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論文(新版多篇)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論文(新版多篇)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探析 篇一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探析

摘要:什麼叫大度,哥們請客今兒,什麼叫包容,沒事這機會讓你吧。呵呵, 大致把人與人,國家與國家對比, 小時候,會因爲一個棒棒糖而打架,長大了,懂得謙讓了,對不起,沒事兒。看看國家之間,你扣我人,我給你出口產業壓力,你佔我地,我開槍揍你。真的,上升到國家與國家之間,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默契似乎少了許多。有人說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有人說我們在國際上沒有真正的朋友。打開世界地圖一看,猛然一驚,原來現實真的很嚴峻。從越演愈烈的南海爭端到最近的中國漁民刺死韓國海警,一系列的事對我國家安全提出挑戰,中國周邊安全中國周邊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世界上兵力超百萬的國家朝鮮、俄羅斯、印度還有美國(關島)都與中國相鄰或相近。而主要的核大國在中國周邊就有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甚至於朝鮮都有核武器。中印藏南、中日東海釣魚島、中韓海上邊界線尚存爭議。南海問題日益緊張,周邊國家的氣焰在某些大國的支持下更爲囂張。

關鍵詞: 周邊 安全 威脅

進入21世紀,中國周邊地區形勢發生着深刻而複雜的變化。美國成爲影響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最主要因素,周邊某些小國在美國支持下牟取暴利對中國周邊安全形勢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綿長的邊境線和海岸線使我國成爲地緣環境最不樂觀的國家之一。今天的中國,周邊安全局勢不容樂觀。現在我將做簡要的分析。

一、東北亞

“東北亞地區一直以來就是大國力量交匯、衝突之地。這裏有廣泛的地緣利益,激起了大國的覬覦和爭奪,今後東北亞局勢的演變,將對亞洲乃至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產生結構性的影響”。

就當前形勢來看,整個東北亞局勢以和平爲主,但隨時存在爆發武裝衝突的危險,中、日、美、俄四大國在此博弈。1.朝韓矛盾:穿插韓國朝鮮的南北冷戰,南北方在統一問題上仍然存在消除不了的分歧。兩國之間巨大的經濟政治文化差異使兩國一直處在冷戰的陰雲下。沒有結果的六方會談,延坪島的炮擊事件都顯示出複雜的南北關係。南北方雖然同是一個民族,但是還有很大可能爆發全面戰爭。2.中日矛盾:作爲東亞的兩個大國,中日之間的矛盾存在了上百年,不管官方怎麼說中日友好,在民間仇恨仍然佔據了主流。中日之間的東海海域爭端,歷史遺留問題以及日本右翼的教科書和參拜靖國神社都動搖着中日之間的關係。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兩國存在爆發小規模武裝衝突的危險。兩國關係無論再怎麼發展,也不會走向一個長久的和平與友好。3.中韓矛盾:由最近的中國船長刺死韓國海警即可窺見中韓矛盾。韓國於中國關係不可能太近,也不可能太遠。4.中美矛盾:美國的霸權主義思想決定了美國實行遏制中國的軍事策略。美國對臺軍售、支持我國的分裂分子等都對中國的國家利益造成威脅,而東北亞自然而然成爲中美博弈的主要場所。5.日俄矛盾:兩國對於領頭存在很大爭議,北方四島(俄羅斯也稱其爲南千島羣島。)問題困擾着日本,但基於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鐵腕政策,日本也無從下手,自冷戰後兩國延續着不冷不熱的低程度外交。6.美俄矛盾:冷戰雖然結束,但是俄羅斯西面已被美國包圍,東面的博弈更顯激烈。兩國在東北亞各有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我國和平安全環境造成巨大威脅。 上述這六對主要的矛盾相互交織,東北亞地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二、中亞

“中亞地處歐洲大陸腹地,既是全球重要的地緣政治樞紐,更是主要國際政治勢力的必爭之地。”中亞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各大國競相爭取在此處的利益,美俄兩國在此都有駐兵,阿富汗戰場硝煙瀰漫,短時期內無法恢復穩定。中亞地區政局動盪、領土糾紛、民族矛盾以及貧窮落後。中亞地廣人稀複雜的地理和民族構成,成爲東突厥、基地、塔利班恐怖組織的活躍地帶。中亞西部平坦,在理論上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戰,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西北地區構成威脅。中亞的分裂主義、極端宗教主義以及恐怖主義對中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

中國應該不渝地與中亞國家合作,發揮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爲中國西部打造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三、南亞

人口數量龐大的南亞,貧窮和落後充斥着南亞的每個角落。但是在這裏存在兩個核大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同樣兩國又是人口大國。兩國在上個世紀幾度爆發戰爭,印度將巴基斯坦肢解,直到現在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兩個無法達成一致。

