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分子生物學論文通用多篇

分子生物學論文通用多篇

分子生物學論文 篇一

1制定合理的帶教計劃,重點明確

實習學生在本院實習分子生物學的時間爲4周。由於實習時間較短,帶教老師應首先制定合理的帶教計劃,便於學生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掌握實習內容。在制定帶教計劃的過程中,不僅要結合學科的大綱要求,還應結合歷屆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驗室的基本情況,制定最合理、最貼近實際的帶教計劃。由於本實驗室開展的檢驗項目較多,而學生實習時間較短,實習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帶教計劃中將帶教內容分爲4個類別,即熟練掌握、基本掌握、熟悉和了解。例如,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分區制度、工作流程、乙型肝炎病毒DNA檢測等納入實習生應熟練掌握的內容。有側重點的帶教可以讓實習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牢固掌握常用檢測項目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項、臨牀意義等,有助於學生在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由點到面地進行分子生物學檢驗知識的學習。

2注重崗前教育,樹立整體意識

爲引導實習學生轉變角色,保證實習質量,崗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對設備、環境和操作人員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實習學生進入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前,應首先對其進行崗前教育,包括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基本情況、分區制度及相關工作流程等。並且要求學生實習前仔細閱讀實驗室管理文件和標準操作規程(SOP)文件,着重學習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各區的工作制度、各項目檢測操作規範、質量控制、生物安全防護及標本接收、處理和保存等內容,使學生對實驗室工作有初步的認識。學生進入實驗室後,帶教老師應首先引導實習學生按照區域流向制度依次參觀各實驗分區,系統地向其介紹各檢驗項目的檢測原理及臨牀意義。然後,根據帶教計劃的側重點,選擇常用檢測項目,結合項目介紹主要相關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操作程序、日常保養及記錄登記,讓實習生樹立整體意識,對實驗室的工作有全面的瞭解。

3加強操作訓練,培養質量控制理念

分子生物學的發展速度較快,學生在校園內依靠有限的教學設備和較少的實驗課時難以掌握分子生物學的基本技術。因此,實習學生在進入臨牀實驗室後,對很多儀器設備較爲陌生,操作過程中難免存在不規範之處。再加上分子生物學檢驗對實驗操作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應給予學生儘可能多的實踐機會,使其不斷進步。首先,帶教老師必須從最基本的實驗操作出發,邊操作示範邊講解相關知識,重點強調操作要點和關鍵步驟,指出注意事項並說明原因。然後讓學生實際操作,帶教老師在旁給予指導,並當場糾正操作中出現的錯誤,讓學生記憶深刻。通過操作示範和指導,帶領學生逐步完成規定的實驗操作項目。此外,帶教老師應儘量多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動手,加強對學生的監督,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各項目的檢測操作步驟和操作規範,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準確的檢驗結果是檢驗醫學的生命。檢驗結果出現較大偏差會對患者診治產生影響,甚至引起醫療糾紛。分子生物學檢驗是繁雜有序且細緻的工作,從標本接收、標本前處理、DNA提取、擴增分析到報告發放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得有誤。因此,帶教老師應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的質量控制理念。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需要根據崗前教育的內容,對各個操作環節的影響因素進行細緻分析,並向學生講解相應的質控措施,重點說明標本質量判斷標準、實驗操作規範、儀器設備校準、質控參數設定、結果處理、報告審覈與簽發等內容。在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帶教老師應做到“放手不放眼”,對學生嚴格要求、持續關注,一方面保證檢驗質量,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工作習慣。

4科學考覈,嚴把實習質量

在學生實習期滿時,應按照要求對其進行考覈。本實驗室對實習生分子生物學檢驗的考覈內容包括如下兩方面。(1)基本操作考覈:實習生需獨自完成規定標本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檢測。帶教老師根據學生的操作流程、操作規範程度、檢測結果準確性進行打分。(2)理論考試:內容涉及分子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實驗室分區、標本採集及保存、質量控制、常用檢驗項目的簡要操作流程或項目檢測的臨牀意義、污染預防措施等。通過考覈,帶教老師能瞭解實習學生對實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對實習學生掌握不佳的知識點再加以指導,爲保證實習質量把好關。

