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遊褒禪山記教案(新版多篇)

遊褒禪山記教案(新版多篇)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理解:領會前人關於“志”、“力”、“物”三者關係看法的精神實質,記住做學問要“深思慎取”的告誡,學習他們不相信舊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積累:豐富學生有關文言文的誦讀知識,培養誦讀文言文的習慣。

瞭解幾種文言句式,特別是賓語前置句。

運用:辨析幾種常見的修辭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誦讀知識及誦讀習慣的培養。

2、理解“志”、“力”、“物”三者關係,體會“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寫僕碑、前洞,詳寫後洞,與全文主旨的關係;

4、掌握“觀”、“名”、“文”、“求”等詞的意義和用法;瞭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識點】(除重點難點之外)

1、讀準難字字音,掌握異讀的三個類別;

2、讀準文言句子,不要讀破句;

3、瞭解文言虛詞在表達語氣、傳達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多媒體。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1、解題:

本文體裁:遊記散文;②全文內容:通過遊山,闡發兩點感想。

2、範讀全文,自讀。

3、逐段辨析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網頁對照譯文,辨析疑難)

第一段:

①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浮圖、廬冢、漫、華、謬等。

②譯句: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詞用作動詞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詞作狀語的例子:側出

②找出開竅詞作動詞的例子:窮、明。

③解詞:曠、擁、怠、加、咎、極等。

④不要讀破句:“而餘亦悔之……之樂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虛詞用法。

②解詞:觀、得、非常、至於等。

③讀準音:“相之”

④口譯本段

第四段:

①標出下列句子的語中停頓處:“後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②找出判斷句、省略句。

4、作業:

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1、分段討論問題:

①第一自然段記了什麼?有什麼特點?

提示:記所遊山名,交待“褒禪”山名之由來,介紹華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證“華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記遊時,並不沉醉於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爲下文“謬其傳”埋下伏筆,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記敘遊華山洞的經過,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爲什麼這樣處理材料?

提示:寫遊前洞,惜墨如金,一筆帶過;寫遊後洞,潑墨如水,詳加介紹。這樣剪裁,是爲下文議論鋪設事實依據。

③第三段作者寫遊山的心得體會。他闡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指出具體例句。

提示:闡述了宏偉的目標與不可少的主客觀條件之間的聯繫。“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說明“力”的重要。“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說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從反面強調“盡吾志”的重要。“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則從正面再次強調了“盡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寫了第二點心得體會。哪句話能表明作者的觀點?提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結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語句起到了聯繫和照應作用,請分別找出來。(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寫了什麼?有何作用?

提示記同遊之人和時間。既照應前文,又對“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敘。這種寫法,可使行文簡潔緊湊。

2、讀全文,師指點。

3、完成思考與練習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二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認識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虛詞的用法,以及詞類活用和一詞多議的詞語。

4、背誦全文,培養文言文閱讀能力。

教學設想

1、“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這既是本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指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力求講得透闢一點。

2、讓學生利用課文註釋,使用工具書自己串講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3、凡是要學生辨析、積累的實詞和虛詞,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義和作用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繫讀過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經出現過的意義和用法,使之反覆鞏固,溫故知新。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國中時我們學過《醉翁亭記》,“記”即遊記,代表一種文體。作者一般借記遊而進行議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像《醉翁亭記》,作者借寫山水之景,而表現了“醉能同其樂”和“太守之樂其樂”的與民同樂的觀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褒禪山記》同樣也借記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那麼,作者表述了怎樣的觀點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寫作背景。

1、關於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臨川(現在江西省臨川)人,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後被封爲“荊國公”,人稱“王荊公”。

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詩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長於說理,精於修辭,間有情韻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2、關於本文寫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拜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與本文的觀點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課內預習。

對照註釋細讀課文第1、2兩段,藉助工具書弄懂疑難字詞。

四、講讀第1、2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由教師點撥。

重點掌握以下詞、句(作適當板書):

1、一詞多義:

