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自我評價

羣衆路線黨員自我評價

第一篇:羣衆路線個人自我評價

羣衆路線黨員自我評價

“教育實踐活動越往後,越要堅持標準,決不能虎頭蛇尾,決不能用自我感覺代替羣衆評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直指問題關鍵,爲推動教育實踐活動走向深入指明瞭方向。

自我感覺好不代表羣衆評價好。當前,自我感覺良好的領導幹部不在少數。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理論水平、立場觀點、自我認知及缺乏大局全局的把握,常導致一些領導幹部的自我感覺常常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是表面的而非深層的,是片面的而非全面的。羣衆的眼睛是最雪亮的,自說自話沒有說服力,羣衆評價纔是最客觀的,纔是最給力的。

而作爲黨政機關,自我感覺好的也不在少數。人民政府的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政府應是服務型的。服務型政府應是“清正、廉潔”的政府,“精簡、高效”的政府,“民主、責任”的政府。我們的政府在“集中力量辦大事,五年十年謀發展”等方面發揮獨特優勢,老百姓總體是滿意的。但作爲政府在自我評價上也不能總是感覺太好,還是要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看到差距,這樣纔會有進步。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至今,總體進展順利、也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然存在一種現象,一些部門談起自身工作,往往是總體情況不錯,但對自身存在哪些問題,卻是遮遮掩掩,甚至渾然不覺。一些幹部倒是反思了自己的問題,但往往是避重就輕,大而化之,甚至有時聽起來是批評,實際卻是表揚,與羣衆的期待還有相當的差距。概而言之,“發現不了問題”,覺得自己“沒問題”,甚至自我感覺好得不得了。究其原因,正是用自我感覺代替羣衆評價。

評判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的工作成績如何,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人民羣衆。“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口碑”。如果黨政機關及領導幹部用自我感覺代替羣衆評價,就可能導致新的形式主義登場,教育實踐活動就有可能成爲實實在在的“走過場”。過去開展的有聲勢的思想大討論亦是針對自我感覺良好的思想的大討伐,學先進,找差距,用事實說話,激發廣大領導幹部的危機感和責任感,不讓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有市場。

理性看待自我感覺和羣衆評價之間的差距。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始終保持一種謙卑的心理。常照鏡子,三省吾身。做到自我淨化、自我提高,維護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防止自我感覺良好的現象的滋生。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向身邊的同事學習,甘當小學生向羣衆學習,真正成爲人民需要的好乾部。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歸根結底是爲了羣衆利益,羣衆滿意不滿意,是活動開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教育實踐活動越往後,越要堅持標準,決不能虎頭蛇尾,決不能用自我感覺代替羣衆評價。”這是一個最高領導面對形勢與任務時所具有的客觀冷靜的態度,其中深意,值得各級公僕認真體會。某些公僕總想封住民衆的嘴巴不讓他們發出呼聲,更不准許民衆評價自己,未免與中央精神和時代潮流不合拍。

糾正這種失真的“自我感覺”,出路還在於開門搞活動。正如中央領導同志強調的,開門搞活動,不是開小門、開側門,也不是開一時、開一段。在整個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標準、確保質量,就要把開門搞活動、讓羣衆參與貫穿始終,下一步,要繼續敞開大門,讓羣衆來參與、來監督、來評判。凡是羣衆認可度不高、認爲走了過場的,都應該返工補課。只有羣衆看到了實效,教育實踐活動纔不會走過場。

羣衆的評價,就好比這“涇溪石險”,是航行的警示標;聽不到羣衆聲音,就好比“平流無石”,看似一片大好,實則危險密佈。作爲領導幹部,一定要警惕這種“無聲的危險”,主動開門走出去,熱情把人迎進來,與羣衆面對面、心貼心,讓羣衆來爲自我感覺糾糾偏,把羣衆的評價作爲教育實踐活動的標尺。如此,方能把握真實民意,克服自我感覺良好的痼疾,讓羣衆路線越走越寬廣。

第二篇:學生黨員羣衆發展路線自我剖析

陳健個人對照材料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旅遊學院11旅遊管理專升本班 陳健

我叫陳健,來自江西省景德鎮市,漢族,年齡19歲,在2014年4月份成爲入黨積極份子,於2014年5月正式轉爲預備黨員。專科畢業於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在學校擔任過經濟管理學院團總支副書記一職,曾榮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共青團之星”、“優秀學生幹部”等多個獎項。

目前擔任11旅遊管理專升本班的團支書一職,近期我參加了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因此我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首先在自身找缺點,找問題。

一、 自身存在的問題

(1) 理想信念方面

① 處於人生的一個迷茫期,不知道畢業後是直接就業,或者繼續學業考研、還是備戰考公務員考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2) 政治紀律方面

