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建設局對特色城鎮化建設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建設局對特色城鎮化建設的調研報告

建設局對特色城鎮化建設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建設局對特色城鎮化建設的調研報告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實現城鎮化已成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爲全縣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那麼,在新形勢下,我縣城鎮化道路究竟怎麼走?結合工作實際,通過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我想就我縣城鎮化建設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我縣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好範文版權所有

在我縣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城鎮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涌現出巴公、南村2個國家級小城鎮,和巴公、南村、高都3個省級小城鎮試點鄉鎮。全縣村鎮人均居住面積達26.4平方米,100的鄉村實現了通油路或水泥路。小城鎮綠化覆蓋率達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4.2平方米。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0.58。

1、村鎮規劃建設有序推進。

全縣17個鄉鎮已有16個完成了規劃,其中達到一級規劃的5個,二級規劃的11個。全縣村級規劃完成218個,佔總數的36。具體講,主要呈現出五大特色。

一是鄉鎮企業主導型。以巴公鎮爲代表。近年來,該鎮涌現出了福盛鋼鐵公司、179高爐、100萬噸焦化廠等一批重點企業,帶動了全鎮經濟快速發展,成爲我縣村鎮建設的一大亮點。2014年全國小城鎮高峯論壇會議在晉城市召開時,與會專家和學者參觀後給予了充分肯定。

二是農業產業化帶動型。以金村鎮爲代表。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好的農業基礎,該鎮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特別是霍秀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水北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和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不僅提高了全鎮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推動了村鎮規劃建設,使之成爲以特色農業開發、農業觀光旅遊爲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小城鎮。

三是強村擴張型。以東四義爲代表。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該村就編制了高標準的總體規劃,先後建成了大型水泥廠、彩印廠等一批規模效益企業,併成功地對全村住房進行拆舊建新改造,建成了高檔次的農民住宅樓區和花園式別墅區,還先後建起了幼兒園、文化樓、衛生所、街心公園、洗浴中心、村辦電視臺和風景旅遊區,成爲都市化村莊和全國“億萬農民健康行動”試點村。

四是遷村並點型。以晉廟鋪鎮草底鋪村爲代表,大力發展運輸業,積極與鄰近自然村莊、山莊窩鋪遷村並點,成爲一個規模較大的寬裕型小康村。此外,巴公鎮南山等三個小村共同選址建成了新村,金村鎮霍秀村、高都鎮泊南、山溝等村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實踐。

五是旅遊開發型。金村鎮境內擁有珏山、玉皇廟、丹河特大石拱橋等著名景點,藉助旅遊業的開發,促進了相關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了村鎮建設。李寨鄉憑藉沁河大轉彎、九女湖和省級文物三教堂等優勢,積極發展旅遊業,爲村鎮建設創造了條件。

2、縣城規劃建設已經起步。

從2014年起,縣委、縣政府連續3年把縣城建設作爲年度工作重點之一,經過幾年建設,目前縣城總體規劃模型、縣行政中心和行政辦公大樓設計方案及其模型已經制作完成,行政中心詳規、控規和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行政辦公大樓已於2014年3月立項,行政中心和鳳城南路的500畝建設用地,已報請省國土資源廳批准同意使用。通往縣城的鳳城橋竣工剪綵,鳳城南路全部完成了路基工程。

3、我縣城鎮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有縣無城,功能不全。有縣無城是當前我縣發展中遇到的一個最爲現實的問題。因爲有縣無城,我們不僅沒有一個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缺乏城鎮集聚功能。據有關數據統計,我縣在市區內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流失約5億元,稅收流失在3000萬元以上。

第二,城鎮規模偏小,集聚效應不強。據我國有關研究資料表明:小城鎮的鎮區人口要達到3——4萬人以上,才能較好發揮集聚、輻射功能。我縣鎮區人口最多的南村不足20140人,最少的南嶺不足500人,平均不足5000人,吸納農村剩餘農動力、集聚鄉鎮企業的能力較差。

第三,城鎮規劃水準不高,管理相對滯後。雖然建制鎮大都編制了發展規劃,但設計水準不高,深度不夠。特別是少數領導規劃意識淡薄,存在無規劃亂建和有規劃而不執行規劃的現象依然比較嚴重。

第四,建設資金匱乏。多元化招商引資和投資體制尚未形成,軟環境建設尚需加強。

二、實現城鎮化的目標任務和優勢分析

城鎮化建設是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城鎮化率的迫切要求。我縣作爲全省10個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縣之一,到2014年城鎮化率要達到55。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艱鉅的目標。圍繞這個目標,確定今後5年我縣城鎮化建設的初步思路是:以開創村鎮建設和縣城建設新局面爲目標,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着力提升城鎮功能,增強縣城和主要建制鎮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

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農村生產要素的整合、勞動力轉移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走出一條有澤州特色的城鎮化之路。具體要求就是:實施“1113”工程,達到“5446”目標。“1113”工程是:圍繞縣城建設一個龍頭,抓好10個建制鎮和10個精品示範小康村建設,規劃指導300個行政村建設。“5446”目標是:新增城鎮人口5萬人,小城鎮綠

