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遊褒禪山記教案精品多篇

遊褒禪山記教案精品多篇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一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各”、“極”、“觀”、“求”、“其”等實、虛詞的多種含義;辨析詞類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識。

2、瞭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寫作意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語言的分析,學習並能夠使用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夠闡釋出這兩者在當今時代的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1、理解並能夠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具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夠使用正反論證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並能夠使用文中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教學思路

通過理清作者遊覽經歷來分析作者論證的邏輯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後深入理解作者所闡發的兩個道理。

教學活動

一、啓——導入課題

師:我們曾經學過不少文言遊記,如《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等,大家認爲這些遊記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情感懷 ;一般以敘爲主,感爲輔。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王安石的遊記《遊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特別之處?

檢查預習成果:看學生是否在課前疏通文意,總結重點文言知識。

二、承——記敘遊覽經歷

師:通讀全文,作者一共遊覽了幾個地方?遊覽順序是怎樣的?你能否畫出作者的路線圖?

補充提問:(1)作者是先遊覽的華山洞還是先遊覽的僕碑呢?

明確:遊覽了兩個地方:從禪院出發,遊覽華山洞、僕碑

禪院 → 僕碑 → 華山洞 → 僕碑 先遊覽的僕碑。

(2)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爲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

明確:作者在遊覽華山洞之前路遇僕碑,發現“其文漫滅”,知道是“謬誤”,後遊歷了華山洞,有感而發,原路出洞後又遇僕碑,再見則抒發感慨,說理記文。

師:在這些地方作者分別遇到了什麼事呢?請大家集中閱讀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點並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麼?(有碑僕道)

上刻什麼字? ( 花山)

②華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況如何?(平、曠)

前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如何?( 衆)

其後洞情況如何?(高、寒)

後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麼經歷?往洞裏走愈( 深) 愈(難)其見愈( 奇)。而隨洞深入, 題記者( 少),乃至( 加少)。

④在遊洞過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盡。”當時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隨怠者出後,他又有什麼表現?( 悔隨之出)。

三、轉——說理記文

主問題:在這樣的遊歷經歷中,作者感悟了什麼道理呢?

次問題:

(1)作者是如何將文章從敘事轉爲議論的呢?

明確:通過“於是餘有嘆焉”。

(2)作者“嘆”的是什麼? 作者又爲什麼嘆呢?

明確:

1、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卻遊而未盡,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

(3)作者認爲如何才能“不悔”?

明確:

1、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到達目標)

2、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盡力卻沒到達目標)

(4)作者認爲如何才能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明確:志、力、物首先要有“志”;雖然有失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主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

(5)作者出洞又遇僕碑,此時他論說了什麼道理?

明確: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敘議結合,結構嚴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們之前的問題: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爲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論說華山洞的經歷的?

明確:遊覽順序和說理順序一一對應,敘議結合,行文嚴謹,首尾呼應。第三段通過對比論證的方法來論說華山洞的經歷。

2、作者本文中一共論述了兩個道理,請運用“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爲什麼要在這區區一篇遊記中論說這些道理呢?

補充材料:從文章後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罷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同時王安石同歐陽修交好,主張古文革新,反對當時詩歌文章浮華的弊病。

明確:

1、作者借“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他主張改革的遠大理想,並指出,要達到這遠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條件齊備卻沒有達到理想,作者“無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決心。

2、又在途中遇僕碑,想起文壇流弊,指出學者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所論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從、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3、掌握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特別是“其”、“道”、“名”、“然”等詞的用法。

4、熟讀背誦,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設想:

1、本文的語言比較通俗,可讓學生利用註釋自己串講課文,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詞,除弄清它在本課的用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繫所學過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書的方法積累這些詞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所以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關係,從而理解作者所闡述的觀點。

4、誦讀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讀課文,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總課時:

3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及課文簡介,疏通文意。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景物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有人曾將遊記比作“紙上山水”。)

