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李澤厚美的歷程讀後感

讀後感1.58W

第一篇:李澤厚美的歷程讀後感

李澤厚美的歷程讀後感

葉彬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也是我求學時期最早接觸的一本專業美學的書,直到現在我依然愛不釋手。李澤厚先生用十幾萬字、十個章節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從遠古到明清的“美的歷程”,讓人印象深刻卻又回味無窮。李澤厚先生用一些異常簡潔明快而又高度凝練的原創概念闡釋、鋪陳、思辨了這次美的歷程,雖然彰顯出作者寬闊的視野、深厚的積累,但是在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是在並不深刻理解的情況之下,開始了這場匆匆的美學旅程。

追求美卻是每個人的本性。但是,什麼是美?美是如何產生的?美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中國美學的着眼點在哪裏?等等,這些問題卻是一直以來人們不能很好解釋的。作者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在遠古圖騰、青銅器亦或者是詩歌、小說中都發現了美,而這些是普通人並不曾發現或沒有注意的,這點給了讀者們新的視野。

例如書中提到的的“青銅饕餮紋”書中說,青銅饕餮之所以美,不在於這些形象如何具有裝飾風味,而在於這些怪異形象的雄健線條、深沉凸出的鑄造刻飾,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還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堅實、穩定的器物造型,極爲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那進入文明時代所必須的血與火的野蠻年代。這種種兇狠殘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種真實的稚氣,從而使這種毫不掩飾的神祕獰厲,反而盪漾出一種不可復現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氣派的美麗。因此李澤厚說,這些饕餮儘管極力誇張猙獰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種稚氣甚至嫵媚的東西,有一種原始的、天真的、拙樸的美。而近年戰國中山王墓的大量銅器很標準,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漸失去遠古時代的象徵意義,而更多成爲玩賞的對象,或賦予了倫理的含義。那祭祀禮器,儘管也有龍有鳳,卻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銅饕餮的最後一個段落,李澤厚說:“當青銅藝術只能作爲表現高度工藝水平的藝術作品時,實際便已到達它的終結之處。戰國的青銅巧則巧矣,確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與前述那種獰厲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較,則力量之薄厚、氣魄之大小,內容之深淺,審美價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別。十分清楚,人們更願意欣賞那獰厲神祕的青銅饕餮的崇高美,它們畢竟是那個‘如火烈烈’的社會時代青神的美的體現。它們纔是青銅藝術的真正典範。”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詩詞歌賦中,李澤厚先生也展示給了讀者一幅屬於詩詞歌賦特有的美圖。正如作者所說“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而以小說戲曲爲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興趣的就是明清文藝的世俗人情。“這是又一個廣闊的對象世界,但已不是漢代藝術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蠻勇力量的凱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無奇卻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社會風習圖畫。”

縱觀《儒林外史》、《西廂記》、《紅樓夢》、《聊齋志異》等等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令讀者所能通俗易理解、感知的世俗生活。他們的所表現的是一些平淡無奇然而卻比較真實和豐富的世俗的或幻想的故事。在《儒林外史》中,讀者們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就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儒生們的追求名利的世俗生活情況。《紅樓夢》所描繪的是四大家族的興盛衰亡,描繪的也是家族日常的生活,“劉姥姥三進大觀園”就可以很好的表現了這一世俗生活的表現。而世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男女的愛情,正如《西廂記》,雖然在當時被列爲禁書,但是其中貼合普通百姓的愛情描寫深深吸引了許多讀者,許多人並不在意那所謂的“禁”,還是通過各種方式一讀此書,連《紅樓夢》中一直循規蹈矩的林黛玉都讀過此書。可見,這種世俗生活的、所表現出來的“美”對廣大讀者的吸引力。

“這種書俗文學的審美效果顯然與傳統的詩詞歌賦,有了性質上重大差異,藝術形式的美感遜色於生活內容的欣賞,高雅的趣味讓位於世俗的真實”,這裏沒有高大的英雄形象,沒有真正報復雄偉的主角,而是一些接近現實生活的故事,而這種接近現實生活的故事顯示的是故事的合理性和真實,引人入勝。