化覆蓋率達到40,人均居住面積40平方米,集中供氣、供熱60。

針對我縣有縣無城、小城鎮多而廣、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農民企業家投資慾望強烈等特有的縣情,澤州特色城鎮化的應有之義是:縣城應成爲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儘快把縣城建設成爲規劃科學、功能齊全、品位獨特、交通發達、文化繁榮、物流通暢的生態園林城市;中心鎮要高標準規劃、合理佈局、準確定位,形成基礎設施配套、具有較強輻射和集聚功能的新城鎮;建制鎮要突出支柱產業,提高品位,進一步吸引農戶向城鎮集聚;普遍增強農民向市民轉變的意識,發展城鎮人口規模,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形成全縣別具特色的城鎮化網絡。

實現上述奮鬥目標,我們的優勢和有利條件是:

1、我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的戰略決策,要求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2014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山西視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要求我省率先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同時,省政府每年都安排有小城鎮建設專項資金和市政府每年從城市建設維護稅中安排的不少於5的資金。所有這些都爲我們提供極好的歷史機遇。這是動員全縣人民建設小城鎮的強大精神動力。

2、財力優勢明顯,民間資金巨大。我縣經濟綜合實力雄厚,2014年位居全省第二,20好範文版權所有04年跨入中國中部地區百強縣行列,排第90位,民營經濟名列全省十強縣之一。財政總收入每年以兩位數速度遞增,2014年達到了5.52億元。多年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民間閒散資金,僅農業銀行的存貸差就有60億元。這些是我縣建設小城鎮的堅實基礎。

3、我們有獨特的外來財富資源。澤州籍有在外工作的鉅商、學者和專家爲數不少,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資源。特別是臺商郭臺銘先生,幾年來對省城太原和晉城市有過多次鉅額捐贈。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應當捷足先登,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吸引澤州籍在外的名人志士爲城鎮化建設出資出力。

4、我們有可供借鑑的豐富經驗。我們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從點到面都取得一些較爲豐富的經驗,以巴公鎮爲代表的一批全國和全省的試點鎮,爲全縣小城鎮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示範和榜樣作用。我們還可以吸收借鑑大量的外地先進經驗,促進我縣的城鎮化發展。

三、今後五年的工作措施

1、提高認識,強化理念。要我們要在全縣強化抓城鎮化就是抓產業的觀念。大家知道,我縣是資源大縣,過去靠煤鐵兩大支柱產業帶動經濟發展,但是隨着煤炭資源的逐步枯竭和小高爐的關閉,今後有必要把產業重心轉移到城鎮化建設上來,使城鎮化建設成爲新型產業,並以此帶動建材、旅遊、服務業同步發展,儘快成爲我縣新的經濟增長點。爲此,建議縣委、縣政府能夠把城鎮化建設作爲新型產業寫進“十一五”規劃,走城鎮化建設帶動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強化市場作用,推進市場化運作。市場化運作的潛力很大,許多地方的發展經驗表明,通過市場化運作,政府不投一分錢,反而還能從城鎮建設中得到收益,增加財政收入。爲此,我們要按照“政府搭臺,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資,社會化籌資,民營化開發”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市場化運作的力度,啓動民間資金,吸引外來資金,切實加快城鎮化步伐。

3、發揮規劃的導向作用,科學指導城鎮建設。結合我縣實際,合理佈局,準確定位,對城鎮建設進行科學規劃,統籌城市與鄉村、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規劃一經確定,就必須嚴格執行,利用行政、法律、經濟等各種手段,加強監督,保證小城鎮建設和管理健康、有序進行,維護小城鎮規劃的嚴肅性。

4、典型引路,扶持重點小城鎮優先發展。縣城建設,要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初具規模。在10個建制鎮建設中,重點抓住巴公、南村、高都、金村、下村、川底、南嶺等有條件的小城鎮優先發展。在“十一五”期間,要充分利用省、市政府扶持小城鎮發展的優惠政策和安排的小城鎮建設專項資金,使重點小城鎮優先發展。在小城鎮建設資金使用上,採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加快重點小城鎮發展。

5、統籌城鄉發展,合理使用土地資源。小城鎮建設要推行集約用地方式,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工業區集中;引導鎮區居民向小城鎮居住小區集中,鼓勵進鎮農民購房和鎮區居民集中建房,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集約使用土地。要加快對集鎮舊區和空心村的改造,盤活用好存量建設用地;要採取措施挖掘空閒地、廢棄地、荒蕪地的潛力,利用閒散土地進行小城鎮建設。建議縣委、縣政府針對財政吃緊的實際,科學決策,市場運作,搞好國有土地資本運營,爲城鎮建設提供資金,走出一條“以地生財,以地建城,以地興城”的城鎮化發展新路。

6、突出產業帶動作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各鄉鎮要根據當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點、產業優勢和發展前景,制定優惠政策,出臺扶持措施,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到小城鎮投資辦企業,培育小城鎮產業集羣,發展小城鎮優勢產業,形成小城鎮產業特色,使民營企業成爲發展小城鎮經濟的主力軍。

7、建立城鎮保障體系,解除進鎮農民後顧之憂。要進一步建立醫保、農村養老保險等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城鎮保障體系。優先考慮學校的合理佈局,採取擴大規模、集中辦學的方式,使高中向縣城集中,國中向小城鎮集中,優化教學資源,降低辦學成本,提高教學質量,聚集人氣,引導人口向小城鎮集中。

