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某市農村國小教師的情況調查(精選多篇)

第一篇:農村國小教師的情況調查

某市農村國小教師的情況調查(精選多篇)

自農村教育體制改革以來,我市加大了農村學校的佈局調整,幾年來,共計撤銷、合併校點221所。截止xx年底,我市共有公辦農村國小1272所(其中片區完小178所,村小1094所,不函已承包給私人辦學的73所)。在校學生218070人,(其中片區完小178所,在校學生81227人;村小1094所,在校學生136843人)。農村公辦國小教師7226人,(其中片區完小公辦教師3268人,農村村小公辦教師3958人)。農村國小教師本科學歷173人,專科學歷2359人,中師學歷4258人,高中及以下學歷518人。農村國小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 教師緊缺

我市農村國小在校學生201470人,現有公辦教師7226人,平均師生比達到1:30.18,與四川省規定編制標準1:23.6相比,超過6.58。以現有在校學生數,按照四川省規定編制標準1:23.6計算,應該配備國小教師8817名,而目前實有公辦國小教師7226名,缺1591名。加之全市不足23個學生一個班的共有700多個,按照規定一個班不足23個學生應當配備一個教師。因此,我市農村學校共計缺國小教師近xx名。到xx年底,農村國小實際聘請了代課人員1243名,與實際需要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農村實行免費教育後,迴流學校的學生猛增。據調查,古藺農村國小的師生比平均達到1:39,大大超過四川省編制委員會規定的1:23.6的標準。古藺農村國小大多數班額都在70人以上,有的一個班達到90人以上。

二、工作任務重

農村國小教師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學,以納溪區上馬鎮文昌水口寺村小爲例,水口寺村小是由原3個校點撤併而建,現有學生238人,一至六年級分別各一個班,另有一個幼兒班。教師7人,其中代課人員1人(教幼兒班)。6個公辦教師中一人已59歲, 一人已54歲,其餘4人均爲25、26歲。現有6個教師每人包一個班,平均每天上6節課,一般上午4節課,下午2節課。若遇教師到區裏、市裏學習、開會或生病等情況,他所任教的班就只能由別的教師代管。這裏的教師工作量很大,每個教師都是包班教學,既要負責語文、數學、自然、思品、音樂、美術、體育、國防知識、安全教育等近10個學科的教學任務,又要批改這些學科的作業以及這些學科的備課。

三、條件艱苦

農村國小普遍存在遠離鄉鎮,交通不便的問題。如納溪區上馬鎮文昌水口寺村小,位於宜賓市興文縣、江安縣和納溪區三地交界之處,素有“雞鳴三縣”之稱。這裏離納溪區政府70多公里,離宜賓市江安縣仁和鄉20多公里,離興文縣共樂場20多公里。從上馬鎮(中心校)到水口寺村小不通車,步行需要4個多小時。從納溪區乘車到水口寺需要3個多小時,往大渡方向途經宜賓所轄的江安縣底蓬鎮,然後進入三縣(江安、納溪、興文)交界的崎嶇鄉村公路(這段路程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水口寺村小。古藺、敘永山區的農村國小條件更不理想,絕大多數農村國小都不通車,有的甚至不通電。農村國小教師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農村學校一般都不具備住房條件,即使少數農村學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簡易住房。據調查,農村國小教師60%左右是xx年以前由代課教師轉爲公辦教師的,由於他們多數是本鄉本村人,因此這些農村國小教師基本上都吃住在家裏。不是本鄉本村的教師一部分在學校提供的簡易住房居住,一部分在當地租用民房解決居住問題。

四、工資收入偏低

農村國小教師工資收入普遍偏低,一箇中師畢業工作5-6年的教師,國家每月發給個人的工資和政策性補貼總共只有693元,扣除醫療保險和各種基金後,個人實際月收入只有600元左右。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一分錢的獎金或其他收入。他們所付出的勞動代價、所承擔的責任與每月600元的收入對等。在與年輕教師交談中得知,他們的注意力一是教書,二是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函授或自考攻讀專科文憑。提高文憑的主要目的是想改變工作環境,調離現在的村小,寄希望於今後能夠有機會調到鎮中心學校工作。據調查,水口寺村小近30年來,先後有三、四十名年輕教師分配到那裏工作,但是工作的時間都不長,工作時間最短的只有一學期,來這裏工作的老師總是想方設法,調出水口寺村國小。