5引導學習前沿知識,培養科研思維

由於教材更新一般都滯後於學科的發展,因此爲了彌補分子生物學教材和臨牀實踐應用脫節的缺陷,帶教老師還應儘量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相關前沿知識,提倡學生廣泛蒐集、閱讀文獻和專業書籍,使學生能夠了解最新的學科進展。當然,這對帶教老師也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不斷加強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爲學生做好表率。此外,學生實習期間還需完成畢業論文,對於承擔畢業課題指導任務的帶教老師而言,還需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如果條件允許,帶教老師可以讓學生參與相關科研課題的研究,使其能夠在完成畢業論文過程中,通過蒐集、整理文獻鞏固基礎理論知識,瞭解新的研究進展;通過實驗設計熟悉和掌握多種實驗方法;通過撰寫畢業論文提高科研寫作水平。科研和教學相輔相成,既豐富了分子生物學帶教內容,又激發了學生的科研思維和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

6小結

分子生物學技術快速的發展和不斷的進步使其已經滲透到臨牀各個學科。爲了適應臨牀工作的需要,檢驗醫學學生應掌握分子生物學相關知識和技術。通過分子生物學實習,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同時也爲未來的實際工作做好鋪墊。爲適應分子生物學飛速發展的需要,作爲帶教老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和改進帶教方法,培養出合格的檢驗醫學人才。

分子生物學論文範文 篇二

現代等離子體物理第一卷,湍流等離子體物理動理學

數值相對論計算機求解愛因斯坦方程

物理學家的隨機過程理解噪聲系統

量子信息和糾纏性的哲理

環境流體力學進展

聚合物的粘彈性力學基礎分子理論、實驗和模擬,第2版

天文問答指南

利用雙筒望遠鏡探索太陽系的奧祕

藥物設計

生態恢復

花圖式

大腦中的語言

利用人工神經網絡模擬感知

自然資源保護與管理中的分子方法

美容的神經生物學

空間認知與空間感知

評估自然資源

多媒體檢索數據管理

Event—B語言的建模

算法語言Scheme的第6次修訂報告

量子計算中的語義學技術

機械臂的自適應控制統一無迴歸矩陣方法

稀疏圖像信號處理

機械和電子工程

偉大的工程師們

隨機調度

復值數據的統計信號處理

移動機器人分析學的更多的進展 第5屆國際ISAAC會議論文集

分析學的進一步進展 第6屆國際ISAAC會議論文集

線性算子方法 逼近與正則化

2008年Isehia羣論會議文集

應用數學和計算數學的前沿

計算科學的最近進展

超流宏觀理論

高等凝聚態物理

量子雜談 微觀世界的魅力

從π介子到夸克 20世紀50年代的粒子物理學

非線性振動

非線性波

時間序列分析 社會科學家用的全面介紹

時間,空間,星系與人類 關於宇宙大爆炸的故事

彗星和生命起源

發現宇宙大爆炸)膨脹宇宙的發現

環境科學中的機器學習方法 神經網絡與核方法

世界上最大的溼地 生態與保護

有害污染物的科學管理

達爾文的短篇出版物1829—1883

物理生物學 從原子到醫學

達爾文筆記1836—1844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專題講座2001—2005

陸蟹生物學

無標記生物傳感技術以及應用

傳感器與微系統 第13屆意大利學術報告會論文集

傳感器與微系統 第12屆意大利學術報告會論文集基本泛函分析

物理學及有關領域大學生用數學方法

伽羅瓦理論 第二版

變分法中的重積分

數論概要

解Pell方程

複雜的非線性 混沌、相變、拓撲變化和路徑積分

量子位勢論

導電物質量子理論 超導

自旋 Poincare研討會2007

結構系統的現代試驗技術

結構力學中的混沌

物質結構

激光材料加工原理 現代傳熱與傳質技術

超快強激光科學的進展 第四卷

相變材料 科學和應用

分析系統動力學 建模與仿真

微極亞塑性顆粒狀物體中的剪切局部化

天線和望遠鏡的建模與控制

將無人飛機系統集成到國家空域系統

動力學系統中的模型提取 用於移動機器人控制

臨牀核磁共振成像及其物理學 指南

膠原蛋白 結構和力學

大型渦流模擬的質量及可靠性

信息系統開發、

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 技術與實踐

計算系統中的安全性

分子生物學論文範文 篇三

困擾筆者的一個問題是生命現象或生物學陳述是否會對物理學定律發生證僞事件,引起物理學理論的修正?無論是證實,還是證僞,理論陳述與觀察陳述之間必須存在着可能的演繹關係,而生物學陳述中的一些成分與物理學陳述在演繹關係上的不相關,似乎是當前對生物學自主性認識的根本所在。這種認識基本是這樣的:①生命科學具有獨立於物理科學(包括化學)的規律或定律;②生命科學的解釋框架不同物理科學的演繹解釋框架。本文試圖對生物學自主性提出一個新的理解,它與物理科學的理論構建密切相關,並由此解決演繹邏輯上相關與否的問題。