8、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小城鎮健康有序地發展。縣政府要成立小城鎮建設領導組,負責全縣小城鎮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指導和推動小城鎮建設。各鄉鎮政府也應設立相應機構,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推動本鎮的小城鎮建設工作。各鄉鎮主要領導要負總責,並確定一名領導主管小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建議把小城鎮建設工作列入對領導幹部的年終目標考覈中,實行獎懲。

第二篇:建設局對特色城鎮化建設的調研報告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實現城鎮化已成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爲全縣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那麼,在新形勢下,我縣城鎮化道路究竟怎麼走?結合工作實際,通過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我想就我縣城鎮化建設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找文章到文祕資源-/-一站在手,寫作無憂]一、我縣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在我縣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城鎮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涌現出巴公、南村2個國家級小城鎮,和巴公、南村、高都3個省級小城鎮試點鄉鎮。全縣村鎮人均居住面積達26.4平方米,100%的鄉村實現了通油路或水泥路。小城鎮綠化覆蓋率達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4.2平方米。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0.58%。1、村鎮規劃建設有序推進。全縣17個鄉鎮已有16個完成了規劃,其中達到一級規劃的5個,二級規劃的11個。全縣村級規劃完成218個,佔總數的36%。具體講,主要呈現出五大特色。一是鄉鎮企業主導型。以巴公鎮爲代表。近年來,該鎮涌現出了福盛鋼鐵公司、179高爐、100萬噸焦化廠等一批重點企業,帶動了全鎮經濟快速發展,成爲我縣村鎮建設的一大亮點。2014年全國小城鎮高峯論壇會議在晉城市召開時,與會專家和學者參觀後給予了充分肯定。二是農業產業化帶動型。以金村鎮爲代表。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好的農業基礎,該鎮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特別是霍秀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水北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和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不僅提高了全鎮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推動了村鎮規劃建設,使之成爲以特色農業開發、農業觀光旅遊爲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小城鎮。三是強村擴張型。以東四義爲代表。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該村就編制了高標準的總體規劃,先後建成了大型水泥廠、彩印廠等一批規模效益企業,併成功地對全村住房進行拆舊建新改造,建成了高檔次的農民住宅樓區和花園式別墅區,還先後建起了幼兒園、文化樓、衛生所、街心公園、洗浴中心、村辦電視臺和風景旅遊區,成爲都市化村莊和全國“億萬農民健康行動”試點村。四是遷村並點型。以晉廟鋪鎮草底鋪村爲代表,大力發展運輸業,積極與鄰近自然村莊、山莊窩鋪遷村並點,成爲一個規模較大的寬裕型小康村。此外,巴公鎮南山等三個小村共同選址建成了新村,金村鎮霍秀村、高都鎮泊南、山溝等村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實踐。五是旅遊開發型。金村鎮境內擁有珏山、玉皇廟、丹河特大石拱橋等著名景點,藉助旅遊業的開發,促進了相關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了村鎮建設。李寨鄉憑藉沁河大轉彎、九女湖和省級文物三教堂等優勢,積極發展旅遊業,爲村鎮建設創造了條件。2、縣城規劃建設已經起步。從2014年起,縣委、縣政府連續3年把縣城建設作爲年度工作重點之一,經過幾年建設,目前縣城總體規劃模型、縣行政中心和行政辦公大樓設計方案及其模型已經制作完成,行政中心詳規、控規和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行政辦公大樓已於2014年3月立項,行政中心和鳳城南路的500畝建設用地,已報請省國土資源廳批准同意使用。通往縣城的鳳城橋竣工剪綵,鳳城南路全部完成了路基工程。3、我縣城鎮化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有縣無城,功能不全。有縣無城是當前我縣發展中遇到的一個最爲現實的問題。因爲有縣無城,我們不僅沒有一個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缺乏城鎮集聚功能。據有關數據統計,我縣在市區內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流失約5億元,稅收流失在3000萬元以上。第二,城鎮規模偏小,集聚效應不強。據我國有關研究資料表明:小城鎮的鎮區人口要達到3——4萬人以上,才能較好發揮集聚、輻射功能。我縣鎮區人口最多的南村不足20140人,最少的南嶺不足500人,平均不足5000人,吸納農村剩餘農動力、集聚鄉鎮企業的能力較差。第三,城鎮規劃水準不高,管理相對滯後。雖然建制鎮大都編制了發展規劃,但設計水準不高,深度不夠。特別是少數領導規劃意識淡薄,存在無規劃亂建和有規劃而不執行規劃的現象依然比較嚴重。第四,建設資金匱乏。多元化招商引資和投資體制尚未形成,軟環境建設尚需加強。二、實現城鎮化的目標任務和優勢分析城鎮化建設是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城鎮化率的迫切要求。我縣作爲全省10個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縣之一,到2014年城鎮化率要達到55%。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艱鉅的目標。圍繞這個目標,確定今後5年我縣城鎮化建設的初步思路是:以開創村鎮建設和縣城建設新局面爲目標,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着力提升城鎮功能,增強縣城和主要建制鎮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農村生產要素的整合、勞動力轉移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走出一條有澤州特色的城鎮化之路。具體要求就是:實施“1113”工程,達到“5446”目標。“1113”工程是:圍繞縣城建設一個龍頭,抓好10個建制鎮和10個精品示範小康村建設,規劃指導300個行政村建設。“5446”目標是:新增城鎮人口5萬人,小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40%,人均居住面積40平方米,集中供氣、供熱60%。針對我縣有縣無城、小城鎮多而廣、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農民企業家投資慾望強烈等特有的縣情,澤州特色城鎮化的應有之義是:縣城應成爲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儘快把縣城建設成爲規劃科學、功能齊全、品位獨特、交通發達、文化繁榮、物流通暢的生態園林城市;中心鎮要高標準規劃、合理佈局、準確定位,形成基礎設施配套、具有較強輻射和集聚功能的新城鎮;建制鎮要突出支柱產業,提高品位,進一步吸引農戶向城鎮集聚;普遍增強農民向市民轉變的意識,發展城鎮人口規模,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形成全縣別具特色的城鎮化網絡。實現上述奮鬥目標,我們的優勢和有利條件是:1、我

