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98W

鄉土中國讀後感(多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有人說歷史是不斷進步的,後來的總比先前的人有知識有見解,不過這句話是很不正確的,至少在我看來現在很多人對中國社會的瞭解還遠遠不如費孝通先生的著作裏面的見解。牛頓說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遠,深層含義其實是牛頓要比巨人的腦袋要高。而我們大多數人卻比不上巨人的腦袋,並且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腳丫下倒着看的。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爲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着光輝。至少到現在爲止我還沒有讀過那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紹是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紹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紹鄉土中的政治運作,最後三篇大約介紹是鄉村變遷。

有人認爲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爲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爲,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讀完這本書,我發此刻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2

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總是充滿爭執的。或許是由於過於大聲的外放音樂,或許是樓道內的阻塞物,又或者是裝修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這些每天發生的平凡小事,雖說不重要,卻使我們內心煩躁。

像這樣的矛盾之所以會發生,有諸多原因:其一,在於人非生而是社會的一份子。作爲僞社會性動物,人本不習慣於現代社會嘈雜擁擠的大城市。因此會對陌生人感到淡漠,會爲了一己之私而破壞公共設施,是因爲本性如此。這是人的先天性因素,也是它使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

其二,在於社會中所存文化的影響。在《鄉土中國》一書中,作者較爲詳盡的描繪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分:“私”。“私”的含義,除自私之外,更在於由己推人的思維模式。對自己與家庭而言有利,卻損傷社會利益的事,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也因爲公與私之間彈性可變而不再清晰了。至於社會上他人的問題,無人擁有的公共產物,這些都不屬於普通人“私”的概念之類的事物,便因爲這樣的文化而被忽略了。

其三,在於中國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在現代化的今日,雖然生活中多了許多高科技的產物,但人們的思想並沒有像時代的浪潮一樣飛速發展。即便是在上海這般的大城市中,依舊存在不少從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鄉土社會中對於羣己關係的界定,在現代社會的今日仍在發揮作用。而當源自禮治社會的規則運用於法治社會中時,便發生了矛盾與衝突。於是,擾亂人們正常生活的情況也發生了。

那麼改變這一現狀的方法又是什麼呢?於我而言,所有問題的根源似乎都指向鄉土社會中羣己關係的認識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間發生的衝突。問題的根源是在80年前費孝通先生所提出問題的後續。也就是說,鄉土中國的社會慣性仍舊存在。

而現存的問題既然屬於鄉土社會的慣性,他便必然有消亡的一天。若說要用什麼來加快去消亡的話,便也只能依靠人們最爲熟悉的方法:教化了吧。但教化的手段,在今日則可以更爲先進一些。不僅可以利用在路邊隨處可見的公告牌,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相應的宣傳。

我認爲現在出現的許多矛盾證明了中國處於轉型的路上,前文所述的問題終有一日會被解決,我們可做的便是加速這一進程。

鄉土中國讀後感3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繫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並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爲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髮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於鄉土社會的衝擊等等,但我們並不能否認,作爲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後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於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通過這些文章的閱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並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着我們。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範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爲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閱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爲了瞭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中國讀後感4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一本介紹中國基層——農村的一本書。距離現在已近80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些問題已經不復存在。但以先生獨到的見解去看當時的農村,還是頗具新鮮感的。

開篇先生首先爲大多數人認爲農村人存在的“土”和“愚”進行了反駁。“土”不應該是貶義詞,中國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由於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鄉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氣是難免的。“愚”也是由於所處環境的不同導致。鄉下人見車慌了手腳,不知所措,成里人認爲他“愚”,城裏人對於農耕知識不懂裝懂,鄉下人也可以認爲他“愚”,文字難以傳入鄉下是環境所致,農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間的交流。一個動作,一個神情,一句話就可以將想表達的表達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是城市是陌生人與陌生人組成的圈,不能用鄉土社會的習俗應付。於是,“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

先生還解釋中國社會結構是差序結構,就如一個石頭丟入水中,掀起一層層漣漪,以己爲中心,人脈由權利和財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遠處的波紋淺,關係也薄。但漣漪的範圍大,到哪都想找點關係。所以說中國人是“私”的,缺少西方人的團結意識。先生見解獨到,比喻生動,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我國社會存在了多年的問題。

