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新聞學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新聞學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新聞學畢業論文 篇一

【關鍵詞】畢業設計工作 本科教育 論文

一、引言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是《孟子》中的流傳很廣一句至理名言。孟子的話在告誡人們人不能太貪心,事情不可能讓一個人佔盡便宜,有所得必有所失,我們應該學會放棄次要的而顧着重要的。

聯繫到大學本科培養教育中最後一個重要環節――畢業論文設計,有着非常類似的情況。大學本科最後半年畢業生的唯一一門學分課程就是畢業論文設計,在許多高校畢業論文設計的學分將近佔本科生全部所修的畢業學分的1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另外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這些學生即將畢業,踏入社會。擺在他們面前的急迫任務是尋找工作。隨着即將畢業的學生大軍日益增加,畢業就是意味着失業,因此,千方百計的尋找一個滿意工作,是這些畢業生的一個關乎個人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環節。“畢業論文設計”和“招工作”兩個本來關係不大的環節,確在這個特定時期給即將畢業的學生們一個難以割捨的抉擇,是要熊掌還是要魚?

二、畢業設計的現狀

畢業設計論文是學生教學計劃中綜合性最強的實踐教學環節,它對培養學生的思想、工作作風及實際能力、提高畢業生全面素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然而,近年來。全國大部分院校都面臨着一個尷尬的局面,畢業設計論文存在不少突出的問題,其主要問題大致爲:

1.很多是從網上下載的文章拼湊而成。有些學生將一些參考資料拿來後東拼西湊,將幾篇內容差不多論文擺在一起,每篇論文都抄一點,由於未能很好的消化吸收,使文章整體結構較亂,層次不清。

2.找前幾屆畢業生的論文是最省事的方式。因爲這些論文沒有公開發表過,網上也檢索不到,學生可以放心大膽的抄,甚至只需換個名字即可。但有經驗的老師很容易發現的。

3.現在有許多網站明碼標價提供畢業論文的設計工作,學校張貼欄中也有類似的廣告,專門爲即將畢業的學生服務,學生只需要掏錢就能得到一份像樣的畢業論文。

4.有的雖然是自己完成的。但由於時間匆忙,對選題一知半解或只對部分內容熟悉。在答辯時當問到其相關知識時不能準確回答。對外文參考資料重視不夠。有的學生連一篇外文參考資料都沒有,有的引用的參考文獻未正式發行,圖頭、表頭的標註、字體、宇號均不規範。

拒不完全統計,目前高校畢業設計論文85%以上都是拼湊或者他人帶爲完成的。幾乎沒有完全不抄的學生。區別只在於:聰明一點的學生抄書,不聰明的學生才抄網絡。每所高校裏真正獨立完成的畢業生可以說趨之若鶩,本科論文正慢慢地變成雞肋。面對就業的壓力和短暫的時間,學生爲了完成畢業設計的任務,只好大量複製、粘貼;還有一些學生認爲寫好畢業論文對求職沒有直接的好處,只要能通過就行,因此論文寫作就成了“剪刀”加“漿糊”的事。

重慶師範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唐雲說:“本科生畢業論文早就該取消了”。現在的本科教育是一項基礎教育,學生們在校學的那些知識還非常膚淺,並且許多內容到工作崗位根本用不上,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自然很難在3到4個月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論文。”要他們在畢業時拿出一篇像樣的畢業論文,甚至還要參加答辯,確實是勉爲其難。”今年在我校一次畢業學生座談會中,不少學生反映“複製”論文也是迫於無奈。就業的壓力很大,整天都在爲找工作奔波着,趕招聘會、找工作都來不及。哪裏有時間靜下心來自己寫論文;有些單位需要一定的見習期。對學生能力進行考覈以確定是否錄用,這就要求學生們在畢業前一段要像正常工作一樣去單位實習。而寫論文的時段正好與求職的關鍵時刻重疊,兩相權衡不得不犧牲寫畢業論文的時間。另一方面,由於大學擴招,指導教師和學生的比例非常不均衡,有的學校一名指導老師甚至要指導20~30名畢業生,指導教師本身還要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可能有太多精力和時間對論文工作進行一一指導。因此,畢業論文不僅學生寫起來痛苦,指導老師也感覺很棘手。

近日有國內媒體報道,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擬從2010年起在教學計劃中,刪除畢業論文。川大的這一大膽改革舉動,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本科生畢業論文是否該取消的激烈討論。支持的觀點強調與其濫竽充數,東拼西湊,不如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現在許多國家本科教育根本沒有畢業論文不設計這個環節,取消本科畢業論文可以說是國際化趨勢;反對者的觀點是“不能因有小偷就不帶錢上街”,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是鍛鍊和檢驗本科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通過畢業設計,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本學科專業的發展趨向,瞭解本專業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意識,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及科技開發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爲一個有道德、有理論、有才能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解決的途徑

那麼對於畢業生來說。到底是應該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還是放在論文設計上暱?是捨棄“熊掌”還是“魚”呢!還是二者可以兼得呢!

現在的大學教育正從精英教育轉向了國民教育,一般大學的第一年都是通識教育,但本科大衆化並不能降低本科教育的標準,不能默認本科質量下滑,目前的本科教育要從知識系統往能力系統偏,才能適應社會需要。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社會的用人需求倒逼學界去適應業界。大學本科教育,必須要培養對口的人才,就業纔有出路。“退一步海闊天空”,適當改變一下思路可以做到雙贏,即找工作和畢業論文設計二者之間關係處理的好還是可以兼得的。

首先,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認識的提高,進一步加強畢業論文寫作期間的考勤、考紀;其坎,狠抓畢業論文選題環節的把關,鼓勵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自定論文題目,力爭做到論文選題有新意,論文內容有創新。

其次,爲了與找工作的時間錯開,將學生寫論文的時間提前到大四上學期或者更早,這一點現在已經有高校進行試點,如有可能,在大三就可以根據同學們的興趣建立課題小組,鼓勵同學們參與指導老師的項目,提早佈局畢業設計。

還有論文題目可以根據部分學生實習的情況,選擇其實習的工作單位所做的項目作爲其論文題目,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放在論文設計上,同時也不耽誤工作的實習。

四、結論

新聞學專業論文範文 篇二

大學生通過大學聯考的應試教育進入大學,本身就缺乏社會和人生體驗,新聞傳播學又是急需社會經驗的學科。缺少實踐經驗,理論知識學起來就會流於形式、膚淺枯燥。譬如,新聞史教學就是大問題。學生不愛學、老師不愛教、業界不受用。實踐與理論發生斷裂,歷史上有大量的報人辦報的瑣碎經歷,這些年代、人名和報紙名稱灌輸在學生頭腦裏,成了應付考試的沉重負擔。爲了減輕考試壓力,部分老師消極教學、考前劃題,又成爲削弱學習效果的因素,形成惡性循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李彬教授就此問題倡導進行“新聞社會史的研究”,應嘗試儘量結合新聞與歷史,把新聞與歷史重新放回新聞史,使之既能體現出濃郁的新聞性,又能體現出厚重的歷史性。新聞史研究要置身於時代的特點、社會變遷的訴求來考察自身的發展。新聞史就是要表明,新聞媒體(當時主要爲報紙)究竟如何影響社會,怎樣才能更好地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自己的職能,並最終使自身得到發展。任何就新聞談新聞,就傳播談傳播,孤立地、“自娛自樂式”的研究都是行不通的。在研究和學習之前,必定要先有廣泛的社會體驗和社會認知。信息時代的媒體人應具有多元思維,這給新聞行業人員增加了難度。以往的文人思維、文人論政不再處於主導地位,只有動筆桿子的能力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全媒體時代的普通記者要具備多種業務技能,不僅能寫,而且能編、能評、能攝。在這個人人都有發言權的時代,新聞工作者必須更有分量,更具引導性。

新聞傳播的課堂上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關注新聞熱點。讓學生去收集、整理時事熱點的材料,就是讓學生運用各種新媒體來尋找和關注社會熱點話題,促使學生把目光從自身和校園投向廣闊的社會舞臺,讓他們去關注和體會世界的變化,把握時代脈搏,從而培養學生的新聞敏感,鍛鍊他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老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針對新聞熱點事件進行模擬採訪和評論,在討論交流中發現問題,然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改變了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教學法,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

