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多篇

讀後感1.77W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多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篇1

書並不長,但讀得很慢,通常一句話要讀上個兩三遍,再聯繫上下文,中間還不妨恍神發呆。語言有些晦澀,許多地方依然一知半解,但一本書下來,終是學到了些。

作者似乎一直在比較,不論是一種概念、一種名詞,亦或是一篇論文,圍繞着對立面來比較,亦如城與鄉,西與中。這讓我在那些晦澀的語言中,可以得到一絲明晰的脈絡。

鄉土中國,用作者的話說,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搞清楚鄉土中國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中國社會。書中一共彙集了十四篇小論文來闡述這個概念。

“鄉”給我們的印象永遠是親切的,每次從異地歸來不都用“歸鄉”二字來形容嗎?有人說鄉下人“土”,但作爲鄉下人的我們從來都是以“土”爲驕傲的,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的那樣:‘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中國是農業大國,而成就這樣一個國的便是那些“鄉下人”,於是土與人之間形成的那一道深深的羈絆一直影響着世世代代。土地養育了人們,人們維繫了土地,所以人們對土地的誠摯就不僅表現爲種植,而且還投入了情感。走不出與進不入的鄉土就這麼形成了,我想這就是爲什麼中國的鄉村採取自然而然的自治。

血緣、地域、文化和倫理道德往往在鄉下人眼中比金錢等浮華的東西看得要重。作者其中一篇論文《無訟》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無訟源於《論語》:“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簡而言說,就是人們在發生糾紛時不主張利用訴諸法律來解決問題,而是利用傳統的倫理道德等觀念來調節協調。在文章中作者也指出了許多小例子,比如在鄉下,人們以訴訟爲家族之恥,而訟師則爲一個討不到媳婦的職業。這與我們今天的現象完全不同,在法律至上的今天,訟師也就是律師是一個被認爲不可或缺且高尚的職業,經常被各種大媽們冠以好女婿的稱號。如果說鄉土是中國社會中的一種體系,那麼我們今天生活着的社會有些類似於西方但又摻雜着鄉土的傳統。而我們便是置身於這樣一種環境之下。既不似西方的那種幹捆柴式又不似中國鄉土的漣漪式,這種奇怪的社會結構也就造成了現今人們對待一些社會問題的冷漠與情感的缺失,變得患得患失,矛盾不堪。

提到這兒就不得不說到作者提出的一個名詞——差序格局,一種發生在鄉土間以人的距離遠近來判斷人際關係的格局。造成的因素有很多,血緣的遠近,地域的遠近……但其實,維繫這些最根本的因素,便是土地。人們由於土地相依相生,由於土地相爭相鬥,要不“鬥地主”如何而來?這個土地可以是實在的土地,也可以是象徵意義上的,它代表了人們的根、人們的源。隨着時代變遷,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鄉下人涌入城鎮,城鎮逐漸飽和,村落逐漸稀少,我想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句話用在這裏十分合適。在中國的城市,人際關係完全不能靠差序格局來描述。住十年的房子,對於自己的鄰居卻毫無瞭解,也不能像在鄉下那樣,走親串巷,人們都知根知底。在這個由鋼筋水泥築建的環境下,人們也漸漸消除了漣漪,而組羣分明瞭。

再舉個特殊的例子吧,也是我覺得即使是在城市中的中國人也迴歸鄉土社會的一種表現:就是春節。在這個對於中國人可以說最重要的節日裏,不論多麼嚴謹刻苦的人都會放下手邊的事,去享受春節所帶給自身的勞累,而且還樂此不疲。每到除夕之際,各家各戶都要忙碌起來,爲大年三十做好準備。採辦年貨、灑掃庭除、祭五臟廟等等,還不忘記把封塵已久的微信羣搜出來搶紅包。在這期間,人們所有的煩惱好似都忘掉了,都洋溢着微笑和喜悅,這大概就是春運大遷徙和大擁擠出現的緣由吧。儘管人再多,歸根的心比七年級的“旺火”還熱烈。所謂鄉愁,不過如此。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篇2

