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論文精品多篇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

摘要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今天社會,知己知彼仍然至關重要,尤其作爲一個獨立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剖析自我,認清自己的長短、優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把握自己的長處並使其得到充分發揮,才能脫穎而出,走好成才之路。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如何正確認識自我,並分析自己的性格,由此我們才能解決好各種問題與矛盾。當代大學生面臨着巨大的社會壓力,所以如何調節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壓力,解決好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問題及戀愛中的矛盾問題就顯得尤爲重要。所以,我本着“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的主題,來進行自我梳理,作此論文。

關鍵詞:剖析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成才

正文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據瞭解,關於心理健康的定義,國內外不少專家都有過專門的研究和論述。英格里氏認爲:“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做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發揮其身心的潛能;這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不僅僅是免於心理疾病而已。”波孟認爲:“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爲:一方面能爲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爲本身帶來快樂。”我國傅連璋強調健康的含義應包括以下因素:

1、身體各部分發育正常,功能健康,沒有疾病。

2、體質堅強,對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並能刻苦耐勞,擔負各種艱鉅繁重的任務,經受各種自然環境的考驗。

3、精力充沛,能經常保持有較高的效率。

4、意志堅定,情緒正常,精神愉快。【摘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而大學生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有着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心理上的跨越,學習方向專業化、學習內容多元化、學習的自主性等學習上有了改變,而且在人際環境、角色心理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變化。那麼,究竟要怎麼調試自己的心裏,從而使自己能夠較好的認識自己適應大學生活呢?這首先要剖析自我,給自己定位。

二、自我剖析

(一)性格分析

總體來說,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人。平時熱衷於參加各種活動,喜歡結識各種朋友,所以給人的感覺一般是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樣子。可是,每個人都有着不爲人所知的一面。也許是因爲表現出來的堅強給我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實際上越是這種看似堅強的人越脆弱,因爲堅強的外衣下掩蓋的是不爲人知的不堪一擊。所以有時候會懷疑自己的 這種僞裝的堅強是否有意義,可總是在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時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因爲自我不能接受自己是個弱者的事實。

也許是自我心理因素所致,有時候會覺得因爲我的這種外在的堅強會讓大家認爲我什麼都可以做,任何刺激、打擊都能扛得住,認爲我是一個不需要顧及、不需要保護的人。從小到大,在學校跟在家裏的我扮演着迥然不同的角色。在家裏我是個處處被保護的小孩子,不管是來自於爸媽還是姐姐,我一直都是什麼都不會做的人,所以他們認爲我很弱;可是在學校,我卻一直扮演着強者的角色,不管是作爲一個班幹部還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同學們總是會認爲我是一個足夠堅強到扛得住一切的人,我的一切付出輕易不會有什麼回報。可是時間長了,我的身心俱疲,我不再再想要讓自己成爲強者,很少人能明白我是多麼的需要被理解、被保護,我想要大聲的向全世界吶喊出我心裏的委屈,可事實確實總是把這些委屈偷偷藏在心裏,表現出來的依然是沒心沒肺的堅強與樂觀,也許這纔是真我吧。

我不是一個弱者,但我也清楚的認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強者。在所有人看到的樂觀、堅強背後也盈滿了心酸、委屈與淚水,只不過這些都是屬於沒有星星的夜晚。一個粗糙的人不懂得如何將心事付瑤琴,所以只能讓委屈隨着淚水在黑暗中傾泄,第二天大家看到的依然是最燦爛的我。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壓抑的不正確的做法,可我深深的明白一點:不要因爲自己不爽就連帶別人遭殃,我們改變不了環境到是可以改變心情,改變不了事實但卻可以尋找另一種心態對待。總之,不要轉嫁自己的情緒,這一點我確信是正確的。

(二)學習特點

學生的學習是狹隘的學習。馮忠良教授在《學習心理學》一書裏對學生學習的特點進行了高度的概括,認爲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學習區別有三:

1、掌握前人的經驗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

2、從總體上來看,學生的學習是以間接經驗的形成爲主,以直接經驗的形成爲輔;

3、由於學生正處於生理和心理不斷髮展的時期,學生必須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

之所以提到這種特點與區別,我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自己的學習特點進而與權威的研究做比較以求異同。

我是一個學習比較自主的人,我認爲一切你想要得到的知識和能力都應該是一個主動接受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主動接受與學習的效率遠遠高於被動接受。因此,我習慣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應該得到的知識的學習,不管是做作業抑或是自我補充都是如此。從小到大,我的學習從來沒有來自於父母的壓力,也許是家庭環境的關係,我一直都認爲自己肩負着一種職責,那就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所以我的學習都會是自己主動接受室的過程。