印度作爲新興的霸權主義國家,稱霸南亞,繼而打敗中國稱霸亞洲是既定的方針政策。在前不久發射的導彈中命名導彈爲“中國殺手”。“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主要包括東段、錫金段、中段和西段。中國與印度兩國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3段。西段約600公里,中段約450公里,東段約650公里。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當前印度在我國藏南地區已經有十幾萬的駐軍,和平收復藏南已經不可能。

巴基斯坦作爲中國最好的朋友之一,面臨着美國和北約的要挾和恐嚇。巴基斯坦成爲中國出入印度洋最重要的路線之一,一旦南亞發生戰事,中國必須不惜一切支持巴基斯坦,一旦巴基斯坦西化或者被印度佔領,中國整個西南都將受到不可避免的威脅。

發展迅速的印度,戰爭實力與潛力巨大,兩國的歷史和地理原因使得兩國成爲敵人,如果印度得不到有效地遏制,中國遲早會遭到印度的打擊。

四、東南亞

南海問題已經成爲中國當前最緊迫的問題。南海是中國重要的航行通道,中國所需要的大部分石油都由南海海路運至我國,一旦南海地區被人控制,我國的國家安全將直接受到威脅。南海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重要的戰略位置成爲令東南亞各國垂涎的寶地。南海現在油井林立,卻沒與我國的一口油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越、菲、馬等國以軍事手段佔領南沙羣島部分島礁,在南沙羣島附近海域進行大規模的資源開發活動並提出主權要求。對此中國政府一再嚴正聲明,這些行爲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是非法的、無效的。”現行我國所謂的剋制協商已經不能適應南海形勢的發展。“除我國控制的7個礁和臺灣當局控制的太平島外,共有38個島礁被別國佔領。其中越南侵佔27個島礁,菲律賓侵佔8個島礁,馬來西亞侵佔3個礁。另外文萊也宣佈對南沙的一個礁擁有主權。”

當前的東南亞各國,在日本美國等大國的支持下,紛紛擴充軍備。俄羅斯世界器貿易分析中心網站11月23日報道,越南政府已決定將2012的國防預算大幅度提高至22。7億美元,較今年增長約35%,將佔到越國家預算支出總額的8%。越南如此做法與南海的局勢有密切的關係。另外,越南如此巨大的開支很大程度上來着南海油氣田的非法收入來源。菲律賓從美國引進二手戰艦菲律賓1億美元升級軍備部署南海,叫囂不惜與中國一戰。2009 年 1 月 27 日, 法國向馬來西亞交付 了第一艘“鮋魚”級潛艇,並計劃於 2009 年底交付第二艘。馬來西亞從德國購 買了 4 艘排水量爲 1650 噸的護衛艦,負責在南海海域執行巡邏任務。

美日等國的插手,製造“中國威脅論”,破壞原有的和平的南海環境,使得南海問題變的更加棘手。談不好,打不了,拖不起已經成爲南海問題的最真實寫照。我國要努力抓緊當下的和平發展環境,建設強大的海軍,以謀求殺雞儆猴式的解決南海問題。

五、中國的臺灣統一問題

臺灣問題一直是全世界中華兒女們的共同關注。近年來,臺灣地區出現了非常複雜多變的局勢,臺獨勢力在遭到打擊下,遏制臺獨的勢力得到增長,國際反華勢力插手力度加大。臺灣問題形式仍然嚴峻複雜。臺灣是我國核心國家利益之一。臺灣正處於第一島鏈中間,是我國走向太平洋的出海口,臺灣一日得不到統一,出海口就一日成爲一道屏障。中國的崛起必須建立在統一臺灣的前提下,臺灣不統一,所有的問題都是問題,臺灣統一,所有的問題都不稱其爲問題。

“臺灣島內“臺獨”活動日形囂張,給兩岸關係的發展和國家和平統一投下了陰影。“臺獨”的產生有着複雜的社會歷史根源和國際背景,而臺灣當局拒絕和談、限制交往、在國際上推行“雙重承認”和“兩個中國”的政策,又實際上爲“臺獨”活動提供了條件。極少數“臺獨”分子鼓吹“獨立”,甚至投靠外國,妄圖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是違揹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根本利益,解決不好將成爲威脅我國安全的最重要問題。短時期內和平解決臺灣問題還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能把臺灣問題長期化,時間越久,分離化趨向越嚴重,兩岸的差異越大。儘早解決好臺灣問題,避免臺灣問題的國際化。反對任何插手我國內政的行爲,竭力避免臺灣成爲一些大國的前沿陣地。極推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促成兩岸經濟發展水平對比的新格局,削弱臺灣分裂拒統的實力,形成人心歸附的狀況。

結語:“拔劍四顧心茫然”已經成了我國當前周邊環境的真實寫照,我國必須通過強大的政治和外交手腕獲得涉及到我國家利益的問題的主動權。努力發展經濟,爲我國建立強大的物質保證。加強對全民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重視軍事建設的發展,加強軍費投入,建立起強大的海軍,打得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勝仗,捍衛我國的國家主權。另外,我國對於侵犯我國國家主權的行爲,不能一味忍讓,必要時要做出實質性的動作和反應。牢記“忘戰必危”,增強危機意識和機遇意識,努力解決好當下的各種矛盾。以期實現中國的偉大和平崛起。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及分析 篇二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及分析

