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黨建論文

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研究(精選3篇)

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研究1

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研究(精選3篇)

摘要:在我國現代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下,隨着廣西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也飛速發展,大量農村勞動力往城市轉移,廣西農村和傳統農業受到衝擊,農村老齡化、發展滯後等問題日益加劇,城鄉差距拉大。回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主旨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爲億萬農民描繪出鄉村振興美好的藍圖。本文以南寧市青秀區伶俐鎮爲研究對象,對其民生現狀進行分析比較,結合統一戰線大團結的力量,通過深化農村土地改革制度、通過鄉村產業振興及鄉村人才振興等多項措施達到伶俐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

關鍵詞:伶俐;民生現狀;統一戰線;鄉村振興;探索路徑

一、伶俐鎮民生現狀

伶俐鎮位於南寧市青秀區東部,東接橫縣,南抵南陽鎮,西連長塘鎮,北與賓陽縣,下轄一個社區和8個居委會,土地總面積264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36280人。伶俐鎮農村現有耕地面積37098畝,人均擁有耕地面積1.02畝,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35畝,而且隨着城鎮化建設加快進程,土地資源缺乏、生態環境問題必將日益凸顯。伶俐鎮作爲青秀區最東邊偏遠郊區,離市區距離較遠,受到市區產業輻射力度較弱,農村經濟受到山多地少江隔斷的發展阻礙。

二、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勢

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藍圖美好,但要真正落到實處, 需要成爲社會各界的共識, 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統一戰線恰好具有大團結、大聯合的優勢:

統一戰線可以通過商會企業家等新階層人士把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傳遞到廣大農民中, 使之認識到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統一戰線成員中形成共識, 得到他們的認同和支持。同時, 統一戰線協助政府帶動社會各個階層、各方力量, 整合資源, 匯聚智慧, 使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鄉村振興中去, 利用自身優勢,尋找可靠可行的路徑,在鄉村建設中作出貢獻。

三、伶俐鎮統一戰線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路徑探究

(一)開荒拓建——統戰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是農村最重要的資源,深化農村土地改革制度,是現代化農業建設的必要手段,是發展農村新產業的重要條件,也是伶俐鎮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首先通過統一戰線的政治優勢,繼續深化農地產權制度改革。伶俐鎮要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平等保護經營者的土地經營權,保耕地保種植的同時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最終使農村的農地、資金、技術、人力等各種生產要素得到優化組合,實現伶俐農業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

其次建設用土地徵收也是擺在伶俐發展面前一道大難題。從依法公平維護和保障被徵地農民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探索統一戰線成員在土地徵收過程中帶頭示範作用,建立協助協商機制,對徵地和補償安置提供新的途徑。

(二)立足當下——伶俐鎮鄉村產業振興

衆所周知,鄉村振興的終極目標是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的問題,保障農村居民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只有產業興旺,農民纔有物質保障,鄉村纔有富裕之路。鄉村產業振興可通過統一戰線發展現代農業及優化產業結構兩個方向來實施。

統一戰線如何發展現代農業,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一要統一戰線構建伶俐新型農業經營管理體系,除保證伶俐現有農村龍頭企業、家庭承包等現有經營主體外,還需逐步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現代農業觀賞園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以多種多樣的農業作爲支撐,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化,根據伶俐實際情況逐步發展現代農業,從而取代小農生產模式。二要統一戰線加強農業的科技化,加大農業科技的投入,並在伶俐各村廣泛開展技術培訓,進一步推廣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三要在非公農場、林場等農業龍頭企業中帶頭實施綠色環保興農,在確保伶俐糧食產量產能的前提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逐步減少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生產加工。

在搞好現代農業的同時,優化產業結構也是伶俐鎮發展壯大路上的助推器。統一戰線下優化產業結構可以做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統一戰線要搭建各種平臺,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加入農村經濟發展,同時指導發展農村電商,爲產業興旺、生活富裕貢獻力量。另一方面是統戰積極拓寬融資平臺,發展伶俐鄉村旅遊市場第三產業。伶俐鎮有許多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比如沿江山清水秀的橫龍漂流景區,比如上王村休閒農家樂等等,可以預見伶俐的未來:打造出一系列新穎、休閒、娛樂一體的特色旅遊項目,堅持扶貧爲先、片區爲主、生態爲本、文化爲魂,加快形成貧困村屯發展增收致富的旅遊扶貧新格局。