1 生物學自主性在以往理論結構上的表現

(1)生物學理論的公理化嘗試

生物學具有獨特的內容,可建立一個與物理科學並行的演繹體系,這種觀念導致了對生物學進行公理化處理的嘗試。伍德格爾(J.H.Woodger)早在1937年就試圖對孟德爾遺傳學定律進行公理化處理,但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到七十年代,在生物哲學界發生了達爾文進化論是否屬於科學理論的爭論。在這種背景下,威廉斯(M.B.Williams)在1970年給出了關於達爾文進化論的完整公理化模型理論〔1〕,它包括兩個初始概念、進化的兩個公理、有關適應和選擇的五個公理、適應度的操作定義,由這些可推導出達爾文理論的一切概念和關係或定理〔2〕。

威廉斯的體系只是直接從宏觀上對進化的原始概念和公理的認定,脫離了微觀的遺傳學機制。還原論者認爲,僅僅將進化論改造爲演繹體系是不夠的,還應當在物理科學與這個演繹體系之間建立起邏輯演繹關係。因此,魯斯(M.Ruse)建議,羣體遺傳學應是進化論的演繹基礎〔3〕,首先應闡明從羣體遺傳學到進化論的演繹關係,而公理化處理後的羣體遺傳學體系,其邏輯公理則是孟德爾遺傳定律。然後,再將孟德爾定律作爲演繹結果從分子生物學中導出。

在下文的分析中將會看到,分子生物學本身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演繹體系,並且它與經典遺傳學之間存在着邏輯蘊涵上的脫節。這是生物學自主性的一種表現,其根源來之於演繹體系的構建之始,即演繹的公理和原始概念直接來之於生命界,從而獨立於或自主於以無機界爲研究對象和直觀經驗來源的物理科學。這種構建過程的合理性在於,人類的直觀經驗有兩大類或兩個來源,除了無機界之外,還有生命世界的生命現象。人們無法漠視生命這一獨立於無機界的現象或實體的存在,因而它們也成爲人類直觀經驗的基礎。

(2)分子生物學中的功能性解釋

事實上,在諸如分子遺傳對經典遺傳學的還原,那一部分不能還原的獨特內容,以功能預設或目的性預設的形式出現。

對孟德爾遺傳學稍加考察,便可發現,它首先直接從遺傳現象和數據中設定了一個生命實體即遺傳因子(後來稱爲“基因”),接着給予了這一實體兩個承諾:第一,它們既可以彼此分離,又可以再組合;第二,它們自身帶有某種生物學性質,這種性質是使生物體顯示某種性狀的原因。在孟德爾遺傳學或以此爲基礎的公理化體系中,不必給予這兩個承諾以解釋,因爲遺傳因子在此是最基本的實體。但是,當分子遺傳學從實體上將基因與DNA片段相對應,或者說將前者還原爲後者,隨之而來的則必須從DNA分子行爲上給予這兩個承諾以解釋,並且只有演繹的解釋,才能達到理論還原的要求。

然而,分子生物學對經典遺傳學的所謂還原,只達到了對第一個承諾的還原,可以從DNA分子的性質和行爲來解釋遺傳因子或基因的分離與組合。而關鍵是第二個承諾,無法對此給予從DNA分子到遺傳性狀的上行演繹解釋,例如,在將性性狀與蛋白質相對應的解釋中,DNA鹼基順序代表了基因即遺傳信息,而遺傳信息是從生物學功能角度來定義(而不是從DNA分子的性質及行爲來定義),涉及到與細胞器和其他生物學成分的關係,涉及到與細胞器和其他生物學成分的關係,涉及到轉錄、合成、生長、發育等一系列過程,即它是從生命整體角度來定義的。DNA分子的行爲與性質並沒有蘊涵遺傳信息的概念,因此,DNA決不等於基因。在這裏,體現了功能性解釋的特點;基因的含義有一部分是從這一實體或DNA分子在生命整體中所具有的功能這一方面來定義的。人類直觀經驗之一的生命現象在此以功能預設的方式參預了理論的構建,所以,生物學在理論上的自主性,並沒有由於分子生物學所謂的還原而消失。內格爾(E.Nagel)、羅森伯格(A.Rosenberg)等人把功能(或目的性)解釋看成生物學自主性的依據和根源。