一直聽聞過這本著作,但遲遲不敢隨意翻看,越經典越敬畏,便越難開讀,直到真正看過後,又後悔看得遲了。

很薄的一本書,每一章又格外有分量,每次看完一篇總要靜下心來思考一番。以防忘記,參看了各方資料做了個思維導圖。

中國鄉村是封閉、私人、重視人情的,法律在這裏行不通。如今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進程如此快速,可費老的這本書依舊沒有過時。很多很多如今存在的社會現象都依然可以用此書解釋。

現實中,中國這樣的“熟人社會”總會出現類似“談錢傷感情”的論調,因爲涉及到金錢的事,一到熟人這就分不清了。在費老的書中,他提到“集市”的存在意義正是避免熟人間論利益的尷尬,這樣的現象在現代社會中也不無例外。熟人間借錢不打欠條,只是口頭承諾;有問題不會走規定程序,更願意託關係走熟人通道;商業合作也會下意識地避開朋友與親人,另找他人……這是中國根深蒂固的鄉土特性,類似“談感情傷錢”的反常論調總會被當作笑談,曇花一現地閃過又湮沒於鄉土本色中了。

與“金錢”相似,有另一個在熟人關係中碰不得的東西,就是“法律”。在費老的《鄉土中國·無訟》中就對這個問題深入淺出地分析過,因爲“法律”是制裁式的,爲了保證社會安定與個人權利,利用刑罰手段對事件做出強制性的公正制裁,而這種“公正”,恰與中國系維着私人道德的社會相悖,中國鄉土社會的公平是帶有私人性的,難以做到墨子聖人般的“兼愛”,這也就是爲什麼在非儒即墨的競爭中,歷史最後選擇了儒家。而鄉土的訴訟調解,一般是由鄉村中權力較大的一方提出調解,對雙方進行思想教育,最後令彼此“服氣”的做法,這就是“爸爸式”的長老權力。

若是不服調解,還可以找到權力更大的“長老”調解,直到問題解決。這正是電影《秋菊打官司》講述的故事。

秋菊因爲他男人被村長踢了要害,不服這口氣,找了縣裏的人進行調解,結果是村長賠償醫藥費200元,本來這事就可以就結束了,但村長是個好面子的人,將20張10塊扔在了地上,還撂下狠話說秋菊撿一張給自己低一次頭,低二十次這事就算翻篇。無奈一個犟人遇上另一個更犟的,層層往上告,每一次都是維持原來的結果,但就是低不了村長的頭,秋菊由縣到鄉、到市,最後到了市上的法院,走到了法院途徑。市裏初級法院的開庭以失敗告終,秋菊沒有放棄,繼續進行第二輪上告,到了中級法院裏。在這過程中,秋菊臨盆大出血,是村長叫人一起送她到醫院中,母子才得以平安,兩人的恩怨也就此一筆勾銷。但張藝謀神來一筆的就是結尾,邀請村長喝滿月酒時,卻發現村長被抓走拘捕了15天,全片最後鏡頭停在了秋菊的滿臉悔恨中。

秋菊如此倔強,告到最後,依然是村鄰熟悉的“人情”平息了她的這口氣,而現代社會中的法治最後卻弄巧成拙,將這一次平緩下來的關係再一次打破,他們兩人之後的相處,自己已不敢想象。正如費老說的,強行推行法律和法庭的下鄉,除非是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有所改革,否則“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當代社會的法院也是少有人光顧,在大家心目中,依然懷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謙和思想,問題私下解決就好,搬上法庭的話雙方關係真算是破裂了,面子也被撕破了。

面子工程也是中國曆來的傳統,凡事只要做到“師出有名”,哪怕所做之事與傳統規定是背離的,只需要以子虛烏有的名義歪曲它、包裝它,爲之正名。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今有表面慈善與品牌醜聞,只要表面承認形式,內容經“註釋”的方式改變,就可以實現名實分離。但這種面子又是抹不開的,中國人極其看重的。

對於中國社會,費老真的研究得精透,如今雖然社會快速發展,但想一些解釋社會現象依然繞不開這邊書。雖然費老有過遊學經歷,但更多還是他一步一個腳印踏着中國的土地,經過不間斷的採集資料以及分析研究,才成就了這本書王霸的地位。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篇3

《鄉土中國》一書是費孝通在深入考察了中國鄉村社會的背景下,由其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課程內容輯錄而成。由於農村作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基層單位,其對於瞭解中國人的行爲和思想有較大的研究意義。