鑑於我市農村學校普遍存在以上問題,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高度關注農村國小教育和教師的生存狀況。要使農村村小教師安心工作,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實行農村國小教師本土化。一是區縣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在補充農村教師時,盡最大可能將已經畢業的合格中師生直接安排到本鄉本村任教;二是區縣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有計劃、有目的地專門培養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就是根據本鄉農村教師的需求情況,將當地國中、高中畢業的學生定向培養,分別進行三年或五年師範專業教育,畢業後直接安排回本村任教。採取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解決教師吃住問題(每天吃住在家裏),另一方面可以解決農村教師進不去、留不住和長期穩定和合格的問題。

第二、從實際出發,農村國小教師按照《教師法》和《教師資格條例》規定,中師畢業即可成爲合格學歷。因此區縣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在補充農村教師時,對學歷的基本要求定位爲中師即可,沒有必要高定爲專科或本科以上。對已經符合規定學歷的畢業生已在教師崗位和長期在農村國小代課學歷達標的代課人員,應當直接聘爲公辦教師或通過考試的辦法擇優聘用爲公辦教師,讓他們安心在農村國小任教。

第三、制定相關政策,切實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農村教師常年包班教學,超負荷工作,他們的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作爲區縣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政策,落實農村學校教師特殊津貼,提高農村村小教師的待遇,以此吸引和穩定更多的村小教師。

第四、足額配備農村合格教師。國家規定農村國小按1:23.6的標準配備教師,不足23個學生的班應當配備1個教師。從農村國小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按標準足額配備教師的情況下,應當適當考慮機動編制。因爲教師必須要參加市、區縣的業務培訓學習、開會以及女教師產假、病假等情況,一個教師包一個班,其中任何一個教師因公或有事離開學校,這個班就沒有教師上課。因此在考慮配備教師時,應當適當留有餘地。

第二篇:我市農村國小教師的情況調查

自農村教育體制改革以來,我市加大了農村學校的佈局調整,幾年來,共計撤銷、合併校點221所。截止xx年底,我市共有公辦農村國小1272所(其中片區完小178所,村小1094所,不函已承包給私人辦學的73所)。在校學生218070人,(其中片區完小178所,在校學生81227人;村小1094所,在校學生136843人)。農村公辦國小教師7226人,(其中片區完小公辦教師3268人,農村村小公辦教師3958人)。農村國小教師本科學歷173人,專科學歷2359人,中師學歷4258人,高中及以下學歷518人。農村國小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 教師緊缺

我市農村國小在校學生201470人,現有公辦教師7226人,平均師生比達到1:30.18,與四川省規定編制標準1:23.6相比,超過6.58。以現有在校學生數,按照四川省規定編制標準1:23.6計算,應該配備國小教師8817名,而目前實有公辦國小教師7226名,缺1591名。加之全市不足23個學生一個班的共有700多個,按照規定一個班不足23個學生應當配備一個教師。因此,我市農村學校共計缺國小教師近xx名。到xx年底,農村國小實際聘請了代課人員1243名,與實際需要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農村實行免費教育後,迴流學校的學生猛增。據調查,古藺農村國小的師生比平均達到1:39,大大超過四川省編制委員會規定的1:23.6的標準。古藺農村國小大多數班額都在70人以上,有的一個班達到90人以上。

二、工作任務重

農村國小教師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學,以納溪區上馬鎮文昌水口寺村小爲例,水口寺村小是由原3個校點撤併而建,現有學生238人,一至六年級分別各一個班,另有一個幼兒班。教師7人,其中代課人員1人(教幼兒班)。6個公辦教師中一人已59歲, 一人已54歲,其餘4人均爲25、26歲。現有6個教師每人包一個班,平均每天上6節課,一般上午4節課,下午2節課。若遇教師到區裏、市裏學習、開會或生病等情況,他所任教的班就只能由別的教師代管。這裏的教師工作量很大,每個教師都是包班教學,既要負責語文、數學、自然、思品、音樂、美術、體育、國防知識、安全教育等近10個學科的教學任務,又要批改這些學科的作業以及這些學科的備課。