2功能性(目的性)、演繹性和理論構建

由於功能預設的存在,使得生物學解釋框架不同於物理科學。那麼,在生物學理論中,是否能實現一種從功能解釋模式框架向演繹解釋框架的模式轉換,在消除功能預設的同時,又不破壞分子與生命之間的聯繫呢?模式的建立與科學理論的構建過程相關,通過其構建過程的分析,對於模式轉換問題有着莫大的啓示。

演繹性解釋框架模式如下:

(1)L1,L2,……,Lr

解釋性陳述或前提

(2)C1,C2,……,Ck

━━━━━━━━━━━━━━━━━━━━━━━━━━━━

(3)E

解釋對象

其中,L1……Lr是規律般的全稱陳述,C1………Ck是關於初始條件的特稱陳述,E是描述單個事件的特稱陳述,也就是對要給予解釋的現象的陳述。如果E能夠作(1)中的全稱陳述和(2)中的初始條件的特稱陳述的演繹結果,則它就得到了解釋〔4〕。這種解釋框架實際上就是要對自然現象尋求一種因果性解釋:如果條件C1、C2…Ck存在,則必有現象E出現。

一個嚴密的、完美的科學理論體系必須使用這種解釋框架,這已成爲一種模式。從物理學到化學,基本上已達到了這種要求。而生命現象的特殊性,如趨目的性,使我們在傳統的生物學理論中仍到處採用目的性或功能性解釋,特徵是以未來的一種既定狀態作爲當下行爲的依據,或以生命現象爲整體背景,以組成部分(如分子)對整體所具有的功能作爲組成部分的行爲依據,因而我們常採用這樣的語句:“爲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如何”,或“……具有使達到某種目的功能或作用”。功能的依據不能僅僅從組成部分本身的性質給出,必須依據整體的狀態才能得以解釋。〔5〕因此,這一框架與人們尋求自然界因果關係的精神不相吻合。

演繹體系的建立,主要在於規律性全稱陳述的建立,即定律、原理建立。在這個過程中,解釋的對象先是作爲經驗基礎參預了定律的構建,例如,對無機界實體及其性質的認定,依據於宏觀的經驗現象和數據,然後,回過頭來演繹解釋其他現象。既使遇到新的觀察事實,它與規律性的全稱陳述的演繹結果不符甚至相反,也可以通過修正或證僞的途徑,或修改、或重建規律性的全稱陳述。證僞,也是“解釋對象”參預構建“解釋前提”的途徑之一。由此保證了演繹性解釋框架在物理科學中的有效性。

解釋對象,將其看成一個集合,其中某些“元素”作爲經驗基礎參預了理論構建,從而內化於解釋的前提。這樣的解釋前提,再去解釋其他“元素”時,可能會發生以下三種情況。第一,演繹的結果與新的解釋對象相符,從而得以證實和支持;第二,演繹結果與新的解釋對象不符,發生證僞,因而要對理論進行修正,新的解釋對象就此參預了理論構建;第三,解釋前提的演繹結果,與新的解釋對象無關,既不證僞,也不證實。

第三種情況對於我們非常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以此爲經驗基礎,構建新的解釋前提。這是物理科學體系中並非存在唯一的解釋前提的原因。重要的是,生命現象對於物理科學中的解釋前提來說,也正是處於既不證實、也不證僞的境遇。但,第一,它沒有參預構建新的解釋前提,第二,它也沒有作爲解釋對象:生物大分子行爲的結果,只侷限於物理、化學領域內,生命的特性似乎遊離於分子行爲之外。作爲解釋對象和參預解釋前提的構建,二方面具有潛在的統一性,而生命現象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即在解釋之先作爲一個其作用類似於解釋前提的目的性或功能性預設。當然,它並不與解釋前提等同。事實上,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代表了與演繹框架不同的目的性或功能性解釋框架。下圖表示出分子生物學理論中同時採用的兩種框架之間的關係:

