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阿q正傳讀後感(通用多篇)

讀後感1.16W

阿q正傳讀後感(通用多篇)

阿q正傳讀後感1

今天終於讀了魯迅先生的阿Q,聽到人們談論的阿Q精神的時候總算不至於懵懵懂懂稀裏糊塗了。第一遍看了,看着看着就好像忘了。

於是又看了第二遍。想到的對於阿Q的形容詞,開始有蠢、笨、無知、愚昧。後來居然慢慢的有疑問,有點想不通是環境造就了阿Q還是阿Q讓自己成爲了阿Q。更多的是兩者都有,相互作用。當阿Q說自己是蟲豸時,阿Q安慰自己是第一個說自己是蟲豸的人,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逃避,其實自己是不想的吧,誰又說得清呢。調戲小尼姑時,阿Q聽到大家的笑聲於是調戲得更歡,後面想女人想成了魔怔,對一個老媽媽下手,被逐出趙太爺家。後“衣錦還鄉”,大家開始時不敢相信,嚐到甜頭爭相詢問,去趙家後傳出阿Q可能做了什麼的消息,大家也算得上作鳥獸狀散。最後阿Q因爲四處巴結革命黨不成但是被當作革命黨斬首,一句都沒有唱出來,紛紛抱怨白跟了一趟,啥也沒聽着。

不知道是阿Q一個人的悲哀,還是大家的悲哀。當外面也是一片黑暗的時候,你路過小黑屋,裏面有做夢夢見光明的人,是把他叫醒去尋找光明,還是任他睡下,又或者你也去小黑屋睡一陣子,不過要想到萬一醒不過來的結果。

阿q正傳讀後感2

今年寒假,我讀完了《吶喊》這本書,全書15篇小說中記憶最深刻得一篇小說是《阿Q正傳》。

《阿Q正傳》主要講了阿Q由於自身的缺點與生活並不寬裕,經常被別人欺負。他吃了虧後並不難過,自言自語來安慰自己“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經自己一安慰,阿Q就像贏家一樣高興地走了,繼續過他那快樂的生活去了……生活中,人總有力所不能及的時候,總有無奈的時候,關鍵是有沒有樂觀地面對無奈和及時安慰自己,這就是阿Q一精一神所提倡的。不要爲無法改變的無奈而難受持久,否則會誤了今後成功的喜悅。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吃葡萄》這個故事,大家都笑話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有多少人能哈哈一笑後反思狐狸這種樂觀的心態?如果它不是這樣安慰自己,非要吃到葡萄不可,相信第二天人們會在葡萄園外會看到一隻力竭而亡的狐狸的。就說我吧,別看我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裏長的、水裏遊得能吃都吃,卻因爲過敏體質而對羊肉敬而遠之。每當與別人一起去吃火鍋時,看別人把羊肉串吃的吧嗒吧嗒響時,我眼巴巴看着別人手中的羊肉串,心裏很羨慕,口水都要滴到碗裏了,那無奈感覺就像強大的獅子被蚊子叮死了一樣。

看完這本書後,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會用阿Q一精一神安慰自己“羊肉串有什麼好吃的?還吃上火,白送我也不要”讓我們不妨學學阿Q,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無奈,相信你會受益匪淺!

阿q正傳讀後感3

平衡的現象很常見,平衡的圖畫、平衡的文字、平衡的建築……天平是平衡的,世界唯有平衡才能穩定,平衡是不可缺少的。事物需要平衡,心理也需要平衡,看見的東西需要平衡,看不見的更缺不了平衡。但是,這種平衡一旦被扭曲,就不再是原來的平衡了。

我看過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對主人公阿Q卻留有很深的印象。阿Q的“一精一神勝利法”,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種阿Q一精一神就是一種心理平衡的扭曲形態。

阿Q經常到處惹麻煩,總被別人打,但他並不傷心沮喪,並沒有感受到失敗的痛苦。被打之後,總是笑着說:“兒子打老子”,然後很快地將這件事忘記。一般來說,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到酒店去喝幾口酒,下次還不改,仍是被打。有一次他又招惹上了一個人,那人叫王胡,王胡打了他之後說:“這不是兒子是打老子,是人打畜牲。”阿Q連連答應,可是王胡一走,他又說兒子打老子了。這種一精一神勝利法倒也好處不少,整天笑口常開。但是他的處理方法不對,不應該將事忘記,而是應該記住,不去再做類似的事了,這樣,偶爾用用這種方法,也其樂無窮。

阿Q被比他厲害的人打過之後,不服氣。這時候,若過來的比他弱小的人,那就倒黴了,那個人就要被阿Q好好欺負一番了。那次被那個假洋鬼子打了一下,不快活。正好一個小尼姑過來了,阿Q就將她打了一頓解氣。那個小尼姑氣憤地跑了,罵他,他反倒哈哈大笑。這樣阿Q就獲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嚐到了勝利的喜悅。

像阿Q這樣的人,現在也有,特別是欺負弱者這一行爲,在學生中是常見的。但是,阿Q這樣與那時候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是時代創造了阿Q,是時代造就了“一精一神勝利法”,是時代扭曲了人的心理。