三、條件艱苦

農村國小普遍存在遠離鄉鎮,交通不便的問題。如納溪區上馬鎮文昌水口寺村小,位於宜賓市興文縣、江安縣和納溪區三地交界之處,素有“雞鳴三縣”之稱。這裏離納溪區政府70多公里,離宜賓市江安縣仁和鄉20多公里,離興文縣共樂場20多公里。從上馬鎮(中心校)到水口寺村小不通車,步行需要4個多小時。從納溪區乘車到水口寺需要3個多小時,往大渡方向途經宜賓所轄的江安縣底蓬鎮,然後進入三縣(江安、納溪、興文)交界的崎嶇鄉村公路(這段路程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水口寺村小。古藺、敘永山區的農村國小條件更不理想,絕大多數農村國小都不通車,有的甚至不通電。農村國小教師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農村學校一般都不具備住房條件,即使少數農村學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簡易住房。據調查,農村國小教師60%左右是xx年以前由代課教師轉爲公辦教師的,由於他們多數是本鄉本村人,因此這些農村國小教師基本上都吃住在家裏。不是本鄉本村的教師一部分在學校提供的簡易住房居住,一部分在當地租用民房解決居住問題。

第三篇:關於農村國小骨幹教師培訓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農村國小骨幹教師培訓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根據國家教委及廣東省教育廳的要求,我市從1998年開始了國小骨幹教師的培訓工作,經過近五年的實踐,我們在工作中積累了不少經驗,也遇到了許多難題。爲了更好地做好農村國小骨幹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希望通過這次調查,瞭解農村國小校長對骨幹教師培訓的態度與期望,瞭解國小骨幹教師對培訓工作的看法(學習態度、培訓形式、學習內容、開班類型等),瞭解國小骨幹教師對工學矛盾的處理,瞭解國小教師對培訓結果的要求,同時爲進修學校的教師如何進一步根據農村國小校長、教師的特點和要求調整教學,提高培訓質量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從廣東省陸豐市的國小中隨機抽取86所國小的校長,以及全市已參加和待參加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的320名國小教師作爲調查對象。

(二)調查方法

1.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分封閉式問卷和開放式問卷兩種,問卷由被調查者自填,統一問卷的指導語和答卷的方法。

2.用百分率統計問卷結果。

3.本調查共發放問卷:國小校長問卷86份,收回有效問卷86份;骨幹教師問卷320份,收回有效問卷306份。

三、調查結果及簡要分析

(一)對國小校長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1.對選送骨幹教師參加培訓的態度;從收回的問卷中,得出以下統計結果:

表一 國小校長對選送教師參加培訓的態度

態度比率

主動選送65%

應上級要求選送12%

儘量不送23%

從表1的結果可看出,大部分的國小校長能認識到骨幹教師培訓的意義,持積極主動的態度,但也有23%的國小校長在這個問題上存在消極甚至錯誤的態度,沒有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待國小骨幹教師培訓工作。

2.對參加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的教師的工學矛盾的解決辦法,調查結果如下表:

表二 國小校長解決參加培訓教師工學矛盾的方法

解決辦法比率

代課42%

調課37%

補課21%

從表2可以看出,79%的校長是積極支持教師安心學習,並妥善爲其安排好工作的。但

有21%的校長不把教師的培訓學習放在工作重點考慮,要求教師同時兼顧工作和學習,使

其無法安心學習,這可能與校長對骨幹教師培訓的態度以及學校師資力量配備有關。

3.對骨幹教師的培訓學習時間安排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國小校長都認爲應

安排在雙休日和寒暑假進行,而不希望培訓學校把學習時間集中安排在正常工作日進行。這

說明國小校長希望從學習時間安排上徹底解決工學矛盾,這可能是因爲國小的教育教學任務

重,教師配備較精幹,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校長不希望影(更多內容請訪問好範 文網)響本校的正常教學工作。