《美的歷程》還揭示了另一個與平時的教育不一樣的視角。一般普遍認爲,某一個詩人的風格特點是統一的,很少會對其詩歌、詞分開單獨研究其特點,但是,此書卻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觀點,如韓愈,“同一個韓愈,與進攻性、煽動性、通俗性的韓文相併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艱澀的韓詩;儘管‘以文爲詩’,但韓詩與韓文在美學風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韓愈,文中還提到了柳宗元、韋應物等等的詩文,“經常是這兩個方面的複雜的統一體”。這也給讀者們不一樣的視角,是相關研究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單獨的研究這些詩人。

我認爲,看這本書,需要很多的積累,對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築、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瞭解,不然就無法領略這本書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讀完這本書,也是一個知識儲備大大豐富的過程。

第二篇:李澤厚《美的歷程》之讀書報告

李澤厚《美的歷程》之讀書報告

圖書信息:

書名:《美的歷程》

副標題:修訂彩圖版

作者:李澤厚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版次:2014年3月第一版

2014年5月第7次印刷

《美的歷程》這本書雖然不過十幾萬字,卻記錄了千年華夏民族的藝術發展。全書共分十章,每一章評述一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神或某一藝術門類的發展。它並不是一部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作品的細部賞析,而是以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把審美、藝術與整個歷史進程有機地聯繫起來。它不單對現代流行作了迴應,還從哲學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從古至今的作了對比。讓人從哲學來認識美學,以美學來理解哲學,揭示出各種社會因素對於審美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藝的發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與說明。它是對中國古典美提綱挈領式的概括介紹。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遠古洪荒直到明清時代,不同時期的藝術火花的積澱,形成中國文化美的特點。《美的歷程》一書作爲對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研究的美學綱領,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賤、漢畫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戲曲由浪漫而感傷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多發前人之所未發。此書多次再版重印達幾十萬冊。已有英文、德文、韓文等多種譯本問世。

本書中,作者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並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說戲曲爲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它講述了中國從古至今的美學,讓我們能從簡單通俗的文字以及不長的篇幅中隨着作者回顧上下五千年,進行一次意義豐富的旅行。

其中,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與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兩個觀點給我以較多的感觸。

龍與鳳作爲中華民族形象的象徵,至今仍活躍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亙古不衰。對新人最誠摯的祝福是“龍鳳呈祥”,夫妻同蓋的是“龍鳳被”。舞龍畫鳳已然成爲百姓的傳統慶祝方式。一如亞當和夏娃之於西方國度而言,龍鳳亦可稱爲蠻荒的遠古年代,對於人類的起源的美麗傳說。在李澤厚詳盡的論述裏,筆者約莫可以描述出這樣一個關於龍鳳的故事來。遠古年代,有氏族的圖騰崇拜,以蛇圖騰爲主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他氏族部落,“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鬣的尾,鹿的腳,狗的爪,魚的鱗和須”,(《伏羲考》)即蛇圖騰不斷合併其他圖騰逐漸演變而爲龍。與龍蛇同時或稍後,鳳鳥則成爲中國東方集團所頂禮膜拜的另一圖騰符號。那爲何鳳圖騰氏族沒有被合併呢?是這樣的,以龍、鳳爲主要圖騰標記的東西兩大部族聯盟,經歷了長時期的殘酷的戰爭、掠

奪和屠殺,逐漸融合統一。但是,由於鳳所包含代表的氏族部落大而多得爲龍氏族所吃不掉,雖從屬於龍,卻仍保持自己相對獨立的性質和地位,從而它的圖騰也就被獨立地保存和延續下來。

“龍飛鳳舞----也許這就是文明時代來臨之前,從舊石器漁獵階段通過新石器時代的農耕階段,從母系社會通過父系家長制,直到夏商早期奴隸制門檻前,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飛揚着的史前期的兩面光輝的、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圖騰旗幟?