魯迅的這本書,真實的反應了那個時代人民的生活,阿Q的悲劇想必是千千萬萬人的結局吧。難怪魯迅先生要“棄醫學文”來矯正國人“扭曲的平衡”。

阿q正傳讀後感4

初識魯迅的時候是在今年語文書的一篇文章《少年閏土》,一開始,我並不怎麼欣賞他。後來,媽媽給我買了一本《魯迅兒童文學選集》,因爲對阿Q這個名字好奇,所以《阿Q正傳》是我讀的第一篇文章,在《阿Q正傳》的字裏行間都刻有他的情緒和對社會的滿腔悲傖。

阿Q是辛亥革命前後生活在江南未莊的流一浪一僱農。阿Q深受剝削、壓迫和凌一辱,這本已是十分悲慘了,更令人心痛的是:他對這些竟然麻木健忘,並且養成自卑自賤自欺自輕自一慰的惡習,甚至靠那些凌弱的小者來發泄被人欺壓之氣,以讓自己獲得平衡。阿Q的一性一格之所以形成這樣惡習是基於他所生活的環境和人生遭遇。阿Q最喜歡與人吵嘴打架。見到不會說話的人他便罵,見到力氣小的人他便打。與王胡打架打輸了時,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經伸出頭來等待了。對小D,則是揚起了拳頭向小D擺出了一副挑戰的態度,對沒有抵抗力的尼姑則動手動腳。阿Q臨死之前感到最遺憾的兩件事是:一是畫押的圓圈畫的不圓。二是遊街時,沒能唱出幾句戲來。這兩件遺憾的事是多麼的可笑啊,又是多麼的可悲。這絕對不是臨死前的臨危不懼,而是愚昧至極。阿Q是沒有靈魂的,就是死了也沒辦法上天。因爲他只有一副以大欺小的軀殼,他的存在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多他一個少他一個都沒有關係。阿Q死後,人們對阿Q的死態度各不一樣,有人說:“阿Q是壞人,被一槍一斃就是有力的證據。”有人說:“一槍一斃沒有殺頭好看。”還有人說:“遊了那麼久的街,竟沒唱一句戲,白跑了一趟。”這些語言就是人們對阿Q的“臨死祝福”。

這篇文章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現狀和他自欺自賤自輕自一慰不肯面對當今現實的一性一格,反映出當時我們中國人民的軟弱。這種一性一格不僅是阿Q,還有許多僱農和他一樣。阿Q給了我們一個不可自欺自賤自輕自一慰的很好例子,使我們懂得了應該面對現實,不要被困難所嚇倒。

阿q正傳讀後感5

大家好,我是阿Q,今年上六年級了。我帥,我酷,我叛逆!我是新新人類,可我的學習不好,可以說我懶死了。怕什麼?偶老爹有的是鈔票,將來我一定是××公司的老董,學習好有個鬼用。

昨天晚上泡心一愛一的電腦,真爽!作業?去,誰管你,明天的事明天再一操一心好了!早上,和哥們幾個玩了十幾分鍾,不盡興埃啊噢!完了,老趙要來檢查作業了!老辦法,“我忘帶了。”我笑着說。於是,我被老趙“K”了一頓,老趙第一千零一次罰我站在教室後面了。哼!這對我來說可是小菜菜了,我是誰?我是阿Q我怕誰!?哈哈,老趙又氣的臉色蒼白了,氣吧氣吧,反正你也奈何不了我。大不了請我老爹來揍我一頓。捱打不過皮肉苦,怕什麼?老趙也夠“一陰一”的,在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醜”字,還要我阿Q來念。我可不念,使用沉默戰術。老趙竟然在上面注了個錯誤的拼音“wu”,存心想讓我出醜啊這。老趙見好不收,又寫了一個“羞”字,還把羞下面的醜改成了五,這是我寫的錯別字啊,有你的。老趙要我上黑板,我阿Q纔不吃這一套呢,不來不來就不來!老趙要“假洋鬼子”扶我上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這小子馬上對老趙搖了搖頭,坐了下來,看看看!我多厲害啊!老趙可不是軟柿子,讓我阿Q捏着玩的。他親自出馬來扶我,我這才動腳。看什麼看!沒見過酷哥啊,這叫“特殊待遇”懂不懂!結果,我硬是在黑板前站了一節課。

今天晚上,老趙佈置作業,點名讓我把作業寫在黑板上,我YYP(呀呀呸)!這不是存心讓我阿Q丟人現眼嘛,我不知道你老趙安的是什麼心,不就是想讓我的螃蟹字出醜嘛。沒辦法,阿Q我當此殊榮,寫就寫吧。這可是我寫的最認真,也是最像字的字,可下面還是有人笑我,說什麼我寫的字有多難看。氣死我也!有本事你上來寫啊!告訴你,你還沒那福分!

耶!耶!放學嘍!星期五,哈哈!ILOVEFRL(我一愛一星期五),心一愛一的TV,俺來嘍!