二、介紹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課的教學目的及課時安排。

四、由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板書):褒冢華相謬窈父

五、默讀課文,根據註釋疏通文意。

六、由學生複述課文,串講。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必要的點撥,特別要點出一些重點字詞的用法。

七、由學生質疑,提出存在的其他問題。

八、齊讀課文,鞏固詞義。

九、作業

1、積累“其”、“道”、“名”、“然”的義項。

2、熟讀課文,體會敘議結合手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敘議結合手法。

教學步驟:

一、檢查上節的重點詞語的用法。

二、積累詞義。

指定幾位學生把自己所歸納的詞義及例句抄寫在黑板上,並講解。

三、齊讀課文,理清思路。

由學生討論,明確文章結構。

第三部分(1、2):記遊山所見及經過。

第二部分(3、4):寫遊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遊山的時間及同行者。

四、討論敘議結合的手法。

1、問:本文的敘議是怎樣緊密相連的?

由學生討論後明確:

(1)兩部分間銜接過渡自然。

(2)記僕碑情況突出“花山”二字,爲後文的議論作鋪墊。

(3)強調前洞路近、地平、遊者衆,後洞強調路遠、奇險、遊者少。爲後文議論作鋪墊。

2、作者通過記遊,闡述了什麼觀點呢?

作者據僕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態度;通過兩洞對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個結論。

3、本文即事明理,借遊山抒發了內心的感慨。諸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你對作者這一感慨的看法。(本題可由學生自由發言,不求統一。)

五、作業。

熟讀課文,寫一篇讀書筆記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指導背誦。

教學步驟:

一、檢查上節所講授的敘議結合的特點及作者的觀點。

二、啓迪思維,深入研究。

從遊覽來看,這是一次半途而廢的遊覽。照理,這樣的遊覽並沒有多大價值可寫,而本文卻成爲一篇傳誦千古的名篇,爲什麼?從中,我們對作文之法有什麼體會?

提示:

1、首先要重視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啓發人們思考。

2、其次要重視構思佈局,使材料與觀點有機統一,結構嚴密。

三、指導背誦第三段

第三段緊承上文,抒發自己的感想。

(1)用“嘆”領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論的標準:“求思之深而無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4)闡述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繫。

(5)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悔”。

(6)結合提示,爭取當堂背誦。

《遊褒禪山記》 教案 篇三

A.課時安排:三教時。

B.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基礎知識目標:瞭解借遊記抒發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C.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學方法:精讀課。

E.教具使用:多媒體教室設備——電腦等。

F.教學設想

1.本文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它以發議論爲主而以記遊爲輔,議論又涉及哲理問題,學生初次學習這樣的文章,會有一定的困難。解決這個困難的辦法是:一開始就指導學生初步瞭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初步理清脈絡層次,然後逐段教讀,最後。總結全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預習(必要時可以從課堂抽出20分鐘讓學生預習)爲前提。

2.對語言障礙要有足夠的估計。本文中有些句子層次較多,有些詞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義比較特殊,常見虛詞“其”“之”“以”等出現的頻率較高,且涉及多種用法,這些都是困難所在。有些詞、語、句要提出來,用靈活的方式(據上下文義推測、文白對照、長句化短句、語法分析等)進行解釋;有些可以在教讀過程中以提問方式要求學生解釋,而後補充糾正;有些可以放到結束課上,通過分類整理,加深理解。更爲重要的是,要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悟上述詞、語、句的含義。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懷是闊大的,所以能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一點,學生很難品味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將示範背誦作爲一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學生誦讀。

4.本文擬用3課時教讀,安排如下:

第1課時:講解文章主旨和佈局,介紹作者,誦讀第1段。

第2課時:誦讀第2、3段。

第3課時:誦讀第4、5段,.總結全課,完成練習第一、三、四題,整理實詞。

G.預習安排

1.對照註釋看課文一遍,然後朗讀課文一遍。

2.給下面的句子劃停頓: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種用法。

4.準備背誦全文(末段可略讀)。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三篇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即“教學設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

