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數學教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數學教學學習筆記

《數學教學》筆記(精選多篇)

既然把老師做爲自己的終身職業,就要努力成爲一名好的教師。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場思考教育,讓孩子願意學習,凸現尊重學生的教育思想。讓學生主動探索答案,注重學生探究的過程、思考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經驗、提升認識、增長智慧。課(推薦打開範文網)堂教學因爲有學生參與,重點是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幫助學生積累活動經驗。數學教學不要在知識點上計較,要看長遠意義的學習興趣與良好學習習慣培養。

一、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與實踐

二、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的設立,把“過分關注知識的獲取、技能的訓練”轉向“關注學生的發展”,實現知、情、行、意的統一,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一個以知識與技能爲載體的啓發、滲透、感染的過程,是教學的靈魂,貫穿於教學全過程。

將愛心灑滿課堂,用教師的真情感染學生,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重視創設生動、有趣、科學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探索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經歷過程、體驗情感、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運用多種評價手段調動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特別要關注“學困生”,要善於發現和放大其閃光點,讓他們在同學中得到認同,獲得進步和發展。

三、現代信息技術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要做好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要有領導的督促、要有任務的驅動,要實現校內信息技術資源共享,並注意資源的積累和再利用,促使教師由被 動使用到主動使用,進而成爲一種習慣;在課件製作上,教師不能把關注點放在如何製作課件上,而是要學會,知道在哪裏用,知道到哪裏找需要的資源;現代信息技術不僅要用到教學中,還要用到教師的學習與交流中,用到教研活動中,更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網絡教研是一種新型的、重要的教研形式,具有跨時空、多主體、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優勢;教師、教研員、專家共同參與,形成了民主、平等、合作的網絡教研文化;網絡教研把一部分教師從網絡遊戲與聊天中拉到教學研究的網絡學習中,激發了教師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喚醒了教師的專業主體意識,調動教師研究教學的內驅力,使學習與研究成爲教師的主動行爲,成爲一種責任和追求。

利用論壇、博客以及qq羣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形成了“以教育論壇爲基本陣地,以qq羣爲互動交流平臺,以廣大一線老師爲服務對象,以學校教研室及骨幹老師爲專業支持,以網絡備課、專題研討爲主要內容的網絡教研活動模式。以課題研究爲牽動,依託教研室、骨幹教師,提高網絡教研活動的質量。

四、國小數學教學評價改革

五、國小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六、國小數學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

第二篇:國小數學教學讀書筆記

國小數學教學讀書筆記

閒下來,我讀了《國小數學教學論》一書,本書介紹的是國小數學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國小數學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等,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本書的作者結合了現在的新課程標準以及新教材進行分析,做到理論與當今教材相結合,我看後獲益匪淺。一方面可以複習一遍理論課,更重要的是使我對新課標、新教材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本書還介紹了介紹了國小數學概念教學、計算教學、數學問題及其教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代數初步知識教學、統計初步知識教學、國小數學實踐活動,這樣多類型的教學介紹使我大開眼界,更使我對國小數學教學的理解提高了一個層次。

國小數學教學方法這一章節,講的是教學方法就是爲了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內容,在教學原則指導下,通過一整套方式組成的並運用教學手段進行的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啓發式談話法、講解法、練習法和演示法四種。前面四種一般的老師也會在課堂上經常用到的,本書隨後還介紹了教學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幾種新的教學方法,例如發現法、嘗試教學法、自學輔導法、探究——研討法等,特別是嘗試教學法,它的基本模式是:準備練習——出示嘗試問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第二次嘗試練習。準備練習是發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以舊引新,爲學生解決嘗試問題做好鋪墊;出示嘗試問題是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提出嘗試問題,以嘗試引路,引發學生進行嘗試;自學課本是爲學生嘗試活動中自己解決問題提供信息,課本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載體;嘗試練習這一步是學生嘗試活動的主體,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去解決問題;學生討論這一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並進行合作交流;教師講解這一步確保學生掌握系統知識,也是對學生嘗試結果的評價;第二次嘗試練習,一堂課應該有多次嘗試,通過不同層次的嘗試活動。

