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農村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農村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工作的調研報告範本

一、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現狀

我鎮現有涉農辦事處x個,共x個行政村,農戶數xxxx戶,農業人口xxxx人,耕地面積xxxx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xx個。近年來,我鎮上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上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爲主線,以項目建設爲支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種植,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深入實施移民扶貧開發,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農業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1、特色產業穩步發展

以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爲主題,引導羣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農家樂爲主的特色產業。

2、農業產業標準化體系日漸完善

以基地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着力培育和發展大場大戶,推動區域內主導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爲代表,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生產,帶動了周邊xx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直接解決了xxx多人的就業問題。xx年引進茶葉新品種黃金芽等優良品種在xx分場建立高產示範基地,目前基地面積xxx畝。

3、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堅持高起點定位,以建設佈局合理、設施配套、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爲目標,以項目爲抓手,農戶參與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以整組推進爲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場試點村爲突破,全面創新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道路鋪築,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

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鎮”發展戰略,紮實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狠抓措施落實,組織實施了林業特色產業、重點生態公益林、新農村綠化美化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全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5、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凸顯

搶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的機遇,動員組織廣大移民羣衆全力開展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呈現出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40%,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十分匱乏,儘管近幾年全鎮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農業本身還存在一些障礙性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結構因素

農業內部,種植業比重相對偏大;蔬菜、畜牧產業鏈條仍不夠完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較弱,而有的加工企業與基地聯繫不夠緊密,尤其是畜牧業生產還缺乏能夠帶動產業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

2、市場因素

現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還不暢,農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沒有完全走出去,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仍然滯後,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較爲明顯。

3、機制因素

在當前的雙層經營體制上,土地過於分散,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短期內還難以破題;農村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係較爲鬆散,與農戶、與基地銜接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仍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農民對資金、技術、信息、銷售等服務的需求。

4、資金因素

信貸政策不寬鬆,擔保條件比較苛刻,貸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額還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同時,能夠爭取上級扶持的農業項目較少,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也比較少。

5、客觀因素

近兩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繼出臺,在給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表現在部分幹部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沿襲着傳統的抓法,缺乏研究產品流通、研究市場、研究技術服務的本領;鄉村組織原有職能在逐漸弱化,對農民的約束力較差,組織難度較大。

三、建議和對策

1、突出產業規模效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

按照集中連片、節水示範、特色高效的要求,圍繞農家樂特色產業,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引領、利益驅動、政府扶持、項目支撐、部門服務、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廣以農家樂、農家客棧爲主導產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2、強化科技示範引領,不斷延伸產業鏈條

從人、財、物方面逐步加大對茶葉基地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充分發揮高效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信息流通渠道,逐步開展專家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質量監控、資源共享、產品交易等工作,推動農業萌生新的亮點、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強勢品牌。

3、持續推進扶貧開發,着力改善發展環境

按照項目做支撐、政策做保障、產業做龍頭、基礎做鋪墊的要求,採取適當集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模式,集中財力物力扶貧攻堅,把覆蓋移民鄉村、增加移民收入的產業開開發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帶動,推進移民鄉村土地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着力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4、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

結合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創新建立以政府爲引導、農民爲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統籌投入、集中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加大農業和農村資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連線成片的居民點改造精品亮點。實現農村人口向集鎮、城鎮的逐步轉移。

5、加快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

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作爲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田間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二是依託土地流轉政策,健全土地流轉程序,規範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轉作價評估、流轉補償、合同簽證等管理制度,積極動員農民採取轉讓、轉包、租賃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引進經營能力強、資金實力厚的種養大戶根據當地發展要求進行產業開發,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由大場大戶、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速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三是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就近吸納部分富餘勞動力,變農民爲工人,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

【第2篇】新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爲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按照省委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的統一部署,根據縣委組織部的安排,我們***局派員對駐點張塝村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研,下面就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位於我縣北部,是當地鄉鎮的一個城中村,距縣城只有45公里。該村版圖面積4平方公里,有15個自然壪村,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598口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員440名,耕地面積有889.5畝,其水田面積793.2畝,旱地面積96.3畝,山林面積1300畝,其中有林面積500畝。村民以種植業爲主,主要經濟來源靠務工收入,2022年全村經濟收入1600萬元,上年人均純收入2600元。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目前還有負債110萬元。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1、黨員基本情況:該村設有1個農村黨支部,黨員有43名,流動黨員13名,60歲以上的 11名,佔 26%;高中及以上的 16人,佔37%;困難黨員 8人,佔 19%;致富無門的 5人,佔11.6 %;致富帶頭人 24人,佔 56%。

2、村黨支部班子情況:村黨支部委員總數爲3人,40歲以下的1人,佔委員總數的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佔100%。正在接受培養的入黨積極分子5名,培養兩年以上的2人。

3、村黨支部作用的發揮情況:村級各項組織機構健全,按省委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建設要求建立了規範的黨員羣衆服務中心和切實可行的各項工作制度,村裏能做到按章理事、按程序辦事。兩委班子成員整體素質較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帶頭作用,能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張塝村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795.77畝,其中早稻種植面積 8.8畝,中稻種植面積 777.28畝,晚稻種植面積 9.69 畝,油菜種植面積300畝,棉花種植面積46.2畝,小麥種植面積 117.6畝,玉米種植面積28.7畝;農民應得糧食直補資金12407.99元,農資綜合直補48025.61元,良種補貼資金17048.55元,自進駐張塝村,我們迅速進村入戶逐一走訪農戶,我們通過聽、問、看等多種形式深入瞭解,農戶對糧食補貼資金髮放程序很滿意,沒有發現截留、挪用、抵扣糧補資金現象,資金髮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達農戶手中。

四、農村民生情況

1、該村20xx年有困難戶118戶,涉及貧困人口383人,已落實農村五保待遇 7 戶,保障人口 7 人 ,落實農村低保待遇 戶,保障人口99人,落實優撫待遇9人,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對象7人,落實獨生子女待遇1人。所涉資金全部以一折通按時直髮農戶。

2、該村現有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124名,其中原遷移民34名,後續移民90名,按照國家的政策原遷移民每年每人600元生活補貼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數發放到對象手中。

3、通過調查該村民生保障體系比較健全,村支部村委會始終把關注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實一項民生政策他們都按規定程序不走樣、落實政策不偏差來嚴格要求,村民心氣順、無怨言。

五、農業生產情況

1、該村屬丘陵地貌,土地貧瘠,耕地資源相對匱乏,人均耕地不足0.5畝,大部分村民沿用的還是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種植水稻爲主,由於現有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基本農田排灌困難,大面積農田面臨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積農田只種一季稻,基本上是爲了糧食自給。儘管國家有這麼好的種糧補貼政策,農民種糧積極性依然不高,仍有東干渠以上不能排灌的基本農田處於拋荒狀態。該村村民談起種田還是連連搖頭,他們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種植1畝一季稻能收稻穀900斤折款900元,需要投入良種100元,化肥農藥150元,人工500元,水費20元共計770元。到農民手中所剩無幾,因此還是有很多農民棄耕外出打工。座談時他們強烈呼籲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夠管一管農村水利設施維修這一塊。

2、該村現有山林面積1300畝,大面積是荒山,林木覆蓋率不足30%,主要是松樹,杉樹。有少量樟樹。當地村民對林業創收沒有明確思路,談起山林開發利用思想頑固,既不願意利用用外資開發,也不願意承包本村農戶經營,他們害怕山林被承包經營村民燒柴成問題,抱着山林就是爲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濫砍濫伐現象比較嚴重也非常難於管理,所以該村山林很難發揮效益。

3、該村現有果園三個,分別坐落在一組、六組、八組、約計面積200畝,因果園果樹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栽植的,品種老化無錢改造升級不能產生效益,目前一組梨子園無人承包處於閒置狀態,已發包出去的兩個果園場收益低微。當地村民對果園場經營頗有微詞熱切盼望村級投入資金改造變成村級支柱產業。村裏還有意楊經濟林基地1個約計面積100畝,基地樹木長勢良好,這是該村今後的一筆財富,但後期必須加強管護嚴防人爲破壞。

六、農民就業情況

該村現有勞動力資源837人,勞動年齡內795人,實際從業人員780人,其中在本地從業340人,外出從業人員440人,外出人員政府組織的40人;中介組織外出的20人;企業招收的80人;農民自發外出的300人;外出人員中主要從事第二產業,年收入均在1.5萬元。該村爲增加羣衆就業門路還大力進行招商引資,通過村支部、村委會不懈努力現已引進兩家服裝生產企業可安排就業人員300名,其中聖威狼服飾已成爲村黨員雙建雙帶基地,該基地發揮了技術培訓、安置就業的雙重作用。該村實現了不出家門口就能就業。但是村民自主創業成效不明顯,儘管羣衆創業熱情高漲,但缺乏創業可行性項目和創業基金,他們急盼政府引導支持和給予資金扶持。

七、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當地羣衆反映該村近幾年各項社會事業有所進步,主要是以下幾方面成績明顯:

1、村民住房條件大面積改善,全村共有395戶,已有84.5%的農戶住上了樓房。2022年以前國家投入危房改造資金35000元幫助村改造危房6戶,使6戶困難戶住進新房。

2、該村有80%農戶吃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其中有40%農戶吃的是鎮水廠統一供應的自來水。

3、20xx年數字電視光纖就已拉通,全村98%的村民看上了有線電視或數字電視。目前只是數字電視還沒有實現整體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數字電視,但他們對收費偏高有異議。

4、早在上世紀90年代該村就實現電話通村組,截止目前村有92%的農戶用上了固定電話或手機,村已建電信基站1座,聯通基站1座,移動基站1座,全面實現通話信號全覆蓋無盲區。

5、全村有14%的村民步入信息高速路用上了互聯網,學會了在網上查詢信息、發佈信息、網上購物。

6、村裏有60%農戶擁有摩托車;有8戶購買了小汽車,大宗電器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中。

7、全村有適齡少年兒童256名,得益於國家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好政策全部在校上學,部分貧困生享受到了生活費補貼,連續10年實現適齡少年兒童入學率100%;在校生鞏固率99.5%。羣衆對義務教育政策拍手叫好,只是對教育收費不規範小有意見,比如說學校推行的學生平安保險、學生奶徵訂、課輔讀物徵訂、學生生活費等等沒有嚴格按規定程序操作。

8、村民全部參入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村裏建了規範的醫療衛生室,免費爲所有60歲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做到了定期免費跟蹤服務,農民就醫最遠距離不到1千米。

9、部分村民參與了社會養老保險,保險途徑有社保、商業保險、還有部分農民工在外務工廠家給他們購買了養老保險。

10、村裏建起了遠程教育基地、圖書室、文體活動室和休閒活動場地,村民學有陣地、玩有場所。

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通過考察,張塝村近幾年已投入資金120多萬元修通通村水泥路1.2千米,通組水泥路3千米,45%的村民出行比較方便,還有55%的村民急盼修通通組水泥路,他們說:有一腳好路不僅出行方便還可降低生產成本。

2、灣村大面積排水系統不暢,沒有統一規劃設計,時常引起鄰里糾紛。

3、村裏渠道、塘堰基本處於停用狀態,,水利基礎設施老化,百姓不願出義務工村裏又無錢修善,村民對此意見比較大。

4、村民保護環境意識不強,垃圾亂堆亂放,村裏沒有固定的垃圾存放點,村民廁所隨處亂搭亂建嚴重影響村容村貌。

九、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管理情況

村裏基層組織機構健全,各項社會管理比較有序,基本實現村民自治、民主管理。

1、村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情況較好,建村以來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村裏成立了護村隊,設立了治安中心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上交;只要是發現矛盾糾紛苗頭都能做到第一時間化解。

2、村裏還成立了計生協會,自動入會會員達到了243名,計生協會在管理該村計生事務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xx年該村目前無政策外生育,在計生協會的作用下,該村計生工作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老百姓稱之爲計生協會是計生對象戶的孃家。

3、該村在重大事務上均能做到三公開,特別是村級財務上透明度是相當高的,村有民主理財小組並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工作定期接受審覈,按期上牆公開接受村民監督,對村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收集並把處理結果反饋當事人。另外,調查中我們看到村級黨務政務公開欄上惠農補貼資金、農村五保低保、村級財務等均已上牆公佈。據村民介紹該村在落實上級惠農政策上一律是由村民代表會說了算,代表會決議及時向村民公開。

十、農村改革面臨的問題

自農村稅費改革以來,農民真切享受到了國家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通過調研梳理羣衆反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基層組織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服務羣衆的意識也要加強,能力亟待提升。

2、農村公益事業進展緩慢,甚至有些公益設施根本不能發揮作用,無人管也無人問,百姓出現了極端思想總認爲現在所有建設都是國家出錢,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3、人員流動性大,計生工作難以開展。

4、農民致富門路不寬,缺資金、缺技術依然是制約農民致富的瓶頸問題,雖然國家有支農信貸政策,但信貸手續繁雜資金到位不及時影響百姓信心。

5、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孩子不能享受到良好教育,這一現狀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後勁。

6、村級債務化解事關農村穩定,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不穩定因素的導火索。

7、農民對國家的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有一種只想索取不想履行義務的錯誤思想,就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這麼好的政策也難以推行。

8、農村土地市場亟待規範,老百姓錯誤認爲自個兒的承包土地想用來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賣就賣,想建房就建房,一度還有些地方出現頂風違建。

9、農村弱勢羣體生活條件差,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逐年增多這一社會問題亟待關注。

10、農村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村民大局觀念不強,參政議政水平不高。

以上是我們工作隊一行通過進村入戶調查的一些基本情況,由於我們調查工作不夠深入有些情況還了解的不夠徹底。

新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第3篇】2022年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2022年農村工作調研報告(1)

一、調研的準備

爲了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資料,研究鄉村旅遊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係,我們成立了有分管的副鄉長爲組長的旅遊調研工作小組,爲調研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調研組建後,分頭查閱有關旅遊的文獻資料,爭取在實地調研之前對我鄉旅遊有一定的瞭解。

二、調研的行程

201x年9月17日我們調研組3人一行來在石泉等村進行爲期四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四天我們的行走線路是:石泉上古寨、古民居------金寶塘坡田------上流飛檐臺、節孝坊-----霞留小水果基地,每個村一天。

三、調研方法

在調研時我們充分運用各種調研方法,力求使不同的方法所得的資料之間相得益彰,保證我們可以點面結合的獲得一手資料,從而保證相關結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具體運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二手資料法:每到一村,我們都與該村的村幹部進行座談,瞭解該村的概況,並從村幹部那裏收集旅遊業基本情況,及該村旅遊發展情況介紹等相關的二手資料。

2、問卷調查法:在對旅遊工作進行探索性調查後,根據此次調查的目的,利用鄉政協旅遊工作調查問卷,組織部分公司、社會知名人士等30餘名人召開座談會,完成調查問卷。

四、調研範圍

此次調研範圍爲馬橋鄉的鄉村旅遊發展情況。

調研的初步結論

經過一天的實地調研,我們共完成問卷30餘份。通過所收集的信息,可以獲得如下結論:

(1)通過調查我們得知發展鄉村旅遊對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意義,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1、有利於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過多的問題。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儘快降低農業就業的比重,是解決農村問題,建設農村地區全面小康社會最爲重要的舉措。從此次調查來看,鄉村旅遊景區的從業人員來自於景區周邊村鎮。可見發展鄉村旅遊一方面可以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另一方面,由於鄉村旅遊業就業崗位層多面廣,所需技術相對難度不大,只需短期培訓就可上崗工作,利於農村勞動力的轉化;再者,一旦鄉村旅遊形成一定的規模,成爲當地的重要產業後,可以實行當地勞動力的長期甚至永久轉化,進而加大城鎮化建設的步伐。

2、有利於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馬橋鄉主要是以種植業爲主的農業鄉鎮,農業結構正在調整當中,第三產業比例較小,農業經濟效益低下。而經過這幾年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同時,鄉村旅遊的發展也引起區域農業產品的特色化,如我鄉的花豆、生薑去年吸引來了上千遊人。

3、有利於解決農民增收減緩問題。馬橋鄉發展鄉村旅遊已經初見成效,特別是它將農業與旅遊業很好結合起來,實現雙業增收。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我鄉有些村民的30%--40%的收入很多來自於將自己的農產品拿到景區銷售所得的收入。可見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大大提高農民收入,解決農民增收減緩問題。

4、有利於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在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在調查石泉等村村民是否支持發展鄉村旅遊時80%左右的村民表示支持。鄉村旅遊不僅以農業生產方式、多種參與活動和民俗文化等吸引遊客,而且以優美的環境給遊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樹種草,美化環境是其必要的投入。根據馬橋鄉鄉村旅遊景區村民反映發展鄉村旅遊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好處是路變好了,村鎮整潔了,水乾淨了,綠化好了。可見發展鄉村旅遊,切實能改善農村髒、亂、差的環境面貌。同時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

5、有利於促進農村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代化的發展是以經濟、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爲標誌的經濟。環境發展是手段,社會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的所在,也是難點所在。發展鄉村旅遊,雖然涉及多方利益關係,但只要使用多予、少取、放活三管齊下的方法,不僅不會觸及既得羣體的利益,反而會增加各方利益,從而推動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

(2)發展鄉村旅遊存在的問題:

1、鄉村旅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改革開放以來,儘管鄉村旅遊業伴隨着整個旅遊事業的發展而不斷髮展,但在農村經濟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還沒有廣泛地爲人們所認識。特別是那些農村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有的尚未開發,有的雖開發了,但缺乏強有力的領導,管理機構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缺乏宏觀指導,目前還停留在低層次的發展階段,巨大潛力遠未開發出來。

2、景區宣傳力度不夠。雖然馬橋鄉旅遊資源豐富,有些質量等級也比較高如石泉古民居,但知名度並不高。

3、鄉村旅遊的基礎設施要待進一步完善。從調查看,特別是一些自駕車的遊客對入景區的道路及住宿、商店等服務設施還是不很滿意的。

4、鄉村旅遊的政策尚未配套。從調查來看,半數以上旅遊目的地居民有投資旅遊業的慾望,但很多因爲缺少資金而放棄。可見在全區未形成鼓勵發展鄉村旅遊所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如投資開發政策、信貸政策、經濟扶持政策等。

5、鄉村旅遊的管理人才缺乏。整個長清從事旅遊業的人才知識結構層次比較低,人員從業素質也不高。從導遊來看,僅僅幾人獲得國家導遊資格,同時缺乏有序的管理。

6、鄉村旅遊的商品開發不夠。缺乏商品意識。全鄉旅遊景點除花豆、生薑外幾乎沒有開發自己的旅遊紀念品,在各旅遊景區所銷售的產品大多爲農戶自發組織買賣,而且大多爲初加工農產品,產品附值不高。

(3)發展鄉村旅遊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措施:

1、科學編制規劃。在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旅遊資源特點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因地制宜,高標準、高起點編制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用規劃指導鄉村旅遊建設。要求結合當地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張揚個性,確保鄉村旅遊原有風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規劃的編制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廣泛聽取社會和當地羣衆的意見。強化規劃的長期性和穩定性,維護規劃的法律地位和權威性,使規劃的指導作用和規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加強設施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是旅遊吸引旅遊者的重要保證。努力提高配套程度和綜合服務功能,夯實發展基礎。以滿足遊客需求爲導向,以提升服務能力爲目標,結合發展需要,高、中、低檔相匹配,大、中、小型相協調,加快建設餐飲、住宿、停車場等旅遊服務設施,提高遊客接待能力,爲遊客提供安全、舒適、優質的服務,提升鄉村旅遊景區(點)服務質量和水平。

3、重視保護利用。鄉村旅遊特有的民族歷史文化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恢復。繼承和保護好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保護爲主、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思路,堅持嚴格保護與合理利用並重的原則,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係,避免過度開發對歷史文化資源及其環境造成破壞,杜絕以破壞性開發謀求經濟利益的做法。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統籌規劃,依法管理,建立保護與開發的良好機制。

4、積極籌集資金。發展馬橋鄉村旅遊,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這些需要大量的資金。同時,農戶要想投資旅遊業也需要資金,因此要積極探索和創新發展資金籌集的方式和途徑,引入市場機制,爲發展鄉村旅遊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改變由政府包攬的做法,樹立誰投資、誰所有、誰管理、誰收益的理念,進一步創新投資體制和機制,消除發展鄉村旅遊的體制障礙,構建以政府爲導向,企業爲主體,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參與旅遊小鎮建設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在這方面馬橋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馬橋鄉在開發金寶塘坡田生態旅遊風景區當中,引入民間資本投入整合水庫水庫出險加固工程資金,利用土地整理項目資金爲景區打造良好的景區外圍環境,從而激勵投資開發商對景區進行大規模投資建設。要放寬市場準人,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吸引省內外投資者參與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以緩解鄉村旅遊開發建設資金短缺的矛盾。要大力引進經濟實力強、發展前景廣的企業到旅遊村鎮興辦產業,實現產業聚集,增強鄉村旅遊的活力。

5、加強包裝宣傳。馬橋鄉景區很多是有高質量的,但很多卻知名度不高,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包裝宣傳。因此,加強包裝宣傳十分重要。精心策劃能反映和提升鄉村旅遊景區(點)知名度的主題形象。創新旅遊宣傳促銷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積極舉辦或參加各種形式的旅遊推薦會、說明會、展覽會等活動,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好整體形象宣傳和聯合促銷,營造健康濃郁的特色旅遊氛圍,拓展省內外旅遊客源市場,吸引和招攬海內外的遊客。加強新聞媒體對鄉村旅遊開發建設的宣傳報道。鼓勵新聞媒體配合鄉村旅遊的建設進行系列宣傳,開設專題宣傳節目和欄目。

結語

經過我們系統調查掌握的資料顯示,馬橋鄉的鄉村旅遊有其成功的可借鑑之處。鄉村旅遊是對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解決三農問題,帶動農民致富,推動農村現代化進程的有效途徑,也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積極探索。

馬橋鄉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發展鄉村旅遊具有深厚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隨着都市生活的快節奏給城市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而廣大農村則山清,水秀,天藍,空氣清新對廣大的城市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他們即可以釋放壓力,盡情放鬆,有能來到天然氧吧,調節新陳代謝,改善自己的健康,只要我們合理引導、積極支持、規範管理,鄉村旅遊必將呈現燎原之勢,蓬勃地發展起來。

2022年農村工作調研報告(2)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爲了解我國農村建設情況,及時總結已有的典型地區建設經驗,認真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爲決策部門制定更加具體詳細的政策建議,由我委農村經濟發展司與產業發展研究所共同組成聯合調研組,於xx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xx省xx市調研。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

一、xxxx市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及成效(一)xx市概況xx市位於xx省南部,現轄18個縣(市、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283個鄉鎮。總人口 845萬,其中農業人口677.56萬人,佔總人口的80%;國土面積3.94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0.23萬畝。3475個行政村,49139 個村民小組。2022年,全市gdp達到398億元,人均4710元,工業增加值97.7億元,農業增加值114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8.35億元,增長2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84億元,增長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3元。

(二)新農村建設行動的發起加入wt0之後,我國農業面臨着在國際市場上如何保持競爭力的挑戰;農村稅費改革之後,鄉鎮機構面臨着職能轉變的問題;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村面臨着勞動力轉移的難題。爲找出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xx市委、市政府從2022年7月組織人員展開大規模調研,逐步理清了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整合農村工作的資源和力量,通過把新農村建設作爲解決三農問題的切入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該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三)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xx市於2022年9月提出並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內容是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創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設新村鎮爲突破口,以親民、愛民、富民活動爲切入點,以村鎮規劃建設、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和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和生活質量爲根本,把新農村建設作爲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突破口和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新載體,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分類指導、分步實施、依靠羣衆、整體推進。

1、以村鎮規劃爲龍頭,開展新村鎮建設。一是制定村鎮建設整體規劃。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所有村鎮的規劃設計工作,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建立了科學的規劃管理制度並制定了相應的村莊建設管理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把村鎮規劃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二是全面開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據各個村不同的實際情況,按照環境整潔、道路暢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會和村民代表會制定三清的標準,發動羣衆開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農村衛生環境的村規民約,實行村民自治,建立村莊環境管理長效機制。

2、以農民增收爲目標,發展新產業。一是完成了產業建設規劃。根據當地的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區位特點、市場需求和農民意願,按照每個縣抓2-3個主導產業、每個鄉鎮抓好l-2個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產業和六大區域特色產業的規劃工作。二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方面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注重抓好龍頭企業的建設;另一方面,切實加強主導產業基地建設,抓好產業化示範縣、示範鄉建設,形成基地帶農戶,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通過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應用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農產品市場和信息體系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體系,有力地支撐農業的發展。四是抓好農產品品牌建設和農產品的標準體系建設。大力組織實施贛南的臍橙、會昌的米粉、大餘的金邊瑞香、興國的灰鵝、石城的白蓮五個xx省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把全市主要農產品納入標準化生產的軌道,把果業、生豬建成產值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羣。

3、以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爲依託,培育新農民。一是以市場爲依託,以先進和實用技術、務工技能和三產服務培訓爲主要內容,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努力提高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使18歲以上、45歲以下年齡段的農村勞動力基本掌握l至2門實用農業技術或務工職業技能。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整合現有的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社會辦學力量和企業培訓基地等有效資源,構建農民培訓體系。現已建立縣、鄉、村各類培訓基地3929個,其中縣級273個,鄉級965個,村級2690個。建立農民知識化工程師資庫,提高師資水平,組織專家遵循規範、實用、通俗、易懂的原則編寫或選用培訓教材。三是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實效。

各地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廣泛開展訂單培訓、協議培訓;根據作物的生長週期和農業主導產業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工作;對村兩委幹部、村級後備幹部、農業生產和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進行以發展本地主導產業、經營管理等所需專業技能知識爲主的大專學歷教育。四是開展以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爲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又有一定專業技能、文明守法、移風易俗的新型農民。

4、以農業產業化爲動力,組建新經濟組織。一是按照先運行、多扶持、後規範和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原則,要求每個縣的主導產業都要建立相應產業合作經濟組織,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二是大力圍繞新品種、新技術、新組織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種繁育、農資供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體系,培育專業化的經濟服務組織,全方面覆蓋產業體系。三是對合作經濟組織在資金上、政策上給予扶持,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能人牽辦合作經濟組織。

5、以創建文明村鎮爲先導,塑造新風貌。一是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爲核心,廣泛開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進農家活動。二是以開展創評文明信用戶、留守孩關心工程等活動爲載體,創建精神文明。組織農民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反對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勢力,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建立健全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將行政村爲單位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緊密的以一個或幾個聚集的村民小組爲單位的村落,創建村組理事會,促進民主管理。逐步把鄉村治理納入法制化軌道,提高農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進行文明村鎮創建,重點建設一批標準高、示範帶動能力強的村鎮。五是加強宣傳文化陣地建設,實現每村有一個宣傳文化陣地等。

6、抓好基層領導班子。緊緊圍繞親民、愛民、富民活動,把以三清三改、村鎮規劃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作爲衡量、檢驗好班子、好乾部的重要標準。通過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大學本科生到鄉鎮基層工作,夯實鄉鎮基層領導班子。全面實施鄉鎮領導幹部農業專業技能過關制度,開展農村基層幹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帶領羣衆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的能力3實施鄉村幹部素質培訓工程,加強對鄉鎮、村幹部的新農村建設知識培訓工作。

(四)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一是村莊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變,髒亂差現象明顯減少。共完成了6674個村莊的改水,受益人口達74.0246萬人;改廁 67273座,受益人口達70.3836萬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寬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 公里。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後,農民跟城裏人一樣在家裏上廁,而且無臭無味。農民說,用上這種廁所真好,又幹淨衛生,又能保證種田的肥料供應。

二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改變。新農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幹部下來層層做工作,農民認爲政府在搞形象工程。當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實惠的時候,觀念逐漸開始改變。農民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建設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改善。以前鄉鎮幹部下農村時,是要錢要命,而現在是送錢送物。xx市農工部部長曾新方說:現在去農村,農民會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節約了耕地。近一年來,全市共拆除破舊豬牛欄、廁所57648間,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農民無序建房2925宗,共計345336.1平方米;其中佔用耕地510宗,計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復耕6367.09平方米。

二、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2022年xx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爲7388元和255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低2034元和 383元,屬於欠發達地區。轄區內又屬低山丘陵區,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xx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人均耕地面積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卻率先發起新農村建設行動,形成了欠發達地區低成本推進型的贛南模式,其具體做法在廣大中西部低山丘嶺地區具有普遍的適應性,便於在全國同類地區推廣。

(一)用人得當,領導先行xxxx新農村建設,是xx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後發起的。其中,主要發起人xx省委常委、xx市委書記潘逸陽,是來自廣東省的外調幹部,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其博士論文爲《農民主體論》。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爲載體、以農民爲主體來進行的。這表明,新農村建設的思路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與地方黨政主要決策者的開放意識、工作經歷、知識層次具有密切聯繫。不論發起還是推廣新農村建設行動,在現行體制下,地方黨政機關領導班子尤其是首要領導的素質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着當地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深入開展調查,全面掌握當地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符合羣衆意願的實施方案。通過強化宣傳發動工作,公開扶持標準,創新補助辦法,實行以物代扶、以獎代補。調研數據表明,公共設施中,政府與農民投資比例約爲6:4,家庭設施中,政府與農民投資比例約爲3:7。新村鎮建設示範點由定點制改爲羣衆申報制。村民自願申報,願意搞新農村建設的羣衆申報率達到80%以上的就定點,實行動態管理,擇優選擇定點,越積極、越先申請實施的農戶就先實施,並給予較優惠的獎勵政策,組織和引導農民羣衆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同時注意維護和實現農民羣衆對新農村建設的發言權。在規劃編制過程當中,吸引村民代表討論,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認定,通過村民自己制定村規民約保證規劃的切實執行。通過羣衆推薦、選舉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老軍人、老教師等有威望的人產生理事會,由理事會出面與廣大羣衆協商化解矛盾,讓羣衆做羣衆的工作,真正讓農民羣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要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切合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搞強行攤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係,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爲,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四)因地制宜,科學指導要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鄉鎮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鎮規劃上,要根據當地客觀條件,科學編制規劃;在新農村建設模式上,力求以人爲本,與自然和諧,格調新穎,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後難,分步實施,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規範操作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把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形成制度和規範,建立長效機制,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持續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才能確保新農村建設健康持續發展。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工作,必須有長效機制作保證。

(六)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廣大農村點多面廣,一方面要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要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贛南市把發展新產業和三清工作全面啓動,改水、改廁、改路量力而行。

(七)典型示範,以點帶面xx市各地在鐵路、國道、省道以及公路沿線率先展開新農村建設工作,特別是在323國道、贛粵高速公路沿線,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標準和較強示範作用的新農村示範點,發揮典型示範作用。通過典型示範,做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

(八)整合資源,優化配置一是整合部門力量。xx市31個相關職能部門作爲新農村建設成員單位,承擔了各自的工作職責,健全了考覈措施,併發揮部門的優勢,圍繞整個新農村建設工作大局,制定了詳細的支持參與工作方案,部門整合有力地牽引了農村各塊工作的整合。如規劃建設部門要抓好村鎮規劃建設,按時完成村鎮規劃編制任務,並負責在今明兩年內對全市的縣鄉規劃人員進行一次系統崗位培訓;國土部門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把好土地審批關等。二是整合各類資金和項目。依據各級政府投一點、涉農資金捆綁使用傾斜一點,受益羣衆出一點,包扶單位助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政策優惠減一點,將各方資金統籌到新農村建設上來,提高了各部門資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新農村建設。大力推行企業、學校、個體工商戶與村莊結對,建設新農村的1+1模式。

三、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一)新農村建設範圍廣、對象複雜、難度大新農村建設涉及到農村生產、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萬萬農戶,投資範圍廣,投資金額大。我國農村各地經濟條件、地域特徵千差萬別,基礎設施投入和公共服務需求有很大差異。目前,國內一些地方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但大都剛起步,經驗不足,區域性的成功經驗是否適合在全國推廣尚待驗證。

(二)新農村建設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現實工作中,許多地方的發展思路和具體措施隨領導人的更換而發生重大調整。xx雖然將新農村的發展規劃通過地方人大表決方式加以穩定,但因沒有地方性法規的立法權,同樣面臨法制化制度保障問題。由於各地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歷史任務,如果因領導人的輪換而使新農村建設行動出現多次反覆,勢必嚴重挫傷廣大幹部羣衆尤其是農民的積極性,削弱黨和政府的領導權威。新農村建設行動如何通過法制化途徑,獲得穩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後面臨的一大挑戰。

(三)政府投入嚴重不足全市自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累計投入的資金近5億元,其中財政安排6300萬元,捆綁專項資金1.2億元,吸引社會資金3.1 億元,資金投入中政府只佔30-40%,農民佔到60-70%,而目前xx的新農村建設尚未全面鋪開,只是在點的層次上進行,覆蓋村莊的數量比較少。根據對xx18個村進行的問卷調查表明:目前xxxx農村要完成六通、五改、兩建十三類待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政府和農戶在內的各村人均總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補助48%。從目前政府給示範村的投入看,資金缺口依然較大。例如,興國縣1年來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財政資金300多萬元;興國縣4000多個村落,有能力搞示範的目前只有200多個,約佔全部村落的5%;另外,道路資金缺口大,興國縣的交通經費只夠建58公里,但已安排 190公里的建設任務,政府補貼資金難以保證到位。

6、抓好基層領導班子。緊緊圍繞親民、愛民、富民活動,把以三清三改、村鎮規劃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作爲衡量、檢驗好班子、好乾部的重要標準。通過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大學本科生到鄉鎮基層工作,夯實鄉鎮基層領導班子。全面實施鄉鎮領導幹部農業專業技能過關制度,開展農村基層幹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帶領羣衆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的能力3實施鄉村幹部素質培訓工程,加強對鄉鎮、村幹部的新農村建設知識培訓工作。

(四)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一是村莊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變,髒亂差現象明顯減少。共完成了6674個村莊的改水,受益人口達74.0246萬人;改廁 67273座,受益人口達70.3836萬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寬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 公里。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後,農民跟城裏人一樣在家裏上廁,而且無臭無味。農民說,用上這種廁所真好,又幹淨衛生,又能保證種田的肥料供應。