書中還提到了很多當時中國鄉村存在的問題,如男女有別,長老秩序,禮治秩序等,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其實書中的大多數提出的問題如今都不復存在,但書中許多描述如今又可以引出不同的感受。先生在書中提到自己出國留學時奶媽給他包了一包鄉土,水土不服時可以給飯菜裏放些。讓我想到表妹出國時帶了一盆花,我嫌麻煩,花在哪都可以買。她告訴我“重要的不是花,是這盆土,走到哪看到這一盆土,都會覺得心安。”這大概就是如今鄉土的魅力吧,鄉土還是那孕育生命的鄉土,中國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

鄉土中國讀後感5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第一反應是——作爲一個由五千年文明的國家孕育的子女,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讀。

文章開篇即提到“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說明中國從根本上講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作爲農民,自然而然的被視爲“鄉下人”,因爲“鄉下人”這個稱呼,從褒義上來講,它表示的是農民淳樸,忠厚,本心做人的性格:從貶義上講,則帶着幾分蔑視,意味着農民的愚昧、木訥、遲鈍、沒見識、沒文化、落後的常態。

中國封建社會時期,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是經濟基礎,農耕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其實早就奠定了中國社會“鄉土性”的文化基礎。農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自古以來,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都要依靠土地。所有的農業都離不開土地,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下人對於農業的無土栽培。同時也說明了土地對中國社會有重要意義。

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說明並闡述了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人們在生活上社會作業都是與一些熟人。這就意味着人與人是直接接觸的。而作爲文字,字是人與人之間間接接觸的工具,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所以,在鄉土社會這一熟人社會中,“文字”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人們喜於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所以文字下鄉必定會受到一定阻礙。文字作爲一種知識和經驗的傳播媒介,要在鄉土社會中得到廣泛使用,就必須要使文字滲透到鄉土社會中。也就是現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鄉土中國》這本著作反映了中國的實際狀況,又是具有很強的理論深度的著作。在中國學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成爲許多學者研究中國問題的必讀書目。

回顧宋朝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還原出來的中國鄉土社會特有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祥和、安定的社會。而今,在黨的領導下,老百姓的日子期盼更富足、祥和的社會生活更讓人期待。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主義價值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成爲新一代中國社會的必然發展方向!

鄉土中國讀後感6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裏是愚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裏開門見山的寫到。那麼他們到底愚在哪裏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於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願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裏的人說起,我總是羨慕不已。可見,鄉下人並不愚,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儘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麼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爲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爲他認爲,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羣”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週末,回到老家,村裏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爲什麼,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於費孝通先生說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麼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後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然後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現在,我慢慢的瞭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着他們,儘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爲什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爲如果一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着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裏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爲什麼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的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麼多菜過來,真的是...…”說着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裏面透着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爲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幹、識文斷字的城裏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7

抱着對費孝通先生無比崇拜的敬意,我借來他寫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準備仔細閱讀一下。

在“再論文字下鄉”這一篇章中,費孝通先生接着說明文字在時間阻隔的情況下有說明不同,對於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說不了。模模糊糊只知道在這個篇章所講的文字下鄉跟文化、詞、語言、記憶等有關聯,我說不清。

在“家族”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說起,他認爲家庭的大小“不是在這社羣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接着,他說到了“家族”,啊認爲“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結構原則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數量上、在大小上。”還有,他說到,“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爲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正是這樣。”“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但我們家庭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夫婦成了配軸。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

在“無爲政治“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論述了兩種不同權力: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它們產生的緣由和表現。所謂橫暴權力就是上級利用自己的權力以他們的意志去驅使被支配者的行動。而所謂的同意權力就是個人得服從大衆的安排做事。由於一方的某種權力過剩引誘了另一方來爭取就產生了橫暴權力。如廣西瑤山常見漢人侵佔瑤人的土地,卻並不征服瑤人來做奴隸,是由於漢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大多事情都是通過同意權力解決的。

在“從慾望到需要”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說到“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慾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爲人們的行爲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他認爲人的計劃是不自覺的,慾望產生了“要”,爲了滿足“要”,人的行爲就由慾望控制了,當人的行爲變成自覺的,那就是需要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費孝通先生說:“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這句話很經典,在此我想表達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了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爲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裏說自己寫作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爲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瞭。也作爲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爲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擡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爲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8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裏將分開闡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爲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用土裏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着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形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爲現代社會的阻礙。而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也不知道個人的底細,所以得去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形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單單的只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爲什麼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爲什麼不怎麼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嗎,只不過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纔是我讀《鄉土中國》的第一遍,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會有收穫!