二、搭建全媒體教學平臺,加強學生實踐能力

正確處理好教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關係,是新聞傳播教學成敗的關鍵。“知識”與“技能”的同步發展,是新聞傳播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新聞傳播學專業實踐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接軌的人才,並且能夠促進學科建設和發展。早在2001年,復旦大學就成立了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爲了適應當代媒體數字化發展的新趨勢,實驗中心目前已創建有視頻製作實驗室、媒介融合實驗室、攝影棚、傳媒與輿情調查研究中心、公共傳播培訓中心等五個教學實驗室。高校要堅持以學生爲本,以能力培養爲核心,將教學理念與實踐相結合,提供並充分利用實踐設備與環境,有力地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與時俱進,建立具有平面廣告製作、網頁製作、圖片處理與管理、數據調查分析等多種功能的實驗室。隨着新媒體的發展,學校應當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配合相關的教學課程將其作爲進行實踐練習的場所。教師可以將音頻、視頻、平面類作品等全部融合在一起,通過網絡平臺內容,學生可以根據教學要求自己設計報紙版面、製作數字報、設計網頁、處理圖片、進行數據調查分析等等。課堂作業和考試都可以在這個實踐平臺上進行,方便學生提交和老師批閱。在平時,學校實驗室也要開放,爲學生提供上網查找資料、視頻資料點播等服務,還可以讓學生在業餘時間進行圖片處理、報紙編輯等各種練習。

新聞學專業論文範文 篇三

一、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的重要性

新聞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養具有紮實專業理論基礎、熟練掌握業務技能技巧、能夠向其他相關領域擴展和滲透的應用型人才爲目標。爲適應媒體工作,新聞學專業學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聞知識,又要具備相關的新聞業務操作能力。因爲新聞學專業培養的絕大部分學生將要在各類媒體從事新聞工作,所以新聞學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它的實踐性特徵很明顯。誰都知道,新聞專業的實踐性很強,讓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掌握充分的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業務技能,是新聞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1]

新聞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能否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實踐教學這個環節。實踐性教學是新聞學專業教育的本質要求,實踐環節的教學抓得好,落到實處,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就強,專業基礎就打得牢,畢業後工作上手也快,成長空間就大,用人單位自然滿意。因此,新聞學專業一方面要傳授學生新聞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培訓學生的業務操作技能。最好要統一合併採訪寫作課程,讓學生親自投入新聞火線上;完全以新聞室的標準嚴格要求之,練習與批判並重。切忌疊牀架屋式的紙上談兵,像個反覆背誦食譜而不下廚的主婦。[2]新聞學專業培養學生的業務技能技巧主要是通過新聞學實踐教學進行的。

部分新聞學實踐教學活動可以在校園內進行。然而,校園終究不是社會,如果所有實踐教學環節都在校園內進行,那麼這種閉門造車式的實踐教學與現實社會中的新聞實踐是脫節的,與新聞實踐脫節的教學活動顯然不利於學生的成長成才。當然,學校也可以臨時找一家或幾家媒體作爲實踐教學的地點,但聯繫媒體費時費力,學校教師也不方便到現場去指導學生實習,教學效果也不好。一個固定的高質量的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完全可以克服上述弊病。通過和相關媒體合作建設一個長期、固定的實踐教學基地,新聞學專業可以彌補學校實驗設備、實習場地、實習經費不足的缺口,爲學生創造出更好的實訓、實習條件。我們認爲在新聞教育中也應提倡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走出一條適應中國國情、適應現代新聞教育要求的新路。應提倡新聞教育機構和新聞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門,廣泛聯繫新聞傳播機構,採取多種形式同社會各界合作,創造出好的新聞教育條件。[3]

在基地進行的實踐性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傳播媒介的特點、規律和發展狀況,體察媒體的經營、管理活動,也可以培養學生在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攝像、製作、管理和發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基地內進行的實踐教學能讓學生深刻理解和融會貫通專業理論知識,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有助於學生畢業後及時找到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並且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和社會的需要。可以說,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是新聞學專業學生實現從理論走向實踐,從校園進入社會,從學業轉向就業的一個重要階梯。

二、在實踐教學基地內實施的教學環節

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主要是基於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新聞學合格人才的需要。學校和媒體可以共同利用基地進行實踐教學、人才培養和媒介研究,實現媒體資源和學校資源優勢互補。新聞學學生可以在基地內進行專業考察、專業實習、畢業論文寫作和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鍛鍊、提高專業技能、技巧。

(一)專業考察環節

學校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組織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到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考察。學生現場瞭解、體驗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攝像、經營管理、發行等新聞活動,明晰當今新聞事業的發展現狀。專業考察是新聞學專業教學環節中反映、檢驗教學水平的重要一環,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對新聞行業和新聞職業認同度的一種重要實踐教學形式。當然,組織學生進行專業考察,讓學生親身體驗新聞實踐活動,也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內所學的理論知識。

(二)專業實習環節

專業實習是指新聞學專業學生在社會化新聞媒體參與實際新聞工作的一種實習模式,新聞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必須有專業實習的環節。專業實習完全可以在實踐教學基地內進行。在實踐教學基地內進行專業實習時,學生需要全面瞭解新聞媒體的性質、特點及工作內容。在學校指導教師和媒體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新聞學專業學生親自參與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攝像、經營、管理、發行等實際工作,鍛鍊和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基地實習的新聞學專業學生要全面掌握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攝像等業務技能,能夠獨立地、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完成一定數量的署名作品。

(三)畢業論文環節

爲滿足新聞學專業的教學需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的新聞學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不斷引向深入,新聞學專業的學生還必須重視畢業論文環節。畢業論文工作是專業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檢驗實踐教學成果的重要途徑。新聞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可以在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內撰寫,把實踐教學基地作爲研究對象,研究基地所屬媒體的特點及運營等方面的問題。當然,新聞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也可以在基地媒體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完成。

(四)畢業實習環節

畢業實習是新聞學專業學生在畢業前夕進行的一個主要培養就業能力的實習環節。畢業實習可以在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內進行。畢業實習可以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考察媒體工作人員實際工作的情況,也可以讓基地的媒體人事部門介紹如何培養和管理工作人員,還可以讓媒體工作人員召開從業經驗交流會。畢業實習有助於樹立學生的專業意識和職業理念,培養學生的職業歸屬感,讓學生感受新聞工作人員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態度,有助於學生做好職業規劃、找到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並且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和社會的需要。

三、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主要內容

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應該以服務教學需要作爲自己的立足點,要從滿足教學需要的角度出發,針對專業特點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科學、合理的基地建設內容。當然,爲保證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和基地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基地建設內容。一般而言,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應該包含如下內容:

(一)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原有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基於新聞學學生培養計劃、教學大綱以及實踐教學基地的現有設備和人員資源,設置更加合理可行的實踐教學項目,構建與新聞學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專業考察-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畢業實習的多層次、多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爲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服務。

(二)實行雙導師制度

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實行校內導師與媒體導師聯合指導學生的雙導師制度,學生根據自身的職業規劃方向,雙向選擇校內導師和媒體導師各一名。爲確保教學質量,每個校內導師與媒體導師所指導的學生人數不宜過多,一般不應該超過4人。實踐教學基地要建立學生與雙導師之間的聯繫手冊,媒體導師與校內導師共同對學生進行考覈,並聯合評定學生的實踐課程成績。爲了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鍊,基地應該具體規定學生跟隨媒體導師實習的時間。一般來說,大一到大二學生每年跟隨媒體導師在採寫一線的實習時間不能少於1個月,大三學生每年跟隨媒體導師在採寫一線實習的時間不能少於3個月。

(三)搭建全媒體語境下學生的知識結構

依託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結合各類媒體對應用型新聞人才知識結構的需求,參照媒體從業人員所必需的素質標準,搭建全媒體語境下學生的知識結構。通過在基地進行的多個實踐教學環節的訓練,學生既瞭解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傳播規律,又熟悉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傳播規律。新聞採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電子攝像等知識模塊要貫穿到在基地內進行的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之中。

(四)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通過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學生能夠在專業考察、專業實習、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媒體的資源和設備。媒體的領導、記者、編輯對學生進行新聞採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電子攝像等業務方面的指導,學生能夠參加媒體的採訪、編輯、評論、攝影、攝像等各項新聞活動,從而熟悉基本的新聞業務和新聞流程。如何發現新聞線索、如何判斷新聞價值、如何用簡潔文字將新聞事件以受衆喜聞樂見的方式表現出來等能力,都進一步得到了鍛鍊和加強,爲學生以後走向新聞工作崗位積累實踐經驗,做好心理上、知識上和技能上的準備。

(五)創新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模式

新聞學實踐教學基地以學生和媒體需求爲出發點,創新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媒體工作人員全程參與學校的實踐教學活動,學校的教師、學生也可利用各自的優勢參與媒體的業務運營之中。學校教師、學生可以經常性地參加媒體的新聞策劃會,爲媒體的定位出謀劃策,幫助媒體解決運營過程中的難題,一些學生的畢業論文也可以結合媒體的實際需要進行研究。通過基地的建設,媒體和學校都將得到實質性提升,最終實現校企雙贏。