該書由農村因爲向土地討生活而形成的不流動的本質爲在此基礎上發生的一切思想和行爲找到了皈依,並由文字下鄉的困難這一新穎的論點入手,逐步分析了中國農村社會中的社交、道德、家族、政治等現象及其原因,從中可以見到費孝通先生獨特的透視社會的眼光、觀察社會的方法。

我認爲由文字下鄉的困難入手這一觀察的角度非常精妙。衆所周知,文字的出現是因爲人們發現了傳統的聲音傳播沒有跨越時空的能力,而這一點與費老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一致,也就是說文字是有時間和空間的隔閡纔會有的。而在農村這種大家相互熟識、熟知,而且社交圈子小、固定並且封閉的社會的日常中,面對面的交流是常態,這種習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並不需要文字。而用“詞”來代表的文化是抽象系統的經驗,是人們在文化傳承中爲了記憶才產生的,而在農村生活中的世代相傳的生活經驗和方式並不需要記憶,所以不需要文字,就好比費老在書中舉出的他女兒生病靠的是誰也不知道原理的“土方法”而康復的例子,經驗的繼承考的是耳口相傳,用到文字的地方少之又少。但是,農村由於其封閉拒絕了文字的普及,而拒絕文字的普及又反過來加劇了農村的封閉,這種惡性循環在現代中國是不提倡的,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便開始了掃盲運動,我認爲掃盲運動的意義在於提升政策的上傳下達的效率,擴大城市與農村的聯繫,提升農村發展潛力。而在當代中國,隨着城市化和農村土地承包制的廣泛推行和逐漸規範,更加需要培育新型農民,建設新型農村,發展新型農業。農村在新時代要是一個開放與充滿活力的地區,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以便使農村在新時代充當一個重要角色,同時可以通過文字將農村治理的創新與成功經驗系統地書寫出來,爲後來者鋪路。

而費老由文字下鄉所引出的整個中國農村的面貌除了封閉這一個特點之外,還有的是由個人間情感而緊密聯繫起來的關係。這一點可以籠統地概括爲我們所熟知的.“鄰里情感”。我們由親密的家人、朋友所推出去的關係網彷彿是水波的波紋,將我們與農村這個小社會串聯起來,而正由於農村的小而封閉,導致了我們與這層關係網中的每一個人都緊密聯繫,我們在這種關係網中,有着隨着關係親疏而有分別的私人道德,但是歸結於孝悌忠義信等傳統道德因素,我們在農村社會中,由於與這些因素的結合,形成了和睦友好的關係,而且更有人情味。但反觀現代社會,我們感到陌生人,甚至是鄰里和朋友之間,人情味在消退,這種人情味淡的原因又可以反過來證明費老的觀點。在現代社會,且不論城市,就連在慢慢受城市文化影響的農村裏,人們在學習、工作中,會隨時置身於完全陌生並且各異的團體之中,單位、公司、社團、班級等,我們進入這些團體,並且受到不同團體規範的制約,而出了這些我們接觸頻率甚高的團體,比如碰見鄰里,我們便不受到道德和規範的約束,更多地受利益地驅使而選擇不去接觸,這種不浪費時間在感情上的行爲看起來能夠讓社會運轉的效率達到最高,但是這可能會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降低,從而不利於營造更加有活力的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建設和諧社會和引導人們友善待人,實際上是在如今的社會重新提倡我們傳統社會中的精華價值觀,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富有人情味,這將有利於長遠以及大範圍社會合作的進行。

本書是對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的剖析,讓我們現代人能夠找到我們的根,瞭解我們本來的樣子,但是隨着我們接受外來思想和自身社會的變革,我們必須根據具體的變化來對我們的傳統文化進行取捨,才能更有利於中國社會的長遠發展。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篇4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了暢銷書。

保持者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爲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傳統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曾經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先生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爲“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裏要有家法,夫婦間要相敬如賓,妻子要三從四德。在鄉下,通常都是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這是性別和年齡造成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格局中養成的。

費孝通先生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在中國傳統社會裏,禮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動的,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強行限制人的行爲的,而道德是整個社會所支持、默認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還沒有嚴重到會受法律的制裁,卻必定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即我們俗話說的良心的譴責。