(三)着眼未來——統一戰線下鄉村人才振興

說了兩大點,伶俐的鄉村振興還不能僅是依靠土地合理開發利用,產業結構的優化這些,鄉村振興離不開人,人才隊伍建設也是統戰指導下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鄉村人才振興包含兩方面,一是基礎教育的振興,二是優質人才的振興。伶俐鎮有“天生伶俐”的美譽,擁有幼兒園到中國小一整套基礎教育,鄉村基礎教育決定着伶俐的未來。因此,統一戰線可以參與伶俐鄉村教育的建設,積極參與教育扶貧工作的介入,對建檔立卡戶子女的教育進行資助,配合政府全面推廣並施行更好的義務教育,讓每個農村孩子都能夠接受良好教育,具備邁進大學門檻的必備條件。

統一戰線還要發揮自身聯繫廣泛、人才薈萃的優勢,引進優質人才,特別是新階層人士,促進伶俐人才振興,鼓勵各類人才到伶俐施展才能。人才的引進則是伶俐長期發展壯大的補充養分,伶俐鎮有足夠大規模的新工業園區和旅遊產業支撐,可以說是引進人才良好的沃土。設立多種激勵機制吸引外來人才來支持鎮區工業產業做大做強。同時大力挖掘本土人才,以各種優惠和激勵政策激發本地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和就業,爲建設美麗鄉村貢獻自己力量。

四、結束語

邕江東流不止,伶俐發展不息。統一戰線服務伶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法,有路,有資源,新青秀新伶俐必將以全新面貌展現給世人。

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研究2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正式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出臺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2018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標誌着鄉村振興開始全面實施。其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強調,“匯聚全社會力量,吸引支持企業家服務鄉村振興事業”,“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員人士等積極作用”,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獨特優勢的高度重視,也爲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政策依據和行動指南,是新時代賦予統一戰線的一項重大歷史使命。

一、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勢作用

1、統一戰線具有凝聚各方力量的政治優勢。大團結、大聯合是統一戰線的主題,也是統一戰線的政治優勢,是凝聚廣泛共識和進取合力的根本所在。黨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成爲社會各界的共識,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統一戰線能夠利用聯繫面廣、平臺衆多的優勢,以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把鄉村振興戰略的思想傳遞到廣大統一戰線成員中,使之認識到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形成廣泛共識,得到他們的認同和支持。同時,統一戰線能夠帶動社會各個階層、各方力量,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在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2、統一戰線具有反映情況、獻計獻策的渠道優勢。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能夠有效調動各領域人才,發揮他們的專業優勢,圍繞促進產業發展、深化農村改革、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等重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並通過各級人大、政協平臺和統戰部門信息報送渠道,爲鄉村振興出謀劃策、獻計出力。

3、統一戰線具有資本密集、主體衆多的動能優勢。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已經成爲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同樣要體現到鄉村振興戰略中。同時,隨着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組織迅速發育成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不斷分化產生,成爲統一戰線的新成員,也是鄉村振興可以發動和依靠的重要力量。統一戰線可以通過搭建各種平臺,打通資本要素通道,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所在的組織加入農村經濟發展,爲產業興旺、生活富裕貢獻力量。

4、統一戰線具有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的功能優勢。

當前,鄉村本身在發展中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問題,存在一些不穩定的因素。統一戰線具有廣泛性、包容性、多樣性、社會性特點,具有協調關係、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社會優勢,能夠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爲鄉村振興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統一戰線參與鄉村振興的模式探索

鄉村戰略實施以前,統一戰線成員即以不同方式參與促進鄉村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實踐,有的還形成比較成熟的模式。比較典型的有:

1、由民主黨派中央開啓序幕、各地方組織全面鋪開的民主監督。2016年6月以來,受中共中央委託,各民主黨派中央對口8個脫貧攻堅任務重的中西部省份,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隨後,各民主黨派地方組織參照中央模式因地制宜制定相應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實施方案》,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全面鋪開。通過開展民主監督,民主黨派以監督者的角度,深度參與精準扶貧和脫貧,對地方黨委和政府貫徹落實精準扶貧、脫貧基本方略情況在進行監督的同時,又發揮民主黨派智力密集的優勢,幫助地方黨委政府出主意、想辦法,共同研究應對之策,提出整改落實辦法,將民主監督的過程變成共同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變成推動貧困地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走出一條可持續的脫貧攻堅之路的過程。據統計,僅2017年,各民主黨派中央開展調研166次,涉及240個縣(市、自治州)、542個村,舉辦協商、座談、培訓、答覆反饋等會議193次,向地方黨委、政府提出各類意見建議567條;對於工作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則以“直通車”形式報中共中央、國務院。