在“遠古圖騰”中,李澤厚先生說到:“對使用工具的和規律性的形體感受和在所謂‘裝飾品’上的自覺加工,兩者不但有着漫長的時間距離,而且在性質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儘管兩者似乎都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對象化’,但前者是將人作爲超生物存在的社會生活外化和凝練在物質生產工 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動;後者則是將人的觀念和幻想外化和凝練在這些所謂的‘裝飾品’的物質對象上,它們只是物態化的活動。前者是現實的‘人的對象化’和 ‘自然的人化’,後者是想象中的這種‘人化’和‘對象化’”。這段精闢的論述將遠古圖騰文化的形成的必然和自然趨勢表達得清晰易見。根據李澤厚先生的有關 論述,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這種遠古圖騰究竟是不是審美創造?在這種遠古圖騰的形成原因裏,我們可以瞭解到,遠古圖騰是原始人類“物化活動”和“物 態化活動”的結合生成,那麼從“物化活動”層面,這本不可看作是一種審美活動和創造,但是迴歸到“物態化”層面將其稱作審美活動卻又十分合理了。圖騰的最 初產生不可能是一種自覺地審美創造,它是在一種特定歷史環境下人類所特定持有的某種觀念的外化,一種圖騰的色彩和形狀必然包含着原始人類某種在偶然情景之 中所廣爲接受的含義。從而在這種含義的延伸深化之下,一種色彩或形狀就在遠古人民的思想意識形態中保存下來,並在特殊的情境下激發在他們心中的那種深刻的意識觀念,並不自覺地將這種意識觀念賦予某種神奇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原始的巫術 就應運而生了。這只是我自己理解的結果,不知道是否符合李澤厚先生的意思。

而作爲華夏藝術奠基的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則如是說。

先秦是中國古代社會最大的激劇變革的時期,也是最爲活躍的開拓、創造時期,百家蜂起,諸子爭鳴。所貫穿的一個總思潮、總傾向,便是理性精神。就思想、文藝領域說,主要表現在儒道互補。

孔子用理性主義精神來重新解釋古代原始文化——“禮樂”。他把原始文化納入實踐理性的統轄之下。所謂“實踐理性”,是說把理性引導和貫徹在日常現實世間生活、倫常感情和政治觀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把傳統禮制乃至遠古傳說、宗教活動全部給予實踐理性的心理學的解釋,從而把原來是外在的強制性的規範,改變而爲主動性的內在欲求,把禮樂服務和服從於神,變而爲服務和服從於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觀念、儀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對象或神祕境界,相反,而是把這三者引導和消融在以親子血緣爲基礎的世間關係和現實生活之中,是情感怖導向異化了的神學大廈和偶像符號,而將其書法和滿足在日常心理-倫理的社會人生中。這也正是中國藝術和審美的重要特徵。

正因爲重視的不是認識模擬,而是情感感受,於是,與中國哲學思想相一致,中國美學的着眼點更多不是對象、實體,而是功能、關係、韻律。

而孔子世界觀中的懷疑論因素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一方面終於發展爲荀子、《易傳》的樂觀進取和無神論,另方面則演化爲莊周的泛神論。孔子對氏族成員個體人格的尊重,一方面發展爲孟子的偉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爲莊子的遺

世絕俗的獨立人格理想。表面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樂觀進取,一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互相補充和協調。不但“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常是後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道路,而且慷慨悲歌和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闕”,也成爲中國曆代知識分子的常規心理及其藝術意念。

但儒、道畢竟是對立的。前者強調藝術的人工製作和外在功利,後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的獨立。前者是功利、實用主義的框架與束縛,後者正是要給予這種框架和束縛以強有力的衝擊、解脫和否定。

入世和出世,兼濟和獨善,人事論理與自然浪漫,兩種對立的觀念變幻融合,終於滲透到中國所有的藝術形式中,是中國藝術和美學的基調。另一方面,這矛盾的兩個方面,又共同將中國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人的、理性的範圍內,和超越現實的、神靈的、神祕主義的心靈感受分道揚鑣。

自儒學替代宗教之後,在觀念、情感和儀式中,更進一步貫徹了神人同在的傾向。反映到建築風格上,中國人的建築不是孤立的,擺脫世間生活的宗教建築,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間生活聯在一起的宮殿宗廟建築爲代表。木質的、平鋪式的建築,接近日常生活的內部空間設計,不追求神祕的,高聳入雲指向上蒼的觀念。而園林藝術,追求自然的和諧與浪漫主義,在“庭院深深深幾許”,迂迴曲折,興味盎然中尋求一個心靈退隱之所,是以玩賞的自由園林(道)來補足居住的整齊屋宇(儒)。