費孝通先生認爲,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爲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費孝通先生認爲,在鄉土社會,血緣關係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爲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了一個個關係緊密的社會羣體。在羣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最後,作者認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不過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爲緩慢。緩慢的變化緩衝了變化可能帶來的衝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少見思想激盪。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面對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費孝通先生已經仙逝,作爲一個既沒有鄉村生活經歷,也沒有文科教育背景的人,對大師的理論做了一些揣測,請費先生原諒這種無知無畏。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篇5

印象中,我應該沒有讀過一本社會學的專著,更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我能主動地去品味社會學這門熟悉又陌生的學問。自然,無窮的好奇心與有限的既有知識催生強烈的新鮮感。而這一切新鮮感,就是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帶給我的第一感官。

初識《鄉土中國》這本書,完全出於偶然。就像我剛纔所說,因爲以前從未涉獵過社會學這一領域,當然就不會在自發狀態下突然來閱讀這方面專著的激情與靈感。不過,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因果聯繫的。天意安排我在此時偶然遇到這本書,真如邂逅一般,只怕這是萍水相逢,恨不得銘刻永久。於是,這篇文章就呼之欲出。

言歸正傳。作者在序言中就明確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即“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以此爲基礎,本書從鄉土社會的結構、意識等方面系統的闡述作者眼中傳統的中國鄉土社會。在民國以城市爲中心的時代,能夠有這樣一本專門解析鄉土社會的著作出現,也着實體現作者的高瞻遠矚。

鄉土社會說到底,一切的文化思維、行爲方式等的產生,都離不開幾千年賦予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這種與土地千年的朝夕相伴爲獨特的鄉土風貌的產生提供土壤。作者在書中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正是由於千餘年這種束縛在土地上的生產方式具有相對穩定性,導致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而諸多鄉土社會的元素,均與這“熟悉”二字相關。

比如作者提到文字下鄉的問題,由此聯想到鄉土社會是否是運用文字的良好土壤。作者眼中,因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空間上具有孤立性,面對面的交談顯然勝於以文字爲載體的溝通,又傳統的生產方式經驗即作者所謂的“記憶力”是不必通過文字作爲傳遞載體的,因此,文字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生存土壤的,這也導致爲什麼鄉土社會有如此之多的“文盲”。因爲熟悉的社會導致文字的相對多餘,所以孕育現代商業社會的契約、法律條文等自然不可能憑空產生。

既然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鄉土社會又是靠什麼來維持秩序呢?這就是“禮”。也是因爲鄉土社會的相對穩定性,長期以來社會生活經驗的積累孕育倫理觀念的產生,即“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自然,傳統的流動性小的鄉土社會更有其生存空間。而依靠傳統經驗的傳授,一個人完全可以解決鄉土生活當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這也是由於長期以來穩定性造成的。所以,人生經驗往往掌握在年長的人手中,年輕人不必去面對新情況,只需要聽從教化,就能解決人生問題。由此,形成鄉土社會獨特的權力結構——長老統治。

鄉土社會同時也是一個差序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很大程度上靠親疏遠近來分別,所以這種社會關係始終都是以私人關係爲主導的,並未形成一種凌駕於團體至上的關係與觀念,也就無法催生高於人際關係的社會契約關係。所以,作者詼諧道,也許中國人最能體會到世態炎涼這四個字的感覺。同時,這關係也決定鄉土社會實際上是以血緣爲紐帶的社會。因爲以土地爲經濟基礎的非流動性,促進家族勢力的產生與發展。在家族中,血緣的親疏催生差序格局,也形成整個鄉土社會的家族倫理體系。而在此時,地緣不過是血緣關係的投影。

當然,還有諸多方面的特點,限於時間和筆者個人總結能力有限,不一一敘述。總而言之,一切都離不開土地帶來的獨特的經濟方式。

其實寫到這裏,我想作者在本書中並不僅僅是想回答他在序言當中想要回答的問題,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對鄉土社會的深度剖析,讓人們更加解鄉土社會,解它的諸多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帶來的諸多弊病。當然,也有優點。不過,就當時而言,鄉土社會的組織結構與生產方式必定會成爲現代化的阻礙。作者也常常把中國的鄉土社會與孕育現代文明的西方社會做比較,也足見作者實際上是想通過這樣一種闡釋,反思我們的鄉土社會狀況,爲近現代化能夠在鄉土社會實行下去尋找有利的條件與合適的土壤。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篇6