2、由統戰部牽頭、工商聯引導、民營企業廣泛參與的產業幫扶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開展的“萬企聯村共同發展”活動,通過產業聯村、項目帶村等形式,積極探索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投入農村建設的新途徑。從2005年至2014年,已有6000多家企業參與,在貧困地區對接行政村3500多個,實施對接項目2000多個,投入資金超過120億元,受益貧困人口超過200萬。在此基礎上,又於2016年制定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方案》,建立長效機制,從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基本原則、實施步驟、幫扶內容和形式等四個方面對整個活動進行了全面部署,組織引導各企業根據自身不同的條件和需求,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量力而行,積極而爲,找準雙方的結合點、利益點,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公益扶貧等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以衡陽市爲例,全市工商聯繫統形成了脫貧攻堅合力,執委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常委以上企業全部對接幫扶。截至2019年8月,全市634家企業對接幫扶了630個行政村,實施幫扶項目1254個,總投入幫扶資金(含產業項目建設資金)16.77億元。

3、由高校牽頭,廣大黨外知識分子爲主導的智力幫扶模式。針對貧困地區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科技瓶頸”問題,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高校統一戰線無疑是助力先鋒。以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爲例,該校瞄準湖南省貧困縣—會同縣魔芋產業發展的“痛點”,組織校內黨外專家進行技術攻關,攻克魔芋病害防治和魔芋由中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區種植的關鍵技術,助推會同縣魔芋產業升級發展。目前,會同縣魔芋種植面積發展到3.5萬餘畝,畝均增產25%,並帶動周邊市縣種植5萬餘畝,年產魔芋6萬餘噸,帶動2519戶脫貧致富。並且,該校注重與貧困地區農業企業實施戰略合作項目,開展協同科技攻關,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如與湖南力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施了農產品精深加工、傳統民居改造與環境設計、旅遊策劃、資源開發及市場營銷等全方位合作,僅農產品精深加工一項,年產值由1500萬元增加到4000萬元。同時,該校還充分發揮涉農特色專業羣技術優勢,緊密對接國家加強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要求,圍繞現代農業主題多次舉辦“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訓班”,爲鄉村振興培養創業能成功、帶動有成效的致富帶頭人。此外,該校還組織校內10餘名專家、教授編撰《鄉村振興》9本系列叢書,通過一個個實踐案例爲廣大農民提供指導,助推鄉村發展。

4、由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統一戰線成員策劃參與的創意幫扶模式。包括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內的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很多是體制外的精英,廣泛分佈在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專業能力強、社會影響大、思想比較活躍,在創新創造創業方面有獨特優勢。山西省在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把創意理念融入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有成功做法。他們發動文創領域和新媒體人士,以山西民俗爲主題,以自然資源爲載體,運用高科技手段,對現有農場、農莊進行創意性設計,並積極宣傳推介,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創意農業觀賞園區和旅遊民俗村落。

5、由海歸創建的“黑土麥田”在湖南、山東的鄉村創客模式。由耶魯大學海歸、大學生村官秦玥飛發起的“黑土麥田”精準扶貧項目,與地方政府開展深度合作,積極嫁接社會資源,實施“鄉村創客式”項目扶貧。至2017年底,扶貧創客人數達到58名,服務村莊25個,服務村民人數超過29000名,服務戶數超過680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超過2200戶,服務貧困人數超過9400人。同時,他們瞄準鄉村人才短缺問題,爲入選的“鄉村創客”提供強勁的薪資福利、專業的能力培訓、豐富的履職支持、多元的出路選擇;依託創客帶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當地產業能人,爲基層組織提供後備人力支持,爲實現鄉村“治理有效”打下堅實基礎。