觀此書,我喜歡的“盛唐之音”一章。很久以前,我就迷戀上這個朝代,它雍容華貴像豔麗的牡丹,海納百川卻像虛懷若谷的學者,長城在這個特殊的年代已經徹底失去了其原有防禦的功能,因爲這個朝代國力強盛絕無外敵入侵。他是中國古代最燦爛奪目的篇章。 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和內亂,從中原到塞北普遍實行均田制的基礎上無不高奏着“盛唐之音”。李唐帝國在政治、軍事、財政上都達到了非常的強盛。確立科舉,知識分子激情奉獻國家;重視邊塞軍功,一大批名將和邊塞詩人應運而生。對外開疆擴土,軍威四震,而國內則是和諧的大一統。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中外貿易交通發達。無論是禮儀、風俗、音樂、美術、文化都實現了空前規模的大融合。無所畏懼、無所顧忌的引進和吸收,無所束縛、無所留戀的創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傳統,這就是“盛唐之音”的開闊氣勢。

本書的創作手法也是一大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 舉例典型 《美的歷程》的首個創新點,是它所描繪的時代美都是以一兩個例子而昇華出來的,由一個點進而追溯到其整體的美的輪廓。讓讀者感覺例子很精當,簡潔,讀後可以反思和聯想到其他的例子,當然這樣寫對作者寫作功底和文學素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作者不僅要掌握豐富的例子,更要把例子昇華、濃縮,提煉出最好的,進而講述給讀者。比如在第五章講“人的解放”的時候,作者透過講述詩歌的進步推及人的思想的解放,進而推及到人的藝術的美感,這種點、線、面結合分析美學的方法我認爲是很巧妙的。

(2)插圖精美 本書的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全書收錄了214幅精美的插圖照片,讓人看起來耳目一新,有種圖文並茂之感。比如在“遠古圖騰”的一章,作者在其中插了一幅新疆高昌出土的伏羲和女媧的圖,他們都是人面蛇身的,不僅例證了他們的外貌,更加讓人們對遠古氏族的圖騰——伏羲和女媧有了深刻的印象。每一章,每一節都有好幾副恰如其分的插圖,比如原始的陶器,甲骨文,青銅器,壁畫,書法,繪畫,各個方面可謂是面面俱到。可見作者也是費了苦心的。

(3)脈絡清晰 本書的第三個特點就是脈絡非常清晰,全書從古至今分爲

十個部分,分別是龍飛風舞、青銅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韻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藝思潮。作者通過十個章節的詳細敘述,讓我對各個朝代突出的方面,比如歌舞、陶器、建築、藝術、詩詞、山水、繪畫等多個方面有了全新的、概括性的瞭解和深入體會。

總而言之,讀罷本書,我感覺到美麗是有歷史的,美麗是有內涵的。無論什麼事物,只要它本質是美的,有心人就可以透過表面發現出美的本質來。從甲骨文的妙趣橫生,到金文的剛勁圓潤,再到隸書的乾淨整潔,及至現在的流暢的行書、楷書,透過文字的演變,我們就可以看到整個書法藝術的美麗延伸。我想有一種東西是可以隨着時間的沉澱越來越美麗的,它就是藝術!穿過現實、穿過表面、穿過歷史的薄霧,藝術的懷抱永遠在那裏等候着有心人的發現。

迴歸生活,驀然發現:真正的美是需要人與自然深入交流的,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人們或許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駐足停留、觀看一下身邊的風景,哪怕是春天剛破土而出的嫩芽的美麗。現在的網絡日趨發達,人們的消遣方式更加多樣化,或許讀書是許多人消遣的最後一步選擇,人們來不及回顧我們歷史上的各種美麗瞬間,人們沒心情去關注身邊美麗的風景。可是,我想說,當你閒暇了,不妨翻翻書,當久違的書香撲鼻而來,在書的“美麗歷程”中尋找到自己美的家園,未嘗不是一件欣慰的事。當內心那段柔美的心情被喚醒,書香如故,一切淡然。