(六)建立具有示範作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新聞學專業論文範文 篇四

【論文摘要】2010年度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研究有了進一步發展,並且研究的着眼點仍保持較高熱情。但對於其存在的問題,卻沒能得到具體的建設性意見或解決方案,實際解決問題的功效並不顯着。新聞學作爲一門應用學科,若無觀照問題的學理性“眼光”,就會被實踐和問題牽着跑,淪爲就事論事應對問題的奴隸。新聞專業主義研究也到了需要擠去泡沫的時候了。

2010年度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研究有了進一步發展,具體表現爲相對以往,個案研究更加細化,歷史嬗變成新晉熱點,現代化與其關係的流變有待商榷,道德倫理的建構亦有待探討。同時研究的廣度與深度進一步延伸,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更加緊密,並試圖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進一步探討其發展前景。筆者通過閱讀,整理歸納了2010年度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相關研究文本,力圖引導大家關注到該課題在本年度取得的進步,並對問題所在有所警醒。

一、更加細化的個案研究

個案切入,以小見大是論文寫作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該方面研究進一步細化,不僅針對具體案例、具體媒介進行分析,而且更注重可操作性。

以《南方週末》爲例。有學者認爲,該報所強調的“新聞專業主義”可從報紙理念變遷、採編團隊的管理模式、新聞操作的創新三個角度去了解。從該報口號的變遷可見其時刻未忘新聞專業主義的要求,也折射出對新聞專業主義內涵理解的逐漸深入。業務導向則體現在該報日常業務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①。

另有研究者引入衝突性事件的報道概念,從《南方週末》從業者對記者角色和媒體功能的認識、從業者從業心態、新聞操作方法三個維度,分析該報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抑或背離。“《南方週末》的媒體觀是‘推動歷史’更多於‘記錄歷史’,記者觀是‘事件參與者’更多於‘事件記錄者’。這是其與新聞專業主義有出入的地方。”②

二、本土化研究的歷史嬗變

田新玲、張曉多合作撰寫的《從新聞專業主義建構看六十年來突發事件報道》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媒體對於突發事件的報道過程做了一個梳理,認爲“具體說來,建國以來我國突發事件的報道經歷了‘以宣傳爲本位’、‘以事實爲本位’和‘以信息爲本位’三個階段。”③

另有學者從方法論的角度出發,通過對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的近三十年研究成果調查發現,學者們對新聞專業主義的研究在內容上呈現分散、多元的格()局,且主要以理論研究爲主,研究方式也偏重理論結合實際的個案研究。研究視野的深度和廣度雖有明顯進步,但仍存在學科運用單一、系統化研究不充分和重複性研究等不足之處。因此,國內學者應在今後的研究中關注媒介融合下的新現象、新動態,並運用多學科知識來分析問題,不斷拓展研究的視野與方法④。

還有作者側重於一個時期的歷史環境對新聞專業主義產生的影響。王倩指出,清末新政是沒落的清政府爲挽救統治不得已而爲之的一次變法,儘管它並未挽救清政府的統治,但變法的多項內容卻形成了這一時期獨特的傳播生態:清末民初,一系列獨立報人走上歷史舞臺,以其實踐踐行着新聞專業主義的理念和工作原則。報人開始自發地成立新聞團體,進而形成共同的作業準則,中國最早的新聞教育也在這一時期產生。變法可以說是一次不成功的實踐,但它客觀上促進着中國現代化的發展,促進着公共空間、公共輿論的生成,影響着中國文化的歷史走向,並在此基礎上促進並生成了中國新聞專業主義⑤。

亦有學者從傳統文化的角度深入考察新聞專業主義在我國的實踐。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芮必峯通過檢視新聞專業主義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分析國內幾項有代表性的調查研究結果,認爲從我國新聞傳播實踐看, 真正對中國媒體和從業者具有“描述”意義或起“規範”作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被稱之爲“底色”的東西⑥。

三、歷史人物的全新解讀

2010年度對新聞專業主義的研究中除了對本土化嬗變的梳理,歷史長河中還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對象,拓展了這個領域的研究空間。

想必多數讀者對鄒韜奮不會陌生,他以《生活》系列爲陣地,永遠從大衆的立場出發,逐漸形成了後人景仰的韜奮精神。即便在當下,韜奮精神也依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韜奮精神沒有被放入博物館,卻得到了專家學者的大力提倡,非常重要的一點原因是他注意到了中國社會生態環境的特殊性,保留了中國新聞人對新聞專業主義的理解。啓示我們在理解和建構這些理念時要注意把西方理念與中國的具體環境相結合,纔會有遠大的發展前途⑦。

類似的文章還有《張季鸞:新聞專業主義的追尋者》。在這個新研究領域內出現了多篇力度與理論深度兼具的好文章。

四、現代化視域下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

北京大學傳播學博士雲國強、鄭寅淑合作撰寫的《建構新聞共同體:當代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發展與影響》既從宏觀維度深層次書寫當代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構建史,對當代中國新聞事業的現代化作出社會文化剖析,試圖捕捉這種形成中的新聞專業主義,並將其置於中國社會的現代性語境下,考察它的形成譜系與發展脈絡,探究哪些社會因素或力量參與塑造了它的形態,同時進一步分析它是如何孕育新聞從業者的身份認同,如何制約新聞行業共同體的建構,以及它在新聞報道實踐中是如何產生影響和如何陷於無力根源的⑧。

五、新聞職業倫理的考量

進入21世紀,什麼是全球新聞專業主義道德倫理成爲研究焦點之一。

“今天,全球新聞專業主義道德倫理研究主要不是,也不可能是關於‘是什麼’的問題,而是‘如何使之可能’的問題。在當前世界多層次、多方位深刻全球化的歷史性語境中,當然有必要設置一些全球新聞專業主義道德倫理的具體規範,諸如新聞傳媒及其專業人員的社會責任與問責、真理與客觀性、隱私與公共性等,世界許多重要國家對此非常重視。但是,最爲根本的問題是思考全球新聞專業主義如何可能這一元問題,在先設定生命、自由、財產等最爲基本的個體自然權利的基礎上,進行某種制度安排,以便從策略上保障全球新聞專業主義的逐步形成。”⑨

論及網絡輿論對於新聞專業主義構建的影響,羅寧認爲,目前的現狀是我國新聞行業和從業人員還未完全具備專業主義的素質。而且,我國傳媒的職業權利與黨政權力的混同,使得它容易成爲違法亂紀者重點行賄的對象;另外,追求傳媒自身利益和記者個人利益的動力也越來越大,造成了職業精神的淡化。以上這些都是造成我國新聞職業倫理缺失的原因⑩。

然而,任何能保護自由的權力也能威脅自由。網絡,也有着致命的缺陷——信息的準確性無法覈實。網絡的開放性也帶來了虛假信息的泛濫,直接導致人們形成與現實不相符合的意見,甚至產生思想混亂和極端行爲。“捐款門”等事件頻頻敲響警鐘。重新審視這一事件,不難發現,媒體的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是造成企業品牌“地震”不斷升級的一個重要原因⑾。

亦有學者從媒介融合的角度出發,指出:傳統媒體的報道決不能只盯在物質生活的“幸福”選題上,還應強化維護公民尊嚴的新聞價值取向。傳統媒體要積極地與新媒體互動,在“與民尊嚴”的進取中形成輿論的合力,同時政府部門也應爲傳統媒體在維護人民尊嚴方面創造良好的報道環境⑿。

六、更爲緊密的“知行融合”

筆者將理論統稱爲“知”,實踐統稱爲“行”,緊扣時代熱點,更爲緊密的“知行融合”是2010年度新聞專業研究的一個鮮明特點。

近幾年房地產問題成爲社會熱點,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郭磊通過閱讀cnki上近五年來以“房地產報道”爲關鍵詞的文本,認爲“研究者們主要通過內容分析法對報紙的內容進行分析,研究視域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報道的內容分類、房地產報道中的民生問題、房地產報道內容的客觀性和媒體立場的討論三方面研究上。”⒀

還有學者將視角延伸到現如今高校的新聞學教學中,進一步分析新聞專業主義現實存在的可能性和在我國發展的張力,探討新聞專業主義的教學實踐問題,以期在新聞教學中,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養成新聞專業主義精神,爲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⒁。

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新的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使得媒體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傳統的新聞專業主義在網絡時代新的媒體格局下也面臨着新的挑戰和機遇。楊藝蓓在《探析網絡時代的新聞專業主義》一文中力圖從媒介觀、新聞觀、記者觀、受衆觀四個維度來考察網絡時代的新聞專業主義,探究其在新時期繼續發展的實踐操作性⒂。

結語

從總體看,相對於新媒體、媒介融合等輿論熱點的研究,2010年新聞專業主義方面的研究相對冷靜和客觀,研究的着眼點仍保持較高熱情,同時更注意結合實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新聞學作爲一門應用學科,固然需要緊貼實踐,解決問題,但若無觀照問題的學理性“眼光”,就會被實踐和問題牽着跑,淪爲就事論事應對問題的奴隸。新聞專業主義的研究也到了需要擠去泡沫的時候了。