━━━━━━━━━━━━━━━━━━━━━━━━━━

┃ 解

┃ 釋 ━━━━━━━━ 物 ━━━━━━━━ 釋

┃ 前 演繹或因果關係

大 演繹或因果關係

┃ 提

┃ C1

E

C2

━━━━━━━━━━━━━━━━━━━━━━━━━━

┃賦予生物學意義

整體的生命現象(目的性或功能預設)

方框內是演繹解釋的框架,解釋前提C1是指以微觀實體爲起點構成的物理科學解釋前提,它來之於物理科學的理論構建過程;解釋對象E是指用物理和化學手段將生物體進行處理後,形成的無機環境背景下所顯示出的現象,如DNA晶體的X射線衍射圖、試管中的化學現象;生物大分子行爲C2是指諸如DNA、蛋白質等行爲過程;目的性或功能性預設來之於對宏觀生命現象的認定,它不是作爲解釋的對象,而是賦予生物大分子行爲以生物學意義,賦予DNA鹼基變化以“變異”的意義,賦予血紅蛋白與O2、CO2的結合與分離以“呼吸”的意義,即生物大分子的活動或行爲都必須指向生命整體,以其爲最終目標。在這種框架中,生物大分子的行爲只是一種形式或“載體”,負載着生命現象所賦予的意義,這是分子本身並不邏輯地蘊涵着有關生命特徵的概念的原因。

人類對於生命現象的直觀經驗,在此以目的性或功能性預設的形式出現,這提示我們,生命現象要融於物理科學的演繹體系,其本身要參預物理科學的解釋前提的構建,從而使其從這種預設的形式轉換爲某種內化於解釋前提中的成分。

我們從化學還原爲物理學的歷程中受到一種虛幻的鼓舞,從而忙於將生命還原爲已有的物理科學定律,這是一種狹隘的還原主義。化學現象之所以可以成爲物理學解釋前提的演繹結果,是因爲物理學的解釋前提不僅僅屬於物理學,而是二門學科共同享有。 量子化學的誕生與發展,是化學從理論上成爲物理學演繹體系的一部分的標誌。這一度使人相信在生物學中也可以發生類似事件。但是,從理論構建歷史中可以發現,生物學與化學,二者在同物理學的“親緣”關係上存在着巨大差異。用來作爲化學現象的解釋前提的微觀物理學同化學本身有着極深的淵源關係。只要羅列一下原子結構、量子力學的形成歷史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早期化學

原子論

元素論

量子化學 ──

元素週期律─電子運動理論

原子結構論─ 量子力學 ───

①道爾頓所創立的原子論,首先是化學理論,爲近代化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其動機則是期望用經典力學的觀念來解釋化學;

②元素及原子一開始是化學研究的對象,也是一個化學概念,以後成爲物理學研究的對象;元素週期律是化學體系中舉足輕重的理論;

③原子論、元素週期律導致了原子結構理論的誕生,以及成爲電子運動理論誕生的契機;

④玻爾創立量子理論的基礎是原子結構模型、氫光譜及巴爾末公式;而量子力學首先對分子最成功的解釋正是對氫分子的說明,因而誕生了最子化學;

⑤量子力學、電子運動理論是量子化學的理論基礎。

因此,用來演繹解釋化學的那部分物理學理論,首先是從化學走出來的,微觀物理學便“天生”具有了解釋化學的胎記。這種歷史性的構建過程,保證了它們的概念、命題、現象之間存在着天然的邏輯蘊涵關係和證僞、修正關係。

對於生物學來說,只需指出下面一點就足夠了;物理學、化學的理論構沒有采納生命界的任何生命現象的特徵,或者說生命現象沒有參預物理學、化學的理論構建。至少在系統理論、耗散結構理論或自組織理論建立之前是這樣的。

3廣義還原與生物學自主性的新含義

在狹隘的還原主義看來,僅從無機界現象中構建起來的理論諸如實體的性質、行爲、運動規律等,相對於生命世界來說,無可懷疑地有着先天的真理性,是永恆的基石,對它的證僞、修正或完備性的補充,只能在對無機界的研究中進行,而生物學、生命現象只能動地等待着解釋和還原。針對於此,我們應持有一種廣義的還原主義,將物理學理論或演繹的解釋前提體系看成一個對生物學、生命現象開放的理論體系。系統理論的奠基人貝塔朗菲、控制論的創立者維納無不受到生命現象的啓迪。正如貝塔朗菲所建議:考慮到有機體具有整體性,會發育、變異、生長,爲了描述它們,我們必須運用調節、控制、競爭這些傳統自然科學(主要指物理學、化學)沒有的新概念。〔6〕另一個著名事例是耗散結構理論誕生於熱力學理論對於生命自組織性的不完備性。