近來,三股勢力威脅繼續上升,中國反恐怖形勢嚴峻。近年來,中國周邊地區恐怖活動活躍,反恐形勢日趨嚴峻。印度和巴基斯坦恐怖事件頻發,兩國的很多地方都遭到了恐怖襲擊,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008年11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近年來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基本態勢: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穩定,局部動盪。未來中國周邊局勢有望繼續保持穩定,但原有矛盾爆發和新安全熱點出現的可能性增大,中國將面臨着更嚴峻的挑戰。

國際風雲激盪,國際關係正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國際形勢越來越複雜多變。中國周邊安全環境更趨複雜,九一一事件後,中國面臨着新的機遇與挑戰。固然中美關係因反恐而增加了新的合作基礎與合作領域,合作氣氛漸濃;固然中國的國際地位與形象日益凸顯,或者有可能成爲全球資本的避風港。但無庸置疑的是,九一一事件後,中國面臨的國際尤其是周邊安全環境更趨複雜。

儘管冷戰已經結束,世界仍然很不安寧。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地區衝突、恐怖主義等此起彼伏。我國周邊的安全形勢也不容樂觀,面臨着更嚴峻的挑戰。

近年來,部分地區熱點問題呈現出緩和趨勢,但局部問題凸顯,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增多。朝核問題在六方會談落實第二階段行動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朝鮮向六方會談主席國中國提交了核申報清單,炸燬其寧邊核設施的冷卻塔,重新允許國際覈查人員進入寧邊核設施開展覈查工作。美國宣佈啓動將朝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終止對朝適用《敵國貿易法》,向朝鮮提供了250萬美元用於幫助其銷燬冷卻塔。尼泊爾舉行9年來首次制憲會議選舉。制憲會議成員通過了尼臨時政府提出的議案,宣佈尼爲“聯邦民主共和國”,廢除君主制,尼步入共和時代。與此同時,周邊局勢動盪加劇。朝韓關係轉冷,朝鮮半島呈現緊張態勢,雙方經濟合作受挫,軍事形成對峙。伊朗核問題僵局難破,伊朗依然在從事鈾濃縮活動,加快鈾濃縮進度。

另外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包圍態勢得以迅速推進與強化。過去人們一直也在說,美國在構築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但總覺得這個包圍圈還不完整,還遠沒到位。九一一事件後的今天,再檢索美國近幾個月的戰略部署,我們會發現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已經赫然成型。環太平洋的對華遏制鏈條是既有的基礎,而在過去美國難以立足的南亞、中亞地區,也就是中國的西部、西北和西南部邊界外,美國已經在事實上完成了投棋佈子。北約東擴已直抵中國西陲,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已是事實,與印度的軍事合作已然進行。這一切都表明,美國在反恐戰爭的旗號下,已經在事實上推進和強化了對華戰略遏制圈。

日本借雞下蛋,力圖衝破重重限制,繼續推進軍事大國戰略。近來,以支援美軍在阿富汗展開戰爭爲由,日本緊鑼密鼓地在法律程序上實現了海外派兵的新突破。,

印度孟買發生連環恐怖襲擊,造成了19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傷。2009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市中心商業區的麗思卡爾頓酒店和萬豪酒店當天連續發生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50人受傷。塔利班分子在阿富汗境內多次發動襲擊。阿富汗負責與塔利班等阿境內反政府武裝組織談判的“國家和解委員會”的負責人遭塔利班武裝襲擊身亡。三股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繼續向中國國內滲透。“基地”組織對“東伊運”的援助由來已久,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內的基地“聖戰”組織也與“東伊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對中國的安全形勢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中國新疆公安機關破獲了“東伊運”恐怖組織預謀針對北京奧運會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的案件。2009年7月5日新疆地區發生的打砸搶燒事件,再次暴露了三股勢力對中國安全的威脅。

由於中國周邊國家對美倚重增加,新加坡與美簽訂了新的軍事協定,韓新任總統李明博在戰略上力爭強化韓美同盟關係。俄美在反導和北約東擴問題上矛盾突出,俄的戰略空間受到美國的擠壓,被迫絕地反擊。總之,今後一段時期,大國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加複雜多變,鬥爭也會不斷增加。

美國伊朗艦艇在霍爾木茲海峽發生摩擦。雙方還在同一天於海灣地區進行了互相針對對方的軍事演習。隨着金融危機後續效應釋放,亞洲國家經濟風險突出,韓國、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已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泰國民主制弊端進一步暴露,政局穩後有亂,一年內兩屆政府下臺,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持續數月,曼谷國際機場被示威者佔領,造成數千旅客滯留,泰經濟受到重創。尼泊爾建立共和制後國內局勢仍不太平,忠於國王的勢力依然存在,聯合政府困難重重。