雖然學生的學習很狹隘,但也不僅僅侷限於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必然的包括適應社會能力及學習生活的能力。亦如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認爲不管是哪方面的學習,都不能脫離主動接受這一中心要點,只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你纔會有想要學習的慾望,纔會想要主動學習與接受,因此不管是任何方面的學習,都一定要跟着自己的感覺走,興趣第一。

(三)人際交往能力分析

大學生由於自身成長中的固有特點及涉世不深,也必然的對於人際交往有一定的障礙,比如認知錯覺、性格障礙、能力缺陷等。大學的同學在生活習慣、性格、過去經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在校園內交往的主體同爲面臨艱鉅適應任務而又缺乏經驗的個體,雙方的人際適應困難較爲突出。 性格決定我的人際交往態度,我認爲與人交往貴在一個主動。主動的與人溝通、交流纔會讓你更快的打入人羣,拓寬你的人際關係面甚至人際關係網,只有這樣你纔會擁有寶貴的人力資源與人際關係。當然,圈子大了,那麼衝突也越容易發生,在我看來解決人際衝突的關鍵是要相信一切衝突都是可以通過理性的建設性協商獲得解決的,這也少不了一個主動:主動的弄清楚衝突的原因、主動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地面對錯誤從而主動的提出可能解決衝突的方法。

(四)戀愛心理分析

戀愛是一種高級的情感交流,是男女雙方相互傾心、相互愛慕,以愛情爲中心培養愛情的社會心理行爲。斯滕伯格認爲不論人類的愛情有多麼的紛繁複雜,它都是由三個相同的成分構成的:動機、情緒與認知。進而又將動機、情緒與認知三者各自在兩性間發生的愛情關係,分別稱之爲熱情、親密與承諾。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直相信會有最完美的愛情,即完全擁有親密、激情和承諾。作爲互相吸引的兩性,生活中不可能缺少親密與激情,但是我認爲完美的愛情承諾確是最重要的,這種承諾並不是山盟海誓,而是一種基本的對人格、人性以及生活方面的擔保,這是我們獲得安全感所必需的成分。

三、塑造健全人格,走好成功之路

人格,是指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在不同環境中一貫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爲模式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它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特徵就是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在人格結構中,氣質是人格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發現人的氣質類型包括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我是一個多血質爲主體的人,平衡靈活善於交際,行爲外向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興趣多變。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內部心裏和諧發展,能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發展友誼;有效的把智慧和能力運用到獲得成功的工作和事業上。從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動的融入社會、適應生活。

【參考文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熊建玗 王巧雲上海交通大學,2006

《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教程》齊力主五洲傳播出版社,20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二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探索輔導員針對這些原因可採取的措施及改進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幫助大學生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

關鍵詞:心理問題;成因;措施;

積極教育部於20xx年在《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諮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身心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試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也於20xx年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就明確指出“要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成爲人們的共識。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提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輔導員既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幹力量,同時也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肩負着爲黨和國家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全面素質的人才,是一項跨世紀的工程,是關係到民族未來、祖國興衰的一項艱鉅而迫切的任務。因此,高校輔導員如何在大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是長期而複雜的,心理問題的普遍化與嚴重化成爲大學教育不可迴避的首要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心理的因素

在大學聯考的指揮棒下,長期以來,學校和家長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智力教育,採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看成績,而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忽略了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甚至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失衡,要求學生一心只管學習,除學習外的一切生活上的事情全部由家長代勞,這樣很容易使子女形成不健康的性格品質,喪失獨立自主能力。大學生涯是大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因此大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除了在校園內搞好學習,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之外,還應該走出校園,逐步走向社會,瞭解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逐步學會在社會中生存。大學這個新環境,讓他們逐步脫離父母的呵護,學會獨立的應對各種複雜多變的情況。這是一個痛苦的心理斷奶期,因此在此階段他們特別需要他人的理解與幫助。作爲輔導員,應該協助他們消除心理上的畏懼感,幫助他們由未成年的心理依賴狀態漸漸過渡到成年人的獨立自主狀態,讓他們平穩順利的渡過此階段。

(二)目標的定位

剛剛離開家鄉,離開父母,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的大一新生。由於在高中生活中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包辦一切,他們只需要好好學習,因此社會生活經驗幾乎爲零。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着幻想和理想,但是又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專業,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更不知道自己該從哪個方面爲之而努力。因此,進入大學後,這類學生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爲之而奮鬥,所以在學業上常常感到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因此作爲輔導員,應該多和學生溝通,瞭解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幫助和指引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發展的人生目標,制定比較切合實際的職業規劃。

