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創業現狀調研報告多篇

創業現狀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中外大學生創業現狀比較調研報告

上海外國語大學團委內容摘要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隨着大學生人數增多,高校畢業生面臨着就業難的問題。而一些國家通過鼓勵學生自主創業,使這一問題得到較好地解決。本文通過比較國內外大學生的創業環境,發現決定學生是否選擇創業和創業是否成功的因素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環境和創業制度。當這些因素髮揮積極作用時,中國大學生創業者將會爲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關鍵詞大學生創業 國際比較一、研究的背景與概況創業即創業者通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成立活動組織,利用各種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業是就業的另一種模式,所不同的是創業者不是被動地等待他人給自己“飯碗”,而是主動地爲自己或他人創造“飯碗”。創業具有較高的風險,但也有較高的回報。隨着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迅猛到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到創業的浪潮中,並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我們國家提倡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併爲此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各高校也開展了創業計劃大賽,這些都極大地鼓勵了大學生創業者。但總的來看,大多數學生仍不敢創業或不善於自主創業。相反,國外有許多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從喬布斯到比爾·蓋茨都是大學時代便開始創業之路。我們認爲,這既有創業者個人能力的原因,也有家庭、學校、社會及制度的影響。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是國內外大學生。針對國內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對於國外大學生,主要採用文獻研究的方式;在此基礎上,課題組進行了比較研究。二、研究的內容與結論(一)影響大學生是否選擇創業的因素1、家庭影響在大學生是否選擇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學生的家庭情況會有相當大的影響。調查顯示,參加過創業活動的學生中,82.16%認爲家庭對他們創業產生過影響。這一影響又可分成物質和非物質兩類。物質影響包括初期資本積累和信息、人脈資源等;非物質影響包括家庭教育和榜樣效應。在各種家庭因素中,家庭經濟條件和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兩種影響因素。①家庭經濟條件。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大學生在創業遇到困難時會更加自主,敢於冒更大的風險;而家庭條件較差的創業者會更加在乎創業的成敗,考慮創業將會給家庭帶來的影響。有的家庭主要成員在社會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或影響,使創業者早期便能結識一些有利於將來從事創業活動的關鍵人物。也有的家庭是繼承並不斷擴大家庭傳統的創業項目,多年的經營爲創業者提供了大量的經營經驗和經營項目,使創業者在創業活動中往往容易成功。調查顯示,在參加過創業活動的學生中,12.27%表示家庭爲自己提供了最初的人脈,7.24%表示家庭爲他們提供了啓動資金。在家庭經濟條件方面,中外家庭均有貧富,因此對大學生創業而言,中外沒有太大差別。②家庭教育。家庭是創業者早期接受啓蒙教育和健康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向下一代傳授“生存能力”的教育。生存能力包含知識、技能、習慣、人品等。如果能獲得創業意識的培養,無論家庭條件好壞,對創業者來說都有可能成爲有利因素。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不足,許多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過於強烈,從而使當代大學生在創業問題上不夠自主。調查顯示,在參加過創業活動的學生中,5.24%表示家庭給自己的創業提供最初指導,7.79%表示家庭教育使自己形成獨立進取的精神。總的來看,在自立能力、堅強意志、獨立人格、理財意識的培養方面,中外差距尤其明顯。2、學校影響學校作爲學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它對學生影響也是最大的。大學生是否會選擇進行自主創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校園中的創業氛圍、校方給予創業者的制度和資金支持。爲促進大學生創業,許多高校採取了開設創業培訓課程、成立創業指導中心和高科技創業園區等做法,取得了積極效果。如北京大學創立了包括融資服務(money)、營銷服務(market)與管理服務(mentor)於一體的3m創業模式,有效促進了大學生創業。但調查發現,國內高校在對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的宣傳上做的不夠,不足以吸引潛在創業者。在沒有參加過創業活動的學生中,對於政府、學校出臺的扶助大學生創業的政策,60.12%“聽說過,但不太清楚”,28.37%“表示完全不知道”。鼓勵大學畢業生開展自主創業,除了轉變他們的就業觀念外,更重要的是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創業指導。高校應該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的培養作爲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調查顯示,僅18.01%的學生反映學校有過創業指導,7.27%表示學校提供過創業資金支持。在這一點上,我們與國外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如近年來興起的創業大賽,由於起步晚,影響力度仍不夠大。

