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重視小微農牧企業 優化我市營商環境

作者:牛子堯 四子王市工商聯主席、烏蘭察布市政協委員、農工黨烏蘭察布市委員會祕書長、四子王市政協常委

重視小微農牧企業  優化我市營商環境

我市各旗縣的市場主體多以規模小微的民營農牧業企業或合作社(以下統稱企業)爲主,這類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與農牧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利益鏈接最緊密,所以涉農涉牧企業的經營環境其實也是一個民生環境,將直接影響我市鄉村振興事業的成敗。我理解所謂好的營商環境要經歷兩個階段,“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這是初級階段,而要達到高級階段就要求政府能夠主動作爲“辦好事”,在企業運營和發展的過程當中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

一、我市民營小微農牧企業面臨的困難

市委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的改善,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民營經濟得到了健康、快速的發展,但客觀來說市場主體相對還是落後的,大多數企業都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

1. 企業自身經營質量不高

(1)團隊、品牌建設水平低

多數企業還沿用家族式、人情式管理,難於留住人才,特別是企業急需的技術、管理類人才欠缺,造成企業發展後勁不足,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技術創新整體實力很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少,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產品質量與技術標準體系,沒有可以走出去、走向廣闊市場的品牌,對改造提升和技術項目的投入和落地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2)盲目投資,經營風險大

企業未能客觀評估市場需求和風險,存在跟風投資、盲目投資的現象,由於產業結構單一,原料和產品的價格都波動較大,市場銷售疲軟。雖然產品的質量和聲譽很好,但基本上是隻具備單純的生產環節,沒有優質種源,沒有有效、穩定的加工、營銷環節做保障,沒有附加值的提升,增收不增效,成本高、收益低,不能有效體現優質優價的市場特點。

嚴重時就會導致企業間無序競爭、惡性競爭,影響市場的良性運轉,影響每個企業的收益和可持續發展。

2. 優惠、幫扶政策的執行性有待加強

(1)政府優惠、補貼政策的落實方面

主要是支持小微涉農企業發展的政策普遍存在着配套措施少、可操作性差等問題,導致政策兌現難。比如有企業反映,政策在對待同質企業上存在厚此薄彼不能一視同仁的現象;也有的企業可享受財政補貼,但項目資金遲遲不能到位,直接影響企業現金流。

(2)高額收費制約企業發展

企業在獲取土地、資金、勞動力、電力等生產要素過程中的成本太高,有些項目收費較高,也有個別涉企部門的收費在表面上有所減少,但巧妙地轉嫁爲第三方收費,再比如有的部門會打着扶貧、公益的旗號對企業進行攤派,看似與政府部門無關,但實際上是隱形收費、變相收費,企業的間接負擔還存在。

(3)企業納稅成本太高

雖然減稅免稅政策使企業得到了實惠,但包括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等企業綜合稅賦成本依然是企業沉重的負擔,而且許多優惠政策落地較難,比如增值稅抵扣規則過於複雜、責任主體不清晰,部分涉企部門收費細則不明晰,企業相關專業人員缺少,使得難以真正享受到扶持政策。

(4)融資的難度大、代價大

資金獲取的便利性不強,企業融資80%以上依靠間接融資,20%以下依靠直接融資。而間接融資主要是靠銀行,但由於需要抵押和擔保,大部分涉農小微企業很難拿到貸款;作爲直接融資的股票、債券市場來說,門檻兒太高,企業進入不了。

3. 法治環境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加強

在我市的仲裁制度相對不成熟,企業之間、企業與個人之間的民事糾紛多數是依靠法院解決,但受種種因素的影響,辦案時間久拖不決,結案執行不力,存在大量的“老賴”現象,法院在執行案件工作中極少以拒執罪追究被執行人的刑事責任,大量的失信行爲對營商環境的負面影響是十分惡劣的。特別是對失信人員懲戒措施單一、力度不夠,嚴重損害我市誠信體系建設,造成市場主體利益受損、投資信心喪失,對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造成不良後果。

二、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1. 懲戒失信行爲,優化營商環境

習總說“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投資者、經營者對當地營商環境是否優良的判斷,不僅取決於是否建立了更多、更好的鼓勵性政策和措施,同時也取決於當地是否存在多少不利於營商的因素。我市司法部門必須進一步提高對打擊拒執犯罪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加大打擊拒執犯罪的力度,充分發揮刑事懲罰對嚴重失信者的震懾效應,維護司法權威,重新塑造社會誠信,爲優化我市營商環境建立有效措施,讓公平公正的司法環境爲我市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2. 加大金融信貸、土地政策等支持力度

