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乘勢而爲全面發力構建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

乘勢而爲 全面發力

乘勢而爲全面發力構建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

構建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

我市是人口大市,老年人口規模相對較大,截止2018年底,我市 60週歲以上老年人口達40.38萬人,佔全市在籍人口的25%。爲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我市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多元發展”的思路,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充分挖掘養老機構供給潛力,激發社會資本參與活力,推動養老服務主體多元化參與、養老服務項目品質化提升、養老福利適度普惠化發展,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業發展水平。

一、融合力量,砥礪奮進,養老服務體系已具規模

1.健全機制,建強養老服務管理體系。將養老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統籌規劃,立足中長期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制定出臺了《興化市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建成與我市人口老齡化程度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以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託、機構爲補充,服務方式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居家養老普及化、服務隊伍專業化,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編制了《興化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和《興化市城區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對養老設施布點進行區域優化整合,研究制定了《關於推進敬老院轉型升級的試行辦法》,着力深化養老機構運行管理機制改革。建立養老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明確部門職責任務,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內容實行目標管理、績效考覈,提出剛性要求,強化組織推進。

2.高位協調,居家養老服務強勁建設。我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全面推進,全市建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39家牀位7132張。鄉鎮(街道)積極開展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試運行,所有鄉鎮(街道)均制定了居家養老項目建設和運行實施規劃,全市居家養老服務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一是加大居家養老工作推進力度。變民政部門單項佈置居家養老工作爲市級大會統籌部署,實現了組織領導的大突破;變民政部門分解居家養老工作任務爲市政府發文分解任務,實現了工作規格的大突破;變業務科室日常檢查爲分管領導帶隊專項督查,實現了推進力度的大突破,“三個突破”爲推進居家養老項目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健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針對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需求和現實需要,變落實居家養老項目建設覆蓋率爲重視居家養老項目運行常態化,推動日常督查和專項檢查雙管齊下,促進居家養老服務健康發展。建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爲鄉鎮(街道)的特殊老人羣體、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助餐點、“居家樂”託養點購買服務。三是打造居家養老特色品牌。積極引導、規範符合市情的居家養老新模式,出臺“居家樂”託養點的建設運營政策;以社區爲平臺,社會組織爲載體,建設運行楚水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打造一批具有興化特色的“居家樂”託養點(以民間自願爲前提,由熱心公益、口碑良好、65週歲以下的健康居民自行發起興辦的具有鄉情鄉味的家庭式互助養老點)。四是探索多樣化助餐服務。將助餐服務作爲我市居家養老運營的重點工作,大力發展老年人互助式、自給式、低償式等助餐運營模式,構建村居委員會服務爲主、民間幫扶爲輔、老年人自助互助爲榮的助餐服務的良好格局。

3.加大投入,公辦養老機構全面升級。我市共有公辦養老機構35家,牀位8495張,公辦養老機構佈局合理、規模適度、運行良好。一是基礎建設上臺階。緊扣“三有三能六達標”(三有指每個老人房間有空調、有電視、有保溫降溫設備。三能是指老人不出院能洗澡、能看病、能康復娛樂。六達標是指消防、衛生、環境、五保老人供養水平、管理服務人員配比和工資待遇達標)建設契機,累計投入9000多萬元,實施鄉鎮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對29家鄉鎮(街道)敬老院進行全面維修改造,擇址或原址新建6家高標準的現代化敬老院。建成1家集失能失智老人護理、特困老人供養、社會老人寄養、居家養老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爲滿足城區養老需求,採取PPP模式,投資1.2億元,正在建設1家600-800張牀位的醫養一體綜合性養老機構,提高全市養老服務水平。二是管理服務保達標。按照養老機構管理服務人員配比和業務要求,加強人員培訓,達不到業務標準的予以清退(近幾年來培訓500人次);面向社會組織養老專業人才招聘會,全市共充實近百名敬老院工作人員,全面提升敬老院服務質量。開展養老機構消防和食品衛生安全雙達標創建活動,所有養老機構完成消防工程和透明廚房改造,共安裝了火災報警器1913只、簡易噴淋裝置2062只。三是整合資源提質效。鼓勵將規模過小、位置偏遠、硬件較差的敬老院進行撤併,市財政按200元/人的標準一次性給予搬遷安置費用補助。支持利用醫療閒置資源興辦養老機構,成立了沙溝、興東、林湖、安豐等鄉鎮(街道)衛生院養老護理中心,開展養老護理業務。探索實施醫養融合模式,全市鄉鎮(街道)敬老院均與衛生院簽訂醫療合作協議,通過聘請醫生坐診或定期巡診等形式,爲老年人提供醫療康復服務。四是創新模式添活力。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加強與社會資本合作,以公辦民營的方式,將敬老院增設的“社會養老服務中心” 承租給社會力量運行管理,目前收養社會老人近300名;將昌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承租給上海海陽集團,實行市場化運行,試運行階段已入住老人38名。