在美國,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德克薩斯大學的奧斯汀分校就舉行了創業大賽。之後創業大賽在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等高校陸續展開。從1990 年開始,美國每年都有幾家新企業從大賽中誕生,並有相當數量的創新計劃以高價轉讓給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在由創新計劃直接孵化出來的企業中,有的短短几年即成爲營額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而我國很少有創業大賽的成果轉化爲企業利潤的,從創業大賽中獲得啓動資金的創業者也只佔極少部分。我們認爲,國內高校應該採取更爲積極的措施指導和支持大學生進行創業。對於有效提高創業能力的途徑,52.33%的學生希望進行與創業有關的社會實踐,25.09%希望參加創業比賽,33.84%希望與創業成功人士接觸,27.92%希望注重創業相關理論教育。上述需求很大程度上還需要學校來提供。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校中逐漸出現一些指導創業的機構,如創業協會,一方面在學校中開展各種討論和交流活動,定期聯繫部分業內人士在校內舉行講座,爲學生進行創業指導,另一方面搭建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的互動橋樑,爲學生創造更多的鍛鍊機會。3、社會影響社會影響主要是指社會輿論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態度。現在,社會漸漸開始形成有利於大學生創業的公衆輿論環境,形成利於創業的良好氛圍,爲大學生創業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在訪談中一位交大同學談到,“全社會都在推崇一種創業的精神,大家都在積極創業,我希望能夠讓大家能分享這一點,創業是一種人生態度、過程,創業目的不是爲了財富,而是爲了一種成就感、一種幸福感、一種滿足感。如果這種幸福感和滿足感跟自己的理想、責任完全相符的話,創業的過程就達到了一種完美狀態。我想這就是我創業的動機吧,追求人生的一種完美狀態。”韋伯在對西方的資本主義發展進行研究後指出,西方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正是因爲新教倫理中內含的追求財富的企業家精神。這種精神一旦在整個社會中發揮其作用,不僅會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更將爲整個社會帶來活力。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這種創業氛圍中誕生的。麻省理工學院的“五萬美金商業計劃競賽”已有10餘年的歷史,影響非常之大。從1990年到現在每年都有五六家新的企業誕生,並且有相當數量的“計劃”被附近的高新技術企業以上百萬美元的價格買走。風險投資家們蜂擁而入大學校園,尋找未來的技術領袖。(二)大學生自主創業過程中面臨幾大問題1、個人素質方面創業者的個人素質往往對創業成功起着決定性作用。調查中,受訪學生無論是否進行過創業活動,都表示“企業家精神”十分重要。對於大學生創業者最應具備哪些素質與能力,14.85%選擇較好的組織能力,15.08%選擇專業的背景知識,20.90%選擇較好的溝通能力,16.03%選擇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①知識理論往往與實踐脫軌。我國教育更偏重於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所擁有的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大學生所學的都是書本知識,有的甚至還是無法直接用於市場實踐的純理念,要通過獨自考察來選擇一個有投資創業前途的項目,實在很難。經驗不足將會帶來投資高風險,也使他們自主創業的意願冷卻,最終選擇放棄。在西方學校非常注意引導學生把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例如法國學生在大學期間,實習課程非常多,大多數人的實習期一般爲4-6個月,多的甚至有9個月,實習期間,大學生們與各企業進行多層雙向交流,充分運用所學知識。②對政策瞭解利用不足。創業初期如果能搭上政策的“順風車”,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對行業的選擇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許多大學生只是模模糊糊地瞭解政府和學校的優惠政策,更別提有效利用了。調查中發現,大多數走上創業道路的學生都是基於項目或技術,而少有人是基於某行業的優惠政策。外國的學生則通過諮詢機構將各類資源都很好地利用起來,也包括政策資源。③缺乏必要的經濟方面知識。經濟和管理相關專業的大學生,要進行自主創業,相對於其它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有一定優勢。而非經濟管理專業類的畢業生,對經濟市場比較陌生,儘管他們一走出校門就有獨立創業的願望與熱情,但真正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局面,還會因自身底氣不足而卻步。2、外部環境方面①資金難求。14.56%的學生認爲,難以獲得資金是大學生創業道路上始終存在的最大難題。在有過創業經歷的學生的融資過程中存在這樣一些問題。一是優惠政策難落到實處。儘管政策規定學生可以從銀行獲得創業貸款,但我國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金融信用體系,大學生實際上很難以自身的信用獲得資金。而在美國,政府幾乎沒有給大學生創業提供特殊優惠,但由於信用體系的完善,學生往往也能借助信用系統獲得資金。二是獲取資金方式單一。國內大學生的創業資金來源主要是家庭、銀行借貸、風險投資。由於家庭條件限制和信用體系不完善,許多學生創業者都把希望寄託在風險投資這一融資方法上,試圖通過參加創業大賽和其他一些競賽來獲得風險投資。但實際上這個渠道遠不能滿足創業者對資金的渴求;即使爭取到風險投資,也可能在融資時過分出讓自己的股權和利益,甚至導致核心技術產權的流失。而在美國,有成熟的資本市場,中小企業在起家時可融資的手段很多,如政府的各種特殊撥款項目、信用貸款、天使投資等,風險投資的資金充足,因而美國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容易得到資金,公司發展快。三是幾乎沒有專門針對學生的小額貸款機構。據有關媒體調查顯示,大學生創辦的企業中超過九成是民間借貸起家的,有些機構專門爲下崗失業人員創業設立了小額創業貸款,手續簡便,門檻低,但專爲大學生創業提供小額貸款的機構基本沒有。