教師:根據初讀印象說說《遊褒禪山記》跟上述四篇有什麼不同。(從記遊中生髮議論。)

教師指出: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像《遊褒禪山記》這樣由記遊中生髮出大段議論的不算很多,這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閱讀時要注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麼,它怎樣由記遊中生髮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二、講解文章的主旨。

.課件中朗讀展示。

2.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並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無物以相(xiàng)之何可勝(shēng)道也哉長樂王回深父(fǔ)

3.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麼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爲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爲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麼意思?(爲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5.“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說的?(至洞之深處。)爲什麼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峯”。)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簡介。

關於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說過,這裏稍作補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爲這一觀點的發展。

四、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佈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思。

五、歸納文章佈局的特點。前面在討論文章主旨時,已經涉及佈局的一些特點。這裏只稍作補充,然後歸納。

問: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後洞時結束。)可見第1、2段是記遊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點是由什麼事情生髮出來的?(遊後洞而未能“極夫遊之樂”。)後一點呢?(“有碑僕道,其文漫滅”)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六、誦讀第1段。

1.教師先範讀一遍,然後領誦一遍。

〔說明〕教師範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訛音爲“華”。)

②“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③“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裏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④“距洞百餘步……曰‘花山’”——“有碑僕道”中有省略成分嗎?(“僕”後省“於”。)說碑“距洞百餘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爲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後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2.學生練習背誦。

教師巡視全班,先背下來的學生可以舉手,接受教師個別檢查。

教師還可以將作者行文順序寫在黑板上: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僕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3.學生齊背這一段。

先看行文順序背誦,然後拭去板書再背誦。

4.指點與答疑。

①爲什麼要先點出洞名?(下文主要記遊華山洞經過,又由此生髮議論。)

②爲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古文無“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華”分開。)

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爲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七、留作業。

1.順暢地背誦第1段,熟讀第2、3段。

2.完成練習第二題,將“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先全班學生齊背,然後抽查個別學生1—3名,從中發現問題要做具體指導。

2.“其”的用法。

先檢查練習的第二題的完成情況。這裏不書題文,只寫答案。

(1)代詞。那(此係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2)代詞。這(此係近指,指慧空禪院)。

(3)代詞。它(代僕碑)。

(4)前“其”:代詞。它(代“穴”)。

後“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遊者”定語)。

(5)前“其”:代詞。它(代後洞)。

後“其”:代詞。代遊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代語代詞。

(6)代詞。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詞。他們(代“古人”)。

(8)語氣助詞。難道(表示反問語氣)。

補充:(1)既其出——助詞,無義。

(2)視其左右——代詞,自己(代作

高中語文必修二《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四

《遊褒禪山記》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學習的是古代遊記散文,屬於文言文教學單元。

我一直認爲文言文教學離不開文言知識傳授,但不能僅侷限於文言知識的學習。古文言文中蘊藏着深厚的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古人深邃思想的體現,高尚人格的展現,超人智慧的表現。文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其精巧的結構佈局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倘若教師只侷限於文言知識的教授,真的有些捨本逐末了,況且大部分課文下面的註釋比較詳細,學生參照課文下邊的註釋基本上就可以疏通大部分的文句了,而且大部分文言知識也是要靠上下文的文意來理解的。

所以在教授文言文單元時,我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是按照以下四個環節安排的:

第一個環節,學生參照註釋自主翻譯本節課規定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根據註釋解釋文中重點字詞)

第二個環節,小組合作根據語境推斷個別難懂的字詞和句子的用法和句式特點。

第三個環節,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第四個環節,以一個問題出現,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深入思考,理解吸收課文的思想精華。

我自認爲這樣就可以把我從一字一句的講解的文言教學困境中解脫出來,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情況,也可以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點撥,從而使每節課都落到實處,讓每位學生都能或多或少的學到知識。