一、"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古代稱國家爲"社稷","社"就是土神,"稷"就是穀神,"土"是百姓的命根子,民以食爲天。"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是他們追求的幸福生活。鄉土中國是"聚村而居"的,鄉土社會在生息繁衍的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族羣文化,他們會形成族規民約,遵守共同的規矩,人與人建立信任關係,受到道德的約束和制約。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長期積累起來的。隨着社會的發展變遷,人與人交往的廣泛,這種單一的交往方式就顯出了流弊,被稱爲"土氣"。

作者的觀點是告訴我們一定要重視對鄉村的研究。這一觀點對於我們今天的振興鄉村戰略都具有意義,要研究鄉村固有的生存生態,文化生態。

二、"鄉下人在城裏人眼裏是愚的","如果說不識字就是愚,我心裏總難甘服"。

費孝通先生的論述破解了我一直以來的疑惑。不識字就是愚嗎?沒有文化就是沒有德嗎?沒有文化就是低智商嗎?原來愚不愚只看接受書本知識快慢是不夠的,鄉下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這裏有一則關於船伕與哲學家的故事:一次,一位哲學家坐渡船過河,他問船伕,你懂哲學嗎?船伕回答不懂。哲學家便說,那你的生命就失去了一半。過了一會,狂風大作。船伕問哲學家,你會游泳嗎。哲學家回答不會。船伕就說,那你的生命就將全部失去了。這個故事也同樣告訴我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對於鄉村,也不能以一個"愚"一概而論。

至於文化與德的問題,文化與智商的問題也與此有類似的道理,不可以偏概全。所以費孝通教給了我們看問題一定要全面,要認識鄉土社會的本質。

三、"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結構是一種我所謂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現代西洋的是團體格局"。

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會引起不同的道德觀念。費孝通形象地將差序格局比作水的波紋,"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就是一輪輪波紋的差序。這種社會格局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己"爲中心的自我主義,通俗地講就是個人中心主義,儒家傳統文化也是如此。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成的網絡,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在這種社會中,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發生作用。而在團體格局的社會裏,在同一團體的人是"兼善"的,平等的,類似於墨家的兼愛思想。

認識了差序格局,我們就會客觀地分析中國社會的社會格局,分析由此而形成的以族羣爲主的鄉土社會,從而理解家族、男女感情、禮儀、道德等的形成。這裏也使我想起辛亥革命爲什麼對中國農村的影響是那樣的微弱,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那樣的無助,她的抗爭又是那樣蒼白無力,爲什麼在年節裏祭祀的都是男人,爲什麼婦女連自己的姓名都不配擁有,費孝通先生給了我們明確的回答,那就是爲了維護社會秩序,有意築起了一道男女之間的鴻溝,婦女成爲一種附屬品,男女是有別的。

四、"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

費孝通先生認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生活很安定的社會",生活在鄉土社會的人安土重遷,人們對故鄉具有很深的情結。鄉土社會的安定秩序靠什麼來維持,先生認爲主要靠禮治,當然也不排除長老統治。"禮"作爲儒家思想的核心,成爲人們自覺遵守的道德規範,夫子一再倡導治國以禮,處世以禮,修身以禮,"立於禮",一個人要自立於社會必須學習禮,"克己復禮爲任",一個人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要求,因此,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無言,非禮勿動",對於不符合禮的東西不看,不聽,不說,不做。

禮治是通過禮的教育,形成一種生命的自覺,鄉土社會有許多禮數,是人們長期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男兒膝下有黃金"告訴我們人要有尊嚴;"父債子還"告訴人們誠信是道德的底線;"遠親不如近鄰"告訴我們要處理好鄰里關係;"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是講人要有包容的心理;"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告訴人們要居安思危,珍惜當下;"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講幼教的重要性等等。費孝通先生說"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在內心的良心,所以這種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強調了修身克己是要靠教育之力的,教化使人們養成了敬畏之感。鄉土中國就是靠着這樣一些公序良俗維持了社會的穩定。在法制社會的今天,在振興鄉村計劃的國家戰略中,這種樸素的儀禮仍然能發揮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