②缺乏專業的創業指導服務機構。大學生創業除了解決資金難題以外,還要單獨面對缺乏人脈、不熟悉行業、缺乏信息等問題。一個專業的創業服務機構能爲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市場的分析、調查、策劃等服務,可以使創業者少走彎路。而我國高校和社會上現有的大學生創業諮詢大多爲非專業的,缺乏針對性和連貫性。在美國,創業指導和服務是一套完善的系統,服務團隊有卓越超前的市場觀、強有力的市場策劃能力、豐富的經營和創業經驗、強大的市場調查服務和網絡。在韓國,政府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開通了網上和電話諮詢系統,專門爲“微型企業”提供市場分析和各種資訊等,同時也提供創業培訓課程。③高校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一是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高校現有的創業教育還僅限於創業大賽或專題講座等形式,基本沒有開設創業方面的專門課程。這使得創業教育的普及面明顯不足。相對而言,國外許多高校有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供學生自由選修,這些課程還提供學生在企業實習的機會。二是高校間缺少合作互動。國內各高校在服務大學生創業方面缺乏主動的聯繫與合作,不利於資源的整合與共享,也不利於大學生創業者的交流。而國外高校之間創業機構聯繫緊密,有的創業組織甚至在多所高校中都有自己的機構,這樣能夠有效分享資源、組織起較大規模的研究和交流活動。三是學校與社會組織聯繫不足。學校應作爲社會與大學生創業者的橋樑,爲創業者提供更多的社會資源,也幫助社會組織瞭解學生的創業需求,但國內高校在這方面舉措很少。國外高校非常注重與社會組織的聯繫,從各種基金和非營利組織處獲得創業教育的贊助,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四是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不如西方國家。美國有“合作計劃”,是指高校與公司、非營利組織、政府部門合作,讓大學生定期到上述機構參加一定階段的工作實踐。該計劃已在美國700多所院校展開,約有25萬大學生參加,鍛鍊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併爲日後創業打下了基礎。④學業事業平衡難。大學生創業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許多進行過創業的學生都反映自己在學業與事業兩頭奔波,相當辛苦,他們中許多人不得已選擇學業而放棄事業。其中除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學生以學業爲重”的觀念外,也與我國大學的封閉式教育和現行的學分制度有相關。而西方一些國家的學生,由於大學實行寬鬆的學分制和“開放式”的教育制度,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在哪一個時期進行創業,在哪一個時期完成學業。⑤缺乏社會組織的支持。大學生的創業活動和創業教育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只依靠政府和學校的努力無法長久維持。但是現有的社會組織數量和規模都很有限。在美國和英國,有不少社會組織爲學生創業活動提供支持,比如美國的coleman foundation grant和kauffman foundation都是獨立的社會組織,由一些成功的企業家設立,每年都撥出大筆的款項用於支持各大學的創業教育項目或相關研究,同時它們還爲創業者提供一些融資平臺。三、相關的對策與建議(一)基本原則我們認爲,促進大學生創業需要政府、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所有的支持手段只有符合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即符合其心理的、社會性的因素,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二是以解決創業資金爲重點。“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資金。剛剛跨出校門的學生創業者,還沒有資金積累。三是引導大學生確定合理的創業目標。政策的導向作用很大,有什麼樣的創業政策就會有什麼樣的創業目標。創業政策要引導大學生確立合理的創業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四是儘量減少限制性條件。創業政策應該儘量減少限制、降低門檻、簡化程序、方便快捷,用良好的創業政策鼓勵、支持大學生創業。(二)具體建議1、政府可以提供資金、制度及政策保障資金方面,政府可以在金融市場逐漸完善的情況下鼓勵銀行仿照美國的模式,爲大學生建立個人信用檔案,並將這一檔案作爲發放小額貸款的重要考察指標。這種模式的建立將有利於在零售或服務行業進行創業的大學生獲取小額度資金。同時也有助於銀行與創業者的良性互動,使貸款系統進入良性循環。更重要的是,它將在學生創業者心中建立起良好的信用意識,形成良好的商業信用體系。制度方面,建議政府適當降低大學生創業者註冊企業的門檻。現有的企業註冊資金10萬元的門檻(企業註冊在美國只需1美元),使許多創業者卻步。無法註冊成爲企業會給創業者在法律和資金等諸多方面帶來不便,將極大地限制創業者事業的進一步拓展。這樣的政策結果是,少有學生創業者涉足創新型的技術產業。對學生創業者降低註冊門檻無疑是對創新人才的鼓勵。