但在《遊褒禪山記》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幾位學生的書是空白的,問他們個別字詞的含義也答不上來。我心裏一下恐慌了。我一直認爲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或者做其他事情不是學生的錯,是我自己的教學環節出了問題了。所以我輕易不批評學生。下課後,我把書上空白的幾個學生叫到辦公室詢問他們原因。原來是他們在自學時怕出錯不敢寫,教師講解時速度有些快跟不上。我仔細想想也的確是這樣的情況。我讓學生自主學習時,字詞任務沒有明確,沒有把學生的求知慾激發起來,怪不得學生。

學海無涯,教海也無涯。每天忙碌且充實的生活着,不求有多大成就,但求每天都有個不一樣的自己。

高中語文必修二《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遊記類古文的能力。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體會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3.學習作者勇於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勇於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體會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難點:學習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方法

批註式閱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作者的生平導入:同學們,說起王安石,我們並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併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變法”,他的一生也與變法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王安石在上書變法前遊覽褒禪山時的所記所想,或許在蛛絲馬跡中我們能探求到偉人心裏的遠大抱負。(板書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照註釋閱讀課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結構。思考“本文可以分爲哪幾部分,每部分分別講了什麼?”

明確:①(1~2):記敘一行人遊褒禪山的經過。

②(3~4):議論自己遊山的心得。

③(5):補敘、簡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經過這一部分,思考以下問題:

①小組討論,爲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

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像花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與“華”分開,“華”纔讀“huá”王安石認爲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②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對這個習慣,你有什麼看法?

各抒己見

2.作者分別遊覽了哪些地方?各個地方分別有什麼特點?

明確:作者遊覽了前洞和後洞;前洞:平曠,遊者多;後洞:窈然、寒、深,遊者少。

3.看遊山心得這一部分,作者有什麼心得?

明確:現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須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以遊覽風物來說,“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這種現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現。天下的珍奇異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難以到達的地方,而大多數人會因爲其艱險、難找而選擇放棄,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發現的越少。

5.既然奇景異觀常人很難看到,那麼怎樣才能看到奇景異觀呢?從文中歸納概括。

明確: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個人要有遠大志向,目標明確,纔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境地。(板書“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氣力不足,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很難到達理想境地。(板書“力”)

三是“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觀的條件也是我們成功的必備條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類的物來照亮前進的道路,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板書“物”)

總之,志、力、物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

6.雖然作者講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現實往往不如人意,對此,作者又有什麼心得呢?

明確:盡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達到,也就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遊覽了褒禪山後得出了“有志”“盡吾志”的觀點,抒發了其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對我們現實生活有什麼啓發作用呢?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樣做?

(五)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本節課內容,作業: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關資料,瞭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書設計

《遊褒禪山記》 教案 篇六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學法點撥

整體感知、誦讀、點撥、自學、討論、批註等。

教學準備:

1、自學

2、勾畫《大學聯考神梯》

3、自制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作家作品時代背景

2、聽錄音,正音、明讀

3、誦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兩篇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醉翁亭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

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請同學們注意本文與所學過的遊記有什麼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世稱荊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他上萬言書,主張實行新法,改革政治。後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由於保守派反對,新法受阻。他具有樸素的唯物辨證思想,反對天命,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進步口號。他的詩詞文多揭露時弊,體現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詩詞遒勁清新,風格高峻。文雄健峭拔,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點撥本文學習步驟

1、閱讀課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寫作線索。

3、逐段閱讀,弄清文中字句含義與用法。

4、瞭解本文寫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

6、背誦。

四、整體感知。

1、聽錄音,正音:廬冢 謬其傳 無物以相 深父

瑰麗 窈然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2、明讀:所謂華山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3、理清課文結構思路:

(1 )本名與別名的由來

(2 ) 記遊洞經過

(3 ) 抒發遊洞的感慨(全文重點)

(4 ) 簡寫由僕碑而產生的感想

(5 ) 補記同遊之人、記遊時間

五、分析解讀一二段

(一)補充註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 卒:最後

3.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名:給……命名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爲陽)