三、統一戰線參與鄉村振興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對標《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統一戰線在助力實施鄉村戰略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在統一思想增強共識上還有待進一步深化。一是對鄉村振興戰略學習領悟還不夠透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當前,統一戰線對此學習宣傳的不夠,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認識,不夠入腦入心,尚未達成有效共識,助力脫貧攻堅的多、關注經濟發展多、扶危濟困的多,在政治、文化和生態等方面探索的少。二是對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戰的關係把握還不夠準確。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戰,具有基本目標的統一性和戰略舉措的互補性,在政策設計上具有協調性、兼容性,在具體實施中應該做到有效對接、無縫銜接。同時,兩者在作用對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存在着因戰略針對性與整體性、特惠性與普惠性等矛盾而引發的現實挑戰。統一戰線對此缺乏深刻認識,偏向於把助力“精準扶貧”作爲主要抓手,重點關注貧困村和貧困人員,對於整體推進鄉村振興謀劃和實踐不足。三是對鄉村振興推進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問題缺乏心理準備。鄉村振興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馬平川,還會面臨很多硬骨頭。特別是與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緊密相關的一些領域,比如鄉村治理體系構建、土地流轉、產業資本下鄉等,目前還沒有十分有效的解決辦法,實踐中還會面臨很多困難問題,統一戰線人士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

(二)在凝聚力量助力推動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從湖南的做法來看,推進鄉村振興實施,主要抓手是開展同心美麗鄉村創建,着力重點是產業振興,在文化建設、社會治理和組織振興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部分統戰成員、特別是“體制內”黨外人士,由於自身人手不足、精力不足和保障不夠完善等現實困難,對參與鄉村振興有畏難和負面情緒,工作主動性不足。作爲社會精英分子的統戰人士,去農村開展工作卻恰恰是其短板軟肋,普遍存在政策掌握不夠、信息知情不夠、溝通協調不夠、工作效能低等問題,對於如何有效調動鄉村村民和能人的積極性、激發鄉村內生動力缺乏可行辦法。

(三)在發揮優勢構建合力上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對統一戰線人士團結引領的多,抓總體謀劃、協調溝通的還不夠,在推動構建強大工作合力上還要進一步努力。一是在參與謀篇佈局上還不夠主動。大部分市、縣一級關於鄉村振興的“總佈局”“總要求”和具體措施政策尚未出臺(《規劃》要求2020年必須出臺)。統戰部門在此方面應加強調查研究,廣泛動員發動,加強獻計獻策,推動黨委和政府如期出臺相應的總體規劃,明確統一戰線參與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政策支持、基本保障。二是推動困難問題解決上還不夠有力。統一戰線在推動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一部分是受客觀條件制約,如鄉村自身基礎薄弱等,也有很大比例是受政策措施、工作環境限制產生的,如村鎮基礎設施嚴重滯後、投資融資成本高、項目開工落地難等,必須要有當地黨委、政府及其各個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才能解決。統戰部門應進一步發揮好統戰人士“孃家人”作用,在協調黨委和政府及自然資源、財政、規劃、金融、公安、農業等部門上要更加有力有效,推動建立相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爲統戰人士解決遇到的重難點問題的提供堅強後盾。三是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治理上辦法不多。推進鄉村振興,最根本的還在於提升鄉村自建自治能力。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鄉村的事農民自己說自己做。另一方面,可以藉助鄉鎮商會、鄉村賢達能人等在農村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發揮他們在鄉鎮經濟組織培育、鄉風文明倡導、傳統文化傳承、鄉村綜合治理等方面的帶動示範作用。這些方面,衡陽市有一些成功的探索,比如祁東縣通過建立完善鄉鎮商會體系培育壯大鄉村經濟,衡東縣通過發揮鄉賢作用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總的來看,各級統戰部門在此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四、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索

鄉村振興戰略處於起步階段,是一項需要全盤考慮、穩步推進的系統工程。統一戰線要主動將自身實踐探索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整體架構,立足自身獨特優勢,進一步深化對鄉村振興的規律性認識,科學把握鄉村振興內涵要求,找準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的結合點和切入口,構建推進有力的系統機制,有效釋放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

(一)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爲思想政治引導的重要內容,全面凝聚共識,增強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自覺性。一方面,統一戰線服務黨的中心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任務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統一戰線緊扣新時代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服務三農工作大局的具體行動。另一方面,中央爲鄉村振興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即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這一目標路線的確定,既指明瞭在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中,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切入點,也統一戰線事業在服務大局中實現自身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因此,從歷史機遇和時代要求的高度,充分認識統一戰線參與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凝聚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的強大共識,顯得尤爲重要。要將其納入統一戰線思想政治引導的重要內容,整體謀劃部署,逐年推進鋪開。把鄉村振興有關內容作爲黨外代表人士培訓學習的“必修課”,通過專門辦班培訓、組織研討學習、集中多樣宣傳等有效形式,在統一戰線成員中大力宣傳和闡釋鄉村振興戰略,幫助統一戰線成員深刻理解鄉村振興的戰略意義,全面把握鄉村振興的重要內涵,明確參與鄉村振興的着力重點,客觀分析鄉村振興的困境問題,進一步增強服務鄉村振興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真正把參與鄉村振興作爲統一戰線今後一個時期服務中心大局的重要實踐內容。