因此,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我國應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堅持原則,不失靈活,積極主動地開展外交工作,以求取得重大成就。

我國應堅定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在事關我國核心利益的西藏、臺灣等問題上,既毫不動搖地堅持原則,又在具體問題上體現靈活精神,堅定維護了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粉碎了“藏獨”勢力製造國家分裂和破壞北京奧運會的圖謀,對一些西方國家借西藏、人權等問題干涉我國內政的行爲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對“臺獨”勢力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鬥爭,並抓住機遇,積極推動海峽兩岸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兩岸交流與合作穩步展開,逐步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我國積極開展多邊外交,發揮出中國負責任的大國作用。幾年來,中國領導人多次參加有關重大事務的地區和全球性國際會議和對話,提出了許多富有價值的主張和倡議。近年來,中國還積極參與了朝鮮核問題、伊朗核問題、達爾富爾等熱點問題的解決,積極參與了國際反恐鬥爭和國際維和行動。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中國是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目前有近兩千官兵在聯合國9個維和任務區和聯合國維和部執行任務。對氣候變化、環保、能源安全、國際救災、公共衛生等一系列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中國都採取了認真負責的態度,並以自己的切實行動推動有關問題的改善和解決。

(五)全面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在連續遭受嚴重冰雪災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災害的情況下,中國一方面全民動員大力救災,一方面克服困難成功地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特奧會,隨後又成功主辦了第七屆亞歐峯會,既展現出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也反映出中國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強有力的組織與工作能力。我國在救災、舉辦奧運會和亞歐峯會的卓越表現,受到了世界衆口一致的積極評價和熱烈讚賞。

當前,我國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處於建國以來的最好時期,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同世界各國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關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得到了改善和發展。所有這些,都進一步改善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外部環境

因此,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相處,尋求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是中國周邊外交追求的目標,只有通過各種接觸與交流,中國人民更多地瞭解了世界,世界人民也更多地瞭解了中國,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關係更加密切,友好情感日益增強。

淺析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 篇三

淺析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

內容摘要:近期,中國周邊多個方向頻繁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不安情形,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出現了新的變數,不穩定與不確定性因素有所上升。究其產生的原因,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前中國周邊的整體安全環境可謂有喜有憂,喜憂參半,總體上呈現出“東緩”、“西安”、“南亂”、“北穩”的情形。

關鍵詞:中國周邊

安全環境

正文: 今年以來,因菲律賓非法侵佔中國的黃巖島而引發的中菲艦船對峙的事件仍在持續,在去年10月5日的湄公河慘案中,有13名中國船員死亡,以及中日釣魚島爭端等一系列發生在中國周邊的傳統和非傳統領域的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複雜和多方面的,下面結合形勢與政策課上所學內容和結合自己平時的關注,談談自己對“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的認識。近期,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新變數與新亂子有所增加,不穩定與不確定性因素有所上升,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中,一些爭議和摩擦連續不斷的出現,如中日的 釣魚島之爭、中菲的黃巖島對峙事件、中印的邊界領土爭端等,分析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

一是因爲中國周邊地理環境複雜。中國地域遼闊,與多國接壤,因此,中國被稱爲“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不僅鄰國數量多,同時這些國家的情況也十分複雜,這在世界上都是較爲少見的。中國所處周邊環境的複雜性決定了中國與鄰國之間發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在中國與近鄰國家之間,還存在着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和未解決的邊界問題。其中包括中日釣魚島問題、中印邊界問題,還有中國南海問題。在這些領土和領海的劃界問題上,雖然中國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加以解決,但一些鄰國不斷採取各種非法手段,試圖對有爭議的地區進行非法的實際佔領。這反映了周邊某些國家抱着機會主義的心態,它們試圖利用中國實行的和平主義政策謀取現實的利益,或者來強化自身在未來邊界談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於中國崛起帶來的衝擊。隨着中國經濟地位的迅速上升,日本東亞經濟主導國的地位受到了我國的衝擊。從發展趨勢上看,中國似乎正在逐漸樹立自身在東亞地區的主導地位。日本對這一發展趨勢是很難接受的,因此試圖延緩這一進程,或者通過與其他國家以聯合的方式來制約中國影響力的上升。因此在一定時期內增加了雙方發生摩擦的可能性。類似的情況,也在中菲、中印、中韓等雙邊關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美國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尋求重返亞洲的策略,因而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就成爲了美國的盟國,此外,美國和菲律賓、老撾、泰國、新加坡、印度等保持着緊密的安全合作關係。特別是,美日同盟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針對中國而來的。美國試圖維持其在全球事務中的領導地位,並試圖排除一切對其領導地位發起的挑戰的因素。因此,近來美國實施戰略東移的策略,試圖牽制中國的崛起。