二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改變。新農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幹部下來層層做工作,農民認爲政府在搞形象工程。當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實惠的時候,觀念逐漸開始改變。農民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建設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改善。以前鄉鎮幹部下農村時,是要錢要命,而現在是送錢送物。xx市農工部部長曾新方說:現在去農村,農民會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節約了耕地。近一年來,全市共拆除破舊豬牛欄、廁所57648間,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農民無序建房2925宗,共計345336.1平方米;其中佔用耕地510宗,計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復耕6367.09平方米。

(五)農村土地管理法規不完備土地法中雖然有一戶一宅規定,卻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這使得在村莊整治改造當中,一戶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據不夠完善,在清理一戶多宅的過程中,許多問題難以處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時候,農民會以老祖宗留下來的房子不能拆等種種藉口拒拆。由於沒有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強行拆除會引發幹羣矛盾;如果不拆,又會影響整個規劃的順利實施。

(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資金易突破省政府規定的上限xx市通過以物代扶、以獎代補的方式激勵農民投身於村莊公共設施的建設。例如修路,農民只有在鋪好路基的時候,政府纔會去修建路面。xx省規定的村內興辦集體生產和公益事業所需資金每人每年不得超過15元,農民爲鋪好路基所花的費用往往超過此限額標準。農民自願的行爲與省內現行政策規定相沖突,以致許多時候農民自願籌資籌勞被視爲加重農民負擔。以興國縣長逕村爲例,該村通硬化路待建費用需 77萬元,政府資助42%,農戶分攤58%,村人口4211人,人均建路負擔爲106元,遠遠超過省裏規定的標準。

四、政策建議(一)選擇不同地區先行示範,再逐步向全國推廣根據近郊、平原和山區等經濟特徵,在東、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區先行試點。可優先考慮新農村建設已經有一定經驗的地方作爲試點,如在xxxx市。在總結各地經驗,完善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再向全國其它地區推廣。

(二)以法制化方式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制度保障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列入十一五規劃,明確新農村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手段、未來5年國家重點投資的領域。制定並出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綱要,明確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國家將在未來的幾十年裏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最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立法工作,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三)擴大新農村建設的財政預算投入,單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制定財政預算時要單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預算投入應能滿足新農村建設階段性投資的需要,並明確中央和地方配套資金的比例。近兩年來,地方財政收入和中央財政收入的比例爲9:11,配套資金比例可參照此執行。

(四)整合各項支農資金以新農村建設爲契機,成立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所有支農資金由該機構統籌使用。各地在村莊規劃的指導下,根據項目向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申請資金,各省、市、縣設立分部,負責項目的審批、資金的拔放和監督。若部門資金由於利益整合困難,可考慮部門資金下到基層的彈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在現行體制下,對不太符合部門規定但合理的地方資金整合行爲,給予靈活寬容對待。或者由涉農資金相關部門聯合統籌資金的使用,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

(五)完善和制定宅基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等相關法規針對《土地法》中一戶一宅的規定製定實施細則,對一戶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徵收較高金額的宅基地佔用費;或者修訂法規,允許集體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徑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並出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法》,爲農村各類合作組織的發展掃除法律的障礙。同時給予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所辦實體減免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扶持其發展壯大。

(六)進一步完善並儘快實施農民籌資籌勞管理新辦法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農村道路等公共設施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收益期長的特徵。我國的財政實力目前尚不能完全負擔農村公共設施的提供,需要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來參與新農村建設。xx年7月農業部發布了《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試行)》的徵求意見稿,賦予省級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承受能力、農村事業發展需要,制定籌資限額的權力。根據今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一方面省級政府要適當提高籌資限額標準,爲村民自願籌資留出更大的靈活空間。

限額雖然高,只要農民真正享有民主權利,政府不強行攤派,並嚴格按一事一議表決,農民會自我約束資金籌措負擔;另一方面要根據基礎設施一次性投入大、長期維護費用低的特點,改年度限額爲 3年或 5年總限額,允許農民跨年度使用籌資限額。建議農業部儘快完善籌資籌勞管理辦法並頒佈實施,爲各地根據本地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提供新的依據.

【第4篇】村官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城鄉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尤其是廣大農村青年進入城市,這就造成了農村勞動力的短缺以及農村幹部後備力量建設的滯後。以下是由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的報告,歡迎閱讀。

爲進一步瞭解村情民情,傾聽農民的心聲,摸清農民的需要,按照鄉黨委的要求,我於3月下旬開始,歷時3個月對xxxx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xx村位於xxxx鄉西北部,由xxxx、北腦、張家、原家、紅嶺5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有271戶,932口人,現有黨員28名,其中女黨員3名。總耕地面積約1685畝,農作物以馬鈴薯爲主,有少量的玉米、蔬菜,中藥材(黃芩)種植面積達200畝左右。xxxx村人均收入3400元左右,村內無企業,主要經濟來源是農作物的種植,經濟收入單一、偏低。去年xxxx參與了街巷道硬化工程,完成了主村的巷道硬化,自然村的街道鋪設,改善了村民出行困難的問題。

二、村民的困難和問題

(一)致富路途難。目前,xxxx村的絕大部分村民仍以種地爲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小部分外出務工或者經營其他副業。

1、種地收入僅僅解決吃飯問題。民以食爲天,民以土爲本。村民主要是靠那一畝三分地維持基本生活,由於xxxx村大都是山地,土地比較貧瘠,向土地要收入太難。其次耕種成本過高,村民王喜龍曾算過這樣一筆賬:拿馬鈴薯來說,種一畝,需化肥約150元,農藥70元,還有農膜、種子等雜費,保守估算需付出成本300元。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土豆畝產平均爲1600斤,收入爲1100元,減去成本,純收益爲800元。如果遇到天災,必然引起減產減收,村民們辛辛苦苦忙一年,只能落個油鹽錢。農民之所以種地,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爲了混點口糧”。三是生產手段落後,科技含量低。村民種地仍然是以人畜力爲主,機械化水平不高,對農作物新品種的應用、種植、病蟲害有效防治等技術的掌握仍然很欠缺。

2、外出打工受到限制。外出打工的農民首先要有一技之長,而對於大多數村民來說,缺乏技術,素質比較低,向外轉移很困難,尤其近兩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機會更是大幅萎縮。其次,是農民的觀念問題,有些農民寧願守在土地上,坐吃山空,也不願另謀出路。對於村上45歲—60歲的村民,他們沒有一技之長,技術活幹不來,重體力活又做不了,不好找工作。

3、信息閉塞,農民創富無門。受到條件所限,農民所得到的市場信息、技術信息等致富信息短缺、滯後,有時甚至失真,使得農民在創富時難以找到合適門路。資金也是困擾村民的一個重要問題。走訪過程中許多村民反映搞種植業、養殖業缺乏資金,而很多人又受中國傳統思想束縛,不敢貸款,因缺乏資金而擱置。

(二)子女上學難。走訪調查中得知,有40%的家庭表示教育消費佔到了家庭收入的50%,有30%的表示佔到了家庭收入的51%以上,也就是說,教育消費是一些家庭的最大負擔。

1、上學遠。在xxxx村有一所國小,但隨着近年陵川教育改革,生源逐年減少,目前全校只有3名學生,1名老師。村裏的孩子一旦升入四年級就必須到離家二三十里的冶頭寄小或縣城上學,爲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好的教育,大多數村民從一年級就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縣城上學。雖然國家有“兩免一補”政策,但一年的房租、生活費、車費仍然需要1000到2000元,對於人均收入只有千元的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2、上學貴。高中教育的花銷對於農民家庭來說,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更不必說大學教育。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農家子弟望而卻步,使大部分農家不堪重負。在xxxx村國中畢業後就放棄學業的孩子佔到了同齡人的65%。

(三)就醫養老難。由於環境衛生狀況差,xxxx村不少村民,特別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風溼關節炎、胃病等常見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小病熬着、大病扛着。農民收入特別是現金收入增長緩慢,醫療費用特別是住院費用大多超過了農民的承受能力。村民無錢出去醫治,就隨便買些止痛片、消炎藥來吃,小病拖成大病,纔去縣城醫院診治。家裏有病人,除了有醫藥費支出外,還損失了一個勞動力,這樣的家庭將滑向更爲貧困的深淵。

2、什麼時候倒下,什麼時候退休。xxxx村有將近17名孤寡老人,30餘戶夫妻倆獨自居住的老人。這些老人中,最大的84歲,最小的53歲,幾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只要還能動,老人們都會不同程度地下田勞作。村民王小丑,今年65歲,患有高血壓、關節炎,妻子王滿英今年56歲,患有腦梗塞、高血壓,去年秋天左半身癱瘓,兒子一家在高平打工,很少寄錢回來,老人捨不得也沒錢買菜吃,日常吃的都是自己解決的,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四)男青年結婚難。在走訪過程中我注意到,該村的未婚大齡男子比較多,xxxx村的王秦龍,40歲左右,兄弟4人全是單身。初步統計,目前該村30歲以上的男性,未婚的達16人,其中30-40歲未婚的達9人。

1、貧困是造成結婚難問題的首要原因。xxxx村居住環境與生存條件落後,經濟發展薄弱,羣衆生活並不富裕,無論羣衆的生活環境還是生活質量都處於偏低狀態。

2、地理環境差。據村民們講自從學校撤併後,爲了讓孩子上學,好多村民特別是中青年人都到村以外的其他地方定居,不分男女都不願意再回本村居住,沒有本事外遷的,在本村結婚也很難。照這樣的發展形勢,xxxx村的將來誰也不敢想象,惡性循環,貧窮將是這裏無法擺脫的桎梏。

3、男性本身的素質問題。當我與幾位大齡單身漢交談問及爲什麼不出去打工掙錢時,有位過路村民插嘴訓斥他們太懶,有些男子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出去打工有困難。

三、村民的努力和意願

爲改變xxxx村的現狀,村民們挖井引水,遠走他鄉務工,學知識、學技能,爲這個貧困的山村帶回了新的理念和文化。同時他們深感很多事情是他們一個村無力解決的,需要政府和社會更多的理解和關注、幫助。

(一)希望政府能將各項惠農政策宣傳和落實到位。我所到之處,所接觸到的農民,絕大部分都知道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如取消農業稅、兩免一補等政策,不清楚的還主動打聽。一位村民說:“這幾年國家的政策是最好的,我們老百姓有了真正的奔頭,希望能長期堅持下去。”

(二)社會及有關部門對農村的文化教育事業應該高度重視。解決入學難和留住教師難的問題,加強村級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已經成爲農村的頭等大事,盼望有關部門給予村級國小更多的關注。

(三)農民對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和農資市場行情等信息需求量越來越多。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能多給予關心和支持,多在農業生產知識的普及、農產品銷路的擴大和順暢上下功夫。

四、思考及建議

近幾年黨中央一直把三農問題作爲重要的戰略部署,老百姓都有深刻的體會。縱觀上學難、看病難、就醫難、養老難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窮,這些都是窮造成的,針對此次調查走訪,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精心打造致富信息平臺。調查中發現,農民最渴望的就是信息,缺乏信息的農民在選擇外出就業與項目投入方面往往舉棋不定,心中沒底,容易由於判斷失誤而走彎路。市場信息、科技信息對農民就業與增收至關重要,我們要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組織相關涉農單位及時蒐集與地方實情相符的農業科技信息,並通過宣傳,使農民瞭解了勞動力市場,提高務工收入。

(二)更加註重民生工程建設。從羣衆最關心、最盼望實事入手,繼續加大村村通工程實施力度,改善我村國小辦學條件,繼續做好飲水安全工程,鞏固和擴大我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加強和完善我村計劃生育工作。

(三)重點支持發展種養殖業。以增加人均收入爲中心,進一步做大做強種養殖業,集中力量幫助發展有特色、有市場的種養項目。針對好的致富項目,應加以鼓勵並給予支持,在農村小額貸款方面給有致富項目的農戶加以支持,使農民更快的富起來。

(四)注重新型農民培育。通過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利用遠程教育設備,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打造現代新型農民,切實提高羣衆素質,推進農村全面進步。

村官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第5篇】鄉鎮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經濟薄弱村和貧困農戶的幫扶工作,找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並積極採取新的應對舉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根據石柱縣委、縣府、縣扶貧辦的要求,我鎮派出專人3名,前往沙子鎮魚泉村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魚泉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80戶,1540人,其中建卡貧困戶153戶,建卡貧困人口40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3104元,較全鎮人均純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貧困戶中的計劃生育戶153戶,未解決人飲安全衛生的750人,未通廣播的組7個,未通電話的組3個,電話普及率60%,電視入戶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農業和外出務工收入爲主。村內現有五保戶11戶(19人),鎮通往村內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組7個,涉及里程40餘公里。農村住房磚混結構比例爲4.37%,村內現有危房戶420戶,急需新、改建房270間10800平方米。在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人飲、基本農田、農田水利、貧困戶住房、生態移民、村級組織建設、醫療衛生、文化陣地、農村通訊通電、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農技推廣)和發展產業(包括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等)上急需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改善。

二、原因分析

魚泉村相當一部分貧困人口長期不能擺脫貧困或脫貧後又返貧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基本還處於靠天吃飯階段,一遇災害,常常絕產絕收。

二是農業生產長期處於傳統保守的粗放經營狀態,耕作粗放,廣種薄收,農民科技意識不強,對科技吸納能力差,生產力水平低下。

三是結構單一,該村經濟以打工和種植業,特別是以種植玉米和洋芋等爲主,尚未形成骨幹支柱產業,傳統的農牧業和非農產業弱小,其產品產量低,質量差,增產不增收。

四是地處偏遠,交通不暢,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

五是信息閉塞,與市場對接能力弱,農業生產隨大流,盲目性大,農產品銷路不暢,產品難以轉化爲商品。

六是致貧因素多,返貧比例高。因多種自然災害、子女上學、因病就醫、市場風險、工程建設、工傷事故等因素影響,常年返貧人口與脫貧人口基本相當,減貧速度緩慢。

因此,加大扶貧投入,特別是貧困村整村脫貧力度已刻不容緩。

三、存在的突出問題

1、農產品銷售難。由於交通不便,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等多種原因,造成農產品銷售難,如果大規模發展某種優質、高效產品,勢必會影響農產品的價格,進而損傷農民的直接利益,挫傷農民的積極性。

2、農業技術推廣難。由於農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農業新技術難度大,並且基層現有的極少的農技人員主要精力放在種子、農藥、化肥的銷售上等多種原因,致使農業技術推廣難。

3、農業項目選擇難。地方政府在調整產業結構的時候,一心想的是如何發展地方經濟,如何爲民增收,如何讓農民致富,但農民認爲調整產業結構除非包賺,否則很難調整,然而市場經濟條件下包賺不賠的項目的確很難把握。

4、規模經營運作難。實行第二輪土地承包後,農戶對土地都有自己的經營權,地方政府只能進行指導和建議,很難進行規模生產和規模經營。

四、建議

1、消除“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精神扶貧,激活農民的潛在發展動力,幫助農民轉變落後觀念,轉換思維模式和行爲方式,樹立自強自立觀念、自力更生觀念、市場經濟觀念、勤勞致富觀念、積累觀念、科技觀念等,儘早甩掉貧困落後的帽子。

2、實施勞動力轉移,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充分挖掘勞動力潛力,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

3、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打造地方特色產業。結合當地實際,以市場爲導向,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選擇適合本地條件,有優勢、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作爲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引導農民規模生產,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使潛在的優勢儘快轉化爲現實經濟優勢,創造最佳經濟效益。根據魚泉村的實際情況,應該在白果樹栽培、核桃樹培育、菜牛發展、中蜂養育四個方面有所突破,力爭在3年內達到白果樹1000畝、核桃樹1000畝、菜牛年出欄xx頭、中蜂3000羣的規模,讓農民真正有致富項目。

4、加強基礎設施建沒。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貧困地區擺脫貧困的根本途徑,是貧困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消除坑窪土路,修築一些水泥路,解決農民出行難;加大水利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和完善衛生服務網絡,基本解決羣衆看病難問題;鼓勵引導農民積極進行醫療投保,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病致貧、返貧。

5、加強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貧困地區往往陷入“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惡性循環中。因此,要將計劃生育與扶貧開發密切聯繫起來,控制貧困地區人口的過快增長。同時,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對實行計劃生育戶給予資金、物資、技術和教育等方面的優先扶持和適當的獎勵。

6、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對農民羣衆的科技培訓,切實爲農民羣衆搞好服務。一方面,採取各種形式對農民進行種、養等實用技術培訓,同時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升學率,減少失學率,加強基礎教育。

7、把握好小額貸款和扶貧資金的使用。中央、市、縣爲幫助農村貧困羣衆改變生產生活條件,落實了一部分幫扶資金,發放一定數額的小額貸款。我們要堅持以項目扶貧爲載體,提供信息資源,充分尊重經濟薄弱村幹部羣衆的意見,使扶貧資金和小額貸款用在刀刃上,做到好事辦好。

鄉鎮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第6篇】新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決定性因素。搞好以村黨支部爲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任重而道遠。按照省委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的統一部署,根據縣委組織部的安排,我們_____局派員對駐點張塝村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研,下面就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_____村位於我縣北部,是當地鄉鎮的一個城中村,距縣城只有45公里。該村版圖面積4平方公里,有15個自然壪村,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598口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員440名,耕地面積有889.5畝,其水田面積793.2畝,旱地面積96.3畝,山林面積1300畝,其中有林面積500畝。村民以種植業爲主,主要經濟來源靠務工收入,2022年全村經濟收入1600萬元,上年人均純收入2600元。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目前還有負債110萬元。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1、黨員基本情況:該村設有1個農村黨支部,黨員有43名,流動黨員13名,60歲以上的 11名,佔 26%;高中及以上的 16人,佔37%;困難黨員 8人,佔 19%;致富無門的 5人,佔11.6 %;致富帶頭人 24人,佔 56%。

