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讀後感5.79K

第一篇: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心理效應,而且還是教育中的...相信大家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之後,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覺得此書必定是深奧、難懂的。光看名字,也挫傷了將這本書從書店抱回家的念頭,但是書皮上標有此書入選“全國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2014年中國小圖書館推薦書目”的介紹,似乎又有些值得隨手拿起來翻翻。原來這本書不但不難讀,反而淺顯深刻,直白而又睿智,把嚴肅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用直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一一道來。閱讀時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驗,從而受到智慧的啓迪、心靈的震撼。一篇篇文章讀下來,頓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而且學習到如何在教育教學中,以及平日學生管理方面運用科學的手段去解決問題。

西方流傳着一首民謠: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聽完這個民謠大家會是一笑而過,還是可能有人會想到了什麼?其實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蝴蝶效應”。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似乎不可思議,但在有些條件下卻是成爲了可能。

看到這裏,讓我想起我們的學生。今年我教三年級,頗有感觸:好習慣的養成很難,而壞習慣卻會在不知不覺中輕易的“萌芽”。有的孩子一節課下來不整理上節課的書本,不做課前準備,就想着出去玩兒了,到第二節上課時,他才從書包裏呼呼啦啦地找書本;大課間,更是如此,做操回來,他又渴又熱,自然的先只顧着接水來個“水飽”,10點上課,其他同學都準備好上課了,而他的桌子上還擺着上節課的書本;到了中午放學,向他桌子或者桌洞一看,一本不少,上過什麼課,肯定有什麼書,書還擺得亂七八糟,這不就是“蝴蝶效應”嗎?當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東西時,老師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糾正,而讓學生的壞習慣有機會暗暗“滋長”,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時間一長,就養成了根

深蒂固的壞習慣。於是告誡我們教師要反覆給孩子說教:做好課前準備,上課寫字時眼睛的距離,做數學題時用尺子等等,這就告訴我們要警惕身邊“蝴蝶效應”的發生,要在事情剛發生時就把不好的苗頭熄滅。

讀了書中的“扇貝效應”這一篇,讓我也深有感觸。小凌每週都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但是在這兩天他突然“罷工”了。爸媽仔細詢問,才恍然大悟:由於太忙,上星期天忘記了每週固定不變的對小凌做家務的獎勵——吃麥當勞。這很讓爸媽困惑:用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做家務,是爲了培養孩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但現在變成沒有獎勵就不勞動。到底怎樣才能用好獎勵,最終形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呢?小凌的這種表現就屬於“扇貝效應”,在心理學上,“麥當勞”就是強化物,是對小凌做出某種期望行爲的獎勵,獎勵某一行爲,這一行爲就頻繁出現,這就叫做強化。強化分爲多種方式,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固定時間的強化,即每隔一定時間就提供強化物,強化做出行爲。扇貝效應告訴我們,固定時間的獎勵不能維持新的行爲,沒有“麥當勞”,個體就會“熱情盡失”繼而罷工。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就應該徹底避免這種連續的、固定時間的強化呢?雖然在長時間的過程中、持續地應用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會產生扇貝效應,但是,在新知識、新行爲、新習慣的初始學習階段,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是必要的,這能夠讓學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務,儘快的得到獎勵;緊接着,當學生的學習或者行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斷延長強化的間隔時間,直到最後撤銷強化。現在相信每個老師都會聯想到我們經常用的“小紅花”吧,小紅花就應該要科學的使用。

再拿心理上的“增減效應”舉一例: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在院子裏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爲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粟子,而晚上給你們三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想晚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願意似的。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麼我早上給你們三顆,晚上再給你們四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爲晚上的粟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

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這就是標準的“增減效應”,其實結果都一樣,但是以不同的方式給予,給人的心理感受可能就截然不同。人的心理總有那麼一種傾向,習慣得到,而不習慣失去,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爲適應生存而沉澱的一種文化。一般我們在評價學生時,難免要將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都要訴說一番,可往往是採用“先褒後貶”的方法,其實這是很不理想的評價的方法。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這或許會增強評價的效果:當評價學生時可以先說學生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因爲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