嘗試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做到“先練後講,先學後教”。教師先講例題,學生聽懂了以後再做練習,這是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位置。現在突破這個傳統模式,把課倒過來上,先讓學生嘗試練習,然後教師針對學生嘗試練習的情況進行講解,先讓學生嘗試,就是把學生推到主動位置,做到“先練後講,先學後教”。

在上課時還有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課題,提出教學目標。

上課一開始,立即導入新課,及早出示課題,開門見山,不要兜圈子。課題出示後,教師簡要提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這堂課的學習內容,也可啓發學生“看到這個課題,誰來先說說,這堂課要學習什麼內容”,讓學生自己說出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主動參與。有些教師上課先來一大段的複習、鋪墊,直到把新課講完,纔出示課題。這樣上課,學生一開始就矇住了,教師講了半天,學生還不知道這堂課學什麼,怎能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呢?

2、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自學。

課題出示後,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應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從課本中初步獲取知識,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形式。儘快打開課本,意思是越快越好。過去也要求學生自學課本,只是在教師講完新課以後,大約在第30分鐘時,再讓學生翻開課本看一看。“今天老師講的都在這一頁,請大家看書。”其實到這時,教師已經什麼都講清楚了,學生已經沒有興趣再看書了。這種“馬後炮”式的自學課本僅是形式而已,學生並沒有做到自主學習。自學課本要成爲學生主動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嘗試問題,用嘗試題引路自學課本,使學生知道看什麼,怎樣看,解決什麼問題。自學後應該及時檢查,及

時評價,讓學生講講看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這樣學生自主地看書,收穫會很好。

一名教師總不能只有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天天都在聽你那種方法去學習,他們遲早都會厭倦的,因此我們要多掌握幾種教學方法,多點變換我們的教學形式,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讀書心得

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問題越來越引起了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的關注,廣大一線教師逐步褪去了形式上的新穎外衣,越來越追求課堂教學的“實”與“活”,真正關注學生的收穫,思考學生在哪些方面能夠真正有所發展,即關注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那麼,什麼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一線教師重點應該做哪些工作呢?爲了幫助國小數學教師更好地理解,劉加霞老師在《國小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一書中主要通過四個方面對國小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進行了較深入地探究:一、把握數學概念本質是有效教學的根本;二、技能的背後是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三、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國小數學課堂;四、研究學生,瞭解學生,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結合自己讀書的體會,加之自己的理解,我對有效教學有幾點思考:數學課以往常常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覺,使廣大師生在實際教學中缺少足夠的興趣與動力來認真組織、實施。但近年來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原有的教學觀念、方式、方法已經嚴重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也與時代的要求相距甚遠。爲此,數學教師也必須根據教學形勢的實際需要,認真鑽研教材,組織教學,同樣可以使數學課上得生動活潑、精彩紛呈。作爲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結合本人在教學中的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淺顯看法。

第一,要做到課前精心備課

在課前全面精心的準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一堂成功的課,一次有效的課堂教學並不僅僅是靠課堂內的發揮。課前充分的準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前的備課應該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主要包括:資料收集、知識結構分析、學情分析、設計教學方案、情況預設等。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方案有時單純依靠課本上的教學資源是不夠的,這需要老師針對所教授的知識點從知識的結構、知識延伸、內容拓展、練習題型方面收集相關資料,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設計的全面性;數學的知識點都是有梯度性,都是上下聯繫的,作爲教師必需要將這種聯繫弄清,並很好的運用在教學設計中;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不一樣的,由此我們在上課時一定要進行分析研究,教學方案的設計必須是基於你所教的學生的設計,這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一條;在豐富資料下的支持,根據學生特點、課型特點設計出適當的教學方案,並對課堂教學進行一定預設,對各種情況做出處理。

第二,要做到課中周密組織,細心指導

課堂中教師的角色有點像導演,如何組織活動、安排環節、推進課堂?都要在老師的掌握中。教學組織好與壞直接關係到課堂能否正常進行、學生能否快樂有效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除了要像一位導演,全程組織課堂推進教學,還要像一位朋友一位長輩在孩子們遇到問題時進行細心的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有時可有通過自己和同伴的幫助解決,而有的時候必須要教師進行適時指導。在學生思維出現偏差時,在超過能力範圍解決不了問題時,在感到沮喪而想放棄時,在回答問題“卡殼”時,這