然而,中國的周邊環境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首先,中國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額不斷增加,並與周邊國家保持着重要的貿易伙伴關係。同時,中國在周邊國家的投資也呈現不斷上升的狀態。周邊國家對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擴大抱着矛盾的心態。一方面享受到因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帶來的經濟機會;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種防範的心理,害怕在經濟上受制於中國。但不管如何,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關係是維持雙邊關係的一個重要而又穩定因素,中日關係的“政冷經熱”的現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其次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戰略意圖的認知產生誤解。隨着中國的發展,很多周邊國家對“中國威脅”感到恐懼。對此,中國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理念和政策舉措,來緩解這方面的焦慮,包括新安全觀、和平崛起、負責任大國、建立一系列夥伴關係、提出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政策,推動建設和諧世界與和諧周邊等等。此外,中國積極參與周邊國家的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積極推動地區機制的建立和發展。中國與鄰國的經濟的相互依賴關係也在不斷加深。現在,周邊國家對中國戰略意圖的恐懼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周邊的整體安全環境有好有壞,具體的周邊安全環境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首先,南亞方向醞釀重大變局。一是反恐出現反覆,自基地組織首領拉丹被擊斃之後,美國繼續無視巴基斯坦主權,一再派無人機對巴實施“越境打恐”,而巴基斯坦塔利班爲給拉丹報仇,也一再拿巴“出氣”,頻繁製造恐怖爆炸,致使巴安全形勢不斷惡化;二是阿富汗戰局出現“拐點”,美國已與塔利班武裝展開和談,奧巴馬總統於2011年正式宣佈從阿富汗撤軍,阿問題“政治解決”前景顯現。

其次,東南亞方向陸海皆不平靜。陸上緬甸政府軍與克欽族武裝在中緬邊境附近交火,產生新的難民;海上“南海風雲”再起、逆流洶涌。越南與菲律賓自不量力、尋釁滋事、競相對中國發難,菲律賓更是於今年4月在我國南海黃巖島挑起事端,美國等趁機介入、企圖從中漁利。

再者,中美日三角出現新的問題。美國國會參議院21日投票通過了“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這一法案包括兩個涉華條款。其中的某條款稱,美雖然對釣魚島主權最終歸屬不持立場,但承認日本對該島嶼的行政管轄權,並重申《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規定的美對日本的安全承諾;另一條款則呼籲美向中國臺灣地區出售先進的F-16C/D或類似機型戰機。

當前中國周邊環境總體上呈現“東緩”、“西安”、“南亂”、“北穩”的情形,面對複雜多變的周邊環境,中國應加快謀劃其周邊戰略,區分陸地與海洋的不同情況,統籌各大地緣方向,針對地區熱點問題,創新運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來破解美國的巧實力及個別鄰國的小伎倆。

爲了緩和及最終解決我國的周邊環境問題,構建一個和平的周邊環境。我想一方面我們要增強與美國的戰略互信與合作來減少雙方的分歧,既要對美持重視的態度,同時也不必處處圍繞美國轉。另一方面要調整和制定中國的亞洲戰略讓周邊國家更多地分享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好處,減少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恐懼心理。如此下去中國在繼續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崛起也並不是一件不可實現的願望。

論文 分析我國周邊安全環境 篇四

分析我國周邊安全環境

一個國家要很好的生存和發展,就離不開一個好的安全環境,尤其是周邊安全環境。周邊安全環境,國家周邊有無危險和受到威脅的情況及條件,是一個國家對其周邊國家或集中在一定時期內對自己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是否構成威脅、有無軍事入侵、滲透顛覆等情況的綜合分析和評估。國家周邊地區對國家安全產生影響的外部及內部條件的總和。近年來我國的周邊安全形勢總體上來說還是令人滿意的,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問題,面臨着一定的威脅與挑戰。 一.分析我國周邊地理環境

我國地處亞太地區中心位置,陸地與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北亞相連,海上瀕臨西太平洋。陸地總面積大概有1040萬平方千米,海洋麪積約300平方千米。陸地與14個國家接壤,海上與8個國家相鄰。就領土和海洋權問題上存在着很大的爭議,從戰略全局來看,周邊熱點潛在危機可能造成的影響,將成爲我國安全的直接威脅。再加之我國周邊地區人口衆多,周邊鄰國政治制度及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我國人口衆多導致社會關係複雜,社主義與資本主義並存;各國奉行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外交政策不相同等,我國周邊安全面臨着一定威脅和挑戰。

二.當前我國周邊安全面臨的威脅與挑戰

1、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對我國周邊安全的影響是綜合性的、長期的。 美國從地理位置上講與我遠隔萬里,但對我國安全的影響卻近在眼前,美國的干預和影響滲透到了我國周邊的大多數地區,中美關係時有變化,總是處在不斷的摩擦和碰撞之中,但從長遠看,中美之間的對抗將長期存在,美國對我國安全將構成長期、嚴重的威脅。從美國的國家性質、戰略目標、特別是兩極格局終結後的政策走向來看,其實質都是企圖延緩中國成爲世界強國的腳步。爲此,美國對我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處處製造事端,甚至唆使我周邊國家與我對抗,從而成爲我國周邊安全環境中對我潛在威脅最大的國家。 2. 日本將我國視爲假想敵,對我國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呈上升趨勢