再比如運用“禁果效應”(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會激發人們更強烈的探究慾望)達到教學目的。上新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對學生說:“我這裏有一道難題,本想讓你們做一做,可連我都沒做出來,看來你們就更不會了。”好幾個學生立刻請求老師把題寫在黑板上。老師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寫了題,全班同學都忙碌起來,不一會兒,一半同學舉起了手。當學生清晰地說出解題思路時,老師故意裝出甘拜下風的樣子說:“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看來這堂新課你們自己就能學會,有沒有信心?”學生的回答當然是“有!”

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才發現許多那麼相似或者就是自己經歷過的案例,蘊含了許多心理學知識,許多心理效應。這些個生動的案例對我今後的工作乃至生活都非常有用,更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教育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今後我會把書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中,將這些心理效應付諸行動,指導自己的教學科學化,藝術化。

第二篇: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近段我閱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實際上,在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之前,我對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歡心理學。但是讀完了此書以後,反倒覺得心理學中的現象饒有興趣。這本書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所着,他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那些嚴肅的、科學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書中精心挑選了64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分爲教學、教育和管理三個部分。閱讀此書,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識經驗,激發了我探究的興趣,一個一個故事看下來,一個一個效應讀下來,感覺自己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受到了智慧的啓迪,心靈的震撼。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經常出現類似的現象。如:老師上課拖堂、用同樣的方式反覆傳授同一內容、放學時學生都準備收拾書包了老師還在不停地佈置作業、對學生犯下的錯誤一次兩次地批評教育……這樣做其結果卻是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減少了,學習效率降低了,而學生對於老師的重複批評教育不但沒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現了逆反心理。

作爲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學生時也要儘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當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複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也千萬不要重複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捨”,厭煩心理、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應該講究“布白”的藝術,注意“度”,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們成語“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物極必反”,其實正是“超限效應”的最好詮釋。

書中還有很多效應給我的實際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啓示。如“暈輪現象”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學生的信息,切忌一葉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應”告訴我們:當一個人感受到正在受到關注,從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之中後,他會表現出較高的效率;“馬太效應”在提醒我們絕不能讓“好生好對待,差生差對待”的現象在我們身邊發生……

閱讀此書,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僅憑自己的一腔熱情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的科學的、理性的方法。而這本書就是從理性的層面上保證我們的教育行爲充滿智慧。我將常常“溫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第三篇:聶雲婷《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聶雲婷

作爲一名國小教師,深知心理學對教育教學的幫助,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與孩子溝通的法寶。可是不論是到書店還是在學歷自學教材上看到的心理學大多是一些理論性的,概念太多,嚴肅的學術面孔讓人望而生畏。直到在一次教職工會上學校給一部分教師發了一本《教育中的心理學》。我當時看到這本書的題目以爲又是一些難懂的理論,當我翻開看時才被全書中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式樣及鮮活的案例所吸引。又翻開看了這本書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編著的。感覺學校推薦的這本書確實不錯,很有閱讀價值。

《教育中的心理學》這本書先後介紹了64個心理效應,分爲三輯,分別是教學中的心理效應,管理中的心理效應和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本書把嚴肅的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閱讀時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驗,從而受到智慧的啓迪、心靈的震撼。這些看似很玄的心理學知識,很容易就和自己的實際工作掛上鉤。一篇篇文章讀下來,在學習到新的心理學知識的同時,常常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如:我們每天都要用到的表揚、獎勵、批評和懲罰,細一想是不是也常常事倍功半呢?讀讀這本書中的“禁果效應”、“南風效應”、“霍桑效應”、“扇貝效應”、“圖形-背景現象”,就會知道增加學生的積極行爲,減少學生的消極行爲,原來竟有那麼多的訣竅!

