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且聽風吟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7.18K

讀且聽風吟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且聽風吟》讀後感 篇一

雖然許久不讀小說,但聽“村上春樹”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如雷貫耳。所以時隔許多年來再到圖書館時,就借回了他的成名小說《且聽風吟》。

《且聽風吟》以第一人稱着筆,小說不是很長,如同一個人,一邊品着酒、喝着茶,用不帶太多感情色彩語氣,途述着一段回憶。

那是一次很普通的邂逅,女孩子喝醒了,不省人事,男主角把她送回住處。然後帶出相處的這一小段故事。沒有明朗、跌宕的故事情節,沒有刻骨銘心、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有一點感悟,一點感受,還有對人生、對周圍環境的一點領悟。或者生活那個環境中的日子是平淡如水的,也是讓人困惑的。小說中的“我”在平凡的日子中沉思,在酒吧中打發多餘的時間。沒有豐功偉績,也沒有你噥我噥,不清晰的故事情節,只有一種感受貫穿其中,那就是對生命的解讀,或者還很迷惘,或者在思考之後還不能明確方向與其中的含義,但不管過程是什麼樣子,所有的一切都將在時間的偏移中,淡了,甚至是忘了。只要生命還在延續,日子就還在過下去,相對於其他人,大家僅僅是對方的過客,一起走過的日子,終將只剩下一段或清晰,或模糊的記憶。

或者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着筆細膩的,故事情節清晰的故事,對於《且聽風吟》此類小說還有待去了解,去習慣。讀《且聽風吟》,給我最爲深刻的印象就是像似聽一段來自心的低吟,在作者吟說中,滲透。

《且聽風吟》讀後感 篇二

村上春樹29歲寫出了《且聽風吟》,從此彷彿找到了一個宣泄口。村上說“寫文章並非自我診治的手段,充其量不過是自我療養的小小嚐試”,我很認同,正是這小小的嘗試村上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在我29歲時重讀這篇小說,彷彿看到了一種影子,更能引起一種共鳴。

文字是一種表達,而每個人的表達方式都不一樣,村上正是發現並藉助了小說這種表達途徑。就像小說中所說,從小得了十幾年自閉症,經過三個月不眠不休的講話突然就好了,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尋找並堅持下去。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一種迷惘。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從我們耳邊呼嘯而過,留下的也只是迷惘與孤獨,我們無從選擇。是這個時代選擇了我們,而不是我們選擇了這個時代,我們只能去面對,只能被這浩浩蕩蕩的潮流推着前進。然而生活終要繼續,人也要逐漸長大,長大後我們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喜歡喬布斯的一句話:“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爲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唯有覺知自已,發現自己,實踐自己纔是最重要的。人要有勇氣面對自己,並下決心排除自己的岔路。

29歲的自己也想像村上一樣爲了理想放棄所有,但事實是人總被束縛着,家庭、社會、環境。也渴望宗教般熱忱的自我奉獻,也羨慕飛蛾撲火般一無反顧,但我知道我不是。

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明白,我只是普普通通一個人,像世上大多數一樣過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我所追求過、熱血過的終究熬不過時間的磨損。

我明白,我不是村上,我只是我,萬千大衆中的一個。

但我至少希望還能像村上一樣,堅守自己的心靈。

讀且聽風吟的讀後感 篇三

村上的書如此不可思議的吸引我。我不可控制的,並毫無思路的想寫什麼。 是的,這是第三次的往返的火車上。除了無聊的時間,火車是我閱讀的好時候,這一點或許是意外的,我特別享受的時候。 我最近在讀亦舒,當然村上是隨時可以愛上的。 或許從這點上我是個不可救藥的文藝青年 但究其原因 無非是他們給我一個世界,毫無章法,但都沒什麼大不了的。無所謂但又認真的用自己的'態度活着。 倒說不上羨慕或者想那般的生活 只是喜歡這其中傳達給我的平靜,是的平和。對於無法隨時控制自己悲喜情緒的我來說,平靜已是寬慰。 我想記住今天 因爲我去學校的理科餐廳吃了原本三塊五現在已經翻倍的繪面,吃了好划算的包子。我裝模作樣的回到了過去,是開心的。 村上說,文明是就是傳達,需要表達,傳達之事一旦失去,文明即守終正寢。 所以,我好像說了好多話,內容我已經記不起 但我想就像我記得了小麗說,不害怕就不存在安全感這樣有哲理的話 所以,管他呢,就當是一段好時光,所有的好時光都是要親力親爲的。 即便對自己,即便對自己的大腦發號施令,但是,對於很多想要極力控制的某些確已經發生的事情,還是無可奈何。

《且聽風吟》讀後感 篇四

這次藉着學院舉辦的讀書活動,我又讀起了《且聽風吟》。但心裏還是惶恐不安,害怕自己依然讀不懂,辱沒了村上先生的文采與智慧。抱着這樣的心態,我看了書,此刻亦是忐忑不安地寫下這篇讀書心得。

