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讀後感5.04K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1

寫遊記,除了在記敘所見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風俗外,當然還可以寫作者的感觸,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說來,在遊記中帶一些抒情成分比較常見;藉着記遊發許多議論,而不失去遊記體裁的文學意味,這卻需要工夫。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作到了這樣,它在千百年來是深深地爲讀者所喜愛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來以寫議論文見長。在這篇遊記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長處,不多寫景物,而是儘量就他遊覽後的感觸大發議論。在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記遊的部分和發議論的部分約各佔一半。而在記遊的部分中,幾乎處處是爲後面所發議論立下根基。後面發議論的部分,都是迴應前面。文章的結構很嚴密,通篇顯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記遊,文字雖然不多,但它卻給讀者清晰地描繪出了褒禪山的特殊風貌。它可以分爲三個小部分。第一個小部分寫褒禪山的環境和它的歷史。它寫了褒禪山的得名,寫到褒禪山的禪院,寫到華山洞,還寫出了從禪院到華山洞的遠近距離。禪院與華山洞之間,“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作者根據碑文考訂了華山洞應作“花山洞”,顯出了作者筆墨的閒暇。第二個小部分寫華山洞的“前洞”,只寫了四句:“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第三個小部分寫“後洞”,這是褒禪山奇險的所在,是它最值得遊覽的地方,描寫比較多。“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幾句,寫出了它的不同尋常的幽深。作者寫他遊“後洞”時,“予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這一方面是敘述當日的遊蹤,一方面也是反襯了後洞的奇險莫測。以下對他當日的遊蹤還作了幾句補敘。補敘出他們一行遊後洞到過的地方,“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補敘出“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補敘出“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補敘出他們出來以後,“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這都是記的遊褒禪山的事,也可以說是本篇的正文。文字雖簡短,描繪卻較細。我們好象跟着作者從山中的禪院出來,行過一塊僕在路旁的碑,遊覽了前洞和後洞。他在遊前洞時,看到許多遊客在那裏記下了名字,知道到過的人很多。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洞。遊後洞時,要持火把進去,越往深處越難走,見到的景物也越奇。雖然作者沒有具體描寫它怎樣奇,然而這卻深深地吸引了讀者。通過對洞中探尋的迫切心情,給了讀者充分想象的餘地。後洞的奇,他還有十分之九沒有見到,留下一片懊悔。記遊的事已經寫完,如果文章到此爲止,也未嘗不可。但是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他的打算就是要從這件遊覽的憾事中總結出一點教訓來。

“於是予有嘆焉”一句,陡然一轉,引起了後半篇的一番大議論。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學者觀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蟲魚鳥獸,往往能得到一些東西,完全是他們苦心探索、務求深入的結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處盤桓,像遊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樣。他們不願走到艱險和深遠的地方去,可是世間的“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總是在“險遠”的、人跡罕到的地方。要到“險遠”的地方見識那些“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還要有能力;有了能力,還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還要有所憑藉和幫助,像遊後洞時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樣。不要在能力還夠使的時候就停了下來,徒然讓人譏訕和遺下無窮後悔。

這是作者在這次遊山後所悟出的一段做學問的道理。這段道理不僅由於通過他的親身經歷說了出來,具有生動的形象性;而且語言也寫得饒有韻味,委宛動人。這段文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變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是一個總的論述,是這一段文字的綱領。“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這幾句具體結合到了這次遊山的經歷,然而這還是概述,是承上文而來。“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裏是一轉。“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這裏又一轉。“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裏又一轉。“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這裏又一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最後歸結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穫。句子的變化和轉折那麼多,是爲了層層推進地發揮要說的道理。但它轉得毫不費力。它在轉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運用虛字,因此是那樣圓轉流利,揮灑自如。然而它又是風骨遒勁,筆力挺拔。這段文字和上面的記遊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語言上的運用得好是分不開的。

作者在發完這些議論後,又回顧前面看到僕碑一事,最後還寫了幾句:“予於僕碑,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哉!”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又和學問的道理有關,因此緊接着寫:“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樣的收束,顯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餘波盪漾之妙。

這篇文章把記遊和論學結合得這樣好,使人百讀不厭。它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藝術手法也是有獨特之處的。

