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阿q正傳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81W

阿q正傳讀後感【多篇】

《阿Q正傳》讀後感 篇一

《阿Q正傳》讀完了,阿Q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魯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也或多或少進入了我的腦中。

阿Q是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既高傲卻又卑賤。被別人打時,自我安慰想:“是兒子打老子。” 阿Q的自我精神療法可謂世間第一。同時,他卻又瞧不起自認爲比自己還低賤的人-----王胡、小D------

阿Q是悲哀的。阿Q並不懶惰,他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女人,有一個家;阿Q想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

有人說阿Q有反抗精神,因爲城裏人鬧革命的時候,阿Q也十分自覺的去參加。有人覺得想阿Q,拿阿Q的行爲去對號入座。

有人說阿Q是個封建思想的集合體,應該被時代所拋棄。有人覺得自己象阿Q,又拿阿Q的行爲去對號入座。

這就是當時人們的想法,魯迅先生的文章深刻的揭示了這一點,他寫的阿Q是成功的,他也是成功的。

我們已經遠離了魯迅的那個年代,阿Q精神的“代入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個膽小的人受到了別人的欺辱,口上雖然不敢說,但心中一定是憤憤不平,早將那人罵的狗血噴頭、體無完膚了。

一位機關內的幹部受到了上級的批評,心中也一定是敢怒不敢言, 心中想:“總有一天,你“下”了,老子“上”了,栽到我手裏------”心中如是想着,便多了一分慰籍。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在現今盛行。

某某學生,看到老師吸菸,而自己卻受到了老師的管制不準吸菸,便覺得這個社會不公平!不平等!

一些成天泡在迪吧、網吧的癮君子,以頹廢爲美?!“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這樣的社會不如隱於其中!”

可笑卻又頑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在少年人中------

我們看一本書,總是想從書中獲取點什麼,收穫固然令人欣喜。但是,享受看書的樂趣,纔是更加重要的。

《阿Q正傳》讀後感 篇二

像我這種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看過一本書之後還要寫讀後感,感覺好奇怪,一定會有好多人笑,這我知道。從文字上就可以看出我所知道並會運用的詞語真是廖廖無幾,不過也沒有什麼丟臉的,勇氣可嘉。

《阿Q正傳》,如果沒有導讀,看完了這本書,我只會覺得阿Q這個人好讓人看不起,失敗都不敢承認,自己欺騙自己,真是一個既卑微又渺小的人物,這種人有什麼可寫的?還會因爲他而使這部短篇成爲魯迅先生的代表作,怪異。由此可見,我的大腦還真是有夠平滑的,只看到表面的東西,怪不得一天到晚能吃能睡的,原來是因爲想法太過簡單。

通過導讀的幫忙理解,我才知道,魯迅不愧是魯迅啊!像連環畫似的一部作品居然有這麼深層的含義,批判的是中國人的這種阿Q心態,不得不承認,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着阿Q的影子。這部作品不只是一種揭示,更重要的是一種提醒,魯迅先生適時的給中國人打了預防針,消除阿Q心態,讓阿Q的形象僅僅是回憶中的典型。

阿q正傳讀後感作文 篇三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不但是文學家,而且也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他於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裏,原名叫周樟壽,字豫才,18歲改名爲樹人。“魯迅”這個筆名是他在1918年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纔開始用的。

魯迅的小說數量不多,但質量很高。魯迅的小說思想深刻技巧精煉。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國現代化文學中最重要的傑作,它寫於1921年最初分章發表於《晨報副鐫》,後收入《吶喊》!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未莊爲歷史舞臺,以主人公阿Q的活動爲線索,以批判阿Q的病態心理精神勝利法爲重點來組織材料。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作者不但從中國的現實社會出發,以農民的實際生活爲基礎,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於辛亥革命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設計未莊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作爲阿Q生活的典型環境。阿Q這個形象,既是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阿Q正傳》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奴隸生活的深刻寫照,也是中國近代民族被壓迫歷史的縮影。

阿Q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穀祠裏,只靠給人家打短工來維持生計。在他身上,最顯著的特點事“精神勝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輕賤,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僅是阿Q這樣的下層農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國民性。

當時的統治者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面對表權辱國的形式仍然自稱“天朝”,這不也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如出一轍嗎?再放眼今朝,社會在不斷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許多的“阿Q”不學無術,遊手好閒,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進,慢慢的墮落成爲社會負擔,這些人及既悲又可憐。

《阿Q正傳》從他誕生至今,已經過去這麼多年,“阿Q”已成了常掛大中國人民口上的一個常用名詞,“阿Q精神”也成爲了自嘲或諷刺他人的用語。

《阿q正傳》讀後感800字 篇四

“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魯迅

阿Q是辛亥革命前後落後農民的典型。

他深受剝削壓迫,卻極爲糊塗落後,其性格呈現出十分複雜的狀態。不過在諸多因素中,有一個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精神勝利法”。

阿Q不正視現實,不思做真正的反抗,而用“精神勝利法”,自欺自慰,知道臨死前,在死刑判決書上畫圈,他也“立志”要比別人畫的圓,結果畫成了瓜子模樣,他還自我安慰:孫子才畫得很圓呢!