以下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幾個效應摘錄即感悟

一、遺忘曲線——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遺忘的經歷,她會伴隨我們一生。然而遺忘是學習的天敵,如何和遺忘作鬥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複習,重複你所學的內容,如何重複纔有效?就要用到遺忘規律。德國艾賓浩斯得出的遺忘曲線告訴了我們這個規律: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遺忘很快,以後逐漸緩慢,到了一定時間,幾乎就不再遺忘了,也就是說,遺忘的發展規律是先快後慢。這一規律在師範學心理學時學過,自己也在自己的學習中試過,可在當老師後就總是忘記讓孩子們及時複習。就是因爲在教學過程中總感覺有很多新的知識點要學習,光想着趕進度,有時期中測試時都捨不得時間複習,總想等趕完進度再說,反正學過去也會忘的。等 匆匆跑完全程,快考試時回過頭從第一課開始複習,感覺孩子們課文也很生,聽寫也是錯字百出,其實不用說學生,自己反過頭來,第一課都學過近半年了,從不復習能不生嗎?複習時費時費力不討好。今年我重新對這一做法作了修改,哪怕慢一點趕進度也要及時複習,當天的課文生字當天晚上聽寫一次,第二天再做課堂作業鞏固一遍,隔上一兩週,利用週日再系統複習一次,到複習時感覺學生掌握牢固得多,除特別差的幾個孩子,經過複習一遍出錯率大大降低,我感覺只要科學地把一些規律用在教學中,效果是很明顯的。

二、近因效應——總體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這個現象就叫近因效應。

在溝通的藝術上,也能體現出近因的作用。如果你是在鼓勵你的學生或孩子,你會採取以下哪種說法?

“隨便考上一個學校,該沒有什麼問題吧?雖然錄取率那麼低。” “雖然錄取率那麼低,總能考上一個學校吧?”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只因語句排列的順序不同,給人的印象就截然不同。前者給人留下悲觀的印象,後者則相反,給人一種樂觀的印象。這就是說,有時儘管你有心講出令人感到痛快的話,如果最後一句話是悲觀的語調,整句話就呈現出悲觀的氣氛。

既然如此,我們批評孩子時,是不是應該講究一點藝術?在批

評結束時,如果我們再加上一句:“??也許,我的話講得重了一點,但願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剛纔我太激動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

因此,知道了批評中的近因效應,就要在一巴掌之後趕緊給他揉一揉,使他忘記前面的一巴掌之痛。孩子可能更容易記住你的訓話。 我還記得全國優秀班主任任小艾也見過自己教育經驗,批評孩子之後再從抽屜裏拿塊糖給他,孩子會記住老師的話,不會和老師志氣,反而覺得老師對他好。我們平時因爲孩子犯錯一時衝動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有時候孩子回家對家長說的不清不白,很容易造成誤會,如果處理好了,維持友好的師生關係,就應該按科學的方法批評孩子,既不讓孩子生老師的氣,又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犯的錯誤。 我在平時批評學生時儘量用這種方法,甚至在家庭中對自己的孩子批評也是採用此方法,效果還是較好的。

三、歸因偏差現象----自己成功了,就找主觀原因,自己失敗了,就找客觀原因;別人成功了,找客觀原因,別人失敗了,找主觀原因。這種把成功歸因於自己而否定自己對失敗負有責任的傾向性就是自我服務偏差。

在學校,老師存在的兩種歸因偏差:

1). 教師容易把學生出現的問題歸結於學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老師的因素。

2). 教師對優秀生和差生的歸因不一樣。

爲了避免歸因偏差,遇事多進行換位思考,進行歸因時要慎重。

四、馬太效應-------即定勢心理,這是我們常有的心理。如一個學生特別調皮,經常調皮搗蛋,在我們的心中就會給他定位爲行爲差生。如一個學生成績一直很差,我們就會爲他定位爲學習差生。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會帶上有色眼鏡。其實即便是再調皮再不求上進的孩子他也一樣有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也會有期待得到肯定的一面,作爲教師如果只是想當然地加以否定,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五、超限效應-----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的嘮叨個不停,彷彿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滿似的,再耐心的人也會心生厭煩,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爲超限效應。