加大對“首貸戶”的支持力度,增加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力度,將融資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引導金融機構優先對產業龍頭企業(合作社)、解決就業大戶、科技型企業的融資幫助,爲企業提供過橋資金,對暫時遇到流動性困難的優質企業要避免簡單的抽貸、斷貸、停貸,推動落實無還本或延期還本付息的續貸政策。對主業突出的、財務穩健的、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信用良好的企業,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加大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對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科技型企業,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增加中長期資金支持,積極發展科技保險,配套輕資產、重信用的金融產品。對有市場、有前景、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多發放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並給予利率的優惠。

政府鼓勵和幫助企業對接和爭取科技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等,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對科技型企業的投入。借鑑發達地區經驗,對用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業務給予一定比例的貸款風險補助或獎勵。要加強銀企對接,針對企業融資需求,按年度或季度舉辦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

同時,要在土地使用、稅收、用電等方面出臺更加積極有效的扶持政策。

3.完善企業家激勵和表彰機制

堅持“產業爲本、企業家至上”理念,大力弘揚履行責任、敢於擔當、服務社會的優秀企業家精神。定期組織召開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優秀企業家評選活動,以市政府名義進行表彰,建立企業家榮譽制度,鼓勵優秀企業家在符合條件的相關羣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兼職、“掛職”,市、旗(縣區)有關經濟會議多安排企業家代表列席。

要鼓勵企業不斷增強創業激情和社會責任感,建立實事求是、誠信經營爲第一原則。加強企業的評級和授信工作,推進信用工程建設,以重點支持企業發展爲突破口,樹立“誠信”經營的好“典型”,表彰鼓勵誠信企業和個體的先進事蹟,使我市企業學有榜樣,幫有所需。使我市經濟建設的軟環境不斷得以改善。

4. 藉助集體經濟壯大非公有制經濟

通過村集體經濟資金的充分、合理配置,挖掘和體現村集體經濟資金的“槓桿”功能。多培育集體經濟的創新型經營主體,在對傳統型項目支持的同時要加大對科技型項目的支持力度,提高產業增值能力和吸納農村牧區的勞動力就業增收能力。引導和鼓勵返鄉農民工、中高等學校畢業生、自主擇業、複員軍人等各類人才在家鄉或周邊地區創業興業、發展產業。

爲使集體經濟的資金能安全使用、有效使用,建立企業負責人掛職鎮長(鄉長、蘇木長)、村長(嘎查長)的機制,將這部分負責人納入“體制內”,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其榮譽感和使命感,激發企業家的經營熱情和鬥志,使之積極經營企業,能夠有所作爲,實現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通過給予其“公權力”使之成爲紀委監委的監督對象,從紀律、作風角度使其能夠有所不爲,以保證集體經濟資金以及企業、社會投資的安全投入和使用,同時可培育一批良心企業、盈利企業,從而借力使力,壯大我市非公經濟,帶動農牧民增收。

5. 強化政府營商機制的創新

非公經濟代表人士評價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服務企業發展問題的訴求、反饋機制,促進企業家講真話、建真言、說實情、獻實策。充分發揮非公經濟人士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緊緊圍繞我市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等熱點難點問題提出有分量的提案、建議,爲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可行、科學的參考,爲企業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政府部門要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的政企溝通機制,實現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健全黨政領導、相關部門聯繫企業制度,完善龍頭、代表企業的掛鉤幫扶機制,把懂政策、懂經營、懂管理的領導、幹部以掛職的方式派到企業,幫扶企業發展。並且要強化監督問責機制,把處理政商關係納入幹部考覈評價體系,讓爲政者在制度的陽光下行使權力並擔負責任。

建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以非公經濟和社會公衆滿意度爲導向,建立容錯機制,堅持懲處與保護並重,把管理幹部和關心幹部結合起來,推動廣大幹部形成心情舒暢、充滿信心,積極有爲的氛圍,市幟鮮明地保護和鼓勵銳意進取、作風正派、有所作爲、勇於擔當的幹部。

6. 培育龍頭企業,助推轉型升級

政府要不斷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重點支持新經營模式、新業態發展,支持科研人員、高等學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羣體的創業創新。落實好各級政府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推動微型企業上數量、小型企業上規模。鼓勵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兼併、融資等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政府建立技術支持與經營服務平臺,鼓勵企業向新業態新行業轉型,對獲得高新技術認證的科技型企業、有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特別已經把知識產權變成生產力的企業,要公開、快速、大力度支持,增加貼息或補助額度,進一步建立並落實有關獎勵政策。比如對獲得主席質量獎、市長質量獎的企業,對認定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對註冊國家地理標誌商標、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企業進行獎勵,鼓勵和獎勵企業進行專利申請和成果轉化。