(二)對國小骨幹教師的調查結果及分析

1.對國小骨幹教師參加培訓的態度的調查,結果如下表:

表三 國小骨幹教師對培訓的態度

項 目比率態度 主動參加48%被動參加33%儘量不參加19%

期望 學習與評優、晉升掛鉤83%學習與評優、晉升無關17%

從表3調查結果看,被動參加和儘量不參加培訓學習的佔52%,這反映出目前農村國小

教師對骨幹教師的培訓意義認識不足,這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相當一部分農村國小教師

認爲自己原有的知識能力已足夠應付農村國小的教學工作,缺乏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認爲

培訓學習浪費時間、經費和精力。同時也反映出目前教師培訓還沒有與教育行政部門協調一

致,沒有使培訓學習與評優、晉升掛鉤,使受訓教師得到鼓舞。

2.對國小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內容的調查結果顯示,87%的骨幹教師認爲培訓內容應緊

扣國小實際,最好與當前教改相聯繫,對國小實踐有切實可行作用;72%的學員認爲目前

培訓內容理論太多,實踐操作性不足;56%的學員認爲培訓內容滯後於教學實踐。這個調

查結果反映出目前國小骨幹教師培訓內容滯後性,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作用。

3.對於骨幹教師培訓形式的調查,結果如下表:

表四 國小骨幹教師對培訓形式的態度

培訓形式比率

脫產學習78%

節假日集中學習13%

工作日集中學習9%

從表4可看出,大部分的骨幹教師希望能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學習或工作,而不必同一時

間兼顧兩者,反映出在職教師希望解決工學矛盾的心理。

4.對骨幹教師培訓的班類設置的調查,62%的骨幹教師認爲應加強培訓的專業性,如

開設電腦班、語文班、美術班、心理輔導員培訓班等等;38%的學員認爲只開設語文和數

學兩種培訓班就可以了。這個調查結果反映出目前國小教育教學更趨於專業化,國小需要各

學科的骨幹教師;但也反映出仍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改變觀念,總認爲語文、數學纔是國小的主科。

5.對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的教學方法的調查,82%的受訓教師認爲應以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如討論、研討、指導實踐等爲主,少一些純講授的方法;18%的國小骨幹教師則認爲講授法更省時間、精力。這說明絕大部分的國小骨幹教師反對傳統的函授教學一講到底的教學方法,更趨向於師生互動的方法。但也有少部分骨幹教師懶於動腦,習慣於傳統的講授法,任由教師往他們頭腦中灌輸知識。

6.對擔任培訓教學任務的老師有何要求的調查表明,96%的國小骨幹教師希望他們的老師專業素質好,能熟練地駕馭課堂教學,能指導學員開展實踐探索,且具有科研能力,僅有4%的被查者不理會老師素質如何。這說明教師進修學校的老師應有全面的素質。

四、建議

根據對農村國小校長及國小骨幹教師所作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建議教育行政部門與教師進修學校做好以下工作:

1.要加大宣傳力度,使每一位農村國小的校長、教師都能認識到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的緊迫性,提高他們參加培訓的自覺性,爲順利開展國小骨幹教師培訓工作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同時建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把參加培訓教師的學習成績與當年的評優、晉升掛鉤,進一步激發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2.國小骨幹教師培訓應儘可能安排在節假日進行,以便解決工學矛盾。

3.針對農村國小存在學科薄弱的特點,開展各學科的骨幹教師培訓,爲農村國小素質教育培訓各科教師。

4.完善國小骨幹教師培訓的內容。教學內容既能體現全面性,又能突出專業實用性,同時緊扣當前教學改革的步伐,及時反映教改動態,另外也要與農村國小實際相結合,使受訓教師在培訓期間所學的知識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5.不斷提高進修學校教師的專業水平、科研水平,爲此,擔任培訓任務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外,同時教育主管部門也應定期組織他們參加相應的培訓學習。

第四篇:某市農村水利問題調查報告

今年暑假我與市農村辦、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勢下特別是農村“兩工”及堤防保護費取消後,如何加強農村水利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通過調研,我們形成的一個基本看法與基本結論是:農村水利已經成爲制約“三農”發展的瓶頸問題,成爲構建和諧農村的嚴重問題,加快解決農村水利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迫在眉睫。