生命界的各種現象中,是否存在着對現有物理學、化學定律證僞的事件,是否能象黑體輻射現象對經典物理學進行證僞從而賦予基本粒子以一種全新的行爲和性質,到現在爲止還不得而知。現在的情況是生命現象對正統的物理學既不證實也不證僞,而系統理論、耗散結構論、超循環論等新興學科,正在吸收生命現象的特徵,並與正統物理學相聯繫。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認爲“生物學能否還原爲物理科學與能否用物質的原因闡釋生命現象”是兩個問題〔7〕,那是不妥的。將兩個問題截然分開的根源在於把物理科學所研究的物質運動規律封閉於無機界,同時認爲生物界中的物質運動規律獨立於物理、化學規律,也就是獨立於無機界。但是,只要承認生命來之於無機界,就無法把無機界的運動規律與生命界運動規律絕對地劃界,因而也就不應在物理、化學與生物學理論之間人爲地劃出一條不可通約的鴻溝。物理學的還原地位是先天的,這是它所研究的對象決定的。即使生命界存在許多現有物理學所不能解釋的現象,甚至出現與現有物理學規律相悖的現象,也不應成爲生命運動規律獨立於物理規律、生物學獨立於物理學的理由。生命界存在物理學不能解釋的現象(或與物理學定律無關),說明物理學的內容還不完備,有待於充實、豐富和發展;如果相悖,說明二者至少有一方是錯誤的,要麼修正物理學,要麼修正生物學規律,要麼二都有待於修正,以達到邏輯上的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認爲,物理學和化學規律在生命體中的作用的“範圍被限制”了,物理和化學規律在生命體中並不具備發揮作用的充分條件。我們必須深化這一觀念,對此做出更清晰的解釋和理解,而不能在此止步不前,更不能將這種“範圍被限制”作爲生物學規律與物理學規律之間存在一條天然的邏輯鴻溝的理由。只要我們追究這種“限制”(即生命的有序性、組織性)是如何從無機界產生的,並將封閉於無機界領域的物理科學解放出來,那麼生物學就可以廣義地還原爲物理科學。耗散結構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等都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新物理科學,所取得的成果使我們看到將生命現象納入演繹框架體系的希望。這雖然只是初步,但科學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引進新概念來解釋不曾解釋的現象。

在此,可以提出生物學自主性的新含義,這種自主性並非表現爲生物學必須具有獨立於物理學和化學、並且不能從後者獲昨解釋的規律,而是表現爲生物學及生命現象作爲物理科學的構建基礎之一,參預物理科學的理論構建;物理科學自身也不應拘泥於無機界之中,只有如此,才能構建一個對於整個自然界是完備的物理科學體系。反過來說,僅將無機界作爲理論構建的經驗來源的物理學,其對於生命現象的不完備性,體現了生物學對這種物理學理論的那種過去所理解的自主性。

4 非線性還原

將物理科學與生命科學統一於一個演繹解釋的框架之中,是還原的需要,因而也是廣義還原的需要,以反映從分子到生命的邏輯過程。不過,這是一個非線性的邏輯過程。

辯證唯物主義所認爲的“不能把高級運動形式歸結爲低級運動形式”中的“歸結”一詞,其意義是模糊的,含有“演繹解釋、還原、簡單地組合或機械地相加”等諸多含義。我們認爲,“不能歸結”的提出,有着歷史背景,是針對十八、十九世紀機械的、線性的還原論進行的批判。機械自然觀認爲,生命運動是低級運動形式的機械組合,相應地,生命體是一種機械裝置,用今天的術語說,生命是生物大分子及其行爲的線性迭加,二者之間是一個線性的邏輯關係。現代自組織理論已揭示出,生命的自組織過程是一個從分子到生命的非線性動力過程。與理論之間的廣義還原相應,本文提出實體上或本體論上的非線性還原。現代物理學發現,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是非線性關係,而線性關係極爲少見。無機界同樣存在着非線性的自組織過程,這說明自組織性並非爲生命界所獨有,而是生命界與無機界的橋樑,而物理學所研究的就是這種發展過程的動力學原因,描述它們的邏輯過程,無論是線性還是非線性的。這是物理學處於先天的還原地位的理由。如果說物理學內的演繹框架體系是由於對無機界運動或現象的統一解釋的需要,那麼,在物理科學與生命科學之間建立一種非線性邏輯演繹關係,則是對無機界與生命界統一解釋的需要。因此,演繹框架的合理性並非只存在於物理科學與無機界之間的關係中,並不僅僅是建立物理科學體系的標準。這種合理性同樣存在於物理科學、生命科學、無機界、生命界之間的關係中。