(二)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爲服務中心大局的重要舞臺,聚焦內涵要求,找準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結合點。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併爲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五個具體路徑: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進一步指明瞭推進鄉村振興應當遵循和把握的總體要求、關鍵環節,也爲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指明瞭方向。一是增強智力供給,通過調查研究、建言獻策指導鄉村選擇正確的發展路徑。儘管黨的十九大明確了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但也應該充分認識到鄉村振興可能面臨的困難挑戰。比如,鄉村產業振興中的產業發展定位問題,當前很多鄉村農業產業項目宏觀規劃不夠,市場調控能力天生不足,大都處於自發無序狀態,產業發展扎堆、跟風十分嚴重,容易積累風險,影響資本投資信心和產業振興的實際效益。因此,統一戰線應當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優勢,專門成立鄉村振興研究智庫,引導知識分子,尤其是廣大黨外知識分子,結合自己的專業研究,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如鄉村產業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鄉村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等進行深入研究,爲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支撐。另一方面,也可以具體針對某一地區產業發展、鄉村人才培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等鄉村振興中需要實踐突破的問題,分類組建農業、林業、電商等領域專業人才團隊,結合各地不同的資源稟賦,提出具體建議和可行辦法。同時,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統一戰線還可以通過自身平臺和力量提煉總結、宣傳推廣的鄉村振興的成功模式。二是發揮活力優勢,培育新興業態,提升鄉村產業乘數效應。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鄉村產業興旺的方向。在這方面,日本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日本提出並大力實踐“六次產業”,即一級產業爲農林漁牧的生產,二級產業是將農林漁牧產品透過加工變成商品,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三級產業則是透過服務、營銷及體驗,讓消費者認識併購買一二級產業之產品。通過一級產業×二級產業×三級產業,發揮相乘的綜合效應,實現農村的六級產業化。在這一思路的引導下,日本的鄉村經濟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從中國目前農村發展的情況看,第三產業在促進鄉村產業興旺上的巨大潛力還遠沒有釋放出來。統一戰線可以發揮非公經濟、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優勢,促進創意、文化、電子商務與農業農村資源對接,大力發展涉農第三產業,培育新興業態,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乘數發展的優勢。比如一些自然生態條件良好、歷史文化資源比較豐富的農村,可以吸引各類藝術家、設計師、作家、青年創客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投身鄉村建設,形成“政府搭臺、公益助推、文創撬動、產業支撐、旅遊合作社聯動”的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三是着眼人才需求,加強培養輸送,增強鄉村發展後勁。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統戰工作在鄉村人才振興工作中的重點,應該放在激發農村內生力量和外部人才輸送上。一方面,要激勵各類人才到鄉村施展才能,充分利用統一戰線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力量,依託互聯網和鄉村產業項目探索建立線上線下的鄉村振興人才培訓體系;針對各地產業發展狀況,組織專家團隊赴鄉村開展技術專題系列講座,對農民進行技能培訓,幫助農民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注意吸納具有較好基礎和條件的鄉村人才參與統一戰線成員在鄉村的產業和社會服務項目,通過“嵌入式”鍛鍊,補齊他們在經營管理、組織策劃等方面的短板,培養更多紮根鄉村的能人。四是聚焦治理短板,發展協商民主,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是促進鄉村組織振興的重要環節。從統一戰線的角度來說,一方面要健全基層統一戰線工作機制,夯實基層統一戰線工作力量,形成從上至下的統一戰線工作隊伍,及時瞭解統一戰線成員以及村民的思想動態、利益訴求,瞭解鄉村民族宗教領域的新情況。另一方面,要調動社會組織力量,積極參與鄉村社會治理,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要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作用,加強基層協商民主,尊重村民的主體地位,有事好商量,村民共商量,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三)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爲促進統戰成員自身發展的寶貴機遇,加強資源對接,促進統一戰線與鄉村振興共同發展。如何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將中央決策部署變成全社會的共同行動,最終激發出促進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將成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所在。統一戰線作爲鄉村振興的一支有生力量,可以在資源對接、平臺搭建和渠道暢通三個方面着力。一是推進資源對接。發揮統一戰線聯繫面廣、資源富集的優勢,推進非公經濟人士和企業、社會組織、中介組織中的智慧創意、資本要素、組織優勢、公益資源與鄉村發展需求精準對接,實現共生髮展。二是搭建參與平臺。根據鄉村振興的內涵要求,創造性打造一批新鄉賢返鄉創業、電商企業服務涉農產業、新媒體從業人員開展文明鄉風宣傳、社會公衆參與鄉村社會治理的平臺載體,搭建統一戰線參與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三是打通參與通道。統一戰線參與鄉村振興,要着力破除力量沉不下去、資源要素對接不上的瓶頸障礙。統戰部門要聯合農業農村、旅遊、商務流通等部門,研究制定有利於實現城鄉資源要素互通的政策,有效打通產業資本、就業機會、人才智力、公益資源城鄉互通交流的通道。