(三)學習的需要

大學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的學習,老師在一節課上講解的內容往往需要大學生在課外花費數倍的時間去消化吸收。剛剛踏入大學的大一新生,由於在中國小階段養成的在老師和家長督導下被動的學習習慣,使他們一時間之間難以適應大學的自主學習方式,從而導致在學習上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很多同學對自主學習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樣合理的安排時間,利用時間。每天把自主支配的時間浪費在睡懶覺,打遊戲上面。因爲沒有充分的預習功課,導致他們在課堂上根本聽不懂老師所講的內容,課後又沒有及時的複習,把課堂上所沒有聽懂的知識點搞懂。長此以往,導致惡性循環,從而對學習產生厭倦感;大學課程的深度和知識面的廣度,常常是中學所無法比擬的,需要學生有寬廣的閱讀量和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學習壓力也較大。因此,輔導員要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同他們一起尋找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使學生能夠快速的適應大學學習生活。

(四)人際關係的處理

人類是羣居動物,人們都需要有自己的朋友,夥伴。離開家鄉,離開熟悉的親朋好友,獨自面臨一個陌生環境中的大學生更迫切的希望結交到真心的朋友。但是寢室人際關係,戀愛關係,常常是令他們困惑痛苦不堪。很多大學生是首次離開父母,與同齡人一起生活。彼此個性的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對他人的包容度欠缺是寢室產生矛盾的根源。寢室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寢室成員之間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一旦發現某個寢室成員之間產生較大矛盾,輔導員應當及時幫助他們,調解矛盾,緩解糾紛。如果確實因爲生活習慣,個人性格等原因無法繼續相處在同一個屋檐下,輔導員可以把他們調開,避免矛盾的激化。

二、輔導員心理健康工作重點關注對象

輔導員還需要對貧困學生,內向學生和網絡成癮學生進行重點的關注,做好這三類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貧困學生往往來自於貧窮落後的偏遠地區,他們的成長環境導致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念和成長於城市中的學生存在很大的衝突。有個別同學因爲生活習慣不太愛洗澡,在整個冬季可以幾個月不洗澡或一個月洗一次澡,導致同寢室同學和班級裏的同學對他意見較大而產生矛盾。有些貧困學生虛榮心強,不敢坦然面對貧困,在與同學相處當中敏感而自卑,常常以爲同學們因貧困而針對他,嘲笑他,從而產生心理問題。這一類學生更需要輔導員在物質上提供幫助的同時,更多的給予精神上的幫助與關心,引導他們正確的面對貧困,鼓勵他們自強自立,積極樂觀的面對未來。性格內向的學生朋友較少,他們不善於表達,也不善於人際交往。但是這類學生內心同樣也是十分渴望友誼的,如果有人能及時疏導他們內心的苦悶,讓他們情緒得到恰當的發泄與釋放,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融入集體,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技巧。那麼他們的周圍就會有朋友,就會有支持,就能有效的避免心理問題的產生,也能避免情緒壓抑到極點而作出的一些偏激行爲。迷戀遊戲,網絡成癮在男性大學生中所佔比例較大,他們一般都是在學習上有困難,難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自信的人。於是他們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於遊戲之中,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裏尋找心理滿足,靠遊戲中的獲勝來取得自我價值的實現。有的同學甚至發展成長期生活在網吧之中,導致在期末考試中大部分科目都掛科而不得不退學。面對這一類學生,輔導員應該首先幫助他們戒掉網絡依賴性,鼓勵他們離開電腦,走向課堂和校園,支持他們不斷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促使他們找到自信,慢慢重新融入現實社會。

三、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方式

(一)通過各種靈活多變的形式,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經引起國家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主題班會、講座、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網站,qq,微信等多種渠道和方式來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們能正確的認識和看待心理健康問題,在大學生活中出現問題時,積極主動的與輔導員溝通,尋求幫助,預防並消除因長期情緒壓抑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異常,防患於未然。

(二)爲需要心理疏導和幫助的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現在各個高校都已經配備由心理專業的教師負責的心理健康工作室,在大一新生進校以後開始心理問卷調查,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普查。摸底排查後,建立心理預警機制,針對各種有心理困擾的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和支持,從專業的角度,採取單獨輔導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擾,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避免惡性的事件的發生。總之,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不僅關係到大學生的學習、工作、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而且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振新和民族的昌盛。因此,應充分發揮教育的力量,加強心理受挫能力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品質,使其能夠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人生起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三

1互動式教學改革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探索實踐

1.1關於互動式教學改革的幾點認識

互動式教學改革是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探索方向,即以任課教師爲主導,爲學生爲主體,強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並且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討論與互動,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互動式教學有其突出的自身特點:一是互動性,相對於傳統課堂教育中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互動式教學更突出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由被動到主動,教師則由主講轉向引導與參與。課堂上師生關係處於平等地位,對話與合作;二是合作性,互動式教學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學生以組爲單位開展學習研討,通過頭腦風暴,交流討論,集思廣益。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團隊學習力,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三是趣味性,互動式教學中教師根據實際教育需要有意設置一些互動遊戲、案例分析、提問搶答、角色扮演等環節,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學習熱情。