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的戰略決策,要求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2014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山西視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要求我省率先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同時,省政府每年都安排有小城鎮建設專項資金和市政府每年從城市建設維護稅中安排的不少於5%的資金。所有這些都爲我們提供極好的歷史機遇。這是動員全縣人民建設小城鎮的強大精神動力。2、財力優勢明顯,民間資金巨大。我縣經濟綜合實力雄厚,2014年位居全省第二,2014年跨入中國中部地區百強縣行列,排第90位,民營經濟名列全省十強縣之一。財政總收入每年以兩位數速度遞增,2014年達到了5.52億元。多年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民間閒散資金,僅農業銀行的存貸差就有60億元。這些是我縣建設小城鎮的堅實基礎。3、我們有獨特的外來財富資源。澤州籍有在外工作的鉅商、學者和專家爲數不少,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資源。特別是臺商郭臺銘先生,幾年來對省城太原和晉城市有過多次鉅額捐贈。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應當捷足先登,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吸引澤州籍在外的名人志士爲城鎮化建設出資出力。4、我們有可供借鑑的豐富經驗。我們在小城鎮建設方面從點到面都取得一些較爲豐富的經驗,以巴公鎮爲代表的一批全國和全省的試點鎮,爲全縣小城鎮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示範和榜樣作用。我們還可以吸收借鑑大量的外地先進經驗,促進我縣的城鎮化發展。三、今後五年的工作措施1、提高認識,強化理念。要我們要在全縣強化抓城鎮化就是抓產業的觀念。大家知道,我縣是資源大縣,過去靠煤鐵兩大支柱產業帶動經濟發展,但是隨着煤炭資源的逐步枯竭和小高爐的關閉,今後有必要把產業重心轉移到城鎮化建設上來,使城鎮化建設成爲新型產業,並以此帶動建材、旅遊、服務業同步發展,儘快成爲我縣新的經濟增長點。爲此,建議縣委、縣政府能夠把城鎮化建設作爲新型產業寫進“十一五”規劃,走城鎮化建設帶動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2、強化市場作用,推進市場化運作。市場化運作的潛力很大,許多地方的發展經驗表明,通過市場化運作,政府不投一分錢,反而還能從城鎮建設中得到收益,增加財政收入。爲此,我們要按照“政府搭臺,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資,社會化籌資,民營化開發”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市場化運作的力度,啓動民間資金,吸引外來資金,切實加快城鎮化步伐。3、發揮規劃的導向作用,科學指導城鎮建設。結合我縣實際,合理佈局,準確定位,對城鎮建設進行科學規劃,統籌城市與鄉村、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規劃一經確定,就必須嚴格執行,利用行政、法律、經濟等各種手段,加強監督,保證小城鎮建設和管理健康、有序進行,維護小城鎮規劃的嚴肅性。4、典型引路,扶持重點小城鎮優先發展。縣城建設,要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初具規模。在10個建制鎮建設中,重點抓住巴公、南村、高都、金村、下村、川底、南嶺等有條件的小城鎮優先發展。在“十一五”期間,要充分利用省、市政府扶持小城鎮發展的優惠政策和安排的小城鎮建設專項資金,使重點小城鎮優先發展。在小城鎮建設資金使用上,採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加快重點小城鎮發展。5、統籌城鄉發展,合理使用土地資源。小城鎮建設要推行集約用地方式,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工業區集中;引導鎮區居民向小城鎮居住小區集中,鼓勵進鎮農民購房和鎮區居民集中建房,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集約使用土地。要加快對集鎮舊區和空心村的改造,盤活用好存量建設用地;要採取措施挖掘空閒地、廢棄地、荒蕪地的潛力,利用閒散土地進行小城鎮建設。建議縣委、縣政府針對財政吃緊的實際,科學決策,市場運作,搞好國有土地資本運營,爲城鎮建設提供資金,走出一條“以地生財,以地建城,以地興城”的城鎮化發展新路。6、突出產業帶動作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各鄉鎮要根據當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點、產業優勢和發展前景,制定優惠政策,出臺扶持措施,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到小城鎮投資辦企業,培育小城鎮產業集羣,發展小城鎮優勢產業,形成小城鎮產業特色,使民營企業成爲發展小城鎮經濟的主力軍。7、建立城鎮保障體系,解除進鎮農民後顧之憂。要進一步建立醫保、農村養老保險等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城鎮保障體系。優先考慮學校的合理佈局,採取擴大規模、集中辦學的方式,使高中向縣城集中,國中向小城鎮集中,優化教學資源,降低辦學成本,提高教學質量,聚集人氣,引導人口向小城鎮集中。8、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小城鎮健康有序地發展。縣政府要成立小城鎮建設領導組,負責全縣小城鎮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指導和推動小城鎮建設。各鄉鎮政府也應設立相應機構,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推動本鎮的小城鎮建設工作。各鄉鎮主要領導要負總責,並確定一名領導主管小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建議把小城鎮建設工作列入對領導幹部的年終目標考覈中,實行獎懲。