我想,正是這種“精神勝利法”,使阿Q一輩子被剝削被壓迫被欺凌,卻始終處於一種麻痹狀態,直至被無辜殺害。

而魯迅塑造阿Q的目的,也是爲了“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阿Q是那個“吃人”時代的特定社會的產兒,有其鮮明的個性,因而是具有巨大概括力的成功的典型。

阿Q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帶有很大的普遍性,其“精神勝利法”是社會的通病,並非落後人士所特有。

當與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時,用並不存在的過去來誇耀於己,僅爲獲得心靈上的一絲慰藉。

遭別人毆打,無力還手,懊喪過後,心想:我總算被××打了,他太強了。於是心滿意足起來,似乎轉敗爲勝。

向別人表白未果,於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想着自己的優點去與對方的缺點比較,然後妄自尊大,接着又歡天喜地的進行另一次戀愛。

這些社會上“精神勝利法”的現實確實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嚴峻挑戰,只有找準這一現實問題的“題眼”,才能找到解除的鑰匙,一方面,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使得如此“悲劇”不斷上演;另一方面,人們自身的不思進取使得他們一味的追求精神上的安慰而毫無實際行動。。

“精神勝利法”的存在,也提醒我們,如果這成爲一種常態,那麼社會進步將不復存在。因此以實際行動衝破精神防線的建設迫在眉睫,決不能讓社會成爲精神中的廉價物,行動中的奢侈品。

“精神勝利法”也許有其可取之處,但弊大於利。因此,要不斷探究幾千年來其演化軌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精神勝利法”真正成爲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創造出與時代夢想交相輝映的燦爛成果!

阿Q正傳讀後感 篇五

阿Q的精神勝利法在魯迅先生的筆墨“傳揚”之下得以流傳至今。然而,魯迅先生所想要傳揚的不僅僅是這些。其中還有更深刻,更能發人深醒的東西。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是一個悲劇的人物形象。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阿Q不獨是姓名籍貫有些渺茫,連他之前的‘行狀’也渺茫”,阿Q渾渾噩噩地渡過了他的一生。因爲阿Q的人生目的僅僅是活着,他不會去思考怎樣更好地活着。這樣活着,和一個“活死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阿Q一生最大的輝煌就是從城裏回來的那段日子。在那幾天裏,甚至未莊的趙大爺也對他刮目相看。但這些都不是通過光明正大的手段得到的,這樣說來,阿Q仍是可悲的。他受着強勢的欺負,卻又去欺負其他弱小;他本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卻又去恥笑和他一樣的窮苦百姓;他不知“革命”爲何物,卻又因“革命”而喪了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Q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更是那段時期廣大羣衆的典型代表。那是一個正值“改朝換代”的時期,國內清朝的數百幾基業搖搖欲墜,西方卻是在蓬勃地邁向一個嶄新的時代。傳統“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已經被打破,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渴望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但又不知道從何做起。他們就像是貝克特筆中的戈多,他們在等待着,等待着一個自己不曾瞭解的世界的到來。確切地說,他們選擇了服從命運的安排,不去嘗試,不去努力。

讀完《阿Q正傳》,我深深體會到了魯迅先生寫作這篇小說時的心情。魯迅先生就是那一個時代的引路人,他看到了人民羣衆的痛苦,也看到了他們的希望。魯迅先生奔走相告,企圖告訴每一個人他所看到的世界,渴求給每個人帶來幸福與快樂。魯迅先生恨不得自己立刻變成一根巨大的蠟燭,即使燃燒自己,也要讓每一個人看清前進的道路,讓每一個人重拾前進的信心與勇氣。

《阿q正傳》讀後感 篇六

阿Q是一個連具體名字都沒有的可憐人,他破衣爛衫,破房爛瓦,卻沾沾自喜滿足於現狀。他看不慣別人的好,是因爲好沒落到自己身上,有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文中講阿Q因摸了小尼姑頭一下,便萌生出娶老婆的想法,調戲了吳媽被趕出趙家,因在未莊活不下去便出了城,不多時,風光回鄉。

問到何處生財之時,阿Q的回答成了自己被殺的導火線,阿Q這樣答“他們帶我去有錢人家拿東西,別人從裏面往出扔,我在外面接應”直至最後他的那些同夥搶劫了趙家以後,因結案而找他做了替死鬼,阿Q可能到死都不知道爲什麼。