1.2我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改革的背景

筆者所在的學校近年來學院不斷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置成全院公共必修課,總計32個學時。

進入20xx年,學校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反映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瓶頸,90後大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不高,教堂出勤率明顯下降,課程教學實際效果難以保證。有鑑於此,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做過大量調查研究後,決定在20xx級新生部分班級中試點推行互動式教學改革。

1.3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改革一次實踐運用

根據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統一規劃,筆者針對所教的市場營銷161班進行教學改革的實驗。

(1)教學前期準備工作。一是教學方案的整體設計。筆者堅持“啓發原則”與“參與原則”,即將引導啓發與學生參與作爲整個教案方案設計的核心;二是教學內容的設計,在研究過營銷專業學生的特點(知識結構、學習動機、學習態度等),對此筆者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提前寫好教案並適當調整教學課程內容;三是教學場地安排,結合於互動式教學特點,筆者提前申請了學院多媒體多功能活動教室,並且科學地佈置好場地。

(2)教學實施開展情況。首先,上課之初,筆者將全班42名學生隨機分成6組,每組7人。緊接着在筆者的主持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破冰活動。10分鐘的熱身小遊戲過程中,選舉出每位小組的小組長,同時活躍了課堂氛圍;隨後,筆者以一個視頻案例切入教學,要求各小組就視頻內容進行討論並且發言。教師藉機觀察與推測學生學習的熱點、難點,進而在接下來的講解中有針對性地引導與講解。兩節課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各類問題引導發學生自主思想,自己找答案。下課前筆者爲學生列了1-2本參考資料,要求學生課後閱讀,下次課上進行分享與發言。

(3)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評估。2節課的教學中,有熱身遊戲、案例分析、交流討論與自由發言,學生認真投入,積極性與主動性強、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把握也較爲充分,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2此次互動式教學改革中存在的若干不之足與幾點思考

2.1課前的準備工作仍有不足,教學技能技術仍需提升

儘管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從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到互動方式上都有認真的設計,但仍然未能最大限度地擺脫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在引導與啓發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過程中也顯得有些生硬。這些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互動式教學不但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技能技巧,還要求教師對互動式教學有深刻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良性互動,既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技能的熟練掌握,更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年齡、性格特點、知識水平、行爲習慣有深入的瞭解。教師要將大量的精力放在學生身上,爲學生爲主體,全力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潛力。

2.2互動式教學改革的預期教學效果難以有效把控

兩節課的教學過程,課堂氛圍熱烈,學生積極性高漲,爭先恐後地發言,歡聲笑語不斷。但學生對課程教學知識點的掌握是否到位,則難以有效把控。在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教學重點和難點設置問題,讓問題切中要害,真正讓學生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掌握教學重點內容。同時教師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個性特點和理解能力,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充分地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讓學生深入到教學核心內容中去。

3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互動式教學的幾點思考

3.1互動式教學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教育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其自身特點,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傳授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擔負着培養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互動式教學不同於傳統的“教師說,學生聽”,而是通過師生雙方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創設情境,學生充分參與,對教學內容通過多情境、多內容、多形式的良性互動方式的探討,使每一名學生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良好個性品質的目的。互動式教學能有效切合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特點,它通過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學生在參與中磨鍊自己的思想,形成相應的情緒情感,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益。筆者認爲互動式教學將是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教育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3.2進一步調動廣大高校教師運用互動式教學的積極性是關鍵

筆者近一年的教學實踐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互動式教學改革在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和保證實際教育效果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效果。但在這一教學改革中教師對互動式教學改革的態度起着關鍵作用。互動式教學要求教師地過去認真備課、認真組織課程教學的基礎上,投入更多地時間設計教學環節和與學生良性互動,同時要也需要教師掌握更多地教學技能技術。與此同時還要教師克服過去陳舊的教學觀念,真正做到課堂以學生爲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爲自己最好的老師!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發揮互動式教學應有效果。

3.3互動性教學改革要進一步突出學生爲本,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教學方式是一個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接受主體的教育過程。互動式教學改革則突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爲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筆者認爲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教師把握提問引導的質量,教師提問的水平直接關乎最終的教學效果。學生正是通過教師的問題得以更加深入地思考與探究;二是課堂上的專題討論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激起學生主動思考的興趣;三是教師要掌握傾聽的藝術。教師通過通過有效傾聽鼓勵學生積極思想、暢所欲言,引導學生向更深的方向發展。四是教師要充分把握好互動的範圍,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用專業知識吸引學生,努力接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並且儘可能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最大限度地展現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