第三篇: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實現城鎮化已成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縣鄉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爲全縣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那麼,在新形勢下,鄉鎮城鎮化道路究竟怎麼走?結合工作實際,通過我們##區縣政協小組的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結合##區縣城鎮化建設實際談一下對鄉鎮城鎮化建設粗淺的看法。

一、##區縣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在##區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城鎮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許多鎮政府所在地建設了廣場,中心大街安置了路燈,大部分村也都修通了水泥路。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0.58%。村鎮規劃建設有序推進,小城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在環境衛生等方面還存在以下一些實際問題:

一是環境衛生投入不足,衛生死角多。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需投入大量資金,而鎮村財力十分困難,存在資金缺口問題。

二是環境衛生監督力度不夠。農村羣衆環境衛生意識較薄弱,人畜混居以及改廁不夠全面,衛生環境差,垃圾亂扔亂堆的現象比較普遍,住在集鎮所在地街道的居民,垃圾隨手往路邊扔,而居住在農村裏的羣衆由於還沒有建立垃圾填埋場,垃圾大部分往河裏倒,造成水源污染,影響羣衆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三是原有村屯規劃不合理。房屋建設雜亂無章,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沒有統一規劃,影響村容村貌,綠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數村沒有綠化帶。但現要規劃整治,沒有資金來源。

四是個別羣衆對收取衛生費實行上門收集袋裝垃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五是商品市場與周邊地區發展不平衡,易受影響。

二、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領導機制,落實工作責任 一是鄉鎮黨委、政府成立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分管衛生工作領導任副組長,黨政辦、村鎮規劃、城管等部門負責人爲成員,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和部署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把任務分解到村到戶,把責任落實到人,形成職能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二是落實村容村貌管理責任制。成立環境衛生監察組,由工作責任心強的幹部擔任,全面負責環境衛生監察工作,聘請專職保潔員和垃圾清運員,並與他們簽訂責任書,同時制定了鄉鎮村容村貌管理細則及垃圾清運管理辦法,將工作責任落到實處。三是各村配備土地與規劃協管員,明確工作職責,配合鄉鎮職能部門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二)宣傳工作到位,營造濃厚氛圍一是在幹部大會、農村工作例會上,通過以會代訓的形式,鄉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宣傳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統一鎮村幹部的思想,增強工作責任感,並進行周密佈署,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抓好落實。二是通過張貼標語、出板報、發放宣傳材料以及駐村入戶宣講等形式,積極開展“鄉鎮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爲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不斷增強幹部羣衆的衛生意識、規劃意識和環保意識,提高羣衆自覺參與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環境

一是爲提高環境衛生整治效果,建立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把環境衛生監管和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徹底分開。成立環境衛生監察隊,由正式幹部任隊長,專門負責環境衛生監管工作,不參與具體的衛生保潔工作。集鎮範圍內的環境衛生保潔工作發包給社會人員經營,由其聘請保潔員和垃圾清運員,具體負責環境衛生保潔、垃圾清運及農貿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加大經費投入,不斷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上門收集袋裝垃圾。在集鎮街道按每戶每月收取適當衛生費,單位則按垃圾量收費,每天上午8:00準時出車上門收集並清運垃圾,做到垃圾日產日清。進一步擴大集鎮區域的垃圾收集和清運範圍。

四是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活動。在重大節日期間,由鄉鎮政府統一部署,組織各村、各單位、中國小校進行環境衛生大整治,重點清理道路兩邊的暴露垃圾、衛生死角、廢棄土以及亂張貼物等。

五是以點帶面,促進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全面開展。把中心村確定爲環境衛生整治重點村,推行袋裝垃圾和集中填埋處理,徹底改善村容村貌,目前正積極做好這些村的垃圾填埋場選址等前期準備工作。

六是積極開展創建文明鄉鎮、文明單位、文明村及開展愛國衛生月等活動。居民住宅區、單位室內要求做到“六面光”;各沿街店面、住戶實行“門前三包、門內達標”;統一組織除“四害”,確保羣衆的健康安全。

七是全面開展農村改廁工作,提高羣衆的生活質量。

八是加強牲畜養殖業污染治理,要求建立沼氣池等,引導立體種養,污染物達標排放,並嚴格把好規劃和審批關,控制養殖規模,促進生豬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九是抓好新農村規劃,嚴厲打擊違法濫建行爲。結合新農村建設,在重點村建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另外針對環境衛生方面建議:

1、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轉變羣衆觀念,提高他們的環境衛生和規劃意識,增強羣衆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繼續加大經費投入,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支持,爲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3、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一方面是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全面實行袋裝垃圾、上門收集垃圾、集中填埋處理以及改廁工作,重點做好中心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以點帶面,輻射周邊,促進全鎮村容村貌的改善。另一方面是加強新村規劃建設,進一步做好新農村建設示點工作,統一規劃,人畜分離,創建整潔、優美的農村環境。

r>

第四篇: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實現城鎮化已成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縣鄉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爲全縣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那麼,在新形勢下,鄉鎮城鎮化道路究竟怎麼走?結合工作實際,通過我們##區縣政協小組的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結合##區縣城鎮化建設實際談一下對鄉鎮城鎮化建設粗淺的看法。