5 總結

生物學自主性的根源在於:生命現象是人類直觀經驗來源之一。它以不同的方式參預了理論的構建:在威廉斯、魯斯那裏,直接針對着生命世界構建一個公理化體系,如果將理論封閉於生命世界中而不向無機界拓展,可建立一個自足的演繹體系,與物理科學演繹體系相併列,這是自主性的一種表現;在以分子生物學還原經典遺傳學的過程中,它以解釋之先的目的性或功能預設的形式參預了生物學理論的構建;本文受到新興學科的啓示,提出生物學自主性表現爲這種經驗來源及理論(或陳述)直接參預物理科學的構建過程。

阿亞拉(F.J.Ayala)曾提出,可以把還原論區分爲三個層次:本體論還原、方法論還原,理論的還原。對此,本文提出了在理論之間的廣義還原,本體上的非線性還原;方法論上,物理科學應是對生物學、生命現象開放的體系,生物學、生命現象應直接參預物理科學的理論構建,這並不是指利用物理、化學手段將生物體破壞,在試管中還原爲無機背景,因爲這已推動了生命現象作爲直觀經驗的價值。生命現象參予物理科學理論構建的價值體現,離不開生物學理論作爲必要的中介作用。

參考文獻

〔1〕Wiliams,M.B.(1970).Deducing the Consequence of Evolution: A Mathmatical Model.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9:343-385。

〔2〕Rosenberg.A.(1985)).The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Science.(Cambridge: Cambrideg University Press)

〔3〕董國安:論生物學自主性,《自然辯證法研究》,1992年第10期,第48頁。

〔4〕〔5〕李建會:功能解釋與生物學自主性,《自然辯證法研究》,1991年第9期。

分子生物學論文 篇四

1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1.1數據來源InCites與JCR分析

工具中的SCI期刊數據均來自於WoS核心合集,按照WoS的學科分類標準,可將期刊劃分爲250餘種小類主題學科,相對龐雜、專深,且同一期刊的類別不限於一門學科。而ESI中22個學科的分類體系,除了Nature、PLoSOne等高度複合期刊外,每種期刊僅對應一門學科,更適於對學術期刊進行中觀分析,且InCites和JCR分析工具也新增了ESI學科分類,爲分析統一了路徑。本文以WoS數據庫中SCI核心期刊的基礎數據作爲數據支撐,期刊學科選取南京醫科大學(以下簡稱南醫大)入圍ESI的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MolecularBiology&Genetics)學科,數據收取範圍爲InCites、ESI中2006—2016年的數據及JCR中2015年的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6年12月31日。

1.2分析方法

本文運用文獻計量與數據挖掘方法進行計量分析。首先,將2006—2016年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期刊的整體情況及2015年期刊分區進行分析:2015年ESI各學科下的SCI期刊按照同年影響因子排序等量劃分爲4個區,這些分區分別對應WoS的多個小類主題學科,從整體上實現對期刊ESI學科分類與JCR年度影響力的交叉匹配。其次,以JCR2015年度“影響因子”爲標杆,揭示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的高影響力期刊,對該學科ESI高被引論文(即2006—2016年入圍ESI某學科領域且被引頻次排名前1%的論文)所屬期刊加以分析。再次,測定SCI期刊對我國大陸作者來稿的錄用率和傾向性。最後,總結2006—2016年我國大陸作者及某一高校(如署名爲南醫大)的作者在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發文的所屬期刊,並從不同角度進行交叉分析。

2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期刊計量分析

2.1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期刊整體分析

藉助InCites統計可知,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2006—2016年累計發表SCI文章426332篇,分佈於779種期刊,其中共有359903篇文章入圍ESI並分佈於182種期刊(ESI分析工具通過設定閾值,精選各學科被引頻次佔全球前1%的SCI文章,且文章類型僅限於Article、Review,故同一學科入圍ESI期刊總量小於SCI期刊總量)。2015年,在刊發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文章的286種期刊中,非Q1區期刊有177種,含有Q1區間的期刊爲109種。