(四)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爲提升統戰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着眼能效發揮,構建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的科學機制。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建立一個有利於聚合力量、整合資源、推進工作的統籌協調機制。從組織動員着手,建立黨委統籌指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統一戰線成員廣泛參與、社會協同推進的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的力量聚合機制,從頂層設計上解決指揮調度和力量響應問題,確保工作統籌有力、統戰成員參與有序。從成效評估方面考慮,要客觀認識到鄉村振興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把握鄉村振興工作的政治屬性、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統籌政治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着眼於追求投入產出效能,建立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信息共享互通、資源成本估算、服務效益評估、風險防範化解等一系列機制,確保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可行。從激勵引導來看,要充分考慮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工作的內在需求,建立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品牌打造、先進評比表彰、典型宣傳推介機制,加強對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的正向引導,營造服務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通過科學的組織、動員、宣傳、評估機制,最大限度凝聚統一戰線和全社會共識和力量,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

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研究3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是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這項龐大而長久的系統工程要落到實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識和積極參與,這就爲統一戰線提供了可作爲的舞臺,其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賡續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優良歷史傳統,能夠最充分地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持久廣泛的力量支持。

一、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大有作爲

近年來,統一戰線在助力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探索出多形式、見實效的服務模式和成功經驗,給予了鄉村振興巨大的助推力,在以下幾個方面,可大有作爲:

(一)凝聚共識,化解矛盾,營造良好氛圍。“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爲,無不成也。”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變遷中,涌現出許多新興社會力量,統一戰線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挖掘和整合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形成最大公約數、匯聚正能量。一是彙集新的社會階層資源。打造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爲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特別是新媒體和網絡代表人士聯誼交友、開展活動、創新創業、服務社會提供指導和幫助,促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之間、企業之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與經濟職能部門之間的良性溝通互動,讓新階層聯誼會企業能夠實現信息聯通、資源共享、共謀發展,更好地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團結起來、力量匯聚起來、作用發揮出來。二是激活非公有制經濟活力。針對目前非公經濟統戰對象思想多元化、社交網絡化、羣體年輕化等新情況,鞏固和拓展工商聯直接聯繫服務企業機制,進一步搭建政府部門和民營企業家溝通交流平臺,廣泛收集非公人士信息、主動上門調研走訪、定期開展聯誼座談會,積極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最緊密地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三是凝聚新鄉賢智慧。將鄉賢人才編入統戰視野中,建立新鄉賢座談會等鄉賢聯誼組織,整合鄉賢力量,進而接納新鄉賢在外創造的財富及企業實體、吸納的人才團隊,共同促進鄉村振興;四是做好“同心”思想引領。通過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等主題教育,在統一戰線成員中大力宣傳和闡釋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從全局角度深刻認識自身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優勢作用和責任擔當,激發把鄉村振興作爲共同理想和目標的共同情感,從而增強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性、責任感和使命感。

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各種資源要素流向農村,隨之產生各種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統一戰線中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黨外人士聯繫各自不同的羣體,代表各自羣體的利益,通過建立完善的協商對話機制,暢通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利益訴求和政治表達的渠道,在第一時間反映各自羣體的願望與訴求,統籌協調好“上下左右”各種利益關係,尋找到相關利益主體在鄉村共生中的交互點,有效的理順統一戰線廣大成員情緒,減少社會摩擦和碰撞,使社會矛盾及時得到化解和緩和,進而爲鄉村振興戰略的穩健推進構建共建共享、和諧安定的良好社會環境。