《且聽風吟》是村上春樹文學創作的開始,也因此榮獲第二十二屆羣像新人獎。有評委認爲:“每一行都沒有多費筆墨,但每一行都有微妙的意趣!”作品推出後馬上被拍成電影,在日本甚至各國都有着深刻的影響。村上先生的書,真的別有深意,要不是事先讀過許多評論和評析,我也不知道從何下筆。小說的主要出場人物也只有“我”,身爲闊少卻痛恨有錢人的鼠,酒吧老闆傑以及至始至終不知道名字卻貫穿全文的缺少一個小指頭的少女。

“我”在酒吧遇到一個醉倒的少女,送她回家之卻發生了一系列誤會,此後兩人在少女工作的音像店偶遇,又開始了不鹹不淡的交往,從頭到尾,平淡無奇,甚至到最後兩人後都沒有說過與愛情有關的事情,直到後來“我”回到這裏尋找那個缺了指頭的姑娘,少女卻無隱無蹤了,而主人公則“等到夏天回去,我便經常走那條同她一起走過的路,坐在倉庫石階上一個人眼望大海。想哭的時候卻偏偏出不來眼淚,每每如此。”嚎啕大哭代表着訣別和新生,而欲哭無淚往往意味着長時間憂傷的開始。故事發生的在60年代末戰後的日本,經濟蕭條,百廢待興。

那時期的青年人深受美國文化影響:搖滾、爵士、酒吧、唱片,點唱機等西洋風物,在文章裏隨處可見,年輕人生活頹廢、無聊,但也有更多的自由和真誠,但那個特殊時代,他們的內心也是迷茫且無助,不知道未來的路,不知道方向地生活,於是更迫切地尋找存在的理由,藉由人物的口敘述出的孤獨,悲傷的融化在作者的字裏行間。作者用第一人稱來寫這篇文章,更能讓人體會到那種無奈的悲傷和孤獨,或許最冷漠的人也能感覺出文章裏面那種沉靜的悲傷。

文章的開頭就是值得深思的話語“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徹頭徹尾的絕望。”“‘從事寫文章這一作業,首先要確認自己同週遭事物之間的。距離,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於是我一手拿尺,開始惶惶不安地張望周圍的世界。……這十五年裏我的確扔掉了很多很多東西,就像發動機除了故障的飛機爲減輕重量而甩掉貨物、甩掉座椅,最後可憐的男乘務員也甩掉一樣。十五年裏我捨棄了一切,身上幾乎一無所有。”“我”雖然寫不出那麼精彩的文章,可是“我”也有自己的尺度,向世人傾訴着自己,比起生存,似乎度量世界更加容易。

“我”和鼠在每晚都在酒吧喝酒,無聊到琢磨牆上的畫是什麼奇特的寓意,鼠對有錢人的鄙視與咒罵,兩個人的爭論,無不是空虛惆悵的表現。而鼠看似奇怪並固執的習慣,是在堅持自己存在的痕跡麼?用不同與常人的怪癖證明自己的存在的意義麼?此外,“鼠的小說有兩個優點。一是沒有性場面,二是一個人也沒死。”而在現實世界裏,似乎沒有人能逃過死亡這道坎,鼠在心中勾勒的世界沒有死亡,明顯是在逃避現實。美好願望看似也意味着殘酷的事實。

文中那段心理醫生爲“我”治療而講的故事我覺得頗有趣味:

“‘山羊脖子上總是掛着一隻沉甸甸的金錶,呼哧呼哧地到處走個不停。而那隻金錶卻重得出奇,而且壞得不能走。這時兔子朋友趕來說道:“喂小羊,幹嘛總是掛着那隻動都不動一下的表啊?又重,又沒用,不是嗎?’‘重是重,’山羊說,‘不過早已習慣了,重也好,不重也好。’”說到這裏,醫生喝了口自己的桔汁,笑眯眯地看着我。我默默等待下文。

“一天山羊過生日,兔子送來一個扎着禮品帶的漂亮盒子。裏面是一隻光閃閃的又輕巧走時又準的新表。山羊高興得什麼似的,掛在脖子上到處走給大家看。”話頭突然就此打住。

“你是山羊,我是兔子,表是你的心。”

我感到被人愚弄了,無可奈何地點點頭。

醫生在暗示什麼?少年時的“我”爲什麼會覺得受到愚弄?到現在也沒有明白。

“我”和缺少指頭少女之間的故事是全文的主線,他們的相遇,相識,從頭到尾都充盈着淡淡的傷感。兩人初次見面的方式讓誤會阻擋了正常戀情的發展,些許遺憾存留在“我”心中。後來在音像店的相遇,或多或少改變兩人之間微妙的關係。少女悲慘的身世,殘缺的手指,不得不失去的孩子,一個人孤獨地旅行,與全文的基調相呼應,憂鬱沉靜的哀傷穿透在文章深處。村上如同閒話家常地敘述着這故事,緊扣着人心裏的弦。

“我”在和少女的對話中有着這麼一段話:“人爲什麼要死?”