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學生中出現的方法就是留點“空白”。學生犯了錯,只批評一次,千萬不要一件錯事重複批評,如果有必要再次批

評,也要變換角度、方法,以免學生出現反抗心理。在批評學生時,應點到爲止,適當的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來思考、反思。

超限效應在表揚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是過猶不及。表揚,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是,表揚也要適當,要注意度,過度的表揚可能會出現反面的效果。

在課堂上應避免的超限效應是認知超載。 如果老師在課上對學生說:這個問題,我們來講2點,學生會很認真的來聽。如果老師說:這個問題,我們來講10點,學生一下子可能就失去了聽的興趣。所以,上課、佈置作業,在內容和時間上都不要超過學生可接受的限度。如果內容比較多,可以分塊、分次來進行。 平時總覺得一節課講不完那麼多知識點,有時還要拖堂,看到學生聽到鈴聲馬上站起來像下課還生氣,老師沒講完很着急,你們倒不着急。其實想一想超時了,講了還不如不講。如果不超時,老師講過的學生或許還能記住一些,再加一些可能把原來的給擠出來了,甚至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一點也記不住,我們開會時不也有同感嗎?事情太多了記住的會更少。心理也特別煩躁。儘量按科學方法來安排知識點,而且注意更換口味或方式讓學生在不超時條件下儘量多消化。

我想也許每個老師都有過喋喋不休的時候,越是着急越會喋喋不休。書中提到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學生時也很有用,在批評時留點“空白”。在批評學生時,應點到爲止,適當的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來思考、反思。這種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與自尊,真正將教育滲透到心靈。我反過來考慮過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接受起來不正是這樣來的

有效嗎?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個角度,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在愉悅的情境中互相觸動,才能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總之,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後,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只有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將以上幾種心理效應原理運用到工作中,纔不能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努力進步,也不斷的教育出更好的學生。就像電流的熱效應,當導體中有電流通過時,導體會發熱。而人的心理活動也可以通過種種方式反應出來,這就是心理效應。我相信,懂得心理學的老師越多,“兢兢業業”培養學生厭學的老師就越少;懂得心理學的老師越多,反覆不斷說教又毫無效果的老師就越少。畢竟,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老師如果掌握了學生的心理,就可以正確地引導他們,老師只有愛學生,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也才能贏得學生。作爲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我們只有在瞭解學生的心理反應後,能成功地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才能發現他們身上的巨大潛能,不斷鼓勵,一定可以讓他們的才華得到盡情的發揮。

第四篇:教育中的心理效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孫建凱

看一看有關兒童心理方面的書籍,對我們實施恰當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幫助。尤其是《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作者用教育中典型的示例和心理學中的實驗相結合,將難懂、枯燥的心理學知識闡述得生動易懂。提到“暗示效應”、“超限效應”、“高原現象”、“思維定勢”、“暈輪效應”等等這些效應,我們可能感覺比較熟悉,但又很難說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就很難利用這些效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個管理了。這本書中在解釋每個效應時都是先講一個小故事,然後揭示故事中的某某效應是“怎麼一回事”,再列舉出我們身邊的事例詳細論述,同時結合我們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我們在教育教學以及管理中怎樣應用這些效應爲我們服務。

比如,在解釋“超限效應”時,先講了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裏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款,並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錢。過了十分鐘後,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於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盤子裏偷了兩元錢。然後書中就解釋了馬克?吐溫爲什麼會氣憤,反而偷錢呢?顯然是因爲牧師降低時間太久了!牧師的話無論如何動聽與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大嘮叨個沒完,再耐心的人也會心生厭煩的,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之爲超限效應。爲了讓讀者加深理解這個“超限效