近百年來,在世界列強中,日本是加害中國最重的國家。目前,中日摩擦的焦點集中在四個問題上:臺灣問題、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和日本擴軍問題。近年來,日本對華政策中消極因素明顯上升,隨着日本經濟、軍事力量進一步增強和政治野心的不斷膨脹,日本對我國安全構成的潛在威脅呈不斷上升趨勢。

日本急於謀求政治大國地位,急於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提出修定聯合國維和行動合作法,以解除日軍參加維和部隊的限制。而且日本加快擴軍步伐,防務開支高居世界第二位,已成爲軍事技術領先的潛在軍事大國,對我國的潛在軍事威脅逐步增大。 3. 俄羅斯對我國安全的影響不容忽視 今後,中俄友好關係將繼續發展下去,但是,在分析和研究俄羅斯對我國安全的影響時,應該以史爲鑑。沙俄和前蘇聯對我國疆土的掠奪最爲嚴重。中俄在意識形態、對外政策和領土問題上仍存在分歧和爭議,俄政局及對外政策走向也有很大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我們應予以高度重視和警惕。

4、中亞五國戰略地位日益重要,使我安全環境面臨許多新的挑戰

冷戰結束後,在世界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亞地區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圍繞中亞的現在和未來,世界主要大國和各種勢力滲透加劇,競爭激烈,形成了新的熱點,使我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安全領域都遇到了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 5. 我國與周邊國家尚存在諸多領土、領海、海洋權益的爭議

我國除與日、俄等存在領土爭議外,與周邊其他一些國家也存在領土、領海和海權爭議,急待制定並採取有效措施,以維護我國主權。 6. 臺灣與祖國統一面臨現實而嚴峻的挑戰

目前,香港、澳門已經順利迴歸,臺灣問題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臺灣島內的分裂勢力不會放棄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陰謀,島外以美、日爲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利用臺灣問題對我進行牽制的圖謀,我國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仍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四.如何應對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問題 1. 改善在亞太多邊關係中的現實處境

⑴.在東翼,穩住朝鮮和日本

首先要穩住朝鮮半島局勢。我們必須看到,中國在朝鮮半島有重大戰略利益。其次要穩住中日關係。中日之間在經貿利益與抵制美國方面可以找到若干共同點。

⑵.在西翼,努力發展中印關係

從全球範圍看,中印兩國有很多共同點。中印兩國都是發展中的大國,都反對霸權主義對世界各國事務橫加干涉,都是多極化格局的支持者和促成者。因此發展與印度的關係應是我爭取地緣戰略主動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兩國在經濟領域的交往,實現利益互補、共同發展;加強政治互信,擴大雙方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共識;本着互利互讓的原則,促進邊界和領土問題和平解決等。 2. 構造以中俄關系爲核心的歐亞大陸戰略

⑴.將運籌中俄關系放在重要位置

我們要繼續鞏固中俄戰略伙伴關係,進一步提升雙方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層次,擴大民間交流,加強雙方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協調一致,推動中俄關系深入發展。

⑵.構築歐亞大陸友好中間地帶

爭取與歐亞大陸的絕大多數國家保持各種層次的合作伙伴關係,在鞏固中俄戰略關係的同時,要進一步發展中國同中東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在歐亞大陸的西部形成一條廣闊的友好中間地帶。

3、提升在亞太及世界大國中的戰略地位 ⑴.必須下決心解決臺灣問題

對中國來說實現國家統一,不但我海防前線可以向前推進,使國家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安全將獲得整體改觀。而且中國面向海洋發展的大門還將由此被打開,我們從此可以從一個更加優越的地緣政治環境和地緣經濟地位出發,規劃中國未來的長遠發展。因此,只要時機有利、條件成熟,我們一定要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

⑵.必須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

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在有外國勢力插手的複雜環境中,和平從來不能一廂情願。立足於軍事解決的準備,建立起軍事解決的實力,方能爭取到和平解決的可能。因此必須大力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

⑶.必須加強島內工作

繼續堅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最大限度地爭取島內民衆和各種政治力量,贏造有利於我解決臺灣問題的島內環境。積極發展兩岸經貿關係,強化經濟紐帶;擴大兩岸文化交流,增強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感;做好島內各種反“臺獨”力量的工作,孤立“臺獨”陣營。同時,要通過有理、有利、有節的工作,進一步壓縮“臺獨”勢力、極端“臺獨”分子的國際生存空間,爲我解決臺灣問題創造條件。