(1)“卒”:①死。“卒葬之”。②終於。“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②文字。“獨其爲文”。、③華美、有彩飾。“舍其文軒”。(《公輸》)

(3)“道”:①道路。“有碑僕道”。②說、講。“何可勝道也哉”。③道理。“傳道受業”(《師說》)④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極”:①盡,-盡情享受。“極夫遊之樂”。②至多,最多。“亦極七八萬耳”。(《赤壁之戰》)

2、詞性活用:

(1)“舍”: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爲動詞。“始舍於其址”。

(2)“名”:①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爲動詞。“名之曰褒禪”。②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爲動詞。“而莫能名者”。

(3)“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3、“……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1)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後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家也”。“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表示因果關係的複合判斷,“者”在②這裏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

1、概括這兩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提示:記敘遊山的見聞和經過。主要使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2、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爲參照物,說出禪院、僕碑、前洞、後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爲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僕碑在華山洞西面百餘步的地方,因爲僕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於後洞的“後”而言的;後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裏的地方,因爲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3、第1段爲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及僕碑上的文字?

提示:寫僕碑是爲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4、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遊者甚衆”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爲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三)全班朗讀課文兩遍。

五、佈置作業。

1、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並歸類整理。

2、預習3、4、5段,藉助課文註解及工具書試口譯。

遊褒禪山記一等獎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設疑討論,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同時理解文言字詞。

2、反覆誦讀:通過反覆誦讀能熟悉並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3、問題探究:展開教師、學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間的對話,從而理解作者所闡發的治學態度和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1、重點積累“名”、“舍”、“謬”、“窮”“明”“極”等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在於”“至於”“於是”“學者”等古今異義詞的意義。

2、借鑑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學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礙,應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所學過的課文、參看本課註釋、運用文言語法知識推斷等方法逐步掃除。爲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詞語,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相關課堂習題。鼓勵學生及時歸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積累文言文知識。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於文化、心理的距離,學習起來相對比較枯燥,可採取設疑探討的方式,調動學生思考、討論、交流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遊記,可與學生以前所學課文進行聯繫比較。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相關的風光圖片或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喜歡旅遊嗎?你想旅遊嗎?爲什麼呢?(請學生回答並相機引導。)

旅遊並非爲了“到此一遊”,告訴別人“我來過”,而是爲了開闊視野,豐富閱歷,啓迪人生。

設計意圖:藉此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爲以下文本思想內容的教學做鋪墊。

2、國中我們學過不少遊記古文,有哪些呢?

(請學生回答並引出《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兩篇遊記。)

3、《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兩篇遊記的主旨句分別是什麼?岳陽樓景區和醉翁亭景區分別美在哪裏?

(請學生齊聲背誦並用多媒體展示《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中的相關語句及岳陽樓和醉翁亭的圖片。)

《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醉翁亭記》:“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設計意圖:多媒體導入,用齊聲背誦和圖片展示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爲學生理解本文與前兩篇遊記的異同做鋪墊,溫故而知新。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同學們,請把書翻到35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褒禪山記》(板書)也是一篇遊記。我們看作者寫了哪些內容,又是怎樣寫的。

設計意圖:故意漏說“遊”字,一爲激趣,一爲激發學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與前兩篇遊記的不同。

2、熟讀課文,感知內容。

(1)本文共有5個自然段,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男生讀一、四段,女生讀二、三段,齊讀第五段。),並思考:

A. 本文各段分別寫了什麼內容,用簡短的話加以概括。(每句不超過8個字)(點名提問 )

B.課文哪些地方寫到褒禪山的美景?請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點名提問 )

明確:A. 第1段——山名考證; 第2段——遊華山洞;

第3段——遊洞心得: 第4段——觀碑心得;

第5段——同遊者誰

B. “有泉側出”“其見愈奇”

3、多媒體展示褒禪山的風光圖片。

4、小結。

本文寫到褒禪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見作者寫作的側重點並不在這裏,而重在寫遊山過程中的感受。