應”,書中接下來又列舉出生活中人們常犯的一些錯誤而引出的教育難題。最後告訴我們作爲教師,同樣要儘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再用真實的例子讓我們加深理解。一位教師在考試講評課上反覆批評一個學生,並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把該生的試卷撕爛了。該生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用手中的鋼筆戳向老師的臉,使這位教師的臉上留下了“永久的記憶”。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切記:“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個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複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批評,也千萬不要重複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捨”,厭煩心裏、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

看到這裏之後,我就想到了自己在批評全班學生時也像那個牧師那樣嘮叨個沒完沒了,雖然我是好心,可依據這個超限效應,孩子們也會像馬克?吐溫那樣的,不但沒有使班級狀況得到好轉,反而自己的話越來越無效呢。我也突然明白了爲什麼一些有經驗的教師爲什麼說話“落地有聲”了。在之後班裏的學生出現問題時,我儘量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大批評,而要講究“布白”藝術,對學生的評批點到而止,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運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只有這樣,才能使成長中的孩子把我們視作自己信得過的良師益友,從而甘願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第五篇:教育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讀後感

初次接觸這本書時,看到題目總有一種感覺:理論性太強,實踐性不夠。光看了書名,更覺得心理學這東西專業性太強,很多專業術語讀都讀不清楚,下意識就產生一種牴觸情緒,可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之後誰料想,“不看不知道,書中藏奧妙”,原本以爲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規律、效應法則竟被劉儒德教授用那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一一介紹、演繹,閱讀起來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驗,一時竟捨不得放下。整本書從教學、教育、管理三個領域深入淺出地爲我們揭示出一個個教育心理學規律,對我們的教育教學以及生活方面給予了啓示、引導。比如蝴蝶效應:書中介紹,1979年12月,氣象學家洛倫茲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叢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輕輕扇動一下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細小的因素與看似完全不相關的巨大複雜的變化之間存在緊密的因果聯繫,這就是蝴蝶效應。書中還講到蝴蝶效應是一點點累積的結果。蝴蝶效應告訴我們:要特別注意初始狀態的微小變動,要對這方面的微小變動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這兒,不由得把這種效應和我們的教育教學聯繫起來,它不就是在提醒我們要從細節上來關注我們的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學生的很多壞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例如:有的孩子不會整理自己書桌,書包。一上課不知道擺放書本、文具,他才從書包裏呼呼啦啦地找書本,一下課,又不知道換書本。到第二節上課了,其他同學都準備上課,他桌子上還擺着上節課的書本,如果到中午放學,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過什麼課,他的桌子上肯定會什麼書,滿滿一桌子的書擺的橫七豎八。這不就是“蝴蝶效應”嗎?當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東西時,我們沒感覺到什麼,因此家長就代勞,這種心理創造了條件,有機會暗暗“滋長”,接着就有了第二次,

第三次……時間一長,就養成了根深蒂固的壞習慣。還有學生書寫不認真,讀書不用心,不講誠信等這些壞習慣都是這樣一點一滴形成的。教師一定要對學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點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蟻穴”。偉大正是存在於細節之中!

再比如書中提到的詹森效應,曾經有一名叫詹森的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讓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難看出這主要是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由此人們把這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正式比賽失敗的現象稱爲詹森效應,而詹森效應在學生考試過程中屢見不鮮,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鍋。那麼,在學校教育中,如何使學生避免詹森效應呢?第一,摒棄心中的非理性觀念,在平時就應當注意矯正學生的一些不良想法:“我在重要考試中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證成功”,使他們養成以平常之心對待考試的良好習慣,減少緊張情緒,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第二,加強綜合訓練,提大學聯考試策略。第三,家長保持平常心,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期望過高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所以他們應當調整過高的期望,除此之外,家長和教師還應以平常心態去對待正式考試,否則勢必增加考生的心理壓力,因爲他們覺得如果考不好,會對不起家長和老師,從而增加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總之,書中還有很多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經典的心理效應,對於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象以理論的角度給予解讀,使我們能夠正視這些現象,並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是一本不錯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