4、從全球利益角度構建中美關係

⑴.要以兩手對兩手,爭取雙贏,避免雙損

我們必須用“以兩手對兩手,以鬥爭促合作,鬥而不破”的方針來處理同的美國關係。這兩年的實踐證明, 以大局爲重,兩國關係不難相處;而從冷戰思維出發,對抗就不可避免,“雙損”也在所難免。 ⑵.要發揮自身優勢,主動擴大共識,減少對抗

要充分運用中國處於亞太地緣政治核心位置的有利條件,加強中美在維護地區穩定中的合作,促使美國在防止朝鮮半島、臺灣海峽、南亞次大陸等方向出現衝突和危機中,更多發揮積極的正面作用。要充分運用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影響力,加強中美兩國在處理重大國際問題中的合作,積極參與解決諸如核擴散、恐怖主義、非法移民等跨國問題。

5、推動多極化格局和國際新秩序的形成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中國與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歷來是互爲依託的關係。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曆來從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得力量的淵源。雖然我們今天發展起來了,但廣大發展中國家仍然是我們最廣泛最可靠的朋友,是我們營造國家安全環境的重要依託。

總之,兩極格局終結後,世界戰略形勢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一超多強的新格局出現在世人面前,和平與發展已成爲當今世界的主題,和平與安全的因素進一步增長,不穩定、不確定和相互制約的因素增多,總的趨勢走向緩和。在世界形勢趨於緩和的環境中,我國周邊安全環境既有機遇,又有挑戰,總的講機遇大於挑戰。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利用和爭取一個較長的和平環境,集中精力發展我國的經濟建設,增強綜合國力,在複雜的國際鬥爭中爭取主動權,使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形成更有利於我的局面。

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論文 篇五

淺析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國家安全政策

[摘要]進入21世紀後,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出現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明顯特徵。周邊安全環境是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我國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現狀,以及中國奉行的國家安全政策。 [關鍵詞]周邊安全環境 國際環境 國家安全政策

[Abstract]After entering 21st centuries,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presents the both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 but also the directest and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China’s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at present, as well as the Security Politics

China carries.

[key words]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 The Security Politics of China

一.研究我國周邊環境安全問題的重要意義

(一)我國地緣環境的基本情況 國家的地緣環境,是指影響國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徵以及與地理密切相關的國家關係等因素。①新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所處的安全狀況和麪臨的安全問題最複雜的戰略主體。我國地處亞洲東部,陸上有15個鄰國相接壤,與8個國家隔海相望,地處亞太地區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了周邊環境的複雜性。我國地緣環境可謂先天不足,有後天難補的一面,但也有後天可塑的一面。我國擁有世界第二長邊界線,陸地邊界長達2.2萬公里,海疆線長達1.8萬公里,鄰國衆多,強鄰不少,領土領海問題自然存在各種分歧。

(二)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的重要性

隨着中國自身的發展以及國際和地區形勢的變化,周邊外交在我國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爭取一個良好穩定的周邊安全環境是我國整體外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政治上來看,周邊國家是我國維護主權權益、發揮國際作用的首要依託。我國周邊多爲發展中國家,與我國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較多共識。從經濟上來看,周邊國家是我國對外開放,開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夥伴。周邊國家是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和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地區。綜上所述,一個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建設的重要保障。因此,維護我國周邊環境安全意義尤爲重大。

二.我國周邊環境安全的現狀

國家周邊安全環境是指一個國家安全狀況和態勢。安全概念涉及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內容。客觀上是指不存在外來攻擊的現狀或現實,以及消除威脅的能力;主觀上是指一種心理感受,即一種安全感。周邊安全環境是指影響國家安全的各種周邊性外部因素的總和。②對我國安全環境複雜性的基本判斷:總體穩定,局部嚴峻,安全問題趨於複雜且風險加大。 三.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面臨的主要挑戰和威脅

目前,影響我國周邊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義、宗教權端主義、民族分裂勢力、領土糾紛、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一)我國安全環境面臨的威脅

一是美國成爲影響周邊安全環境的最主要因素;

美國對我國構成的威脅是最大的、全局性的,也是長期性的。歷史上,美國曾經對我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並對我國進行過戰爭較量。中美建交後,兩國實現了關係正常化。但從美國的國家性質、戰略目標特別是兩極格局總結後的政策來看,美國的兩派,無論是遏制派,還是接觸派,其實質都是在企圖延緩中國上升爲世界強國地位的的速度。爲此,美國在我國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製造事端,甚至鼓動、唆使我周邊國家與我對抗,從而成爲我國周邊環境中對我威脅最大的國家。③

二是日本對我國周邊環境存在現實和潛在的安全威脅; 日本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目前正處於轉型過程,其走向將直接牽涉到我國的東部安全。而近幾年日本在對外政策上加快謀求政治大國的步伐,強化日美同盟,防範和牽制我國的行動不斷升級使中日關係陷入低谷。日本政府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強硬態度,嚴重影響了地區的穩定,其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態度也引起衆多國家的不滿。近幾年圍繞“釣魚島領土主權”問題,我國漁民時常手段侵擾,爭端時有發生。雖然我國從大局出發,採取理性負責任的態度,但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在中日關係的重新定位過程中,矛盾和摩擦無可避免。中日關係的友好發展任重而道遠。

