題爲《加大統籌力度,夯實發展基礎,推動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工作報告。他指出,2014年本溪市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爲根本要求,把建設現代農業作爲重大任務,把加強基礎設施作爲重要支撐,突出助農增收惠民生、科學規劃調結構、強基固本增後勁、改革創新促統籌、繁榮農村謀和諧,奮力推動現代農業再上新臺階,農村經濟發展再創新局面。2014年,本溪市農業農村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本溪市實現項目農業投入總額22億元。其中,龍頭企業確保投入14億元,農業園區確保投入8億元;農業合同利用外資完成1.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5萬畝,其中設施栽培面積3萬畝;新增土地流轉5萬畝,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5000人;農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市長強調,圍繞今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本溪市上下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即更加註重彰顯特色、落地可行、適度超前,加快落實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更加註重做大規模、延伸產創優品牌,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更加註重基礎設施、生態建設、典型示範,不斷改善農民

生產生活條件;更加註重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更加註重就業創業、改善民生、脫貧幫困,紮實推進農村公共事業建設;更加註重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完善機制,不斷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爲何三農問題會變的越來越嚴峻呢?由於政策的偏向使城鎮和鄉村的發展差異使貧富懸殊差距擴大。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亦同時加劇了土地兼併問題,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農民轉化成流動人口到城鎮謀生,從而將問題亦帶到城鎮。在惡性循環下,三農問題不斷擴大成爲全國性的社會現象。“三農”問題不解決,長期來看,不利於社會穩定;從短期來看,不利於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解決三農問題實質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穩定。這是一個關係十三億人口大國的,經濟社會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三農”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農民的利益並未切實保障,農民的困難依舊存在,發展農村,提高農民的水平,仍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需要國家、政府及人民齊心協力共同解決,更是需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不懈奮鬥。只有“三農”問題得以解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纔有可能儘快實現。

作爲國家未來主人的當代大學生 ,“三農”問題既是我們的人生機遇,也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第一:大學生要抓住“三農”問題所提供給你們的人生機遇。毛澤東曾說“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大有可爲的。一方面,

農村、農業迫切需要需要有現代知識的青年,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村和農業,提高農村、農業的科技水平,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農村、農業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長期困擾着國家,其主要原因還是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不願再回到那個環境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讓他們學以致用實現人生價值的農村,絕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寧願呆在城市做一些不能讓他們發展潛能而且爲別人服務的事情,或者說沒有自己到農村開闢自己事業的意識,大學生就業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們就業觀念。現代大學生要轉變就業擇業觀念,更要有創新創業觀念。我們要轉變就業觀念---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論是學習農業還是工業,學習理工還是人文,什麼專業在農村都大有用武之地,這是歷史給我們的發展機遇,不要錯過。

第二:我們大學生要擔當起解決“三農”問題的社會歷史責任。“三農”問題是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大學生應該從思想上、行動上促進、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振興”,早日實現現代化的歷史責任。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有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重大社會問題,需要有責任心的年輕人去擔當,現代“三農”問題的歷史責任需要我們現代大學生去擔當。作爲國家未來主人的當代大學生也正在積極組織、參與一些相關的學習調研,爲解決“三農”問題而不斷努力着。

如今,大部分大學生對三農問題的默然視之,甚至有些人都不知何爲三農問題,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我們大學生中可以來說百分

之八十的來自農村。作爲農民的後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改變三農的現狀。可事實卻是大部分同學卻選擇了拋棄農業、遠離農村、脫離農民,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錯誤的引導,我們從小到達就被灌輸了走出黃土地的思想,因而長大後總想脫離農村。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民以食爲天”即農民纔是糧食的創造者。我們需要改變這種觀點對人們的束縛。

其次:錯誤的觀念,大部分人總是把體力勞動與農業聯繫在一起,認爲搞三農就是賣勞力,其實不然隨着科學的發展農業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就拿發展最快的國家美國來說,很大部分有錢人卻是農民。我們國家現在的目標就是將最新的研究成果應用到農業上。

再次:錯誤的世界觀價值觀,很多人把農村人和城市人劃分了嚴格的界限,甚至在某些人潛意識裏對其貼上了三六九等的標籤,這是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思想糟粕,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努力改變,但改變並非易事,需要我們慢慢去引導去啓發爭取用比較短的時間去實現這種思想質的飛躍。

基於以上三點,我校應引導啓發,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作爲又一個宗旨,希望通過一些交流討論活動來開闊同學們的視野,通過一些名師講座來改變一些錯誤的觀念,通過下鄉社會實踐深入瞭解三農,從而喚起大學生支援三農的熱情。

第四篇:關於三農問題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我這次寒假社會實踐的主題是“三農”問題的調查,爲了這個社會實踐報告,我特地回到老家進行實地調查。主要調查方式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家裏我先查了“三農”問題的一些信息,自己瞭解了“三農”問題是什麼,爲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然後針對這些內容制定了一份問卷調查表,我一共印了20份,本來想多印一點的,但是當時趕時間,就只印了那麼多。然後我還根據找到的三農問題信息制定了一份三農問題的宣傳資料。準備帶回老家進行宣傳使用。