參考文獻

①向熹,《南方週末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與創新》[j].《傳媒》,2010(7):32-34

②李淵航,《從衝突性報道看南方週末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或背離》[j].《新聞知識》,2010(5):22-24

③田新玲、張曉多,《從新聞專業主義建構看六十年來突發事件報道》[j].《前沿觀察》,2010(2):29-31

④劉思文,《近三十年國內新聞專業主義研究綜述(1979—2009)》[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6月,第11卷第3期,p54-58

⑤王倩,《論晚清新政背景下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展開》[j].《新西部》,2010(8)143-144

⑥芮必峯,《描述乎?規範乎?——新聞專業主義之於我國新聞傳播實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1)56-62

⑦陳清晗、李娜,《從新聞專業主義的視角解讀韜奮精神》[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10(2):151

⑧雲國強、鄭寅淑,《建構新聞共同體:當代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發展與影響》[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0年第24卷,第5期,p10-15

⑨鄭涵、牛海坤,《跨文化視野下國際傳媒文化面臨的新困境——全球新聞專業主義道德倫理之反思》[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月第17卷第3期,p120-133

⑩羅寧,《網絡輿論對我國新聞專業主義構建的影響》[j].《新聞愛好者》,2010(2):25-26

⑾楊岑,《從“捐款門”事件看媒體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j].《電視時空》,2010(3):30-32

⑿範以錦、段惠婧,《“媒”求尊嚴:傳統媒體更有擔當》[j].《新聞實踐》,2010(5):14-16

⒀郭磊,《房地產媒體報道文獻綜述》[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0(7):325-326

新聞學專業論文範文 篇五

關鍵詞:何微;新聞學;教育思想;論從史出;敘事和表意並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04-2-0071-02

恩師何微先生如果還活着,就是百歲老人了。他1916年出生在山西祁縣的一箇中醫世家,青年時期讀完師範學校的歷史科便在縣城完小教歷史課程。1937年徒步到延安,入抗大學習,一年後抗大畢業即從事新聞工作。此後半個世紀裏,與新聞工作、新聞人才的教育培養結下了不解之緣。先生離開我們快20年了,但他從事新聞學專業教育、培養活動時的言傳身教、音容笑貌,依然浮現在眼前,縈繞於腦際,迴響在耳邊,教我自新,催人奮進。

現將我所知的――何微先生的新聞學專業教育思想,粗略歸納,概述出來,雖難以深奧,但願閱者能取捨論釋、得仁見慧思矣。

何微先生生前一直堅持認爲,新聞學是一門較爲特殊的應用學科,必須實施比較科學的教學形式。據他看來,新聞學應歸屬於人文社會科學這個大的學科門類,且應用性很強。新聞學專業的活動主要是公開地傳遞最新發生的事實信息。傳遞給誰呢?傳遞給可以知道、可能接受的人,是直接針對於人接受的工作,是直接做人的工作。文、史、哲等學科的作品,人通過閱讀後的接受,一般說來總是潛移默化的;新聞學的作品,如新聞報道或新聞評論,登載出來,人通過閱讀後的接受,反應強烈或冷淡,一般都比較直接,在頭腦意識中或是在言談舉止上,受其影響或引導比較明顯,即使接受者並非保持順從心理,所產生的逆反心理也很突出。新聞學應用性強,在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中可以說是首當其衝。以往的許多新聞學系、學科或專業,設在綜合性大學或政治學院、法政學院,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個道理就在於,新聞學也像政治學、法學那樣,具有同樣的應用性、實用性。因此,新聞學需要採用較爲科學的教學形式。理論教學、知識傳授、課堂講解、教材閱讀,當然是必須的,但形式過於單一,缺乏應用性的實際訓練,難以提高新聞學的專業技能,不能使修學者興趣廣泛、新聞視野開闊,並不是比較科學的專業教學形式。他還批評某些高校的新聞學院、系或專業和某些單位所舉辦的新聞幹部培訓班,新聞學專業教學上形式不生動活潑,內容選擇不精、不廣泛,大多是就着教材照本宣科,不能引發學習興趣。科學的教學形式,不是生搬硬套教材、講解刻板或深奧得玄而又玄,也不是堆砌概念、排列知識。那種教法,學生似乎弄懂了、明白了,就是不會用。新聞科學的目的全在於應用!

在從事新聞工作和開展新聞學專業教學、培養活動的近半個世紀的時日裏,何微先生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觀點和立場,認真審視和嚴格分析並積極推動新聞學的學科體系建設,直至20世紀末逝世前,自始至終毫不隱晦、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我們的新聞學的學科體系建設還根本沒有完成,現在只是初步奠基,仍需發展、擴充和完善。不必說他在抗日戰爭、解放時期的新華社太嶽分社、山西分社、華北總分社到部隊去挑選有國中或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蔘加新聞工作、帶他們採編新聞,也不必說建國初年他在新華社北京分社接納被分派來的大學畢業生,教他們做記者、做編輯、寫消息、改稿件(那時是“合署辦公”,新華社的分社和人民日報社的記者站是“兩塊牌子,一班人馬”,後來出名的女記者王金風從上海的大學畢業就報到在何微先生手下),單說1954年他作爲北京分社社長應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學專業的邀請前去講授“新聞業務”課程,建國後北大“新聞業務”課程的講義就是以他的“第一講:新聞導語”爲開篇的。那時北大出版發行的報紙《北京大學日刊》還刊登過這些講稿。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經全是白髮的中國人民大學教報紙編輯學的教授鄭興東,應武漢大學新聞學系的邀請去作學術報告,見到發稀斑白的他,喊他“何老師,何微老師!”何微先生睜大眼晴、竟然不認識!“我是鄭興東,您教過我新聞寫作課!”鄭興東教授只好大聲解釋(大聲是怕何微先生耳背、聽不見)。也就是之前或者之後,武大新聞學系請新華社副總編輯閔凡路去作學術講座,第一次講座題爲《社會新聞的採寫》,是爲新聞學本科馬上就畢業的學生、研究生、青年教師們講的。兩個小時的講座,其中有半個小時講新華社北京分社記者集體署名的通訊《當人們熟睡的時候》,是分社記者在零點前後北京的火車站、馬路、醫院、垃圾站等處採訪的。這篇是新聞通訊的典範之作,以往讀新聞學專業者都會找來閱讀。我當時是何微先生指導的研究生,當然也就在聽講座者之列,坐在聽講的第一排。閔副總編講座結束,話音剛止,我即上前跟閔凡路副總編說:“您講的那篇通訊《當人們熟睡的時候》,有一位主要當事人現在就在這裏。”閔很驚訝,忙問:“誰?那我倒要見一見!”我回答:“何微先生,是我的導師。他那時是新華社北京分社社長,謀劃、分派記者、最後統稿、定稿、向總社發稿,都是他。總社在北京宣武門,分社在北兵馬司衚衕。對麼?”不用說,改革開放的最初十年(20世紀80年代),範敬宜任《經濟日報》總編輯時組織、分派各地記者夜半訪車站、碼頭、醫院、廁所等等,不能說與《當人們熟睡的時候》(20世紀50年代初期)如出一轍、直接仿效,但至少也有間接的或隱約的某些啓發吧?何微先生的新聞採寫實踐和應邀在北大新聞學專業講授“新聞業務”課程等活動,雄辯地證明了他積極地參與了新中國成立後對於新聞學學科體系建設的最初奠基。這是他應該在生前感到自豪、死後也含笑九泉的!可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一次於內蒙古地區召開的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年會上,當一位高級別的這方面的負責人在發表講話時誇口說“已經建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的科學體系”時,何微先生倒不高興了,搖搖頭,很不以爲然。回到武漢,何微先生還兩次對我說:在新聞學的學科體系建設上,決不能信口開河,也不能人云亦云,要確確實實。在新聞報道上,“跟風”吃過不少虧、栽過多少跟頭?在做學問、鑽研學術上,誇海口,就是不老實、不科學。

1918年10月,北大成立新聞學研究會,校長蔡元培是會長,徐寶璜是副會長、導師,講《新聞學大意》,理論嘛;另一位導師是邵飄萍,講《新聞採集法》,業務嘛;稍後幾年,戈公振在講義基礎上修訂出版了《中國報學史》,歷史嘛。這些在那時候都屬“破天荒”之舉!眼下哪所高校的新聞院、系、專業,還不是主要講新聞理論、中外新聞史、新聞業務這三塊?都過去七八十年了,還不是那“三大塊”?我還記得,已近八十高齡的何微先生,把自己和我能找見的“新聞學”的書,都擺在一個大圓桌面上,每本書都用不同顏色的鉛筆將目錄文字打槓槓、畫底紋短線,嘴上喃喃地說:“體系?不完全!”無獨有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一家三口踏着冰雪在除夕那天去季羨林先生家,給季老祝賀春節。於寒喧之後,季老問我:“知道‘餘心言’嗎?讀過署名‘餘心言’的文章嗎?批判開路,假、大、空,不實事求是啊!”看來,是真做學問的,是真學者,到老、至死,都強調實事求是,講求科學!