4.積極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煥發生機。我市積極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營造社會資本參與養老事業的良好氛圍,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需求。目前建成運行的民辦養老機構3家,牀位534張,正在建設的有水鄉養老康復服務中心、睛明養老有限公司等3家。一是營造發展氛圍。多渠道、多方式宣傳現代養老消費理念,轉變社會公衆特別是老年人的傳統養老觀念,把新型養老模式與傳統家庭養老模式有機結合起來,引導老年人享受多元化的養老服務,營造有利於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的氛圍。二是開通綠色通道。對民辦養老服務項目的申請,一經審覈符合條件,開通綠色通道,快速高效辦理許可,並給予建設補貼、運行補貼、免費培訓和減免稅費等扶持。三是健全保障機制。針對民辦養老機構運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組織相關部門現場辦公“會診”,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幫助民辦養老機構輕裝上陣。按照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實施意見和鄉鎮敬老院達標建設獎補政策,給予昭陽園老年公寓、幸福老年公寓等民辦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補助近300萬元,促進其健康發展。

成績屬於過去,未來任重道遠。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相比,我市的養老服務產業的有效供給仍顯不足,服務水平亟待提升。一是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農村敬老院服務形式比較單一,專業化、標準化程度不高,配套服務跟進不力。引入社會組織承接社區養老服務還在起步階段。二是民辦養老機構發展不快。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的政策體系尚未完善,社會資金投資養老服務事業的積極性難以充分調動。受傳統觀念影響,老人的養老意願仍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爲主,整體養老氛圍尚未形成。三是養老產業和生態經濟建設結合還不緊。從養老產業的角度來看,我市雖然擁有優質的生態環境和得天獨厚的旅遊養生優勢,但把潛在資源優勢轉化爲發展養老產業的優勢條件,將養老養生的社會需求融合到高質量發展旅遊休閒產業當中做得還不夠。

二、守正出新,行穩致遠,推進夕陽事業高質量發展

當今及今後一段時期,興化民政人將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各位代表的殷殷關切下,以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迫切、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綿綿發力,久久爲功。

(一)推陳出新,不斷提高居家養老服務供給質量

堅持多種形式建設。協同各個部門,整合資源,推進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站、“居家樂”託養點示範項目、睦鄰點等基礎性服務設施建設。抓好運行效果。指導已建成項目對老年人開放。通過公建民營、委託經營、購買服務等方式,讓社會服務組織、企業參與居家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使社會力量成爲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主體。推進融合發展。完善助餐服務,進一步優化老年人助餐中心(點)規劃佈局,完善和落實扶持政策。着力補齊鄉鎮(街道)日間照料服務機構配套不足的短板,解決居家高齡、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問題。通過購買服務形式,提供菜單式精準服務,並逐步擴大老年羣體受益面。深化服務功能。利用綜合治理網格化平臺,探索老年人關愛服務網格化建設。進一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建立設施、服務、管理全流程的監控體系。建立居家養老服務評估制度,實現評估工作的科學化、常態化和專業化。

(二)科學定位,全方位建設各類養老機構

加強規劃整合。鼓勵將規模過小、位置偏遠、硬件較差的鄉鎮敬老院進行撤併,在充分滿足特困對象集中養老需求的基礎上,對外開展寄養業務,滿足社會需求,承擔社會責任。實行區域性養老。以昌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爲示範,打破區域界限,新建一批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承擔輻射範圍內失能五保老人集中護理和社會養老業務。構建生態養老新模式。充分利用我市全域旅遊城市建設的大好契機,發展生態旅遊、候鳥式養老。

(三)立足實際,推動敬老文化深入發展

搭建服務平臺。充分發揮老齡協會、公益慈善等涉老社會組織作用,探索“平臺共建、老協領辦、政府支持、互助服務”的新型農村養老模式。開展敬老文化宣傳教育。加大養老政策宣傳,切實轉變“養兒防老”“養老機構就是孤寡老人養老的地方”等傳統觀念,使老年人科學多樣選擇養老方式,緩解家庭養老壓力。結合文明城市建設和敬老文明單位的評選,爲老年人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建立鄰里守望、結對關愛機制。鼓勵基層自治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互助式養老模式,形成敬老助老的文明家風,強化家庭盡職、子女盡孝傳統美德。(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