5.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蓋:大概,可能

6.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窮:走到盡頭

7.不出,火且盡 且:將要

8.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10.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其:自己;極:盡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舍

A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 便舍船,從口入

D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 退避三舍

2.餘

A 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B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 遊刃有餘

D 其餘,則熙熙而樂

3.窮

A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 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 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 復前行,欲窮其林

4.然

A 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B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 奚以知其然也

D 吳廣以爲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此

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4.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5.則其好遊直不能窮也

6.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餘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遊之樂也

(四)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

1.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麼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2.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討論)

3.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爲什麼要進山洞?又爲什麼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4.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爲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討論)

六。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後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三四五段 2、小結本文 3、練習

教學步驟

一。複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一)補充註釋

1.於是餘有嘆焉 焉:語氣詞,不譯。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以:因爲,由於

3.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夫:那;以:而,並且

4.其熟能譏之乎 其:豈,難道

5.何可勝道也哉 勝:完全

(二)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1.焉

A 於是餘有嘆焉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其

A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 其熟能譏只乎

D 其真不知馬也

E 汝其勿悲

3.觀

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

B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4.名

A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C 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 莫名其妙

E 不名一文

F 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3.險以遠,則至者少

4.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5.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四)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3.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5.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6.於是餘有嘆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9.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4.《臨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六)分析後三段

1.王安石基於這次旅遊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於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討論)

三。朗讀後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小結本文:

1、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請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作者記遊褒禪山不爲記遊,而爲發表議論:無論治學處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2、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遊山,後兩段發議論,前面的記遊處處與後面的體會有關,後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遊山經歷。前後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五。 課堂作業 :課後練習

六。課後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大學聯考神梯》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瞭解作者。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課文。

2.學習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

二、過程和方法

誦讀、感悟、理解、背誦。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識作者“深思慎取”“盡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鑑意義。

重點、難點

掌握詞類活用。

因事說理的遊記——思想的深刻,藝術手法的獨特。

解決辦法

學生利用註釋、工具書疏通文字,教師只進行點撥、解難,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重視誦讀,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指導學生從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並重點教讀第三段,理解作者“盡吾志”的觀點。

學生活動

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藉助註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熟讀成誦。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補充註釋

①址:基址,指山腳。

②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後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③廬冢:廬,一說指慧褒生前住處(屋舍)。

④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另一種解釋是:唯獨碑上刻的“花山”二字還可以認識。

⑤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纔讀爲huá。王安石認爲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所以如果是“華山”(按,這裏不是五嶽中的“華(huà)山”)的“華”,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種解釋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華山本名花山)。名,說出名稱。

二、導入

劉勰《文心雕龍》:“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時寫了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我們從中來感受作者遊褒禪山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三、範讀。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

四、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感情。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結合課後練習,疏通文意,積累語言。

1.詞

[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爲“是”“就是”)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於是)

於是爲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

[道]

有碑僕道(路,道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蓋]

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是因爲”“是由於”等)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爲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文過飾非(掩飾)

[然]

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吳廣以爲然(對,正確)

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度)

蓋其又深,則其至義加少矣(到達的人)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險遠的地方)

畫線的詞可以視爲形容詞用作名詞,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認爲“其至”“險遠”後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這三個詞在理解上沒有什麼困難,只要學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講它們是形容詞用作名詞。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詞用作動詞。)

始舍於其址(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爲動詞)

好遊者亦不能窮也(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名之曰褒禪(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爲動詞)

而莫能名者(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爲動詞)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把……當作老師,名詞的意動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認爲……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認爲……有好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句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二、三個句子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由結構助詞“所”和介詞“以”組成,相當於現代漢浯的“……的原因”

六、熟讀成誦

這篇遊記與我們讀過的其他遊記相比,有什麼明顯的特點呢?