何微先生說,新聞學發展到現在,並沒有停止,還要向前發展。這個學科體系,就眼前來看,新聞學的理論、(中外)歷史、業務(採、寫、編、評、拍、錄、攝、播、剪貼製作等)、傳播、經營、管理、教育這些主要部分,才能構成一個學科體系,要照這樣的體系培養新聞學的專業人才啊,那還差得遠呢!他還說過,新聞信息作品要能順利運載、傳遞出去,到達目的地,以往一家報館至少要有采(集)訪部,編輯(整理)部,經理(營)部三大部門。現在的新聞學院、系、專業、研究所,除了新聞採、編,經營等方面,講了多少?又研究了多少?這難道還不能說明新聞學的學科體系不全?

何微先生積50年的新聞工作、帶領並組建、培養新聞工作者隊伍之經歷或經驗和教訓,知曉新聞事業與社會上其他職業、行業一樣,信服“業以人興”這個道理。可是,新聞學是應用性很強的一門人文社會科學,新聞事業也須適應時勢變化、適合於社會發展。正因爲如此,他一貫主張新聞學專業人才的教育、培養或培訓,需要別門類、多層次和分階段。1984年秋季學期剛剛開學,從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職位退居二線的何微先生,應邀到武漢大學講授新聞學課程,就曾多次與武大的校長、教務長、新聞學系主任座談,提出對新聞學專業教育、培養的建議,反覆闡釋自己的新聞學專業教育、培養或培訓的主張。他以爲,新聞學專業人才的養成,像新聞工作這項社會職業一樣,比較特殊,有些人沒學過新聞學專業,但從小就新鮮好奇、關心世務、注意新情況、新問題、新觀點,並且經常發議論、寫稿和投稿,這樣日長天久了,也會把自己鍛鍊成記者、編輯,做新聞工作也會勝任愉快!這叫“未學自知”“無師自通”!這當然是極少數人,大多數還是要接受新聞學專業教育、培養或培訓,然後才能做、纔會去做新聞工作的。

針對做新聞工作要求對社會各行各業都有些熟悉、對以往和現在的許多學科知識都並不陌生之特點,何微先生很注重來學新聞學專業者應該有的必要的社會閱歷,沒有的則應該補上“社會經歷”這一課。他顯然是“有教無類”的虔誠信奉者和忠實執行者,但他並不看好“一碗飯吃到碗底”“一碗水喝見碗底”的人,即並不看好、也不主張一直從幼兒園、國小、中學讀書,直接考入大學就讀新聞學專業本科。他說,大學實行預科制,也有其好處、優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科讀了,再去讀本科,還要經過考覈通過,才能讀上本科。讀預科期間,可以選擇自己要讀本科的專業,併爲此而準備,不想讀這個本科專業,還可以準備別的本科專業。一徑讀書上來考大學讀新聞學專業本科,沒出過學校門,沒什麼社會閱歷,讀新聞學專業肯定有些費勁,頭一兩年有些摸不着頭腦,提不起興趣。學習新聞學專業興趣難以培養,這對受教育者沒什麼好的影響。所以,他向武大校長進言建議,開展多層次、到門類、複合型的新聞學專業教學模式,開辦新聞幹部專修科大專、從高中生畢業大學聯考錄取的新聞學專業本科、從大專畢業生或校內其他專業三年級後考試錄取讀新聞學本科(插班生制)、從大學畢業生中非新聞學專業者會考試錄取讀新聞學專業本科(雙學位制),今後還要爭取新聞學專業的碩士點、博士點,提高學歷和學位的層次,招收研究生也宜學科交叉,也可實行高層次的“雙學位制”。他的這些建議,被武大采納、實行後,很見效果:幹修生歐陽常林(84級,現任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湖南衛視臺長),插班生劉海法(插入84級本科,現任經濟日報社一家子報的社長)、趙鐵騎(插入84級本科,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李宏偉(插入85級,原在人民日報社,現任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嚴(插入85級,原在人民日報社,現任湖南省局長),顯例很多,不勝枚舉。

在何微先生看來,新聞學專業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學生一畢業就 “水到渠成”,能在採寫編評攝一線做起合格並且很優秀的新聞記者、新聞編輯來,是不可能的。在學校裏的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還只是“入門”,畢業生只是抱了塊新聞工作能“入門”的“入門磚”,這就是“入門靠師傅,修行在個人”!木匠、鐵匠、箍桶匠、泥瓦匠的學徒,出師後爲什麼還圍繞自己師傅的工地上做幾年呢?沒有聲譽、難找見活路啊!新聞學專業也是這樣,大學本科專業畢業,進入新聞單位工作,只是學堂課程教學結束了或暫告一段落了,這是新聞學專業教育的最七年級步,下一階段就是進入新聞單位後自學教育、單位所開展的專業教育和專業培養了。照何微先生的想法,要做合格且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入新聞學專業教育之前的基礎教育是第一個階段,入新聞學專業的學校課堂教育是第二個階段,進入新聞單位後的專業崗位教育和培養是第三階段。除了個人的不斷努力、不懈進取以外,受這三個階段的教育、培養或培訓,循序前進,才能不斷進步、成就事業啊!

何微先生還以爲,新聞學專業的基礎教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同樣重要,必須引起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領導人和教育管理者的足夠重視、着力關注。就新聞學專業教育方面或過程來說,“基礎教學”就好比是“進口”,關係到生源問題;“理論教學”就好比是“生產加工”,關係到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教育,即新聞學專業必備的理論修養、專業必需的知識掌握,都應該在理論教學上把好關,注重提高專業理論品質;實踐教學就好比是“出口”,關係到專業學生畢業後的去向,能否找到專業對口或相近行業的合適崗位。強調“基礎教學”,就是做新聞工作要有中、外語言文字和社會各行業的一般學識基礎;注重“理論教學”,就是爲做新聞工作來學習、研討專業理論,瞭解中、外新聞事業的歷史進程,掌握新聞工作實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特別注意“實踐教學”,要求修學新聞學專業的學生,能夠把專業書本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辦新聞業務緊密結合,直接轉化並提升爲做新聞工作的實際能力。

據何微先生介紹,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其一、二年級屬於預科,就是母語的語言文字爲主的教學,提高英語閱讀、寫作能力,當然還包括學一門或兩門外國語;三、四年級這兩年,就是在學院辦的新聞媒介裏做事,將新聞傳播工作的一個環節做完、做熟了,再去做下個環節的工作;五、六年級爲新聞專業最後兩年,主要是新聞學專業的提高課程和研究課程的教學,要求在做會新聞工作後能夠爭取“優秀”。何先生說:“解放以前美國駐華大使兼任新聞學院、系領導的燕京大學新聞系,那時的畢業生,我見過,也曾接納過畢業生來做新聞工作,學制是5年,能夠用中、英文寫作新聞稿件。我看,現在的研究生,能夠用英文寫出新聞稿的,很少見。過英語四級或六級,那是英語的水平考試;能用英文寫或改寫新聞稿件,那是專業外語水平的要求。然而,現在不說是用英語寫,就是用漢語寫,研究生畢業生也有不會寫新聞評論、寫不好新聞評論的。所以,在新聞學專業的教學上,至少從本科開始,就應該是基礎教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三者並重。新聞工作是‘實戰’,新聞學專業的畢業生,採訪不到新聞,寫不好新聞報道稿件,配發不出新聞評論,那就等於是工廠生產的產品中出了‘廢品’,只有送去廢品收購站了。”

何微先生在指導研究生時,除研究生本人有過新聞工作經歷者外,都非常關注研究生的專業實習環節。1988年夏,已是七十多歲的他,冒着酷暑,帶着張海華(87級研究生)來到山西太原,找見山西日報社社長和總編輯,商量安排張海華在山西日報社實習半年。1990年,他又親自聯繫、安排馬續鳳(89級研究生)到新華通訊社國內部農村組實習1年,並要求馬續鳳全面瞭解新華社農村報道改革10年的情況,爲做碩士學位論文收集材料。