2.2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高影響力期刊分析

以“影響因子”爲代表的期刊被引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期刊的關注度、影響力與利用價值,已成爲全球範圍內評估期刊影響力的共識。2015年影響因子排名前20位的期刊及其對應的JCR學科和分區情況。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的高質量期刊中,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以高達38.602的影響因子佔據榜首,其餘刊物的影響因子數值分佈較爲平均。

2.3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高被引論文期刊分析

2006—2016年,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ESI高被引論文共4285篇,分佈於116種期刊。排名前20位期刊的高被引論文數及篇均被引頻次,其中,該學科高被引論文數超過300篇的期刊有4種,除跨學科刊物NATURE、CELL外,NATUREGENETICS的高被引論文數遙遙領先(340篇),高被引論文篇均被引頻次也接近400次。需要注意的是,刊物吸引高被引論文的數量,並不能夠與高被引論文的影響力成正比,如NATUREMEDICINE的高被引論文數排名第5位(234篇),但其篇均被引次數僅排在第16位(305次),GENOMEBIOLOGY吸納高被引論文數雖然不多(41篇),但其篇均被引頻次卻多達

2.4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大陸作者發文期刊分析

總結大陸作者某學科發文的相關規律,可以測定SCI期刊對我國大陸作者來稿的錄用率和傾向性。統計結果表明,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的大陸作者共發文52468篇,分佈於376種期刊,(爲便於對比,此處採用百倍影響因子量級)。可以看出在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對我國大陸作者投稿友好的刊物中,GENETICSANDMOLECULARRESEARCH以3391篇的發文量排在首位,其影響因子爲0.764,位列第20位。CELLRESEARCH的發文量雖然僅排第8位(598篇),其影響因子卻排名第1位(14.812),CELLRESHERCH

2.5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南醫大發文期刊分析

本文選取南醫大爲該學科具體機構,考察其發文期刊分佈規律。通過檢索署名爲南醫大作者的文章,可以管窺南醫大作者發文選刊及國際期刊錄用規律。在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領域,2006—2016年南醫大作者共發表了1399篇論文,分佈於160種期刊。,2006—2016年各年度南醫大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發文總量依次爲5篇、6篇、11篇、18篇、40篇、45篇、109篇、130篇、158篇、200篇、148篇(由於2016年所發表文章未能在線出版完全,當年的發文量數值累計不充分)。同時還可以看出,發文量年代分佈雖從2013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2014年以後逐漸回升,並於2015年達到峯值(200篇)。其中,南醫大作者在刊物ONCOTARGET中發表的論文總數最多(共計146篇),雖然從2013年纔開始收錄南醫大作者的1篇稿件,但在2016年就已達到了年度峯值(78篇);CELLULAR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對南醫大作者投稿的累計錄用量也較高(120篇)且發展勢頭良好;MOLECULARBIOLOGYREPORTS早在2009年就收錄南醫大4篇文章且投稿總量較高(106篇),但近年篇數有所下滑。NATUREGENETICS屬於表1的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學科的高影響力期刊之一。

3發文策略

通過對ESI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期刊的計量交叉分析可以看出,在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領域,各種指標計量方式下排名前20位的期刊中,高質量期刊和高被引論文期刊重合數多達13個,其中,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以高達38.602的影響因子佔據榜首,大陸作者在選刊時以此類高質量刊物爲標杆,可以切實提高發文質量和影響力。刊物CELLRESHERCH(影響因子14.812)作爲排名前20位的高質量期刊之一,吸引了我國大陸地區作者的598篇論文,也位於排名前20位大陸作者發文期刊之列,大陸作者可以將其當做重點發文刊物,兼顧發文命中率和期刊質量。而GENETICSANDMOLECULARRESEAR-CH、ONCOTARGET等刊物,在大陸作者羣的發文顯示度方面表現出色,均可以列入選刊範圍。此外,初級科研人員還可以聚焦於GENE、MOLECULARANDCELLULARBIOCHEMISTRY等JCR該學科的3區期刊,其中,老牌期刊GENE雖然在JCR學科的分區中並不靠前,但因審稿意見中肯且效率較高,也獲得了大陸作者的青睞;而MOLECULARANDCELLULARBIOCHEMISTRY的審稿週期較短,適合的投稿主題範圍廣,對大陸地區作者的文章接納度較高,也值得國內作者持續關注。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