三、研讀探究

(一) 研讀第一、四兩段

1、研讀探討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話(提醒學生在書上標註序號),請梳理一下:褒禪山有幾個名字?各對應文中哪些句子?(點名提問 )

明確: 褒禪山 華山 花山

②③ ④ ⑤

① ⑥

設計意圖:理清文章思路,培養概括能力。

(2)教師設疑①:第一段六句話中,第4句話明顯不通,這個山洞到底是“華山洞”,還是“華陽洞”?你怎麼看?(點名提問 )

明確:抓住文中“所謂”二字可知,這是人們的訛傳,這是別人說的,作者並不全信,可見作者謹慎採取別人的說法的嚴謹的態度。

(多媒體展示華陽洞圖片加以印證,教師以嚴謹的態度爲學生做出表率。)

設計意圖:設疑激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爲下一步的教學做鋪墊。

教師設疑②:第3句話與山名無關,似可刪去。你怎麼看?

設計意圖:設疑激趣,印證上一步的結論。

(3)請學生翻譯第4句——“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重點講析“以”“名”的用法、意義和“陽”字的文化內涵,並以此遷移到第2句——“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中“舍”“名”“之”“以”等的用法和意義。

(多媒體展示這兩句並點名提問學生。 )

明確:

①譯文: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爲它在華山南面而給它命名的。

②“以”,連詞,因爲;“名”,名詞用作動詞;“陽”,山南水北爲“陽”,因爲中國處於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陽光的照射。

③譯文:唐代和尚慧褒開始在山麓築屋定居,死後葬在這裏;因爲這個緣故,從那以後人們稱這座山爲“褒禪” 。

④“舍”,名詞用作動詞;“名”,名詞用作動詞;“之”,代詞,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詞,因爲。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深入探討,在思考比較與模仿中習得知識。

2、指導學生自主研習第四段

(1)從遊記的一般的寫作思路來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話,後面的內容全部刪去,然後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順的,作者爲什麼要不厭其煩地寫上這麼一段?

明確:因爲山名引發了作者的懷疑、思考和感慨。

(2)這種感慨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看第四自然段。學生齊讀第四段,請一名同學對照註釋翻譯第四段。教師簡要點評並做方法指導。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譯文: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弄錯它流傳的文字而無人說明白的情況,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採用資料的原因。

強調:“於”,對於;“以”,因爲,介詞,其後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謂之間的獨立性;“謬”,弄錯,形容詞用作動詞;“傳”,流傳的文字,動詞用作名詞;“名”,說(明白),名詞用作動詞。“道”,說;“所以”, ……的原因;“學者”, 求學的人。

(二) 研讀第二、三段

1、研讀探討第二段

(1)這篇文章題爲《遊褒禪山記》,卻很少寫到山上的風光,只是寫了遊覽山裏華山洞的經過。哪幾句介紹了華山洞的情況?那幾句直接寫到遊洞時進洞出洞的過程?(點名提問並要求學生齊讀。 )

明確:

A.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

譯文:華山洞下邊平坦空曠,有泉水從旁邊涌出,題字記遊的人很多,這是人們所說的“前洞”。順山而上走五六裏,有個洞穴幽暗深遠,走進洞穴十分寒冷,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覽的人也不能走到盡頭,人們叫它“後洞”。

重點講解“問其深,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也”句中的 “深”“其”“雖”“窮”四字的意義和用法。其中的“窮”字可聯繫學生學過《桃花源記》中“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中的“窮”字的解釋——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裏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

B.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

譯文:我和同遊的四個人拿着火把走進去,進洞越深,前進越困難,然而見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夥伴說:“如果不出去,火把將要燒完。”於是跟他們一起退出洞來。

重點講解“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句中的 “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寫遊洞的經過外,還寫到出洞的情況,請找出並翻譯。(點名提問並要求學生齊讀。 )

明確: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譯文:我們已經出洞了,便有人責怪那要求退出來的人,我也後悔自己隨從他們,以至不能盡情享受那遊覽的樂趣。