一、##區縣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在##區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城鎮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許多鎮政府所在地建設了廣場,中心大街安置了路燈,大部分村也都修通了水泥路。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0.58%。村鎮規劃建設有序推進,小城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在環境衛生等方面還存在以下一些實際問題:

一是環境衛生投入不足,衛生死角多。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需投入大量資金,而鎮村財力十分困難,存在資金缺口問題。

二是環境衛生監督力度不夠。農村羣衆環境衛生意識較薄弱,人畜混居以及改廁不夠全面,衛生環境差,垃圾亂扔亂堆的現象比較普遍,住在集鎮所在地街道的居民,垃圾隨手往路邊扔,而居住在農村裏的羣衆由於還沒有建立垃圾填埋場,垃圾大部分往河裏倒,造成水源污染,影響羣衆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三是原有村屯規劃不合理。房屋建設雜亂無章,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沒有統一規劃,影響村容村貌,綠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數村沒有綠化帶。但現要規劃整治,沒有資金來源。

四是個別羣衆對收取衛生費實行上門收集袋裝垃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五是商品市場與周邊地區發展不平衡,易受影響。

二、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領導機制,落實工作責任一是鄉鎮黨委、政府成立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分管衛生工作領導任副組長,黨政辦、村鎮規劃、城管等部門負責人爲成員,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和部署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把任務分解到村到戶,把責任落實到人,形成職能部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二是落實村容村貌管理責任制。成立環境衛生監察組,由工作責任心強的幹部擔任,全面負責環境衛生監察工作,聘請專職保潔員和垃圾清運員,並與他們簽訂責任書,同時制定了鄉鎮村容村貌管理細則及垃圾清運

管理辦法,將工作責任落到實處。三是各村配備土地與規劃協管員,明確工作職責,配合鄉鎮職能部門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二)宣傳工作到位,營造濃厚氛圍一是在幹部大會、農村工作例會上,通過以會代訓的形式,鄉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宣傳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統一鎮村幹部的思想,增強工作責任感,並進行周密佈署,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抓好落實。二是通過張貼標語、出板報、發放宣傳材料以及駐村入戶宣講等形式,積極開展“鄉鎮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爲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不斷增強幹部羣衆的衛生意識、規劃意識和環保意識,提高羣衆自覺參與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環境

一是爲提高環境衛生整治效果,建立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把環境衛生監管和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徹底分開。成立環境衛生監察隊,由正式幹部任隊長,專門負責環境衛生監管工作,不參與具體的衛生保潔工作。集鎮範圍內的環境衛生保潔工作發包給社會人員經營,由其聘請保潔員和垃圾清運員,具體負責環境衛生保潔、垃圾清運及農貿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加大經費投入,不斷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上門收集袋裝垃圾。在集鎮街道按每戶每月收取適當衛生費,單位則按垃圾量收費,每天上午8:00準時出車上門收集並清運垃圾,做到垃圾日產日清。進一步擴大集鎮區域的垃圾收集和清運範圍。

四是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活動。在重大節日期間,由鄉鎮政府統一部署,組織各村、各單位、中國小校進行環境衛生大整治,重點清理道路兩邊的暴露垃圾、衛生死角、廢棄土以及亂張貼物等。

五是以點帶面,促進農村環境衛生工作全面開展。把中心村確定爲環境衛生整治重點村,推行袋裝垃圾和集中填埋處理,徹底改善村容村貌,目前正積極做好這些村的垃圾填埋場選址等前期準備工作。

六是積極開展創建文明鄉鎮、文明單位、文明村及開展愛國衛生月等活動。居民住宅區、單位室內要求做到“六面光”;各沿街店面、住戶實行“門前三包、門內達標”;統一組織除“四害”,確保羣衆的健康安全。

七是全面開展農村改廁工作,提高羣衆的生活質量。

八是加強牲畜養殖業污染治理,要求建立沼氣池等,引導立體種養,污染物達標排放,並嚴格把好規劃和審批關,控制養殖規模,促進生豬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九是抓好新農村規劃,嚴厲打擊違法濫建行爲。結合新農村建設,在重點村建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另外針對環境衛生方面建議:

1、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轉變羣衆觀念,提高他們的環境衛生和規劃意識,增強羣衆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繼續加大經費投入,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支持,爲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3、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一方面是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全面實行袋裝垃圾、上門收集垃圾、集中填埋處理以及改廁工作,重點做好中心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以點帶面,輻射周邊,促進全鎮村容村貌的改善。另一方面是加強新村規劃建設,進一步做好新農村建設示點工作,統一規劃,人畜分離,創建整潔、優美的農村環境。

第五篇:縣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加快城鎮化進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部署,是推進經濟大發展、城鄉大變樣、文明大提升的戰略舉措,對於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帶動農業農村發展,全面建設小康××,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帶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經濟,己成爲我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近期,本人就我縣城鎮化建設進行了

深入調研,對××城鎮化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

一、我縣城鎮發展概況及特點

我縣現有城鎮21個城鎮建成總面積46平方公里,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建設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我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按照“統籌城鄉、佈局合理,節約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發展原則,抓規劃鑄特色,抓建管提品位,抓經營保投入,抓產業強後勁,城鎮建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李渡、文港、溫圳等先後獲得全國重點鎮、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全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等榮譽稱號,呈現出速度快、特色顯、後勁足的良好態勢。