政策方面,政府應當鼓勵相關社會機構的建立和發展。正如我們在分析中指出的,我國在大學生創業者接受的創業教育上還很不夠,缺乏固定的學生創業者交流互助平臺,而這正是社會組織可以承擔的功能。政府的支持包括:指導這類組織的建立、爲其活動提供較優惠條件甚至給予一定的補助等。總的來說,穩定的資金獲取渠道、較低的進入門坎和政府支持下的創業服務,將極大地吸引潛在創業者,留住現有的創業者。2、學校可以提供創業環境、創業教育方面的支持在創業環境方面,學校除了爲學生創業者提供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如特殊情況下的緩考等,在學生的課程選擇上也應適當放開限制,使潛在的創業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課程,獲得更全面的知識。比如,一個非金融專業的學生可以選擇金融、會計等課程來獲取學分,這無疑將爲其今後的創業活動提供有力的支持。創業教育方面,學校不僅可以舉辦創業講座和設立專門的創業課程,還應加強與其它學校和社會上的創業組織之間的聯繫。前者爲學生提供創業教育的資源,而後者則保證創業教育有效開展,並形成一定的規模和社會影響。這樣既減少了學校的成本,也增進了資源的共享。(樊娟、田昊罡、張丹、吳美豔 楊玉婧 )

【第2篇】農村婦女創業現狀調研報告

一、引言

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農村耕地的日益減少,以及思想意識的漸漸轉變,農村中涌現出一批自主創業的巾幗英雄。作爲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婦女創業是提高生產力,改變農村貧窮面貌的有效途徑。由於婦女創業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增長空間,婦女創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農村婦女創業雖然爲數不多,但她們的創業成功有着積極的實踐意義。

二、調研對象

本次農村婦女創業調研時間是從xx年8月初開始到xx年9月底結束,調研對象是宿遷市沭陽縣悅來鎮、桑墟鎮、新河鎮創業人員,隨機抽取了100名創業人員對他們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問卷所設計的問題以單項選擇爲主,問卷調查採取了匿名填寫的方式。問卷內容涉及創業人員概況、創業項目類型、創業規模和未來規劃等方面,通過對調研結果所呈現的問題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三、女性創業的現狀及特點

xx年以來,該縣新增婦女創業項目5718個,主要是服裝、玩具、電子、蔬菜大棚、家禽養殖等。全縣農村婦女創業狀況呈如下特點:

1、女性創業氛圍較爲濃厚,隨着全縣掀起“全民創業”及“三來一加”浪潮,女性創業的意願加大,很多有項目、有技術、有資金的農村女性開始自主創業。

2、自主創業女性比例偏低。我縣自主創業女性比例約佔就業女性比例總數的6%,比例偏低,雖然創業氛圍良好,但由於女性創業自身帶有的侷限性,實際創業人數不多。

3、創業規模較小,因爲農村女性總的來說比較保守,冒險、創新意識不強,再加上對高新技術的掌握不夠,農村女性創辦項目規模普遍不大,投資規模大概集中在3—10萬元,工人數在30人左右。

四、農村婦女創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1、傳統意識。由於農村家庭中“男尊女卑”思想觀念的影響,認爲婦女所承擔的責任僅限於家庭,操持家務,尤其是農村中很多家庭,男勞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顧,孩子的教育都由婦女承擔,使廣大婦女既沒有創業的動力也沒有創業的基礎條件,致使婦女創業的主動性和客觀條件不足。調研走訪過程中,筆者發現,半數以上婦女在創業過程中還兼帶着照顧老幼,把持家務的任務。

2、資金問題。目前,資金不足仍然是自主創業的一大障礙。不少婦女創業人員的家境並不寬裕,籌集資金存有相當大的難度,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來說,即便是小本創業也已可能傾其所有,一旦失敗,將承受難以想象的壓力。已創業的婦女,她們的創業資金也十分有限,支付開辦費用、投資設備後,由於銀行貸款申請難、手續複雜,想要擴大生產經營並不容易,多數只能小規模維持。調研發現,82%的創業者存在資金短缺難題。

3、文化程度低,技能缺失。自主創業的成功需要經營技巧和經驗的支撐,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市場的分析和開拓能力,這些是成功“一個都不能少”的基石。農村婦女創業人員普遍存在學歷不高,文化程度較低現象。據統計,84%有國中文化,11%有高中文化,本科學歷僅佔3%。農村婦女創業人員大多文化偏低,缺少管理經驗技能,自主創業難度很大。因此,不少婦女對自主創業持“風險高於收益”的態度。