[明確]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照應。先敘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的經過,藉此生髮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記遊和議論是怎樣結合,怎樣照應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記遊生髮而來,第四段議論由第一段的記遊生髮而來。

在大體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礎上,讓學生熟讀、背誦課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

還不能熟練背誦的允許朗讀。

二、理清思路,把握結構,深入理解

1.記遊部分寫了什麼內容呢?

[明確]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文章緊扣題目,以“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起頭,點明作者所遊的地方是“褒禪山”,以及這座山的另一個名稱“華山”。由這句的“褒禪山”一名引出褒禪山名稱由來,點出禪院。寫禪院,既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又引出“距其院東五里”的華山洞。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爲下文寫遊華山洞作交待,其中寫華山洞命名緣由又與開頭一句照應。記僕碑文字,循名責實,辨“華山”誤讀,不僅迴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也爲後文的議論伏筆。記敘的景物由禪院到華山洞,再到僕碑,反映了遊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相扣。

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先略述前洞和後洞的概況,突出前洞與後洞迥然不同的環境特徵,以及遊前洞之易與遊後洞之難,揭示一般遊人就易避難的心理,爲後文“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伏筆。然後詳記遊後洞的經過。“餘與四人擁火以人”。點明瞭與人同遊,這纔有入洞以後諸人的不同反應。寫經過時,對所見景象,只異常簡括地記下“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用連鎖句式說明入“深”、進“難”、見“奇”的遞進式因果關係,爲後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據。隨着入洞之深而“其見愈奇”,下文本應敘寫乘興而入,尋幽訪勝,領略“奇”景。不料,卻中途退了出來。遊洞至此結束。作者又補敘了兩點。一是“蓋予所至……則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時……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兩點補敘爲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據。寫出洞後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字。因爲當時“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卻“與之俱出”,“不得極夫遊之樂”,由此而“悔”,並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樣生髮議論的呢?

[明確]第三段,寫遊洞華山的心得。

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啓下。“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自然地轉入議論。作者先借託古人,說古人遊覽觀賞“往往有得”,是因爲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說的觀察所得,不是隨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爲依據和標準,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以下以遊洞爲喻,以“有志”爲中心,進行逐層淪述,闡明宏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夫夷以近,則遊者衆”,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兩相對比之後,緊接着指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裏以景喻物,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志”“物”“力”。在提出“志”這個條件時,用兩個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強調“有志”;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志”作爲基本前提,也強調了“有志”。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的道理,說得相當清楚、完備而透徹。三個“不能至”的三層意思,是按照乏個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邏輯十分嚴密。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然力足以至。

媒體設計] 篇八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必修二《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九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是一篇名文,全日制十年制學校高中課本《語文》第一冊也選了,自然是因爲它因事見理之理,對我們現在還有教育意義。爲了受教育,讀文章無妨斷章取義;至於評價文章,就要兼考慮義理之外的其他方面。最近我把這篇文章又讀了一遍,對於有些問題,如寫法究竟好在哪裏,記遊而大發議論合適不合適等等,有些粗淺的想法,寫出來供研討此文的人蔘考。

此文的受人重視,主要在於它宣揚了無論是求學問還是建功立業,都要勇往直前,求登峯造極,得其究竟,而不畏難苟安,人云亦云,半途而廢。這個道理之爲正確,重要,顯而易見,因而說這方面是文章的優點就不成問題。——這都可以不談。以下着重談別的方面。