2、村黨支部班子情況:村黨支部委員總數爲3人,40歲以下的1人,佔委員總數的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佔100%。正在接受培養的入黨積極分子5名,培養兩年以上的2人。

3、村黨支部作用的發揮情況:村級各項組織機構健全,按省委五個基本、七個體系建設要求建立了規範的黨員羣衆服務中心和切實可行的各項工作制度,村裏能做到按章理事、按程序辦事。兩委班子成員整體素質較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帶頭作用,能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張塝村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795.77畝,其中早稻種植面積 8.8畝,中稻種植面積 777.28畝,晚稻種植面積 9.69 畝,油菜種植面積300畝,棉花種植面積46.2畝,小麥種植面積 117.6畝,玉米種植面積28.7畝;農民應得糧食直補資金12407.99元,農資綜合直補48025.61元,良種補貼資金17048.55元,自進駐張塝村,我們迅速進村入戶逐一走訪農戶,我們通過聽、問、看等多種形式深入瞭解,農戶對糧食補貼資金髮放程序很滿意,沒有發現截留、挪用、抵扣糧補資金現象,資金髮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達農戶手中。

四、農村民生情況

1、該村20xx年有困難戶118戶,涉及貧困人口383人,已落實農村五保待遇 7 戶,保障人口 7 人 ,落實農村低保待遇 戶,保障人口99人,落實優撫待遇9人,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對象7人,落實獨生子女待遇1人。所涉資金全部以一折通按時直髮農戶。

2、該村現有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124名,其中原遷移民34名,後續移民90名,按照國家政策原遷移民每年每人600元生活補貼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數發放到對象手中。

3、通過調查該村民生保障體系比較健全,村支部村委會始終把關注民生、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實一項民生政策他們都按規定程序不走樣、落實政策不偏差來嚴格要求,村民心氣順、無怨言。

五、農業生產情況

1、該村屬丘陵地貌,土地貧瘠,耕地資源相對匱乏,人均耕地不足0.5畝,大部分村民沿用的還是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種植水稻爲主,由於現有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基本農田排灌困難,大面積農田面臨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積農田只種一季稻,基本上是爲了糧食自給。儘管國家有這麼好的種糧補貼政策,農民種糧積極性依然不高,仍有東干渠以上不能排灌的基本農田處於拋荒狀態。該村村民談起種田還是連連搖頭,他們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種植1畝一季稻能收稻穀900斤折款900元,需要投入良種100元,化肥農藥150元,人工500元,水費20元共計770元。到農民手中所剩無幾,因此還是有很多農民棄耕外出打工。座談時他們強烈呼籲希望上級有關部門能夠管一管農村水利設施維修這一塊。

2、該村現有山林面積1300畝,大面積是荒山,林木覆蓋率不足30%,主要是松樹,杉樹。有少量樟樹。當地村民對林業創收沒有明確思路,談起山林開發利用思想頑固,既不願意利用用外資開發,也不願意承包本村農戶經營,他們害怕山林被承包經營村民燒柴成問題,抱着山林就是爲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濫砍濫伐現象比較嚴重也非常難於管理,所以該村山林很難發揮效益。

3、該村現有果園三個,分別坐落在一組、六組、八組、約計面積200畝,因果園果樹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栽植的,品種老化無錢改造升級不能產生效益,目前一組梨子園無人承包處於閒置狀態,已發包出去的兩個果園場收益低微。當地村民對果園場經營頗有微詞熱切盼望村級投入資金改造變成村級支柱產業。村裏還有意楊經濟林基地1個約計面積100畝,基地樹木長勢良好,這是該村今後的一筆財富,但後期必須加強管護嚴防人爲破壞。

六、農民就業情況

該村現有勞動力資源837人,勞動年齡內795人,實際從業人員780人,其中在本地從業340人,外出從業人員440人,外出人員中政府組織的40人;中介組織外出的20人;企業招收的80人;農民自發外出的300人;外出人員中主要從事第二產業,年收入均在1.5萬元。該村爲增加羣衆就業門路還大力進行招商引資,通過村支部、村委會不懈努力現已引進兩家服裝生產企業可安排就業人員300名,其中聖威狼服飾已成爲村黨員雙建雙帶基地,該基地發揮了技術培訓、安置就業的雙重作用。該村實現了不出家門口就能就業。但是村民自主創業成效不明顯,儘管羣衆創業熱情高漲,但缺乏創業可行性項目和創業基金,他們急盼政府引導支持和給予資金扶持。

七、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當地羣衆反映該村近幾年各項社會事業有所進步,主要是以下幾方面成績明顯:

1、村民住房條件大面積改善,全村共有395戶,已有84.5%的農戶住上了樓房。2022年以前國家投入危房改造資金35000元幫助村改造危房6戶,使6戶困難戶住進新房。

2、該村有80%農戶吃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其中有40%農戶吃的是鎮水廠統一供應的自來水。

3、20xx年數字電視光纖就已拉通,全村98%的村民看上了有線電視或數字電視。目前只是數字電視還沒有實現整體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數字電視,但他們對收費偏高有異議。

4、早在上世紀90年代該村就實現電話通村組,截止目前村有92%的農戶用上了固定電話或手機,村已建電信基站1座,聯通基站1座,移動基站1座,全面實現通話信號全覆蓋無盲區。

5、全村有14%的村民步入信息高速路用上了互聯網,學會了在網上查詢信息、發佈信息、網上購物。

6、村裏有60%農戶擁有摩托車;有8戶購買了小汽車,大宗電器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中。

7、全村有適齡少年兒童256名,得益於國家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好政策全部在校上學,部分貧困生享受到了生活費補貼,連續10年實現適齡少年兒童入學率100%;在校生鞏固率99.5%。羣衆對義務教育政策拍手叫好,只是對教育收費不規範小有意見,比如說學校推行的學生平安保險、學生奶徵訂、課輔讀物徵訂、學生生活費等等沒有嚴格按規定程序操作。

8、村民全部參入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村裏建了規範的醫療衛生室,免費爲所有60歲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做到了定期免費跟蹤服務,農民就醫最遠距離不到1千米。

9、部分村民參與了社會養老保險,保險途徑有社保、商業保險、還有部分農民工在外務工廠家給他們購買了養老保險。

10、村裏建起了遠程教育基地、圖書室、文體活動室和休閒活動場地,村民學有陣地、玩有場所。

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通過考察,張塝村近幾年已投入資金120多萬元修通通村水泥路1.2千米,通組水泥路3千米,45%的村民出行比較方便,還有55%的村民急盼修通通組水泥路,他們說:有一腳好路不僅出行方便還可降低生產成本。

2、灣村大面積排水系統不暢,沒有統一規劃設計,時常引起鄰里糾紛。

3、村裏渠道、塘堰基本處於停用狀態,,水利基礎設施老化,百姓不願出義務工村裏又無錢修善,村民對此意見比較大。

4、村民保護環境意識不強,垃圾亂堆亂放,村裏沒有固定的垃圾存放點,村民廁所隨處亂搭亂建嚴重影響村容村貌。

九、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管理情況

村裏基層組織機構健全,各項社會管理比較有序,基本實現村民自治、民主管理。

1、村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情況較好,建村以來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村裏成立了護村隊,設立了治安中心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上交;只要是發現矛盾糾紛苗頭都能做到第一時間化解。

2、村裏還成立了計生協會,自動入會會員達到了243名,計生協會在管理該村計生事務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xx年該村目前無政策外生育,在計生協會的作用下,該村計生工作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老百姓稱之爲計生協會是計生對象戶的孃家。

3、該村在重大事務上均能做到三公開,特別是村級財務上透明度是相當高的,村有民主理財小組並建立了一套完備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工作定期接受審覈,按期上牆公開接受村民監督,對村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收集並把處理結果反饋當事人。另外,調查中我們看到村級黨務政務公開欄上惠農補貼資金、農村五保低保、村級財務等均已上牆公佈。據村民介紹該村在落實上級惠農政策上一律是由村民代表會說了算,代表會決議及時向村民公開。

十、農村改革面臨的問題

自農村稅費改革以來,農民真切享受到了國家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通過調研梳理羣衆反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基層組織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服務羣衆的意識也要加強,能力亟待提升。

2、農村公益事業進展緩慢,甚至有些公益設施根本不能發揮作用,無人管也無人問,百姓出現了極端思想總認爲現在所有建設都是國家出錢,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3、人員流動性大,計生工作難以開展。

4、農民致富門路不寬,缺資金、缺技術依然是制約農民致富的瓶頸問題,雖然國家有支農信貸政策,但信貸手續繁雜資金到位不及時影響百姓信心。

5、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孩子不能享受到良好教育,這一現狀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後勁。

6、村級債務化解事關農村穩定,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不穩定因素的導火索。

7、農民對國家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有一種只想索取不想履行義務的錯誤思想,就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這麼好的政策也難以推行。

8、農村土地市場亟待規範,老百姓錯誤認爲自個兒的承包土地想用來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賣就賣,想建房就建房,一度還有些地方出現頂風違建。

9、農村弱勢羣體生活條件差,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逐年增多這一社會問題亟待關注。

10、農村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村民大局觀念不強,參政議政水平不高。

以上是我們工作隊一行通過進村入戶調查的一些基本情況,由於我們調查工作不夠深入有些情況還了解的不夠徹底,

新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第7篇】2022農業和農村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祕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安排,前一階段,我委在常委會副主任_____、_____的帶領下,赴市有關涉農部門和部分轄區就上半年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供常委會審議參考。

一、上半年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爲突破口,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努力克服自然災害的不利影響,全市農村經濟保持了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成績來之不易。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11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增加值60.8億元,同比增長4.2%。

(一)農業生產發展總體平穩。一是夏熟麥油減產減收。受不利天氣影響,全市農業生產接連遭受重創。夏熟麥油總體呈現減產減收狀態,全市夏收糧食麪積爲82.4萬畝,比上年減少5.7萬畝,同比下降6.5%,夏糧畝產達335.5公斤,比上年下降4.5%。二是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上半年我市家禽出欄2255.2萬羽,同比增長2.7%,家禽存欄1233.1萬羽,增長2.7%。生豬出欄42.3萬頭,增長5.5%,生豬存欄42.7萬頭,下降1.2%,家禽價格逐漸走低,生豬價格高位運行。三是漁業生產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水產品產量達5.7萬噸,與上年相比持平。全市漁業現價產值爲35.1億元,同比增長6.8%,漁業現價增加值爲15.5億元,同比增長6.5%。四是災後復產有序進行。6月下旬以來的持續強降雨,導致全市農業大面積嚴重受澇,農作物受澇面積89.5萬畝,絕收15.2萬畝,漁業受災34.3萬畝,絕收19.8萬畝,死亡畜禽176.8萬羽(頭),農業受災經濟總損失達29.73億元.面對災情,全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迅速行動,積極作爲,全力開展農業抗災復產工作,目前各項抗災復產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去年我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水平在全國308個示範區中名列14位,在地級市中位居第二,今年繼續穩居全國前列。上半年,全市新建高標準農田1.95萬畝,累計面積佔耕地面積比重達60.7%。新增高效設施農業1.05萬畝, 高效設施漁業0.59萬畝, 高效設施農業面積佔比達到20.7%,高效設施漁業面積佔比超過31%,新增各種大型農機620臺,稻麥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90%。 91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02億元,利稅5.37億元,帶動農戶136.1萬戶,分別同比增長8.04%、5.05%、5.09%。積極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實施休閒農業升級工程,上半年全市各農遊景點接待遊客400萬人次,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和7%;大力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在淘寶網上建立我市首家農產品oto店,目前入駐企業360多家,入駐產品16.45萬件。

(三)水利現代化工程有序推進。一是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新孟河、新溝河等流域工程已經全面開工啓動,長江大堤防洪提升工程基本完工,新閘防洪控制工程改建等4項城市防洪提升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二是農村水利建設深入開展。溧陽、金壇、武進、新北2022年度小農水重點縣任務全部完成,2022年度項目進度達50%。三是防汛工作有效推進。汛前抓相關責任人防汛知識培訓,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開展汛前大檢查,針對問題,落實整改措施,進一步完善防汛預案。汛期抓科學指揮,科學調度,市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親臨一線指導,啓動防汛ⅲ級、ⅱ級應急響應,一線軍民不怕疲勞,連續作戰, 努力減輕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四)農村改革創新持續深化。一是全面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上半年,全市38個鎮514個應確權的行政村全面啓動,完成權屬調查的村488個,佔94.94%,完成審覈公示的村413個,佔80.35%,完成簽訂承包合同的村273個,佔53.11% ,簽訂承包合同26.48萬份,已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4.26萬份。二是加快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出臺了我市《關於推進農村產權流轉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轄市(區)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鎮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建設。三是加快推進農民合作社規範化建設。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種類型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28家,465家合作社列入政府優先扶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名錄,開展合作社星級認定和公示工作,進一步促進合作社提檔升級。四加快推進家庭農場培育示範化建設。目前,全市共有74家家庭農場進入省級示範家庭農場名錄庫,2399家家庭農場進入江蘇省家庭農場運行管理系統。五是繼續做好農業政策性保險。積極引導各地開展農業保險,確保主要種植業承保面達90%以上,上半年承保小麥、油菜各80.32萬畝、7.58萬畝,共爲農民提供3.52億風險保障, 承保高效實施農業10.26萬畝,爲參保農戶提供5.33億元風險保障。

(五)農村扶貧工作紮實推進。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由市黨政分管領導任正副組長,市有關部門責任人爲成員的扶貧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扶貧工作,建立精準扶貧目標責任制。二是建檔立卡。以2022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溧陽市、金壇區低於8500元,武進區、新北區、天寧區、鐘樓區低於10000元的人口作爲我市新一輪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三是全面部署推進。出臺了《全市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意見》,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與區域發展相互促進,產業扶持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加快建立經濟薄弱地區發展和扶貧對象脫貧的長效機制。

二、當前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及其建議

(一)農業發展方式有待進一步優化。從總體情況看,我市農業發展除了受到宏觀環境影響和共性因素制約以外,也受到自身資源條件、發展方式、要素瓶頸的制約。主要體現在:資源約束矛盾突出,耕地後備資源緊缺,農業發展空間持續受到擠壓;農業產業融合深度不足;土壤、水體和空氣污染對農業生產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種養脫節、農牧分離現象突出;農產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以及市場營銷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等。從當前的情況看,由於受到不良天氣和水災影響,導致今年夏糧面積、單產、總產呈現三減,農民減收,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弱質屬性還未得到根本改變等。建議政府着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發展空間保護。要以1185功能佈局規劃(100萬畝水稻、100萬畝生態林、80萬畝高效園藝、50萬畝特種水產)爲引領,充分發揮規劃的發展導向和剛性約束作用,有效保護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集聚集約發展。二要進一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轉變農業經營方式、生產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爲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依靠拼資源消耗轉到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上來。三要加強農業風險保障工作。完善農業風險應急保障機制,推動建立健全財政支持、多方參與的農業風險分散體系機制,推動農業防災救災方式由政府救濟向保險理賠轉變,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四要總結水稻生態補償實施情況。水稻生態補償已經實施二年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對二年來水稻生態補償實施情況及其成效進行分析總結,對當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要認真聽取各方面尤其是來自基層和羣衆的意見建議,推動生態補償機制的優化和完善。

(二)水利現代化建設有待進一步推進。今年6、7月份,我市又遭遇了特大洪澇災害,全市直接經濟損失達52.6億餘元。與去年不同的是,這次洪澇災害,重點受災地區主要是農區,大部分在環湖及沿河的圩區及集鎮,充分暴露了我市農田水利建設滯後這一薄弱環節。建議政府要在認真總結、深度剖析、深刻反思連續二年抗擊特大洪澇災害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着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要統籌城鄉水利一體化發展。城市防洪工作固然重要,但農村水利工作也同樣重要,水利工作的重點應更多地放在沿江、沿湖、沿河、沿庫等重點區域,而這些重點區域大部分在農村,要堅持城市防洪排澇和農田水利建設一起抓,逐步解決好城鄉水利建設發展不平衡、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滯後的問題。當前要重點做好受毀圩堤修復加固工作,加大力度推進標準圩堤建設。二是要進一步完善水利建設規劃。要尊重自然規律、尊重自然水系,崇尚人與水和諧相處。保護好我市江南水鄉的歷史原貌。同時要深入開展調研,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全市水利建設規劃,針對我市目前防洪排澇方面存在的北排不足、下泄不暢等薄弱環節,加快研究水出口方向,採取行之有效的對策措施,解決水從哪裏來,要到那裏去的困惑。三是要堅持統籌協調,科學治水。要切實樹立管水有責、責無旁貸的責任意識,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的要求,樹立按規律辦事、可持續發展、人與水和諧共處的理念,堅持依法治水、科學治水,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注重加大統籌力度、整合各方資源、形成治水合力,爲確保我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積極作爲。