鄉土中國讀後感9

在衆多老師的慫恿下,懷揣着各種熟悉感細緻地讀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首先,孩提時代的鄉土印象再次浮現:五線譜般的`電線杆上鳥兒嘰嘰喳喳,清澈見底的小溪流裏魚兒歡蹦亂跳,綠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輕聲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後孩童們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鄉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內心那股暖暖的鄉土漣漪。

很是驚詫,費老在“鄉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國時,他的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看到這,心裏暗暗驚喜那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是什麼,並不是神祕的貴重物品,你是否也知曉了。後來,他祖母避人和他說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竈上的泥土。驚詫完後,也訴說一段我曾不敢啓齒但與之相似的經歷,第一次離家求學時,我母親,不算很老的農村婦女,也是把一包用紅紙包裹着的東西放在了我箱子的最深處,好奇地問:“是什麼?”母親語重心長的說:“給你保平安的,希望你出門在外一切平平安安……”一直壓在箱底,直到後來算是翻箱倒櫃找東西時,又顯眼的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好奇心驅使我打開了它,一抔竈土和幾顆茶粒。

這就是暖暖的鄉土,不僅有母愛的寄託,還有那淳樸的鄉土情緣牽繫着。

我,也算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對鄉村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情,很深厚、很誠摯的埋藏在心底。一踏進大學,身上那股“土裏土氣”的質樸儼然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與鄉村有關的“味道”將隨着喧鬧的外界漸行漸遠,所以,有時就特別想回到過去看看,小時候的村莊、暑期支教的鄉村、大一學習生活的南平校區。摸摸那片烙上童年腳印的黃土地,嗅嗅那鄉土的味道,那是被自然孕育着千百年的村莊;在支教的期間,重溫童年幼稚的遊戲,陽光下童真無邪的笑臉灑滿大地,充分展現孩子快樂的本性;懷念靜謐的南平校區,修身養性,與世無爭,悠閒的學習、生活便是一種享受。一種厚重感油然而生,這不正是某年某月後所向往、所追求的嗎?

將來的某一天,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能夠在自己的小天地,擁有半畝良田,披星戴月,荷鋤而歸。遠離城市的喧囂與人際的勾心鬥角,融入大自然,真真切切的享受鄉村的寧靜與安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生長在暖暖的鄉土上,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

也許,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貴,才能體會到中國社會的基層具有濃厚的鄉土性。雖然,城裏人藐視鄉下人土裏土氣,但是,在鄉下,“土”是我們的命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着季節的更替,鋤地播種,精耕細作,儘管寸草不生,仍然期盼能從土裏長出希望,收穫果實。

或許,哪裏來的最終本該回到哪裏去,一如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立足於用汗水澆灌的那一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老、沉默而蒼黃的土地,以此來報答那暖暖的鄉土養育我們世代族人的大恩大德。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思修課的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幾本社會研究學的書,我的眼球就被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吸引了,費孝通先生在這本書中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個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和本色,他讓我懂得了中國鄉土社會有着太多的思想羈絆,人們固執地認爲他們所在地社會很安定、美好,不願意做出改變。

費孝通先生說種地的人搬不了地,長在土裏的莊稼也行動不了,所以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像是半身插在了地裏不流動。對於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我總想讓我媽在閒暇時多出去走走,但她總不願意,我問她爲什麼,她說:在農村種地的人,不在家種地還能幹什麼。我想現在還有挺多人還在受着土地的束縛。

在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每個人都是在一個熟悉的社會裏成長,沒有陌生人。在經歷了長期的共同生活,慢慢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規矩,“這不是見外了嗎?”這是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語句,這是出於一種對於熟悉的規矩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中國鄉土社會的信用不是建立在契約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熟悉的規矩之上,如果社會的信用是建立在一種熟悉地規矩之上的,什麼事都是約定俗成,這就跟我們現在說所的道德綁架有些類似,這對於我們要去建立一個信用社會和一個法治社會是很不利的。

還有些鄉土社會裏的規矩慢慢演變成了鄉土社會裏的傳統,人們從上一代學到的知識不假思索就運用到自己的身上,周而復始,只知道到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樣的事,只要方法有效就不必問原由,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定性思維,思想的不到擴充,思想就侷限在了一代傳授給一代的思想之中,這是可悲。

不過現在的鄉土中國傳媒工具的普及,鄉土社會的思想較以前來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有些固執的思想存在,我們要想社會能夠全面的發展,我們什麼東西都不能落下,一起進步、成長,我們才更容易去構建我們想要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