速度快。始終堅持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以城鎮化帶動非農化,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縣城鎮化率平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增速比全省快0.27個百分點,比全國高0.9個百分點。

特色顯。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彰顯個性,形成了以酒著稱的李渡、以筆揚名的文港等一批極具特色的名鎮。

後勁足。始終把發展經濟、增強實力,作爲小城鎮建設的重中之重,去年全縣鄉鎮財政總收入1.6億元,是2014年的2.4倍,實現了鄉鎮經濟與城鎮建設的良性互動,爲城鎮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我縣城鎮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鎮缺乏聚集力。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差,綠化覆蓋率較低;自來水普及率不高,斷頭路多;環衛及消防設施不足,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滯後,公共服務設施還不能滿足城市的需要。產業基礎總體薄弱,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能力低,南部鄉鎮和北部鄉鎮發展不平衡。城鎮文化氣息不濃,大多特色不鮮明,城鎮應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輻射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產業缺乏拉動力。近年來,在全縣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縣形成了初具規模的“七個一”支柱產業,但受科技創新能力低、產業鏈條短、品牌不響、實力不強、行業惡性競爭等因素影響,發展空間受到制約,無法形成真正特色工業主導產業,不能有效帶動相關一、三產業的發展,嚴重製約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同時,城鎮產業用地佈局分散,各類性質用地區別不明顯,工業用地偏少,不能形成一定規模的服務需求,影響到第三產業發展。

3、規劃缺乏制約力。在建設規劃上投入較少,規劃編制資金短缺,規劃內容深度不夠,科學性不強,沒有把城鎮規劃與區域規劃、產業規劃、經濟發展規劃有機結合起來。規劃建設只是對“自發無序”建設的改進,缺乏協調統一的區域性規劃指導和調控機制,城鎮間、城鄉間在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結構趨同、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區域經濟發展整體效應。一些城鎮規劃約束力弱,建設隨意性大,市場寄生於道路,沿主幹道線型排列,形成只見新街、不見新鎮的現象。建築形體空間缺乏藝術效果,風貌趨同的問題比較突出。

4、政策缺乏推動力。一些制約城鎮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沒有及時加以調整,與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政策規定沒能適時完善,制約了城鎮化的發展。一是戶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動。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現象普遍。二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進城務工人員沒有享受到城鎮就業人員在就業、創業上的優惠政策,沒有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等。三是現行的土地制度制約,不少農民認爲“土地是最牢靠的保障線”,不願放棄擁有的土地經營權,導致了徵地難,影響了城鎮建設。

三、加快小城鎮建設的對策建議

根據調研分析,經過深入思考,我認爲,××城鎮化應遵循的總體思路是:發揮縣城和中心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縣城爲核心,按照“中心隆起、沿線組團、錯位發展”的原則,通過中心城市到重點鎮的聚集效應的逐級傳導,遞次推進,最終形成中心牽動、軸線輻射、城鄉一體的城鎮羣、產業帶、經濟圈,形成縣城、中心鎮、集鎮鏈接配套、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鎮體系,爲加速××崛起構建重要載體,爲突現追趕跨越提供發展動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四個堅持”:

1、堅持規劃先行,把城鎮起點做“高”

一要大氣做總規。高起點是財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態環境優、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現代氣息濃、帶動能力強”的要求,堅持規劃先行,謀定而動,深化規劃的統籌性,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編制出功能明確、錯位發展的縣城、重點鎮、一般鎮和集鎮總體規劃,合理佈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統籌解決資源重複和分散配置問題,實現城鄉在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優勢互

補和共同發展。同時,要倡導“陽光規劃”,擴大公衆參與範圍,接受羣衆監督,提高公衆的參與意識。

二要精細編詳規。抓緊制定產業佈局、交通路網、修編土地總體利用和基本農田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並搞好各規劃之間的相互銜接。在進一步完善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抓緊做好建設用地控制性詳規,着重加強對城鎮新區、重要地段、重點組團的詳細規劃和設

計工作,把能看得準的先做了,看不準的先放着,給後人留下空間。同時,要做好水電氣、通訊、環保、防洪、綠化、防震減災、歷史文化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適應××大建設大發展的需要。

三要嚴格抓落實。規劃向來有“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的說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充分發揮規劃對城鎮發展的引領和調控作用,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堅決克服規劃與建設“兩張皮”的現象,決不能讓規劃成爲“紙上畫畫、牆上掛掛”。必須維護規劃的法定性、權威性和嚴肅性,嚴格落實“一書兩證”制定,對未辦理“一書兩證”的違法建設行爲要堅決予以糾正,使規劃與建設無縫對接。建立城鎮規劃聯合執法機制,整合城建、城管、國土等部門的力量,成立規劃巡查大隊,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到關口前移、源頭管理,分片包乾、每日上報,把各類違反城鎮規劃的行爲消滅在萌芽狀態。

2、堅持突出重點,把城鎮規模做“大”