第三篇:民族心靈的歷程——讀李澤厚《美的歷程》札記

? 民族心靈的歷程——讀李澤厚《美的歷程》札記

藝術和美是精神與心靈的外化、表現和寄託。“美的歷程”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歷程,民族的藝術史也就是民族心靈的歷史,隨着民族精神的演進而不斷變化發展。因此,在本書中,談藝術的發展之前,作者必先談社會、思想的變化和演進,以期理解藝術和美髮展的內在因素和相互作用。

一、藝術之起源

原始人羣就開始用某種藝術形式來表達社會的含義。裝飾品和某種色彩的使用“不只是感官愉快,而是其中參與了、存儲了特定的觀念意義。在對象一方,自然形勢(裝飾品、色彩)中已經積澱了社會內容;在主體一方,官能感受(對某種色彩感覺愉快)中已經積澱了觀念性的想象、理解。”美,因此就不只是簡單的形式,而是帶有社會意義的“有意味的形式”。圖騰是重要的寫實形式,寄託一個部落的觀念和希望。

原始寫實的圖案逐漸發展爲抽象的線條和紋飾。這種抽象的幾何圖案和線條實際包含着大量的遠古時期人類複雜的情感、觀念和想象,在不斷的綜合、抽象的過程中,雖已不再能用理智、邏輯、概念詮釋清楚,但仍保留在美這種“有意味的形式”當中。

“人的審美感受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於其中包含有觀念、想象的成分在內。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謂“有意味的形式”,正在於它是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離開形式(自然形體)固然沒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體)也不成其爲美。”

進而形式逐漸擺脫模擬、寫實,使自己取得了獨立的性格和前進的道路,它自身的規律和要求便日益起着重要作用。美的形式和人之間不斷互動,形式由人來豐富和發展,同時形式也影響着人的感受和觀念。

二、從青銅器的發展變化看藝術隨時代而變之特點

商代“以饕餮爲代表的青銅器紋飾,就具有肯定自身、保護社會、“協上下”、“承天休”的禛祥意義。”這些紋樣“特徵都在突出這種指向一種無限深淵的原始力量,突出在這種神祕威嚇面前的畏怖、恐懼、殘酷和兇狠。”具有強烈的宗教意義,是原始部落圖騰文化發展到高級形式的表現。

進入春秋以後,“社會發展,生產力提高,保留有大量原始社會體制結構的早期宗法制走向衰亡.....社會的解體和觀念的解放是連在一起的.....殷周以來的遠古巫術宗教傳統在迅速褪色,青銅饕餮也失其權威,多縮小而降低於附庸的地位。”時代在變,藝術的功能和審美情趣也爲之一變,宗教束縛的解除,使現實生活和人間趣味更自由地進入了作爲傳統禮器的青銅領域。青銅器的紋飾也以接近生活的寫實面貌和比較自由生動、不受約束的新形式出現。

三、理性主義爲華夏藝術奠基

孔子用理性主義精神來重新解釋古代原始文化——“禮樂”。他把原始文化納入實踐理性的統轄之下。所謂“實踐理性”,是說把理性引導和貫徹在日常現實世間生活、倫常感情和政治觀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把傳統禮制乃至遠古傳說、宗教活動全部給予實踐理性的心理學的解釋,從而把原來是外在的強制性的規範,改變而爲主動性的內在欲求,把禮樂服務和服從於神,變而爲服務和服從於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觀念、儀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對象或神祕境界,相反,而是把這三者引導和消融在以親子血緣爲基礎的世間關係和現實生活之中,是情感怖導向異化了的神學大廈和偶像符號,而將其書法和滿足在日常心理-倫理的社會人生中。這也正是中國藝術和審美的重要特徵。

