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閱讀讓我們看見自己,走進童心

讀後感2.41W

閱讀讓我們看見自己,走進童心

閱讀讓我們看見自己,走進童心

桓臺實幼集團東嶽國際幼兒園 荊學潔

近兩年與老師們共同閱讀了許多書,有專業書籍,有傳統文化,還有繪本故事,每一本書都像一頓美味的營養大餐,讓我們讀過回味無窮。在閱讀中,我們運用專業書籍+繪本故事+生活實踐的方式,讓我們不斷地改變教育觀,提升專業水平。我們越來越清晰的看到: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個被教育、被成人灌輸的過程,而是一個自己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創造的過程。

閱讀專業書籍讓我們系統的理解理論知識,使我們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讀繪本可直觀形象的告訴我們,如何說與做會更科學的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我們在分散閱讀《關鍵期關鍵幫助》《捕捉兒童敏感期》時,重點集中解讀繪本《媽媽發火了》,熟悉的生活場景,震撼心靈的畫面,讓我們深深反思自己,深刻認識肩負使命之重大。

一、閱讀,讓我們看見自己。

一本優秀的繪本,它的文圖作者一定是一位懂孩子心理的高手。《媽媽發火了》就是一本優秀的繪本,題材貼近生活,視角獨特。作者用藝術化的畫面和生活化的語言,展現各種因爲孩子的天真與調皮給家長造成的所謂“麻煩”,再現家長們每天正在經歷的真實場景。

在閱讀中我們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小山開心地吃炸醬麪、努力玩着泡泡,認真地畫着圖,但是爲什麼惹媽媽生氣了?媽媽發火時,小山真的變沒了嗎?媽媽是怎樣找到小山的?

直觀地畫面讓我們看出:媽媽發火是因爲小山一次次弄得一片狼藉,而樂在其中不自知。媽媽以自我爲中心,是家庭生活的主宰者,認爲小山給自己造成了麻煩,因此怒火從叉着腰、到頭髮直豎、噴出火焰、並不斷升級,直到吞沒小山。

媽媽發火時,小山不是真的變沒了,因爲媽媽一次次的發火,就像驚濤駭浪一樣,讓小山只留下一雙驚恐,害怕,流淚,無助的眼睛,這把小山剛剛冒出一個小丫的自我給摧毀了。孩子的成長原本應被尊重,成人的控制、憤怒,讓孩子無法做自己,更不可能建構真正的自尊,自信。

當媽媽再也看不到自主、樂觀、自信的小山時,心裏發慌、落淚了,於是媽媽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在與小鬧鬧、小泡泡、小塗塗的對話中,發自心底的知道自己錯了,一句“對不起,小山,媽媽真的很對不起你”,終於找回了小山。

孩子的心靈是純真、善良、美好的,即便媽媽如此傷害了他,他也依然深愛着媽媽,只要一句“對不起,媽媽愛你”就足夠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經過深入閱讀,引發我們思考:在一日生活中我們是否也有像小山媽媽那樣以自我爲中心,不尊重孩子的現象呢?小山媽媽的形象已觸動老師的心靈,時刻提醒她們如何去愛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二、閱讀,讓我們走進童心

繪本中我們看到小山媽媽艱難的心路歷程。那麼小山弄得一片狼藉,爲什麼會不自知?作爲媽媽、老師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繼續深入探討:小山開心地吃炸醬麪、認真地畫圖、努力玩着泡泡,是真的想惹媽媽生氣嗎?答案是否定的,從繪本、《關鍵期關鍵幫助》《捕捉兒童敏感期》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山可能就是個兩三歲的孩子,正在經歷手口、玩沙水、繪畫的敏感期,在這一階段,孩子會專注的做某件事情,並重復實踐,直到探究滿足,心智水平才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作爲媽媽、老師,在孩子的關鍵期,我們既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又要科學引導適時建規則。比如吃炸醬麪是經歷手的敏感期,是小山體驗小手打開合上的那種粘粘的感覺。孩子在經歷這個關鍵期時,我們要多給孩子提供多樣的抓握的材料,如軟的、硬的、涼的、熱的、滑滑的、粘粘的、玻璃的、木質的、鐵的、重的、輕的等等,讓孩子充分的去體驗一種不同的感覺,當孩子滿足體驗後,再與孩子共同收拾材料與環境;當孩子玩水時,要提醒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當孩子繪畫時,嘗試給孩子固定繪畫區域,準備豐富的繪畫材料,當一幅作品完成時,家庭再開一場作品發佈會,讓孩子講講繪畫內容,並給孩子拍照留念,做成畫冊,然後與孩子一起整理繪畫區域。這樣的陪伴流程,讓孩子產生自豪感,成就感,保護了孩子的探究興趣,未來孩子的發展將不可估量。