時老師的指導和提醒就顯得那樣的及時而有用。教師的指導要注意一定的尺度,不是遇到問題就幫學生完全解決。糾正學生的思維,拉回正確的方向後讓學生獨立思考。恰當的提點,幫學生建立知識聯繫後自行解決。指導內容要把握,並不僅僅是教學生正確解題,解決困難,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的方法指明思考方向。另外,教師的指導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並不笨,老師是喜歡關心自己的,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到溫暖。學生在老師這樣的關注下,學習就是有效的。

第三,要做到課中多樣學習、適時表揚

課堂是以學生爲主體,由教師導演的這一堂課中主角應該是學生。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要目的是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提高素質,而這些都是要學生自己通過學習才能達到的。課堂教學要做到有效,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必須多樣而豐富。在數學課堂中比較常用的學習式有:小組合作、集體討論、同桌協作、自主學習等。

人只有飽滿的熱情支持下工作纔是最有效率的,同樣學生只有一直保持較高學習熱情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表揚是人最需要的一種情感滿足,成長中的學生更加需要;表揚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手段;表揚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表揚激勵應面向全體,不要只“照顧”部分優秀學生;表揚要及時準確,這樣才能對學生起到激勵;表揚方式要多樣,這樣才能在“長久”的教學中保持新鮮感,起到應有的作用。

第四,要做到課後及時反饋

一堂課畢竟只有40分鐘,那麼如何能將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鞏固和提高,也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這也是有效課堂教學必須要做的。課後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並進行鍼對性鞏固訓練和個別輔導,這也是保證有效教學的重要內容。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我們大膽的設計。如何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孩子與課堂快樂地一起飛翔是我們教育界永恆的話題。我覺得只要我們不斷地思索,我們不斷地改進,我們的課堂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學生就一定能學得輕鬆,學得牢固。

第三篇:《國小數學教學策略》讀書筆記

國小數學是一種技術、文化,更是一種思想方法,它具有豐富和深邃的文化內涵,數學自然現象緊密 相聯。國小數學不再是課本中的加減乘除,它可以打開學生的視野,把過去、現在、將來的有關知識濃縮在一起,供學生採集,讓學生分享人類的文化精神財富。

《國小數學教學策略》一書,讓我對國小數學教學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領悟了國小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真諦,掌握了國小數學教學基本策略,從而提高了從事國小數學教學工作的基本能力。讓我覺得作爲一名合格的教師,要不斷提高國小數學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只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有一個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願望是遠遠不夠的。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應該是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教師的文化科學知識素養決定着教師對教學內容把握的準確度,決定着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的高低,也直接關係着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智力的發展與能力的培養。現代數學教師的科學文化知識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學專業知識。這是數學教師的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才能正確地理解國小數學教材的內容與結構,熟知各年級教材的地位、較好地掌握國小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及數量關係的確切含義。要想當好國小數學教師,還必須具有紮實的初等數學知識、一定的高等數學知識以及一些數學史知識。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國小數學教師才能透徹地分析國小數學教材體系,準確地把握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爲數學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教育基本理論。這是教師專業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價值觀。正確的觀念源於正確的理論,它指導着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教師應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以提升教育理論修養。

3、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教育科研是一種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發現、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立足於已知去探求未知的過程。爲了能正確地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教師必須具備相關的基礎知識,如教育科學研究的選題如何確定,如何選擇研究與論證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結果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等。教師要着重學習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方法、教育測量、教育評價等有關進行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

4、相關學科知識。國小數學教師除了應具備數學專業知識、教育基本理論外,還應該具有與數學學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其他方面的知識,既有數學專長,又廣泛涉獵其他知識領域,其中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生活常識及新興學科等。總之,教師在這些知識結構中,對於與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有關的方方面面的知識與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條件的教師,還應該使用多媒體技術,使計算機成爲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這既可以擴大教師自身的知識面,增強教育、教學的效果,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又有利於建立起教師在知識方面的權威性,贏得學生的尊敬、愛戴與信賴,使教師成爲學生探求知識與追求真理的楷模。