① 偶爾出現遲到現象

② 自我要求有一點放鬆,沒有時刻重視到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提高。

(3) 學習風氣方面

① 週六週日在校外兼職,不能很好的兼顧學習。

② 對不感興趣的某些專業課,不認真聽課,在看其他書籍。

(4) 發揮模範帶頭方面

二、整改措施

(1)首先應該靜下心來,把目前的日常學習學好,打好堅實的基礎,儘快確定之後的人生方向。

(2)時刻監督自己,進行自我督促,自我提高,杜絕出現遲到現象。

(3)把握好兼職和學習之間的分寸,既不耽誤課程,又能增長社會實習經驗。

(4)不感興趣的專業可以找老師進行交流,先找找自身的問題,如若還是不太喜歡,基本教學規定內容還是要有所瞭解,不能一點都不學。

二○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三篇:羣衆路線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新形勢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是維護我們黨和黨員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證。每名黨員都應帶頭弘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洗滌思想上的污垢和灰塵,永葆黨員本色,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從黨的歷史中汲取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力量。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糾正錯誤的有效方法。黨的歷史告訴我們,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依靠自身力量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的有力武器。遵義會議正是由於開展了積極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才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黨內的統治。新形勢下,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的建設基本要求。抓好黨的建設特別是黨的幹部隊伍建設,最便捷、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在全黨不斷髮揚光大這一優良作風,對廣大黨員和黨的各級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鼓勵和支持黨內自下而上的批評和來自人民羣衆的批評,堅持領導幹部作表率,鼓勵不同意見平等交流,認真落實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員談心談話等制度,通過正常的、健康的黨內生活,堅決抵制好人主義,克服庸俗之風,不斷消除任何政治的灰塵和微生物侵蝕黨的肌體,以保持黨的先進性。

從身邊不良傾向中吸取放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教訓。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內生活的利器,但現在一些同志卻把它變成了鈍器,對問題觸及不到、觸及不深,有的甚至把自我批評變成了自我表揚,相互批評變成了相互吹捧。批評和自我批評方面的不良傾向主要表現爲:

一是批評上級怕失寵。有的同志礙於感情和麪子,怕領導記賬、穿小鞋,影響進步,對於上級存在的問題不敢批評、不願批評,甚至提出“工作太過拼命不注意休息”“對工作要求過高”等“表揚式”批評。

二是批評同級怕失信。很多人不願批評同級,怕批評會揭露矛盾,傷了和氣、受到排擠,影響團結,無論講什麼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遇到問題繞着走;或者你不說,我也不說,你說我就說。

三是批評下級怕失票。怕批評下級多了,下級不理解,當成個人打擊報復,被個別人抓了小辮子,關鍵時候丟選票。四是自我批評怕失分。

有的人進行自我批評時缺乏“無情地解剖自己”的精神,談感想體會不講缺點不足,亮短怕醜;談工作情況不查思想根源,揭短怕痛。還有的人怕影響政績、降低威信,不敢把自己的問題放到檯面上講,放在大庭廣衆下說(推薦訪問範文網),讓羣衆監督。出現這些現象,其實質是私心雜念作怪,根子是黨性不純。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黨內矛盾和問題無法解決,甚至蔓延擴散,黨的組織和領導班子解決自身問題、促進團結進步的能力就會大大減弱甚至逐步喪失。因此,放棄批評和自我批評,就如同戰士丟掉槍炮一樣,必然要吃敗仗。

從自己做起敢於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思想武器。黨的歷程反覆證明,一個政黨要保持先進性和戰鬥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黨內和諧,離不開批評和自我批評。只有通過認真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才能真正得以實現。開展好批評和自我批評,一是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在對待批評的問題上,領導幹部要有聞過則喜、從善如流,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不僅要對個人問題勇於自我解剖,對領導班子問題勇於承擔責任,還要以平等的態度,正確對待每一位同志的批評和監督,不在原則問題上態度曖昧,也不搞“家長制”和“一言堂”。二是黨組織要堅持原則。黨的各級組織對存在的問題要堅持原則,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分析,是什麼問題就是什麼問題,既不誇大也不縮小,更不捕風捉影,強加於人。三是每名黨員都要坦誠相待。每名黨員都要勇於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深挖思想根源、明辨是非曲直、理直氣壯否定錯誤言行,做到見人見事見思想,使被批評者“心跳臉紅背出汗”。只有這樣,才能着力增強黨內生活的原則性,纔是真正對黨負責、對組織負責、對同志負責。四是黨內生活要注重質量。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反映制度,疏通和拓寬下情上達的渠道,營造黨內不同意見平等交流討論的環境,有效保障黨員開展黨內批評的權力,嚴格落實《黨章》《黨員權利保障條例》有關規定,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裏話。

第四篇: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教師黨員自我剖析材料

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自我剖析材料

開展黨的教育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以來,我經過認真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黨章和其它輔導材料,對照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標準要求和不合格黨員的主要表現,以此爲鏡子,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對個人存在問題的原因以及危害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以期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點、增強黨性的目的。