三是周邊其他國家對我國的威脅;

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隨着航母的試航進一步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和關注。應對中國崛起引發的地區力量失衡,已經成爲美國與周邊國家最重要的課題和挑戰之一。周邊國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國,經濟上力圖分享中國經濟成果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

四是印度對我國領土的侵犯和威脅;

中印兩國圍繞邊界問題糾葛多年。中印邊界問題既是英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醞釀造成的,又是印度擴張主義膨脹的結果。中印邊界從未劃定,兩國也從未簽訂過中印邊界具體位置的條約和協定。但是中印之間有一條傳統習慣線。該線長約1700千米,爭議面積約12.55萬平方千米,印度侵佔9.2萬平方千米,佔爭議面積的74%。印度對華軍事戰略趨向:一是對我確立“攻勢防禦”的戰略思想,二是加強邊界戰場建設,實施重兵部署。三是加強對華覈威懾。④

五是恐怖主義的現實威脅

現實威脅,是指現實國際關係中業已存在的威脅。對付現實威脅,是國防建設的基本着眼點。⑤恐怖主義是威脅我國安全環境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二)我國安全環境面臨的威脅主要來源地區——“三大方向和兩個重點地區”。

三大方向:東北亞、中亞和海洋,既緊密聯繫,又相互交叉。

1東北亞方向:影響我安全環境的主要有兩大問題,一是朝鮮半島問題,二是日本問題。 如果說朝鮮半島在我周邊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僅次於臺灣海峽的話,那麼日本對我國家安全的威脅就僅次於美國。

2中亞方向:對我國安全來說,中亞方向的安全隱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三股惡勢力”的威脅;二是中亞五國未來的政局走向。特別是美國和西方勢力正積極插手中亞國家的事務,企圖發動一連串的所謂“顏色革命”,大力扶持那裏的親西方反對派通過“合法程序”的選舉奪取政權,使獨聯體面臨解體的危險,也使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主導地位和核心作用被大大削弱。歐亞大陸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有利於西方的重大變化。這對以中俄爲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特別對我國的西部安全環境來說,無疑是新一輪的巨大沖擊。 海洋方向:

美韓及美日軍演對我國領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同時是對其軍事的炫耀,是對我國及朝鮮的嚴重挑釁。南海問題上,目前我國南海大部分島嶼被鄰國分割佔據。誇大南海爭端既是美國加大亞太戰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邊國家平衡中國影響力和塑造中國未來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爭議已經成爲中美戰略較量的焦點,也將成爲過去幾個世紀以來西方世界主導權轉移的一個信號。我國原爲南海問題的長期穩定與互利合作而努力,但從目前來看,實現這些問題的公平合理解決,尚需長期艱鉅的談判。 兩個重點地區:1.臺灣海峽。近年來,臺灣島內的政治生態持續惡化,臺獨勢力鋌而走險、製造臺獨重大事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連宋訪問大陸以後,兩岸關係雖出現了某些緩和跡象,但總體嚴峻的局面沒有改變。臺灣問題仍處於可能爆發嚴重衝突的高危期。近來,美日聯手干預臺灣問題的勢頭明顯加強,這對我“遏獨、止獨”的戰略意志、決心和戰略能力都是歷史性的重大考驗。2.釣魚島。釣魚島的歷史遺留問題及現今問題也是中日關係不斷緊張的原因。

三.我國國家安全政策

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發展與安全的統一,統籌兼顧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問題,加強國家戰略能力建設,完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推進同各國的安全對話與合作,反對擴大軍事同盟,反對軍事擴張。不管現在還是將來,不管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都永遠不稱霸,不搞軍事擴張。

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把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與安全,保障國家發展利益和保護人民利益放在於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國防和強大軍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國的統一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國防政策的基本→←內容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以信息化爲主要標誌的軍隊質量建設;貫徹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⑥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一貫堅持和平發展,堅持睦鄰友好外交,這既是中國根本利益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更是中國國際責任的現實體現。

[尾註]

① 《軍事理論教程》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頁 ②《大學軍事教程》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頁 ③《軍事理論教程》科學出版社2009版,第135頁 ④《軍事理論教程》科學出版社2009版,第136頁

⑤《軍事理論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修訂版,第289頁 ⑥《大學軍事教程》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96–97頁

[參考文獻] [1]劉善羣 劉鵬 遲 軍軍事理論教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8 [2]葉恩發 葉向東 人類未來的希望 藍色軍事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5.8 [3] 張正明 軍事理論教程 鄭州出版社2005.8 [4][吳溫暖 軍事理論教程 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 [5]左惟 陸華 大學軍事教程 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