4、市場信息匱乏。不少婦女有着創業的願望,但不知道該選擇什麼項目、怎麼創業、創業後怎麼經營、怎麼獲知市場信息。有的雖有好的創業意圖,但對市場需求不甚瞭解,不敢投資;有的因爲得到了過時的信息,貿然投資,結果投入的資本全打了“水漂”。信息的缺失不同程度地影響着創業人員的創業決心和信心,也嚴重影響創業成功企業的發展和生存。

5、創業規模微小、產品初級。走訪過程中發現,農村婦女創業的較小,5萬—20萬佔56%,20萬—50萬佔32%,50萬元以上僅佔12%。產品多爲玩具、服裝、電子、家禽。規模小、產品初級,農村婦女創業項目市場競爭力較低,容易受市場波動,經濟一旦不景氣,生存能力堪憂。

五、農村婦女創業的建議和對策

分析了農村婦女創業面臨的制約因素和困難後,讓我們回到解決問題的實質思路上來。創業型人才的成長和涌現,一方面取決於每一個個體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社會和政府的鼓勵及扶助,爲有創業意識和願望的女性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創業培訓和激勵扶持就顯得意義重大並且十分迫切。

1、宣傳典型,大力營造創業環境氛圍。政府積極加大婦女宣傳力度,印發宣傳資料和優惠政策手冊,組織典型戶宣講致富經驗等形式,在婦女中營造投身創業的濃烈氛圍。力爭在創業典型推動下,在廣大婦女中間形成互幫互學、加快創業的良好氛圍。通過樹立創業榜樣,傳播創業經驗,推介創業項目,激發廣大婦女的創業熱情。

2、加強政府激勵扶持力度。女性創業者,需要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需要法律的、制度的、政策的支持,否則,自主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近年來,我縣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自主創業的政策措施,可以說,創業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可享受的優惠條件也越來越多。爲幫助女性創業者節約創業資金,用較短的時間和較低的成本實現快速起步、快速積累,完成由創業到發展的轉變,

3、加大創業培訓力度,提高婦女創業能力。增強女性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時效性。除了創業意識這個“軟件”,創業還需要專業知識、組織能力、業務能力、理財能力等“硬件”的武裝,這些都需要通過有效的創業培訓來實現。因此,我們應進一步堅持以人爲本的培訓理念,創新培訓模式,進一步增強培訓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同時,加強對他們的開業指導,主動提供政策諮詢、方案評估、證照辦理、經營管理指導等技術支持服務,降低她們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

4、加大服務效能力度,優化婦女創業環境。近年來,我縣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通過各種積極的幫扶措施,造就了一批女性創業的成功典範。但從創業明星的數量上來看,我們的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充分發揮“公僕辦”、全民創業協會、村(居)全民創業服務站、大學生村官全民創業專業幫辦服務隊作用,對創業羣衆自願委託的事項提供全程幫辦、代辦,讓婦女在創業遇到困難時感到政府無處不在。

5、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女性人才嶄露頭角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克服更多的困難。因此,要創造條件,鼓勵、支持和幫助更多女性創業人才脫穎而出。在創業融資方面,一方面,深度宣傳《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等爲創業婦女提供的各種降息、貼息和無息創業貸款等優惠政策,爲她們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與財政局、人社局、工行、農商行等單位協調,優化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流程,加大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力度,解決她們的融資困難問題。

【第3篇】徵地農民創業現狀暑假調研報告範文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致富之門。隨着全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貫徹富民優先的方針,妥善解決徵地農民問題的關鍵和難點不僅在於保障他們的生存權,而且還要保證他們的發展權,創業給徵地農民提供了一條保證發展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爲進一步推動我區的創業工作,區政協專門成立了課題組,開展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並對當前徵地農民創業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我區徵地農民創業現狀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徵地農民創業工作,將此項工作作爲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發展的大事來抓。區各級勞動部門在引導徵地農民創業工作中,正努力探索一條以區創業園和社區爲平臺,以家庭創業爲基礎,以創業培訓爲手段,以創業優惠政策爲支撐的創業工作模式,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創業率不高,總量不大。創業率只有8%,總量只有2000多人選擇自主創業。

二是創業工作不平衡。仙林、堯化、馬羣等街道由於地理位置、交通等優勢明顯,創業率相對較高。

三是創業項目多數是傳統性、微利性項目。多數是小賣部、小餐飲、修理修配、家政、家庭手工等項目。

四是積累了一些扶持羣衆創業的工作經驗。

各級領導對徵地農民創業工作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各街道因地制宜,在創業工作中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堯化、邁皋橋街道的創業夜市,街道的家庭型手工加工,燕子磯街道培育個人創業,龍潭街道金箔加工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積累了經驗。