遊記一類文字,辭章之美很重要。柳宗元《永州八記》是名文,很多人喜歡讀,主要原因之一是辭章好。就這一點說,《遊褒禪山記》就差一些。是文筆的造詣有高下嗎?似乎不好這樣說。辭章的高下不同,大概是出於另外的原因。可以想到的有以下幾種:一,荊公此文,名曰遊記,而重點是講道理,所以不想繪影繪聲地描摹景色。二,荊公好遊而象是不喜歡或不慣於寫遊記,如文集中游記很少,一篇《鄞縣經遊記》也寫得平平,有如記帳。三,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荊公行文,常常漫不經意,一揮而就。《宋史·王安石傳》說:“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這是因爲他才大,志大,不慣於在文字的雕琢上多下工夫(自然不是篇篇如此,因爲還有脩潤“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傳說)。這樣,日子長了,大醇小疵也就在所難免。如他的《鐘山絕句二首》裏有一句,“一鳥不鳴山更幽”,與流傳的王籍名句“鳥鳴山更幽”相比,不但語拙,意思也難通。又如他著《字說》,靈機一動,專以會意解釋字義,蘇東坡同他開玩笑,問“坡”字何義,他說:“坡者,土之皮。”蘇東坡說:“然則滑者,水之骨乎?”即以這篇《遊褒禪山記》而論,如“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也寫得頗爲纏夾,既然已經“漫滅”,爲什麼“其爲文猶可識”呢?象這類地方,都失之膽大而心不細,我們也不必爲賢者諱。不過無論如何,這總是小疵,我們讀古人作品,不妨舍小疵而取其大醇。大醇爲何?我個人以爲,是“文如其人”。王荊公是大政治家,爲救國救民而變法,大氣磅礴,百折不撓,至於傳說的不拘日常小節,如少洗臉,不更衣,須上生蝨等,也許正是值得稱賞的吧?

辭章之外,讀《遊褒禪山記》時會想到的一個問題是,記遊而大發議論,這種寫法究竟如何。古人寫遊記,常用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單純描畫所見,如《徐霞客遊記》,姚鼐《登泰山記》等。一是於所見之外,兼寫一些因所見而引起的感慨,如楊士奇《遊東山記》,末尾說到“人生聚散靡常”,邵長蘅《夜遊孤山記》,末尾對比賈似道與林逋,以寄一時的興會。荊公此文就大爲不同,記遊部分輕描淡寫,一掠而過,議論的話卻說得很多很重。與一般遊記相比,這種寫法是重點寫有所“悟”,所以無妨謂之爲變格。對於這樣的不同尋常,我們應該怎樣看呢?這可以分作兩個方面探討:一是何以這樣寫,二是這樣寫好不好。

變格的由來,我個人以爲,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推求:一是作者的時代,二是作者的爲人。

先說時代,是宋朝。我們都知道,宋朝是理學盛行的時期。理學講些什麼,今天看來,應該如何評價,這些與本文關係不大,可以不談。只是有一點要指出,就是理學家慣用的所謂“格物、致知”的辦法,正是“因事見理”。自然,因事見理也是古已有之的,如莊子的道在屎溺,墨子的見染絲而嘆都是。不過到了宋儒就於今爲烈。這原因是他們學了佛家的禪宗(雖然口頭上大力闢佛),而且要比漢儒更進一步,窮追聖經賢傳的微言大義。他們着重講的大道理,有心、性、誠、敬,尤其是形而上的太極、陰陽等,都是玄之又玄的,離開事物就更難理解,因而他們從禪宗老衲那裏引進一些辦法,以眼前事物寓玄理,並且用人人都懂的大白話,即所謂語錄反覆闡明之。這樣做,時間長了,人數多了,自然就成爲風氣,我們稱之爲道學氣也好,總之,是習慣成自然。例如《論語》的“莫春者,春服既成”一段話,舊注只是說:“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生值亂時而君不用。三子不能相時,志在爲政。唯曾皙獨能知時,志在澡身浴德,詠懷樂道,故夫子與之也。”夫子所與,不過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這一點點意思。可是到朱熹筆下就不同了,注說:“曾點之學,蓋有以見夫人慾盡處,天理流行,隨處充滿,無少欠闕。故其動靜之際,從容如此。而其言志,則又不過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初無捨己爲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這個“妙”,我們現在看來就莫名其妙。宋儒的因事見理,不只常見於文,而且有時見於詩。例如也是剛引過的朱熹,寫過一首《觀書有感》,詩云:“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還有一首,題目是《泛舟》,詩云:“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源頭活水”,“中流自在”,顯然都是禪語,表面言事而實際是講道理。這樣的詩,王荊公也偶一爲之,如《登飛來峯》雲:“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顯然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荊公不是理學家,他志在救國救民,要“行”;理學家則醉心於“思”,思太極、陰陽等等,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是想入非非。這是一面。但是我們也要知道,荊公雖然是大政治家,於學卻無所不通。文章和詩詞,在宋朝都是第一流。旁至於理學、佛學,他不只是通,而是精通。他寫過《原性》《性說》等文章,而且自信爲前無古人。他還作過《楞嚴經疏解》,也自信爲成一家言。因此,我有時想,傑出如王荊公,在學問文章方面,或者也不免沾染一些時代的風氣;如果這個猜想還有些道理,則這篇遊記用了因事見理的寫法(不是“人”的“思想”,是“文章”的“寫法”)也就不足爲奇了。