重點講解句中的 “其”“極”字的意義和用法。

(3)作者遊洞時和出洞後的心情有何變化?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明確:遊洞時看到奇妙的景色,內心無比欣喜;出洞後,感到沒能欣賞到更爲奇麗的景色,內心十分懊悔。

(4)多媒體展示洞內奇觀。

2、研讀探討第三段

(1)一次不能盡興的遊覽讓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詩文中有不少寫遊洞的詩文,其中卻不乏盡興之作。比如:

爲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毛澤東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

本文那句話與毛澤東詩中“無限風光在險峯”這句話表達了相近的意思?

明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設計意圖:古今比照,使講解通俗易懂,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習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也爲以下的教學內容做鋪墊。同時,教師結合這一句可聯繫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議論的思路,理解敘議結合的寫法。

(2)一次敗興的遊覽讓作者懊悔,但作者卻沒有沉浸在無限的怨天尤人之中無法自拔,而是對自己的行爲和思想進行了深入的反省,總結不能盡興的教訓,提取人生歷練的感悟。齊讀第三段,思考:

A.作者認爲,要到達有着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的險遠之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和心理素質?(每點不超過5個字)

明確:①有志氣 ②有能力 ③有外物幫助 ④有主見

B. 這些條件和心理素質怎樣與前文照應的?

C.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會用一兩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如《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本段點明主旨的是哪句?爲什麼?

明確: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四、課文總結

介紹寫作背景和作者經歷,告訴學生,一次不能盡興的遊覽,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遊歷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創造了非凡的業績。這篇文章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發,我們該如何對待學習和生活呢?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總結本篇課文中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和“其”“以”“之”等虛詞的用法。

(3)完成文後練習二、三題。

(4)聯繫學習和生活實際,寫一篇讀後感。

設計意圖:強化誦讀,增強語感,突出學習重點,強化學習目標,學以致用。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四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各”、“極”、“觀”、“求”、“其”等實、虛詞的多種含義;辨析詞類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識。

2、瞭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寫作意圖。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語言的分析,學習並能夠使用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夠闡釋出這兩者在當今時代的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1、理解並能夠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具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夠使用正反論證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並能夠使用文中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教學思路

通過理清作者遊覽經歷來分析作者論證的邏輯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後深入理解作者所闡發的兩個道理。

教學活動

一、啓——導入課題

師:我們曾經學過不少文言遊記,如《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等,大家認爲這些遊記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情感懷 ;一般以敘爲主,感爲輔。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王安石的遊記《遊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特別之處?

檢查預習成果:看學生是否在課前疏通文意,總結重點文言知識。

二、承——記敘遊覽經歷

師:通讀全文,作者一共遊覽了幾個地方?遊覽順序是怎樣的?你能否畫出作者的路線圖?

補充提問:(1)作者是先遊覽的華山洞還是先遊覽的僕碑呢?

明確:遊覽了兩個地方:從禪院出發,遊覽華山洞、僕碑

禪院 → 僕碑 → 華山洞 → 僕碑 先遊覽的僕碑。

(2)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爲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

明確:作者在遊覽華山洞之前路遇僕碑,發現“其文漫滅”,知道是“謬誤”,後遊歷了華山洞,有感而發,原路出洞後又遇僕碑,再見則抒發感慨,說理記文。

師:在這些地方作者分別遇到了什麼事呢?請大家集中閱讀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點並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麼?(有碑僕道)

上刻什麼字? ( 花山)

②華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況如何?(平、曠)

前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如何?( 衆)

其後洞情況如何?(高、寒)

後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麼經歷?往洞裏走愈( 深) 愈(難)其見愈( 奇)。而隨洞深入, 題記者( 少),乃至( 加少)。

④在遊洞過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盡。”當時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隨怠者出後,他又有什麼表現?( 悔隨之出)。

三、轉——說理記文

主問題:在這樣的遊歷經歷中,作者感悟了什麼道理呢?