現狀與問題:農村水利問題已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1、堤防抗洪能力脆弱。經過近10年大規模二期治理,我市堤防工程尤其是重點垸堤防抗洪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由於泥沙淤積加快、工程老化嚴重、資金投入不足等多種因素影響,堤防標準依然不高,防洪形勢依然嚴峻。一是重點垸堤防險工隱患仍然較多。我市5個重點垸一線大堤全長503.7公里。到目前爲止,按二期治理設計標準,重點垸還有52公里未達標;按歷史最高水位標準,未達標堤段有352.0公里,佔堤防總長的69.89%;此外,尚有病險穿堤建築物77處,當衝當浪堤段104公里,砂基堤642處,兩水夾堤39處,每年汛期險情不斷。二是蓄洪垸及一般垸堤矮單薄。我市蓄洪垸和一般垸共有33個,其中萬畝以上的22個,一線大堤全長618公里,其中556.2公里大堤欠高,309公里堤段爲沙基沙堤,247公里堤段迎流當衝,一遇高洪險情頻發。三是撇洪工程和內江內湖防洪標準極低。我市撇洪工程和內江內湖堤防總長1500多公里,線長面廣,先天不足。由於國家投資少,地方財政和羣衆投入有限,工程長年失修,防洪標準極低。特別是五強溪等一批大型水庫建成後,外河中高水位時間延長,致使內江內湖擠排撇洪機率減少,電排排水效益降低,高洪水位時間過長,防汛任務加重。每到主汛期,內江內湖堤基翻砂鼓水、堤身散浸滑坡及穿堤建築物險情接連不斷,層出不窮,成爲湖區人民的一塊心病。

2、水庫樞紐病險嚴重。我市共有水庫1119座,其中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34座,小型水庫1082座。病險水庫672座,佔水庫總數的60.1%,主要問題是,不同程度存在壩體單薄、大壩滲漏和滑坡、溢洪道損毀、涵管破裂、啓閉設施陳舊等症狀。桃源縣戈爾潭水庫大壩壩體嚴重滲漏,最大總漏水量達104.51l/s,此外,還存在大堤滑坡沉陷、溢洪道嚴重滲漏、底板結構性破壞、輸水建築物損毀等問題,被認爲是我市水庫第一樞紐病險工程。

3、排澇設施老化失修。一是機電設備老化嚴重。我市建於70年代以前的機埠有395臺4.5萬千瓦,建於70-80年代的機埠有1831臺13.5萬千瓦,這些機埠全部超期服役,設備嚴重老化,機組平均效率下降20%以上。80年代以後修建的機埠,雖然設備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使用年限,但由於大部分泵站無錢維修,機組效率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據統計,全市有2431臺電機2571臺水泵1505臺變壓器急需更新改造。二是排灌配套工程不完善。我市排灌配套工程基本由鄉村兩級管理,缺少整體規劃和資金投入,而配套工程特別是渠道工程數量多、距離長,疏挖任務大,鄉村很少組織大規模清疏,只是發動村組各自爲戰,搞“百節工程”,致使渠道內雜草叢生,污泥淤積,滲漏嚴重,“有水排不出,缺水灌不進”的現象非常普遍。全市共有375條1434公里渠道需清疏,需資金2300萬元。此外,還有300多處1萬平米排灌機房、3000處附屬建築物沒有完善,不能滿足“高水高排、分區排水”的要求。三是內湖調蓄作用銳減。我市湖區大部分地勢低窪,主要靠內湖調蓄和電排排水減少漬災,到2014年,內湖面積減少至43.79萬畝,調蓄水量僅2.4億立米,減少70.7%,相當於16萬千瓦電排的年排水量。四是外河水位擡高帶來負面影響。我市建於70-80年代的排澇裝機有13.5萬千瓦,大部分水泵爲軸流泵,設計揚程7-8米。經過30多年運行,由於外河泥沙淤積,水位普遍擡高2-3米,相當於水泵實際揚程增加3-5米,造成水泵高洪水位能效降低,運行不穩,振動劇烈,60%以上外排的機埠被迫停機,加大了排區的漬災損失。