一要鋪好路網拉框架。路網是城鎮的骨架與血脈,影響着城鎮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引領着城鎮發展的方向與框架。首先,要強攻主動脈。重點建好新區骨幹道路,暢通新老城區資源流通,拉近主副中心的空間距離,拉開城鎮發展框架。其次,要打通斷頭路。結合組團開發與老城改造,打通斷頭路、丁字路,健全微循環,完善城區路網,使城區道路真正形成環狀循環、連貫順暢。

二要建好基地育亮點。堅持做大城鎮規模與做強城鎮實力相結合,根據總體規劃,按照“規劃先行、產業支撐、設施配套、打造亮點”的要求,結合地方實際,加快推進農民創業示範基地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吸引農民進城務工,把農民創業示範基地建成城鎮的發展新區,農民進城的就業區。

三要統籌建設強承載。加快推進老城改造,依託現有建設格局,着重改善交通狀況,擴大綠地面積,改善人居環境,走內涵發展的道路。加速“城中村”改造,統籌城鄉資源,盤活存量資產,推動城鎮發展。完善城鎮基礎設施,統籌城鎮供水、供電、供氣、污水管網等公共設施對接,加強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殯儀館等公共設施建設,儘快啓動“村村通公交”,加快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

3、堅持產業支撐,把城鎮實力做“強”

一要搞好產業佈局。根據區域經濟特色,突出城鎮產業功能,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產業體系建設。按照“統一佈局、分工協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錯位發展、集羣集聚,統籌發展、互利共贏”的指導思想,由有關部門啓動產業一體化編制工作,統籌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規劃,劃分各自重點發展產業,明確產業定位分工,實現優勢互補,儘量避免產業發展重複投資現象;各鄉鎮根據“三大圈層”發展規劃,加快修訂和完善本地的產業總體發展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認真做好園區工業佈局規劃,加強園(推薦打開範文網)區發展規劃與產業集羣發展規劃的銜接,項目向園區集聚,關聯產業向龍頭企業集聚,大項目、大企業向園區集結,走項目產業集聚之路,加快工業強縣進程,實現產業對城鎮發展的支撐。

二要培育優勢產業。按照產業集羣的發展模式,堅持招商引資與發揮能人優勢相結合、與做大做強傳統產業相結合、與培植新興產業相結合、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推進重大基礎設施相結合、與爭資立項相結合,着力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產業集聚發展,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三要壯大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發達程度是城鎮功能完善與否的重要標誌。要根據國家《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的實施意見》精神,城鎮新區建設要充分考慮服務業發展的需要,規劃確定商業、服務設施用地,出臺具體配套政策,推動服務業加速發展。加強商業網點規劃管理,建設培育商品交易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配送、新型商貿業態、大型購物中心和電子商務。加快旅遊觀光、生態農業、休閒娛樂場所建設,進一步提高旅遊接待水平,加快旅遊業發展。

4、堅持改革創新,把城市機制做“活”

一要加快投融資機制改革。資金匱乏是制約××建設的“瓶頸”,僅靠財政投入遠遠不夠,必須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融資力度。首先,實施多元化、多渠道戰略,用好、用活、用足“四塊錢”:即招商引資、引進外面錢,爭取國債和省市項目資金、爭來上面錢,盤活資產、激活閒置錢,啓動民資、聚集零散錢。其次,按照“土地支撐融資、融資支撐建設、建設支撐發展”的原則,善於經營土地,建立有形市場,真正形成“一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第三,按照“適度舉債,加快建設”的原則,進一步整合資產,打捆包裝新項目,繼續爭取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同時按市場化原則,積極創造條件,儘快將供水、供氣、公交、污水處理、市政管網、城市路橋、公共廣場等項目建設推向市場,積極鼓勵社會資金、民間資金及外資參與建設經營,形成多元化主體結構,加快城市建設步伐。

二要加快行政體制改革。一是改革戶籍制度。實行全縣城鄉戶口管理一體化,在一定範圍內試點,逐步取消二元制戶口管理模式。繼續放寬戶口遷移限制,積極爲城鄉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創造有利條件,鼓勵高素質人才進城鎮經商落戶,共同繁榮城鄉經濟,推進城鎮發展。二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政策、勞動力市場,推進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優化配置職業教育資源,建立覆蓋城鄉的職業培訓體系,打造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基地。實行城鄉統一的勞動用工管理制度,推行創業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和創業能力。對被徵地農民納入城鎮就業體系,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積極創造條件,使新落戶居民在子女入學、就業、參軍、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原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三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要在依法、自願、有償、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允許集體土地使用權在經過批准以後進行出租、轉租、置換、作價入股(或出資)等形式有序流轉。按照“社會保障換承包地、住房補助換宅基地”的思路,採取置換或回購退出宅基地,實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購房補貼等辦法,鼓勵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流轉承包地”,進入城鎮或農村新型社區居住。讓有能力、有知識、有頭腦、高素質的農民規模經營土地,使農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實現農業規模經濟、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現代化。

三要加快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城鎮建設的高標準,來源於高起點的規劃建設和高效率的管理。要儘快建立健全城鎮的執法管理機構,充實管理隊伍,建立起正常的管理秩序。明確鄉鎮政府的城鎮管理主體地位,儘快協調解決好“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問題,健全和完善與城鎮規模及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綜合管理機構,實施綜合管理、統一執法。用市場經濟的手段,聘請經濟實力較強,管理經驗豐富的物業管理公司參與小城鎮的管理。總之,要按城鎮的標準,積極探索城鎮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強城鎮的淨化、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不斷提高我縣城鎮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