次問題:

(1)作者是如何將文章從敘事轉爲議論的呢?

明確:通過“於是餘有嘆焉”。

(2)作者“嘆”的是什麼? 作者又爲什麼嘆呢?

明確:

1、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卻遊而未盡,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

(3)作者認爲如何才能“不悔”?

明確:

1、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到達目標)

2、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盡力卻沒到達目標)

(4)作者認爲如何才能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明確:志、力、物首先要有“志”;雖然有失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主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

(5)作者出洞又遇僕碑,此時他論說了什麼道理?

明確: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敘議結合,結構嚴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們之前的問題: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爲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論說華山洞的經歷的?

明確:遊覽順序和說理順序一一對應,敘議結合,行文嚴謹,首尾呼應。第三段通過對比論證的方法來論說華山洞的經歷。

2、作者本文中一共論述了兩個道理,請運用“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爲什麼要在這區區一篇遊記中論說這些道理呢?

補充材料:從文章後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罷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同時王安石同歐陽修交好,主張古文革新,反對當時詩歌文章浮華的弊病。

明確:

1、作者借“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他主張改革的遠大理想,並指出,要達到這遠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條件齊備卻沒有達到理想,作者“無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決心。

2、又在途中遇僕碑,想起文壇流弊,指出學者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五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

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在作文課上集中練習了“感受生活—描寫生活”這一專題,其實在古文中不乏這樣的範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寫生活的典範散文。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體會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寫自己的旅遊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仁宗朝進士,神宗時任宰相,推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列寧稱之爲“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王安石是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齊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張文學應當“有補於時”,重在“適用”。其散文現實性和戰鬥性都很強。王安石曾封荊國公,所以世人稱爲“王荊公”。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聽錄音,正音正句讀

1、對劃線詞注音釋義是否正確?請在括號裏作判斷。

A、褒禪山(bōushán,即華山)亦謂之華山()

B、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zong,墳墓)也()

C、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yao,深遠幽暗)然()

D、既其出,則或咎(jiu,責怪)其欲出者()

E、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ang,幫助)之()

F、何可勝(sheng,完全,盡)道也哉()

G、廬陵簫君圭(gui,人名)君玉()

H、餘弟安國平父(fu,對男子的美稱)()

2、下列各句中哪些停頓是正確的?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C、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D、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E、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F、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分析解讀一二段

(一)補充註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卒:最後

3、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給??命名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爲陽)

5、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蓋:大概,可能

6、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窮:走到盡頭

7、不出,火且盡且:將要

8、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10、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其:自己;極:盡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舍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從口入

D、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退避三舍

2、餘

A、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B、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遊刃有餘

D、其餘,則熙熙而樂

3、窮

A、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復前行,欲窮其林

4、然

A、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B、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吳廣以爲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此

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4、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5、則其好遊直不能窮也

6、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餘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遊之樂也

(四)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

1、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麼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2、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討論)

3、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爲什麼要進山洞?又爲什麼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4、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爲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討論)

五、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後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六、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一、複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一)補充註釋

1、於是餘有嘆焉焉:語氣詞,不譯。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因爲,由於

3、夫夷以近,則遊者衆夫:那;以:而,並且

4、其熟能譏之乎其:豈,難道

5、何可勝道也哉勝:完全

(二)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1、焉

A、於是餘有嘆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其熟能譏只乎

D、其真不知馬也

E、汝其勿悲

3、觀

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4、名

A、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魚,其名爲鯤

C、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3、險以遠,則至者少

4、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5、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四)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3、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5、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6、於是餘有嘆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9、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4、《臨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六)分析後三段

1、王安石基於這次旅遊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於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討論)

三、朗讀後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作業:課後練習

五、教學後記

課時 篇六

1、複習第一段翻譯

2、講解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並表示遺憾心情 :前洞平曠遊者衆,後洞遠遊者少。追記後洞中所見--悔

3、講解第三段遊華山洞的心得

A、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出立志的重要性;