(三)基層涉農服務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全市基層涉農服務隊伍人手不足、年齡老化、青黃不接問題日趨突出。全市區劃調整後,部分轄區在功能定位上發生了一定變化,新增了農業板塊,而這些轄區涉農部門人員配備相對不足,與所承擔的工作任務不相稱。根據《農業技術推廣法》、《動物防疫法》、《防洪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有關轄區要配備相應的人員,保證履行公益性涉農職責。建議進一步加強部分轄區三農工作的領導,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人員配備上給予適當加強,爲我市依法治農、實行農業現代化創造必要條件。

(四)市動物衛生處理中心建設亟待加快進度。市動物衛生處理中心建設工程項目於2022年9月進行了立項,市財政總計投入6000萬元資金已分批下撥金壇區,金壇區政府也於今年3月通過了建設方案,但前期工作進展緩慢,至今仍沒有開工。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我市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時,提出了加大推進力度,加快市動物衛生處理中心建設步伐的審議意見,但由於多種原因,推進效果不明顯。在今年洪澇災害期間,全市死亡禽畜176.8萬羽(頭),由於沒有無害化處理場所,只能採用深埋的處理方法。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加快工程建設進程,爭取市動物衛生處理中心能夠早日建成並投入使用。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第8篇】農業農村工作的調研報告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當前,我鎮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也正處在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xx”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我們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引領,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穩步推進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轉型跨越,推動我鎮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一、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現狀

我鎮現有涉農辦事處x個,共x個行政村,農戶數xxxx戶,農業人口xxxx人,耕地面積xxxx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xx個。近年來,我鎮上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上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爲主線,以項目建設爲支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種植,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深入實施移民扶貧開發,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農業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1、特色產業穩步發展。以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爲主題,引導羣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農家樂爲主的特色產業。

2、農業產業標準化體系日漸完善。以基地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着力培育和發展大場大戶,推動區域內主導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爲代表,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生產,帶動了周邊xx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直接解決了xxx多人的就業問題。xx年引進茶葉新品種黃金芽等優良品種在xx分場建立高產示範基地,目前基地面積xxx畝。

3、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堅持高起點定位,以建設佈局合理、設施配套、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爲目標,以項目爲抓手,農戶參與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以整組推進爲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場試點村爲突破,全面創新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道路鋪築,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鎮”發展戰略,紮實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狠抓措施落實,組織實施了林業特色產業、重點生態公益林、新農村綠化美化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全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5、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凸顯。搶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的機遇,動員組織廣大移民羣衆全力開展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呈現出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40%,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十分匱乏,儘管近幾年全鎮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農業本身還存在一些障礙性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結構因素。農業內部,種植業比重相對偏大;蔬菜、畜牧產業鏈條仍不夠完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較弱,而有的加工企業與基地聯繫不夠緊密,尤其是畜牧業生產還缺乏能夠帶動產業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

2、市場因素。現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還不暢,農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沒有完全走出去,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仍然滯後,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較爲明顯。

3、機制因素。在當前的雙層經營體制上,土地過於分散,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短期內還難以破題;農村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係較爲鬆散,與農戶、與基地銜接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仍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農民對資金、技術、信息、銷售等服務的需求。

4、資金因素。信貸政策不寬鬆,擔保條件比較苛刻,貸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額還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同時,能夠爭取上級扶持的農業項目較少,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也比較少。

5、客觀因素。近兩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繼出臺,在給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表現在部分幹部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沿襲着傳統的抓法,缺乏研究產品流通、研究市場、研究技術服務的本領;鄉村組織原有職能在逐漸弱化,對農民的約束力較差,組織難度較大。

三、建議和對策

1、突出產業規模效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按照集中連片、節水示範、特色高效的要求,圍繞農家樂特色產業,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引領、利益驅動、政府扶持、項目支撐、部門服務、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廣以農家樂、農家客棧爲主導產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2、強化科技示範引領,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從人、財、物方面逐步加大對茶葉基地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充分發揮高效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信息流通渠道,逐步開展專家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質量監控、資源共享、產品交易等工作,推動農業萌生新的亮點、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強勢品牌。

3、持續推進扶貧開發,着力改善發展環境。按照項目做支撐、政策做保障、產業做龍頭、基礎做鋪墊的要求,採取適當集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模式,集中財力物力扶貧攻堅,把覆蓋移民鄉村、增加移民收入的產業開發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帶動,推進移民鄉村土地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着力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4、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創新建立以政府爲引導、農民爲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統籌投入、集中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加大農業和農村資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連線成片的居民點改造精品亮點。實現農村人口向集鎮、城鎮的逐步轉移。

5、加快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作爲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田間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二是依託土地流轉政策,健全土地流轉程序,規範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轉作價評估、流轉補償、合同簽證等管理制度,積極動員農民採取轉讓、轉包、租賃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引進經營能力強、資金實力厚的種養大戶根據當地發展要求進行產業開發,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由大場大戶、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速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三是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就近吸納部分富餘勞動力,變農民爲工人,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

【第9篇】2022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2022農村工作調研報告(1)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爲了解我國農村建設情況,及時總結已有的典型地區建設經驗,認真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爲決策部門制定更加具體詳細的政策建議,由我委農村經濟發展司與產業發展研究所共同組成聯合調研組,於xx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xx省xx市調研。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

一、xxxx市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及成效(一)xx市概況xx市位於xx省南部,現轄18個縣(市、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283個鄉鎮。總人口 845萬,其中農業人口677.56萬人,佔總人口的80%;國土面積3.94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0.23萬畝。3475個行政村,49139 個村民小組。2022年,全市gdp達到398億元,人均4710元,工業增加值97.7億元,農業增加值114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8.35億元,增長2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84億元,增長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3元。

(二)新農村建設行動的發起加入wt0之後,我國農業面臨着在國際市場上如何保持競爭力的挑戰;農村稅費改革之後,鄉鎮機構面臨着職能轉變的問題;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村面臨着勞動力轉移的難題。爲找出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xx市委、市政府從2022年7月組織人員展開大規模調研,逐步理清了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整合農村工作的資源和力量,通過把新農村建設作爲解決三農問題的切入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該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三)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xx市於2022年9月提出並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內容是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創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設新村鎮爲突破口,以親民、愛民、富民活動爲切入點,以村鎮規劃建設、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和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和生活質量爲根本,把新農村建設作爲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突破口和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新載體,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分類指導、分步實施、依靠羣衆、整體推進。

1、以村鎮規劃爲龍頭,開展新村鎮建設。一是制定村鎮建設整體規劃。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所有村鎮的規劃設計工作,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建立了科學的規劃管理制度並制定了相應的村莊建設管理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把村鎮規劃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二是全面開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據各個村不同的實際情況,按照環境整潔、道路暢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會和村民代表會制定三清的標準,發動羣衆開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農村衛生環境的村規民約,實行村民自治,建立村莊環境管理長效機制。

2、以農民增收爲目標,發展新產業。一是完成了產業建設規劃。根據當地的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區位特點、市場需求和農民意願,按照每個縣抓2-3個主導產業、每個鄉鎮抓好l-2個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產業和六大區域特色產業的規劃工作。二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方面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注重抓好龍頭企業的建設;另一方面,切實加強主導產業基地建設,抓好產業化示範縣、示範鄉建設,形成基地帶農戶,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通過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應用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農產品市場和信息體系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體系,有力地支撐農業的發展。四是抓好農產品品牌建設和農產品的標準體系建設。大力組織實施贛南的臍橙、會昌的米粉、大餘的金邊瑞香、興國的灰鵝、石城的白蓮五個xx省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把全市主要農產品納入標準化生產的軌道,把果業、生豬建成產值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羣。

3、以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爲依託,培育新農民。一是以市場爲依託,以先進和實用技術、務工技能和三產服務培訓爲主要內容,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努力提高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使18歲以上、45歲以下年齡段的農村勞動力基本掌握l至2門實用農業技術或務工職業技能。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整合現有的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社會辦學力量和企業培訓基地等有效資源,構建農民培訓體系。現已建立縣、鄉、村各類培訓基地3929個,其中縣級273個,鄉級965個,村級2690個。建立農民知識化工程師資庫,提高師資水平,組織專家遵循規範、實用、通俗、易懂的原則編寫或選用培訓教材。三是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實效。

各地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廣泛開展訂單培訓、協議培訓;根據作物的生長週期和農業主導產業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工作;對村兩委幹部、村級後備幹部、農業生產和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進行以發展本地主導產業、經營管理等所需專業技能知識爲主的大專學歷教育。四是開展以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爲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又有一定專業技能、文明守法、移風易俗的新型農民。

4、以農業產業化爲動力,組建新經濟組織。一是按照先運行、多扶持、後規範和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原則,要求每個縣的主導產業都要建立相應產業合作經濟組織,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二是大力圍繞新品種、新技術、新組織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種繁育、農資供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體系,培育專業化的經濟服務組織,全方面覆蓋產業體系。三是對合作經濟組織在資金上、政策上給予扶持,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能人牽辦合作經濟組織。

5、以創建文明村鎮爲先導,塑造新風貌。一是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爲核心,廣泛開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進農家活動。二是以開展創評文明信用戶、留守孩關心工程等活動爲載體,創建精神文明。組織農民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反對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勢力,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建立健全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將行政村爲單位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緊密的以一個或幾個聚集的村民小組爲單位的村落,創建村組理事會,促進民主管理。逐步把鄉村治理納入法制化軌道,提高農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進行文明村鎮創建,重點建設一批標準高、示範帶動能力強的村鎮。五是加強宣傳文化陣地建設,實現每村有一個宣傳文化陣地等。

6、抓好基層領導班子。緊緊圍繞親民、愛民、富民活動,把以三清三改、村鎮規劃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作爲衡量、檢驗好班子、好乾部的重要標準。通過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大學本科生到鄉鎮基層工作,夯實鄉鎮基層領導班子。全面實施鄉鎮領導幹部農業專業技能過關制度,開展農村基層幹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帶領羣衆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的能力3實施鄉村幹部素質培訓工程,加強對鄉鎮、村幹部的新農村建設知識培訓工作。

(四)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一是村莊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變,髒亂差現象明顯減少。共完成了6674個村莊的改水,受益人口達74.0246萬人;改廁 67273座,受益人口達70.3836萬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寬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 公里。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後,農民跟城裏人一樣在家裏上廁,而且無臭無味。農民說,用上這種廁所真好,又幹淨衛生,又能保證種田的肥料供應。

二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改變。新農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幹部下來層層做工作,農民認爲政府在搞形象工程。當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實惠的時候,觀念逐漸開始改變。農民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建設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改善。以前鄉鎮幹部下農村時,是要錢要命,而現在是送錢送物。xx市農工部部長曾新方說:現在去農村,農民會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節約了耕地。近一年來,全市共拆除破舊豬牛欄、廁所57648間,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農民無序建房2925宗,共計345336.1平方米;其中佔用耕地510宗,計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復耕6367.09平方米。

二、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2022年xx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爲7388元和255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低2034元和 383元,屬於欠發達地區。轄區內又屬低山丘陵區,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xx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人均耕地面積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卻率先發起新農村建設行動,形成了欠發達地區低成本推進型的贛南模式,其具體做法在廣大中西部低山丘嶺地區具有普遍的適應性,便於在全國同類地區推廣。

(一)用人得當,領導先行xxxx新農村建設,是xx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後發起的。其中,主要發起人xx省委常委、xx市委書記潘逸陽,是來自廣東省的外調幹部,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其博士論文爲《農民主體論》。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爲載體、以農民爲主體來進行的。這表明,新農村建設的思路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與地方黨政主要決策者的開放意識、工作經歷、知識層次具有密切聯繫。不論發起還是推廣新農村建設行動,在現行體制下,地方黨政機關領導班子尤其是首要領導的素質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着當地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深入開展調查,全面掌握當地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符合羣衆意願的實施方案。通過強化宣傳發動工作,公開扶持標準,創新補助辦法,實行以物代扶、以獎代補。調研數據表明,公共設施中,政府與農民投資比例約爲6:4,家庭設施中,政府與農民投資比例約爲3:7。新村鎮建設示範點由定點制改爲羣衆申報制。村民自願申報,願意搞新農村建設的羣衆申報率達到80%以上的就定點,實行動態管理,擇優選擇定點,越積極、越先申請實施的農戶就先實施,並給予較優惠的獎勵政策,組織和引導農民羣衆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同時注意維護和實現農民羣衆對新農村建設的發言權。在規劃編制過程當中,吸引村民代表討論,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認定,通過村民自己制定村規民約保證規劃的切實執行。通過羣衆推薦、選舉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老軍人、老教師等有威望的人產生理事會,由理事會出面與廣大羣衆協商化解矛盾,讓羣衆做羣衆的工作,真正讓農民羣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要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切合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搞強行攤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係,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爲,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四)因地制宜,科學指導要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鄉鎮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鎮規劃上,要根據當地客觀條件,科學編制規劃;在新農村建設模式上,力求以人爲本,與自然和諧,格調新穎,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後難,分步實施,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規範操作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把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形成制度和規範,建立長效機制,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持續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才能確保新農村建設健康持續發展。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工作,必須有長效機制作保證。

(六)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廣大農村點多面廣,一方面要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要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贛南市把發展新產業和三清工作全面啓動,改水、改廁、改路量力而行。

(七)典型示範,以點帶面xx市各地在鐵路、國道、省道以及公路沿線率先展開新農村建設工作,特別是在323國道、贛粵高速公路沿線,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標準和較強示範作用的新農村示範點,發揮典型示範作用。通過典型示範,做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

(八)整合資源,優化配置一是整合部門力量。xx市31個相關職能部門作爲新農村建設成員單位,承擔了各自的工作職責,健全了考覈措施,併發揮部門的優勢,圍繞整個新農村建設工作大局,制定了詳細的支持參與工作方案,部門整合有力地牽引了農村各塊工作的整合。如規劃建設部門要抓好村鎮規劃建設,按時完成村鎮規劃編制任務,並負責在今明兩年內對全市的縣鄉規劃人員進行一次系統崗位培訓;國土部門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把好土地審批關等。二是整合各類資金和項目。依據各級政府投一點、涉農資金捆綁使用傾斜一點,受益羣衆出一點,包扶單位助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政策優惠減一點,將各方資金統籌到新農村建設上來,提高了各部門資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新農村建設。大力推行企業、學校、個體工商戶與村莊結對,建設新農村的1+1模式。

三、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一)新農村建設範圍廣、對象複雜、難度大新農村建設涉及到農村生產、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萬萬農戶,投資範圍廣,投資金額大。我國農村各地經濟條件、地域特徵千差萬別,基礎設施投入和公共服務需求有很大差異。目前,國內一些地方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但大都剛起步,經驗不足,區域性的成功經驗是否適合在全國推廣尚待驗證。

(二)新農村建設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現實工作中,許多地方的發展思路和具體措施隨領導人的更換而發生重大調整。xx雖然將新農村的發展規劃通過地方人大表決方式加以穩定,但因沒有地方性法規的立法權,同樣面臨法制化制度保障問題。由於各地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歷史任務,如果因領導人的輪換而使新農村建設行動出現多次反覆,勢必嚴重挫傷廣大幹部羣衆尤其是農民的積極性,削弱黨和政府的領導權威。新農村建設行動如何通過法制化途徑,獲得穩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後面臨的一大挑戰。

(三)政府投入嚴重不足全市自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累計投入的資金近5億元,其中財政安排6300萬元,捆綁專項資金1.2億元,吸引社會資金3.1 億元,資金投入中政府只佔30-40%,農民佔到60-70%,而目前xx的新農村建設尚未全面鋪開,只是在點的層次上進行,覆蓋村莊的數量比較少。根據對xx18個村進行的問卷調查表明:目前xxxx農村要完成六通、五改、兩建十三類待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政府和農戶在內的各村人均總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補助48%。從目前政府給示範村的投入看,資金缺口依然較大。例如,興國縣1年來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財政資金300多萬元;興國縣4000多個村落,有能力搞示範的目前只有200多個,約佔全部村落的5%;另外,道路資金缺口大,興國縣的交通經費只夠建58公里,但已安排 190公里的建設任務,政府補貼資金難以保證到位。

6、抓好基層領導班子。緊緊圍繞親民、愛民、富民活動,把以三清三改、村鎮規劃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作爲衡量、檢驗好班子、好乾部的重要標準。通過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大學本科生到鄉鎮基層工作,夯實鄉鎮基層領導班子。全面實施鄉鎮領導幹部農業專業技能過關制度,開展農村基層幹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帶領羣衆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的能力3實施鄉村幹部素質培訓工程,加強對鄉鎮、村幹部的新農村建設知識培訓工作。

(四)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一是村莊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變,髒亂差現象明顯減少。共完成了6674個村莊的改水,受益人口達74.0246萬人;改廁 67273座,受益人口達70.3836萬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寬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 公里。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後,農民跟城裏人一樣在家裏上廁,而且無臭無味。農民說,用上這種廁所真好,又幹淨衛生,又能保證種田的肥料供應。

二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改變。新農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幹部下來層層做工作,農民認爲政府在搞形象工程。當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實惠的時候,觀念逐漸開始改變。農民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建設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改善。以前鄉鎮幹部下農村時,是要錢要命,而現在是送錢送物。xx市農工部部長曾新方說:現在去農村,農民會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節約了耕地。近一年來,全市共拆除破舊豬牛欄、廁所57648間,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農民無序建房2925宗,共計345336.1平方米;其中佔用耕地510宗,計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復耕6367.09平方米。