正因爲重視的不是認識模擬,而是情感感受,於是,與中國哲學思想相一致,中國美學的着眼點更多不是對象、實體,而是功能、關係、韻律。

孔子世界觀中的懷疑論因素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一方面終於發展爲荀子、《易傳》的樂觀進取和無神論,另方面則演化爲莊周的泛神論。孔子對氏族成員個體人格的尊重,一方面發展爲孟子的偉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爲莊子的遺世絕俗的獨立人格理想。表面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一個入世,一個出世;一個樂觀進取,一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互相補充和協調。不但“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常是後世士大夫的互補人生道路,而且慷慨悲歌和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闕”,也成爲中國曆代知識分子的常規心理及其藝術意念。

但儒、道畢竟是對立的。前者強調藝術的人工製作和外在功利,後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的獨立。前者是功利、實用主義的框架與束縛,後者正是要給予這種框架和束縛以強有力的衝擊、解脫和否定。

入世和出世,兼濟和獨善,人事論理與自然浪漫,兩種對立的觀念變幻融合,終於滲透到中國所有的藝術形式中,是中國藝術和美學的基調。另一方面,這矛盾的兩個方面,又共同將中國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人的、理性的範圍內,和超越現實的、神靈的、神祕主義的心靈感受分道揚鑣。

自儒學替代宗教之後,在觀念、情感和儀式中,更進一步貫徹了神人同在的傾向。反映到建築風格上,中國人的建築不是孤立的,擺脫世間生活的宗教建築,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間生活聯在一起的宮殿宗廟建築爲代表。木質的、平鋪式的建築,接近日常生活的內部空間設計,不追求神祕的,高聳入雲指向上蒼的觀念。而園林藝術,追求自然的和諧與浪漫主義,在“庭院深深深幾許”,迂迴曲折,興味盎然中尋求一個心靈退隱之所,是以玩賞的自由園林(道)來補足居住的整齊屋宇(儒)。

四、華夏藝術中想象力的源泉

當中國北方在儒家的影響下,脫離原始的宗教,日益理性和世俗化的時候,原始的氏族圖騰-神話的文化在南方的楚文化中得到了更多的保留。以屈原爲代表的楚文化具有和北方文化迥異的奇異想象和熾烈情感。楚文化在漢代的藝術中得到了繼承。漢政權由於主要來自於楚地,雖然在政治上選擇了儒家綱常禮教,但在意識形態和文化領域更多的繼承了楚文化的特點,也充滿了浪漫的想象和熾烈的情感。這種情感、想象與世俗功能、行動征服結合,形成了漢代靈動而古拙,表達世俗生活而又充滿想象的藝術風格。

當理性思維在政治上佔主導時,神人的交流就只能在藝術的世界中。而此時的神已經不是完整的宗教上的圖騰,更多的思想解放和浪漫遐想一種寄託。

五、藝術隨時代不斷演進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懷疑論哲學的影響下,藝術表現出對人生的執着,強烈的欲求和留戀。當經術法統、道德節操全部被至於懷疑和否定之下,只有人生的短暫和多難是最真切的感受。統一的價值標準不復存在之後,對人生易老,世事無常這一千古主題的詠歎就發自肺腑而動人心魄。

內的追求和外的否定連在一起促成了人的“覺醒”,個人人格、思辨和精神狀態的表達成爲時代藝術的主題。爲個人而藝術,爲藝術而藝術,完全不同於兩漢“厚人倫、美教化”的主題。

在宗教藝術中,美的理想和審美形式是爲宗教內容服務,是宗教精神的載體。在魏晉時期的佛教藝術中,造像人物的神態充滿了神祕的,超然自得,無法琢磨的氣質。

中國文化對外來佛教文化有一個接受、消化、擺脫的過程。清醒的理性主義、歷史主義的華夏傳統終於戰勝了佛教中反理性的宗教神祕迷狂的部分。佛從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靈,轉變爲管轄世事、可向之祈求的權威的主宰。之後,在理論上出現了要求信仰和生活完全統一起來的禪宗。

因此,佛教藝術也因此發生了質的變化。佛教藝術中表現神祕主義的因素逐漸淡化,而漸成描繪世俗生活,更加逼真、具體和寫實。這也漸不是宗教的藝術了。

唐代藝術繼承了兩漢和魏晉的傳統,並發展成更高一層,燦爛奪目。既不同於兩漢藝術對外在事務、人物活動的誇張描繪,也不同於魏晉時期內在心靈、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對有血有肉的人間生活肯定和感受,憧憬和執着。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和想象,浸透在盛唐的文藝中。李白代表了盛唐藝術的最強音,天才極致,隨心創造,無任何約束。