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時候,這纔是真正的愛孩子,真正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三、閱讀,讓生活充滿愛與尊重。

在共同的閱讀中,老師的教育理念正悄悄地發生變化,師幼互動更加有效,家園溝通針對性變強,專業自信與職業幸福感不斷洋溢。

新生入園有妙招。每年新入園的孩子都會有哭鬧現象,以前有的老師耐不住性子,有的老師以嚴肅的表情面對他們......現在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原因,孩子之所以哭鬧的厲害,是因爲內心缺乏安全感。那麼老師們就主動抱起孩子,摸着他的小手,平復他們內心的恐懼,反覆說着理解他們的話:“老師知道你肯定想媽媽了,我相信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老師會一直陪着你,直到媽媽來接你”。即使他還是一直在哭,也不去刻意阻止他,讓他充分釋放自己的情緒,在老師的陪伴和親近下,哭聲會逐漸變小,直到停下哭泣。這時找個夥伴或送個玩具給他,他會很快的融入到這個新團隊中。

老師站在孩子的立場,接納孩子的情緒時,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

戶外活動會放手。以前在戶外活動時,老師總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有些動作行爲會強制孩子停下來,讓孩子的探究得不到滿足,如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總喜歡把滾筒立起來,然後鑽到裏面當做小房子,一開始老師是制止這種行爲,擔心發生危險。讀了《關鍵期關鍵幫助》之後,知道孩子們需要在各種各樣的空間感知不同的空間,只有在小的空間中孩子們纔有明顯的空間感。在接下來的戶外活動中,老師會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去感受空間,體驗單筒的、雙筒的、滾動的空間,以發展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從靜態的空間體驗中逐步走向動態的體驗,通過物體的運動探索空間。

午休變安靜了。午休在我們的意識裏應該是安靜、甜美的時光,有時也會在該入夢的時間產生不和諧的插曲,那就是孩子不停地在說話,屢禁不止。於是老師們就與孩子協商,每天中午躺下後給孩子10分鐘說悄悄話的時間,規則一經確定,孩子們也會自覺地遵守,午休又變得安靜有序了。

尊重孩子,給他們適宜的時間與空間,他們也會自覺的遵守約定,遵守規則。

家園溝通專業自信。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瓶頸,比如問:“老師,近段時間孩子整天說要找老公、男朋友,這種尷尬的問題我該怎麼回答?”“老師!孩子起牀後,非常的淘氣,非要自己挑選衣服,穿了脫,脫了換,一定要選自己喜歡的,有時還是反季節的衣服,我非常的苦惱,這應該怎麼解決?”還有,“孩子在家裏跟奶奶一起準備晚上聚餐的東西,因爲時間比較緊,客人都快到了,奶奶就麻利的把椅子都擺上了,這時候孩子卻發起脾氣,奶奶也不知道怎麼哄他,就隨他哭去,自己忙活廚房裏的活兒,一會兒奶奶悄悄地看了一下,發現他把椅子全部搬回去,又重新搬了一遍,開心了,這爲什麼呢?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在以前老師們會象徵性的應付一下,指導性並不強。現在老師們是信手拈來,得心應手。孩子要找老公、男朋友,是孩子正在經歷婚姻的敏感期,父母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爲孩子建立更好的婚姻觀念,建立更好的愛的觀念和豐富的情緒;孩子挑衣服的問題,是孩子正在經歷審美的敏感期,家長給的支持是:把衣服分類,一年四季的衣服分類放;買衣服時讓孩子自己挑選、並幫助她搭配衣服;在晚上入睡前,協商讓孩子挑選自己第二天穿的衣服。規則一旦制定,就要溫柔的堅持;搬椅子的問題,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一個明顯特徵,正是對秩序的追求,孩子開始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每個位置上的事物,從而達到和環境的融合。

專業的指導與幫助,贏得家長的尊重與信任!

閱讀,不斷建構着我們的教育觀,收穫着成長的喜悅!閱讀,讓愛和尊重變得豐富而有內涵!讓閱讀成爲一種生活習慣,讀書,讀好書,每一套書都有其自己的思想與方法,讓我們取其精華,用心實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望遠方。願我們在閱讀實踐中領悟教育的真諦,在碰撞分享中享受成長的喜悅!

標籤:童心 走進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