《遊褒禪山記》讀後感2

我看“盡吾志可無悔矣”——死亡可以等於新生。

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在我看來是一個英雄在紙上雕刻下來的印記。他在裏面所表達的向上精神,在我看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這種精神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可以想象,也像是一個雙刃劍一樣的,能夠輕而易舉的摧毀任何一個堅強的人。王安石不就是這樣的例子嗎,在他的晚年,變法失敗後心裏只怕是只剩下一片廢墟,曾經的豪言壯語化作烏有,成爲了世人所拋棄的遺骸。

所以,“盡吾志可無悔矣”諸如此類的話,只怕是只有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才能說得出的了。

當年的王安石,剛過而立之年,與朋友共登褒禪山。當他們極具冒險精神的一起擁着火把走進山洞的時候,恐怕還沒有人會注意到後面的事情。就在他們看見各式各樣的奇異景物的時候,有人倦怠了,說了一句“再不出火苗就沒了。”其他人這時才從身邊奇異的景物回過神來,看了一下那簇火苗,心中一種莫名的陌生感驟然升起——是的,每個人都在在意着遊山玩水的事情,自然也就沒有關注身邊的這簇火苗了。而當他們現在看到這簇火苗的時候,心裏又有多少滋味是能夠表現出他們對這簇火苗的信任的呢。或許在那時,他們心裏更多的是自己被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裏的情形。

所以,一行人便一起走出了山洞。

當他們出來後,發現了事實是“火尚足以明也”。於是一行人便開始責怪起那個提議出來的人來了。

王安石當時也覺得自己未能玩的盡情,實在是有憾。但是我覺得他一定是正視了自己害怕被困在山洞裏的想法,因爲文章中寫到“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其中的“物”,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爲照亮一行人的火把。所以,王安石雖然覺得自己此行有憾,可是他絕對不會對那個“怠者”有過多的責罵,頂多算是發發牢騷而已。相反,如果那個怠者會因此而生氣,那隻能是他自己的問題。

那麼這也就是說,王安石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對自己此次出遊的心得總結上。於是他得出了兩條結論——“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另一條就是前面說的,“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出於文章的題目考慮,這裏不說前者。

能夠“盡吾志可無悔矣”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都是一些“玩”到了極致的人。而這些人,我們常稱他們爲英雄。遙想燕國危亡之時,荊軻能夠獨自一人踏上西向不歸路,且因燕太子之言而“終已不顧”,最後在秦王殿下使嬴政“目眩良久”。遙望秦漢風雲交疊之際,唯有項羽者敢破釜沉舟,再後來在用三萬鐵騎面對劉邦五十六萬濤濤大軍。再看清末的曾紀澤,孤身直入龍潭虎穴,硬是靠自己一身錚錚鐵骨換回了伊犁,改寫了弱國無外交的歷史,爲世界所震驚。

而王安石,和這些英雄一樣雖然只作爲歷史的一瞬存在,可是他毫無疑問也想要成爲這樣的人。所以,褒禪山上的遺憾算什麼。即使自己要趁着年輕氣盛才能這樣的文章又算得了什麼。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難道不需要考慮人生的短暫?難道不需要考慮,若有一天,碌碌無爲的我們會因虛度光陰而感到痛苦?難道不用考慮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只是甘心做一條寄生蟲?

這一切問題在王安石這樣的英雄人物的眼裏,都是否定的。正如羅大佑曾經寫下的一句話:這裏沒有不痛不癢的歌。同樣的,王安石也不要有不痛不癢的人生,他覺得自己應該要活出一些色彩來。

然而,這個世界回報給他的又是怎麼呢?或許是無盡的黑暗,把他困在了一個不爲人知的山洞裏,光明的火把甚至照耀不到他的屍骸。他這樣的孤膽英雄,到最後恐怕只能在陰冷幽閉的山洞裏掙扎地生存了。

這其實讓我想到一些孤獨的人,並使我覺得,孤膽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孤獨。項羽荊軻云云就不說了,像卡夫卡一類的文人,拿破崙一類的半神式人物,也和他們一樣,得不到正常人應有的幸福,只好(或許也只能)在不斷的背叛與生離死別中結束自己的一生。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既然“生死”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來說是兩堵我們永遠無法逾越的高牆,那麼也就是說沒人知道死後的世界會是怎樣的。所以那誰又能說死亡對於我們不是到另一個世界的另一種新生?而還在這個世界的我們,在煥發光彩的之前之後,又爲什麼要畏畏縮縮,不爽快的以一種樂觀心態活着?即使不能夠樂觀的活下去,那也不必放棄,因爲我們應該相信,生命是不會有終結的。而讓生命存在意義的方式,恐怕也只有像年輕時候一樣不斷的奮鬥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