一、自身存在的問題

一是服務意識還有待於進一步增強。對“服務是我們的天職”的思想體會的不深不透,還沒有自覺地把同事、學生家長以及學生對我的滿意程度作爲檢驗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有些工作做的還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小成即滿,今後還要繼續把工作做深做細,因爲教學無小事,社會對我們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不進一步提高服務學生的意識就有可能損害學生的根本利益。

二是精神狀態還不能很好的適應形勢的要求。工作熱情有所降低,精神狀態不佳,安於現狀,工作不夠積極主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還需要進一步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是堅持學習還不夠自覺。日常工作中總是有意無意地放鬆了自我學習,忽視了知識能力的培養再造,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不強,不願擠出時間學,即使有了時間也坐不下來、深不進去。在理論學習上還不夠用心,理論素養還比較淺薄,與本職業務有關的就學一點,與本職業務聯繫不緊的就不去學或者很少涉獵,在學習上搞實用主義,知識結構單一,把握形勢、瞭解大局不深不透,還不善於研究思

考問題,不善於理論聯繫實際。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要不當“浮萍”作“潛艇”,經常走出辦公室,深入學生,與學生“零距離”、“面對面”,拜學生爲師,在學生中汲取組織工作的智慧和力量。要在深入學生中,掌握第一手資料,查找教育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與同事、學生一起想問題、謀對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

二是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求實的精神,兢兢業業地做好各項工作,樹立強烈的時間觀念、效率觀念、質量觀念,今天能改的作業不拖到明天,這一週能完成的工作絕對不到下一週,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

三是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正確對待個人得失,不計名利,不講價錢,不圖虛名,不事張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做好各項工作,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第五篇:黨員的自我剖析——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黨員的自我剖析

時間:2014年11月6日

地點:階梯教室

內容:

一、 活動主題:

黨員的自我剖析

二、 活動背景:

9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抓住作風建設不放鬆,堅持黨內成員的自我剖析,從而使我們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戰鬥力,保證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順利推進。

三、 活動目的及意義:

通過本次活動的舉辦,促使新員工黨員能夠充分發掘自身的優點,意識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都能自覺地以黨的基本理論爲鏡、以黨的歷史爲鏡、以黨章和黨內法規爲鏡、以羣衆的期盼爲鏡、以先進典型爲鏡,照“四風”之害,革作風之弊、行爲之垢。

四、 活動內容:

認識自己,照一照。人貴有自知之明。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其目的不在於“辦活動”,而在於轉作風。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關頭,黨中央都突出強調並採取有力措施狠抓作風建設,而每一次作風的大改進都促進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大發展。透視自己,看一看。拿起“放大鏡”和“顯微鏡”,對照基層和羣衆的期盼,按照爲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於正視缺點和不足,透視自己在踐行黨章和黨內法規上存在的差距,特別是在踐行黨的宗旨、貫徹羣衆路線、保持清正廉潔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對存在的問題不漠視、不淡化、不迴避、不推卸,做到敢於正視、敢於糾正、敢於擔當,並着手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強烈的自省自律意識,認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定位自己,正一正。正衣冠正的是共產黨人的形象。古語曾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衣冠”,首先得心正。 “正衣冠”決不只是侷限於服裝華美、外表光鮮、舉止端莊、落落大方,而是更進一步,要“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

廉潔自律,提升共產黨人外在形象。黨員幹部要秉持“趕考”之心,把崗位當“考場”,以人民爲“考官”,常修爲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黨性修養,提升共產黨人內在形象。“正衣冠”,就要“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問一問自己“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唯有崇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爲官、踏踏實實幹事、默默無聞奉獻,才能抒寫一曲曲無愧於黨和人民的正氣歌。

解剖自己,洗一洗。改進作風是一場自我革命。操起“手術刀”和帶有消毒的藥棉,用消毒的藥棉洗一洗就要“化膿”的“傷口”,操起“手術刀”毫不吝向會蔓延擴大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的“毒瘤”“宣戰”剷除。

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敢於揭短亮醜,崇尚真理、改正缺點、修正錯誤。堅決克服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民主生活會開成了表揚會,沒有達到真正的出出汗、洗洗澡、有益健康的目的。倡導同志間真誠平等地交流幫助,推心置腹地分析問題背後的思想根源。

完美自己,治一治。行動是唯一能夠反映出我們精神面貌的鏡子。轉作風不能坐等,唯有想在前、做在前,才能以作風的切實轉變,贏得羣衆的真正信任。通過羣衆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有了“病”不可怕,趕緊去治,否則“小

病”不治會積累蔓延成“大病”,大病容易不可救藥。因此,健康完美自己,需要治一治。治病要以“救人”爲目的,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區別情況、對症下藥。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四風”掃盡時,要着眼於“毖後”,在治本上下功夫。總結“防病治病”的經驗,認識和把握“防病治病”的規律,注重從制度和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做到防微杜漸,從根本上防止不良作風,真正取得人民羣衆滿意的成效。

五、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進行一次徹底的自我剖析:

標籤:羣衆路線 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