何微先生主張,新聞學專業的教學,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一樣,必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文社會科學的教學或研究,主要在知識的逐漸積累。他堅定地認爲,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的工作,不注意積累,就無異於在沙灘上蓋高樓大廈,蓋不起來,就是硬蓋起來了也會倒塌或垮塌。他說,新聞工作規律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逐步認識、把握和遵循,不可違反。新聞工作規律,在新聞學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上,在所選用的教材和所寫出的講義中,或者是授課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出來或者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器材播映出來,一般都是用“原則”來概括、來表示、作爲標識的。這些“原則”有:新聞工作的真實性原則,黨性原則,新鮮性原則,羣衆性原則,公開性原則,接近性原則,趣味性(可讀、可聽、可視、可瀏覽)原則,輿論導向和輿論監督原則等等。“原則”是對新聞工作規律的概括、歸納和表述,在理論教學的課堂上要講得清楚明白,讓學生逐步認識、把握並在專業實踐中注意遵循,絕對不可以違反規律。

新聞學畢業論文 篇六

c型威客的代表淘智網摘要:我國如何走出當下的金融“寒冬”,農業的基礎作用顯然不可忽視。而涉農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具有產業價值,還是“三農”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手段。成都涉農文化產業發展較具規模,現已摸索出“古鎮文化”和“農家樂”兩種模式,本文結合成都涉農文化產業的發展經驗和當下實際情況,旨在爲農業 “過冬”提供借鑑意義。

關鍵詞:涉農文化產業 成都亮點 產業價值 未來建議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之際,穩定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刺激國內消費,成爲決策層維穩中國經濟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這是自1982年以來中央第11次將目光聚焦在“三農”領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命題,除了傳統的糧食生產以外,文化產業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爲解決三農問題的另一重大途徑。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會城市,20xx年人口總數即已超過1249萬,位居全國第四,其在涉農文化產業的發展上可謂成果顯著。據市統計局公佈,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機雙重衝擊之下,前三季度生產總值仍達到了2821億元,同比增長12.2%。(1)20xx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成都舉辦,成都市簽約項目31個,總金額126.3億元,佔簽約總額的57%,充分顯示了成都文化產業的輻射力和規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產業上的實踐探索對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和帶動作用。

綜合來看,成都在發展涉農文化產業方面具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創意產業,涉農文化產業市場潛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國”的雅譽,古蜀文明還給她留下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而濃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爲其增添了許多人文沉澱,資源相當豐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總體消費實力常年位居全國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娛樂、文化服務消費爲968元,佔整個消費性支出的14.0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規模還在不斷擴大中國創意產業,預計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將達到64%,龐大的城市人羣是涉農文化產業的潛在市場。

二、主題鮮明,涉農文化產業特色較爲突出。

成都涉農文化產業圍繞“休閒”二字展開,講究“付費休閒”、“休閒體驗”,其特色可歸納爲“古鎮文化”和“農家樂模式”。

“古鎮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體創意產業,成都市規劃局等部門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鎮形態研究及利用》等規劃,提出將對大邑悅來古鎮、邛崍平樂古鎮等10個文化古鎮進行保護上海創意產業園,將其打造成爲成都周邊最具特色的古鎮旅遊文化風景帶。如今“古鎮旅遊文化”規模已成,十個文化古鎮分別尋求自己的營銷訴求。如黃龍溪的“千年水碼頭,古鎮黃龍溪”、洛帶的“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平樂的“茶馬古道第一鎮”等。古鎮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覷,如洛帶古鎮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內外遊客160萬人次,直接經濟收入超過8000萬元。

“農家樂”模式:成都是農家樂的誕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農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責任田從事旅遊接待活動,以此作爲增收手段,大多單打獨鬥,未能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經營。在政府的引導下,錦江區農村納入了統一規劃,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鄉農居”、“東籬菊園”、“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異,但又相互支撐,形成整體聯動的文化產業模式。而中國農家樂的發源地農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優勢,豐富了農家樂的休閒方式和贏利亮點。在20xx年,農科村旅遊收入達到1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4萬元。(2)

三、政府引領到位,企業主體保證產業運作規範。

成都市委、市政府於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強市”發展戰略。先後採取了改革文化體制、創新投融資機制、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場管理體系、淨化文化市場發展環境和提高產業服務水平等舉措。同時,成都市還打造了一批文化陣地健全、文化生活豐富,農民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健康素質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設示範鄉鎮和村,以點帶面推進農村文化建設,促進涉農文化產業市場的發育。(3)如20xx年,全市各區(市)縣建立了羣衆文化輔導員制度,先後對全市1000餘名農村業餘文藝骨幹進行了各類藝術培訓,培育了農村文化隊伍楊浦創意產業,也爲涉農文化產業發展開啓了新思路:農民組織了腰鼓隊、舞龍隊等,活躍於廣大鄉村。僅20xx年,雙流縣農村文化隊伍就創造產值200多萬元,利稅超過40萬元。(4)

成都市涉農文化產業的開發注重產業運作機制的長效性和職能化。基層政府成立文化產業公司,發展農村文化產業。如洛帶古鎮,鎮政府於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成都洛帶客家文化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以來,一是通過“修舊如舊”,恢復了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積極選擇大公司、大集團合作創意產業發展,推動古鎮景區建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是推動文化旅遊產品的研發、加工、展示、銷售、交流與體驗;四是抓大項目建設,先後引進新西南藝術陶瓷廠、洛帶——女紅坊、中國文博公園、“創庫”等一批文化旅遊項目。(5)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知名度,積極進行資本擴張、擴大企業規模。

四、注重對涉農文化產業的創新探索。

從最初單打獨鬥、內涵粗糙的早期農家樂到後來“五朵金花”的集羣效應;從對10個文化古鎮的初步保護到籌劃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鎮”品牌。成都涉農文化產業的創新精神始終強烈,越來越多的涉農文化產業開始着力擺脫產業模式單一的束縛,着眼於深度化、立體化的產業發展,注重嘗試新的產業管理模式、開拓新的涉農文化產業市場。

如洛帶鎮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創意產業,還規劃4500畝,投資1.86億元人民幣,開發培育自然風光遊、農家健身娛樂遊等六大系列農業旅遊產品;

又如成都首創企業出資編制涉農社區發展規劃——“成華區龍潭和成涉農社區新農村建設概念(項目)規劃”。此規劃由工商企業共同發起楊浦創意產業,聘請專家編制,將文化旅遊產業作爲重點,以社區生態旅遊爲方向,建設大型餐飲娛樂休閒中心,同時發展蜀繡等旅遊工藝產品生產。

我國是以農業爲基礎的國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就已爲此指明方向: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強政策調控,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建設提出了更加細緻合理的規劃方案,而且4萬億刺激內需的投資計劃更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了戰略性的政策傾斜。當前財滿街創意產業,涉農文化產業應敏銳地把握住這個信號,思考如何變危機爲契機。

以成都爲例創意產業園,筆者認爲西部創意產業文化節,涉農文化產業要發展,需要政府和市場兩塊動起來。在產業發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做好評估規劃工作。政府需清楚認識到涉農文化的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明確責任,積極鼓勵社會辦文化創意產業經濟學,安排專項部門落實對其的資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不可忽略的,它是發展農村文化的基本條件之一,是農村公共服務體系重要組成,也有利於涉農文化產業“反哺”農村,形成與農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環。例如成都打造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體系,促進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中關村創意產業網,同時也提升了當地農村的生活環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觀來看,政府則要調整好經濟發展水平與文化資源分佈的不平衡。我國的政治、經濟重心,多在東部。而西部蘊藏着豐富的涉農文化資源,卻因經濟等因素,面臨着融資難、消費難的兩重難題。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抓住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給予政策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試驗區,對於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將具有深遠的影響。比如,適當放寬資本進入的門檻,鼓勵社會資金進入涉農文化產業,拓寬資金來源的渠道。

而從市場來看,目前整個文化產業都欠缺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對於涉農文化產業而言更爲突出。很多掌握涉農文化資源的個人或組織未能充分意識到其產業價值,導致“捧着金飯碗要飯吃”的局面。所以要發展涉農文化產業西部創意產業文化節,還需注意啓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方面注重涉農文化產業的培育。此舉不僅可以給教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更有利於涉農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涉農文化產業與城市文化產業的重要不同在於其“三農背景”西部創意產業文化節,所涉及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多,市場輪廓尚不夠清晰。所以筆者認爲,在涉農文化產業發展中,對於一些背景和市場都不夠明朗的業務上海創意產業中心,涉及企業可以中小型企業爲主。一則有“投石問路”的功效,二來“船小好調頭”,中小型企業在實驗階段的靈活性與恢復性是大型企業無法比擬的。並且,中小企業還擁有中央強有力的財政支持:今年中央財政大幅度增加了用於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資金,總額達到18億元財滿街創意產業,其強大的優勢不言而喻。同時,在涉農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宜跟風建設、盲目上馬。需注重對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與現代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多媒體創意產業,與城鄉統籌實踐有機結合,從而打造出特色品牌。在區位的選擇上要科學、相對集中化,不宜遠離城市進行佈局,而應圍繞城市郊區而建。