4、灌溉工程效益衰減。一是大中型灌區灌溉功能萎縮。我市共有大型灌區4處,中型灌區32處,乾渠156條1674.5公里,支渠855條3227公里,設計灌溉面積266.78萬畝。已硬化乾渠僅479公里,佔乾渠總長的28.6%。已硬化支渠僅383公里,佔支渠總長11.9%。由於灌區工程設計標準不高,附屬建築物不配套,管理設施落後,渠道硬化率低,導致輸水能力減弱,灌溉效益下降。全市大中型灌區灌溉渠道總體水利用係數0.4,極個別渠道僅0.2,實際灌溉面積170.79萬畝,佔設計灌溉面積的63.79%。二是小型蓄水工程蓄水能力下降。我市小型蓄水工程37252處,其中小型水庫1082處,塘壩36170處(萬方以上),設計蓄水13.0億立米。由於缺少養護,病險嚴重,實際蓄水能力僅8.8億立米,佔設計水量的65%。

5、水管單位生存艱難。一是工資發不出,職工生存難。2014-2014年,全市水利系統應發基本工資21417萬元,實發工資14563萬元,拖欠6854萬元,佔應發基本工資的32.0%。應繳納養老保險費用4846萬元,實際繳納2601萬元,欠2245萬元,佔應繳費用的46.3%。二是單位負債重,維持運轉難。2014-2014年,我市基層水管單位爲維持正常運轉共需資金38964萬元,實際到位12729萬元,尚欠26235萬元,欠費比例達67%。其中工作經費欠3856萬元,佔所需經費的45%,日常維護管理費欠1944萬元,佔所需經費的42%。三是人心不穩,留住人才難。全市水利系統由於多方面因素影響,本來素質就偏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達3502人,佔51%;初級職稱1932人,佔28.1%;無職稱人員4545人,佔66.1%。更爲令人擔憂的是,由於工資不能正常發放,基層水管單位普遍人心不穩,有文憑、有職稱的專業技術骨幹紛紛自謀出路。1999-2014年,我市水利系統共流失骨幹專業技術人員1612人,2014年又流失218人,其中本科1人,專科56人,中專161人。

對策與建議:統籌解決農村水利問題

1、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水利的投入。各級政府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把加強農村水利建設擺在與城市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廣闢投資渠道,形成各級財政分級負擔的公共財政投入格局。就地方投入而言,主要是增加五個方面的投入:一是設立防汛應急基金。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用以解決汛前應急處險、汛期防汛搶險、汛後堵口復堤、險情處理、物資器材補充和水毀工程恢復等。二是設立水利建設專項基金。按不低於同級財政可用資金5%的比例,納入年初財政預算,用於屬地方負擔的堤防等純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除險加固、管理維護等。三是設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專項補助基金。按中央1號文件要求,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給予適當補助,並實行以獎代投。四是轉移支付資金要列出專項。明確水利項目轉移支付的範圍和額度,並重點安排堤防等純公益性水利工程。五是制定防汛用工和農村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用工辦法。從制度上保證防汛用工、堤防維修養護等用工的需要。同時,建立水利投入責任體系和考覈獎懲制度。要在劃清事權的基礎上,明確各級政府水利投入責任,並進行年度考覈和專項考覈,嚴明獎懲制度,確保投入到位。

2、深化水利單位人事改革。一是儘快出臺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定編定崗實施意見。對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人員編制、級別予以明確,精減富裕人員,穩定水利技術骨幹隊伍。二是將純公益性水管單位的人員工資等基本支出按國務院和省政府文件規定納入縣級財政統一發放。同時,要落實他們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真正能安心工作,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三是要妥善解決好下崗人員的安置問題。首先要從財政拿出資金補足補齊拖欠他們的工資,同時根據政策和實際情況,從財政安排一定的資金解決下崗人員安置經費,享受下崗職工的同等待遇,以解決他們的生活出路。