第四篇:七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筆記

七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筆記

上個月我縣教育局對我校進行教學檢查,數學組聽了我的一堂數學課,首先我對我的教學過程做一個簡短的概述,本人教七年級數學,上課的內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複習。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和應用,教學過程:1、先帶領同學對本章進行了知識點的回顧,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義。2、在黑板上板書了移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題目,接下來又出了一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知識遷移應用,3、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與應用題結合起來。最後佈置了課本上的練習題。

我對本節課的反思是:1、在講述過程中,關於複習知識點這一道環節我沒有做太多的準備,導致學生影響不深,2、最後在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題的時候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

聽課老師對我的評價提出了兩點建議:1、在知識點的複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問答的形式,就是出一些關於定義的小題目,讓學生不會覺得那麼枯燥無味,不是像背歷史一樣的去背誦概念,2、對於最後一道應用題可以採用表格的形式去帶領學生分析問題中的不等關係,讓思路更加清晰。

對於這兩點建議我覺得特別好,在今後的備課中,我會好好利用。

第五篇:《中學數學教學論》讀書筆記

我所看的這本書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2月出版的《中學數學教學論》一書。 書中論述了中學數學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中學數學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對中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它有一個特點,就是本書的作者結合了現在的新課程標準以及新教材進行分析,做到理論與當今教材相結合,讀後獲益匪淺。

介紹了中學數學概念教學、計算教學、幾何問題及其教學,尤其是其中關於計算教學的論述使我對中學數學中計算教學的理解提高了一個層次,書中談到“計算更多的是一種內隱的心智活動”。下面我就結合書中的一些的觀點並結合我在計算教學中的一些體驗,談談我對計算教學的一個新的認識,即:應關注計算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

很多教師在計算教學中都喜歡採用操作的方法,本來結合操作讓學生理解算理無可厚非。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算法的建構離不開操作的直觀感知來獲取算理,但並不意味着有了操作就可以理解算理、建構算法。事實上動手操作所獲取的只是對算理的直觀感知,迫切需要教師通過有效引導來搭建平臺,幫助學生進一步內化整理,以便溝通算理與算法之間的內在聯繫。也就是說:操作不能停留在對結果的追求和對算理的理解上,還應及時概括和提煉出算法。教師在學生操作之後引導學生用語言表述出操作過程,幫助學生實現“實物操作”向“算法操作”過度,讓學生體驗從直觀到抽象的逐漸演變過程,逐步擺脫對操作的依賴,從而促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把操作活動與知識教學緊密聯繫起來,幫助學生把抽象的思維外顯爲直觀的操作活動,學生的思維由動作到半動作半表象,再到表象思維,最後到抽象思維,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拾階而上不斷深入。

另外,課堂上讓學生充分操作,在操作中充分理解算理,這就爲抽象出算法儲備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和感性經驗,爲算法建構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上,再展開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將學生零散的經驗和認識進行整理、匯聚,幫助學生將認識進一步明晰化、系統化,從而自然地促進算法的建構。

如果僅停留在操作層面,不能讓學生在頭腦中對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必要的重構,而讓仍沉浸在直觀形象算理中的學生運用抽象的算法進行計算,則欲速而不達,不利於算法建構。

書中提到: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對數的運算結構教學進行整體改革,即融口算、筆算、估算和簡算爲一體。我想,在教學此類知識時,在思維方法上,應該突破原有的單一凝固的某種算法前提下的教學格局,不是用簡單的“加法”,而要用綜合的方法來關注和處理單一打破後出現的複雜的多維變化的信息,通過價值判斷和結構化的處理,形成有核心的豐富的統一。這纔是融合以後形成的“多”與“一”的統一。新形成是的“一”不是“單一”,而是有“主”有“從”、有“層次”、是多方面的和諧統一。這種融合可以喚醒學生靈活判斷與主動選擇的自覺意識,意味着學生的思維有了更大的空間,是一個更深層次的靈活主動。這纔是計算教學深層次的教育價值。