(二)築巢引鳳,內引外聯,助推產業發展。實現鄉村“生活富裕”,產業興旺是根本,統一戰線引導廣大非公有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家,以及港澳臺僑工商界人士積極投身“光彩事業”“百企幫百村”以及邀請商會投資考察、舉辦招商引資推薦會等活動,發揮非公有制企業機制靈活、資金雄厚的優勢,致力於鄉村產業的優化、協調和完善,激發鄉村的市場活力。一是帶動產業化發展。通過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和示範引領,採取“公司+農業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合作經營模式擴大農戶生產經營規模,縱向引導種養加、產供銷農產品產業鏈融合,橫向引導農旅結合、農漁結合、農林結合等一二三產業融合。二是提高科技含量。非公有制企業在發展自身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的同時大力發展生產經營活動中“互聯網+現代農業”以及營銷環節電子商務等智慧農業,依託非公經濟主體數字化服務平臺,新的社會階層線上活動,帶動線上銷售,推進農村數字化發展。三是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促進農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商品化,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爲農民創收。另一方面積極積極引導非公企業優先安排農民到企業務工,實現家門口就業,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四是加大資金投入。非公有制企業以及港澳臺僑工商界人士在爲鄉村振興發展注入項目投資資金的同時捐贈大量幫扶資金。

(三)整合資源,激活潛力,改善民生事業。統一戰線根據統戰成員專業特長,整合醫療、教育、法律、旅遊、農業等行業領域具有較高水平或較有影響力的專家、志願者組成鄉村振興服務團,定期赴鄉村一線開展智力服務和扶貧活動,建立常態化智力服務鄉村發展的機制。一是文化下鄉。組織統一戰線文藝人才深入鄉村開展慰問演出;利用村裏閒置的房屋舉辦攝影書畫展,以文化藝術的視角宣傳鄉土風情;開展特色鄉土文化骨幹人才培訓,幫助保護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醫療下鄉。組織醫療志願者服務隊爲村民提供免費醫療諮詢服務及義診;對症送藥,爲村民提供專業用藥指導;宣傳疾病知識,提高村民健康意識。三是技術下鄉。協助部門建立包括高校教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等多元化的智力支持團隊,採取辦短期培訓班、農民夜校建立培訓體系,爲村莊提供後學歷教育,培育“土專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專業技術諮詢和指導,解答技術難題,爲貧困村帶來前沿先進新技術,改良傳統技藝;選聘農村中會技術、懂管理、善經營的“農(林)技推廣能手”、新型職業農民爲技術帶頭人,向村級延伸,促進科技真正下鄉。

(四)淳化鄉風,涵養文明,促進鄉村治理。在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鄉村社會逐漸由傳統的封閉穩定轉向要建設“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和諧鄉村,統一戰線在助推鄉村治理中積極探索村(社區)統戰工作的機制和有效方式,發揮着協調平衡本地村民和“外來村民”的利益訴求等新問題的作用。一是發揮新鄉賢作用,推動鄉村自治。將本村道德模範人物、鄉村致富能手、返鄉創業者納入統戰對象,通過新鄉賢理事會、議事會,發揮新鄉賢親緣、人緣、地緣等各種優勢,協調解決農村鄰里糾紛,增強村民矛盾自我化解能力,建構鄉村自治文化空間。二是倡導法治思維,增強法治意識。組織律師顧問團送法進村,強化農村法治宣傳,科普法律知識,提高廣大村民羣衆的法治意識,讓村民們知法、懂法、守法,積極引導農民用法治的思維來處理和解決問題;實施“一村一法律顧問”,建立每個村配備駐村律師的長效機制提高農村法治化水平。三是樹立美德風尚,弘揚德治教化。依託道德模範協會“文明進村”活動,開展道德宣講;聯繫高校創建新時代文明文化實踐與傳播基地,開設道德講堂,闡發本土道德價值;挖掘本土道德資源,涵養村民道德戒律,重構村民之間的道德關係和行爲邊界,復興鄉村道德共同體。

(五)出謀劃策,建言監督,提供決策參考。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程中多種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科學決策的難度和複雜性前所未有,集思廣益、博採衆長尤爲重要,統一戰線成員有的長期從事農村研究工作或者工作在農村,對農村情況十分了解,充分發揮這些統戰成員參政議政渠道優勢,將第一手資料轉化成科學決策資源,能有效提高各級黨委政府推進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統一戰線積極搭建黨外代表人士參政議政平臺,以問題爲導向,開展“大調研、大獻策”活動,組織各界黨外人士,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發展不充分、農村基層治理工作、尋找鄉村發展適合模式等不同側重點深入鄉村實地調查,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提出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爲政府科學決策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鄉村振興規劃的有效實施也離不開統一戰線嚴格有效的民主監督,統一戰線通過參與鄉村振興有關項目和對其進行中期保障和後期跟蹤、監督和持續指導,對鄉村振興的有關重大決策和重要決策進行監督,幫助地方發現政策制定和政策實施當中存在的問題,防止決策失誤。如四川樂山民建與地方扶貧開發局簽署《關於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合作備忘錄》,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及時向樂山市扶貧開發局反饋監督情況,提出建議和意見,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在脫貧攻堅中的監督作用。