阿q正傳讀後感6

《阿Q正傳》是辛亥革命時期農村生活的一面鏡子,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奴隸生活的深刻寫照,也是中國近代民族被壓迫歷史的縮影。

阿Q,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孤苦伶仃的寄住在土穀祠裏,只靠給人家打短工來維持生計。在他身上最顯著的特點是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僅是阿Q這樣的下層農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國民性。

當時的統治者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依然自稱天朝,沉醉在東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國文明爲全球所仰望,這不也和阿Q的精神勝利法如出一轍嗎?再放眼今朝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許多的阿Q不學無術且遊手好閒,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進,慢慢的墮落成爲社會負擔,這些人既可悲又可憐。

在塑造阿Q這個典型的`形象時,魯迅先生非常講情節的詳略,還特別工於諷刺手法和幽默語言。他的意圖可以這麼說:着眼於啓蒙,寫出舊中國的人生,主要是廣大受剝削壓迫的勞動人民的苦難悲憤而又愚昧落後的人生,希望改良這悲慘的人生,喚醒那沉睡的民衆。

阿q正傳讀後感7

如今,細細解讀《阿Q正傳》又讓我認識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想到過的地方。阿Q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既高傲卻又卑賤,在別人瞧不起他的同時,他卻又瞧不起自認爲比自己還低賤的人-----王胡、小D。阿Q是悲哀的。阿Q並不懶惰,他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女人,有一個家;阿Q想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

這正如我們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在爲生活而忙忙碌碌,巨大的壓力侵蝕着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沒有本事,沒有手藝,沒有知識就不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達爾文的《進化論》殘酷的說明了這一切。現在的我們,需要的正是阿Q的這種精神勝利法,在遇到挫折時,我們能自我安慰,自我振作。很多的人就是不能進行自我精神的解放,從而選擇了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人是生活的弱者,他們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社會淘汰了他們。我們應該學會阿Q的那種精神,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生活。

阿q正傳讀後感8

今天再看魯迅全集的時候,看到了阿Q正傳這篇文章雖然很短,但告訴了我們深刻的道理。我很感興趣。

這篇文章講了是一個叫阿Q的整個生活。他是一個落魄的農民,沒有家麼有地,是一個天天被人你欺負,卻又不敢還手的人。他很自卑,但自尊心又很強,很自大的人。每當有人欺負他,便用自我安慰法來緩出憤憤不平的心。阿Q的地位低下,是他很歡迎革命,但他又不瞭解革命。使他付出了代價——

阿Q的嫉妒心很強,比如小D他認爲搶了他的飯碗。其實他也想有一份工作,但是——唉。他在餓急的情況下才去偷果子,可見他還是有道德的人。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是一個早起墮落的中國人的縮影,是一個自卑自傲的人,是一個被別人欺負只會用‘精神利法’的人,是在別人背後罵別人的人。

魯迅先生用諷刺的手法寫了這篇文章,諷刺了當時中國人的墮落,揭露漏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人們心中的善良與醜惡。來逃避生活中的現實,這種人是永遠都站不起來,都成功不了的人。

阿q正傳讀後感9

《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之作。這篇小說十分的短,但從幾個方面寫出了當時我們國人的靈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於投機取巧,自高自大,狡猾。

阿Q是一個落後的僱農。作爲一個落後的流浪的僱農。他的個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個性、心理活動和精神面貌不僅與趙太爺迥然不同,就是與王胡、小D等也顯然有別。正想魯迅先生所說的,阿Q有着“農民式的質樸,但也沾染了遊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搖船便搖船”。這不僅正面說明了阿Q作爲一個流浪僱農的貧困生活,而且從側面表現了阿Q從本質上說來那種勤勞、老實、淳樸的農民性格。當然,阿Q也有一些流氣,但這除了社會的影響以外,應該說主要是受了壓迫的結果。這些地方都很簡單,也很明顯,一般人也都承認的。一個難於解決的問題是:阿Q是一個農民,但阿Q精神卻是一個消極的可恥的現象,應該如何理解呢?這確實是一個矛盾。要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爲要從當時的現實社會和阿Q本身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上去找答案。這就是我對《阿Q正傳》的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能批評!

阿q正傳讀後感10

《阿Q正傳》讀完了,《阿Q正傳》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傳》是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一無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儘管他“真能做”,但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使他時時處於生命危機,受盡欺凌。他用“一精一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渾渾噩噩,苟且偷生。被別人打時,他自我安慰說:“是兒子打老子。”他的“一精一神勝利法”可謂天下第一。阿Q是悲哀的。他並不懶惰,他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的;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家,享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的。現在,我們已經遠離阿Q那個時代了,但他那種“一精一神勝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個膽小的人受到別人的欺辱,嘴上雖然不敢說,但心中一定是憤憤不平,在背後說那人的壞話,將那人罵得體無完膚了。

一位機關幹部受到上級領導的批評,心中一定想:“總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會栽到我手裏……”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傳至今。

一個孩子看到父親吸菸,而自己卻受到了父親的管制不準吸菸,便覺得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

可笑卻又頑固的阿Q一精一神依然存在,存在於所有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