(五)農村土地管理法規不完備土地法中雖然有一戶一宅規定,卻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這使得在村莊整治改造當中,一戶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據不夠完善,在清理一戶多宅的過程中,許多問題難以處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時候,農民會以老祖宗留下來的房子不能拆等種種藉口拒拆。由於沒有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強行拆除會引發幹羣矛盾;如果不拆,又會影響整個規劃的順利實施。

(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資金易突破省政府規定的上限xx市通過以物代扶、以獎代補的方式激勵農民投身於村莊公共設施的建設。例如修路,農民只有在鋪好路基的時候,政府纔會去修建路面。xx省規定的村內興辦集體生產和公益事業所需資金每人每年不得超過15元,農民爲鋪好路基所花的費用往往超過此限額標準。農民自願的行爲與省內現行政策規定相沖突,以致許多時候農民自願籌資籌勞被視爲加重農民負擔。以興國縣長逕村爲例,該村通硬化路待建費用需 77萬元,政府資助42%,農戶分攤58%,村人口4211人,人均建路負擔爲106元,遠遠超過省裏規定的標準。

四、政策建議(一)選擇不同地區先行示範,再逐步向全國推廣根據近郊、平原和山區等經濟特徵,在東、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區先行試點。可優先考慮新農村建設已經有一定經驗的地方作爲試點,如在xxxx市。在總結各地經驗,完善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再向全國其它地區推廣。

(二)以法制化方式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制度保障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列入十一五規劃,明確新農村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手段、未來5年國家重點投資的領域。制定並出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綱要,明確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國家將在未來的幾十年裏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最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立法工作,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三)擴大新農村建設的財政預算投入,單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制定財政預算時要單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預算投入應能滿足新農村建設階段性投資的需要,並明確中央和地方配套資金的比例。近兩年來,地方財政收入和中央財政收入的比例爲9:11,配套資金比例可參照此執行。

(四)整合各項支農資金以新農村建設爲契機,成立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所有支農資金由該機構統籌使用。各地在村莊規劃的指導下,根據項目向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申請資金,各省、市、縣設立分部,負責項目的審批、資金的拔放和監督。若部門資金由於利益整合困難,可考慮部門資金下到基層的彈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在現行體制下,對不太符合部門規定但合理的地方資金整合行爲,給予靈活寬容對待。或者由涉農資金相關部門聯合統籌資金的使用,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

(五)完善和制定宅基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等相關法規針對《土地法》中一戶一宅的規定製定實施細則,對一戶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徵收較高金額的宅基地佔用費;或者修訂法規,允許集體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徑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並出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法》,爲農村各類合作組織的發展掃除法律的障礙。同時給予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所辦實體減免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扶持其發展壯大。

(六)進一步完善並儘快實施農民籌資籌勞管理新辦法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農村道路等公共設施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收益期長的特徵。我國的財政實力目前尚不能完全負擔農村公共設施的提供,需要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來參與新農村建設。xx年7月農業部發布了《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試行)》的徵求意見稿,賦予省級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承受能力、農村事業發展需要,制定籌資限額的權力。根據今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一方面省級政府要適當提高籌資限額標準,爲村民自願籌資留出更大的靈活空間。

限額雖然高,只要農民真正享有民主權利,政府不強行攤派,並嚴格按一事一議表決,農民會自我約束資金籌措負擔;另一方面要根據基礎設施一次性投入大、長期維護費用低的特點,改年度限額爲 3年或 5年總限額,允許農民跨年度使用籌資限額。建議農業部儘快完善籌資籌勞管理辦法並頒佈實施,爲各地根據本地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提供新的依據.

2022農村工作調研報告(2)

近幾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的趨勢,已凸顯爲新農村建設的軟肋。爲此,我鄉根據縣委、縣政府工作安排,於xxxx年xx月中旬結合書記帶頭大走訪 活動的開展,就全鄉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及其治理情況,深入全鄉6個村進行了認真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我鄉農村清潔工程建設如曙光初露。鄉村治污仍刻不容緩、任重道遠。現將具體情況與建議報告如下:

一、我鄉整治農村生活垃圾的工作已經啓動且初見成效近幾年來,全鄉各級圍繞加強農村清潔工程建設、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着力加強對農村清潔工程建設的領導。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將農村清潔工程建設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成立了鄉長任組長,主管副鄉長任副組長,鄉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農村清潔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並定期召開會議認真研究農村清潔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2、部分村率先而起,帶領村民整治生活垃圾。近兩年,隨着農村社區建設的推進,以社區爲單位的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綜合整治的村相繼出現。xx村中心社區2022年投資近2萬元統一購臵20個垃圾桶,一部垃圾車,新建垃圾堆放點,聘請了一名垃圾清潔工,在xx區按照門面和住戶由社區衛生監督站每月收取垃圾清理費,至今衛生保潔保持正常,受到羣衆一致好評;姚河村是鄉政府所在地,2022年建立中心社區以來,姚河集鎮衛生一直由社區衛生監督站來管理,投資近5萬元購臵了40個垃圾桶和一部垃圾車,每月同樣由社區向集鎮住戶和商業門面以及單位收取環衛費,採取每天清掃,定時搬運,衛生保潔正常,受到羣衆擁護;梯嶺村社區2022年新建40座沼氣,衛生環境得到很大改善,2022年投資34萬元對社區住戶環境衛生進行了綜合整治,新建了公廁,拆除簡易廁所28個,同時新建了綠化帶,環境衛生進一步得到改善,髒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治理。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我鄉在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雖做了一些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垃圾處臵不當,亂丟亂倒的現象依然嚴重。據 調查瞭解,農村垃圾大致分爲四類:一是可回收垃圾,如金屬、塑料、玻璃、廢紙;二是有機質垃圾,如剩菜、菜根菜葉、雜草等;三是有毒害垃圾,如廢舊電池、燈管等;四是其他垃圾,如磚瓦搪瓷、建築垃圾等。我鄉在調查時發現,大部分村和羣衆根本就沒將垃圾分類,而是胡亂地堆放在一起。更有甚者,有的農戶不將垃 圾倒入垃圾圈裏,竟將其亂倒在圈外。

2、四無村較多,村級生活垃圾處理體系還處於缺失狀態。據調查,全鄉還有3個村處於四無現狀:無專職(或兼職)的環衛人員、無固定的垃圾收集點、無垃圾清運工具、無處理垃圾(或填埋或漚泡)的專用場地。有些村即使有垃圾池(圈),但缺乏清運垃圾的工具,所以垃圾清運不及時,致使很可觀的垃圾池或垃圾圈形同虛設。

3、柴草與雜物堆放無序,焚燒現象嚴重。據 調查,不少農戶堆放柴草、雜物呈雜亂無序的狀態。大部分農戶柴草、雜物隨意堆放在溝渠旁,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另外,農民焚燒垃圾、秸杆現象也比較普遍。 農戶在辦完紅白喜事後均將煙花鞭炮的殘留物化爲灰燼,大部分農戶對破舊衣物、鞋及部分橡膠、塑料製品均選擇焚燒,對大氣造成嚴重的污染。特別是每年xx月底至xx月初收穫茭白後,農戶秸杆均要焚燒,不僅嚴重污染當地的空氣,且嚴重影響到周圍地區,並對森林防火造成威脅。

4、大部分農戶尚未改廁,糞污較爲突出。隨着農民居住條件的改善,少數農戶已用上衛生廁所,實現了即衝即淨,但污水大多隨下水道流入溝渠,導致水污染。尤其是大部分未改廁的農戶,其糞便污染更加突出。據調查,全鄉xxxx多農戶還有50%以上仍在使用過去的簡易廁所,成爲了蚊蟲的繁殖與聚集地,加速了疾病的傳播,有害於農民的身體健康。

5、畜禽糞便治污仍未到位,污染比較嚴重。據 調查,我鄉仍有一部分養豬戶沒進行糞污整治,對周邊的水源、土壤、空氣和作物等造成嚴重污染,成爲牲畜疫病、寄生蟲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傳染源,對當地農民生 存環境和身心健康造成較大威脅。同時,大部分農戶家禽均是散養,禽糞房前屋後到處都是,嚴重影響居住環境和村容村貌。目前,我鄉大部分農民燒沼氣的積極性 也不高,故全鄉建設、使用沼氣池的農戶不多。據統計,全鄉xxxx多戶農戶,已建成的沼氣池只xx座,僅佔2%。沼氣池的冷落,從而對畜禽糞便及廢棄物的無害處理率極爲低下。

導致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的,又有客觀的。

一是農民認識不足,部分村引導不力。調查時發現,一些村幹部認爲,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是家庭瑣事,村管不過來。還有一些基層幹部羣衆哼着一句順口溜:垃圾靠風颳,污水靠蒸發。這其中既有 無奈,也有無所謂。所以大多數地方呈現出屋內現代化,屋外髒亂差的狀況。調查中還了解到,許多村民還沒有定點投放垃圾的觀念,也沒有垃圾池(圈)的習慣,更沒有爲垃圾分揀的意識。這爲鄉村整治生活垃圾污染造成了很大難度。

二是經費投入不足,環衛設施建設滯後。由於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長期被視爲一項公益性事業,其經費主要來源於國家及地方財政。在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農村經濟還相對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垃圾處理經費的投入嚴重不足,環衛設施建設也隨之滯後,這已成爲制約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頸。

三是垃圾呈批量化、毒害化趨勢,增加了整治垃圾污染的難度。隨 着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村垃圾在數量上呈現了批量化、在構成上呈現了毒害化的趨勢,越來越接近城市生活垃圾的形態。過去,農村垃圾主要 是一些容易腐爛的菜葉瓜皮,現在的農村垃圾卻成了塑料袋、廢電池、農膜、農藥瓶、工業廢品、腐敗植物的混合體,特別是由於大量使用塑料,導致垃圾中不可降 解物所佔比例迅速增加。據專業人士介紹,其中塑料製品就佔1/3。隨着無法降解的垃圾越積越多,農村垃圾正呈現出毒害化發展的趨勢,大大地增加了農村整治垃圾污染的難度。同時,由於農村養殖業的發展,批量產生的禽畜糞便以及宰殺後的廢棄物無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對農村環境造成極大危害,更加增添了鄉村治理垃圾污染的難度。

四是管理機制建設滯後,農村整治垃圾缺乏剛性。對於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我國已有多部法律法規提出了具體要求,但對農村垃圾的處理幾乎沒有一部法律法規硬性規定,農村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防治缺乏管理辦法和機制。

三、幾點建議

社 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有機統一體。農村垃圾處理作爲村容整潔的一個方面,關係到整個新農村建設的和諧程度,解 決好農村垃圾處理問題已成爲改善農村環境面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當務之急。因此,應以搞好農村垃圾處理和清潔衛生爲突破口和切入點,以加強農村基礎設 施建設爲重點,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爲目的,加快推進新農村清潔工程,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諧美好家園。

1、要廣泛宣傳,提高思想認識。羣衆是農村垃圾等環境污染的製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他們對環境衛生的認識程度,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強對農村垃圾處理 問題等農村環境情況的宣傳教育,利用農村人口學校及廣播、宣傳欄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活動,不斷提高廣大羣衆的環保意識。要進一步廣泛宣傳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緊迫性,倡導移風易俗,樹立講衛生光榮,不講衛生可恥的新風尚,保證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對農村環保工作, 要實行村民門前三包、村幹部分片包乾制度,由村委會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好的表揚獎勵,對違反環保規定有損村容村貌的行爲,要進行批評教育,並限期糾正和改 進。

2、要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制度。小垃圾、大文章。處理農村垃圾決不是一件小事情,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制度,這是治理農村髒亂問題最簡單易行又立竿見影的 方法。要儘快形成戶集、村收、鄉運和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和以縣爲主、鄉村爲輔的污水處理機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運網絡體系,按照村收集、鄉鎮運輸和 處理的要求,在各村設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點(中轉站),配備清潔工,各鄉鎮建設垃圾焚燒爐或垃圾填埋場,負責收集垃圾到焚燒爐進行無害化處理或填埋。

3、要加大投入,落實農村環保和村容村貌建設資金。農 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要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不斷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環境基礎設施的投入。雖然近年來,隨着舊村改造、村莊綠 化、戶戶通等的不斷深入,縣委縣政府在環境衛生整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由於資金項目比較分散,效果不明顯。爲此,建議政府將各項資金捆綁使用,把用 於新農村建設的各類資金統籌列出一部分,建立農村環境治理專項資金,劃撥到鄉鎮,專門用於農村垃圾、污水治理、戶戶通、改水改廁等工程,加強環衛基礎設施 建設,切實做到每村有專(兼)職的環衛人員、有固定的垃圾收集點、有垃圾清運工具、有處理垃圾專用場地,以確保整治生活垃圾污染的工作長期、有序進 行。

4、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着力整治好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建 議採取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全民參與、就地消化的措施,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在垃圾分揀後,對金屬、紙、塑料等進行回收;對廚餘垃圾、落葉雜草、瓜果等有機物垃圾,通過打熱水凼進行生物降解形成肥效;對渣土、磚瓦、沙石等建築垃圾,由村或鄉(鎮)就地集中填埋;對廢舊電池、農藥瓶等有害垃圾及不可 回收、分解的垃圾,由鄉鎮運送到縣環衛部門統一處理。各村與農戶要將柴草、雜物統一、有序地堆放,努力做到村容整潔;同時,不要隨意焚燒秸杆,以免造成空 氣污染;另外,各養豬大戶與各農戶要圈養好畜禽,並及時對畜禽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污染當地的水源與土壤。鄉(鎮)村要建立和完善指導、監督、獎懲的 長效機制,引導和督促農戶整治好房前屋後及責任區範圍內的生活垃圾,確保鄉(鎮)村整潔、衛生。

5、要注重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要 加快農村環保地方立法進程,制定完善畜禽水產養殖污染控制、農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技術規範和管理規章。各級黨委、政府應把農村環境污染 防治納入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總體安排,加緊制定農村環境整治規劃和農村清潔工程實施方案,將環境整治納入市縣政府目標責任考覈體系。加強鄉村環衛隊伍 建設,制定和完善環境衛生管理村規民約,加大對環境整治的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羣衆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逐步建立適應農村環保工作需要的監管體系和環 境衛生保潔運行管理的長效機制。

【第10篇】農業農村工作的調研報告2022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當前,我鎮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也正處在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xx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我們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引領,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穩步推進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轉型跨越,推動我鎮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一、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現狀

我鎮現有涉農辦事處x個,共x個行政村,農戶數xxxx戶,農業人口xxxx人,耕地面積xxxx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xx個。近年來,我鎮上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上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爲主線,以項目建設爲支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種植,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深入實施移民扶貧開發,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農業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1、特色產業穩步發展。以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爲主題,引導羣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農家樂爲主的特色產業。

2、農業產業標準化體系日漸完善。以基地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着力培育和發展大場大戶,推動區域內主導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爲代表,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生產,帶動了周邊xx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直接解決了xxx多人的就業問題。xx年引進茶葉新品種黃金芽等優良品種在xx分場建立高產示範基地,目前基地面積xxx畝。

3、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堅持高起點定位,以建設佈局合理、設施配套、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爲目標,以項目爲抓手,農戶參與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以整組推進爲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場試點村爲突破,全面創新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道路鋪築,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鎮發展戰略,紮實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狠抓措施落實,組織實施了林業特色產業、重點生態公益林、新農村綠化美化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全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5、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凸顯。搶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的機遇,動員組織廣大移民羣衆全力開展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呈現出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40%,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十分匱乏,儘管近幾年全鎮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農業本身還存在一些障礙性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結構因素。農業內部,種植業比重相對偏大;蔬菜、畜牧產業鏈條仍不夠完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較弱,而有的加工企業與基地聯繫不夠緊密,尤其是畜牧業生產還缺乏能夠帶動產業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

2、市場因素。現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還不暢,農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沒有完全走出去,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仍然滯後,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較爲明顯。

3、機制因素。在當前的雙層經營體制上,土地過於分散,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短期內還難以破題;農村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係較爲鬆散,與農戶、與基地銜接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仍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農民對資金、技術、信息、銷售等服務的需求。

4、資金因素。信貸政策不寬鬆,擔保條件比較苛刻,貸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額還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同時,能夠爭取上級扶持的農業項目較少,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也比較少。

5、客觀因素。近兩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繼出臺,在給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表現在部分幹部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沿襲着傳統的抓法,缺乏研究產品流通、研究市場、研究技術服務的本領;鄉村組織原有職能在逐漸弱化,對農民的約束力較差,組織難度較大。

三、建議和對策

1、突出產業規模效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按照集中連片、節水示範、特色高效的要求,圍繞農家樂特色產業,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引領、利益驅動、政府扶持、項目支撐、部門服務、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廣以農家樂、農家客棧爲主導產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2、強化科技示範引領,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從人、財、物方面逐步加大對茶葉基地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充分發揮高效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信息流通渠道,逐步開展專家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質量監控、資源共享、產品交易等工作,推動農業萌生新的亮點、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強勢品牌。

3、持續推進扶貧開發,着力改善發展環境。按照項目做支撐、政策做保障、產業做龍頭、基礎做鋪墊的要求,採取適當集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模式,集中財力物力扶貧攻堅,把覆蓋移民鄉村、增加移民收入的產業開發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帶動,推進移民鄉村土地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着力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4、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創新建立以政府爲引導、農民爲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統籌投入、集中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加大農業和農村資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連線成片的居民點改造精品亮點。實現農村人口向集鎮、城鎮的逐步轉移。