這樣寫的另一個由來是作者的爲人。荊公的爲人,大家都很熟悉,才高,志大,有見識,有魄力,無論是治學還是建功立業,都要求登峯造極。他的《憶昨詩示諸外弟》裏有句雲:“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乘閒弄筆戲春色,脫略不省旁人譏。”《遊褒禪山記》是三十四歲所作,他拜相在五十一歲,這篇遊記中的大議論,正是壯志未酬的真實反映。寫此文之後的十幾年,他掌政了,果然就象文中所說,“盡吾志也”,“可以無悔矣”。總觀他的一生,變法;訓釋《詩》《書》《周禮》,成《三經新義》,頒之學官;黜《春秋》,說它是斷爛朝報;著《原性》之類的論文,不只駁楊朱、韓愈,而且駁孟子、荀子(雜文《讀孟嘗君傳》駁世人皆稱孟嘗君能得士,而說孟嘗君是雞鳴狗盜之雄,也屬於這一類);創詩詞集句,開後代集句的風氣;等等:可以說件件(至少主觀上)是登峯造極。無怪乎《宋史》說他:“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於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象這樣的爲人,在遊記中發一些不甘於“夷以近”的大議論,正是不足爲奇了。

最後談談這樣不同常格的寫法,我們究應如何評價的問題。這顯然是個難題,因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且說我自己的看法,是大有可取。理由有三:一,這類變格也是古已有之。例如《史記·汲鄭列傳》的“贊”曰:“夫以汲黯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衆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爲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爲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鄭亦云,悲夫!”應該評論汲鄭二人的功業而專說世態炎涼,這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的變格。又如曹操《祀橋太尉文》中有這樣幾句:“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後,路有經由,不以斗酒隻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莊語之中忽而插入玩笑話,這也是變格。還有變得更厲害的,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通篇大談其不平之鳴,說到孟東野只寥寥幾句。即此可證,變格也未嘗不可,有時甚至更好。二,古已有之是旁證,更重要的理由是,就《遊褒禪山記》說,這樣寫效果更好,因爲因事見理,則玄遠化爲切近,讀者更容易悟入,換句話說,就更容易說服人。三,從文章作法方面考慮,變格的靈活性也有教育意義。俗話說,文無定法。從讀者方面說,我們更應該尊重作者的自由。某一個主題,或某一點點意思,可以用這個體裁表現,也可以用那個體裁表現。體裁確定之後,次序,組織,甚至措辭,也可以千變萬化。小題可以大作,大題可以小作,還可以連類而及,聲東擊西,等等。當然,變要有變的規矩,不能隨筆亂寫。規矩是什麼?無非是不離主題,能夠同樣或更好地達到寫作的目的,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個道理容易說,也不難理解,不過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尤其是千篇一調的文風正在風靡一世的時候。練筆自然不可少,而知道如何能不陷入流行八股的泥塘,也同樣是重要的。就這一點說,王荊公這篇不同流俗的文章也是值得我們深入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