3、強化依法治水管水。依法治水是農村水利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強水法宣傳,提高全社會的水法意識。二是要加強水利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隊伍的素質和水平。三是加大執法力度,依法保護水利工程的安全與效益。依法保護水利部門的權益,如依法收回應由水利部門管理的洲土和禁腳等。四是強化水利規費徵收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切實加強水利建設基金、防洪保安基金、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和水土流失防治費、河道採砂管理費、洲灘開發利用管理費等各項水利規費徵收。特別是市本級的水利建設基金要按城市維護稅的15%足額劃撥到位,以緩解水利建設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

4、創新水利發展機制。一是儘快出臺市、縣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辦法。統一明確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和標準,提出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方案和步驟。二是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通過拍賣、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確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權,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所有權,推進小型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民營水利的步伐,進一步調動社會參與水利建設的積極性。三是加快發展經營性水利。要充分利用水利部門的資源優勢,並通過政府大力招商引資,吸引民間資金、外行業資金、外地資金和境外資金,積極發展經營水利,搞活水利經濟,增強水利系統“造血”功能,壯大水利隊伍和水利事業。四是理順鄉鎮水管站管理體制。實踐證明,過去“以鄉爲主”的管理體制不符合我市農村水利工作的實際,不利於農村水利事業的發展,建議恢復“縣鄉共管,以縣爲主”的管理體制。

5、改革農村水費徵收辦法。基本思路是由目前的鄉鎮徵收爲主改爲縣財政統一徵收,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專戶管理,水利部門列出使用計劃,由政府分管領導批准後及時撥付給水利主管部門使用,以確保水利系統的正常運轉。

此調查報告系作者與個政府部門的相互配合調查下得出的總結報告,希望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所在時能作出相應決策,爲促進人民生活發展的社會環境提供優質保障。

相關鏈接:關於公民憲法意識的調查報告湖南醫療保險制度的調查報告中國在校大學生健康狀況的調查報告關於中國彩民購彩情況的調查報告關於公民對養老金看法的調查報告大學生愛情觀調查報告

第五篇:國小教師對農村教育的調查

對農村教育的調查

一、學校的現狀

農村義務教育的佈局,經過幾年來的撤併學校在區域的頒佈基本合理,但學校的建設沒有跟上發展的需求。由於撤併合,學校硬件建設沒有變化。原來村辦國小條件落後,村級認爲不只自己村的學生讀書,不願意單獨出錢建設,上級部門長期不對鄉村國小撥款,導致危房增多,相應活動無法增加。如學生食堂,文體活動房,多媒體教學室等。

二、家長的觀念

農民對讀書的觀念,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新農村建設,發生了變化,不像以前那樣對讀書十分重視,可以分爲兩大類情況。

第一類,學生的學習比較優秀,指望學生讀書出人頭地,對學生的投入十分認真,看到鄉村學校現狀,不惜轉入城鎮條件好的學校就讀,讓學生享受城鎮學生的待遇,而不在鄉村國小就讀。這樣鄉村國小煌學生人數逐年減少,剩下的學生學習成績本來就不夠好,於是成績就不斷下降。

第二類,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怎麼好,根本就沒指望學生讀出什麼名堂,公開宣稱只是“蓄胚子”,學不學好無所謂。在乎的是等到學生混完國中,立馬請個師傅學業個手藝,學藝階段,師傅還發工資。學好手藝集足資金,開個小店就當老闆。一不愁找工作,二不缺錢花。相比起讓學生上大學划算多了,即沒有耽誤孩子的青春,也不花上高中、大學的冤枉錢,更不受找工作,跑職場的累,還能比大學畢業生吃得飽,玩得好,瀟灑多了。

三、學生的實際

現在的學生在物資豐富的時代,且多數是獨生子女,養尊處優慣了。她們生下來就是父母的掌上寶,何曾吃過苦、受過累,想到的就是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對於用心受累的事根本不願意,更不在乎成績優劣。因爲她們從小就是在父母疼愛、爺奶嬌慣下長大的。

綜上所述,農村教育的現狀很不樂觀,而且改變這種局面也並非容易,不是短期內立竿見影的,也不是單位部門能夠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