二、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統一戰線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臨着聯動機制薄弱、激勵保障不足、服務模式不夠精細化等現實困境,制約了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效能。

(一)聯動機制薄弱。部分鄉村地區缺乏相對穩定的統戰聯絡員,對鄉村統戰成員信息挖掘不足,信息數據,導致統戰對象數據更新不及時,不精確。

(二)激勵保障不足。一是缺乏穩定長期的工作經費保障。部分涉農高校、科研院所要自行承擔“送科技下鄉”的相關費用,開展服務活動難以爲繼。二是隊伍動力有待激發。如相關推廣人員考覈評價不配套,科技推廣人員服務基層與三農的工作量未列入績效考覈,更無配套獎勵措施,不能有效調動科技推廣骨幹下沉到基層一線從事技術轉化的積極性。

(三)服務模式不夠精細化。部分地方農業產業發展中缺乏特色優勢及地域適應性,產業同構現象較爲嚴重,鄉村旅遊的同質化也快速發展,存在着農業產業發展盲目的規模化情況。

三、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的優化措施

當前正值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疊加期和歷史交匯期,鞏固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的成果,探索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化路徑,對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細化聯動機制,優化基層體系。一方面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在村一級配備相對穩定的兼職統戰專幹和統戰工作聯絡員(民宗協理員),分析基層統戰領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準確瞭解各地區各行業統一戰線成員思想和工作生活情況,實行跟蹤服務。另一方面按照“統籌支配、動態管理”的原則,形成以“統戰之家+統戰委員+統戰聯絡員+統戰重點代表人士”爲構架的網格化管理模式,以網格爲基礎、村爲基本單元,摸清統戰對象基數底數,形成民族、宗教、民主黨派、非公經濟、歸僑僑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統戰對象的統戰資源細化分類檔案,實現對統戰對象的精準動態管理。

(二)加強激勵機制,做好服務保障。不斷深化服務,提供更加集成、精準、優質的保障,探索讓鄉村振興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水平高”的有效路徑和工作模式。一是健全政策經費配套,將相關下鄉工作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二是健全人才隊伍培育,保障鄉村人才的發展需求,學習機會,拓寬鄉村人才的視野、保障人才的自由。三是保障鄉村人才的發展,如服務一定年限後鄉村人才有去大城市發展甚至離開鄉村的自由,讓鄉村人才沒有後顧之憂,充分發揮和調動主觀能動性。四是繼續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對新產品開發、品牌培育等給予資金扶持和政策傾斜,繼續優化“政企”環境,增強非公有制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內生動力。五是支持企業家開展企業互訪,就企業黨建、品牌建設、企業質量管理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從民營企業中遴選出一批由高管組成的“特聘村官”,指導“特聘村”產業發展,增強民營企業家身份認同,讓新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深深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更加堅定自覺與黨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三)結合區域特色,發揮特色幫扶。找準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和結合點,突出界別特色,提高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專業化、精準化和精細化。精緻規劃,在精準扶貧活動的基礎上,將土地、生態、勞動力、自然資源等與企業技術、人才、資本、市場等優勢有機結合起來,規劃鄉村發展方向。精美打造,精心佈局村莊、產業、商貿等片區做好片區村莊環境整體設計,活化利用鄉村當地古建築,充分挖掘鄉村閒置資源,提升鄉村顏值。精選產業,因地制宜引導發展鄉村旅遊或開展特色養種植產業,培育提升地方經濟的主導產業和基礎產業,大力推廣適銷對路的特色產業。

(四)加大宣傳表彰,加強經驗交流。一是深入挖掘和報道統一戰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涌現出的先進事蹟、典型事例,培樹典型,發揮宣傳示範引領作用。二是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統戰成員進行表彰獎勵,切實增強統一戰線廣大成員榮譽感和獲得感。三是加大對特色有成效的鄉村振興模式經驗的推廣,擴大成效。

(作者系四川樂山會員易奧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