二、制約徵地農民創業的主要因素

1、徵地農民自身條件的侷限性。我區針對經濟適用房社區的徵地農民,組織了各類創業培訓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有一部分徵地農民通過培訓走上了創業之路。但同時,我們也發現觀念落後嚴重製約了創業工作。有的創業學員培訓時積極性很高,真正做起來,畏難情緒嚴重,缺乏搶先、創新的理念,缺乏爭先發展的熱情,有的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不切實際地總想幹大事,缺乏務實的創業態度和策略,有的創業者,小富即安,缺乏闖勁,缺乏進一步發展的能力。除了思想觀念以外,文化程度、職業技能、生活履歷等徵地農民自身的侷限性都會成爲制約自主創業的因素。

3、資金、場地的侷限性。據調查,33%的創業者認爲在創業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資金問題,自我積累仍是大多數創業者資金的主要來源。其中個人和家庭儲蓄積累佔35.4%,向親友借款佔26%,銀行借貸佔24.7%,其他13.9%。創業資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初次創業資金積累困難。大部分創業者的創業不是建立在父輩事業基礎上的,初期創業資金的匱乏,往往導致創業機遇的流失,這就使資金成爲創業之初最大的制約因素,特別是對於那些家境不富裕,想創業的青年更是如此。二是擴大創業的資金缺乏保障。部分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業者經過初期創業,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但創業者反映,在創業過程中積累的資金實際上已用於發展的再投入和擴大再生產,他們急需二次創業資金,幫助企業順利實現二次創業。三是貸款政策的滯後性。目前的貸款政策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不利於創業。創業者們認爲,如果僅僅有好的創業者,而沒有好的融資政策,創業仍要受到很大的制約,甚至可能喪失創業和發展的良機。

創業場地也是制約創業工作的重要因素。由於地區房價不斷攀升,創業場地的租金很高,許多創業者面對高額商業門面房租金只能望而卻步,而在經濟適用房社區,政府沒有統一規劃針對徵地農民創業的場地,使有創業願望的徵地農民處於兩難之中。

三、構建徵地農民創業支撐體系的對策建議

自主創業是解決徵地農民出路問題的必然選擇,就業促進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徵地農民長遠生計的有效途徑。促進徵地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徵地農民增收渠道,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工作。目前,針對制約徵地農民自主創業的主要因素,積極採取措施,構建徵地農民創業的支撐體系是當務之急,我們建議:

1、加強創業培訓,提供智力支持,指導徵地農民創業。創業培訓工作是創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創業者除具有一定的基本能力外,還要了解工商、稅務、財政、金融、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有關知識。我區徵地農民總體上文化偏低,技能單一,思想觀念不能適應市場機制的需求,加之自有資金很少,創業基礎薄弱,因此他們更需要接受創業指導。爲了規避風險,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創業指導工作顯得尤爲重要。要進一步加強各類創業培訓工作,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分層次、分專業地開展。在培訓中要使用多種方法,着力在打破徵地農民的思維定勢,發現自身優勢,培養經營能力,樹立創業觀念,建立企業構思,制定營銷計劃,熟悉創業環境等方面實施規範培訓,使創業者學有所獲,學有所用。要加強創業培訓的跟蹤指導,在創業者實施創業計劃過程中,及時提供指導幫助。建議組建創業指導志願團,通過結對子、上門服務、網上服務等方式爲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開業諮詢、創業策劃等後續支持和服務,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2、引進創業項目,建立創業項目庫,支撐徵地農民創業。創業項目是徵地農民創業的載體,選擇好的創業項目可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徵地農民的市場信息閉塞,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市場調研,缺乏對創業項目評估的能力。因此,政府以及其他服務機構可以針對徵地農民自身的特點爲徵地農民提供合適的、多樣化的項目選擇,引導徵地農民走入市場。適合徵地農民的創業項目最好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低門檻,對資金的需求較低,首期投資在十萬元以下。其次,項目對商鋪的依賴度不高。可選擇的主要有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等。同時,政府還應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措施引導徵地農民從事這些方面的工作,並根據當地的資源和產業優勢,提供最符合市場需要的好的項目和選擇空間,進而爲徵地農民提供這方面的信息和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促進徵地農民的創業。市目前正在開展1118創業項目(每年向社會徵集、開發100個適合下崗失業人員的創業項目,爲1000名有創業意願的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系統的創業指導和業務培訓),我區要結合地區實際,開發、篩選、論證一批有市場競爭力、創業風險較小、徵地農民更易操作的項目,同時再引進一批創業項目,建立創業項目庫,真正給自主創業的徵地農民提供項目支持。