回到老家後,我首先找到最熟悉的人,給他們每人一份問卷,然後還找到兩個姐姐專門爲我發問卷的時候拍照,來增加我社會實踐的真實性,這不是在作秀。雖然最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帶着一種完成任務的想法來做這件事的,也覺得這是徒勞的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價值可言。可是當我站在他們旁邊看着他們做問卷的時候,我卻突然發現,我自己在做的這件事情是多麼的有意義。因爲我發現,在這個不算落後的小鄉村裏面的居民,卻居然大多數連三農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而且,不少人都不關心三農問題,認爲這個問題和他們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們認爲這種問題應該是政府機關裏面的人關心的問題,與平民老百姓無關。問卷裏面有道題是問三農問題中的三農指什麼,有五個選項,農民,農業,農村,農戶,農田。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農田要算一個,因爲在他們心目中,農田纔是最大的依靠,因爲農村土地就是農民朋友的命根子啊。可喜的是,我調查的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項就是農業稅被取消了。他們對與這點都是很高興的,因爲這減輕了他們很大的負擔。“這個政策好不好?”我問到,“當然好啊,不用交錢了嘛!”雖然說現在的農村條件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但是家庭負擔也還是比較重的,能幫助農民減輕負擔,減一點當然就好一點。“對於國家出臺的相關三農問題政策,你支持嗎?”幾乎所有的人都選的大力支持,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是否瞭解那些具體的政策究竟是什麼,究竟有沒有落到實處,究竟有沒有給農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究竟那些政策是不是隻是空中閣樓,但是我覺得,農民朋友們都是相信國家政策的,他們相信,國家不是違背農民的,他們相信,國家會對他們好的。裏面有個問題有一個填寫着讓我覺得值得思考,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有個人就說他不知道三農政策,所以沒有選項可以選擇啊,因爲四個選項,看電視,聽廣播,別人告訴,政府宣傳。我相信這是位唯一說出實話的人,其他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知道這些政策,都什麼都沒說就選,大多數選的政府宣傳,我問政府給你們宣傳什麼政策了,他們說什麼都沒有,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有哪些政策,“哪有這麼好的政府啊。”有個人感慨。我不禁想到,究竟是什麼讓現在的老百姓不敢說真話了,讓老百姓對政府盲目崇拜,都說要跟着政府走,跟着領導走,可是,政府呢,政府又做了什麼可以讓老百姓心甘情願跟着走的事情啊,都說要讓農民朋友們得到實惠,得到好處,可是,話誰都會說,但是實行了嗎?就算實行了,那也得經過層層審批層層考驗最後實行的時候恐怕都過了不少年了吧。中國現在政策實施得就是如此滯後,政府宣傳的是什麼,宣傳政府的又是什麼,這些宣傳,給農民帶來的是什麼,只是樹立了政府在農民心目中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的崇高地位,讓大家都怕政府。我在網上查找怎麼樣解決三農問題,我發現政府出臺的政策都顯得太空洞太抽象太不具體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大力發展勞務產業”“正確處理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的關係”“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等等。這些政策都說的好空洞好空洞,你說,你這麼說農民會明白這和他們究竟有什麼關係嗎?中國就搞這些面子工程,表面上弄的好看,可實際上呢,老百姓卻得不到什麼實實在在的好處。也難怪農民朋友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政策,因爲知道了也沒有什麼用啊。日子也根本就不會因爲這幾點空洞的政策就得到什麼具體的改變的。其中有一個問題,“農民問題是指什麼的問題?”選項有素質,減負,技術指導。大多數都說是減負問題,少數人說是技術指導問題,只有極少數人說是素質問題。當初我設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在想農民朋友們認爲自己的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裏。當時在網上查到的是素質的問題,可是卻只有極少數人選擇,而大多數人卻認爲是減負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個樣子,我很想知道。是他們對自己的素質十分自信,還是因爲在他們心目中素質問題不算是問題呢?也許是因爲他們覺得減負才是真真實實與他們直接相關的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的問題。農民更關心的不是你說的天花亂墜的政策,而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的行動,哪怕只有那微小的行動,哪怕只能帶給農民微小的實惠。“農業問題主要是指什麼的問題”產業化,專業化,技術化。很多人都選擇了技術化。我想,在農民的心目中,也許技術的不成熟纔是導致農業的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在農民的心中渴求政府能有人對他們進行技術上的指導,而我們親愛的政府呢,又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什麼呢?都說要去親民,要去下到農村,與農民們交流想法,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缺少什麼,可實際上呢,又真的有幾個領導經常親民了呢?就算真的有人去了,也只是極少的吧。其實這個問題查到的答案是產業化的問題,只是農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產業的概念。什麼始終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許多人都在糧食和土地之間徘徊。他們說糧食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關係,沒有土地,哪裏來的糧食呢?可見農民朋友們真的是把土地當成自己的命啊,雖然很多農民現在都不是主要靠農田來維持生活了,但土地畢竟是他們的財富,是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產業。