“由於進化。個體無法承受進化的能量。周而必然換代。當然,這只是其一種說法”。

“現今仍在進化?”

“一點一點地。”

“爲什麼進化?”

“對此衆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確切無疑的,即宇宙本身在不斷進化。至於是否有某種方向性或意志介入其中,可以暫且不論,總之宇宙是在進化。而我們,歸根結底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罷了。”我放下威士忌酒杯,給香菸點上火。“沒有任何人知道那種能量來自何處。”

面對這個問題,我相信沒有人能真正給出答案,死亡於我們到底是幸還是不幸,沒有答案。人活着,又是怎樣活着?生存狀態的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另一方面,就如同文章反覆提過的哈特費爾德說的一樣“同宇宙的複雜性相比,我們這個世界不過如麻雀的腦髓而已。”每個人迎來的,還是最後一刻的寧靜,回到生命的起點,那就是歸宿。

“我們是在時間之中彷徨,從宇宙誕生直到死亡的時間裏。所以我們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只是風”這是引用哈特費爾德《火星的井》的句子,風的呼喊,更是人的寫照。村上這部處女作幾乎全在他的影響下誕生的,無所謂生死,只是在宇宙中飄蕩,直到命運召喚的那一天,展開翅膀飛翔。

或許,我誤解了作者的意思,不過,我真的只能讀到這麼多,就像文中結局墓碑上“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寫的那樣,我無法解讀到村上思想裏更深層次的東西,但是我很感謝這位作家,自己通過這本書思考了許多以前不曾想過的問題,也是向前邁進了一步吧。

沉靜的悲傷,孤獨與惆悵,深刻的哲理,這就是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且聽風吟》讀後感 篇五

別人怎麼看待我是不大清楚,但如今想來,我覺得自己是將貼裹在語言周身的各種贅物沖洗乾淨……洗淨汗斑沖掉污垢,使其一絲不掛,然後再排列好、拋出去。

村上春樹用其幹練不多餘的文字,直接而通透地向我們講述了他的青春。縱使文字簡單,但當我走馬觀花般把整本書看完時,頓時惘然——我到底看到了什麼?這本書的主題到底是什麼?然後又像發了瘋似地,匆匆瀏覽了一遍全書。恐怕是水平不夠!

文字很親近,但總是給我一種距離感。那是青春的所特有的多疑,即使單純無邪,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猜透的。敞開心扉,又保留祕密。和你很親近,但似乎又畏首畏尾地離你很遠。無法捕捉,但又無處不在,輕盈散淡,又扣人心絃。那種微妙的關係很難描述,但我想大多數人都是有過這種感覺的。明明就在身邊,但是琢磨不透,總是留有一種神祕感。

青春是多麼的焦急,多麼繁忙,多麼自以爲是孤傲地獨自安排。以至於我們遺忘了很多,等到想要彌補的時候,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正如書中的個借唱片的女子。錯過了,便是錯過了。懊悔也來不及了。

這個年紀,我們認爲自己長大了,渴望獨立,渴望擺脫束縛。於是我們常常陷入寂寞,村上和他的朋友們在孤獨中大肆地喝啤酒。我想這種狂歡的寂寞,也是青春所特有的吧。

並不是所以的人都能享受這般夢幻迷離的青春的。小說末尾那個得了脊椎神經症的17歲男孩的信:從醫院的窗口可以望見港口。我不禁想象:假如每天清晨我能從牀上起來步行到港口,滿滿地吸一口海水的清香……倘能夠如願以償——哪怕只有一次——我也會理解世界何以這般模樣,我覺得。而且,如果真能夠多少理解這點,那麼縱使在牀上終老此生,恐怕我也能忍耐。

在不幸者面前,我們這些幸運者應該想些什麼呢?

我們是否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青春?村上把這段安排在這裏恐怕也是這個用意吧!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借這個機會,和身邊的家人朋友道聲謝。這些道理我們都懂,但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嚐到苦頭了才知道要悔改。不過我想說的是:因爲我們年輕,所以錯誤我們犯得起;因爲我們年輕,所以我們傷的起。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消逝。漸漸地,我們不再是愣頭青,漸漸地,我們處事圓滑;漸漸地,我們不再單純;漸漸地,我們不再年輕。

珍惜現在,珍惜青春。因爲即使以後或許仍會有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髮唱黃雞,但這一切都宛如挪動過的複寫紙,無不同原有的位置有着少許然而卻是無法挽回的差異。

所以我們要爲理想奮鬥!不過,村上好像在提醒我們即使晝夜兼程,也要時常心懷感恩,留心身邊的人和事:且聽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