3、落實創業基地,搭建創業平臺,扶持徵地農民創業。建立專門的機構和場所對創業的小企業進行培育和孵化是各國提高創業成功率的通行做法。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創新思路,搭建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創業基地(園區)增加創業機會。創業平臺和創業基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一是爲徵地農民創業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創業項目等。二是提供一個便利的創業場地,使初辦的企業節省時間,減少負擔。三是可以組織專家爲企業提供培訓、市場諮詢、辦理政府創業貸款等。在政府的組織下,創業基地可以與教育、企業、技術機構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爲徵地農民解決他們在創業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專門組織專家深入到企業提供具體指導。四是構築信息通道,通過基地的網站爲企業發佈用工信息、產品推介。五是創業基地還可以起到示範的作用,能夠爲更多願意創業的徵地農民提供一個複製、參考成功創業模式的平臺。

我區邁皋橋、堯化燈光夜市都取得了成功,爲許多徵地和失業人員提供了創業的機會和平臺。對於這些成功案例,應及時總結,以資借鑑。在我區經濟適用房社區周圍能否也規劃和培育一批創業街、創業夜市、創業大市場、創業園區,爲徵地農民自主創業搭建平臺。建議在攝山星城西側,建設商業配套區,出臺相應優惠政策,鼓勵羣衆積極創業,把商業配套區建設成爲羣衆創業園區,成爲創業街或創業園,實現羣衆自主創業,穩定就業。

4、培育創業典型,發揮示範作用,帶動徵地農民創業。對於一個即將創業的人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推動我區徵地羣衆自主創業的進程中,要積極培育各類創業典型,及時發現和總結我區創業成功典型的先進事蹟,通過創業論壇、創業者座談會和媒體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啓發和鼓勵徵地農民轉變觀念,借鑑他人成功的經驗,走上創業之路。各街道、各村、各社區都應該樹立本地區的創業典型,用身邊典型平凡但不普通的創業經歷、先進事蹟對那些還不敢邁出創業第一步的徵地農民形成心靈上的撞擊,激發他們的創業慾望,引發他們的思考,用鮮活的創業事例感染他們。在培育典型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選準對象,要挖掘那些真正靠自己雙手勤勞致富的平凡創業者,堅決抵制那種一夜暴富的不健康創業心理。要鼓勵創業典型採用各種方式幫助徵地農民創業,帶動羣衆共同致富。通過培育和樹立創業典型,形成典型帶動創業的良好局面。

5、出臺激勵政策,落實幫扶措施,激勵徵地農民創業。雖然省市區街道都有一些鼓勵和扶持創業的政策,但是總的來看,我們在鼓勵創業方面拿出的資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還不夠,因此建議按照政府引導、搭建平臺、政策扶持的思路,制定相應的扶持獎勵政策,積極鼓勵徵地農民勇於創業。對處於家庭型創業初期的徵地農民,給予一定的創業補貼。對吸納就業人員較多的創業項目,給予場地、資金的優惠扶持。對有條件的街道,規劃和培育創業街、創業夜市、創業市場、創業園區等,區政府給予街道一定的扶持政策。對創業成功並起到示範帶頭作用的創業典型,給予表彰獎勵。對成功引進創業項目的,根據創業規模和吸納人數給予獎勵。同時,要進一步研究小額擔保貸款辦法,不斷完善鼓勵、支持創業的融資政策。

徵地農民的創業問題涉及到政府的許多部門,要加強農林、國土、勞動、工商、地稅、財政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並與教育機構、企業諮詢機構建立緊密聯繫,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專門的專家隊伍,爲徵地農民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及時解決他們在創業中遇到的困難。另外,還要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利用社會上中小企業、協會組織的創業經驗和創業場所,利用國企改革中閒置廠房和設備,用於建立創業基地。

【第4篇】農民工迴流返鄉就業創業現狀調研報告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_____縣雖未出現大批外出農民工集中返鄉的情況,但隨着金融危機的延續,返鄉農民工也大量增多,增加了全縣的就業壓力。對此,_____縣及時啓動了形式多樣的“暖冬行動”,構築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綠色通道,有針對性的提出瞭解決的措施,並認真做好返鄉迴流農民工的各項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一、迴流返鄉情況

二、積極應對危機促進就業措施

(一)摸清底數,建立臺帳。一是建立了縣、鎮、村三級聯動,做好返鄉農民工情況統計調查,並實行旬報制度。二是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動態監測管理。三是以鎮鄉爲單位召開返鄉農民工座談會,掌握返鄉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等基礎信息,建立了返鄉農民工人員基礎臺帳,做到對返鄉農民工收入狀況、家庭情況、就業意向、技術素質、安置去向“五清楚”,爲推進返鄉農民工轉移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提供培訓、促進就業。一方面組織開展技能培訓,通過技能培訓,千方百計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技能,掌握“一技之長”,增強就業能力。充分發揮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再就業培訓”等現有培訓資源,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培訓,建立培訓與就業掛鉤的機制,現已培訓農村勞動者2413人。另一方面鼓勵返鄉人員參加創業培訓。將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納入就業再就業培訓補貼範圍,按規定享受免費創業培訓,通過創業培訓,幫助返鄉農民工增強創業信心,強化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現有170名返鄉農民工參加了創業培訓。