5、加快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作爲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田間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二是依託土地流轉政策,健全土地流轉程序,規範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轉作價評估、流轉補償、合同簽證等管理制度,積極動員農民採取轉讓、轉包、租賃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引進經營能力強、資金實力厚的種養大戶根據當地發展要求進行產業開發,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由大場大戶、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速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三是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就近吸納部分富餘勞動力,變農民爲工人,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

【第11篇】農村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基層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來,西秀區通過實施'固本強基、提標升級、先鋒引領、五心聯建、精準聯駐、立標踐行'六項行動計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爲帶領廣大羣衆脫貧致富奔小康探索出了一條扶貧新路子。2022年西秀區農村貧困人口從20xx年的7.64萬人減少到1.38萬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xx年的5530元,增加到10000餘元,8個貧困鄉鎮全部實現減貧摘帽。

(一)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夯實農村基層基礎。

一是狠抓村級黨組織研判,掌握全區村情。從區直部門、鄉(鎮、辦事處)抽調熟悉基層工作的同志組建研判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對全區193個村級黨組織全面研判,重點圍繞支部班子執行上級決策指示怎麼樣,支部書記'領頭雁'作用發揮怎麼樣,支部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發揮怎麼樣等'九個怎麼樣'來研判,合理制定村級發展規劃、配套建立村級黨組織工作臺賬,實行一村一案、一案一冊。二是選好'火車頭',配強'領頭雁'.將能力強、辦事公道、羣衆公認的優秀黨員選拔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讓村黨支部書記成爲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火車頭';把優秀大學生引進到村任職,利用大學生思路清、眼界寬、善創新、肯幹事的人才優勢,着力幫助基層解決了人才匱乏問題。三是狠抓黨內政治生活。建立鄉(鎮、辦事處)和村級黨組織定期研判機制,將作風測評工作覆蓋到村(居)一級,測評對象延伸到鄉鎮幹部和村(居)幹部,實現監管常態化。建立黨支部、黨委(黨組)、區委三級聯動機制,要求各基層黨組織每年年初要制定本年度黨內政治生活計劃,內容包括'三會一課'、黨員思想彙報、情況分析、黨員活動日、組織生活會等具體內容報上一級基層黨組織審查備案。四是實施動態管理。上一級黨組織採取定期跟蹤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根據下一級黨組織制定的黨內政治生活計劃,開展黨內政治生活情況督查指導,實施動態管理,切實提高了基層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的質量2022年最新農村基層工作調研報告範文2022年最新農村基層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二)優化基層工作模式,提升農村基層水平。

一是從夯實全面從嚴治黨之基入手,築牢基層大文化陣地。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區委黨校講師、安順職院教師、各單位一把手、業務骨幹、行業精英組成巡迴宣講團到各鄉鎮對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規黨紀、黨的方針政策、國情區情教育等內容進行巡迴宣講。依託道德講堂、社區黨校等陣地,整合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的力量,採取巡迴宣講、示範宣傳、選樹典型等方式,廣泛宣揚黨的政策、傳播黨的聲音、樹立黨員形象,傳遞正能量,營造農村基層文化氛圍。二是建立區級黨員領導幹部聯繫指導鄉鎮工作機制。按照'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區級黨員領導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將全區16個鄉(鎮、辦事處)劃分爲4個區域,派出4個區級工作聯繫指導組,由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任組長,聯繫指導鄉鎮工作。三是強化督查指導。每一名區級黨員領導幹部都要分別聯繫至少1個'樣板村',整合'第一書記'等資源,在第一線落實工作指導責任,確保了基層工作有人抓有人督。

(三)實施'分類制'培訓,提高農村黨員幹部隊伍素質。

一是多渠道培訓,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隊伍素質。通過舉辦主體班、外培班、專題班,開設'西秀幹部大講堂'、組建巡迴培訓講師團,建立現場教學基地,採取體驗式、案例式、研討式、兩地一校、校地合作等培訓方式實施大、大扶貧、大數據、大產業、大聯動'五大培訓工程',有效促進大規模培訓黨員幹部需求,着力打造'四個鐵一般'黨員幹部隊伍。二是分類別培訓,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頭雁'的基本功。採取集中培訓和外出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鄉鎮黨委書記開展專題培訓;通過巡迴培訓、專題培訓等方式,將全區1800餘名村(居)兩委幹部進行輪訓;充分發揮區委黨校黨員創業帶富syb培訓資源優勢,對村(居)黨員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農民工黨員進行培訓,並從黨內激勵關懷資金中撥付一定比例資金作爲黨員致富帶頭人創辦企業的貸款貼息,大力實施黨員創業帶富工程,分類別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頭雁'的基本功,調查報告。三是按需求培訓,打造一支高素質農村基層黨員骨幹隊伍。針對村幹部普遍學歷較低的情況,實施村幹部學歷提升工程,由區級財政預算經費,與安順職院合作,每年開辦一期村幹部大專學歷提升班。針對常規培訓實效性不強的情況,組織村幹部定期外出培訓,拓寬視野,同時藉助和發揮雙堡鎮大壩村、舊州鎮浪塘村、劉官鄉大黑村等村級黨員實踐培訓基地作用,通過現場參觀、實地瞭解,更加突出培訓的實效性,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骨幹隊伍。

(四)瞄準幹部駐村幫扶'靶心',強化農村基層戰鬥堡壘功能。

在安順市委'上有紅雲,下有土地,中間走進雙書記'的農村基層扶貧模式引領下,在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選派工作上實施精準選派、精準發力、精準管理、精準定位2022年最新農村基層工作調研報告範文工作報告

一是以幹部任用導向爲契機,通過幹部提拔任用優先考慮有農村工作經歷者這一用人導向,形成主動駐村工作局面,結合村情發展需要,以'缺什麼補什麼'爲原則,精準選派想幹事、能幹成事的年輕優秀幹部下沉到農村任'第一書記'.二是以'雙書記'爲切入點,把區四大辦、區直部門和第一書記擰成一股繩,在精準選派'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從'第一書記'派出部門(單位)再派出49名縣級領導、144名科級領導擔任幫村書記,形成了'第一書記'主導、'幫村書記'後援的強大幫促力量,爲全區的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安上了'雙保險',裝上了'加速器'.三是從區四大辦派出16名副縣級領導幹部擔任16個鄉(鎮、兩郊辦)聯鄉幹部,作爲各工作分隊的分隊長和臨時黨支部書記,統籌協調全區資源,爲'雙書記'開展幫促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五)開展定期排查督查,實施從嚴管黨治黨。

一是在全區開展黨員違法違紀清查、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排查等工作,純潔了組織,強化了瞭解,促進了交流與溝通,爲推動全區農村基層規範化管理夯實了基礎。二是組建了'區同步小康駐村辦公室'負責全區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督查,並通過'外勤通'平臺和快查快巡工作組對全區'第一書記'實行定位跟蹤、移動考勤、隨機抽查,定期或不定期對駐村工作質量開展督查,對幫村書記和村級黨組織進行定期考覈,及時通報考勤、考覈和督查情況,對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管理、強化從嚴管黨治黨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三是從區四大辦派出16名副縣級領導幹部擔任16個鄉(鎮、兩郊辦)聯鄉幹部,作爲各工作分隊的分隊長和臨時黨支部書記,統籌協調全區資源,爲'雙書記'開展幫促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第12篇】農業農村工作的調研報告(經典)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當前,我鎮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也正處在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xx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我們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爲引領,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穩步推進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轉型跨越,推動我鎮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一、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現狀

我鎮現有涉農辦事處x個,共x個行政村,農戶數xxxx戶,農業人口xxxx人,耕地面積xxxx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xx個。近年來,我鎮上下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農村工作始終堅持上級黨委、政府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爲主線,以項目建設爲支撐,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種植,努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深入實施移民扶貧開發,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機制,促進農民創業增收,農業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較好增長勢頭,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1、特色產業穩步發展。以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爲主題,引導羣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形成了以農家樂爲主的特色產業。

2、農業產業標準化體系日漸完善。以基地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着力培育和發展大場大戶,推動區域內主導產業的優化升級,以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爲代表,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生產,帶動了周邊xx多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直接解決了xxx多人的就業問題。xx年引進茶葉新品種黃金芽等優良品種在xx分場建立高產示範基地,目前基地面積xxx畝。

3、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堅持高起點定位,以建設佈局合理、設施配套、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爲目標,以項目爲抓手,農戶參與爲主體,社會幫扶爲補充,以整組推進爲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場試點村爲突破,全面創新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村道路鋪築,農村危舊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4、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緊緊圍繞實施生態立鎮發展戰略,紮實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狠抓措施落實,組織實施了林業特色產業、重點生態公益林、新農村綠化美化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全鎮林業生態建設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5、扶貧開發工作成效凸顯。搶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貧開發項目實施的機遇,動員組織廣大移民羣衆全力開展農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呈現出統籌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

二、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40%,農業資源特別是耕地資源十分匱乏,儘管近幾年全鎮的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農業本身還存在一些障礙性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結構因素。農業內部,種植業比重相對偏大;蔬菜、畜牧產業鏈條仍不夠完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輻射帶動能力較弱,而有的加工企業與基地聯繫不夠緊密,尤其是畜牧業生產還缺乏能夠帶動產業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

2、市場因素。現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還不暢,農產品在市場開發上還沒有完全走出去,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仍然滯後,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較爲明顯。

3、機制因素。在當前的雙層經營體制上,土地過於分散,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短期內還難以破題;農村合作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係較爲鬆散,與農戶、與基地銜接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仍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農民對資金、技術、信息、銷售等服務的需求。

4、資金因素。信貸政策不寬鬆,擔保條件比較苛刻,貸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額還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要。同時,能夠爭取上級扶持的農業項目較少,進入農業領域的社會資金和工商資本也比較少。

5、客觀因素。近兩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繼出臺,在給農業和農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一些現實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表現在部分幹部的方法和思維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沿襲着傳統的抓法,缺乏研究產品流通、研究市場、研究技術服務的本領;鄉村組織原有職能在逐漸弱化,對農民的約束力較差,組織難度較大。

三、建議和對策

1、突出產業規模效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按照集中連片、節水示範、特色高效的要求,圍繞農家樂特色產業,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引領、利益驅動、政府扶持、項目支撐、部門服務、龍頭帶動等措施,大力扶持推廣以農家樂、農家客棧爲主導產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

2、強化科技示範引領,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從人、財、物方面逐步加大對茶葉基地的支持力度,重點推廣農業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充分發揮高效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信息流通渠道,逐步開展專家諮詢、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質量監控、資源共享、產品交易等工作,推動農業萌生新的亮點、新的發展空間,逐步形成強勢品牌。

3、持續推進扶貧開發,着力改善發展環境。按照項目做支撐、政策做保障、產業做龍頭、基礎做鋪墊的要求,採取適當集中、連片開發、整村推進的模式,集中財力物力扶貧攻堅,把覆蓋移民鄉村、增加移民收入的產業開發和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項目帶動,推進移民鄉村土地改良、基礎設施建設、移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着力提高扶貧開發效益。

4、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資源稟賦和區域比較優勢,創新建立以政府爲引導、農民爲主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統籌投入、集中建設的新農村模式,加大農業和農村資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連線成片的居民點改造精品亮點。實現農村人口向集鎮、城鎮的逐步轉移。

5、加快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業經濟轉型。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改革作爲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有效手段,不斷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步伐,努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轉型跨越。

一是進一步完善配套田間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

二是依託土地流轉政策,健全土地流轉程序,規範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轉作價評估、流轉補償、合同簽證等管理制度,積極動員農民採取轉讓、轉包、租賃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引進經營能力強、資金實力厚的種養大戶根據當地發展要求進行產業開發,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經營,通過土地流轉,由大場大戶、龍頭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速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

三是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就近吸納部分富餘勞動力,變農民爲工人,實現農民的就地轉移。

【第13篇】農村工作調研報告

按照縣第十期青幹班的計劃安排,xx鎮調研組一行五人通過走訪和座談等形式對xx鎮的農村工作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xx鎮農村工作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2003年xx鎮與b鄉、a鄉合併後,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396.44平方公里,全鎮總戶數9482戶,共有人口34600人,其中農業戶數6104戶,23880人。全鎮轄47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18個鎮直單位,22個州縣直單位。全鎮有耕地面積6397公頃,鎮黨委轄65個黨支部,968名黨員(農村黨員731名)。全鎮共有致富能手和大戶339個。2003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16500萬元,其中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16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900元,財政收入達到370萬元。

xx鎮在合併後,區域面積的增多,人口數量的增大,使整個農村工作呈現出一些新的態勢,經調查表現在:

1、機構龐大,人員衆多,對村屯的指導力度加大,但也相應存在人浮於事的不足。新組建的xx鎮政府共執行行政編制58名,現有在職人員55人,其中副鄉(局)級領導共有 人,事業單位各站所共有人員107人。這些人員中行政編制工作人員是按照原鄉鎮合併的三定方案進行安排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是將原先的各部門按照行業隸屬進行了合併,沒有進行機構改革。由於合併後,原本相同的工作由三套人馬來運作,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力量,雖然所轄面積增加人口增加了,但是一些基礎工作由於已經完成,雖然對村屯、基層的指導上力量得到了增強,但是由於工作量有限造成了人浮於事的現象的存在,忙的人總是在忙,清閒的人總是清閒,有些人甚至無所事事。

2、經濟發展和村屯建設的互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鄉鎮合併前,b鄉和a鄉在整體經濟上與xx鎮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局部上卻各有長處,如:b鄉的養殖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農民對養殖的認可程度遠遠超過其它兩個地區。a鄉的人蔘市場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對小沙河以至周圍地區的幅射效用已形成。xx鎮的小城鎮建設以及它獨特地理優勢,長期以來已形成了這個三角地區的經濟中心和物產品的集散地。這些在合併前都是較爲突出的特色。合併後,由於新一屆xx鎮黨委、政府及時調整視角,樹立全局觀念,通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使三個地區的資源進行整合,既發揮各自的條處,調動其積極性,又注意從全局出發,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使資源和優勢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好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3、三大主導產業的定位,使整個xx穩步向農業大鎮的方向邁進。xx鎮黨委、政府通過對全鎮整體形勢的分析,將xx鎮總體發展定位爲:以藥材、畜牧、特色經濟三大產業爲主,以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旅遊、商貿、土特產品加工爲輔的生態經濟強鎮。號召全鎮人員圍繞一個目標、突出一條主線,促進兩個轉變,實現六個突破,加快一個進程。這樣的定位及發展思路,我們認爲是完全符合xx實際情況的。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xx雖然具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興鎮的氛圍,但由於xx造紙廠及一些企業的陸續下馬和破產,導致xx鎮的財政稅收完全依靠於農業。如何在農業上大做文章,通過農業增效來實現農民增收,經濟發展,這應該是作爲鄉鎮當家人考慮的事情,雖然我們現在是需要跨越式發展,但是這種發展並不是要我們本末倒置,完全拋開農業的基礎地位,一味地去空喊口號,空談跨越,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xx鎮把自己定位於一個生態經濟強鎮,是符合農業鄉鎮的情況的,作爲一個糧食的主產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地質量高,農民對於在土地上耕作有着無比的親切感,對於他們來說與其去颳風式的種這種那,不如踏踏實實的種糧食這樣安全放心。

4、實現六個突破爲鎮域經濟的增長找準了切入點。

藥材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落腳點之一。xx鎮在藥材業的突破上用建設藥材大縣的理念來謀劃全鎮的中藥材發展,通過依靠科技提高產品的質量,依靠大戶拉動形成羣體規模。他們注意到大戶的典型帶頭作用是發展整個藥材業的關鍵,今年上半年共爲大戶協商資金達430餘萬元。這方面xx鎮從技術革新着手,發揮科技能人李洪洲的力量在全鎮推廣人蔘重茬技術,解決人蔘種植業發展資源不足的問題。另外,由於xx鎮附近沒有工業污染源,土壤質量高,生態環境優良,適於種植道地藥材,因此把發展藥材業作爲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方面,在穩步發展糧食作物生產的同時,通過附加值高的藥材業的突破可以爲經濟增長奠定基礎。

畜牧業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落腳點之二。xx鎮現有牛24645頭,50頭以上的大戶有8個;豬16942頭,50頭以上的大戶有34戶;鹿969頭,大戶發展5個;蜂5285箱,大戶有22戶。由此可見,xx鎮畜牧業的基礎有一定的基礎。今年以來,xx鎮黨委政府把畜牧業作爲支柱產業來發展,一是加快牧業小區建設步伐,計劃興建一個投資100萬元,養牛300頭的規範化、科學化的牧業小區。培育三道村的暖棚養豬產業,引導他們建立養豬協會,實行科學養豬,規模養豬,變一家一戶的單獨養殖爲全村一個品種,不同梯次出欄的整村化養殖,盡最大努力提高農民養豬的效益。二是抓好模式戶、標準戶和專業戶的培育工作。通過各方面的扶持,一些大戶的示範標準得到了提高,鄰里效應開始產生。如:王連紅有養牛已達到300多頭,出欄270頭;鄭兆梅養豬達到300多頭,出欄240頭,帶動周圍9戶人家進行生豬養殖。王德清的養鹿已發展到110多頭,今年共接待參觀達600多人次。正是由於這些標準戶和模式戶的帶動和影響下,xx鎮的畜牧業才爲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爲今後的突破提供的保障。