這次社會實踐調查,雖然時間很短,調查人數也不是很多,但我真的是收穫很多的。有的時候,我真的想做一個官,然後爲農民朋友們,爲老百姓們實實在在的做點事,讓他們享受一點實實在在的幸福。

第五篇: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

本貼由北京大學論壇會員發佈在北京大學論壇,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北京大學論壇推薦答案:農業科技下鄉調研報告目的:體察民情,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形式:深入農村,與村民攀談,搞調查時間:2014年7月22日--7月27日地點:山東省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組織者:山東省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團總支參與者:山東省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99級、00級部分同學一調查數據概況:周家村共有230戶約800口人,住房佔地約200畝,耕地1550畝。本村固定資產120萬,去年總產值爲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爲3800元。(一)經濟收入狀況經濟收入以經濟作物爲主,輔以副業如養雞,養老鼠。經濟作物收入佔經濟總收入80%。經濟作物包括蘋果、蔬菜、黃煙、花生、柿子和制種。自199年以來有果園200畝、蔬菜100畝、黃煙500畝,現在黃煙已發展到800畝。1990年進行村莊規劃後,1992年在房前屋後種上了5000(更多好範文請關注:)棵柿子樹,現在每棵樹能收入兩百元以上,近年又種上了1000棵柿子樹,估計明年能大量掛果。制種業是新興產業,包括西瓜、西葫蘆、西紅柿、辣椒四個品種,種植面積在200畝左右每畝毛收入一萬元左右。(二)受教育狀況村民中有30%受過初等教育、3%受到過高等教育。現在村裏只有三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8歲,但有50%的孩子九歲纔開始上學。(三)生活狀況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肉製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二下鄉感悟(一)我看農村教育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後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讓我們來看一組調查結果,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說: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說,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爲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周家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說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說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但只有正視教育,而非遮蓋問題,才能抓住教育發展的癥結所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雖然飛速發展,但離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經濟發展阻礙了教育發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於經濟,但最終還得抓住教育是基礎,經濟是關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爲此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二)我爲鄉親獻計策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爲周家村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週家村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在村莊規劃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戶戶大門口,極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種柿子樹,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爲村民增加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兩得。這可能是我國農村規劃之創舉,大有爲之大力宣傳的必要。經濟發展方面,農業往立體結構方向發展。注意了抓好經濟作物和加大力度發展高效田的同時保持糧食產量。此舉既保證了村民糧食自給,又增加了經濟收入。精神文明建設,結合村民樸素民風,村裏還制定了強有力的規章制度,保證了村裏良好風氣的形成,爲其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社會實踐報告《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他們卻沒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標前進。爲此,我們同父老鄉親們一同探索前進的路。鄉親們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廠,把自己生產的蘋果加工成成品再銷售出去,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然而另一方面領導們卻考慮着要承當巨大投資風險,基於此,他們的夢想遲遲沒有實現。現今,農村收入不高,集體基金有限,承當風險能力極小,在如此現狀下,村領導們當然是不敢貿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敗了卻無顏面對鄉親父老。的確,暫不說基地太小而帶來的原材料供應不足和技術問題,就連產品銷售渠道也夠戧。不過,在現有條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運轉週期短的小型企業(如生產洗滌用品的企業)倒是比較可行的。現在,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經濟作物和種高效田。高效田是給外國公司制種,公司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並負責回收種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勞力。通過這條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較之下,這是迄今爲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爲此,加大宣傳,極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資,發展高效田,是周家村近幾年致富的首選之路。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周家村結下了不解的情節,或許就像大家所說的,她成爲了我的第二故鄉,在以後的生活中,她會永遠讓我牽掛。有時候我想,一個人也許就爲某種情感而活,爲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養我者、我養者;愛我者、我愛者,這也許就是一個人活着的理由。周家村的鄉親啊!我將在城市的一角永遠地爲你們而活、而努力。(三)三下鄉的意義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衆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衆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江澤民總書記在北大百年校慶講話中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爲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江澤民同志得出的四個統一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衆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纔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衆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啓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1、本帖(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所有言論純屬作者(chuens)個人意見,與北京大學論壇立場無關;2、本主題由:(chuens)發表在北京大學論壇,如有疑問請諮詢作者:chuens;3、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轉載或引用本帖(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時必須徵得作者chuens的同意;4、本帖(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如果chuens轉載自媒體,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5、本帖(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權,請立即告知,本站將及時刪除,並致歉;6、的管理員有權不事先通知作者(chuens)而刪除本文(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三農問題).這比我早上的經濟學英文版難n倍!沒白來北京大學論壇

我們向您整理了更多文章:

社會實踐報告——對“三農”問題的宣傳和說明

暑假社會實踐報告:三農問題和新農村建設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對##縣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對縣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

“情繫‘三農’,關注農民工”社會實踐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