B、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4:作業:書面翻譯第三段並背誦。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瞭解作者。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課文。

2.學習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

二、過程和方法

誦讀、感悟、理解、背誦。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識作者“深思慎取”“盡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鑑意義。

重點、難點

掌握詞類活用。

因事說理的遊記——思想的深刻,藝術手法的獨特。

解決辦法

學生利用註釋、工具書疏通文字,教師只進行點撥、解難,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重視誦讀,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指導學生從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並重點教讀第三段,理解作者“盡吾志”的觀點。

學生活動

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藉助註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熟讀成誦。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補充註釋

①址:基址,指山腳。

②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後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③廬冢:廬,一說指慧褒生前住處(屋舍)。

④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另一種解釋是:唯獨碑上刻的“花山”二字還可以認識。

⑤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纔讀爲huá。王安石認爲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所以如果是“華山”(按,這裏不是五嶽中的“華(huà)山”)的“華”,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種解釋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華山本名花山)。名,說出名稱。

二、導入

劉勰《文心雕龍》:“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時寫了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我們從中來感受作者遊褒禪山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三、範讀。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

四、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感情。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結合課後練習,疏通文意,積累語言。

1.詞

[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爲“是”“就是”)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於是)

於是爲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

[道]

有碑僕道(路,道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蓋]

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是因爲”“是由於”等)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衆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爲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文過飾非(掩飾)

[然]

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吳廣以爲然(對,正確)

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度)

蓋其又深,則其至義加少矣(到達的人)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險遠的地方)

畫線的詞可以視爲形容詞用作名詞,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認爲“其至”“險遠”後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這三個詞在理解上沒有什麼困難,只要學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講它們是形容詞用作名詞。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詞用作動詞。)

始舍於其址(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爲動詞)

好遊者亦不能窮也(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爲動詞)

名之曰褒禪(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爲動詞)

而莫能名者(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爲動詞)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把……當作老師,名詞的意動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認爲……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認爲……有好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句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二、三個句子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由結構助詞“所”和介詞“以”組成,相當於現代漢浯的“……的原因”

六、熟讀成誦

這篇遊記與我們讀過的其他遊記相比,有什麼明顯的特點呢?

[明確]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照應。先敘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的經過,藉此生髮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記遊和議論是怎樣結合,怎樣照應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記遊生髮而來,第四段議論由第一段的記遊生髮而來。

在大體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礎上,讓學生熟讀、背誦課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

還不能熟練背誦的允許朗讀。

二、理清思路,把握結構,深入理解

1.記遊部分寫了什麼內容呢?

[明確]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文章緊扣題目,以“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起頭,點明作者所遊的地方是“褒禪山”,以及這座山的另一個名稱“華山”。由這句的“褒禪山”一名引出褒禪山名稱由來,點出禪院。寫禪院,既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又引出“距其院東五里”的華山洞。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爲下文寫遊華山洞作交待,其中寫華山洞命名緣由又與開頭一句照應。記僕碑文字,循名責實,辨“華山”誤讀,不僅迴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也爲後文的議論伏筆。記敘的景物由禪院到華山洞,再到僕碑,反映了遊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相扣。

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先略述前洞和後洞的概況,突出前洞與後洞迥然不同的環境特徵,以及遊前洞之易與遊後洞之難,揭示一般遊人就易避難的心理,爲後文“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伏筆。然後詳記遊後洞的經過。“餘與四人擁火以人”。點明瞭與人同遊,這纔有入洞以後諸人的不同反應。寫經過時,對所見景象,只異常簡括地記下“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用連鎖句式說明入“深”、進“難”、見“奇”的遞進式因果關係,爲後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據。隨着入洞之深而“其見愈奇”,下文本應敘寫乘興而入,尋幽訪勝,領略“奇”景。不料,卻中途退了出來。遊洞至此結束。作者又補敘了兩點。一是“蓋予所至……則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時……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兩點補敘爲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據。寫出洞後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字。因爲當時“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卻“與之俱出”,“不得極夫遊之樂”,由此而“悔”,並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樣生髮議論的呢?