“一村一品”建設的突破是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切入點。在xx鎮的調查中,我們對“一村一品”的建設頗爲讚賞。在現代農業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是站穩腳跟,就得在規模上、科技含量上達到一定的層次,這既利於政府的管理和服務,也利於對其進行科學的跟蹤指導,一家一戶的單兵作戰在現代農業中是形成不了氣候的。另一方面,由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和人們的認可程度不同,搞全面的統一也是不可行的。如何處理這二者的對立統一關係,xx鎮黨委政府在這方面就堅持了一個宜農則農、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有針對性的發展特色農業,一個村屯或幾個條件相似的村屯發展一個適合本村(本地區)的品種,即“一村一品”。這個作法非常符合當前我縣農村的形勢,更符合“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即不搞“大一統”,又避免單而薄的處境,提高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現在“一村一品”的建設已初見成效,其中:“土豆村”有三道白河村和木條村,面積達到300公頃;“瓜果村”有勝利、楊木和德化村三個,種植面積達到120 公頃;“蔬菜村”有四合、xx屯、東風村等三個,種植達到80公頃;“葵花村”有山後和東南村二個,種植面積達到200公頃。“養豬村”有三道村,養殖生豬達到3000頭;另外,如“蘇子村”、“白瓜籽村”、“細辛村”等也都相應地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這些“一村一品”的建設,經過預測計劃收入4950萬元,人均收入900元,同比增長9.8%,可見只有農業形成一定的規模,農業的增效纔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農民纔有抵禦自然災害,抗擊疾病的能力,否則只依靠一個單一的糧食作物,一旦遇上災年,攤上疾病就會很容易返貧,給自己和親人以及社會帶來負擔。

股份制農業和勞務輸出工作的突破是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結合點。xx鎮黨委、政府通過搞活經營機制,放開經營主體,鎮機關幹部直接與農戶聯繫,發展股份制農業,機關幹部共出資354萬元,投入到藥材業、畜牧業、林業和第三產業上來,爲這些產業的發展注入的資金,使農民一些想幹沒錢的事業得以實現,而且由於機關幹部的出資,也相應地增加了機關幹部對農業關注程度,對產業發展的前景預測和中期監控以及後期的銷售和管理都有很大的好處,形成了幹部與農民經濟利益一體化的格局,提高了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勞務輸出工作方面,如何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xx鎮黨委政府也有了很好的嘗試。針對鎮裏土地相對集中,一些種、養、加工業的大戶需要一些季節性用戶的現狀,引導農民成立勞務市場,鼓勵一些土地不多的農戶靠爲大戶打工的形式來增加收入,這樣既促進了一些大戶的發展,又相應地爲小戶、散戶創造了收入,使鎮內資金的流轉合理化。

培育市場功能,增強經濟調節能力是發展經濟的一個着力點。xx鎮原爲老縣城,是這一帶經濟中心,對平衡三地之間的經濟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xx鎮黨委政府從興辦xx“萬人大集”着手,打造xx在整個鄉鎮經濟中心的地位。引建和擴大建xx中心市場,整治市場流通環境,使其成爲了區域性的農副土特產品集散地,使xx地區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得到了良性循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感到xx鎮在發展農業大鎮上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農業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些方面還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有:

1、產品不優,沒有品牌。在“一村一品”建設中,許多項目還只是追求面積的數量,而沒有注重質量的提高,也忽視了品牌效應,有時還存在效仿和低水平的重複等現象。

2、科技含量不夠,產品的附加值不高。農作物、產品及其它輕工產品多是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與原材料生產水平上,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不高。

3、沒有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xx鎮在實行“三大主導產業”,定位於農業大鎮,但是農業產品本身就是初級產品,產品加工性強,xx鎮到現在爲止還沒有一個能帶農業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各產業之間的有機結合還沒有形成。如糧食的流通還僅僅停留在農村經紀人的自發性的流通環節,沒有在鎮辦形成高附加值的產品,農業所獲的效益不大。

4、缺少高稅收的工商企業。今年以來,由於農業稅和特產稅(除菸葉外)的全面免徵,使xx鎮的財政收入銳減,這使xx這個靠農業吃飯的鄉鎮,現在吃飯成了問題,如果能充分挖掘資源,引進一兩個高利稅的企業,一方面鎮財政收入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對於勞動力的轉移也有了途徑。

三、幾點建議

通過幾天來在xx鎮的調查,我們發現xx鎮在做大作強農業大鎮的工作上還在很大的潛力可挖,如果一如既往地貫徹好現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農業大鎮的前景一定會實現的。這裏根據我們的調查提幾點建議:

1、發揮產糧大鎮的優勢,嚴格落實農村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xx鎮地大物豐,糧食產量在全縣位居前列,如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關鍵是在落實黨的農村政策上來。一是狠抓政策宣傳。要進一步組織人員進村入戶,宣傳兩個“一號文件”,通過大張旗鼓宣傳政策。使黨的惠農政策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二是狠抓政策落實。做農業稅的免徵和糧食直補款的發放工作,嚴格兌現程序,嚴格陽光操作。三是規範涉農收費,防止負擔反彈。堅持把規範涉農收費鞏固稅改成果、推進配套改革的重大舉措來抓,從源頭上控制涉農收費反彈。

由於糧食價格的上調,及中央優惠的糧食政策,成爲一個糧食大鎮也是xx的發展出路,在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把土地向大戶集中,探索新的農村全作方式,把一部分農民變成勞務型農民,使掌握新型農業技術和頭腦靈活的農民作爲糧食種植業的領頭人。在相同的土地是創造最大的效益。

2、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板塊經濟。

據調查現在xx鎮農村經濟的現狀是大而全,品種多,規模相對來講還是小。許多“一村一品”的項目的建立還是靠村屯支部或一兩個帶頭的影響下形成的,有的也許一兩年內取得了短期效益,但是不能作爲一個產業來發展,這當中政府應發揮管理的職能,組織專家對整個鄉鎮的土壤、氣候、礦產等資源進行規範,必要性打破村屯的界限,因地制宜,因時而宜,發現板塊經濟,既要注重糧經結構比例,又要注重當地實際情況,既要注重穩產高產,又要注重經濟效益的平衡。

市場調研報告 ·安全生產調研報告 ·社會調研報告 ·會計調研報告 ·產品調研報告

3、充分挖掘鎮內資源,盤活鎮內資金,培育新的投資主體。

當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來後,他們的眼光不是放在效益農業上,而是大部分錢投在房地產、餐飲、零售和娛樂業上,直接在農業的投資規模小,而且投資的人羣相對較少,這一方面是由於這部分人在剛脫離土地時,對土地的一種解脫感和認爲自己以前吃苦太多,現在應該享受的滿足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當前農村投資主體的單一,許多有錢農戶不知道該把錢投向何處,由於意識和眼光的侷限性,他們只能在別人已有的例子上尋求答案,這就造成了商店建了一家又一家,批發的零售的;住宅樓蓋了一幢又一幢,地暖的樓中樓的;網吧開了一個又一個,純平的液晶的;人們只是在別人的成功中去尋求思路,而沒有去創新,去創造一個獨有的市場競爭力強的產業來發展。因此,作爲黨委、政府應當去培育新的投資主體,把老百姓手中的錢流通起來,引導農民向小型企業(如加工業)進行投資,多建設一些前店後廠式的中小型企業。加工業的建設上不妨在打造xx品牌上下功夫,如xx鎮的“幹豆腐”口感好,質量優,被許多老安圖人所認可,應該把這個品牌打出去,要把質量再提高一個層次使其綠色化,無公害化,用公司+農戶的方式,與農民簽訂大豆的訂單,與企業簽訂銷售的訂單,用市場化的方式來運作這個品牌的發展。多開發一些新的品種,把幹豆腐的形式多樣化,包裝藝術化,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相信這也是一個陽光產業。

4、抓住“東邊道”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建設利稅大戶,爲財政收入的增長注入活力。

xx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資源豐富,加之“東邊道”鐵路的修建更是給xx帶來了無比的發展機遇,應當審時度勢,應當借這個機會把xx的優勢展現出來,儘可能地引進一些大公司到xx來安家落戶。政府多營造企業發展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政務公開,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手續。加強信用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既要注重招商,又要注重留商、親商,這樣才能爲稅改後的政府財政收入的保障上開闢財源。

5、增強憂患意識,加快農業行業協會建設。

行業協會建設可以說我們現在還沒有一個成型的行業協會,有的雖然制度健全了,但是執行起來的隨意性,參加人員的無組織性,使行業協會在農村發展中的作用不大。因此政府要引導農民建立規範的行業協會,並且依靠這些組織爲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產銷信息服務,避免企業無序競爭,互相壓價,互相內耗。以往的農民產業化過程中,加工業或營銷業沒有與農戶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一部分加工企業儘管與農戶簽訂了合同,下了訂單,但也很不規範,受經濟利益驅動,市場價格高時,農戶就把空氣農產品賣到市場;市場價格低時,下單企業壓價收購或廢棄合同。企業與農戶之間缺乏一種緊密、相互制約的合作關係,現在應當先由政府工作人員擔任行業協會主要領導職務,逐步由行業業內人士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兩到三年內政府工作人員逐步退出各類行業協會,由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另外,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加、銷一體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龍頭企業的溶化加工、開拓市場的作用。通過以上辦法逐步在xx鎮形成一個行業協會發展促進農村發展的優良機制。

【第14篇】村官農村工作調研報告怎麼寫

爲進一步瞭解村情民情,傾聽農民的心聲,摸清農民的需要,按照鄉黨委的要求,我於3月下旬開始,歷時3個月對xxxx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xx村位於xxxx鄉西北部,由xxxx、北腦、張家、原家、紅嶺5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共有271戶,932口人,現有黨員28名,其中女黨員3名。總耕地面積約1685畝,農作物以馬鈴薯爲主,有少量的玉米、蔬菜,中藥材(黃芩)種植面積達200畝左右。xxxx村人均收入3400元左右,村內無企業,主要經濟來源是農作物的種植,經濟收入單一、偏低。去年xxxx參與了街巷道硬化工程,完成了主村的巷道硬化,自然村的街道鋪設,改善了村民出行困難的問題。

二、村民的困難和問題

(一)致富路途難。目前,xxxx村的絕大部分村民仍以種地爲主要收入來源,只有一小部分外出務工或者經營其他副業。

1、種地收入僅僅解決吃飯問題。民以食爲天,民以土爲本。村民主要是靠那一畝三分地維持基本生活,由於xxxx村大都是山地,土地比較貧瘠,向土地要收入太難。其次耕種成本過高,村民王喜龍曾算過這樣一筆賬:拿馬鈴薯來說,種一畝,需化肥約150元,農藥70元,還有農膜、種子等雜費,保守估算需付出成本300元。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土豆畝產平均爲1600斤,收入爲1100元,減去成本,純收益爲800元。如果遇到天災,必然引起減產減收,村民們辛辛苦苦忙一年,只能落個油鹽錢。農民之所以種地,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爲了混點口糧”。三是生產手段落後,科技含量低。村民種地仍然是以人畜力爲主,機械化水平不高,對農作物新品種的應用、種植、病蟲害有效防治等技術的掌握仍然很欠缺。

2、外出打工受到限制。外出打工的農民首先要有一技之長,而對於大多數村民來說,缺乏技術,素質比較低,向外轉移很困難,尤其近兩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業機會更是大幅萎縮。其次,是農民的觀念問題,有些農民寧願守在土地上,坐吃山空,也不願另謀出路。對於村上45歲—60歲的村民,他們沒有一技之長,技術活幹不來,重體力活又做不了,不好找工作。

3、信息閉塞,農民創富無門。受到條件所限,農民所得到的市場信息、技術信息等致富信息短缺、滯後,有時甚至失真,使得農民在創富時難以找到合適門路。資金也是困擾村民的一個重要問題。走訪過程中許多村民反映搞種植業、養殖業缺乏資金,而很多人又受中國傳統思想束縛,不敢貸款,因缺乏資金而擱置。

(二)子女上學難。走訪調查中得知,有40%的家庭表示教育消費佔到了家庭收入的50%,有30%的表示佔到了家庭收入的51%以上,也就是說,教育消費是一些家庭的負擔。

1、上學遠。在xxxx村有一所國小,但隨着近年陵川教育改革,生源逐年減少,目前全校只有3名學生,1名老師。村裏的孩子一旦升入四年級就必須到離家二三十里的冶頭寄小或縣城上學,爲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好的教育,大多數村民從一年級就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縣城上學。雖然國家有“兩免一補”政策,但一年的房租、生活費、車費仍然需要1000到2000元,對於人均收入只有千元的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2、上學貴。高中教育的花銷對於農民家庭來說,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更不必說大學教育。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農家子弟望而卻步,使大部分農家不堪重負。在xxxx村國中畢業後就放棄學業的孩子佔到了同齡人的65%。

(三)就醫養老難。由於環境衛生狀況差,xxxx村不少村民,特別是5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風溼關節炎、胃病等常見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小病熬着、大病扛着。農民收入特別是現金收入增長緩慢,醫療費用特別是住院費用大多超過了農民的承受能力。村民無錢出去醫治,就隨便買些止痛片、消炎藥來吃,小病拖成大病,纔去縣城醫院診治。家裏有病人,除了有醫藥費支出外,還損失了一個勞動力,這樣的家庭將滑向更爲貧困的深淵。

2、什麼時候倒下,什麼時候退休。xxxx村有將近17名孤寡老人,30餘戶夫妻倆獨自居住的老人。這些老人中,的84歲,最小的53歲,幾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只要還能動,老人們都會不同程度地下田勞作。村民王小丑,今年65歲,患有高血壓、關節炎,妻子王滿英今年56歲,患有腦梗塞、高血壓,去年秋天左半身癱瘓,兒子一家在高平打工,很少寄錢回來,老人捨不得也沒錢買菜吃,日常吃的都是自己解決的,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四)男青年結婚難。在走訪過程中我注意到,該村的未婚大齡男子比較多,xxxx村的王秦龍,40歲左右,兄弟4人全是單身。初步統計,目前該村30歲以上的男性,未婚的達16人,其中30-40歲未婚的達9人。

1、貧困是造成結婚難問題的首要原因。xxxx村居住環境與生存條件落後,經濟發展薄弱,羣衆生活並不富裕,無論羣衆的生活環境還是生活質量都處於偏低狀態。

2、地理環境差。據村民們講自從學校撤併後,爲了讓孩子上學,好多村民特別是中青年人都到村以外的其他地方定居,不分男女都不願意再回本村居住,沒有本事外遷的,在本村結婚也很難。照這樣的發展形勢,xxxx村的將來誰也不敢想象,惡性循環,貧窮將是這裏無法擺脫的桎梏。

3、男性本身的素質問題。當我與幾位大齡單身漢交談問及爲什麼不出去打工掙錢時,有位過路村民插嘴訓斥他們太懶,有些男子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出去打工有困難。

三、村民的努力和意願

爲改變xxxx村的現狀,村民們挖井引水,遠走他鄉務工,學知識、學技能,爲這個貧困的山村帶回了新的理念和文化。同時他們深感很多事情是他們一個村無力解決的,需要政府和社會更多的理解和關注、幫助。

(一)希望政府能將各項惠農政策宣傳和落實到位。我所到之處,所接觸到的農民,絕大部分都知道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如取消農業稅、兩免一補等政策,不清楚的還主動打聽。一位村民說:“這幾年國家的政策是的,我們老百姓有了真正的奔頭,希望能長期堅持下去。”

(二)社會及有關部門對農村的文化教育事業應該高度重視。解決入學難和留住教師難的問題,加強村級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已經成爲農村的頭等大事,盼望有關部門給予村級國小更多的關注。

(三)農民對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和農資市場行情等信息需求量越來越多。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能多給予關心和支持,多在農業生產知識的普及、農產品銷路的擴大和順暢上下功夫。

四、思考及建議

近幾年黨中央一直把三農問題作爲重要的戰略部署,老百姓都有深刻的體會。縱觀上學難、看病難、就醫難、養老難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窮,這些都是窮造成的,針對此次調查走訪,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議:

(一)精心打造致富信息平臺。調查中發現,農民最渴望的就是信息,缺乏信息的農民在選擇外出就業與項目投入方面往往舉棋不定,心中沒底,容易由於判斷失誤而走彎路。市場信息、科技信息對農民就業與增收至關重要,我們要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組織相關涉農單位及時蒐集與地方實情相符的農業科技信息,並通過宣傳,使農民瞭解了勞動力市場,提高務工收入。

(二)更加註重民生工程建設。從羣衆最關心、最盼望實事入手,繼續加大村村通工程實施力度,改善我村國小辦學條件,繼續做好飲水安全工程,鞏固和擴大我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加強和完善我村計劃生育工作。

(三)重點支持發展種養殖業。以增加人均收入爲中心,進一步做大做強種養殖業,集中力量幫助發展有特色、有市場的種養項目。針對好的致富項目,應加以鼓勵並給予支持,在農村小額貸款方面給有致富項目的農戶加以支持,使農民更快的富起來。

(四)注重新型農民培育。通過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利用遠程教育設備,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打造現代新型農民,切實提高羣衆素質,推進農村全面進步。

村官農村工作調研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