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服務終身學習的指導體系新框架

當今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加快,這就要求應用型人才的知識儲備不斷更新,在新知識、新技能的基礎上,參與社會的生產實踐活動,能學習、會學習,並能夠熟練應用技術,才能自如地、及時地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爲自己綜合能力的遷移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習能力的提高是時代對應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掌握社會發展需求的知識原理與操作技能,才能充分發揮應用型人才的作用。

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服務終身學習的指導體系新框架

一、完備學習指導體系,構建全方位學生終身學習指導體系新框架

(一)確立大學生學習指導的目標體系

1.大學生學習指導首先要解決對大學學習生活的不適應問題。

大學教學體制、學習方法都與中學有着明顯的不同。能否儘快適應全新的大學學習生活,直接影響四年的學業,並間接影響以後的工作、生活。大學的學習方法與中學的方法差別很大。總的說來,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模式變成了以學生爲主導的自學模式。課堂講授知識後,學生不僅要消化、理解所學內容,而且還要大量閱讀相關方面的書籍和文獻。學生自學能力的高低成了影響學業成績的最重要因素。大學學習具有較高的目標性、專業定向性、學習的多樣化、學習的實踐性、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的創新性等特徵。幫助大學生特別是大一新生儘快瞭解大學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是大學生學習指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2.要解決大學生從中學階段形成的學習觀念向大學學習觀念轉變的問題。

從階段學習觀向終身學習觀轉變,從知識目標觀向能力目標觀轉變,從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樹立起終身的、全面的、自主的、創新的學習觀念。終身學習強調學習是持續一生的歷程,學習的渠道和方式是多元的,學習強調自主精神,學習是一項權利而不是特權。這些特點和要求與當今大學生較爲普遍存在的進了大學門就是“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認爲學習就是從課本中學習以及學習依賴教師、依賴課堂等是大相徑庭的。另外,學習觀念的指導還要吸收當代先進的學習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面向未來的學習觀,如合作學習觀、實踐學習觀、創新學習觀等。

3.要把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素質和學習能力作爲學習指導的根本目標。

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需要幫助學生了解影響學習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及如何設計大學學習的目標。大學裏曾給學生專題講了“大學學習主體的自我意識”、“大學學習中的讀書方法”、“大學學習的目標設計”等內容,幫助學生認識到理想是學習的動力,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對於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引導作爲學習主體的大學生思考學習目的,以及如何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等問題;使學生懂得感知規律、記憶方法和思維方法,培養優良的思維品質;教育學生運用好讀書方法,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學生在自我評估的基礎上,確立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及具體目標,學會制訂學習計劃,學習運用學習策略,加強學習品格的修養,培養和提高學習能力。

(二)構建大學生學習指導的運行體系

首先,採取多種方式開展學習理論與學習策略指導,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課程式,即通過開設學習指導課進行系統化學習指導。這種方式能系統全面地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學習基本理論,但若處理不當容易導致泛泛講授,指導缺乏針對性。二是講座式,請專家、教師、優秀學生作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的專題介紹。這種方式適合於將某一專題講深透,但不夠系統、全面。三是門診式,請有關人員對學生中的學習問題進行診斷,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的對策。這種方式針對性強,但覆蓋面小。四是滲透式,教師在各科教學中,在傳授學科知識、指導學生實踐的同時滲透學習方法指導。這種方式容易被學生接受,需要教師精心準備。總之,每種指導模式各有特點,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綜合運用,以便取長補短。

其次,改革評價機制。我們在對學生的評價中,重視了發揮通過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功能,實施了“全程、全面”評價,基本做法:一是評價成績不是由一張試卷定終身,而是由三部分構成:學生對照“學習素質自評表”互評,佔20%;學生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中的表現佔30%;學生的課程論文或實踐報告佔50%。二是採用多種評價形式: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共評、作品展評等。評價機制的改革,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了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