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掛牌新四板,進入資本市場,以掛牌爲抓手,全面整合各方資源,獲得更多的市場曝光率,規範業務流程和企業治理。加強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建設,加大科技創新企業的孵化力度。鼓勵民營經濟參與創建科技企業孵化器、衆創空間,推動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開拓企業家視野,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利用先進地區的優勢資源和信息、思維發展壯大自己。

7. 助力我市農畜產品真正走進北京市場

隨着高鐵的建通,我市進入了首都1小時經濟圈,使我們的農畜產品具備了難得的區位和渠道優勢;京蒙幫扶協作、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的農業生產插上了政策的翅膀,我們的農畜產品要藉助這些優勢和機會走出當地、飛進北京這個巨無霸優質市場,這是個並不簡單但很迫切的事情,需要我們在完善產業鏈上多用功,抓質量、重營銷,打出漂亮的組合拳。

繼續優化各種產品流通、市場營銷模式。要藉助北京現有的、廣譽的餐飲企業做文章,也要鼓勵和引導本土的企業、合作社走出去,到目標市場興建體驗店、直銷店,政府引導並支持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牽頭,配套擔保貸款、銷售補貼、項目資金等優惠政策。

打造供應鏈,建立安全快速的配送、物流、冷鏈做支撐,通過視頻直播、追溯體系、個性化訂製等模塊將線上和實體店的消費者引流、融合,實現農畜產品品牌化、標準化、信息化和訂單化生產,通過品牌來實現溢價。

將互聯網技術與農牧業相融合,爲生產經營者提供了一種新型融資途徑,而且資金支持者還可以參與到產品的研發、生產、推廣等環節,並可監督生產過程、把控產品的質量。通過衆籌平臺來融資、售賣農畜產品,可有效解決產品的滯銷及傳播等問題。依靠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雷達技術及現代視頻技術,實現可視農業,有效解決農牧業市場通路、資金短缺和食品安全等等疑難問題,把我們的好產品輸送到北京這類高端的市場終端。

8. 高度重視育種企業,貫通產業鏈條

種業是“芯片”,是農牧業的基礎和支撐,而且本身內需市場巨大,政府、企業、種養戶要共同努力、分工協作,抓住國家對種子工程高度重視的歷史性機遇,加強育種企業的培育和發展,我市地理氣候得天獨厚,我們的農畜產品優勢明顯,馬鈴薯、肉羊、燕麥等都是我們的拳頭產品,並且有現成的育種企業,但需維護和鞏固種源地的行業地位和優勢,不斷提升自我,創新育種方式,生物育種,聯合育種,打造國內創新育種之第一,推動相關產業向專業化、標準化、優質化方向發展,現實我市農業現代化。但育種工程耗時長耗資大,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要大力引導並支持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實施品牌質量提升工程。一方面要針對目前我市有產品沒價格、有產品無品牌的現象,積極發揮政府服務引導、推動作用,打造優勢品牌,做優做強區域公共品牌,做好品牌的培育、推介、引導和監督,擴大品牌影響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引導產業鏈的延伸,尤其是向下遊產業、加工產業拓展延伸,支持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的培育、引進和落地,並且形成良性競爭局面,走出沒有產品附加值或產品附加值低的困境。我們本土企業擅長養殖種植生產環節,要敞開心胸,包容、接納具備營銷及市場優勢的外域企業,深度合作、強強聯合,通過“請進來”實現“走出去”。

9. 加強政策的宣傳、解讀和對接

市委政府有許多好的營商政策,但是知道具體政策的人不多,通過政策受益的企業較少。相關部門要做好形勢分析宣傳工作,大力宣傳黨和政府正確的宏觀產業政策導向,消除社會上瀰漫着對經濟發展前景悲觀失望的情緒,使大家既具備危機意識,又能看到機遇與光明,從而提振我市企業家的信心與勇氣。全面梳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建立企業政策信息發佈平臺,及時彙集、發佈涉及企業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創業、創新、金融、市場、權益保護等各類服務信息,爲企業提供無償便捷的服務,在簡政放權、稅收優惠、降低費用、項目申報、經費補貼等方面建立解讀和宣傳的平臺,提高民營市場主體對涉企政策的知曉度。當然,對於那些可能造成無序競爭的行業,相關部門也要出臺政策,設置科學的准入門檻兒,控制數量、提升質量、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