到中唐,以杜甫爲代表,盛唐藝術那種雄豪壯偉氣勢和情緒被納入規範,收納凝練在一定形式規格、律令中,也因此更能爲大衆所接受和親近。

到晚唐則進一步發展到“峭潔清遠,遺世獨立”的風格。而這種風格也深刻的影響了後世。在晚唐發展起來的詞,是這種細膩的藝術風格傳承的主要載體。和詩境的籠統、渾厚、寬大不同,詞境具體,細緻,新巧和富於情感。詞的這種意境在宋代的山水畫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元明清的藝術則更加細膩、世俗和生活化。和時代發展相一致,日見平和,不復有民族興起之初藝術所具有的雄渾古拙、熾烈奇詭之氣。

還是開篇時所講,《美的歷程》描繪的是民族心靈精神的歷程。理解了民族精神的演變和內涵,才能真正體會到前人藝術中跳動的生命。

第四篇:美的歷程讀後感

青銅饕餮圖騰美

——讀《美的歷程》有感

在老師給我們精心推薦的三本讀物《詩論》、《美的歷程》和《中國史綱》中,首先吸引我的就是李澤厚先生著的《美的歷程》。而我之所以被吸引就在於他在開篇寫的一段類似於序言的短文 :“你去過天安門前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嗎?如果你對那些史實並不十分熟悉,那麼,作一次美的巡禮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魚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琅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像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麼?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裏凝凍、積澱下來,傳留和感染着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我們在這裏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 讀罷全書得知,《美的歷程》以文藝作品爲主要對象,對我們文明古國的歷史文化長廊作了一番巡禮,揭示了那些時代精神的火花,如何被我們先人巧妙地捕捉,機敏地再現爲生動的藝術形象。遠古圖騰的神話傳說,饕餮獰厲的商周銅器,巍峨壯麗的秦代建築,古拙渾厚的漢代畫像,悲慘森嚴的佛窟雕塑,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氣韻生動的宋元畫軸;《詩經》的“賦、比、興”手法,屈騷的浪漫主義,魏晉詩文的風度神骨,唐宋詩詞的情趣意境,明清小說的憤俗感傷??這些風格迥異的藝術形式都積澱着我們民族的許

多思想、情感、觀念、意緒,說明爲什麼直到今天,如此久遠的古典文藝仍能讓我們爲之驚歎,爲之傾倒。《美的歷程》猶如一位博學的嚮導,用富含詩意的哲理和思想把我們引進中國古代藝術的殿堂,帶領我們品味那文藝的美的精髓。

在《美的歷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充滿着獰厲美的青銅饕餮圖騰。爲什麼青銅饕餮會在中國美學史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成爲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主要紋飾?在書中,李澤厚先生也提到,“饕餮究竟是什麼呢?這迄今尚無定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獸面紋。什麼是獸?則各種說法都有:牛、羊、虎、鹿??本書基本同意它是牛頭紋。現代民俗學對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調查表明,牛頭作爲巫術宗教儀典中的主要標誌,被高高的掛在樹梢,對該氏族部落具有極爲重要的神聖意義和保護功能”。在得知青銅器形象的來源之後,我們纔可能準確地認識“饕餮紋”之所以美,不在於它本身的圖騰,圖案有多麼的神祕,多麼的具有超世間的權威神力的觀念。它之所以美是那些構成圖案的粗獷雄健的線條,那種不可抵擋的原始感,這些都無不恰到好處的體現了一種無限的原始宗教情感。再加上該時期伴隨而來的氏族部落之間爭權奪利、合併戰爭所引發的大規模紛爭、屠殺和掠奪。超人的歷史力量與原始宗教神祕觀念的結合才使得青銅藝術散發着一種命運氣氛,加重了它本身神祕與獰厲之感。但不是任何具有“獰厲神祕”色彩的藝術品都有價值,如果它沒有歷史命運力量和它內在的原始感,縱然它的形象是如何誇張威嚇,也是索然無味的,沒有那種震撼力的。總而言之,作者李澤厚先生通過對青銅饕餮的審美觀照,