新聞學畢業論文 篇七

一、社會變遷與融合之道

對當今新聞傳播教育所處時代和媒介化社會的解讀是與會院長髮言的普遍起點。外部世界的變遷,特別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業的“危”與“機”,傳統新聞傳播教育的困境,成爲新聞傳播教育者必需直面的問題。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教育者所面臨的困境既有共同性又有地方性。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宋超在演講中提出,當代中國社會以及媒介生態的深刻轉型向今天的新聞傳播教育提出了空前挑戰,他提出了四個“融合”加以應對:傳承與創新的融合,本土與世界的融合,通識與專業的融合,教與學的融合。長期分管教學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倪寧認爲,經過多年討論,中國新聞學院院長們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即打好基礎平臺。在新技術媒介融合的態勢下,新聞教育應在知識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加強培養。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鬍正榮則強調了“特色化”的新聞傳播教育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院長Dean Mills在題爲《新聞業與新聞教育中的失望與希望》的主題發言中首先檢視了美國的情況,認爲從今天美國的一些報道來看,現在既是新聞學歷史上最糟糕的時刻,也是新聞界最糟糕的時刻,其表現是以報業爲代表的傳統媒體大幅削減崗位,新一代的受衆逐漸拋棄傳統媒體轉而投向互聯網的懷抱。“就業”成爲很多人對新聞學的擔憂。他駁斥了“新聞業已死”的論斷,認爲教育者要開發創新性的課程,要有更多的教材,不僅更好地服務於新聞學生,也讓市民成爲更好的新聞業消費者。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媒介系主任Charlie H. Beckett在《網絡媒體下的新聞教育》的主題發言中認爲,我們處於新聞業歷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首先有必要把新聞的生產和它的傳播分開來看。新興新聞業有兩大特色:一是公衆參與(public participation);二是“連接性”(connectivity)。網狀的新型媒體結構改變媒體的消費和製作,而且影響深遠。就歐美的情況而言,目前媒體的改變不僅是內容的改變,也是商業模式的改變,同時也是在公衆領域,新聞從業狀態的一種改變。所有的公司,所有的組織,他們很多公衆職能都變成了媒體公司。我們新一輪教育是要不斷地挑戰新聞業者所扮演的角色、他們的價值以及新媒體的本質。

東京大學情報學環學環長石田英敬迴應了新聞和傳播研究的四個課題。第一,21世紀是一個新的百科全書時代,要構架出新的百科全書式的組織,彙集多種不同的知識,建立一種跨學科的百科全書研究網絡。第二,面對技術革新,尤其是通信技術的發展,要與技術專家積極合作,應對技術革新的挑戰。第三,對於大學以及知識與社會關係的重新定義,與各類機構合作,他認爲新聞和媒體研究是社會的一個接點或者說是“契合點”,現有大學與社會存在一定的脫節,而在媒介化社會下,大學與社會的融合成爲一種需要。第四,在全球化視野中亞洲新世紀已經到來,教育要用國際化的視野積極進行教育交流。

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在主題發言《尋找未來的傳播教育》中認爲,我們可能正面臨着古登堡革命之後400年來的最大挑戰,進入了後Google時代。對臺灣新聞教育而言,不僅有來自全球化、媒體匯流的挑戰,還有來自商業化的挑戰。他認爲我們今天傳播教育者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將資訊轉化爲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把媒介化社會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多年討論的最基本問題總結爲三對概念:教學與研究、理論與實務、新聞與非新聞。從“面向”而非“矛盾”的視角去理解這三對概念更有助於我們擺脫當前新聞教育的困境。他還構築了一個由三對概念構成雷達圖,並給出了橫向(院校間)和縱向(歷時)比照的標準和建議。他認爲各院校應該根據規模、需要、歷史傳統等建立平衡和協調的標準。

二、技術爭議與專業本質

“技術”是衆多與會代表關心的問題,同時也集中了較多的討論。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Evgeny Zaytsev認爲要把新技術當成工具而不是被其控制,好奇心和知識才是新聞教育的兩翼。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範以錦認爲理念比技能的培育更費功夫,技能要貫穿於理念之下。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副院長戴元光等認爲,把學習現代技術作爲新聞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應當受質疑的,過分的技術化取向對新聞教育是一種傷害。持同樣觀點的還有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傳播系主任皇甫河旺、香港電臺訓練及發展總監張圭陽等。張圭陽認爲,這種迎合市場即時需求的教育實踐被證明存在極大問題,畢業生們越來越擅長於播報即時短信息,而在分析性報道和深度報道方面頗爲欠缺,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成爲值得思考的問題。

臺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楊志弘對媒介融合做了細緻深入的介紹,他認爲面臨數字科技的這場革命,新聞傳播學科首先要思考這場產業變革的本質,分析行業的關鍵技能何在,不能僅僅停留在擔心的層面。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嚴三九做了《上海市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情況調查》的報告,他認爲不能泛泛而談新媒體與新技術,提供有說服力的事實可能更有利於問題解決。在他看來,技術是一種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

對新聞傳播學學科“專業”的討論是本次論壇的另一個熱點。對專業性的挑戰來自各個方面,既有與其他學科的比較,又有來自新媒介生態下諸如“公民記者”的挑戰。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院長吳飛以重新審視新聞學教育的合法性爲起點,對新聞教育的“專業性”何在進行了思考。他認爲新聞是一個非常廣泛的領域而不是一個專門的知識領域,新聞實踐所處理的是變化無常的複雜世界,沒有任何一種專業體系能提供一種完整的理論知識及支持這種視角的理論分析。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聞學的專業程度又嚴重不足,與其他專業相比,新聞專業的人才缺乏專業獨有的精神氣質。

威斯敏斯特大學中國傳媒中心主任Hugo de Burgh討論了數字化時代新聞業所面臨的一個悖論: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記者,那麼專業的記者和採編機構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認爲:數字化時代不僅需要新聞教育,而且需要一種與傳統新聞學截然不同的,能夠將研究和傳播技術同知識與對公共世界的認識結合起來的新型新聞教育,這將爲許多職業提供堅實的基礎。在他看來,新聞學比其他學科更適合作爲一種基礎教育,新聞學是屬於21世紀的學問。南加州大學安尼伯格傳播學院院長Ernest on III在他的主題發言中也強調了向本學科外推廣新聞傳播教育的必要性,認爲所有的學生都應該有一些必要的新聞學常識。

美國富樂敦加州州立大學傳播學院院長Rick Pullen和Jeffrey Brody教授回顧了美國新聞專業教育的發源正是在煽情主義氾濫的年代,作爲這場黃色新聞的教訓,新聞學專業創立出專業化的課程計劃。準確性不夠和煽情主義是當時的一個很大困擾,而今天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並威脅着新聞專業主義的生存發展。同時,現在“專業”與“非專業”的壁壘在技術提供的可能性之下岌岌可危,很多博主跳出來聲稱自己是記者,他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不可能增加內容的附加值。在這種背景下,他們認爲新聞學更適應於作爲一種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加以推廣,培養新一代的公民記者,以負責任的傳統新聞價值理念培養更多的公民記者、更多優秀的博主。

同樣面對公民記者的挑戰,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院長葉明德認爲與公民記者相比,新聞學院培養的記者更要着重於:第一,要更熟悉數字技術,成爲更好的“講故事的人”;第二,要有觀點,有立場,大多數人要的是有意義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與成千上萬的網民競爭;第三,要重新界定媒體的公共性,在培養人才時要格外注意這一點,否則對社會文明的提高沒有幫助。

三、培養層次與教育創新

正如本次論壇中多位院長指出的,中國的新聞傳播學自從被定爲一級學科,已經建立起多層次的培養體系。在體系日趨健全的背後揮之不去的是各層次到底培養什麼樣人才的疑問。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吳予敏介紹了深圳大學實踐教學理念變革和實踐教學體系創新所取得的一些經驗,在廣告學專業實行實戰性畢業設計代替本科畢業論文的做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一做法搭建起從大學到業界的過渡橋樑。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蔣曉麗對新聞教育和傳播教育進行了區分,並針對網絡熱炒的四川大學擬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進行了澄清說明。其本意並不是要取消畢業論文,而是想給畢業論文找出多種方式。她認爲以往的畢業論文形式已經不大適應業界對新聞學科的需要。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徐泓在《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研究》中談到在研究生層面計劃從明年開始實行“3+2”模式,面向除新聞與傳播學院之外全部的文理科院系,三年本科加上兩年新聞傳播碩士,從本科碩士跨學科的交叉來培養複合型的人才。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院長高曉紅則對高層次應用型國際新聞傳播專門人才培養提出了她的觀點。自2009年起,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5所高校,試點培養國際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這一舉措是當前加強國際新聞傳播後備人才培養的重要步驟。