(三)完善大學生學習指導的保障體系

學習指導的保障體系是指通過多種途徑爲學生學習指導提供服務與制度保障。主要策略是:一是建立大學生學習指導中心,爲學生自主學習和個別化學習提供有效的資源支持和輔導、答疑、諮詢、溝通等各項幫助,構建一種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二是建設大學生學習指導網站,藉助信息技術,以網絡資源的形式爲學生提供學習資料和各種相關鏈接,如一些大學的學習指導網站設立了學習園地、英語頻道、考試經緯、思想天空、人生風采、專家指導、學習諮詢等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的欄目,對學生學習指導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三是建立專兼職指導人員隊伍,既可聘用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和教學經驗的教師作爲學習指導人員,也可選聘部分高素質的高年級學生充實指導隊伍,高年級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和體會,用現身說法往往更能打動學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爲大學生學習指導提供保證:包括經費保障,撥出專項經費爲學習指導提供條件;政策保障,制定激勵措施,調動師生參與學習指導的積極性;以及確定指導中心的職責、指導教師的聘任制度和工作評價制度等,以確保學習指導工作的有序進行。

二、着眼終身學習視角,培養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具體化、實踐化的表現形式,它集中體現了一所高校的育人思想和辦學理念,在實踐中,嘗試在培養的方案中開設自主學習課程,在課程教學中吧課堂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利用課程網站上的講義、課件、習題集、網上答疑、網上批改作業等教學資源,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學習,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到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

(二)轉變課堂教學範式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高度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構建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範式,以研究主題爲主線來組織教學,注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動機。採用問題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課堂教學範式,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幫助學生拓展分析問題的思路,激勵學生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心智模式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更加強調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因此,對於大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心理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剛步入大學的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已經習慣集體授課灌輸式的授課方式,很多大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結果導致部分學習能力低、不善學習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模式下走極端,出現厭學、過分依賴老師等,因此,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需要關注、解決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現的問題並給予及時的引導,對學習的方法應給予足夠的指導。

(四)加大創新型實踐教學力度

實踐教學是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對於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學校在增強創新性實踐教學方面,鼓勵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以及開展學科競賽等多種措施。在實踐課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題目、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根據需要重新認識、加工學習材料的信息,以問題爲載體,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從而獲得結論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助於學生嘗試研究、培養質疑的精神,發展創新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爲標誌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把傳統意義上的學校教育空間拓展爲開放性的空間,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僅僅來源於課堂,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獲取信息的能力,學校加強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巨量的信息中準確選擇自己所需內容。學校爲學生提供更多的網絡教學資源,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課程中心、精品課程等網絡資源,作爲學生課外知識的補充與拓展,再通過與教師的在線互動,增強思維能力,拓寬學生視野。

三、夯實就業指導與服務,保障新形勢下大學生終身學習的長效機制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把就業指導作爲高校教育培養人才工作的重要環節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已經成爲配置人才資源和勞動力的基礎;同時我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階段步入了大衆化階段,人才資源出現了局部性和結構性的供大於求的局面,這種經濟體制的變革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客觀上決定了畢業生的就業和就業質量雖然不是衡量高等學校工作的唯一標準,但卻成爲衡量高校辦學水平最爲重要的標準之一,一所高校的聲譽和知名度不僅來自學校的學術水平,同時取決於該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狀況。而就畢業生而言,很多學生專業思想不牢固、擇業期望值過高、心態失衡、心理素質差、就業能力低,加強就業指導,有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擇業觀,增強學生的就業心理素質,培養面向社會的可持續就業能力,也有助於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維護高校正常的教學和管理秩序。因此,無論從高校自身的發展、當前我國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還是從高校畢業生近幾年的就業效果和長遠發展來看,我們都必須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把就業指導作爲高校教育培養人才工作的重要環節來抓,加大投入,做好服務,幫助畢業生走好邁入社會的第一步。

(二)構建“以人爲本”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

就業指導一個最爲關鍵的作用是要爲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獲取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就業能力提供切實的指導與服務,如果高校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只停留在就業政策說明、信息提供、應聘技巧指導的模式上,就很難使就業指導工作持續而有效的開展,也遠遠不能適應當前高校畢業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因而,高校應當樹立市場經濟意識,拓展就業指導的功能,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理念、理論及模式框架,努力構建“以人爲本”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在就業指導的全過程中,學校應調整課程結構,專門安排“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指導”課,形成穩定而固定的就業指導陣地,使就業指導大大方方地走進課堂,併成制度化、系統化。結合不同年級學生專業學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新生一進校就開始培養學生樹立職業意識,讓學生初步瞭解專業與職業的關係及職業對人的要求,幫助學生制訂一個在校學習期間的學業計劃,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職業理想以及對將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到了高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對自身的職業發展也有了較爲清楚的認識,在這個階段,主要幫助學生進行求職能力的訓練,對他們在求職過程中的擇業技巧進行重點指導,以實現就業和完成學生的職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