(三)“三送”到家,春暖人心。春節期間,組織開展了以“送崗位、送培訓、送健康”爲主要內容的關愛返鄉民工專項行動。專門製作發放了5000個裝有崗位卡

、培訓卡、健康卡的“關愛返鄉民工春節禮包”,使廣大返鄉民工切身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之情。通過此次活動,把3000多個崗位送到了返鄉農民工的手中,使1050名返鄉農民工在家門口輕鬆地找到了工作。

三、農民工創業措施

(一)組建創業工作機構,指導和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爲進一步加強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的領導,_____縣調整了農村勞動力開發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全縣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統籌協調和指導工作,並將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作爲發展勞務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目標管理體系,定期督查考覈。縣勞動保障、發展改革、建設規劃、土地管理、農委、商委、科技、財政、衛生、金融、工商、稅務、扶貧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督查,形成合力,確保涉及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各鎮鄉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加強工作力量,積極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指導、協調工作。

(二)規劃創業基地,出臺優惠政策,構築平臺“引鳳還巢”。

在_____工業園區內建立“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各鎮鄉在規劃小城鎮建設中預留部分土地用於農民工返鄉創業,集中打造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和“創業超市”,引導返鄉創業農民工集中經營、聚集發展。把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招商引資範圍,與外地客商享受同樣的優惠政策,進入園區的返鄉創業農民工享受園區的所有優惠政策。具體享受的優惠政策爲:一是對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在登記註冊後,3年內按規定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財政部門安排返還給企業,支持企業進一步發展;二是對返鄉創業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的,適當提高營業稅的起徵點,對不徵營業稅、增值稅且經調查覈實無應納稅所得的,不徵收個人所得稅;三是支持返鄉創業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年內現行政策規定應繳納的各項地方行政事業

(三)設立專項經費爲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

進一步完善和加大小額擔保貸款實施力度,將貸款對象擴大到返鄉農民工,貸款額度個人貸款擴大到5萬元,並對返鄉農民工創辦企業貸款額度擴大到80萬元,並享受80%貸款貼息的政策優惠。

(四)依託創業培訓爲創業者提供智力支持

依託syb創業培訓項目,對有培訓需求和創業願望的人員大力開展創業培訓,以此來提高創業人員的素質,使廣大創業者不僅想創業、敢創業,還要能創業、會創業、創成業。截止目前,已成功開辦7個班170人創業培訓,其中80人正在籌備創業,計劃吸納600人就業。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立足本地資源,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引導他們搞大棚蔬菜、西瓜,開辦養豬、雞、鴨、羊、魚、蠶等農村服務項目養殖場,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目前,已有10家大棚、33個養殖場誕生,共解決400餘名返鄉農民工就業。

四、加強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建議

(一)加強統計調查。落實好統計旬報制度,強化統計責任,深入基層,對返鄉農民工建立臺帳,實行動態統計。全面掌握年齡結構、技能專長、就業需求等信息,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信息庫,實行分類管理,提高工作的針對性。

(二)開展就業援助。一是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返鄉農民工納入免費服務範圍,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的“一站式”就業服務。二是把返鄉農民工中的轉移就業困難戶納入就業援助對象。三是以“三送”活動爲契機,把崗位、政策、培訓及時送到返鄉農民工家門口。四是廣泛收集縣內外用工信息,適時舉辦專場招聘會,搭建勞動力市場供求平臺,有效促進返鄉農民工再就業。

(三)開拓就業市場。按照“外拓市場、內挖潛力”的思路,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工再就業。對外,充分發揮勞務部門、中介組織和勞務經紀人作用,支持他們分赴全國用工輸入地,收集用工需求信息,開拓新的就業崗位,幫助有外出意願的返鄉農民工再次外出就業。對內,深挖就業潛力,在新農村建設、民生工程建設等項目中,安排返鄉農民工就業。

(四)加強技能培訓。按照“眼前抓就業,長遠樹品牌”的思路開展培訓工作。結合返鄉農民工意願和需求,抓好分類培訓。對技能水平不高、希望繼續外出務工的,着重在提高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對於具備創業條件、有志回鄉創業的,抓好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對年齡偏大、不願外出的,可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和種植養殖技術培訓,提高生產技能,增強其增收的能力。鼓勵本地企業開展員工在崗培訓,實現減產不裁員,爲經濟復甦提前儲備競爭能力。

(五)抓好返鄉創業。認真貫徹落實各項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有經濟、有技術、有能力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對有創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在項目推介、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方面提供幫助。鼓勵引導返鄉農民工成功實現創業,以帶動更多的富餘勞動力實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