日本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政治學研究科主任瀨川至朗介紹了日本在2008年才設立第一個新聞學碩士學位的背景。地處東京的早稻田大學創建於1882年,它以培養記者而聲名卓著,但一直沒有設置新聞學的系統課程。此前的日本新聞界一直堅持在崗培訓(OJT,on-the-job training)的人才培養方式,新進人員像白紙一樣直接被各個媒體塗上自己的“顏色”,已經帶有“顏色”的記者並不受媒體的歡迎。而2008年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研究生院開始設立新聞學碩士學位,這也是日本第一個新聞學研究生院。這一轉變與大衆媒體自身不斷變化有關:24小時新聞播報使時限更爲緊迫,記者們不再能從容地書寫故事,也不再有時間來訓練新手。另一方面,媒介生態環境的變化也讓人沮喪,媒體間的混戰、媒介入侵私人空間和錯誤報道導致一般民衆對大衆傳媒失去了信心。就在此時,新來者憑藉對新聞業使命的認知、對法律知識的熟識,及實踐經驗爲新聞界帶了一股新風。

悉尼大學媒介與傳播系主任Steven Maras對博士層面的教育提出思考。他首先對英國和澳大利亞關於專業博士學位(PD, Professional Doctorates)、專業實踐型博士(Practice Based PhDs)及傳統的博士學位(PhD, Philosophy Doctorates)的討論進行了介紹,並集中介紹了國外對前兩者的爭議。與傳統的以學術研究爲旨趣的博士學位(PhD)不同,專業博士學位(PD)的誕生較晚,在英國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它是以市場爲驅動滿足於特定領域的需要,如工程博士、教育學博士等。PD與PhD的區分較爲明顯。而專業實踐型博士的出現則是近十年的事,主要針對與藝術、創意等相關專業,它的出現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關於這類專業實踐型博士的討論集中了五種類型的話語:隔離主義的(Segregationist);PhD學位的墮落(Degradation of the PhD);包含主義的(Inclusive);(後)殖民主義的(Post-colonial);矯正或重整學術的(Disabusing/Reclaiming the Scholarly)。Steven Maras認同第五種話語,認爲專業實踐型博士的出現是一個反思學術何爲的契機,也是反思大學傳統的契機。

本次論壇中多位來自英美的院長都強調了新的教育中要包含創新性與企業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弗吉尼亞聯邦大學大衆傳播學院主任Judy Turk認爲大衆傳媒生態的變化將帶來大量的外包業務,催生出個人工作者的職業模式,誕生不爲任何一個僱主而爲多個客戶工作的技巧嫺熟的自由職業工作者。這就意味着新聞傳播教育者要主動探討出新的教育培養模式,爲新的現實環境、新的職業市場和新的職業途徑做準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更加強調新聞傳播基本的價值,但也要更加強調創新性與企業家精神。畢業生們不僅把自己描述成一個求職者,更要把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策劃人,爲一個企業問題提供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成爲跨媒介和產業平臺的獨立工作者。

繼續教育和培訓成爲新聞教育的新領域。新加坡傳媒學院副院長Jackson Yip以新加坡的個案爲例,介紹了《創意產業能力培養體系和碩士計劃》。Jackson Yip認爲如今的媒體和創意產業正發生着結構調整,爲就業準備的傳統教育框架再也不能滿足傳媒業的需求,迫切需要一套具有靈活性的全新的創意產業能力培養體系與解決方案來滿足不斷演變的技術發展。而整合多種資源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則幫助媒體與創意人士的實踐工作更專業化。

此外,與會代表還就新聞傳播教育中的跨學科交流、跨文化傳播、實踐創新、業界合作、特色化教學、未來的師資標準、學者成績評估、教育培訓評估等話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交流。■

新聞學畢業論文 篇八

關鍵詞:涉農文化產業 **亮點 產業價值 未來建議

綜合來看,**在發展涉農文化產業方面具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創意產業,涉農文化產業市場潛力大。

**有“天府之國”的雅譽,古蜀文明還給她留下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而濃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爲其增添了許多人文沉澱,資源相當豐富。

二、主題鮮明,涉農文化產業特色較爲突出。

**涉農文化產業圍繞“休閒”二字展開,講究“付費休閒”、“休閒體驗”,其特色可歸納爲“古鎮文化”和“農家樂模式”。

三、政府引領到位,企業主體保證產業運作規範。

**市涉農文化產業的開發注重產業運作機制的長效性和職能化。基層政府成立文化產業公司,發展農村文化產業。如洛帶古鎮,鎮政府於2003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洛帶客家文化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以來,一是通過“修舊

網遊之一槍爆頭 百變銷魂 官路青雲 一簾妖夢 第一公敵 權柄如舊”,恢復了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積極選擇大公司、大集團合作創意產業發展,推動古鎮景區建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是推動文化旅遊產品的研發、加工、展示、銷售、交流與體驗;四是抓大項目建設,先後引進新西南藝術陶瓷廠、洛帶——女紅坊、中國文博公園、“創庫”等一批文化旅遊項目。(5)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知名度,積極進行資本擴張、那擴大企業規模。

四、注重對涉農文化產業的創新探索。

從最初單打獨鬥、內涵粗糙的早期農家樂到後來“五朵金花”的集羣效應;從對10個文化古鎮的初步保護到籌劃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鎮”品牌。**涉農文化產業的創新精神始終強烈,越來越多的涉農文化產業開始着力擺脫產業模式單一的束縛,着眼於深度化、立體化的產業發展,注重嘗試新的產業管理模式、開拓新的涉農文化產業市場。

如洛帶鎮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創意產業,還規劃4500畝,投資1.86億元人民幣,開發培育自然風光遊、

農家健身娛樂遊等六大系列農業旅遊產品;

又如**首創企業出資編制涉農社區發展規劃——“成華區龍潭和成涉農社區新農村建設概念(項目)規劃”。此規劃由工商企業共同發起楊浦創意產業,聘請專家編制,將文化旅遊產業作爲重點,以社區生態旅遊爲方向,建設大型餐飲娛樂休閒中心,同時發展蜀繡等旅遊工藝產品生產。

我國是以農業爲基礎的國家。早在2005年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就已爲此指明方向: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強政策調控,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建設提出了更加細緻合理的規劃方案,而且4萬億刺激內需的投資計劃更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了戰略性的政策傾斜。當前財滿街創意產業,涉農文化產業應敏銳地把握住這個信號,思考如何變危機爲契機。

以**爲例創意產業園,筆者認爲西部創意產業文化節,涉農文化產業要發展,需要政府和市場兩塊動起來。在產業發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做好評估規劃工作。政府需清楚認識到涉農文化的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明確責任,積極鼓勵社會辦文化創意產業經濟學,安排專項部門落實對其的資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不可忽略的,它是發展農村文化的基本條件之一,是農村公共服務體系重要組成,也有利於涉農文化產業“反哺”農村,形成與農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環。例如**打造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體系,促進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中關村創意產業網,同時也提升了當地農村的生活環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觀來看,政府則要調整好經濟發展水平與文化資源分佈的不平衡。我國的政治、經濟重心,多在東部。而西部蘊藏着豐富的涉農文化資源,卻因經濟等因素,面臨着融資難、消費難的兩重難題。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抓住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給予政策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試驗區,對於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將具有深遠的影響。比如,適當放寬資本進入的門檻,鼓勵社會資金進入涉農文化產業,拓寬資金來源的渠道。

而從市場來看,目前整個文化產業都欠缺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對於涉農文化產業而言更爲突出。很多掌握涉農文化資源的個人或組織未能充分意識到其產業價值,導致“捧着金飯碗要飯吃”的局面。所以要發展涉農文化產業西部創意產業文化節,還需注意啓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一方面注重涉農文化產業的培育。此舉不僅可以給教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更有利於涉農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涉農文化產業與城市文化產業的重要不同在於其“三農背景”西部創意產業文化節,所涉及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多,市場輪廓尚不夠清晰。所以筆者認爲,在涉農文化產業發展中,對於一些背景和市場都不夠明朗的業務上海創意產業中心,涉及企業可以中小型企業爲主。一則有“投石問路”的功效,二來“船小好調頭”,中小型企業在實驗階段的靈活性與恢復性是大型企業無法比擬的。並且,中小企業還擁有中央強有力的財政支持:今年中央財政大幅度增加了用於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資金,總額達到18億元財滿街創意產業,其強大的優勢不言而喻。同時,在涉農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宜跟風建設、盲目上馬。需注重對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與現代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多媒體創意產業,與城鄉統籌實踐有機結合,從而打造出特色品牌。在區位的選擇上要科學、相對集中化,不宜遠離城市進行佈局,而應圍繞城市郊區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