[明確]第三段,寫遊洞華山的心得。

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啓下。“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自然地轉入議論。作者先借託古人,說古人遊覽觀賞“往往有得”,是因爲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說的觀察所得,不是隨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爲依據和標準,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以下以遊洞爲喻,以“有志”爲中心,進行逐層淪述,闡明宏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夫夷以近,則遊者衆”,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兩相對比之後,緊接着指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裏以景喻物,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志”“物”“力”。在提出“志”這個條件時,用兩個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強調“有志”;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志”作爲基本前提,也強調了“有志”。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的道理,說得相當清楚、完備而透徹。三個“不能至”的三層意思,是按照乏個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邏輯十分嚴密。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然力足以至。

《遊褒禪山記》教案 篇八

單元教學要點

一、教材地位:

本單元選擇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蘇洵、王安石、歐陽修、蘇軾的散文名篇。《六國論》《遊褒蟬山記》是教讀課,後兩篇是自讀課。《六國論》《伶官傳序》都是借古諷今的史論散文,《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是因事說理的遊記散文。可以分別作比較閱讀。

宋代散文繼唐代古文運動的傳統並有所發展,題材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語言更加暢達,長於議論,體現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風,對後世散文產生深遠影響。

二、輔助教材

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喜雨亭記》,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司馬光的《赤壁之戰》,蘇軾的《赤壁賦》,比較各種遊記散文與史論文風格的多彩多姿。

【知識目標】

1、學習借鑑文章借古諷今針對現實有感而發的說理方式。

2、理解重點詞句在文中的特殊含義與用法

3、掌握幾個文言句式並能讀懂文中語句

【能力目標】

1、迅速把握文章整體內容與思想情感。

2、能結合寫作背景賞析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反覆誦讀體會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實踐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誦讀背誦,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含義。

2、難點:領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熟練掌握文言詞類用法與句式是難點。

【教學方法】誦讀法、探究法、引導法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瞭解作家作品及遊記散文的基本寫法

2、藉助工具書初步讀懂全文內容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記遊寫景與感悟說理結合起來的。

二、學生簡介自己所瞭解的作家作品常識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稱王荊公,王文公,王臨川。21歲中進士,40歲進萬言書,提變法,抑特權,力圖改變北宋積弱積 貧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之策。49歲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馬光爲首的守舊派攻擊,54歲罷相,次年爲相。56歲再次辭去 相位,隱居江蘇南京,從事創作。封荊國公,諡號文公。《臨川先生文集》。

三、朗讀文本,整體把握內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與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體描寫遊褒禪山幾個地方,哪個地方寫得最詳細?

2、作者在第一段爲什麼要特別寫不會引起別人注目的路邊石碑,後邊哪一個語句與它呼應?

3、作者在遊華山洞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現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個句子?

4、作者通過遊華山洞的經歷悟出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

5、作者認爲要完成自己的事業理想必須有哪些條件,哪一個條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認爲盡力而爲雖然可能不成功,可以問心無愧,也不用怕別人嘲笑,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五、老師範讀全文,學生理解詞句

六、作業

1、藉助工具書讀懂全文語句,準備複述。

2、完成《導學》練習,鞏固文言詞語與句式的理解。

3、朗讀全文,準備背誦。

第二課時

一、重點語詞與句式理解檢測

二、重點語段口頭翻譯檢測

三、學生誦讀全文

1、個別誦讀能力一抽一查

2、集體誦讀訓練】

四、教師示範朗讀與誦讀指導

五、學生劃分重點語段層次,把握背誦的文脈與記憶的銜接特徵語詞

六、學生分層誦讀,以文意串連銜接回憶線索

七、遷移運用

把“遊華山洞”的兩段描述改寫成爲現代散文。

要求:1、能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描寫景物;2、運用心裏細節描寫表現遊覽者的見聞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