來展示這種作爲獰厲美的青銅藝術涉及到的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進程。正是從它們的身上,體現了早期宗法制社會的統治者的威嚴、力量和意志;正是從它們身上,體現出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還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與理想,配上那堅實、穩定的器物造型,極爲成功的反映了進入文明時代所必須經歷的血與火的野蠻時代。

遙遠的圖騰與巫術,早已沉埋在了過去的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之中。但仍然值得人們去追憶,這種有意味的形式始終是藝術發展史上最原始最寶貴的財富,也爲以後的藝術發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礎。 雲南大學何昳文

第五篇:《美的歷程》讀後感

《美的歷程》讀後感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一本書是李澤厚的《美的歷程》,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系1954年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1988年當選爲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1998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著有《我的哲學提綱》、《美學論集》、《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等書。

李澤厚先生用十幾萬字、十個章節進行了一次從遠古到明清的?美的歷程?,讓人印象深刻卻又回味無窮。在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是在並不深刻理解的情況之下,開始了這場匆匆的美學旅程。

追求美卻是每個人的本性。但是,什麼是美?美是如何產生的?美的本質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卻是一直以來人們不能很好解釋的。作者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在遠古圖騰、青銅器亦或者是詩歌、小說中都發現了美,而這些是普通人並不曾發現或沒有注意的,這點給了讀者們新的視野。正如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說:?世上本不缺少沒,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當人們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詩詞歌賦中,李澤厚先生也展示給了讀者一幅屬於詩詞歌賦特有的美圖。正如作者所說?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而以小說戲曲爲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興趣的就是明清文藝的世俗人情。一幅幅插圖,使我更加生動的理解中國明清文化之美。它是一幅幅平淡無奇卻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社會風習圖畫。

《美的歷程》還揭示了另一個與平時的教育不一樣的視角。一般普遍認爲,某一個詩人的風格特點是統一的,很少會對其詩歌、詞分開單獨研究其特點,但是,此書卻提出了、分析了不同的觀點,如韓愈,?同一個韓愈,與進攻性、煽動性、通俗性的韓文相併行的,倒恰好是孤僻的、冷峭的、艱澀的韓詩;儘管‘以文爲詩’,但韓詩與韓文在美學風貌上是相反的。?除了韓愈,文中還提到了柳宗元、韋應物等等的詩文,?經常是這兩個方面的複雜的統一體?。這也給讀者們不一樣的視角,是相關研究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單獨的研究這些詩人。

我認爲,看這本書,需要很多的積累,對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築、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瞭解,不然就無法領略這本書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讀完這本書,也是一個知識儲備大大豐富的過程。

對我的啓發:讀罷此書,我感覺到美麗是有歷史的,美麗是有內涵的。無論什麼事情,只要它本質是美的,有心人就可以透過表面發現出美的本質來,從甲骨文的妙趣橫生,到金文的剛勁圓潤,再到隸書的乾淨整潔,以及現在的流暢的行書、楷書,透過文字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書法藝術的美麗延伸,我相信是有一種東西是可以隨着時間的沉澱越來越美麗的,它一直存在那裏,等待有心人的發現。

從《美的歷程》書中我學到:真正的美是需要人與自然深入交流的,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人們或許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停留、觀看一下身邊的風景,哪怕是春天剛破土而出的嫩芽的美麗。而且現在的網絡日趨發達,人們來不及回顧我們歷史上的各種美麗瞬間,人們沒心情去關注身邊的風景。可是,我想說,當你閒暇時,不妨翻翻書,當久違的書香撲鼻而來,在書的?美麗歷

程?中尋找自己美的家園,未嘗不是一件欣慰的事。就我而言,每一天的早上當我睜開眼睛,打開窗戶,時不時有股淡淡的掛花香,有鳥叫,有孩童上學的吵鬧聲。我便覺得這一天都會是美麗的。那樣我纔會更好的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去。最後用李澤厚在書中的一句話結束:俱往矣。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未來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