總結:人貴在自知之明,阿Q本就是生活中底層的人,沒有半點自知之明,一天天在貧困的生活中,在別人眼中刷取那卑微的存在感,雖然一無是處,卻是欺軟怕硬,妄自尊大,沾沾自喜,可悲可悲,阿Q的“精神勝利法”成爲了他油腔滑調,安慰自己的最好方式。活成了生活中令人嘲諷的對象。

《阿Q正傳》讀後感 篇七

他想:革命也好吧,革這夥媽媽的命,太可惡!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黨了。和精神勝利不同,阿Q這個時候的感受完全具有現實的根據:向來驕橫霸道的趙太爺換了一副面孔,怯怯地迎着他低聲叫老Q;趙白眼也改口稱他Q哥,想從他這裏探聽革命黨的口風。

但這有點被壓迫者的報復思想,阿Q對革命並不瞭解。當封建地主篡奪了革命的果實,扼殺了農民的要求時,阿Q還只是阿Q,留給他的是悲慘的結局,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劇。農民急切的要求地位,而革命不深入農民是無法成功的。

阿q正傳讀後感 篇八

《阿q正傳》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魯迅是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沒落封建家庭。1926年以前,魯迅先後出版了《吶喊》《彷徨》兩本小時集,收錄25篇。魯迅於1936年10月病逝於上海。

這些小說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前夕的社會生活,《阿q正傳》是以描寫阿q的悲劇,把以權性爲實質的精神勝利法——“阿q精神”當作一種國民弱點加以揭露,以促其覺醒,是震動文壇的一部傑作。阿q是辛亥革命時代落後的農民的典型。魯迅寫《阿q正傳》是爲了叫我們拋棄精神法,走向實際的革命鬥爭。

“阿q本來也是正人,我們雖然不知道他曾蒙什麼明師指授過,但他對於“男女之大防”卻歷來非常嚴;也有很排斥異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正氣。他的學說是:凡尼姑,一定與和尚私通;一個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誘男人;一男一女在那裏講話,一定要有勾當了。這顯然是一種極端封建的婦女觀,阿 q濃厚的封建觀念,隨時隨地把都在流露出來。反映了在封建社會時,人們對女性的一種歧視,作爲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不分卑賤,沒有性別歧視。

“阿q近來雖然比較的受人尊敬,自己也變得更加高傲一些,但和那些打慣的閒人們見面還是很膽怯。獨有這回卻非常失勇了。這樣滿臉鬍子的東西,也敢出言無狀麼?”寫出了啊q的狂妄自大,愚昧無知,我們應該懂得謙虛,有時做不 到狂妄自大的說出來。有時狂妄自大往往會爲自己惹出一身麻煩,所以我們應該懂得謙虛。阿q的這種愚昧無知,也讓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增長知識。不要想阿q這樣愚昧無知,被人所恥笑。

讀了魯迅的《阿q正傳》讓我產生不少感想:反映出農村人民落後的一種社會風貌,也讓我們看見了封建時期的思想的落伍。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爲國家貢獻一份力,讓中國跟上時代的腳步,跟上世界的腳步,讓中國與時俱進。

《阿q正傳》國中讀後感 篇九

〈〈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之作。這篇小說十分的短,但從幾個方面寫出了當時我們國人的靈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於投機取巧,自高自大,狡猾。

阿Q是一個落後的僱農。作爲一個落後的流浪的僱農。他的個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個性、心理活動和精神面貌不僅與趙太爺迥然不同,就是與王胡、小D等也顯然有別。正想魯迅先生所說的,阿Q有着“農民式的質樸,但也沾染了遊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搖船便搖船”。這不僅正面說明了阿Q作爲一個流浪僱農的貧困生活,而且從側面表現了阿Q從本質上說來那種勤勞、老實、淳樸的農民性格。當然,阿Q也有一些流氣,但這除了社會的影響以外,應該說主要是受了壓迫的結果。這些地方都很簡單,也很明顯,一般人也都承認的。一個難於解決的問題是:阿Q是一個農民,但阿Q精神卻是一個消極的可恥的現象,應該如何理解呢?這確實是一個矛盾。要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爲要從當時的現實社會和阿Q本身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上去找答案。這就是我對〈〈阿Q正傳〉〉的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能批評!《阿Q正傳》讀完了,《阿Q正傳》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傳》是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一無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儘管他“真能做”,但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使他時時處於生命危機,受盡欺凌。他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渾渾噩噩,苟且偷生。被別人打時,他自我安慰說:“是兒子打老子。”他的“精神勝利法”可謂天下第一。登錄作文網,你也可投稿。

阿Q是悲哀的。他並不懶惰,他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的;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家,享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的。登錄作文網,你也可投稿。

現在,我們已經遠離阿Q那個時代了,但他那種“精神勝利法”似乎依然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